电子线路实训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2 23:40:33

电子线路实训总结

电子线路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电机实训电机课程实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82-02

一、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新世纪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也必须在实践性教学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与提高。电气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担任的是:电子、电气产品生产现场的产品测试、设备操作和生产管理;电气控制设备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与维护;工程项目的技术和维护服务、电子电气设备施工以及电子电气类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技术管理、操作、质检管理及维护检修等方面工作。电机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电机与控制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而实训课的开设,增强了学生的基本技能,还能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下一阶段专业课程打下扎实基础,且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一般实训课程为一周或两周,传统做法是老师指导学生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接一些简单的控制电路或到工厂参观一些有关电机与控制的设备,这样实际上是把实训变成补充课堂的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不利于人才培养。

二、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实训教学模式

科学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实训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前提和保证。应针对不同专业如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楼宇自动化、检测等专业所开课程的需要,去选择各专业较适合的课题,如有偏重于电机与控制技术应用等技能训练的,有偏重于电机设备检测和维护使用的,也有偏重于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查与安全检查的等。教材可要强化和突出电机与控制技术的技能训练,不必强求验证性的实验,也不必受电机与控制基础理论体系的制约,而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要根据不同的课题,确定不同的要求。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同学,我们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方面:要求掌握检测绝缘材料和仪表使用、安全用电与操作以及常用电工工具使用,掌握常用电机、变压器的性能、规格、种类、使用及其拆装程序,还应娴熟地运用常用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配线和调试。操作工艺技能方面:应掌握直、交流电机控制的基本电路工艺和应用,还能控制电路的安全检查与故障检查,能熟练运用直、交流电机控制的基本电路电气元件以及选配。综合操作技能方面:要能大体上掌握常用电机控制等电器设备、以及电机线路装置的生产工艺、调试、安装和维修,并要独自调试和维修常用的电机控制设备。在电机实训中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完成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具体电机实训教学中,可将一个班学生分成3-6个组,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手册和资料,挖掘他们内在潜力,让各组学生自行设计控制电路,也可以特意设置电机故障,老师把关,之后各小组互换进行故障检查和安装,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成绩高低不均,在分小组时应有意搭配开,以高带低,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实训室全天开放,指导教师、班干部和实训组长各负其责,个别程度低的同学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课,白天的实训内容还可在晚自习中进一步巩固和消化。

三、实训考核体系

电机实训考核是以实践操作为主要考核目标,是检查学生在电机实训中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检测。它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考核:这一考核占30%,内容为:电机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学生应结合电机理论来分析解答。例如用实训中测量的一些数据来计算电机的一些参数,以控制电路故障排查去分析出故障点的具置,以给出的实训课题尽快地设计出合格的电气控制电路来,等等。

技能考核:这一考核占60%,技能考核可和理论考核同时进行。它的主要内容是:把实训的内容分成几个单元,学生用抽签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任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不同任务,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着重从准确性、正确性、规范性和熟练程度等方面来即场评分,如此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心理素质、安全文明规程执行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实训报告及出勤情况:这个占10%,实训报告根据学生在实训中出现的具体实际问题去讨论、分析,最后得出体会和总结。出勤情况则由组长负责,做细致记录和汇总。

四、实训安全问题

实训安全问题是实训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应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在行动上应多加督促。只有不断地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才能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训过程中对用电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是安全的重要保证。在进行电工电子的实验实训时,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决不允许学生自己动手进行通电试验。在教师也应戴好绝缘手套,两脚站在绝缘较好的材料上,尽量用一只手操作,避免两相触电。并且保证双人操作制度。当一个人操作时,一个人在电源开关侧,一旦发生问题,立即断开电源。在检修设备时,首先要断开电源,然后再检修。检修完毕后,确认设备无短路、断路等故障后,再给设备通电。通电时速度要快,防止产生电弧。对所使用的电气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外壳有电等故障要及时处理,同时要做好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但实训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可预见几个方面工作应做好紧急救治工作。应准备好必要的药品,如有损伤严重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发生触电事故的紧急救治,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时,不要慌张,应冷静,绝对不能用手去拉触电者。首先要想办法切断电源,如果有导线搭接在触电者身上时,附近又没有电源开关时,要用干燥的木棒或其它绝缘物体将导线从触电者身上移开,然后对触电者进行救治工作。当发现触电者呼吸停止时,要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并向医院求救,争取最佳抢救时间。当发生电气火灾事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对暂时无法切断电源的,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不导电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决不允许用水浇注灭火。同时要及时通知消防部门。

五、可行性和效果

实训中,应早熟悉电机的各种技术数据、并据此计算出实训中所需要的数据、画出绕组的展开图,掌握电机的结构、电机的拆卸方法、线圈的绕制、电机的嵌线等电机制作工艺,但实训的质量是衡量学生获得技能高低的关键。若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实训,不仅速度慢、故障点较多,而且若电机嵌线结束后再找故障点相当困难,如果故障点发生在嵌线问题上,还要拆掉重来,有不少学生就囚为这个问题,实训结束时任务还没有完成。这样,课堂上的难点问题在实训中也没有解决,实训收获不大。如何提高实训质量呢?在实训中,对难点、易发生故障的点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对学生着重强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实训实例分析

实训中采用的是6极、36槽、功率为1.5KW的小型异步电动机,采用单层、链式、短节矩绕组嵌线。嵌线时发生的故障,可以通过下而的嵌线方法、嵌线技巧加以避免。首先确定好每相绕组的组数,然后再进行绕线。根据一路反串规律,每相绕组的组数等于磁极个数。例如:我们学生实习的电动机2P=6,那么每相应有6个绕组。要求学生把绕好的三相绕组按“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方式摆放几次,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加深学生对短节距绕组的端部连线力一式的印象,从而减少嵌线过程中出错的机率。

实训中总结出一种快速嵌线方法。嵌线方法不仅关系到线圈嵌放的位置是否正确,而且关系到嵌线的速度。根据实训的经验,对传统的嵌线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简单、易懂、既能确保嵌线正确又能提高嵌线速度的嵌线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先嵌U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封槽,其上层边暂不嵌;空一槽,再嵌w相最后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封槽,其上层边暂不嵌;空一槽,再嵌V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V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V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U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U相第二个线圈的上层边;U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w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W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W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空一槽,嵌V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接着嵌V相第二个线圈的上层边,后而依次推。最后嵌U相第一个线圈的上层边,W相最后一个线圈的上层边。

嵌线过程中,由于铜线被多次利用,短路、断路故障较多,若嵌线完毕后再查找故障不仅耗费的时间较长,而且故障点也难以查到。因而我们采取在极相组的连线上套上绝缘管,同时,每槽嵌线完毕后,都要用兆欧表测试各种绝缘情况及短路情况。当绕组的绝缘被破坏后,若绕组中的导线与定子铁心、机座相碰就会造成接地故障、在同一线圈内可能会造成匝与匝之间的短路、在极相组间可能会造成极相组间短路和相间短路。对各短路故障根据相应的测试力一法采用兆欧表进行测试,若测得的电阻为零或很小,说明发生了接地故障或短路故障,应立刻查找并排除;若测得的绝缘电阻大于0.5兆欧,说明绝缘符合要求。

(二)实训效果

实训改革后,既能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通过国家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电机维修中级或高级考核,这样才能在就业应聘时,优先被用人单位录用。我校电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电子、电工、电气控制等基本操作技术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能很快地适应用人单位岗位要求,并能顺利在用人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在我院对用人单位企业的调查中,用人单位企业反映毕业生的突出长处就是动手实践能力强,毕业生普遍反映在我院学习期间,动手实践能力是他们最大的收获,这是我院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结果。同时,我们还应积极营造工业现场环境,创造工业现场气氛,建全贴近实际的电机实训室,我们将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以适应用人单位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马香普等,电机维修实训,中国水利水电出版,2004.

[2]丁守成等,电机系统综合应用实验教学的研究,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10.

[3]朱运利,对高职院校实训实习基地功能的探讨,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5.

[4]彭显刚等,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方向教学改革与实践,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电子线路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素质 职业技能 能力平台 实训模块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是部级示范学校,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研究、教学基本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等有近五年的实践与探索,深刻体会到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技术人才,必须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训练为突破口,建立实训基地,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电子工艺实训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劳动者的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们需要培养一大批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施工、制造等技术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为此,我们将电子工艺实训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这两个方面。

1.电子工艺实训的职业素质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遵纪守纪、操作规范的职业作风。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求实创新的职业意识。

为落实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实训中心结合每个实训模块制定和完善学生的行为规范,并结合技能培训题目,专门设计培养团结合作、求实创新意识的内容,将素质养成教育与技能培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电子工艺实训的技术基础能力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技术是一个涵盖多个技术领域、门类齐全、专业众多的产业。因此电子工艺实训的技术基础能力目标确定为:

(1)电子基本能力平台――从事电子操作技工必备的基本能力。

(2)电子专业能力平台――从事电子产品开发、制造,维护技术人员必须的基本能力。

(3)电子职业能力平台――从事高新技术进行实际应用和对高新技术设备进行操作的能力。

二、实训教学环境对实训课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和实际操作的效果,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的建设均按照电子工厂的环境、氛围设计实施的。

1.实训场地

目前实训基地一期建有三个实训车间,每个车间建有两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设有20个工位(每个工位配备一套工具和一只万用表,可供一个学生使用),总共120个工位,可同时接纳三个班120人的学生进行电工、电子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培训。实训基地二期建设已启动,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和职业能力的培训。

2.实训车间工位的布局

由于电子工艺实训离不开手工焊接、装配、调试、总装等工艺流程,故将实训车间分成两个区域:装配区和调试区,装配区有40个工位,调试区有6个工位,这两个区域完成的功能、培训目标不同。装配区用于完成手工焊接练习、电子产品装配等过程,调试区用于完成电子产品的测试、调试等过程。

3.实训车间的环境布局

营造一种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氛围对于实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实训车间的墙面上悬挂实训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等,并布置与电工、电子工艺实训相关的实物(各种电子元器件)展板。

三、实训教学管理

实训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实训的效果。

1.实训基地的组织管理。实训基地的管理模拟工厂的管理模式,设立拉长(Line)、总拉长负责制,即每条生产线配备一名拉长(指导教师),指导20名学生的实训工作,各拉长服从总拉长的统一管理。拉长和总拉长都设立了相应的岗位负责制度。

2.实训教学课程及内容。电子工艺实训属于电类各专业最基础的技术层面,也是学生动手操作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同时也为专业能力训练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此已开设的实训教学课程有初级、中级电子工艺实训、实用电工实训、电气工程实训、计算机拆装实训等。将要开设的课程有:集成电路应用实训、彩电维修实训、表面贴装实训、印制电路板制作实训等。其中初级电子工艺实训内容包括三个模块:手工焊接技术、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简单电子产品――数字万用表的组装;中级电子工艺实训内容包括六个模块:手工焊接技术、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较复杂电子产品――调频调幅收音机的装配与调试、电路工作点的检测、计算机辅助设计――用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收音机故障分析排除能力等。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3.学生实训管理。为强化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学生首先要接受实训前的教育,内容有实训的目的、意义、要求及安全用电教育等,学生考勤要打卡,上下班各一次,学生进入实训车间必须穿工作服,佩带胸卡才能上岗,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其次,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实训内容的实施、操作要点,设立一些实训内容专门训练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4.学生实训考核评定。学生实训成绩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结果,采用模块考核与评分结合的方法,例如,电子工艺实训成绩100分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两部分,职业道德素质考核占30分,操作技能考核占70分。在教学内容的实施操作中,始终把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并贯穿在实训的全过程中,培养出工科电类、非电类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性人才。

四、在实训教学中完善实训教学文件

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积累和总结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逐步完善了实训教学文件。

五、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实训基地的建设

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还应有实践经验,特别是动手操作的能力。为此,实训中心把教师分批送到电子工厂参加为期三个月到半年电子工艺生产实习,熟悉工厂生产程序及全面质量控制,掌握电子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从电子工厂引进技术人员加强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

六、取得技能资格认定,加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电子工艺实训面向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学生。随着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岗位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从事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高。因此,经过正规培训并获取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们正在积极配合信息产业部进行相关的技能等级鉴定方面的工作,学生在毕业时除获取相应的毕业证书,经过培训考核后,还可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或上岗证书,这也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职业技术基础。学生们普遍反映,经过短短两周的实训,学到了课本以外的许多东西,有岗前培训之意,这适应2l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静.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2]陈桂珍等.加强实验室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实验技术与管理.

电子线路实训总结篇3

关键词:电工;培训考证;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以来,我国积极推行资格证考试制度,旨在通过资格认证考试来提升从业者的从业水平,同时保证了从业者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技巧,同时,学校也开办了各种各样的专业培训班,对考证内容进行培训。对我国的电工行业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在电工培训考证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保证电工考证的顺利进行。

一、电工培训考证电子线路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维修电工职业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技术性强。这个特点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考生将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互结合。如果偏理论或者偏实践,都会对电工考证培训存在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电工培训考证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电工技术能力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电子线路操作中元件识别问题

元件识别主要是基本功不扎实,在操作考试的过程中,考生对分发的电子元件的数量,规格和型号进行鉴别,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电阻的读数不熟练,无法掌握相应的辨别方法和质量鉴定方法。同时,由于电子元件的型号和质量参差不齐,也造成了学生是别的困难。这些问题总体来说,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这也是电工考试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对待基本功不扎实的情况,在培训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电子元件识别和检测方法的教学,特别是对电阻读数的训练,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元件识别上不出现,基本功不扎实的情况,就能保证学生可以顺利的通过考试,也可以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对电子元件的识别和质量的判定有一定的基础。

2.电子线路操作中印刷板布线问题

在印刷板布线的过程中,虽然从本质上来说电路不算复杂,但是由于元件数量过多或者交叉点数量过多,导致了学生在电路铺设的过程中仅仅考虑到线路的链接问题,而忽略了线路的美观。这个问题不仅仅给线路的美观产生了影响,同时也会造成线路错综复杂,我能够更好地识别和检测,给下一步的故障排除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解决线路铺设问题,主要是要提升线路铺设的美观性。老师要在线路的铺设中,教导学生进行线路铺设,保证线路铺设的美观和整齐。尽量不走斜线,不仅方便了对后期的故障排除,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对学生在电工的考试中增加了保证,提升了通过的概率。

3.锡焊工艺问题

在锡焊工艺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虚焊,引起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这样容易在考试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失分,比如说电烙铁过热或者温度不足,都可以造成虚焊。同时在考试的过程中,由于焊点之间的连接使用的是铜线,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没有将绝缘层清除,造成了虚焊的产生。同时,电烙铁的质量也是极为关键的因素,好的电烙铁可以更好的进行操作,提升焊接效率。

这就要求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电烙铁的温度,保证温度的合格,其次在焊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焊接的步骤和要求,采用合适的工具,使学生在考试中不因为焊接的问题丢分,在培训和考试中保证一次性通过。

4.故障排除问题

在故障排除问题中,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于电路的调试能力,这是对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问题在于学生使用的检测设备操作程度不熟练,在元件识别清楚的基础上,不能够很好的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不能够很好的运用检测工作。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培训的时候下功夫,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注意向学生解释各个部分电路的作用和功能,同时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各样的检测设备和仪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电工培训考证故障检修操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电工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果的水平,取决于电工处理问题,检修操作故障的能力。由于电路的故障错综复杂,在检测和维修的时候使用的设备也特别多,因此在电工考试培训中,故障维修操作成为最复杂的一部分,考试过程中写生需要根据故障的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确定解决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素养和心理素质,如果不具备,就会给学生的考试带来巨大的困难,无法正确排除故障,导致失分。

解决这种问题,学生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提升对线路故障的识别和分析能力,在培训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懂得及时向老师请教。同时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根据常出现的故障情况,对学生进行讲解,教会学生使用故障检测和排除的工具,及时解决故障问题,让学生充分的理解产生故障的原因以及排除故障的方法,教会学生正确的使用线路图,读懂工艺流程图,正确分析线路,保证在考试中对故障检修部分不失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工的培训及考证的过程中,需要改进的问题有很多,不仅仅需要学生对电子线路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熟练的掌握各种电子仪器和设备,关键问题在于要利用电子仪器和设备查找故障,排除故障。因此,想要顺利的通过电工考试,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对学生进行有对性的强化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邱和平. 维修电工考证前的技能培训[J]. 机械职业教育,2005,07:37-39.

电子线路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数码彩电 维修 训练方法

单片I2C数码彩电曾经是市场的主流产品,随着液晶电视的上市,单片I2C数码彩电已经逐渐成为了淘汰产品,但前几年出产的单片I2C数码彩电还在寿命期内,不少家庭仍在继续使用,维修部门还是以维修单片I2C数码彩电为主。而技工学校的家电维修专业,目前也还会以如何维修I2C数码彩电作为学习家电维修的基础。

单片I2C数码彩电集硬件与软件控制于一体,其控制方式、工作过程、故障的产生及检修方法均有其特殊性。下面,以我们用于实习的创佳TH2001单片数码彩电主板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教学体会。

一、I2C数码彩电典型故障分析

创佳TH2001彩电主板,使用LA76810小信号处理器为主电路,使用LC863328A为遥控系统的微处理器(CPU),是典型的LA系列I2C数码彩电机芯之一。下面结合我们在维修实习中碰到的几个典型故障实例,说明单片I2C数码彩电检修实习的教学方法。

例1:某台机开机故障现象为“三无”(无光栅、无图像、无伴音)。检测发现CPU(LC863328A)多脚电压异常,但测得其(12)脚电源供电端和(17)脚复位端电压正常。开始我们怀疑是CPU损坏,后把(17)脚对地瞬时短路机器正常,查(17)脚供电三极管V702ce极间击穿短路,使CPU无复位电压,引起总线保护而产生“三无”(见图1)。

图1

例2:某台机有光栅但收不到节目,机器自检为“记忆消除”。换上一片新的存储器后,虽不再显示“记忆消除”,但水平光栅出现行相位不准确,如图2所示。经调整行中心位置也不解决问题,且收不到节目。在换上一个写入原数据的存储器后,故障可排除。

图2

例3:某台机出现黑屏现象。经检测发现LA76810的(11)脚(数据总线输入脚)电压偏低(见图3)。测CPU(29)脚(总线数据输出脚)电压正常。把R241焊出检查发现其阻值无穷大。换上同阻值电阻,机器恢复正常。

图3

例4:某台机,开机后能正常显示,但发现图像有偏色现象,检测显像管电路未发现故障,进入维修模式调整设置数据,色彩恢复正常。

例5:某台机,图像显示正常,喇叭有“沙沙”声,但收不到广播声。检测其伴音通道硬件及电路均未发现故障。检查软件设置,发现伴音制式已变为I制,调整为D/K制后伴音可恢复正常。

在上述五例中,例1为CPU无复位过程而产生总线保护;例2为软件数据错误引起总线保护;例3为总线系统故障引起总线保护;例4和例5都是软件设置不当引发的故障。这是普通彩电所没有的故障。因此,如果仍按过去检修普通彩电的检修方法和思路,就很难找到故障点和排除故障。所以在指导学生维修实习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普通彩电的一般检修方法外,还必须根据I2C总线彩电的特殊性,指导学生建立新的分析判断方法和思路。

从上述五例中,可知I2C总线彩电的特殊故障现象可分为两类:一是总线保护(例1、例2和例3),当CPU检测到系统有严重问题时,CPU便执行总线保护程序,系统进入保护状态,此时彩电就可能出现一些特殊的故障现象(如不能开机、白屏、按键失灵、黑屏等)。二是软件错误,在普通彩电中,一台彩电所能实现的功能只与这台彩电所用的电路有关,但I2C总线彩电所能实现的功能不仅与电路(硬件)有关,还与I2C总线数据(软件)有关,上面所举的例4和例5就是由软件错误引发的故障。

二、指导学生进行维修

根据I2C总线上述的两类特殊故障现象,我们在指导学生检修I2C总线彩电时,要求学生抓住两个重点:检查判断总线系统是否正常,检查软件是否正确。

在教学中,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要求学生检测时重点注意LA76810的几个引脚电压

(1)25脚电压。25脚为行扫描及总线接口供电端。若该管脚无电压,行扫描和总线电路均不能工作,会产生“三无”现象。

(2)11脚和12脚电压。11脚和12脚是I2C总线输入端。若I2C总线电压不正常,则LA76810不能工作,会产生黑屏现象。

(3)8脚电压。8脚是内部中频供电端。若该端供电不正常,会产生无图无声现象。

(4)18脚电压。18脚是RGB电路供电端。若该端供电不正常,会使内部RGB电路不工作,而产生黑屏现象。

(5)46脚电压。46脚为检波后视频信号输出端子。通过测量该管脚电压,可以判断有无视频信号输出。

(6)28脚电压。28脚是行逆程脉冲输入端。无行逆程脉冲输入,整机会出现黑屏现象,由此可区分黑屏现象是否是由总线保护引起。

(7)10脚电压。10脚为AFT电压输出端。用10脚的电压变化可判断中频PLL环路工作是否正常。

2.要求学生牢记CPU正常工作的几个基本条件,用以判断CPU工作是否正常

(1)CPU的供电电压要正常(LC863328A供电端为12脚)正常值为5±0.5V,该管脚电压不正常,CPU不能正常工作。

(2)复位电压要正常(LC863328A为17脚)。该管脚在开机时瞬时电压为零,后迟于12脚电源电压上升至4.8V,这样使CPU清零复位,然后进入工作状态。CPU无复位过程就不能工作,引起整机“三无”故障,例1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3)时钟振荡要正常。CPU处理数据是由时钟脉冲决定的,时钟振荡不正常,则CPU无法正常工作。LC863328A的11和12脚为外接晶振网络端,与内部电路组成时钟振荡回路,为CPU提供时钟振荡脉冲。

(4)键控电路要正常。本机采用电阻分压式键盘CPU的外接端子为13脚。按键短接,CPU不能工作。

(5)I2C总线系统要正常。本机采用单种多组方式,存储器挂在CPU的27、28脚,小信号处理器LA76810挂在CPU的29、30脚。只要I2C总线系统出故障,CPU就会执行保护程序,上面所举的例3就属这种情况。

(6)总线归属权控制端电压要正常。本机为CPU的32脚,经一上拉电阻接+5V电源。要确保此管脚为高电平,否则CPU就不能经总线传输数据。

在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结合使用传统的电压法、电流法、在路电阻法等检测方法,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部位,重点检测上述提到的小信号处理器和CPU的相关管脚,并运用检测到的数据判断故障的性质,是属于一般的线路故障还是I2C数码彩电的特殊故障,是硬件故障还是软件故障,然后再准确地找到故障点,找出损坏的元器件。同时,我们还要求学生掌握进入I2C总线彩电维修模式的方法,以便在检修中调整数据。

总的来说,我们要求学生在检修中掌握以下原则:

检修I2C总线彩电时,首先要熟悉进入维修模式的方法和软件调整清单;

当图像质量达不到标准时,不妨先调后修;

碰到彩电某种功能丢失或发生奇怪故障时,不妨先从I2C总线系统入手,先检查软件设置,再检查电路。

三、彩电维修实习教学中“走马灯式”训练方法

在彩电维修实习中,我们遵循上述原则进行教学和训练。在模拟故障检修训练中,教师在每台训练电视机上人为设置一个故障,学生循环进行排故训练,要求每为学生都独立的完成过所有机器的排故训练,我们称之为“走马灯式”训练。这种训练方式的优点是,可在训练机上设置多种形式的故障,如电源故障、总线故障、显像管故障等,一般可模拟设置20个常见故障,供学生交叉循环训练,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见识多种故障现象,增加实践机会,学生排除故障能力得到较快提高,适合现在家电产品维修工培训教学中,实训时间少而训练内容多的情况。几年来,我们坚持“走马灯式”的训练方法,学生参加家用电子产品维修中级证书考试,通过率达到95%以上。可见,“走马灯式”的训练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当今信息时代,电子技术迅猛发展,彩色电视机不断更新换代。现在液晶电视还没有进入维修期,市场还是以维修I2C总线彩色电视机为主,过不了几年,I2C总线彩色电视机也将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从事彩电维修教学,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将液晶电视的维修技术引进课堂教学中来,并且要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规律,找到适合技工学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打下坚实的基础,走出校门后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做到学有所用,成为企业抢手的人才,这样就能使我们的教学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电子线路实训总结篇5

教学组在进行“任务驱动与学做合一”实训教学中,制定了实训流程。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按照流程进行实训,在分析、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做到学做合一。以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的具体项目为例设计流程图如图1所示。

1 “任务驱动与学做合一”教学总体目标设计

针对电工技术实训这门课程的特点,对课程任务进行项目化设计,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实训内容贴近工作实际,突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及职业素质的养成。

电工技术实训设计的项目内容有:低压电气控制实验、测量电路安装实验、基于S7-200PLC和触摸屏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实验、变频调速实验等。比如在实施“基于S7-200PLC和触摸屏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实验时,该项目包含如下子任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原理分析;PLC、触摸屏、断路器、熔断器、电机、热继电器、接触器等硬件如何外接线;工业触摸屏通讯设置;STEP7-MicroWIN V4.0、Wincc flexible 2008 sp4软件学习。这四个子任务打破了原有课程体系的知识点学习和章节安排,将实践技能融合于各工作任务中。学生通过对各任务进行分析,查阅,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提高了综合应用技能。

2 “任务驱动与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实施

以“基于S7-200PLC和触摸屏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为例,该实训内容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工程实践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原理分析、元件认知、硬件设计、软件安装、软件编程、实训调试演示、实训答辩、总结及实验报告写作、考核评价”的模式组织教学。

工作任务是学生实训和教学讲授的结合。学生在进入实训室前要完成以下子任务:区分“正-停-反”和“正-反-停”电路在原理上的区别;掌握自锁、按钮联锁(机械)与接触器联锁(电气)电路等设计方法;学习PLC、触摸屏的工作原理、用法及通讯设置;认识熔断器、接触器、按钮等硬件,并掌握其端子外接线方法;学习软件STEP 7、MicroWIN V4.0、wincc flexible 2008 sp4。学生分组在实训室学习软件的安装、变量设置、通讯、编程设计等;设计PLC程序(注意自锁、互锁),设计触摸屏程序(注意变量设置方法)。学生通过两周的时间完成以上子任务之后,进入实训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接线、编程、调试、演示。在答辩及总结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训阐述、小组交流、大组交流的形式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掌握不同的设计思路,整体拓宽知识面。

3 “任务驱动与学做合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近年来,淮南师范学院的办学目的是努力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基础、强技能、重应用、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电工技术实训采取以“以工作任务为目标,以行动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手段,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实训课上用具体的工作任务引领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应用项目教学、小组讨论、情境教学、自主学习等方法完成教学活动。学生在这种方法的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疑问,从而会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 “任务驱动与学做合一”教学评价与考核

实训课程教学评价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对课程的实施情况起到导向引领作用。经过两年的项目实践,制定了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包含电气部分接线、梯形图程序设计部分、触摸屏程序设计部分、实验报告质量、答辩环节,每部分也都包含细致的评价标准。实训过程中,教师将大项目分成一个个子任务,在每一个子任务完成后,教师根据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任务进行评定,并作出相关记录,帮助他们解决任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完成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使学生在实践的同时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检验课堂教学质量。

5 结束语

电子线路实训总结篇6

子线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职高 ; 电子线路 ; 教学 ; 能力培养;

电子线路是学习电类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如果教师还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的听,会使不少学生把刚开始的学习兴趣变成了厌烦、逃避,甚至和老师对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会越来越差,学生学完了相关课程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仍然无从着手。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些问题呢?在教学中可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适应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的要求。

一、确立目标,树立信心

职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动机的培养贯穿始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不仅从专业课的产生、前景、发展、当前在生产、科研应用等方面入手,并且要让学生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学习专业技术的必要性,然后明白其所学专业的内容。在《电子线路》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参与多种技能培训和考取技能合格证书,并结合课程的特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为社区修理电子产品,组织多种模拟实践等,通过实践,学生掌握了技术,反过来会鼓励他们把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好。

二、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实践能力

“黑板加粉笔,是培养不出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与根本优势就在于培养学生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历,比较过硬的操作能力。单单靠理论教学,是无法形成职高类学生有利的就业能力的。因此在电子线路教学改革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衔接与配合,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一)加强实验室师资建设

目前我校的实验室状况是:实验实训管理人员只负责实验器材准备工作,而真正带学生实验实训的却只是一线教师。笔者不仅要完成平均一周14课时的教学任务,又要做好繁琐的班主任工作。有限的时间与个人精力,让本人很难对课程实验内容精益求精。此外各班级学生人数一般在30人上下,每次实验时的工作量很大,加上实验元器件易受环境湿度、温度等因素影响导致调试问题较多,很难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导致笔者在实验课上往往疲于为学生解决调试问题,而无法顾及平时实验考核。

针对这一现象,如果让实验室管理人员适当参与实验内容的设计、实验课的管理与指导等实践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实验室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技术的提高,也能让一线任课老师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致力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完善实验内容,增强实验效果

本着“实验联系理论,实验巩固理论”的目的,实验内容紧扣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基础情况,笔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各个实验项目。如在开展第一次实验《单管放大器实验》前,先安排一次有关示波器使用的预备实验,使得后续实验能够顺利开展。为培养学生自主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还精心设计符合本校学生基础的实验实训内容,每次实验课先简要讲解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便于学生顺利开展自主实验。

三、将汽车电子线路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之中

(一)提出实际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课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来总结出在日常生活中汽车的电子线路会存在哪些问题,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再由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在实际生活中汽车电子线路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a.元件击穿。击穿包括过电压击穿或过流、过热引起的热击穿等。击穿有时表现为短路形式,有时表现为断路形式。由于电路故障引起的过压、过流击穿常常是不可恢复的。b.元件老化或性能退化。这包括许多方面,如电容器的容量减小、绝缘电阻下降、晶体管的漏电增加、电阻的阻值变化、可调电阻的阻值不能连续变化、继电器触点烧蚀等。像继电器这类元件,往往还存在由于绝缘老化、线圈烧断、匝间短路、触点抖动,甚至无法调整初始动作电流的故障。c.线路故障。这类故障包括接线松脱、接触不良、潮湿、腐蚀等导致的绝缘不良、短路、旁路等。这类故障一般与元器件无关。

这些问题的提出更有利于学生对电子线路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思考,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是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每一个小组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汽车电子线路故障进行探究并提出解决的方案,最后由教师来补充可能会被学生所遗漏的方式。现在我们可以针对上面的问题来提出科学的检修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a.要分析电路原理、弄清总体电路及联系。一旦碰到不熟悉的车型和线路,常常要自己动手,分析电路原理,甚至测绘必要的电路图。b.先外后内逐一排除,最后确定其技术状况。汽车上许多电子电路,出于性能要求和技术保护等多种原因,往往采用不可拆卸封装,如厚膜封装调节器、固封点火电路等。c.注意元件替代的可行性。如一些进口汽车上的电子电路,虽然可以拆卸,但往往缺少同型号分立元件代换,故往往需要设法以国产或其它进口元件替代。这涉及到元件替换的可行性问题。d.不允许采用“试火”的办法判明故障部位与原因。在检修方法上,传统汽车电器故障,往往可用“试火”的办法逐一判明故障部位与原因。尽管这种方法并不是十分的安全可靠,且对蓄电池有一定的危害,但在传统检修方法还是可行的。在装有电子线路的进口汽车上,则不允许使用这种方法。e.防止电流过载。不允许使用欧姆表及万用表的Rx100以下低阻欧姆档检测小功率晶体管,以免使之电流过载而损坏。f.当心静电击穿三极管。更换三极管时,应首先接入基极;拆卸时,则应最后拆卸基极。对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则应当心静电击穿。焊接时,应从电源上拔下烙铁插头。防止烙铁烫坏元件。拆卸和安装元件时,应切断电源。如无特殊说明,元件引脚距焊点应在10mm以上,以免烙铁烫坏元件,应使用恒温或功率小于75W的电烙铁。

相信以这样的方式所开展的教学工作对学生的知识的积累会更有帮助,同时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会得到同步的提高。

总结

对职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强调的是应用能力、操作能力,课程内容要突出实用性、技能性和应用性,讨论的汽车电子线路教学改革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在我校汽车电子线路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获得了较好的反馈,学生对汽车电子线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了一定的进步。

参考文献:

电子线路实训总结篇7

关键词:校内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在原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维修电工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校内原有实训设备主要围绕维修电工职业标准配置,由于高职教育和技工培养在目标、起点、学制的差异,以就业为导向,围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建好机电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定位

通过对30余家大中型企业调研,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应以机电设备生产和维护、维修为两个主要方向,根据企业机电岗位需求,定位为:机、电、气、液、信息化五位一体,突出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

二、校内实训基地概述

1、基地主要实训室

学院现有机电技术实训室11间,可完成电工基本技能、电子产品装调、PLC/单片机应用、常见机床电气线路检修、机械装调等实训。

2、实训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实训室设施设备基本能完成维修电工(高级)及以上培训及鉴定考核,能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铁道机车车辆、铁道电气、化工设备维修等专业对电工安全、电气控制等基础实训的要求,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数量偏少。学院2011年前仅有4个高、中职专业开设机电类实训,年实训人次在600人左右,目前已增加到9个专业28个班约1700人次,由于每个实训室平均工位不足30个,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2)现有设施设备难以满足高职办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现有设备从技能培训方面看,可基本满足维修电工的培训,但高职相关专业由于学制为2+1,在校学习时间中又有将近1半为国课、省课,因而难以沿用原中职教育8周以上的集中实训,根据目前高职教育课改的大趋势,都以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对实训设备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虚拟工厂、仿真实训等来满足教学。

(3)现有设施设备系统化、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对各专业差异化实训教学需求。

三、建设方案

1、建设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1)基地建设要为专业群建设服务,有利于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岗位群职业能力;

(2)基地建设要有利于教学改革,要以融“教、学、做”合一的项目实训为载体,注重内涵建设;

(3)实训模块包括基本实训模块(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及设备构成的模块),项目实训模块(岗位项目训练的内容及设备构成的模块);

(4)基地要有利于各专业的资源整合;

(5)可供本地区实训条件不足的学校进行实训,发挥辐射作用;

(6)基地具备一定生产服务能力,要开展产教结合,直接对外经营服务,让学生实现近距离就业;

(7)面向社会开展相关专业的就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针对本区域经济结构及发展趋势,把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科研结合在一起。

2、建设内容

根据调研企业机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校内机电实训基地拟采用工业网络控制系统,通过工业以太网、工业现场总线、PLC控制系统等,将原来独立的各个实训室有机联系在一起。新建一个总控室,利用组态软件,将重点企业的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制做成动画、图型,将生产工艺、流程等画面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并可通过网络系统,与对应的实训室连接,通过对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学生在实训中心,首先到总控室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工作任务不同,可完成从机械部件组装调试、电路安装调试维修到编程、组网、组态等项目的实训。

(1)总控室

总控室配置2台工控主机(服务器)、现场总线模块、主流组态软件及工业以太网附属设备。

室内前期可利用投影机作为教学屏幕,根据专业拓展,在开设楼宇智能化、工业自动化等专业方向后,应配置拼接屏,用于安防、视频监控相关课程实训。

(2)各功能实训室

1)电气自动化实训室

该实训室以现有设备为主补充现场总线网络模块,根据专业需求,定制机车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等部分实训挂板,完成考核实训任务。

2)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室

该实训室利用现有部分设备,补充网络、组态、伺服、步进、传感、检测等功能模块,增加常见机构拆装台架,根据开磷集团矿山运输线、化肥生产线,轮胎股份公司轮胎生产线、雪花啤酒生产线等实际工作任务,搭建项目实训平台。

该平台除满足教学实训外,可为企业科研、培训提供服务。

3)电液综合控制实训室

该实训室利用现有部分液压气动实训台架,以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为工作任务,增加液压拆装、仿真挖掘机、挖掘机电控系统和现场总线网络功能模块,搭建实训平台。

4)数控机床装调实训室

利用现有数控装调、维修设备,针对主流数控操作系统,进行经济型数控机床装调实训。增设带现场总线网络功能的DCS控制系统模块、DDC控制模块,为复杂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实训、科研服务。

(3)仿真实训

1)电工电力拖动仿真软件

可满足学生对电气元件结构、作用、安装、接线、电路分析的多媒体教学和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虚拟接线实训及应知考核测试功能

2)PLC类仿真软件:

PLC仿真系统包括PLC仿真软件与仿真模块。通过仿真软件可以真实地改变PLC输入点的状态,完全真实地展示出PLC的工作过程。

3)气动液压仿真软件

该仿真软件包含液压和气动两部分,提供了各种气动和液压元件的实物图片、工作原理剖视图和详细的功能描述。逼真地模拟这些元件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四、结语

不断改进校内机电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营造学习和工作一体化的情境,开发“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课程,打造集教学、培训、科研、技能鉴定、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机电实训基地,可大大提高机电大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电子线路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无线电基础;通信;收音机套件;教学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通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接近,在技工学校电子专业,《无线电基础》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不仅为通信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也是学好家电维修、音响技术等课程的基础。

在电子学科里,《无线电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而它的学习也涉及到电子类的许多基础课程,如电子电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等,这既是一门专业理论基础课,也是一门集应用与实践一体的专业技术课程。而在技校,因为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几年的《无线电基础》课程教学,现提出以下的几点看法和参考的改进意见。

一、 传统《无线电基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以课本为主线展开理论教学。

近来在国内以及省内都提出了许多针对技工学校工科专业的新的教学模式,如基于工作模式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以及目标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等。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在许多专业基础课程首先实行,如《电子技术基础》中都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无线电基础》课程设置中,大部分的学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仍以书本章节作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在《无线电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常采用的模式是理论知识在先,完成相关章节的教学内容后,再进行相应的实训。这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因为《无线电基础》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往往在介绍理论知识就花去了大部分的时间,而最后在实操过程中学生无法将《无线电基础》的所有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或者出现前后学习的知识点相脱节的情况。

《无线电基础》这门课当中很重要的环节是让学生学会能够切实学好理论知识,为后面学习通信、音响技术、电视机原理等课程奠定基础,并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践,切实把课本上学到的内容和实际结合。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由于学生基础较差,要让学生学好无线电基础知识,读懂如LC振荡,调频、调幅等电路是非常的不易的。

(2)用实训箱操作进行实训教学。

现在《无线电基础》实训课很多采用实训箱来操作,实验室中的实训箱功能完整,把《无线电基础》当中主要的模块都包含在内,利用各种电路功能的模块板,实现从无线的发射和接收、LC调谐放大、调幅检波等各种功能。从功能上来说,是很齐全的,但是这样的实训箱对学生来说就像一个黑箱,很多学生到了实验室做实验,往往就是按照教师所说的机械的接线,通过示波器等仪器观测实验结果,但对所接的电路原理往往一知半解。其次,由于无线电基础实训属于高频实验,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实验往往无法达到预测的结果。

(3)实训操作与理论分开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先讲完理论知识,然后到实训室实操。所以实训操作的内容和理论基本上完全分开,连贯性不够,衔接的也不足够,这样就很难让学生把抽象的思维转化为形象的思维。

二、 对于改进《无线电基础》教学模式的几点意见

(一)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

1、通过对讲机套件制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由于无线电基础课程内容比较艰深,在学习中很难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这样就会失去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在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后,教师可以在课外先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对讲机套件,因为对讲机套件的制作就把《无线电基础》的发射和接收的过程贯穿其中,既能使学生对无线电技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简单的套件制作,让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2、围绕收音机的制作为主线,辅以相关实训箱操作,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现在用于《无线电基础》学习最形象的例子就是收音机,所以在学生逐渐学习了LC调谐回路、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等基本电路原理之后,不但可以进行相关的实训箱操作实验,也应该在课后布置并指导学生进行7管分立收音机套件的制作。值得强调的是此时制作的收音机必须是分立元件电路,因为这个电路能够完整地把《无线电基础》课程中最重要的接收——本机振荡——变频——LC调谐放大——检波——低频放大——功率放大的过程完整地体现出来。指导学生成功完成收音机的制作,首先能够使学生感到一种自己动手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接下来的理论学习中,就可以根据学生制作完成的收音机,一步一步讲解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这时候再辅以实训箱对每个电路现象进行观测,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论联系实践,把所学的知识连成一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末。在课程结束时,还可指导学生制作集成的调幅调频发射机接收机,更好的跟上现代技术的发展。

3、加强实际通用通信技术的学习。

在技工学校开设的《无线电基础》课程基本是以收音机为实例的。包括现在通用的教材、实训室配置等收音机的原理进行的。收音机在上世纪的应用还是相对比较广泛的,因此相应的教学的设计和配套等都相对较为完整。但是在近几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手机、GPS定位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讲授的依然是以收音机为主的通信知识,对于新型通信技术的知识相对比较匮乏,使得校内教学相对落后。因为《无线电基础》只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所以这些新的技术可能在短时间内还无法成为技工学校《无线电基础》教学的主流,但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跟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提高自身学习,并且在教学中不断地将这部分的内容引入。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1、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在《无线电基础》的教学中,从学生的评价中了解到,学生很多都觉得《无线电基础》很难,因此,在《无线电基础》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思考,多举一些生活实例,并利用已学的知识,自己动手设计如远程报警、遥控门铃等电路。大部分的学校,实训室课后就不会开放给学生使用,学生在整个教学时间内实训的时间并不多,我们应在课后一些时间对实验室进行开放,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降低《无线电基础》的学习难度,也能促使优秀的学生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2、组织无线电基础技能竞赛,促使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巩固和创新

在课堂及课后,我们可以教给学生知识,给学生提供一些自学的方法,接着,就可以组织对《无线电基础》感兴趣、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继续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设置题目,提供一定的思路和资料,学生采用自由组队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找资料,设计电路,焊接电路来完成项目,最终实现题目要求,并且在完成任务后,安排参赛队伍总结经验。

这样的方式也可以渗透到校内的专业社团,并组织策划校内举办一些专业的技能竞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助创新的平台。

科技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地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得到推进的。同样的,为了更好的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将不断地努力思索、总结,推动教学的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H.Ward Silver(著)赵辉(译).无线电基础电路实作[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陶宇.职业素质培养中体验式教学与真实性评价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8).

[3]徐辉.走进业余无线电[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电子线路实训总结篇9

【关键词】任务驱动;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电工技术实训

电工技术实训是电气自动化类的专业实践课程。在实训教学中,涉及到的课程有可编程控制器(PLC)、低压电器、电路、电机学等,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但在目前的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是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现况和该课程的实践应用性,我们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标,模M工作现场操作环境,老师们在实际操作中开展教学,让学生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

教学组在进行“任务驱动与学做合一”实训教学中,制定了实训流程。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按照流程进行实训,在分析、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做到学做合一。以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的具体项目为例设计流程图如图1所示。

1 “任务驱动与学做合一”教学总体目标设计

针对电工技术实训这门课程的特点,对课程任务进行项目化设计,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实训内容贴近工作实际,突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及职业素质的养成。

电工技术实训设计的项目内容有:低压电气控制实验、测量电路安装实验、基于S7-200PLC和触摸屏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实验、变频调速实验等。比如在实施“基于S7-200PLC和触摸屏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实验时,该项目包含如下子任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原理分析;PLC、触摸屏、断路器、熔断器、电机、热继电器、接触器等硬件如何外接线;工业触摸屏通讯设置;STEP7-MicroWIN V4.0、Wincc flexible 2008 sp4软件学习。这四个子任务打破了原有课程体系的知识点学习和章节安排,将实践技能融合于各工作任务中。学生通过对各任务进行分析,查阅,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提高了综合应用技能。

2 “任务驱动与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实施

以“基于S7-200PLC和触摸屏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为例,该实训内容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工程实践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原理分析、元件认知、硬件设计、软件安装、软件编程、实训调试演示、实训答辩、总结及实验报告写作、考核评价”的模式组织教学。

工作任务是学生实训和教学讲授的结合。学生在进入实训室前要完成以下子任务:区分“正-停-反”和“正-反-停”电路在原理上的区别;掌握自锁、按钮联锁(机械)与接触器联锁(电气)电路等设计方法;学习PLC、触摸屏的工作原理、用法及通讯设置;认识熔断器、接触器、按钮等硬件,并掌握其端子外接线方法;学习软件STEP 7、MicroWIN V4.0、wincc flexible 2008 sp4。学生分组在实训室学习软件的安装、变量设置、通讯、编程设计等;设计PLC程序(注意自锁、互锁),设计触摸屏程序(注意变量设置方法)。学生通过两周的时间完成以上子任务之后,进入实训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接线、编程、调试、演示。在答辩及总结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训阐述、小组交流、大组交流的形式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掌握不同的设计思路,整体拓宽知识面。

3 “任务驱动与学做合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近年来,淮南师范学院的办学目的是努力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基础、强技能、重应用、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电工技术实训采取以“以工作任务为目标,以行动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手段,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实训课上用具体的工作任务引领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应用项目教学、小组讨论、情境教学、自主学习等方法完成教学活动。学生在这种方法的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疑问,从而会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 “任务驱动与学做合一”教学评价与考核

实训课程教学评价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对课程的实施情况起到导向引领作用。经过两年的项目实践,制定了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包含电气部分接线、梯形图程序设计部分、触摸屏程序设计部分、实验报告质量、答辩环节,每部分也都包含细致的评价标准。实训过程中,教师将大项目分成一个个子任务,在每一个子任务完成后,教师根据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任务进行评定,并作出相关记录,帮助他们解决任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完成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使学生在实践的同时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检验课堂教学质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电工技术实训课程采用“任务驱动与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加深对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全面掌握常用电气设备的使用、安装、检测与维护,电路故障的分析与处理,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使用PLC、变频器、触摸屏等设备。同时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

总之,淮南师范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近几年在电工实训课程中采用此教学模式,并逐步完善教学环节设计,在学生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任晓丹.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与调试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改革,2016(1):19-21.

[2]林健新.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J].中国科技博览,2009(13):149.

[3]吴卫华.基于项目驱动式教学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9):262-263.

电子线路实训总结篇10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实训系统;终端模拟

作者简介:张长营(1968-),男,江苏宿迁人,江苏省电力公司职业技能训练基地,高级工程师;王晓红(1969-),女,江苏宿迁人,江苏省电力公司职业技能训练基地综合管理部,助理工程师。(江苏 连云港 222069)

中图分类号:TM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206-02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要实现“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总体目标,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国家电网公司于2009年制定了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技术规范,规范明确了系统建设的总体技术框架和技术指标,同时给出了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图。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推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未来五年内即可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全覆盖、全采集”目标。

目前,随着系统建设的持续开展,全国各地大量的电能量数据采集终端设备陆续投入运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也被提上议事日程。现阶段大部分对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皆由电能计量人员完成,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所涉及的设备多、技术复杂,运维工作量大,与传统的电能计量装置运维工作迥然不同,对运维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参与系统运维工作的人员亟需通过培训来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以满足现场工作的需要,而现场真实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由于工作和安全条件所限,不能对技术人员进行在线培训。用电信息采集模拟实训系统可以通过模拟现场设备的运行工况,最大限度地满足用电信息采集人员的技能培训需求,提高其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从而加快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一、实训系统构建的基本思想和建设目标

用电信息采集模拟实训系统的建设框架是按照电力企业关于电能计量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最新规范标准设计,应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依据国家电网最新行业标准,采用分层、分布、开放型结构构造理念兼平台一体化设计思想,最大程度模拟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培训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构建。构建的模拟实训系统不仅涵盖配电和用电中电能计量设备的实际应用,而且涵盖主站系统的数据采集、网上售电和线损管理等众多功能模拟。实训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培训学员掌握电力系统用电信息计量设备、采集设备的安装使用及常见故障处理;掌握电能计量系统常用工具的使用、整个系统工作流程;掌握主站采集系统、线损管理系统和网上售电系统的应用。通过本实训系统的培训,学员能够掌握电力系统中电能计量的全面知识和熟练使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走向工作岗位后可实现技术技能无缝衔接。

二、实训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

用电信息采集模拟实训系统将模拟现场的安装运行环境,满足专变大用户信息采集仿真模拟系统、公用配变监测仿真模拟系统、集中抄表仿真模拟系统、用电信息采集实训系统等,同时可实现采集系统运行过程管理的演示功能。系统构建原则如下:

1.先进性和可靠性相结合原则

实训系统设计时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依据最新的国家电网建设标准,并且从结构、技术措施、设备选型、设备性能、设备容错、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项目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使每个故障点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尽可能的小,并提供快速的故障恢复手段以及资料备份手段,以保证资料的安全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2.开放性和扩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实训系统在遵循统一的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的前提下,采用标准的软件平台和系统、计算机设备,采用规范的网络结构,并遵守相关的接口标准。坚持标准化原则,选择符合开放性和国际标准化的产品和技术;系统的设计在软件上采用模块化设计,以确保系统扩展应用时具备灵活性、可靠性,不影响系统核心业务执行。

3.兼容性和安全性相结合的原则

实训系统建设充分考虑兼容性,具备灵活、规范的数据接口,可兼容符合统一标准的系统和终端表计产品,还可兼容现场正在运行的其他非国网标准的协议,确保数据信息的共享和统一管理。采用切实有效的安全手段,分层次、全方位保证系统信息传输的安全。

4.完整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实训系统设计时严格按照“全覆盖、全采集”原则,从系统模块功能到产品覆盖面,涵盖所有需要计量和采集的场合,保证了系统的完整性。系统具备灵活性,如系统扩展、产品更新时,不影响系统本身的正常运行,可完全保证用电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和完整性。

5.虚拟性和仿真性相结合的原则

实训系统设计时严格按照现场培训教学实际情况,最大程度模拟系统应用现场的运行工况,最大限度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员积极进行系统及终端表计的研究和学习。

三、实训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其功能

用电信息采集模拟实训系统总体包含专变大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模拟子系统、公用配变模拟子系统及集中抄表模拟子系统、用电信息采集实训主控软件。

1.用电信息采集专变大用户终端模拟实训系统构成及其功能

用电信息采集专变大用户模拟实训装置采用台体式机柜设计,由2台专变大用户模拟柜组成,模拟不同计量方式专变用户,包括高供低计三相四线用户(3×220V)、高供高计三相三线(3×100V)用户,系统通过加载智能模拟电源,给专变采集终端和三相智能电能表提供模拟负荷,通过隔离互感器到表尾,通过仿真智能电能表模拟总分表关系,正面两块表中1块仿真表,1块真实表,两块表为并列关系,背面两块表为前面1块表的分表。

专变大用户模拟部分:智能电能表与专变采集终端通过485方式进行通讯,专变采集终端通过以太网、230MHz方式实现数据上传到主站系统。

加载系统:包括虚负荷电压电流源、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加载控制系统等。加载系统控制通过主控计算机控制实现。

负荷控制模拟部分:通过模拟高低压出线柜控制开关,去掉原来继电器模拟方式,采用交流接触器模拟合闸、分闸控制及状态,接触器通过12V低电压控制,合闸、分闸按钮及状态指示灯采用与真实开关柜一样的外形,其中一路负荷控制输出通过交流接触器接入室内后面控制,控制空调的电源。

故障模拟部分:每块电能表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设置电能表交采回路的故障,表计故障模拟部分可以实现计量回路常见的电压错线序(abc,bac,acb)、电流错接相(abc,cba)电压断线(断A、断B、断C)、电流开路、电流短路、电流极性反接等常见故障。可以模拟表计与终端485通讯故障(包括断A,断B,A、B互换),可以模拟三相仿真智能电能表内部计量故障,包括电压、电流采集与显示故障。在故障设置中可通过调节电压输出模拟低电压供电通信不可靠故障。

1号专变柜柜体第一、第二表位配置为三相三线,其中一块为三相三线智能电表,另一块为三相三线仿真智能电表,三相智能仿真电表可以通过计算机对表内部的各种参数进行设置读取。这两块表计为并列关系,共用一个联合接线盒,背面两块配置为三相四线智能电表。

2号专变柜柜体第一、第二表位配置为三相四线,其中一块为三相四线智能电表,另一块为三相四线仿真智能电表,三相智能仿真电表可以通过计算机对表内部的各种参数进行设置读取。这两块表计为并列关系,共用一个联合接线盒,背面两块配置为三相四线智能电表。

柜体将负荷控制管理终端和正面两块电能表作为总表,背面两块三相四线电能表作为分表,通过回路遥控可以控制各个分表的电流,分表电流变化,总表与负荷控制管理终端会进行相应的减少,柜体用第一回路控制制背面的第一块电能表,第二回路控制背面的第二块电能表,第三回路为预留,第四回路可以通过引接线引接控制实训时空调用电。

实训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在短时间内模拟用户一天的负荷曲线,负荷曲线图可以手动绘制,也可以通过软件随机产生,软件设置完成后会按照所设置的负荷曲线控制虚负荷电源的电流。

2.用电信息采集公配变终端模拟实训系统构成及其功能

用电信息采集公配变模拟实训装置采用台体式机柜设计,由2台公配变模拟柜组成,模拟不同计量方式公配变用户,包括三相四线(3×220V)、单相散户(220V)模拟,系统通过加载智能模拟电源,给公配变采集终端和三相智能电能表提供模拟负荷,通过隔离互感器连接到表尾。

公变模拟部分:智能电能表与II型采集器通过485方式进行通讯,II型采集器与集中器通过载波方式通讯,集中器通过以太网(光纤)方式实现数据上传到主站系统。

加载系统和故障模拟部分同专变大用户终端模拟实训系统。

在模拟电源中加入谐波输出功能,谐波数据可以通过软件设置故障的方式输出,模拟载波抄表时的谐波干扰,软件中最多可以设置19次谐波电压或者电流谐波,一户一表用户多配置1块采集器,模拟故障采集器运行,可进行比对。

实训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在短时间内模拟用户一天的负荷曲线,负荷曲线图可以手动绘制,也能通过软件随机产生,软件设置完成后会按照所设置的负荷曲线控制虚负荷电源的电流。

3.用电信息采集低压集抄终端模拟实训系统构成及其功能

用电信息采集公配变模拟实训装置采用台体式机柜设计,由1台低压集抄模拟柜组成,模拟低压用户,包括三相四线(3×220V)用户模拟、单相(220V)用户模拟,系统通过加载智能模拟电源,给集中器和三相智能电能表、单相智能表提供模拟负荷,通过隔离互感器连接到表尾。

低压集抄用户模拟部分:智能电能表与采集器通过485方式进行通讯,集中器通过以太网(光纤)方式实现数据上传到主站系统。

加载系统和故障模拟部分同专变大用户终端模拟实训系统。

柜体中挂接一个II型集中器,此集中器通过RS485抄取其他表位的电能表数据,II型集中器通过以太网通讯方式将数据上传服务器。

实训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在短时间内模拟用户一天的负荷曲线,负荷曲线图可以手动绘制,也能通过软件随机产生,软件设置完成后会按照所设置的负荷曲线控制虚负荷电源的电流。

4.系统实训软件构成及其功能

(1)模拟虚拟负荷。实训系统通过PC主机控制虚拟负荷功率源的启动与停止,产生各种工况下所需的电压、电流,用于电能表及采集终端、集中器、采集器使用,实现电能表的正常走字运行,保持与真实计量现场的一致性。

(2)培训管理。

1)学员管理。可以提供学员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职称分类等功能。

2)题库的管理。可以支持题库的更新维护并能够按照试题类型进行检索来创建考试电子试卷。

3)在线理论考试。可以随机抽取各类型试题形成试卷并提供考生在线答题,考生提交后根据答案自动生成考试分数。

4)理论成绩查询。可以支持考生成绩存储、在线查询。

(3)系统管理。

1)通信管理。实现终端接入管理和终端实时在线的链路保持,并提供实训软件操作接口管理。采取系统应用层与通信层交互的通信信道配置。

2)系统接入设置。要提供与上级采集测试主站系统接入设置功能,包括系统位置、接入方式、数据交换配置等设置功能。可监测与测试主站系统的接入情况。

3)参数、数据库、故障库管理。

参数管理:对通讯参数、终端基本参数、控制参数、无功投切参数设置、存储参数等修改,进行模板设置等管理。

数据库管理:提供数据库修改单,可针对性地对数据进行EXCEL导出、修改、EXCEL导入。

故障库管理:添加新的故障组合(系统设置的所有故障进行选择组合)、删除旧有故障组合、修改原有故障组合。在模拟故障时,只需调用故障库中的故障类型,便可触发故障模拟。

4)系统用户管理与权限配置。能够自定义用户角色、操作权限。

5)操作日志管理。要存储操作日志并能够通过时间段查询。

(4)主站系统功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站由系统操作软件和主站控制器构成。操作软件功能满足Q/GDW 376.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规定。由PC机通过主站软件控制终端模拟装置,以移动230MHz无线专网、光纤网为主要通信载体,通过多种通信方式实现系统主站和现场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对终端进行初始工作参数设置、数据召测及指令下发等操作,实现“三遥”以及各种管理功能。主站与终端模拟装置可以构成独立运行的信息交换链,组成模拟的负荷管理系统,用于对电能管理人员的培训技能考核及系统工作演示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