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个人实习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5 13:37:37

计算机专业个人实习总结

计算机专业个人实习总结篇1

关键词:技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前期工作

1.分析计算机网络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对网络人才有较大需求的主要用人单位是政府机关、企业。政府方面,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全国已有2000余个地级以上政府机关建立网站并逐步形成网上办公。已经实现上网的县级以下政府机关数量超过1万个,全国等待建设的政府网站不少于15万个,未来三年从业人员总需求将不少于30万人。企业方面,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多。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我国企业网站约130万个,按照每个企业网站1人计算,从业人员共130万人,目前企业上网总数还不足全部企业的5%,企业网站增长速度将会有大幅度的上升,未来5年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网络人才需求将不少于100万人。

2.进行计算机网络行业企业调研

为了科学地制定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组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类行业、企业进行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网络相关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行业、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等信息。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召开专家访谈会,分析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计算机网络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进行描述,分析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结构与素质总体要求,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1.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能力,初步规划、设计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能力;能组建较基础的中小企业网络系统;能进行局域网设计、安装、调试、经营及管理维护;能进行网页设计,网站的安装、部署和调试;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课程体系设计

(1)设计思路。成立由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小组,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生产典型工作任务为切入点,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设计课程内容,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边做边学”,形成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

(2)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制定一体化课改实施计划表,主要内容包括:

行业情况分析:开展企业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形成调研报告。

企业调研:针对课改工作进入企业调研,进行工作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并为下一步课改物色实践专家。制作调查问卷,进行学生、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调研分析,形成企业访谈调研报告。

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根据实践专家职业能力发展阶段提取有一定职业进阶的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作为该专业课程建设的来源。从调研的企业中聘请实践专家,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结合企业工作过程,从代表性工作任务中提取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学习领域:根据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学习领域,并由行业、企业和职教专家进行评审论证。

设计学习情境:在企业实践专家和职教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师资、场地、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可执行的学习情境,并对学习情境设计进行论证。编制一体化课程标准,并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进行论证。

根据一体化课程标准及学习情境设计方案,完成8门学习领域课程相关工作页的编写。

3.基本实训条件

(1)校内实训室。为满足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需要, 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及职教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一体化教室的建设,主要内容为:一体化教室(工作站)教学区:改变原有实训室布局,使实训室能满足理论教学、学生小组讨论需要;设置小型宣传层架,用于展示学习小组学习文化及成果,设置信息检索区域,配置电脑、打印机、资料柜等设施设备,配套相关工具书。一体化教室(工作站)实训区:根据不同的实训课题,配备相关实训设备,创建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行6S管理。

(2)校外实训基地。为实现校内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建了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共同建设、共同育人、共同管理,双向互派、双向评价、双向服务。

4.师资要求

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师的数量和素质要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具备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等中级以上的IT认证资格证书或工程师资格;信息系统工程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至少有一名教师有实际工程经验,能够带领学生完成实际项目;教师“双师”资格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1:25左右,校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的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

5.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是成立课改试点班。在试点班级开展专业一体化教学,进入课改试验性实施阶段。二是创新教学方法。试点班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行动导向法,实施“项目教学”“任务引领型教学”。三是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在教学安排上,加强校企合作,采取校内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重点突出实践性教学。具体安排是:第一、二学期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程,让学生逐渐了解所学专业;第三、四学期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渗透专业前沿技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第二、三、四学期,每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到校外实训基地实训不少于100学时;第五、六学期以顶岗实习为主,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氛围,为将来在短期内适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四是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体系改革,共同开发一体化课程并指导一体化教学过程实施。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生产需要,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做好学生实习期间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施工、定期到校为学生授课,制定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参与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组织和考核、实结、成绩评定等工作。

计算机专业个人实习总结篇2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 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

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已经极为普遍,而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将占据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极大一部分。因此如何设置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做好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使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社会卜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实战力至关重要。笔者结合多年计算机教学方面的经验,针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1注重社会需要。定位专业教育

社会需求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提供定位的方向,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将是卒十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主要对象。但当今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教学,仍有很多不足,并不能及时的适应社会需求。当今社会大量需求的是能够满足各行业专业化的人才,比如各机关、各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和设备维修,大型企业的多媒体信息处理,广告影视行业的动画图形图像处理,机械制图中的CAD绘制,以及其他一些行业所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所以中职学校应该针对社会需求,加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大力培养。在专业的开设中,根据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计算机专业,加强计算机网络维护人才、计算机多媒体处理人才、计算机影视特效人才和动画处理图像冈像处瑚人才、机械制图人才的培养,加大专业的细分,强力定位专业方向。

2加大实践教学。注重学生总体素质教育

计算机教育教学在中职学校是一门专业课程,而在当今社会,其实是一项实用性极强的技能,而且这项技能必须通过学生的大量实践学习才能拥有。在计算机的学习中,学生的爱好和自学能力也很关键,比如学生要有兴趣去钻研和多动手实践。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加于鼓励和赞赏,特别要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在各个方向的特长和优势,有侧重点地开展专业技术练习。如在二维动画的学习和制作中,比较注重学生的工笔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在平面设计学习中,注重学生的审美观和意识感;在网页制作中,注重学生的整体规划及结构感;在网络建设和设备维修中,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是加速度的,要想让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更好地掌握一门技术,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就必须加大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总体素质教育,多方面、合理地开发学生的潜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大的发展。我们应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力求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强、会自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适激烈的社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3注重合作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力求实践性,而计算机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所以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应以机房、电教室为主战场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实践学习,强调“学”重于“教”,注重合作教学,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独立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确,当自己发现了别人不曾知道的东西时,他会兴喜若狂。居里夫人也称好奇心为“科学家的第一美德”。老师应合理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为驾驭计算机创造一个最有利条件。

计算机专业个人实习总结篇3

【 关键词 】 计算机专业课程; 教学; 形成性评价

A Brief Talk on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Teaching Computer Disciplines

Xi Xian-jie

(Tai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Computer Department ZhejiangTaizhou 318000)

【 Abstract 】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 operating computers is the teaching aim of computer disciplines, which determines the model of assessment. But traditional summative assessment used in computer disciplines has some shortcomings due to its lack in assess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So,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formative assessment should be applied in computer disciplines. It can effectively integrate and promote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o develop coordinately: teaching knowledge, cultivating ability and improving quality.

【 Keywords 】 computer disciplines; teaching; formative assessment

1 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特别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了职业教育,2007年,全国高职院校为1109所,浙江独立设置高职院校47所,几乎每所学校都在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因此计算机应用专业己由20世纪90年代的热门专业变成了各校均在开设的普通专业,且随着职业教育不断深入和计算机专业的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每年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但是现实情况是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仍然短缺。这一现象表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计算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与专业课的教学相关,如何进行合理、有效达到计算机专业课程所需要的教学效果,必须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当然对计算机教学来讲教学评价是很重要的一环,有很多值得研究与探讨的。本文就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进行形成性评价进行一些探讨。

2 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及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2.1 总结性评与形成性评价的比较

形成性评价是由斯克里文1967年在其所著《评价方法论》中提出的概念。总结性评价是以期终或者课程结束后的单独或统一一次考试的成绩来评定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结果多以精确的分数体现。这种评价方式易使学生产生投机性,只要考试前临时抱一下佛脚,不易激发学习相应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积极性,不易保持学习兴趣持久性。而且这种结果性的评定方式更助长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马马虎虎应付的思想,忽视了在大学阶断重要的学习的积累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更不能适应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学生自评、重点点评、学生互评、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的学习过程、行为、态度、成果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这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方式。

2.2 形成性价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兴趣。因为进入高职学院的学生来讲,计算机专业课程水平不高,因为对计算机专业来讲,有很多是与程序打交道的,而程序设计就必须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所以会有一部分同学到真正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上,就觉得自己不行,产生了不想学的思想。对于这种情况如果还是采用原来的总结性评价形式,一考定终生制,肯定达不到想要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而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加入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方法,使学生看到只要努力就会有成绩,可以重新激起学生学习相应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兴趣。形成性评价可以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减少学生的学习焦虑,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与创新能力。运用形成性评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形成性评价有利于促进计算机专业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能力,达到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要求与目的。

3 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形成性形评价

3.1 评价策略的选定

计算机专业个人实习总结篇4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教学 弊端 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进入现代社会必须具备计算机能力”这一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都开设有计算机专业,所有专业都开设有计算机课程,但是不少学生毕业工作之后,用人单位对其计算机能力不满。事实证明,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是不太成功的,都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一个误区。我针对当前的社会环境和需求,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计算机教学的经验,谈一谈如何对中职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使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能力,提高学生未来在职场的生存能力。

1.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弊端

1.1课程设置多、繁、杂。

许多学校为了体现本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完备、丰富,将大学、大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加以简化照搬,从电子技术到微机原理;从PASCAL到C++、汇编语言;另外还有Dreamweaver,3Ds Max,CorelDraw……不可谓不全面,基本上囊括了计算机的各个领域,但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方面――课程所面对的学习者。首先要明确一点:中职学生普遍是历经中考失败而来到职业学校的,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自信心不足,主动学习兴趣不高。对这样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学习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等就连大学生都颇感吃力的课程是不现实的,让连初中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完全的他们立即进行数据库、平面设计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无异于赶鸭子上架。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将来参加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设置相应的课程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才能提高学生将来进入社会的生存能力。

1.2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大部分职校的计算机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以学期末的考试成绩来衡量,这不是一种科学的评价方式。而且考试的方式往往单纯采用笔试或机试,试题的质量不高,评分不客观,信息不反馈。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点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注重的是实践操作水平,因此传统的以考试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对计算机学科很不适用,不能从整体上反映学生的实际计算机能力水平。应加大实践考试的分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这对教师专业设计技能的掌握和题目设计的方式和技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3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达不到新时期计算机教学的要求。

计算机不同于其它基础和专业科目,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特别快,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时学习计算机的新知识。如果教师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知识结构将会老化,不能适应新的计算机教学要求。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比较紧缺,他们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有时间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由于学校缺少对他们必要的培训,很少向他们提供与外界的接触机会,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没有进行不断更新和提高,对计算机新知识、新软件缺乏必要的学习和了解,知识结构和观念落后于形势的发展,这将无法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与管理

2.1提高课程构建的科学性。

2.1.1根据实际需要精选课程。社会对中职学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中职学生的培养要求越来越讲求实用,必须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应大胆舍弃《汇编语言》、《组成原理》、《数据库理论》等“重理论、深分析”的纯理论型课程,开设《Photoshop》、《多媒体制作》、《电子商务》等面向市场、实践为主的实战型课程。这样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可立即适应市场的需求。

2.1.2按专业进行划分,对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分开设置。计算机专业可以讲授一些简单的理论作为基础,如计算机组装、组网等,以实用软件教学为主,如Photoshop、Flash等较流行的专业软件。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作为能力提高部分在最后学年学习,可以只选择VB、DELPHI等一种或几种面对对象较常用易入门的语言,完全没有必要学习C++、汇编语言等深奥难学的语言。非计算机专业则主要以办公软件为主,如Office系列,辅以部分本专业常用工具软件,如AutoCAD、CorelDraw等,能够胜任本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就可以了。

2.1.3对教材进行有选择的取舍。目前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教材偏少,不太适合当前社会的需要,教师应该根据所教专业班级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建,对于落后的知识可以只作简单介绍,多加入一些最新发展的知识和技术,这样学生毕业工作之后才不会觉得学无所用。

2.2对教学评价进行创新,采取多样的课程考核形式。

在创新课程考核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让学生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去完成考试任务,以考促教,以考促用。作为新时期的职教工作者,我们既要培养“学以致用”型的计算机操作人才,更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为其以后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采用不同的考核形式。

2.2.1以实战代替考试。每个模块任务的总结性测试,可让学生用程序设计、作品展示、摄影摄像等实战来代替考试,以综合打分代替考试成绩,以汇报表演代替成绩单。

2.2.2竞赛促学。举行一年一度的学生技能竞赛,展示学生素质,推动学生对专业的学习。通过举办计算机组装、图像设计、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等技能比赛,展示学生素质,用行动代替语言推销自己。

2.2.3技能证书考核。职业资格证书分为初、中、高等多个层次,目标性很强,非常适合中职学生考核。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争取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达到以考促学,实现学生能力本位的目的。

2.3教师要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练就一身过硬的技术。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飞快,尤其是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教师没有学习,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教师应每年至少到企业顶岗锻炼一个月,了解计算机专业社会发展行情,参与企业相关的具体技术工作及过程。学校应引进企业相关的技术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不定期为教师作专业技术讲座,对教师的实践水平进行具体的指导。也可选派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技能水平。

总之,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要。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提高教育质量,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改革就一定能结出丰硕果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长,为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模式辨析.教育技术研究,2008,4.

[2]“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长治学院学报,2008,10.

计算机专业个人实习总结篇5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情况,提出了以计算机在各学科领域内的应用为中心,系统地开展多层次的计算机教学。并提出了如何确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目标以及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方法、手段。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教学目标 专业应用 

 

掌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现代社会专业技术人员,胜任本职工作和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那么如何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得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高级人才。这一任务责无旁贷地摆在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面前。下面就以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为出发点;以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为中心,在突出计算机教学与相关专业的紧密结合上,提出一些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 

目前计算机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即三个层次的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深化、充实、扩展和提高。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因此,非计算机专业必须系统地开展计算机三个层次的教学。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除了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的教学,要继续不断地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把“位”定在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上。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各专业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教学的改革力度,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 

二、突出教学内容必须以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为中心 

(一)设立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基础课 

为了提高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可开设一些相关专业方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可以选取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应用领域问题的一些典型示例,从原理、应用方法及实际效果上加以概括性的总结和介绍,使学生掌握一些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拓宽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面,培养在专业中广泛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要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由于高校各系专业领域各异,因此计算机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也就各自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专业门类多,应用面广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各专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三)设立围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实习课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中必须穿插有培养学生动手参与的实习课。有些内容还不能做到让学生动手操作条件的,最好也要让学生参观具体使用的过程。

三、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在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是否可以考虑: 

(一)可以利用校园网资源开展一些教学工作,如 

在一些课程教学课时较少时,可以利用校园网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和影响的网上课堂。通过校园网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自由安排时间学习,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学习;可以给考前复习或补考学生的复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计算机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必要时可适当增加计算机教 

学实践或实习内容;加强上机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上机操作能力。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应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普及和发展,不断地充实和更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跟上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的发展。 

四、重视科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讨论的是关于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的教学问题,故不能就“科”、“教”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如果没有科研项目、课题研究、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成果去指导教学,是没有生机活力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必须查阅大量的科技文献,才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现状,掌握新发展起来的理论和最新专业知识,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有了这样的知识积累,才可能做到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建设高质量的教材,及时向学生介绍新思想和新成果。从中总结整理出适合教学的新内容,充实到教材当中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以科研促教学,走“科”、“教”结合之路,是提高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

[1] [2]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的有效途径。 

计算机专业个人实习总结篇6

关键词:职业中专学校 计算机专业 教学改革 模块化 项目制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教育在基础知识、基本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职学校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已滞后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要想在发展的大趋势中争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断缩短与社会需求的差距,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凭着多年的计算机教学经历,通过对计算机专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提出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希望能对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分析

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1.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不懂重要的理论知识,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容易厌学;2.繁杂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太表面化,多而不专,博而不精;3.考核形式单一,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实行教学改革

(一)改革教学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职业中专学校还在走学历教育道路,教学过程中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学历教育是“以教为中心,全面开花”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只能培养“门门通样样庸”的人才。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说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技术人才。”因此,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应以培养“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求“专”而不求“广”,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培养模式上应以“各有所长,各尽所能”为原则,以“掌握基础,实践为主,增强技能,突出专长”为最终目标。

(二)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模块化教学。

当今,计算机的应用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许多行业化、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被十分看好。职业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直接面向市场,满足社会各行业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摒弃传统的“全面开花”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程采用模块化知识结构,让学生根据就业意向和学习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块,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也有利于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模块化知识结构应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层面、专业化行业化领域知识层面两大部分。

1.计算机基础知识层面:体现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将来学习、发展所必须的知识层面。包括办公自动化模块、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模块、基础语言模块。

2.专业化行业化领域知识层面:体现计算机行业化水平,是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从业能力所必须的知识层面。包括程序设计模块、网页设计模块、网络模块、多媒体技术模块、平面图像处理。模块化教学模式要求针对不同专业课程设置相应的专业教师,每个模块由专人负责,并根据课程的课时数与教学难易安排相应教师,每名计算机教师都参与至少一个模块的教学。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学校还要定期派遣教师外出培训。

(三)改革教学方式,实行项目制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上,改传统的“课程制”为“项目制”。

项目制教学方式讲究连贯性,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进行职业分析和市场调查,然后根据市场调查结果,设计各教学模块的教学流程,落实各流程的教学内容。项目制教学法以连续完成各个具体项目,逐渐形成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每个具体项目的教学过程都应突破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形式而走进机房,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实验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化和视频化教学手段。以每个工作日为单位,具体项目内容为依据确定教学时间。

(四)改革考核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整体上处于弱势,传统的“笔试+机试”的考核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项目制教学实践要求首先要将考核内容模块化,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目标。项目考核是项目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每结束一个项目的教学都必须进行过关考核。项目考核要模拟岗位要求,接近实战,以完成实例为主。学生选修完一个模块后,要求进行行业化设计。两年两期学生在修完所选模块后,可根据模块的繁杂程度,要求学生单独或按能力差异组成团队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不过关的将不推荐外出实习,不发毕业证。总之,项目制教学实践只有把握好考核关,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从业能力。

三、总结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只要我们能认清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发展的现状,改革教学观念,实行模块化项目制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机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就一定能结出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个人实习总结篇7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人员;建设

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会计电算化以来,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会计电算化,是指以计算机为手段的现代化财务处理方法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随着会计电算化应用的不断普及,单位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人员劳动强度减轻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错误造成的人为差错等。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会计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职业道德不佳及业务技能不精等问题,不能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很好地为单位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工作服务。因此,加强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对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队伍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会计人员除要精通本专业外,还要熟悉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然而现阶段,从知识结构来看,会计人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不系统,知识老化、更新慢等问题,会计人员对会计以外的经济、法律、高新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认识不足,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如何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办法不多,从而制约了会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发展。

据某市某一行业对会计人员学历结构和专业技术职称进行的实际调查,结果如下:

被调查的430人中硕士研究生9人,占总数的2.09%;本科生98人,占总数的22.79%;大专生187人,占总数的43.49%;中专生58人,占总数的13.49%;高中生及以下人员78人,占总数的18.14%。高级会计师10人,占总数的2.33%;会计师133人,占总数的30.93%;助理会计师176人,占总数的40.93%;会计员72人,占总数的16.74%;无职称39人,占总数的9.07%。从以上资料得知:大专学历的人数最多,但是大专以下会计人员多于大专以上会计人员;助理会计师及以下人员明显偏多,会计师以上人员明显偏少。说明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短缺,反映了会计人员总体结构失衡,对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和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影响。

(二)会计人员自身认识不足,观念落后。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不仅可以使会计人员从单调烦琐的报账、算账、记账工作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开展经济分析、预测工作,还可以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减少误差。但是有一些会计人员(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不主动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对会计电算化管理很陌生,不能对会计信息、决策信息进行分析、为单位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及规划;有的会计人员还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产生质疑;有的会计人员甚至错误地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由“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账面比较漂亮而已。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开展。

(三)会计人员计算机知识薄弱。20世纪70年代前的会计人员一般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计算机知识,只是参加过短期的电算化培训,他们只懂得怎样去使用计算机,谈不上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开发和利用,更谈不上利用计算机的先进功能为财务管理服务。

(四)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会计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一般只知道怎样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极其有限,遇到超出范围的问题就束手无策、寸步难行,只能求助于软件维护人员,而维护人员基本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知之较少,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即使是那些通过了会计电算化考试的会计人员,也只是掌握了一些对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来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五)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有待加强。有些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贫乏,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等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忽视信息安全教育,随意与互联网和业务无关的终端连接,使电脑感染病毒,甚至遭到人为非法破坏。

二、加强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未来的电算化会计人员不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及娴熟的实践技能,而且要有较好的综合素质,能够熟悉单位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充分运用会计软件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为单位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支持。因此,加强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终身学习已成为社会和国民的共同目标。会计人员要主动适应形势需要,更新认识、更新知识,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掌握新的工作方法,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的功能,为单位的财务管理服务。充分认识实行会计电算化是单位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重视对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会计电算化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而向前发展的,环境不同,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要求也不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应用技术,以不断满足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是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培训可采用以下方式:

1.参加行业协会、后续教育培训单位统一组织的集中培训。

2.自行聘请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到单位给会计人员有针对性的授课。

3.利用互联网资源参加远程教育,既可以及时更新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及相关知识,也可以解决培训时间、场地不足问题。

4.选送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熟知财务软件知识,对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会计人员或业务骨干到大专院校进一步深造,既可以提高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应用水平,又可以在必要时在部门内开展不定期的培训活动,促进其他会计人员业务的提高。

5.由于在职会计人员文化程度和年龄存在差异,培训可以考虑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通过初级培训,使会计人员掌握一些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操作技能;通过中级培训,使一部分会计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的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为会计软件开发提供业务支持;通过高级培训,使一小部分会计人员能够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

(三)实行岗位定期轮换制。实行岗位定期轮换制是迅速普及电算化技术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捷径,给会计人员提供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机会,真正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终身学习理念落到实处。如果长期将会计人员固化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容易导致处理问题能力下降,积极性受到挫伤。因此,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轮岗,有利于促使会计人员尽快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加强会计各岗位间的协作,克服对不同岗位工作的偏见;有利于堵塞会计电算化中的漏洞,增强会计人员的竞争与风险意识;并且也可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造就一个良好平台,使会计人员能“干一岗位,精一岗位”,业务技能、职业道德水平都能得到提升,全面打造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四)改善会计人员知识、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知识结构要合理。会计业务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限于本专业,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需要做到深广结合。除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外,还要掌握相关的经济、法律、税收、金融和审计等知识。把具有不同知识、不同专长的会计人员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其知识互补,在总体的知识结构上达到或基本达到电算化环境下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2.学历和职称结构要合理。从上述对某市某一行业会计人员学历结构和专业技术职称进行实际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会计师以上职称的会计人员比例较低。应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广泛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进入会计行列,鼓励在职会计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参加职称考试,并实行工资、待遇等与技术职称、学历挂钩的办法,以此激励会计人员发奋进取、更新知识。

3.年龄结构要合理。自然规律和工作的连续性,要求既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会计人员,又要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年会计人员构成,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年龄段人员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实现年龄互补,在不断发展中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最佳的综合效能。

(五)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保障。会计职业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经济工作,是一个集许多利益主体的利益为一身的职业,掌握着一个单位的钱财事务。在电算化环境下,财会人员要面对各种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而这些数据都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实际价值的数据;这些计算机会计数据高度集中,高度依赖电脑,会计人员一旦不约束自己的行为,丧失法制意识,不能保证数据的安全,使其感染病毒瘫痪或遭到篡改、泄密和破坏,将给单位和本人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作为会计人员应该做到:

1.重视信息安全教育,不越权上机操作,不连接互联网和业务无关的终端,对使用的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严防电脑病毒入侵,防止人为非法破坏数据,保证自身不危害单位经济信息的安全。

计算机专业个人实习总结篇8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主要内容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相对应,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知识。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从案例中进行“做中学”和“学中做”,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过程考核,计算机理论知识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模拟考试软件上机测试20%,上机操作分为Word操作30%,Excel操作20%,PowerPoint操作10%,汉字输入10%,平时成绩10%。Word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采用学生上交作品评定成绩,其中Word作品上交电子稿和打印稿,PowerPoint作品上交电子稿。汉字输入成绩也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模拟软件测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输入的文字为打字通过,获总成绩的10%。打字不通过,总成绩不得评为优秀和良好。今年5月,我院组织学生参加了首届全国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大赛。通过比赛,老师和学生看到了差距,激发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决心。参赛学生对比赛感受是:第一,知识面广,题量大,软件类型多,所以无论在什么软件中都要使用快捷键,从而在比赛中赢得宝贵的时间;第二,软件的关联性,无论什么软件只要有相应的关联就要去熟悉它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环境,如此一来在比赛中就不容易乱分寸;第三,实战操作,加强练习,提高熟练程度。

2.思路

本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考证,但现在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没有统一认证,学生自愿报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针对上述现象,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考核(IC3)可以在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进行置换。IC3是一套国际通用的计算机标准,是全球第一个计算机综合能力认证。主要包括三大领域,分别是计算机基础概论(ComputingFundamentals)、计算机关键操作(Keyapplications)和在线应用(Livingonline)。

3.实践与探讨

3.1制订课程标准

课程总学时为56课时,课程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常用应用软件;模块二,计算机基本原理;模块三,网络应用与安全。

3.2考核评价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考核内容分为三部分:常用应用软件、计算机基本原理、网络应用与安全,每个模块满分1000分,合计3000分。采用上机考试,边学边考,考上机测试80%,汉字输入10%,平时成绩10%。汉字输入成绩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软件测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输入的文字为打字通过,获总成绩的10%。打字不通过,总成绩不得评为优秀和良好。S:总成绩;Scf:计算机基础模块成绩;Ska:常用软件模块成绩;SlO:网络与安全模块成绩P:平时成绩;D:汉字输入成绩。

3.3教学手段和方法

为保证理论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本课程要求在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机房上课。学生一人一台电脑供上机操作实践练习。采用中国铁道出版社:天勤在线数字化教育平台,地址:/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在线练习。

计算机专业个人实习总结篇9

数据结构课程是通过研究计算机程序设计中非数值计算数据的关系、存储和操作等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设计出结构清晰、高效率、鲁棒性强的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据结构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在我校,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等6个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电气教育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的专业任意选修课。尤其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等一级学科的课程设置而言,数据结构课程更是一门核心的综合性专业课,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美国ACM/IEEECC-2005教程将算法与数据结构类课程列为核心课程之首。由于数据结构课程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相关的教学改革一直不断,总的来说大致有以下3个方面:

(1)教学方法的改革;

(2)教材体系的改革;

(3)网络共享资源的建设。

基于以上对应用型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的讨论,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模式。

(1)对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细化,降低学生对理论的要求,但注重基本概念和基础算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两部分。在课外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足够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他们尽可能掌握概念性及一般性知识。另外,我们开展了基础知识点的题库建设,并通过测试平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测评。

(3)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在在线测试平成教师制定的练习和测试,巩固学习效果,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完善教学资源和题库的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我国大学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一直是以研究型为主,教材中存在着大量比较艰深的理论知识。

我们从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出发,对理论知识的内容和要求作了相应的降低和调整。教学过程中为专业基础课设置了最低要求。应该指出,由于不同的应用型人才对专业基础课的要求不同,我们设定的要求可能不能满足学生某种职业规划的要求。对于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职业规划设定为多媒体制作的学生来说,可以降低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要求;但对于选择程序设计、游戏设计等方向的学生而言,数据结构课程却是重要的专业课程。为了满足部分学生对某些专业基础课的较高要求,在降低理论要求的同时,我们将一些专业竞赛或者专业活动小组建设纳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中来,鼓励在算法及算法分析设计等方面感兴趣或者在职业规划中有需要的学生通过竞赛前的专门训练提高相应的能力。例如,针对应用型本科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模式,可将ACM的竞赛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ACM/ICPC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主办,是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学生程序竞赛,其目的在使大学生运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理论来充分展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培养学生在压力下进行创新思维和理性实践的能力。同时也为那些将算法分析和设计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一致的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在考核方面,单一的理论考核方式削弱了数据结构课程的实践性,而增加上机操作的考核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动手能力的重视。学生的考核方式由传统的纸质考试、上机操作和平时表现组成。考虑到不同专业对数据结构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学生的总评分数计算公式为:总评分数=理论考核成绩×α+上机操作成绩×β+平时成绩×γ,其中α,β,γ为权重因子,且α+β+γ=1。理论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总分仍为100分,在计算总评分数的时候进行折算,但理论考核不再包含有关编程的具体问题。上机操作考核时间为120分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若干题目,考核在无网络环境下开卷考试,允许携带非电子版本资料和书籍。具体的考核环境严格按照ACM进行,只是不再分成小组,由学生独立完成。上机操作考核共设8份不同试题,学生随机抽取试题并按照一定顺序间隔坐好,保证学生前后左右试题不同。我校对2013级软件工程专业、2012级信息管理系统专业和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等进行了教学实践。在题库建设方面,目前已经对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点进行了分类,并组织学生根据知识点进行了主观题目的录入。题库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共约1500道题目,所有题目已经让修过这门课的学生根据难度分别标记为预习和复习类型,并且开通了基于题库的在线测试,要求学生完成必要的测试,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考核中权重的设置主要从不同专业对理论和实践的要求进行考虑。软件工程专业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最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次之,而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中等教育的师资,因此要求他们掌握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以满足以后的教学需要即可。

二结语

计算机专业个人实习总结篇10

一、对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没有针对性

在高职院校中财经管理类专业中,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是培养贴近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课程。现有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是对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然而由于高职院校中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高低不均,利用此种方式会使得部分学生理解不了课堂内容。长此以往,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越落越多,从而使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内容难以顺利地成为学生们的知识储备,这与高职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培养出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不符。

(二)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差

由于学生们接受计算机课堂知识的学习能力有限,使得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形式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计算机技术在实际财经管理类行业中的应用,仅实现了计算机技术的基础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们与专业课内容结合不起来,让学生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三)计算机课程实用性不高

学生们在对计算机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与中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衔接性。这就使得学生们学习知识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们吸收计算机知识的难度。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在高职教学内容接近尾声时,学生们在对计算机了解的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走向社会进行实习。许多进行完校外实习的学生们纷纷表示,计算机课程教授的计算机知识在实习的过程中都没有得到应用。其中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软件学习的时效性。随着财经管理行业中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速度,高职院校所学的软件版本跟不上社会中行业软件更新的速度,这就使得学生们在进入社会的初期很难快速的投入工作状态。

二、对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对计算机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从小学阶段就已经陆陆续进入到学生们的教育体系中。这就使得学生们对计算机知识有着一定的储备量。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要根据学生们对计算机知识的储备情况来分阶段进行授课。例如,先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储备进行一次考核,以考核结果来分班。这样就可以针对计算机学习能力不一的同学,制定相应的计算计知识难度、教材内容,进而由浅入深的使知识有效的传递给学生们。计算机教师对于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们要以向导型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对“十进制”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可将教学内容导入实际,充分的将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体现出来。然而这一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不断掌握和了解财经行业的走势,并将其以计算机的形式带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新鲜的资讯以及生动的教学语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们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止于向学生传授教育内容,还要注重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高职院校如果有条件还可以不定期的开展一些计算机领域方面的知识讲座以及计算机技术最新动态,开展的一系列各式各样了解计算机行业的活动,能强化学生们对计算机使用的认知程度。

(二)创新计算机课堂的授课方式

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对计算机课堂所采用的教育模式多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授课。然而财经行业发展迅速,书本上学习的内容根本做不到时效性,这使得学生对财经管理类专业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内容没有学习的主动性。

根据学生们对计算机技术不同的应用能力,选择相对应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机课是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工作核心,在此类课堂上由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教师提出与专业知识相关的问题。这种授课方式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锻炼了他们自行解决困难的能力。但在学生进行上机实践课程之前,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寻求答案的方式。真正做到以学习任务为驱动力,以案例为教学主导的教育模式。

例如在对C语言(数据库)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进行教授,可以以增加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在此过程中既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又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就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上机实验课。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带着问题以小组成员互相讨论的模式设计出一定数目的编程题库。其课题的完成时间灵活,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课下进行。这两部分的学习环节,都将纳入到学生们对计算机课堂的成绩考核范畴。这样的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模式是符合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的。此外,还应建设计算机教学的专用课堂,使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一边学习一边操作的计算机教育设施。配备了相应的教学设施,给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提供学习场所,这种授课方式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使计算机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人才资源投入社会建设。作为高职院校的技术类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证书是影响因素之一。而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又是现阶段社会紧缺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除了要专业知识过硬外,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高职院校内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证书等方式,来为自身的求职简历增加砝码。高职院校对于这一市场需求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并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

另外,可以对计算机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企业进行实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并调整自身的教育内容。这种产教结合的教育模式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高职院校人才的就业率。这是因为学生是根据社会财经行业对计算机知识需求的程度来进行学习的,可以说实现了供与求的双赢。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