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周实训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1 16:53:44

大学一周实训总结

大学一周实训总结篇1

科学诊断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状态,是当今运动训练科学化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有关赛艇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诊断的研究较多,其方法主要是依据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来完成,但很少将其变化与训练负荷的变化进行对比评定。由于许多生化指标对负荷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使得诊断缺乏客观性,大大降低了诊断结果的有效性。为此,本研究拟在探讨训练负荷量化方法的基础上,对赛艇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诊断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科学调控运动训练,提高赛艇运动水平提供有力依据。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

通过MEDLINE网址、全国中文期刊网(1993-2008)检索相关文献,走访赛艇生理学权威专家Hartman博士及德国、荷兰和中国国家队教练员,全面了解掌握赛艇训练负荷强度的分级、负荷诊断的敏感指标和方法,为负荷的量化、诊断指标的选择和方法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1.2实验法

1.2.1研究对象

河南省女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12名,均为运动健将,具体情况见表1。

1.2.2样本采集与测定

分别在冬训第二、三阶段记录、统计、计算训练负荷量和强度,并每周抽取安静时晨静脉血进行测试。BU、CK的测定由上海产XD-811半自动生化仪完成; Hb的测定由日本光电MEK-6318K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完成;T、T/C的测定由美国AXSYM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完成。

1.2.3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负荷的度量方法

负荷强度。外部强度一般是以比赛最大速度的百分比确定,内部强度是以最大心率的百分比或血乳酸确定〔1, 2〕。国内外赛艇训练强度的分级也大多以此为依据,但这些方法只能对某一种练习进行度量和评价,对具有多种强度练习的课、单元及阶段整体训练强度很难度量和评价,这些强度的度量并非简单的算术累加。为此,本研究引用早期评价心理紧张程度的公式对负荷强度进行度量〔3〕。通过公式一可精确计算出课、单元及阶段整体训练强度,但该方法需测试每种练习的强度,较为繁琐。

公式一:I=∑Ii·ti / ∑ti

(I—平均强度,Ii—单次训练强度,ti—单次训练时间)

赛艇专项训练强度一般分为6级,分别为无氧—Ⅰ级,氧运输—Ⅱ、Ⅲ级,无氧阈—Ⅳ级,氧利用1—Ⅴ级,氧利用2—Ⅵ级。此外,还有放松恢复、力量训练和柔韧训练。本研究分别记录这些强度训练时的心率,再除以100,以相对心率代表某种训练的强度,通过公式一计算便可得出课、单元及阶段整体训练强度。

负荷量。适用于外部负荷量度量的指标很多,如训练距离、时间、次数等。由于赛艇训练水面并不确定,训练的实际距离难以测量。为此,本研究采用训练的持续时间对负荷量进行度量,只要将每种练习的持续时间累加就可计算出训练课、单元及阶段的负荷量,其度量方法相对简单、可比性强。

总负荷。许多生化指标受负荷强度及负荷量的共同影响〔4, 5〕。单独使用负荷强度或负荷量并结合生化指标的变化来探讨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难免出现偏颇,因此,总负荷的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认为总负荷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存在指数关系,通过公式二可计算出总负荷,使其量化。

公式二:L=T×I

(L—总负荷,T—负荷量,I—负荷强度)

2.2承受训练负荷状态的诊断方法与指标

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的诊断,实际上就是对在训练负荷作用下运动员是否处于适应、疲劳和恢复状态的诊断。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多数研究并未与负荷结合。本课题在前人研究和大量实证研究基础上,运用生化指标,结合总负荷度量方法对这几方面进行诊断,具体方法见表2。

2.3实验结果与分析

由公式二计算的总负荷变化如表3所示。在冬训第2阶段(1~7周),总负荷的变化波动很大;在第3阶段(8~16周)虽有波动,但总体明显小于第2阶段。由于冬训以强化量为主,强度变化相对平稳,因此,总负荷的变化与负荷量的变化非常相似。

2.3.1肌酸激酶的变化

CK的变化见表3,在第2阶段初,CK变化与总负荷的变化并不一致,但阶段末随总负荷明显下降;在冬训第3阶段,总负荷呈锯齿形上升,而CK的高点呈锯齿形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

许多研究报道CK是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敏感指标〔6,7〕。本研究结果是,CK在总负荷波动较大时变化较为明显,而在总负荷波动较小时无明显变化,其变化也与总负荷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如果从2个阶段末期CK下降的结果来看,运动员机体对训练负荷产生了适应、疲劳消除甚至出现超量恢复,但与运动员在冬训第2、3阶段后期出现大面积疲劳甚至过度疲劳的事实相左却无法解释。分析原因,只能解释为CK对评定负荷强度和肌肉的损伤程度较为敏感,而对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太不敏感。因此,运用表2对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进行诊断时,应密切关注其他指标的变化。

2.3.2血尿素和血红蛋白的变化

许多研究报道,BU的变化常常与负荷量同步,而Hb常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效应〔8,9〕,也有研究报道Hb与BU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10〕,但两者随总负荷的变化却鲜有报道。本研究结果是,两者经常会出现相互靠拢及背离现象。BU常常在大负荷训练后的第2周有明显下降或基本不变,如第3、6、9、12、15周;而Hb也大都在这个时间或一周后升高,如第6、10、12、16周。此时,它们的相关度高,运动员机体有一定恢复,疲劳减轻并对负荷产生一定适应。本研究还观察到,BU随负荷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只发生在BU值处于相对低位时,在BU值处于高位时,这种变化并不明显,如第8、13周;而且在BU值处于超过临界的高位时,无论是负荷的增加还是减小,BU值的变化都不明显,如第5~8周和第11~16周。分析原因可能是:在负荷增加时,BU值本已处于高位,机体处于应激的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产生了保护性抑制,使训练不能保质保量完成,导致BU值不再升高;而在负荷减少时,由于机体长时间训练消耗过大,体内糖原储量不足,造成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仍很旺盛,此外,也可能与训练调整不足有 关。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在负荷大幅降低的调整周后,BU值几乎都处于上升,如第4、7、10、13和16周,而此时Hb降。此时,运动员机体表现出恢复很差、疲劳积累以及对负荷很不适应。提示负荷一旦产生严重的累计效应,仅调整1~2周是不够的,在调整周出现BU值上升,可能是过度训练的征兆,这应引起充分关注。

许多研究报道,清晨安静时血尿素达7~8 mmol/L时为过度训练〔1,8〕。从本研究结果看,在第2阶段后期,连续3周血尿素值在7.0 mmol/L以上;在第3阶段中后期,血尿素值连续3周在8.0 mmol/L以上,连续5周在7.0 mmol/L以上。表明运动员对这两个阶段的训练负荷很不适应,恢复能力较差,出现了疲劳,尤其是在第3阶段出现了过度疲劳。运用BU评定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时,不仅要结合负荷的变化,还应结合其疲劳阈值。

有文献报道,当Hb的水平较训练前下降了10%时,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大多不好,比赛成绩不佳〔11〕。从本研究结果看,在整个冬训过程中升降都不到10%,且无显著性差异,这与上述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历,赛艇运动员在某一阶段训练中的Hb变化一般都不会超过10%,但其低点多与BU值的高点对应,基本上反映了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因此,运用Hb评定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时应与BU等其他指标结合。

2.3.3血睾酮和皮质醇的变化

冬训第3阶段T、C测试结果见表4。从中看出,在训练的第7到第10周T、C无明显变化;在两周较大负荷训练后,经过第13周的调整,T和T/C明显升高;在随后两周大负荷训练后,虽经调整,但T和T/C仍明显下降。

血睾酮是体内主要的促合成代谢激素之一,具有抑制肌糖原分解,激活糖原合成的作用;并促进红细胞生成、合成蛋白质。皮质醇(C)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异化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使蛋白质分解转化为糖,保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促使脂肪分解 〔12〕。

Maestu(2005)研究报道,赛艇运动员3周的大负荷训练导致T/C有较大幅度降低,后经过2周以大负荷量一半的训练量调整后,T/C又恢复到训练前水平,并认为调整后可连续进行3周的每周超过1000分钟的大负荷训练。大负荷训练后T/C降低是由于T值的降低而C值的变化不大所致〔13〕。本研究的训练负荷大致与上述研究相仿,连续2周的大负荷量训练都在1200分钟左右;而调整周的负荷量在600分钟左右(见表3);T和T/C的变化也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只是在第16周的调整后明显降低,显示此时运动员的合成代谢减弱,恢复较差。分析原因可能是之前连续进行两周大负荷训练后的调整幅度不大所致(见表3)。

3小结

本文在充分探讨赛艇训练负荷量化方法基础上,初步研制了生化指标与负荷变化相结合的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诊断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赛艇运动员进行了为期16周的诊断与监测,初步验证了该方法能较为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训练负荷,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CK的变化与总负荷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不是评定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的敏感指标; BU基本随总负荷的变化而变化,但在BU处于高位、运动员处于疲劳状态时,并不随负荷的变化而明显变化;在调整周BU值处于上升,则是疲劳产生的征兆。Hb与负荷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其低点虽基本与BU的高点对应,但相对滞后,应用Hb评价负荷量时应与BU结合起来;T和T/C基本上能反映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总体上讲,应用生化指标评定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时一定要结合负荷的变化和运动员身体状态才更为客观、准确。

参考文献

〔1〕林文弢.运动负荷的生化评定〔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哈特曼.赛艇运动生理学导论〔J〕.赛艇技术资料,1996,1:21-31.

〔3〕武福全译.对训练负荷和比赛负荷的监督〔M〕.北京: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出版社,1981.

〔4〕冯炜权.运动训练生物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5〕冯连世.运动与血浆酶活性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1,10(2):88-94.

〔6〕刘振玉.运动训练与肌酸激酶研究进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1):30-32.

〔7〕杨翼.男子赛艇运动员冬训期间血清酶活性及心电图的变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6):46-49.

〔8〕冯连世.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9〕葛新发.血尿素在划船训练医务监督中应用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30(4):54-56.

〔10〕陈重,王昌波.血红蛋白的生成与大运动量训练的关系〔J〕.赛艇皮划艇资料,1993,1:19-31.

大学一周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头顶高远球;方法研究;业余爱好者

1前言

羽毛球后场头顶高远球技术是最最基本的技术之一,针对这些业余选手出现的问题,首先通过对18名业余选手5周的分组教学练习得出每周的测试结果,其次对测试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检验所得数据与训练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几个组每周的测试结果和最终的测试结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针对不同业余选手的实际问题,采用专业训练手段,制定详细个人计划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显著的提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业余羽毛球选手18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法

收集查询与本文相关的资料,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数据统计法

―整理实验测试数据资料,对每周的测试结果进行百分比统计,然后比较教学效果,最后运用T值检验数据的差异

223实验法

把研究对象分成三组,A组为青少年;B组为从未接触过羽毛球的初学者;C组为有一定基础但从未进行专业训练的羽毛球爱好者进行训练。每组均为六名成员。

教学前对选手进行简单的摸底调查测试,(测试内容:教练员发高远球至底线,选手们站在底线处原地击头顶高远球,选手按顺序上场进行测试,每位选手各击打20次),从测试可以看出,三组选手暴露出不同问题。

针对每组不同的问题,因人施教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用5周15次课的时间把研究与实验结合,以1周为一个对比期,每周的最后一次课进行比较和总结,15次课完成后,按照一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总结。

3结果与分析

31第一周实验分析

通过一周的练习,各组训练选手不同程度的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准备姿势不正确接球前两脚站立位置过于靠前或身体重心过高或球拍放置过低,不利于到后场击球。教练员提出的纠正方法主要有:保持正确的击球准备姿势两脚前后站立于接球区中部,两膝微屈,重心稍下降,接球手持拍于胸前,蓄势待发,进退自如。注意击球时要求肘关节的高度要超过肩部,要对准击球方向。注意击球时要求击球点在头的稍前部。注意击球拍形不论是打直线还是打斜线球拍都应该正对击球方向击打球

32第二周实验分析

第二周,以多球定点练习为主,多球练习法不仅对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有良好效果,而且对身体素质及专项素质的提高有显著帮助。

经过了两周的训练,三组的选手都继续在进步,对测试情况进行分析。首先看a组,未过网比例占总数的5500%比上周降低了2250%,说明选手的击球感觉得到提高,出界及不到位的百分比是4000%,比上周提高了1750%,但是选手们能把球打中而且能过网,只是击球质量不理想,这在教学练习中是正常现象,这说明选手们不能控制落点,到位的百分比是500%,比上周提高了500%,但仍然不高,说明学员年龄偏小,理解能力有限。针对此项问题,解决方法是:语言通俗易懂,循序渐进,耐心教导。

b组的情况,未过网的比例是5000%比上周降低了1500%,说明选手在掌握击球的时间差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能找好击球点,提高了击球的命中率,出界和不到位的比例是3750%,比上周提高了125%,这个现象与a组相同,说明b组选手的击球质量依然不理想,这是因为动作不连贯,不能合理掌握发力和翻腕时机。到位的比例是1250%,比上周提高了250%,说明选手的技术在稳定提高,但是提高的效果并不明显,到位的比例仍然不高,还不能掌握此项技术。

C组的情况,未过网的比例是667%比上周降低了233%,出界和不到位的比例是3833%,比上周提高了1517%,到位的比例是5500%,比上周提高了1750%。说明选手进步幅度小,经常出现错误的习惯动作。难以短时间内纠正,需要进行正规徒手动作的多次反复练习,以规范动作。

33第三周实验分析

第三周,练习头顶高远球移动步伐是对方来球向左后场区,用头顶击球技术还击时所采用的后退步伐。头顶后退步伐也可用并步或交叉步移动后退。三周的训练,三组选手都出现了共同问题,所有数据出现了明显下降现象,其主要原因反映出三组选手在定点击球明显提高的基础上,一旦结合移动步伐就出现动作变形,搭配不协调,脚下步伐不规范,例如:错步、碎步、少步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教练员决定:停止多球训练,重复徒手步伐训练,直到达到熟练程度,再结合多球进行训练。

34第四周实验分析

第四周,练习头顶高远球回球后的回动步伐,并结合连续移动回球后回动的多球练习。在教学或训练中,往往偏重于起动的技巧而忽视回动技巧的训练与改进。因此,起动至蹬跨步后,上网时前脚要制动,后脚要跟进上一小步;后退击球时,后脚要支撑住重心的后移,击球后随着重心的前移立即回动,不应在原地有停滞动作;后退起跳腾空击球时,要充分利用收腹动作,使身体前倾,后脚后摆更大,落地时支撑脚应落在重心之后,以便身体重心前移,使落地动作成回动的开始。

35第五周实验分析

相对前四周选手已有显著提高,本周选手已经没有了击不中球的情况。说明采用的练习方法能有效的解决业余选手命中率问题。选手掌握了击球的方法,基本控制了出手击球的质量而且还能够灵活运用移动步伐。并且在一对一对抗的实战练习中,对所学技术可以熟练应用,准确判断来球,移动迅速并到位击球。

36实验小结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充分调动训练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培养其探究的能力,这一积极的训练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教练员采用多球定点重复练习的训练手段,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在训练内容的安排、训练要求的提出和训练过程的控制上,强调基本技术训练的实际效果与训练对象实践能力的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这样高效的训练方法使得每一位训练对象都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在本身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最佳的训练效果。这也充分证明了此训练方法是最适合初学者的训练方法,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成果的。是有必要在今后的训练中进行推广和发扬的。

大学一周实训总结篇3

摘 要 体能训练计划是实现大学生训练目标和训练过程的规划,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能训练计划的作用、类型分析,探讨大学生体能训练计划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能 训练计划

一、大学生体能训练计划的作用

大学生体能训练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进而提高其基本运动能力,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的发展及预防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大学生中仍有不少人不能积极参加体能训练,而在参与体能训练的人群中也存在着体能训练不合理、不科学,甚至违反训练规律、原则的问题,也因此而导致了健身效果差、体能素质提高不明显,运动损伤渐增、放弃训练等问题的发生。体能训练计划是实现大学生训练目标和训练过程的规划,是体能训练过程的前提设想和预先安排,对体能训练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大学生体能训练计划的类型

大学生通常在校3年以上,可把其在校期间的整个训练期看作一个系统,结合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综合分析,可把体能训练分为总计划、学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一)体能训练总计划

体能训练总计划也称体能训练全程计划,是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能训练的总规划、总设计,是体能训练目标实现的预定方案,是学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制定的依据和总体部署,通常包含大学生体能训练总培养目标、大学阶段体能训练的内容、方式等等。

(二)体能训练学年计划

高校体能训练与其它学科教学安排相同,通常以年度作为院校教育过程的基本时间单位。学年训练计划,是对一年体能训练的目标、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是学年体能训练的纲领性规划,对完成体能训练的总计划及实现年度训练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体能训练月计划

体能训练月计划是根据学生本月训练的目标、内容、任务而进行设计的训练方案和规划,在训练目标、内容等要明确,如柔韧、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提高到多大程度或水平,减肥要达到什么效果等等。

(四)体能训练周计划

体能训练周计划是学生每周训练安排的方案。周训练计划在制定上,应以训练内容为核心采取多种形式合理安排,确保各项素质得到有效锻炼。

(五)体能训练日计划

体能训练日计划是上述所有训练计划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日计划分主要包括训练目标、训练方法、训练负荷、训练间歇等方面,日计划尽量考虑年龄、性别及身体机能状态,使得训练计划更具有普适性。

三、大学生体能训练计划设计策略

训练计划的设计主要包括训练目标、训练方式、负荷安排、注意题四个方面。

(一)训练目标

训练目标是通过系统的体能训练使身体形态、机能、运动成绩及心理素质达到某一预定水平。体能训练总计划的目标要体现远期目标,通常可设定4-6个目标,以体现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学年训练计划通常设定3-5个目标,要注意不同目标间的联系和顺序安排,保证相当比例的学员能够达标;月训练计划要体现近期目标,应考虑训练的可行性及对远期目标实现的可能;周训练计划的目标与当月的体能训练计划目标一致,可根据一周内不同类型的训练设计分目标,如力量训练,第一次训练可安排股四头肌,第二次可安排胸大肌、第三次可安排腰腹肌。日训练计划要体现具体目标,例如当日力量训练的目标肌肉为股四头肌等等。

(二)训练方式

训练方式指在训练过程中,为提高体能素质运用的方法、手段、途径。体能训练总计划在训练方式上重点对本专业学生体能训练的运动方法体系、手段体系、途径等进行整体性设计。学年计划在训练方式上通常根据对应的训练目标大致选择训练方法、手段和途径,但之前应根据学生的FMS测试水平为依据;月计划在健身方式的选取上要根据月训练目标及大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训练条件、环境等确定并及时进行调整;周计划在训练形式选择上应多种多样,避免单一,通过变换具体的训练方法,一方面能更好地达到健身训练效果,另一方面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日训练计划中要对整个训练所涉及的所有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训练途径进行详细的构思,与当日训练负荷要协调一致。

(三)负荷安排

体能训练总计划在负荷安排方面,要呈现出递增的发展趋势,并进行宏观的设计,以确保学生在身心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学年计划中,训练负荷不必过于细致、精确,能够基本确定训练频率尚可,训练频率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体质情况来决定,通常每周锻炼3次以上效果较理想;月训练计划中要体现运动强度的递增态势,运动强度的设计是难点,选择适宜的训练计划是学生体能素质提升的保障及训练安全的重要前提。因此,应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运动强度;周训练计划中对除了有明确的负荷强度、负荷量外,还应当包括训练的总时间,通常每周累计训练时间应在9-10小时左右,时间过短效果差,时间过长容易疲劳累积,甚至造成训练伤;日训练计划的训练负荷制定要针对该日的训练目标进行训练量、强度等方面的精细化设计,确保训练负荷与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的生理变化相适应。

大学一周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振动;最大力量;踝关节肌力;爆发力;力量耐力;快速力量

中图分类号:G80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6-0066-05

The Experiment Study of Vibration Strength Training to Muscle St rength of Ankle Joint

YIN Jun,ZHONG Jiayin,DU Yanyan,ZHOU Zhixiong

(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Beijing 100088,China )

Abstract: In order to broaden approaches of special muscle training and to enrich and inno vate training methods,the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 of vibration strength train ing to ankle joint muscle of longjump athletes through the contrast experiment between vibration strength training(II)and ordinary one(I). Based on the exp eriment,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at under the same load condition,vibration s trength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athlete’s maximal power and explosive power around area of ankle flexors,but the effect of vibration strength trainin g is not obvious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xtensors of ankle joint.Furthermore ,vibration strength training is not effective to enhance the muscular endurance and express power of ankle joint and make strength of the flexors and the exten sors of knee joint develop harmoniously.

Key words: vibration;maximal muscle force;muscular strength of ankle j oint;explosive power;muscular endurance;express power

踝关节力量对跳远运动员竞技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踝关节 力量的水平决定着跳远运动员所能达到的最高运动水平。因此,如何科学有针对性地对踝关 节实施专项力量训练,是摆在专项运动训练领域专家、学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由于现代 竞技体育竞赛日趋激烈,比赛强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之大量现代化的新型训练仪 器和设备不断应用于运动训练,传统的训练方法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振动力量训练台 已成功应用于力量训练,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它对有效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产生了 重要影响。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鉴于竞争等方面的原因,国外高水平运动员采用的各种振动 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尚无法获得。因此,及时跟踪国际最新力量训练理论和技术,探索专项 力量振动训练方法和负荷控制特征,把握踝关节振动力量训练的肌力变化特征,无疑具有深 远的实践意义和创新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本实验研究将为丰富我国专项力量训练方法体系 和建立振动力量训练模式提供实证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系跳远专项14名二级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其中男8人,女6人,随机 地将14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I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力量训练;II组为实验组,采 用常规力量训练附加振动刺激,II组训练时的振动刺激频率为25~40 Hz,振幅保持稳定。 由于伤病原因有2名学生未能完成全部实验训练,研究对象具体情况见表1。

1.2.1 实验仪器

踝关节振动力量训练使用的是韩国制造的JET VIBE(ETS-900N模式)振动训练台(图1)。肌 力测试采用ISOMED 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图2)。

1.2.2 实验方案

实验地点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体

投稿日期:2009-12-14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项目(km200810029003)和“北京 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资助。

作者简介:尹军,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能训练与运动 负荷控制理论。 育学院运动机能评定实验室。本研究在预实验之前先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踝关节肌力进行测试 并记录初始值。通过一周的预实验再对实验方案做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图1 振动训练台

图2 等速肌力测试仪

1.2.2.1 对照组实验方案

男子负重40 kg,女子负重20~30 kg,做直膝快速提踵练习 30次×4~6组(前四周4 组,后四周6组);男负重60 kg,女负重50 kg,做半蹲提踵20~30次×4~6组(前四周4组 ,后四周6组);每周训练2次,共训练8周。

1.2.2.2 实验组实验方案

II组训练方案与I组一致,只是II组在振动台上完成相同练习,即在训练过程中附加振 动刺激且在实验期间均保持振动刺激频率范围为30 Hz,振幅6 mm,加速度为20 m/s,振幅 始终保持不变,训练共持续8周,每四周做一次踝关节肌力测试。其中,振动时间为运 动员完成每个练习的实际时间。

1.2.3 测试方法及指标

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在做等速测试时为了更好地了解肌肉神经不同性能,一般选取15~60 °/s作为慢速测试,反映肌肉的最大力量;用60~180°/s作为中速测试,反映测试者肌肉 的最大做功能力;用180~300°/s作为快速测试, 反映肌肉工作的功率及耐力[1] 。

在相关专家的建议指导下和考虑到踝关节生理解剖的特殊性,本实验研究重点选取角速度15 °/s和60°/s的相对峰值力矩(峰值力矩/体重)来评定运动员踝关节的最大力量;选取角 速度240°/s相对峰力矩和角速度为60°/s时的最大功率来分别评价运动员踝关节的快速力 量或爆发力;选取角速度15°/s和60°/s的总功来评定运动员踝关节的力量耐力。

在正式开始实验的前一周、实验中期(第四周结束)和实验后期(第八周结束)的一周 内, 用IsoMed 3000等速测力训练系统测定踝关节在角速度为15°/s、60°/s、240°/s时 等速向心收缩时的相对峰值力矩和相对最大功率、相对总功。

1.2.4 专家访谈法

通过座谈、走访的形式,就实验方案设计、相关指标的选取、训练方法和测试指标的确 定以及后期数据处理等方面问题充分征询专家建议。

1. 2.5 数理统计法

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运用SPSS17.0均值比较和非参数检验中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 的T检验对有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均在95%置信区间进行检验及数据的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振动力量训练对踝关节肌力变化影响的研究

2.1.1 踝关节屈伸肌群相对峰力矩变化影响的研究

峰力矩(PT)是表达关节屈伸运动过程中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力矩输出, 即力矩曲线上 最高一点的力矩值。PT也是等速肌力测试中最常使用的黄金指标。因该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 下肢肌肉的最大负荷情况,一般认为它可以代表肌肉的最大肌力。由于峰力矩因受试者体重 的差异而造成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研究人员大多采用相对峰力矩(PT/BW),即单位体重 的峰力矩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它可以进行不同体重与人群之间的肌力比较。一般以角速度为 慢速时的相对峰值力矩作为衡量运动员踝关节最大力量的指标,以角速度为240°/s时的相 对峰值力矩来衡量运动员踝关节快速力量的指标。

经过8周的振动力量训练实验, 对照组运动员的趾屈肌群肌力变化呈现“先增长、后降 低”的特征,即前四周增长、后四周降低,但背屈肌群肌力却未出现增长;实验组运动员的 趾屈和背屈肌群的肌力变化均呈现平稳发展特征,见表2和表3。研究揭示,在角速度为15° /s和60°/s等速肌力测试条件下,对照组(I组)踝关节背屈肌群相对峰力矩增长了0.34 N /m/kg和0.44 N/m/kg,环比增长系数分别达到9.78%和10.06%。但是在角速度为15°/s 等速肌力测试条件下,对照组趾屈肌群相对峰力矩增长了2.09 N/m/kg,环比增长系数为9 .29%,组内检验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实验组(II组)在实验中期(第四周训练结束),采用角速度为15°/s和60°/s等 速肌力测试时,趾屈屈肌群相对峰力矩的环比值却下降了0.35%和0.66%,背屈肌群相对峰 力矩的环比值增加了3.25%和7.13%,但是组内检验两者均未呈现显著性差异(p>0.0 5)。

研究表明,在实验后(第八周训练结束)采用角速度为15°/s和60°/s等速肌力测试时,I 组踝关节趾屈肌群相对峰值力矩的定基比值较实验前分别提高了8.07%和5.12%,背屈 肌群相对峰值力矩的定基比值较实验前分别提高了2.4%和3.50%, II组背屈肌群相对峰值 力矩的定基比值较实验前分别提高了8.49%和8.0%,组内检验均未呈现显著性差异(p >0.05),而II组趾屈相对锋力矩的定基比值分别增加了12.17%和20.05%,组内检验呈现 出显著性差异(p

由上述结果并结合表5中的肌力增长环比系数情况来看,I组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在前四周 变化较II组明显,而在八周的实验后,II组的趾屈相对锋力矩变化较I组明显(p

从表2和表3还可以看到,在角速度为240°/s测试条件下,在实验中、后期I组踝关节 的屈伸肌的相对锋力矩分别提高6.63%、13.79%和17.66%、2.5%,但是组内检验均未表 现显著性差异(p>0.05);表中数据显示,虽然II组在实验中、后期也有所提高,但 是也未表现显著性差异(p>0.05)。这一结果反映出,与非振动力量训练方法相比, 振动力量训练在发展运动员踝关节的快速力量方面并未产生显著性差异。

2.1.2 踝关节屈伸肌群相对最大功率变化影响的研究

等速测试下的肌肉收缩功率等于力量和关节活动幅度的乘积除以时间的值。因此,实施 科学的振动力量训练就要考虑力量、用力距离和时间三方面的因素。在文献中,有学者选取 最大功率作为评定运动员肌肉爆发力的指标,但由于受试者体重不同而个体差异较大,大多 学者还是采用了相对最大功率,这样可以进行不同体重与人群之间的最大功率比较。基于此 ,本研究选取角速度60°/s的相对最大功率作为爆发力测试指标。

由表4和5可见,在实验中期(第四周),在角速度为60°/s测试条件下,I组和II组踝关节 趾屈肌群都有所提高,环比增长系数分别达到17.65%和9.22%,但是组内检验未呈现出 显著性差异(p>0.05);I组背屈肌群最大功率的环比增长系数也达到了15.68%,但 是组内检验也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值得注意的是,II组趾屈肌群最大功 率的环比增长系数反而降低了25.23%,且组内检验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实验进一步揭示,I组背屈肌群最大功率的环比增长系数达到了9.42%,而II组背屈肌群 肌力最大功率减的环比增长系数反而降低了26.51%,但是组内检验并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p>0.05);I组趾屈肌群最大功率的环比增长系数达到了18.26%,组内检验也未呈 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II组趾屈肌群肌力的环比增长系数达到了31.24%,组内 检验同样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振动力量训练对踝关节趾屈肌群的爆发力发展产生了较为明显影 响,而对于背屈肌群爆发力却未产生明显影响,尤其是II组的背屈肌群最大功率反而呈现出 降低现象。分析上述变化情况后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振动训练对踝关节背屈肌群产生了较大 强度的刺激,引起了较深的生理性疲劳,以至于运动员在测试前踝关节背屈肌群还未得到较 好的恢复,因而出现了逆向变化特征。

2.1.2 振动力量训练对踝关节屈伸肌群相对总功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功(TW)是反映肌群收缩过程中总体做功能力的重要指标。总功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肌肉维持某一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能力的提高,即肌肉耐力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 该指标受试者体重差异或个体差异较大,大多数研究人员都使用相对总功来进行不同体重或 不同人群之间的总功比较。

*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组内比较差异很显著。

由表6和表7可见,实验中期肌力测试表明,I组踝关节的屈伸肌群的相对总功提高幅度 要比II组大一些,而且背屈肌群增长的更为明显;八周实验后,II组趾屈肌群在60°/ s和1 5°/ s角速度测试条件下,相对总功分别提高了24.97%和17.43%,但是组内比较并未呈现 显著性差异(P>0.05),值得注意的是背屈肌群相对总功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5. 67%和0.55%;而I组的趾屈肌群在60°/s和15°/s角速度测试条件下则分别提高了25.80% 和48.07%, 组内检验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认为,可能是由于振动对运动员踝关节肌群产生了更大强度的刺激, 从而引起了较深的疲劳,这与前面的实验结果相吻合,但其隐含的深层次原因还需要做进一 步探索和解释。

2.1.3 振动力量训练对踝关节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屈伸比变化影响的研究

峰力矩屈伸比值是代表踝关节屈伸肌力的平衡程度指标。由表8和表9可见,I组和II组 实验前后,踝关节的屈伸肌群的屈伸比都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表明振动力量训 练没有对屈伸肌群的协调发展产生明显影响。

分析其原因认为,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发展运动员踝关节屈伸肌群比较困难,一般练习难以实 现深层次刺激,需要踝关节练习方法等方面做进一步改进;另一方面由于背屈肌群周围的相 关肌群力量没有得到显著性增长,这就使得踝关节相关肌群的协调用力能力无法得到显著提 高,这也是与前文中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2.2 振动力量训练对踝关节肌力训练效果影响的原因探析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到,振动力量训练对发展踝关节肌力所产生的训练效果,有一部分是 优于非振动力量训练的效果,至于振动训练产生上述结果的生理机制,鉴于本实验研究的条 件限制,只能借助于相关文献进行解释和说明。

2.2.1 关于振动力量训练对踝关节趾屈肌群最大力量影响的可能机制

最大力量是神经肌肉系统在静力或退让性的工作中,通过最大随意收缩抵抗无法克服的 阻力过程中所表现的最高力值[2]。其主要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和肌肉肥大 (形态结构机能、生理生化)两个因素的调节。

2.2.1.1 振动力量训练产生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N=G+ma可以得知,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加速度引起的“超重”和 “失重”,使负荷量在整个活动范围内时刻发生变化,在“超重”阶段运动员所承受的负荷 量要远远大于实际承受的负荷量。由于振动刺激产生加速度,从而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刺激[3]。根据力量增长的超负荷原则,使得肌肉的形态结构机能得到改变,肌肉的最大 力量得到更有效的发展。

2.2.1.2 振动对神经肌肉系统造成更大的刺激

振动训练对神经肌肉系统产生良性结果可能是由于肌肉神经调节机能的改善。一方面由 于机体的自身保护机制作用和肌肉的动态收缩特点,在其肌肉随着的收缩过程中,不可能动 员所有的运动单位参加运动,训练水平低的运动员,只有60%的肌纤维参加活动,而训练水平 高的运动员可有90%的肌纤维参加活动[4]。其余的潜能部分只有通过外在刺激才能 激活,振 动刺激作为一个外部刺激,在运动员接受振动刺激的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负荷量在时刻发生 变化,对神经系统的刺激也时刻在变化,这样神经系统也要不断进行自身的调节以适宜运动 的需要,最终也增加了神经调节系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提高机体的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 。另一方面振动刺激作为一种外在的刺激,能刺激肌肉的本体感受器,特别是初级肌梭Ia传 入纤维末梢的兴奋性,其产生的动作电位经过单突触或多突触调节途径反射的引起梭外肌纤 维产生收缩。其次,有研究表明当肌肉克服相当于最大肌力的20%~80%的阻力负荷时,肌 肉力 量的增长靠神经系统不断募集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来完成[5]。当阻力负荷超过80% 时,肌肉 力量的增加主要靠提高神经中枢发放冲动的频率和有关肌肉中枢同步兴奋程度来实现的。由 于振动刺激频率使神经发放冲动的频率加快和强度增大、皮肤感觉传入冲动以及振动对耳前 庭机械感受器和神经中枢机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运动过程中高阈值的运动单位与低阈值 的运动单位几乎同时激活,从而提高运动单位的募集量。

2.2.1.3 振动使肌肉生理生化发展变化

Bosco等发现振动训练后睾酮和生长激素的浓度提高[6]。其中生长激素可促进肌肉 蛋 白质的合成代谢,增加肌肉体积和肌肉力量;皋酮具有刺激组织摄取氨基酸,促进核酸与蛋 白质合成,促进肌纤维和骨骼生长,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调节运动后肌糖原的超量恢 复过程等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实验结果还显示,振动刺激10周后荷尔蒙、血液流速、氧运、 运动中血乳酸浓度升高,皮质醇下降。同时,在肌电图测试中得出中枢神经系统募集肌纤维 功能加强,微循环通过余振功能加强,促进新陈代谢功能。

2.2.2 振动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踝关节爆发力的可能机制

2.2.2.1 振动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肌肉内部的协调性

肌肉内部协调性包括主动肌、拮抗肌和协同肌等完成一个动作的所有整体行动的能力。 Fox等发现振动刺激能同时激活腱器,它的兴奋能加强伸肌的活性,在主动肌和协同肌速而 有力的收缩的同时,腱器的兴奋使对抗肌及时的放松,提高了肌肉收缩的效率[7] 。

2.2.2.2 产生加速度和增加了神经调节系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 振动力量训练时,振动产生的加速度一方面使运动员承受的实际负荷要大于一般训练时 的附加负荷;另一方面振动能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工作,提高兴奋性,有效地增强中枢 神经系统的协调,提高了肌肉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振动训练在生理作用机制上与增强式训练法的牵张缩短循环(stretch-shortening cycle , SSC)类似。通过弹性与牵张反射的影响以达到刺激神经肌肉系统的效果,使肌肉产生较大 的爆发力[8]。

综上所述,将振动力量训练应用于实践时,教练员可以有选择的对运动员局部肌群进 行振动刺激或全身振动刺激,但是教练员一定要辩证地看待振动力量训练产生的效果。与此 同时,由于振动力量训练对神经、肌肉等方面产生的刺激较大,因此在安排运动员进行振动 刺激力量训练后,一定要安排充足的时间进行神经和肌肉系统的恢复,以防出现深度疲劳。 实验研究表明,尽管振动力量训练可以产生较好的训练效果,但由于运动员个体差异很大, 而且不同专项、不同部位肌群的训练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究竟控制在什么范围,目前还很难确 定。因此,它只能作为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的补充或辅助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其效果,更不能 取代或否认传统力量训练方法具有的实效性。

3 结 论

1) 踝关节相对峰力矩反映出趾屈肌群肌力变化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特征,但背屈肌 群肌力却未出现显著性增长,尤其是实验组运动员的趾屈和背屈肌群的肌力变化均呈现平稳 发展特征,反映出振动力量训练更有利于踝关节趾屈肌最大力量的发展。2) 两组运动员踝关节趾屈肌群都有所提高,但组内检验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中I组背 屈肌群最大功率环比增长系数呈现增长,II组趾屈肌群最大功率的环比增长系数却呈现降低 ,反映出振动力量训练对踝关节趾屈肌群的爆发力具有较为明显影响,而对于背屈肌群爆发 力却未产生明显影响。3) I组踝关节的屈伸肌群的相对总功提高幅度要比II组大一些,而且背屈肌群增长的更为 明显,其中,II组趾屈肌群的相对总功分别提高明显,但II组背屈肌群相对总功却没有得到 提高。4) 两组运动员踝关节的屈伸肌群的屈伸比在实验前后都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表明振 动力量训练对屈伸肌群的协调发展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对踝关节的力量耐力和肌肉的平衡程 度也未产生显著作用。5) 振动力量训练效果在整体上要优于非振动力量训练,但是实施振动训练一方面要控制适 宜的负荷量和强度,另一方面要防止使用过强的刺激,否则容易导致神经、肌肉等方面出现 深度疲劳,尤其是在进行振动刺激力量训练后要安排充足的时间给予恢复。

参考文献:

[1] 郭占久.等速测试系统在体育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 ,27(5):98:100.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1999:38.

[3] 危小焰,彭春政.振动力量训练对肌肉力量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研,2004,25(4):5 5-56.

[4] 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运动生理编写组.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 84.

[5] 任满迎.同振幅下不同频率振动刺激对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对比研究[D].河南:河 南师范大学,2007.

[6] Bosco C ,Cardinale M,Tsarpela O ,et al. The influence of whole body vibrat ion on jumping performance [J]. Biol sport,1998,15:157-16.

[7] Fox,E•L. Mechanism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dapta tions and acute effects [EBSCO]. admotion.nl,2002.

[8] 周丽凤.振动训练的理论与应用[J].宁德师专学报,2006,21(12):16-18.

[9] Hagbarth. KE. and Eklund, G. Tonic vibration reflexes (TVR) in spasticity . Brain Research,1966,2:201-203.

[10] Issurin and G Tenenbaum. Acute and residual effects of vibratory stimulat io n on explosive strength in elite andathletes. Journal of Sports Sci,19 99,17:177-182.

[11] BOSCO C., COLLI R., INTROINI E., CARDINALE M., TSARPELA O., MADELLA A ., TIH ANYI J.& VIRU A. Adaptive responses of human skeletal muscle to vibration expo sure[J]. Clin

Physiol, 1999,19:183-187.

[12] Delecluse C, Roelants M, Verschueren S. Strength increase after whole-bod y

大学一周实训总结篇5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为主要目标,面向全体教师,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知能全面、充满活力,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

二、组织机构

组 长:李 淼

副组长:戴时礼

成 员:戴显满 郑晓芬 陈 静 周益琼 吴快利戴陈丫

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师训的指导、管理、协助、评估、考核及总结工作,提高师训质量。

三、培训目标

1.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群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改进教师工作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目标。

2.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深化培训工作,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自主成长和提高,建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学习、借鉴、研讨、交流,进一步培养教师在工作中学习的意识与习惯,指导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4.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教育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探索以校为本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岗位成长的培训实施策略和操作技术,形成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典型案例。

四、培训对象、内容和形式

(一)培训对象:全校所有在职教师。

(二)培训内容:

1.师德师风培训。其内容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

2.教育理论培训。其内容包括课程改革的内容、背景、目标、课程结构、教学策略、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以及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等。目的就是更新教师观念,吃透课程改革神实质,尽快适应课程改革要求。

3.新教材、新标准培训。了解新教材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要求,目的是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实际能力。

4.学科素养培训。学习三、四年级的教材,理解该级段教材设计意图,吃透教材,深入把握教材,以致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5.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重点学习幻灯片制作、文字操作、电子表格运用等内容,使教师熟练掌握课件制作,便于辅助教学。

(三)培训形式:

要将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结合起来。培训内容的选择要贴近教师实际,符合教学需要,防止空谈,务求实效。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专题讲座、课例、研讨、观摩、小组交流等形式,可以是教学基本功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也可以是集体备课、观摩课和示范课;可以是品读优秀的教育书籍,也可以就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反思讨论;还可以研摩名师讲课的录像,观看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的优秀案例;还可以采用师徒结对“传帮带”做好青年教师的在岗培训;还可以以“赛”促“训”,开展“教师汇报展示课”、“说课”、“教研课”等教学竞赛;还可以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多渠道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五、工作要求

(一)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集中培训实行本人签到制度和请假补课制度,要定培训内容,定达成目标,定学习资料,定参与人员,定研讨题目。分散自学可以是上班的空余时间,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时间每年不少于36个学时。集中培训和分散自学达到规定要求和学时的,其学分要登记到教师培训证书上。

(二)参培人员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并自觉把学习所得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学校要组织实施训前、训中、训后的质量监督、检测工作。

(三)教导处要做好校本培训的总结和资料归档工作。

XX年秋季校本培训安排表

二零一二年九月

附件一

XX年秋季校本培训安排表

周次

日 期

内 容

参加对象或负责科室

预备周

8月27日—9月2日

8月30日(周二)教师报到;

8月31日学生注册始业教育;

全体师生

全体师生

1

9月3日—9月9日

制订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制订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

教导主任

教研组长

2

9月10日—9月16日

上学年学校校本培训工作评估

启动教师读书活动

教导处

3

9月17日—9月23日

召开全校教科研、校本培训工作会议

指导新教师的各项工作,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教研组长

教导处

4

9月24日—9月30日

参加县级教师培训工作会议

教导处

5

10月1日—10月7日

国庆节放假(10月1日-10月7日)

6

10月8日—10月14日

名师大讲堂活动(小学数学)

教研活动周(吴快利、戴陈丫)

教研组

7

10月15日—10月21日

优质课选拔活动

教师基本功比赛暨教师技能展示活动启动

教导处

8

10月22日—10月28日

教研活动启动周(郑晓芬、戴锦赛)

教导处

9

10月29日—11月4日

教研活动启动周(汤毛毛 周道智)

参加学区教师技能比赛

教导处

10

11月5日—11月11日

教学常规期中检查

教研活动周(戴时礼 陈颖)

教研组

教研组

11

11月12日—11月18日

信息技术培训

教材文本解读交流会(三年级)

教导处

12

11月19日—11月25日

教研活动周(戴锦秀 戴育良)

先进教师经验交流会(陈颖)

教研组

教研组长

13

11月26日—12月2日

综合组教研活动周综合组(周益琼 郑珍)

教导处

14

12月3日—12月9日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光盘资源校本培训

校长室

15

12月10日—12月16日

教职工读书心得体会展评

教研组

16

12月17日—12月23日

试卷装订等考试工作规范化培训

教导处

17

12月24日—12月30日

教学常规检查

大队部

教导处

18

12月31日—1月6日

复习迎接期末检测

教学用品整理上交

任教教师

教导处

19

1月7日—1月13日

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学期总结工作

教导处

20

大学一周实训总结篇6

一、2019年安全培训工作完成情况

近一年来,认真执行《二〇一九年员工培训计划》,按规定完成安管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般从业人员及地面特种岗位的安全培训,并开展以周三自培、周五集中培训、实训为载体的素质提升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新工人、转井换岗、岗前期班培训26期共864人,完成零散人员培训班10期281人(包括新工人、培训合格证、上岗证、长旷、三违及岗标不合格人员);完成岗位技术实训205期,共1124人次;周三、周五全员培训正常进行,周三自主培训10553人次,周五集中培训29期,共1524人次;完成井下安管、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初训复训、地面特种设备人员培训工作(59期,共545人)。按要求完成了三期三违人员培训共计46人,完成了98名涉爆人员专项培训,组织了全矿从业人员再培训工作,累计3493人,全部完善了职工培训档案,举办了生产骨干的应急预案培训及矿井处灾计划大型培训,共计200余人参加。在培训过程中,依托“互联网+”安全培训模式,强化培训管理,落实培训责任,总计完成各类培训335期,计18729人次,井下全员培训率、持证率达100%,为我矿安全生产和员工素质提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开展中的亮点

1.加强集中培训,推进干部上讲台工作

按照年初培训计划安排,一是利用周五集中培训时间,加强生产队组生产骨干的岗位技能培训,由教育科每周五抽调队组有关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由相关职能科室技术人员结合本专业工种进行培训,截至目前进行了通风类、采掘类、机电类、安全类、防治水、供电、标准化等主要工种的应知应会培训,共培训1524人次,经过月度抽考和岗标考核检验,合格率不断提升;二是集中组织专题、专项培训、停复产培训,先后组织了涉爆培训、处灾计划、应急预案、双重预防机制培训,结合事故防范的针对性培训、节假日停复产培训等,聘请专业副总、业务科室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授课,一方面发挥了技术干部的特长,同时也提高了学员专业素养。

2.以考促学,提高各类人员安全素质

为了更好的贯彻《煤矿安全培训规定》,适应公司、市局检查抽考机制,教育科充分发挥培训考核职能,加强各类人员的抽查考试。由教育科按照标准、规程题库随机出题,一是加强对不合格人员、事故关联人员、生产科室干部的业务知识抽考;二是配合市局、公司检查抽考进行模拟抽考;三是结合岗标、应知应会集中培训,对生产岗位人员进行定期抽考;四是配合总工办完成生产科室干部季度考试。考试结果按照《安全生产奖惩条例》进行奖惩考核,通过以考促学,提高各类人员安全生产素质,尤其是7月份,为了检验职工岗位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组织了井下一二线职工应知应会抽考,涵盖了井下主要工种,共100人参加,要求各队组对考试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项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学习。

3.井下事故防范措施落实

大学一周实训总结篇7

关键词:葛根总黄酮;耐力训练;红细胞;抗氧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2-0193-03

本实验就葛根总黄酮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红细胞产生的自由基清除效果和对红细胞膜ATPase活性的保护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旨在阐释葛根总黄酮保护运性红细胞损伤的机制,并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与对象实验材料为太白野葛根,通过冷浸法[1]提取葛根总黄酮,然后用灭菌双蒸水配制成浓度为150 mg/mL的悬浮液。

实验对象为SD雄性大鼠(由陕西中医研究所实验动物饲养中心提供)24只,体重180 g-220 g,两月龄,适应性饲养3 d并筛选出不能训练的异常大鼠。

1.2实验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安静组)、大强度耐力训练组(训练组)和训练服药组(训练服药组)。按实验组分笼饲养,饲养室温度为25℃左右,湿度为(58.92±1.77)%,照明随同自然变化。安静组安静饲养,自由饮食、摄水;训练组和训练服药组于动物跑台上先进行5周的适应性训练,然后进行2周大强度耐力训练。适应性训练期间每天训练20 min,每周5d,坡度为0,跑速每周递增,分别为15 m/min,22 m/min,27 m/min,31 m/min和35 m/min,共5周;强化训练期间每天训练30 min,每周7 d,坡度为0,速度为35 m/min,共2周。训练的同时服药组大鼠每日早8:00用葛根总黄酮悬浮液灌胃,给药量以500 mg/kg体重计算,每天0.8 mL灌服一次,对照组大鼠灌服同样剂量的蒸馏水。

1.3取材及样品制备

1.3.1取材力竭运动后即刻,用20%乌拉坦(0.5 mL/kg体重)腹腔麻醉后,腹股静脉采5 mL抗凝全血。

1.3.2样品制备红细胞的制备:取肝素抗凝全血1 500~2 000 rpm/min 4℃离心5 min,除去血浆和灰白色的白细胞层,按1:2体积加入生理盐水,混合后反复洗涤3次,离心条件同上,除去上清夜留压积红细胞。分离好的红细胞于-20℃冰箱冻存。

红细胞膜样品制备:取上述沉淀的红细胞按1/10 (v/v)加入预冷的破膜液(0.1mmol/LEDTANa, 2.5 mmo1/L NaHPO4, 0.03 m mol/L PMSF, PH 7.4-8.0),均匀搅拌2 min,待完全溶血后,以12 000 rpm/min 4℃离心10 min,将沉淀重复依上法再洗涤3次,弃去上清及离心管底部褐色的纤维状沉淀物,收集乳白色的红细胞膜样品,取50μL用考马斯亮兰试剂做蛋白定量,将红细胞膜用低渗液(破膜液)配成蛋白含量为2 mg/mL左右的悬液,将上悬液分装到小容器中,-20℃冰箱冻存。

1.4测试指标及方法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ATPase(超微量分型)各测试指标均采用南京建成试剂盒进行测试,测试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5数据处理实验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组间双尾t检验,实验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X±SD) 来表示。

2结果

2.1葛根总黄酮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红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注:代表安静组与训练组比较,代表具有较显著性差异(P

由表1结果显示,训练组大鼠在力竭运动后,红细胞抗氧化指标SOD、CAT、GSH-Px活性以及GSH含量极显著的低于安静组(P

2.2葛根总黄酮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红细胞膜ATPase活性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训练组大鼠在力竭运动后,红细胞膜ATPase(Na+,K+-ATPase、Ca2+-ATPase、Mg2+-ATPase)活性极显著的低于安静组(P

3讨论

3.1葛根总黄酮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红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3.1.1葛根总黄酮对大鼠红细胞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本实验中训练组大鼠在力竭运动后红细胞SOD活性显著地下降。这样的结果提示,大强度的力竭性运动使训练大鼠红细胞内量快速大量的增多,SOD也随着被大量利用以催化的歧化反应,与此同时这一反应的产物H2O2也随运动而快速增加。H2O2可以破坏酶活性中心的金属配位场结构而引起酶失活[2]。红细胞MDA含量也明显升高,说明了红细胞内的自由基大量生成,致使自由基代谢失衡,红细胞内的氧化损伤加剧。

训练服药组大鼠在力竭运动后,红细胞SOD活性显著高于训练组,而MDA含量显著低于训练组的水平。说明葛根总黄酮可以保护大强度耐力运动中红细胞内SOD的活性,降低红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葛根总黄酮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功能有关。葛根总黄酮属于多酚羟基化合物,可以通过酚羟基与自由基反应生成较稳定的半醌式自由基从而终止自由基链式反应;再者其相邻的羟基或羧基上的氧原子可以作为配位原子同金属离子配合形成螯合物,也可与某些高价金属离子如Fe3+等作用形成络合物,把金属离子从高价态还原至低价态[3,4],从而保护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中红细胞内Hb的氧化还原状态,有利于红细胞的携氧能力,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

3.1.2葛根总黄酮对大鼠红细胞CAT、GSH-Px活性和GSH含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在生理状况下,红细胞内H2O2主要由CAT和GSH-Px催化的反应来灭活。CAT可以直接将H2O2分解为H2O和O2,但H2O2的大量堆积也可抑制CAT活性[2]。还原型GSH在GSH-Px作用下与过氧化物反应后成为氧化型GSSG,此氧化还原过程可以消耗过氧化物,降低过氧化物对细胞的损伤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长时间大强的耐力运动可以使红细胞内GSH大量减少,GSH-Px活性下降,致使红细胞内的谷胱甘肽循环系统的代谢速度减慢,最终导致红细胞氧化损伤加剧[5,6]。有人研究表明,一次性长时间耐力运动训练,可使红细胞的GSH水平下降[7,8];在极限负荷运动后即刻GSH下降30%。

从表1可以看出,训练组大鼠在力竭运动后,红细胞抗氧化指标GSH、GSH-Px、CAT的值极显著的低于安静组。说明红细胞内H2O2大量堆积,GSH消耗大于合成,致使其含量显著下降,从而影响了GSH-Px的活性,导致H2O2水平持续升高,红细胞氧化损伤加剧。训练服药组大鼠在力竭运动后,红细胞抗氧化指标GSH、GSH-Px、CAT的值都显著的高于训练组的水平。说明葛根总黄酮可以抑制大强度耐力运动造成的红细胞内H2O2的过度堆积。蒋风萍等[9]的实验表明,葛根总黄酮中的葛根素对体外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H2O2和紫外线(UV)照射等三种自由基产生体系诱导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反应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朱庆磊等研究表明,葛根总黄酮能抑制H2O2引起的红细胞溶血反应,并可抑制LPO产生。葛根总黄酮可以提高大运动大鼠红细胞CAT、GSH-Px活性和GSH含量,其机制可能与葛根总黄酮的多酚羟基化可以终止自由基链式反应,防止红细胞内H2O2大量堆积,进而保护了红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防止GSH的过度消耗,减轻了运动中红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3.2葛根总黄酮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红细胞膜ATPase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Na+,K+-ATPase是广泛存在真核细胞膜上的内在蛋白,Na+,K+-ATPase不对称地镶嵌在细胞膜内,是一个依赖于磷脂,需要磷脂来维持其活性的酶[10]。红细胞膜上的Na+,K+-ATPase的基本功能是将细胞内的Na+转移到细胞外,将细胞外的K+运送到细胞内,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和跨膜电位梯度。Ca2+-ATPase不仅对维持膜脂的不对称分布有主要作用,并维持细胞内Ca2+浓度,细胞内Ca2+升高可影响膜蛋白相互作用,降低红细胞膜粘弹性,并使红细胞膜脂质和膜骨架蛋白分离,使膜的稳定性和流动性降低,从而影响了细胞的正常功能[11]。Hespel等[12]研究表明,长期有氧运动的运动员,其静息状态红细胞膜内K+显著升高,而细胞内Na+、Mg2+含量及Na+,K+-ATPase活性无变化。另有研究发现[13]:力竭性运动可导致红细胞MDA含量升高、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而有训练的运动员,其细胞膜Na+,K+-ATPase活性在运动后显著升高。孙湄等[14]报道青少年进行次极限强度运动后红细胞膜Ca2+-ATPase活性下降,ATP供应不足可能是酶活性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2结果显示,训练组大鼠在力竭运动后,红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Mg2+-ATPase活性显著下降,说明长时间大强度耐力训练使大鼠红细胞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强。其机制可能是运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自由基,红细胞发生了脂质过氧化反应,抗氧化酶本身作为一种蛋白质也会受到自由基的攻击而活性下降。而训练服药组大鼠红细胞膜ATPase活性显著高于训练组,说明葛根总黄酮能显著提高红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Mg2+-ATPase的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红细胞膜转运K+、Na+、Ca2+、Mg2+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葛根总黄酮可以终止自由基链式反应,防止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膜内的脂质、蛋白质等的自由基损伤,进而保护了运动中红细胞膜上ATPase的活性,有利于维持运动中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4小结

1) 葛根总黄酮可以保护长时间大强度耐力运动中红细胞内抗氧化酶(SOD、GSH-Px、CAT)的活性,提高抗氧化物质GSH的含量,从而降低了脂质过产物MDA的生成,说明葛根总黄酮对大强度运动过程中红细胞内产生的过量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改善了运动中红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这对保护运动中红细胞内Hb的氧化还原状态,保证红细胞的携氧能力。

2) 葛根总黄酮可以保护长时间大强度耐力运动中红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Mg2+-ATPase的活性,说明葛根总黄酮对对维持运动中红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梯度,保证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3) 体外试验表明,葛根总黄酮可以抑制H2O2引起的红细胞溶血现象的发生,那么葛根总黄酮是否可以减轻长时间运动引起的溶血现象?对运动性贫血的发生又有何指导意义?所以葛根总黄酮作为抗疲劳运动补剂还需要进行深入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 郭建平,孙其荣,周全,等.葛根总黄酮不同提取工艺的探讨[J].中草药,1995,26(10):522-524.

[2] 方允中,李少杰.自由基与酶基础理论及其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67-71.

[3] 刘莉华,宛晓春,李大祥.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9(3):265-270.

[4] 张红雨.黄酮类抗氧化剂结构-活性关系的理论解释[J].中国科学(B辑),1999,29(1):91-96.

[5] Keller GA, Barke R, Harty JT, et al. Decreased hepatic glutathione levels in septic shock. Predisposition of hepatocytes to oxidative stress: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Arch Surg, 1985,120: (8):941-945.

[6] Kretzschmar M, Muller D, Hubscher J, et al .Influence of aging, training and acute physical exercise on plasma glutathione and lipid peroxides in man .Int J Sport Med,1991,12(2):218-222.

[7] 孙存普,张建中,段绍瑾主编.自由基生物学导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2-148.

[8] Witt EH, Reznick AZ, Viguie CA, et al .Exercise, oxidative damage and effects of antioxidant manipulation. J Nutr,1992,122(3 suppl):766-773.

[9] 蒋风萍,周木宏,刘刚,等.葛根素对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20(5):11-13.

[10] 李磊,冯美云,张缨,等. 抗疲劳中药和跑台训练对大鼠红细胞抗氧化酶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 (3): 326-329.

[11] Anderson JP, Morrow JS. The interaction of calmodulin with human erythrocyte spectrin. Inhibition of protein 4.1-stimulated actin binding[J]. J Biol Chem,1987, 262(13):6365-6372.

[12] Hespel P, Lijnen P, Fiocchi R, et al. Erythrocyte cations and Na+,K+-ATPase pump activity in athletes and sedentary subjects [J]. Eur J Appl Physiol Occup Physiol, 1986,55(1):24-29.

[13] 衣雪洁. 力竭运动对大鼠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1:15-17.

大学一周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物流沙盘实训;经营策略;模拟经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6280

1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室的现状及实训内容

11本校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室

本实训室由工商管理学院与中海物流校企合作建立,利用沙盘形式(电子沙盘、物理沙盘)模拟物流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让学生进行运输调度、仓储选址、配送线路选择、库存管理和客户服务水平确定、成本管理等战略、战术、运营层面的决策与实施。本实训室包括物理沙盘教具一套、沙盘电子软件一套、沙盘桌24张、电脑49台(其中教师机一台)、投影仪一套,最多可96名学生参加物流沙盘实训。

12实训对象和时间

实训对象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实训时间为第5学期为期一周集中实训。

13实训内容

实训内容既包括管理层的战略决策,也包括各个物流环节的战术制定;物流成本管理贯穿沙盘演练的始终,学生时时面临成本控制与客户服务的双重压力;同时强调队员的团队合作。

根据班级人数可以按照赛区分配学生,每个赛区有8个团队,每个团队4名学生,各团队在初始年份拥有140万元资产,经营良好的虚拟第三方物流公司,按照既定规则,通过连续2期(每期6周,每周5天)的经营活动,最终以订单满足率、营业收入、成本费率、利润率和期末净资产为依据进行综合排名,计算成绩。

2物流企业沙盘实训的教学内容与安排

根据我校校内现有的实训条件和人才培养方案,我院在2013年引入了中海物流沙盘实训课程,根据近几年的物流沙盘实训教学,形成的物流企业沙盘实训的教学内容与安排如下。

21准备阶段

教师介绍物流企业沙盘实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该实训项目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组队、角色分配、公司命名和公司使命和目标的确定,各个角色的岗位职责如下。

总经理:总经理作为团队中的最高领导者,要认真听取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尤其在成员意见不一时,能够站在战略的高度,找准企业的发展方向,敢于拍板,做出最终的决策,并协调好成员间的关系。

仓储及库存经理:由仓储及库存经理根据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目标来决定是购买还是租赁仓库,购买还是租赁几个,是中心仓储还是普通仓库以及仓库的位置的确定,无论是中心仓库还是普通仓库,所存货物的数量和天数的统计、库存成本的计算等均由仓储及库存经理来确定。

运输及配送经理:运输及配送经理不仅制订计划和实施计划,还要监控物流运作的整个过程,对企业目标的实现负有重大的责任。由运输及配送经理根据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目标来决定是购买还是租赁车辆,购买还是租赁几辆车,是配送车还是运输车,还要规划物流企业的运输能力、制订车辆配载计划、优化配送路线等,并填好车辆统计表。

财务经理:财务经理主要是负责物流企业的现金收支管理,财务经理根据企业所报的服务费率和拿到的订单总额来计算营业收入,做好现金预算,对企业订单处理费用、管理费用、仓储与库存成本、运输及配送成本、缺货费用及积压M用等一一进行分析和核算,填写管理报告单,配合团队其他成员搞好投资决策,保证现金流顺畅,使财务费用最小。

以上各个角色的工作职责紧密相连,环环相扣,需要团队各个成员的团结协作,为企业的共同利益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从而实现企业既定的目标和使命。

22制定策略阶段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详细讲解物流企业沙盘实训的服务/订单处理规则、仓储管理规则、运输/配送规则、财务管理规则等,并带领学生模拟操作一期的沙盘实训。

其次,学生在理解物流沙盘实训的运营规则,并进行为期6周的模拟操作之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自己的经营策略。尤其是在第一期结束之后,第二期抢单多的一个制约条件就是第一期的安全库存,安全库存多的话会形成积压成本,安全库存少的话会产生缺货费用,还会影响订单满足率。所以,在实训开始之前就要确定企业的经营策略,这是模拟经营取得成败的关键。

221冒险型策略

冒险的经营策略要确定合理的服务费率和安全库存量,企业经营者需要认真分析完成订单的收益和成本,还要认真分析竞争对手的经营策略和经营风格,果断决策。如果竞争对手均是冒险型策略,企业通过稍微低一点的服务费率拿到大单,则企业会带来比较好的收益,根据一期的效益来判断下期是继续冒险还是保守,从而选择一期期末的安全库存,但是同样存在风险,因为竞争对手也会改变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所有进攻型策略中,要保证服务费率的合理,至少要保本经营,风险太大的事情不要去做,特别是在第一期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尽可能不要冒太大风险,否则企业的损失是严重的,这对于企业也是非常致命的。

222保守型策略

保守型策略所报服务费率可以是30%,拿到8号单,企业跟随竞争者进入市场,开始属于沉默型竞争对手,在一期的第6周,保有较高的安全库存,在第二期发起进攻。换句话是说,别人冒险时你保守,别人保守时你冒险。但这种策略主要受影响因素是竞争对手的经营策略和安全库存的多少。受沙盘实训相关规则的限制,采取保守型策略的企业一般不会成为经营最为成功的企业,而冒险型的无论客观条件发生怎样的变化,一般不会成为经营最差的企业,在物流企业沙盘比赛中,参赛队员为了获得好成绩,一般都会选择冒险型,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因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会选择保守型策略。

此外,以上两种策略要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和竞争对手的策略改变而进行调整,随时对策略进行适当的改变,结合冒险和竞争策略的特点综合使用,让对手把握不住自己的经营策略,以订单满足率、营业收入、成本费率、利润率和期末净资产5个指标整体最优化作为实施标准,提高得分。

23企业模拟经营阶段

231市场信息

一期:需方会在1W、3W、4W、5W、6W就F1产品向物流公司订货,交货期逐渐缩短,最短为1天。公司拿到的订单为一个月的订单,只有F1产品订单。

二期:需方会在7W、8W、9W就F1产品向物流公司订货,交货期最短为1天;F2产品拟在8W与9W的时间进行促销活动;需方会在7W、8W、9W、11W就F2产品向物流公司订货,交货期最短为1天; 某些路段在第9周预计将检修3周。

232市场投标

一期:订单按投标服务费率的高低分配,竞标费率相同的公司以掷硬币的方式决定选单顺序。

二期:公司拿到的订单为一个星期的订单,有F1和F2两种产品订单。以上期实际发生的需方订单满足率修正本轮竞标之物流服务费率,从低到高顺序排列,确定选单顺序。计算公式:本轮竞标之物流服务费率+(供应商要求服务水平-上期实际服务水平)。

233公司运营

教师根据每个小组选单的情r下发订单(二期订单按周下发),小组成员根据选择好的订单制定并执行经营策略,同时填写库存变化统计表、运输及配送车辆情况统计表。

234支付费用

在沙盘上模拟现金流动支付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若现金不足,则到老师那填写贷款申请(贷款额不得超过上期末资产总额的1倍)。

235填写管理报告

填写需方订单满足率,结算物流公司营业收入,核算物流运营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成本费率和利润率,统计公司的期末净资产等。

236公司排名

根据订单满足率、营业收入、成本费率、利润率和净资产5个指标进行排名,每项指标最高分20,以2分依次递减,计算5项指标的综合得分,两期公司排名的得分=一期综合得分×40%+二期综合得分×60%。

24总结阶段

物流沙盘实训是针对物流企业真实经营状况和业务数据为基础的背景资料,对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分析,进行模拟经营,最后需要对模拟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1)自我总结。由总经理进行总结,并提交实训报告,分别就三个方面进行:

①业绩汇报:公司目标是否达成,制定的经营策略的原因及策略的实施情况如何,以及原因的分析,得出了哪些经验与教训。②自我评价:作为总经理,也是团队的第一责任人,在此次的运营中,自己对团队的贡献是什么,哪些还有待完善。③团队评价。

(2)老师点评。

3物流沙盘实训项目的教学评价

物流沙盘实训从准备阶段到总结阶段,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公司人员制定及实施策略,填写相关表格都是耗时且不间断的过程,因此,则此实训项目时参考仓储实训采取集中实训教学,学生可停课实训或安排在周末连续上课,对学生的考核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31考勤(20%)

主要包括课堂出勤率,早退及迟到等,由于沙盘实训是团队作战的方式,它的考勤与理论课不同,一人缺席会导致公司不能正常运营,尤其是市场投标阶段,影响的就不仅仅是自己所在公司,会导致整个市场其他公司不能如期拿到订单,所以考勤这部分非常重要,若一人缺席,整个公司的成员的考勤全部扣分,若是公司成员考勤的分数扣完,那么公司宣布退出市场,小组成员全部缓考。当然,总经理也可以考虑开除公司该成员,这样只是该学生一人缓考。这样既考察学生各司其职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也考察了“总经理”的领导及决断能力。

32公司排名(40%)

公司的排名是小组在模拟经营中最终的企业经营成果,根据小组两期的运营情况来得分的,两期公司排名的得分=一期综合得分×40%+二期综合得分×60%,对于小组成员内部来说,不分彼此,得分相同。

此项内容是实训的核心环节,无论人员分工还是制定及实施策略,目的就是提升企业的综合排名,反映了同学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企业经营的好坏,主要也是通过排名来体现,所以,此项分数所占比值最高。

33角色完成情况(20%)

因为物流沙盘实训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是分角色来运营的,如果我们“一刀切”,不区分对待,以小组成绩来作为每位成员的最终成绩,有失公平公正,还会出现个别学生“搭便车”现象,一方面为了防止个别学生不作为;另一方面是选拔出虽然公司整体运营不好但角色完成较好的学生,因此我们根据5项评分标准的指标对应的角色完成情况一一给小组成员打分。

34实训报告(20%)

从业绩报告、自我评价和团队评价3个方面考查,包括发现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和对团队的贡献度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考核,能够更加全面、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大学一周实训总结篇9

关键词:高职;模具制造专业;专业基础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125-03

专业实训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最重要的手段,在高职教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我院模具专业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了一套较为实用的专业实训教学模式,而“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则是其中的特色所在。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实训效果,我院学生参加省内及全国技能大赛屡获佳绩,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也获得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

初期的实训模式

最初的高职模具制造专业实训是学科系统式的,结合专业理论课而开设,是专业理论课的辅教学环节。实训内容侧重于对加工设备的了解及其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钳工实训(2~3周)。以“手锤的制作”为载体,通过划线、锯割、锉削、抛光、钻孔、攻丝、铆接等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钳工职业技能。(2)普通机床加工实训(2~3周)。包括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等普通机床的加工操作实训,以简单的回转体、六面体零件的加工为项目任务,主要使学生了解普通机床的功用与使用方法,初步具备设备操作技能。(3)数控机床加工实训(2~3周)。包括数控车与数控铣,通过典型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及数控机床操作两方面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对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有比较感性的认识,初步具备设备操作技能。

在教学实施中,上述实训方式重在对常用加工方法的了解与认知,有助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现出专业教学的系统性,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来说,是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模式。但由于培养目标不同,这种模式对于高职学生是否合适则有待商榷。另外,这种实训安排,特别是实训项目内容方面,着眼于基础性和通用性,并非专用于模具专业,也用于机械类其他各专业,实训效果对于各专业来说其实都是不够理想的。但从学院总体考虑,其通用性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比较节省教学成本,且实训安排及其实施均较为便利,所以这种方式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发展后的实训模式

高职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目前在各高职院校普遍实行的实训模式属于基础实训与技能鉴定培训相结合的模式。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求毕业生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能在各自专业领域的生产一线岗位上工作,最理想的是能够实现“零距离”上岗。如果专业实训能够根据各专业相应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训,并按照劳动部门统一制定的职业岗位技能考核标准进行考评颁证,学生毕业时即可直接凭证上岗。基于这种理念,要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这一目标,专业实训必须做出相应的改进,而这种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训项目设置的增加。专业实训项目安排应该与职业岗位对接,即根据毕业生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安排技能训练项目。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来看,模具专业毕业生初期就业超过八成以上集中在模具制造类岗位,包括模具钳工、普通加工机床操作工、数控加工机床操作工、电加工机床操作工、模具成型设备操作工等。前三类岗位与原来的实训是相对应的,学生一般能很快上岗,而后面两类岗位在模具行业也是很普遍的,但学生在校时只在课内实验中有所接触,缺乏所需的操作技能,有必要增设相应的校内实训项目。(2)实训内容与要求的扩展。原有的实训安排可以说属于基础实训,任务内容较简单,达不到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学生要通过技能鉴定考核,必须在完成基础实训后,再进行专项培训。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及能力情况,在学校具备培训条件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工种项目参加相应的培训与考核。由于国家在职业技能鉴定方面已经逐步完善,各工种的考核标准比较明确,专项培训的内容与要求只需将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引入即可。(3)实训条件的改善。由于实训项目的增多及实训内容的扩展,相应地在实训条件方面也需要有一些必要的投入,包括教学计划的准备、师资力量的加强、实训设施的添置、消耗品的配备等,并需通过申报审核,获得相关部门授权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资格。以学科系统式的实训为基础,辅以职业技能鉴定的专项培训,即学生首先完成全部的基础实训,然后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选择参加某一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这种适应于职业技能考核的专项培训,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对基础实训的补充和提高,以此形成了一种较为实用的高职实训模式,目前在国内各高职院校得到广泛采用。所不同的是,各院校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如专业培养方向、实训设施条件、师资力量及资金投入能力等,所开设的职业鉴定工种、项目数与等级等有所差异。

实训模式改进探索

近几年,国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职业人才培养水平为目标,积极开展示范性院校、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等项目建设,同时也开始了新一轮的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专业实训怎样安排和实施才能更好地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我们对此展开了深入的调研,包括对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经验的学习,特别是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它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采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方式,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内容的序化方面,都取得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国内高职教育研究机构及相关管理部门也一直在努力引导推行。就培养职业岗位技能方面而言,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确实是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国内并不能简单套用。实施这种教学方式,其核心是“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任务驱动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以说,毕业生有明确的就业岗位是实行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前提,而这一点,至少目前国内模具专业是无法真正做到的。学生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而且内地模具企业大多未能形成规模,毕业生就业一般比较分散,校企间少有能形成“订单式”合作的。偶有订单,也难以维持稳定,今年订一批,明年也许就没有了。对于这种情况,教学计划也就只能临时性地调整一下,难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另外,专业课程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不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只能选择几门课程作尝试性的教改,要做到全面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至少现阶段是不可能的。所以,结合现阶段的国情,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也并不是很实用,可以选择性地学习,但不能照搬,对于国内高职教育来说,还得找适合自己的路。在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方面,不能针对某个特定岗位去做计划,只能采取加强专业基础训练、全面培养综合素质的策略,使毕业生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拓宽就业方向,这才是适应国内现状的教学方针。

适应社会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是高职教育能否成功的硬指标。对模具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经过两年左右时间,与毕业初期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大约30%的毕业生已涉足其他行业,而在模具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中,仍在一线制造类岗位工作的已不足20%且集中在模具钳工、数控加工等高技能岗位,大多数毕业生已转向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服务、营销业务等方面。这些新的岗位对工作者要求更高一些,需要全面了解模具生产过程,需要对模具结构及其生产质量进行总体把握。由此可见,相对于单项操作技能而言,综合素质培养对高职毕业生更为重要。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开设模具制造综合实训,从工艺规程制定,到主要零件加工,再到模具装配调试,针对模具专业毕业生进行一次模具制造的全方位训练。此项实训相对其他实训项目而言,实施难度较大,主要问题包括:(1)对教师素质要求高。主持实训教学的教师需要准备全套模具设计图,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总体计划,安排采购标准件、外购件及毛坯材料,掌握模具加工与装配工艺,能够对模具制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质量问题进行灵活处理。总之,能主持综合实训的教师应该是集设计师、工艺师、生产调度员、采购员、操作技师、质量员等多项岗位技能于一身的行业专家。(2)前期准备工作量大。一方面,需要对原有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总体调整,保证实训所需课时;另一方面,牵涉很多具体的东西需要准备,包括模具设计图样、实训实施方案、标准件、外购件、毛坯材料、工量刃具等。这些准备工作需要专业教师付出较多的时间与精力。(3)涉及工种多。一般而言,制作一套模具涉及的工种是比较多的,通常包括车、铣、刨、磨、钳、数控加工、电加工、热处理,还有检验试模等,诸多工种的协作牵涉实训设施、指导教师等问题,安排落实比较麻烦。(4)时间紧任务重。由于教学总课时有限,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只能安排三周左右时间,与其他单项实训相比,课时基本相当。但是,综合实训比其他实训多得多,包含工艺规程制定、主要零件加工、以及模具装配调试等,在三周内完成全部实训任务非常困难。(5)制造难度大。通过此前的各项实训后,学生仍只是初步掌握设备操作方法,其操作技能还不足以加工实际零件。即使零件较简单,也很难保证加工质量。最终装配精度能否保证,对学生而言是一道难题。(6)教学成本高。有限的实训费用与模具制造成本相比,完全无法满足生产所需,如果再加上教师工作量的计酬,此项实训所需教学成本费用很高,使得一般学校望而却步。

虽然实施难度很大,但是仔细权衡,开设“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其必要性应该是毫无疑问的。模具制造综合实训是工学结合、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是毕业生走上生产岗位前的实战演练。通过综合实训,可以使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就能够对模具生产过程有真实的接触和了解,对模具生产质量的总体把握有较为直接的体会和感受。通过综合实训,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总结和融通,操作技能得到针对性的加强,即使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种种质量问题,甚至导致最终模具装配失败,同样也能从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提高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当然,考虑到校内实训条件的限制,在模具制作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按照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来运作,必须适当简化、有所取舍。

具体实施过程我们采用了如下方案:(1)根据各班实际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内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合作完成一副模具的制作。这样可以使总的工作量及实训成本大大降低,并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2)模具图由专业教师设计,精选典型结构模具,并适当降低精度要求,控制合适的加工难度。(3)选取部分典型零件进行加工实训,其余采用标准件、外购件,或采取外加工的形式来准备,以减少工作量,确保实训能如期完成。(4)对应三周的实训,每个待加工零件只进行三道主要工序的加工制作,大致是普通切削加工(车、铣、刨)、精加工(磨削、数控加工、电加工)、钳工(钻孔、铰孔、攻丝、修研、装配),其余工序精简,包括热处理工序。当然,正确的工艺路线需要跟学生交代清楚。(5)配专业教师一人全程主持,另外分周次、分工种安排实训教师协助。(6)实训结束时,指导教师对实训中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学生应就参与实训的过程写出实训总结报告。对学生而言,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学习过程的宝贵经历。(7)经过统筹规划后,可以将一部分零件加工内容安排在前面的基础实训及技能鉴定专项培训中完成,使各项专业实训都更接近实际生产,同时也能从整体上减少实训教学成本。

对于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实训效果很好。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各类实物模具,虽然达不到生产实用的质量要求,但总体结构是没有问题的,可以作为学生作品陈列展示,还能用于教学,从而体现出一定的使用价值。而更重要的,这是学生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技能,提高了素质。

结语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探索,我院的模具制造专业实训模式渐趋稳定。从专业基础实训到专项技能培训,再到最后阶段的综合实训,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专业基础实训是初学者入门必修,专项技能培训是毕业生涉足行业的桥梁,而综合实训则是提升毕业生综合素养的点睛之笔,对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毕业生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由这三个方面构成的实训模式才是比较完整的,适应现阶段的国情,而且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在实施过程上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组织形式能否实现校企合作,工艺方案如何更贴近实际生产等。另外,实训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参与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但开设这项综合实训,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尝试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标准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周玉蓉,徐益,赵平.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0(5):134-136.

[4]牛金峰,陈玉平,杨学智,丁泉清.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63-65.

[5]胡晓岳,林剑明.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0(4):16-18.

[6]何亮,徐百平,陈金伟.高职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22-24.

[7]刘鸫根,陈侃贞.高职院校“订单+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51-54.

[8]魏慧敏,闫志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及推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1(20):5-9.

大学一周实训总结篇10

关键词:篮球;多元组合训练;训练监控

中图分类号:G841.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6-0060-03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Monitoring in Multicombination Train ing of Basketball

LU Aifa, ZHANG Hongjie1, GUO Li

(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multicombination training of basketball, biologicalindicators including hemoglobin, serum urea, serum testosterone and cortisol ar e used to monitor athletic functional status. The results show: the overall tren d of Hb gradual increases firstly and then tends to moderate; the concentrationof testosterone trends upward throughout the training period; cortisol increasesthen decreases in the course of training; BUN is higher than basic state and ch anges not exceed 8.0mmol/L tend to smooth in the training period. These reflecte d that functional status appears dynamic changes in the training period. Combina tion of hemoglobin, blood urea nitrogen, testosterone and cortisol can monitor t he status function of team members accurately; hemoglobin and testosterone level s change similar and can be a basic monitoring indicators for basketball player.The combination of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al status can be more objective in m onitoring process.

Key words: basketball; multicombination training; training monitorin g

多元组合训练法是在一个或若干个训练单元中,依照运动员的训练阶段、水平、项目要求及 个人特点等因素的差异,科学地运用训练学的原理,合理地选择和安排多项不同性质和比例 的多元训练内容,以获取最佳整体效应的训练方法。因此,多元组合训练法不同于单一力量 训练,耐力训练等,它并非是将各种单一训练内容或方法简单地相加,而是项中有项,以一 定的间歇和交叉组合的方式,把多种训练方法的优点和功能集中在一起,有利于灵活、科学 地安排负荷和间歇。把影响运动成绩的多个因素纳入训练课中,一次课同时训练多个机体系 统,这样对单个系统的刺激不如单一训练的强度大,但多个刺激系统的总和比单一训练的刺 激总和大,持续训练时间较长,总体负荷较大,内容变化灵活,不易产生疲劳,运动员训练 积极性高[1]。本文试图在篮球多元组合训练法过程中,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对运 动员机能状态进行监控,为教练员了解运动员反应及调整训练方案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上海体育学院男子篮球运动训练专业运动员14人,均为二级运动员,年龄(21±3)岁,训 练年限(6±4)a,所有研究对象均经健康检查,排除心、肺、肝、肾及内分泌等疾病,研 究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X±Sd)

例数年龄/岁体重/kg身高/cmFat%瘦体重/kg训练年限/a1421.4±3.0278.59±9.01188.79±5.820.14±0.0469.23±8.846.1±4.22 1.2 训练安排采用专门设计的多元组合训练方法,训练内容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等。一次训练 课内容包括准备活动30 min、正式练习80 min、整理活动10 min。运动强度以无氧供能为主 结合有氧供能为原则,练习时采用Polar遥测心率表进行实时监控,正式练习时间内保证心 率在140次/min以上,并安排极量强度区、近极量强度区、亚极量强度区、中等强度区等不 同运动强度划分,其对应心率分别在个人最大心率、180次/min以上、170~180次/min、140 ~170次/min。

实验对象进行多元组合训练,每周训练4次,每周分别安排2次力量、下肢爆发力及灵敏、速 度、耐力为主的训练,即周一、周四安排以灵敏、速度、耐力训练为主;周二、周五安排以 力量及下肢爆发力训练为主;柔韧训练则贯穿于每次训练课中。其训练周期设定为适应期( A)2~3周,训练一期(B)4~8周,调整期(C、D)9~10周,训练二期(E)11~16周,分 别在第

1.3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本研究分别在训练前(基础)、第3周(A期)、第7周(B期)、第14周(D期)、第16周(E 期)采样,共收集5次样本(图1)。为避免运动、饮食等因素对测试指标的影响,取样均在 清晨、空腹、未作任何运动情况下进行。采样时间均在清晨7:30-8:30完成,整个研究过程 中运动员未服用任何含有激素的药物。

图1 训练负荷安排示意图1.3.1 实验仪器日产Sysmex XE-2100自动分析仪、美国Beckman Coulter产ACCESS免疫化学发光仪、 日产Oly mpus 7600-020自动分析仪,美国Beckman Coulter产AC*Tdiff血球计数仪,仪器均由上海长 海医院血液中心和内分泌实验室提供。

1.3.2 测定方法Hb测定采用氢化高铁血红蛋白法,试剂盒为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BU测定采用脲 酶比色法,试剂盒皆为美国强生公司产品;T、C测定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试剂盒为美国Be ckman Coulter公司产品,所有测试均按试剂说明严格执行。

1.4 数据处理全部数据表示为±Sd,经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具体统计方法为t检验,显 著性水平以p

2 结 果

2.1 训练期间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 在训练期间运动员Hb总 的变化趋势为先逐渐上升而后趋于平缓(图2、表2)。与基础相比较,A期和B期Hb显著升高 (p

注:1-2,表示基础与A期相比p

图2 不同训练时期实验组血红蛋白的变化2.2 训练期间血睾酮浓度的变化 血睾酮浓度在B期达到最高( p

图3 不同训练时期实验组血睾酮浓度的变化2.3 实验组训练期间皮质醇浓度的变化整个训练时期,运动员皮质醇浓度基本呈上升趋势。与基础比较,B期和D期,皮质醇显著高 于基础(p

图4 不同训练时期实验组皮质醇浓度的变化 图5 不同训练时期实验组BU的变化2.4 实验组训练期间BU的变化 在整个训练期中运动员的BU均升 高,但变化趋于平缓,但在各个训练时期,运动员的BU均未超过8.0 mmol/L(图5、表2)。

3 分析与讨论

3.1 Hb的变化Hb是红细胞中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维持红细胞内的pH值 稳定,参与血液的缓冲系统,是反映运动员营养状况和机能状态的经典指标之一[2]。许多 学者认为,Hb浓度与工作能力有密切关系,在训练和比赛期间,Hb又受营养状况、运动负荷 和休息的影响[3]。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运动员Hb浓度在整个训练时期均处于较稳 定水平( >150 g/L),并在调整期达到峰值。可能与我们注意运动员训练期的营养和休息,特别是含 铁的蛋白质及特殊营养剂的补充有关。也说明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安排是非常适应的,证实 了我们制订的训练计划随着运动员的监控进行调整是非常科学的。

3.2 T、C的变化睾酮(T)是一种同化激素,除了受到垂体和下丘脑分泌的激素调控外,还受运动强度、运 动持续时间及机体适应能力等因素的影响[4]。皮质醇(C)是一种促进机体进行分 解代谢 的异化激素,T和C的变化可能会更确切地反映机体合成-分解类激素的平衡情况[5~7 ]。我们篮球运动员的T基础均值,与过去报道的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安静血睾酮均值接 近[8]。血 睾酮浓度的变化与运动负荷相适应,B期为第一训练期,负荷最大,同时血睾酮浓度也达到 最高,到达调整期(D期),血睾酮浓度下降到基础水平,说明调整是充分的。E期为第二训 练期,负荷仅次于B期,血睾酮浓度又升高与运动负荷安排是相适应的。训练开始后T呈上升 趋势而C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而上升。与基础和调整期相比较,第一训练期和第二训练期C值 明显升高,说明此时体内分解代谢占优势。但整个训练时期T/C比值变化并未超过正常范围 ,提示机体对训练负荷适应,机体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有报道表明,长期剧烈运动,促性 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节律发生紊乱,从而影响整个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活动, 可导致T下降,是过度训练的表现[9,10]。在调整期,C水平降低而T/C比值上升, 与基础比 较已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机体处于较好的机能状态。这可能是由于调整期体力消耗减少,抑 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环节的因素解除;同时,高蛋白饮食的增加,也进一步促进了血睾酮 的增加。从表2可见T、C尤其是C的标准差比较大,说明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应用这些 指标进行机能状态监控时,应注意个体间的差异,并做纵向比较。

3.3 BU的变化尿素是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情况下,尿素的生成和排泄处于平衡 状态,使血尿素浓度保持相对稳定[11]。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肌肉内蛋白质分 解代谢旺 盛,运动后BU含量可一定程度的升高。我们发现在训练期,BU值呈显著升高(p

之前的研究发现,采用多元组合训练法对篮球运动员进行15周体能训练,实验对象实验前、 后的运动素质发生变化,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显著;体成分无明显差异,但体脂率 呈下降趋势,体重上升[12]。结果与我们的研究一致,反映出运用生物学指标对 多元组合 训练进行监控,运动员机能保持在良好状态、运动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对免疫系统指标的 测试发现,运动员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免疫指标的变化提前于生理指标的变化[13] ,建议在 今后的监控过程中,在测定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基础上增加Th1、Th2细胞因子mRNA表达 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监控。

4 结论与建议

1) 在整个训练时期,运用血红蛋白、血尿素、睾酮和皮质醇等生物学指标结合使用,能够 在不同时期较准确地监控队员的机能状态。

2) 睾酮水平与血红蛋白的变化基本一致,建议把血红蛋白列为篮球运动员机能监控的基本 指标;BU作为一个常规指标,运用是非常有效的,但与运动员膳食,尤其是蛋白质的摄入有 密切关系。

3) 今后的监控过程中,结合运动员运动能力及免疫系统的变化,可使监控更加准确、客观 。

参考文献:

[1] Isaacs LS. Comparison of the Vertec and Just Jump system for measu ring height of vertical jump for young children[J].Percep Motor Skil,1998 ,86:659.

[2] 冯连世.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方法及存在问题[J].上海体育科研,2003,24( 3):49.

[3] 冯连世,李开刚. 运动员机能评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方法及应用[M].北京:人 民体育出版社,2002:25.

[4] 谢敏毫, 冯炜权. 血睾酮与运动[J]. 体育科学,1999(20):80.

[5] 丘惠琴. 正常男子血睾酮的测定与分析[C]. 辽宁省科学会第四次学术会议, 1989; 1-3.

[6] 郭海英,陈桂玲.不同季节对运动员血清睾酮和皮质醇含量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 学杂志,2000(3):245.

[7] SJ Nazian. Concentrations of free testosterone, totaltestosterone, and and rogen binding protein in the peripheral serum of male rats durings exual maturat ion[J]. J Androl, 1986(7):49.

[8] 严政. 运动员体内某些激素水平测定及对运动能力的影响[J]. 体育与科学,1992( 2):14-15.

[9] Bhasin S, Woodhouse L,Casaburi R, et al. Testosterone dose-response relati onships in healthy young men[J].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 2001,281( 6):E1172.

[10] Nick A Evans. Current Concepts in Anabolic-Androgenic Steroids[J].AmJ Sports Med,2004,32:534.

[11] 李海燕.篮球运动员对抗训练与比赛后BUN、CK值变化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27(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