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级试用期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1 08:24:55

处级试用期总结

处级试用期总结篇1

处级干部试用期满工作总结范文一

本人于xxxx年6月被任命为法学系副主任,主要协助系主任分管教学和系办公室。一年以来,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帮助下,本人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了一些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充分认识岗位职责,当好新角色

作为一名教学管理人员,我学习了自己的岗位职责,了解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范围。时刻将职责放在心头,学习老领导和老教师的工作经验,并努力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始终保持了昂扬的精神状态,高标准、高质量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法学系虽然建系时间较短,规模也不是很大,但是基本工作、任务与大的院系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特别是教学工作依然是琐碎、庞杂的、责任重、要求高,而且去年正值学校教学评估,教学副主任的责任就更大,担子更重。加上办公室管理工作更是如此。尽管在任命之前自己就一直协助法学系主任主管我系的教学工作,对业务比较熟悉,但是学校任命之后有了明确的岗位和责任,自然就要适应新岗位的工作要求。为尽快适应这一转变,我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我的脑子里始终有这样的一个宗旨:我能在这个岗位,是组织的信任,是广大教职员工的信任;我拥有现在职责是组织赋予的,更是广大教职员工赋予的。我的一言一行都要对党组织负责,对广大教职员工负责。我的岗位是为教师学生服务的岗位,没有任何不能被超越的特权,没有任何不同于他人的优越。因此我在任职的第一天开始就不断提醒自己:做人要老实,做事要踏实;对己要严,对人要宽。

二、抓紧学习,做好各项工作

在以上的指导思想下,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熟悉工作规则,规范工作行为。

1、抓紧时间学习岗位职责,尽管在任现职以前就一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但是,现在角色不同了,不仅应当熟悉教学管理的各项规则还必须熟悉学校的关于干部管理的各项规定。

2、还在各种场合以各种方式向其他领导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好的工作方式方法,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的政治修养,主要也是改变学习方法,逐渐该原来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学习的状态。

其次,踏实做好分管工作。

在一年的工作时间中,不重形式,不图虚名,但求实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及时、高效、有创造性的完成迎评促建工作;

2、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束后,继续带领大家圆满完成山西省品牌专业评估,两次评估的战役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3、规范教研室活动,立章建制,明确教研室主任的职责;

4、狠抓教学秩序,进一步明确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的基本工作思路。学期开始、学期中的各项检查,以教师的规范为主,附之以学期过程中的教师工作态度的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上学期的常规检查中就发现有教师提前结课,都进行了及时的纠正、批评;

5、细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要求教师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

6、规范了教学文件、资料的保存。每一项工作都留有文字性资料以备查阅;

7、在自己分管的办公室工作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发挥自己女同志的优势,与系工会的同志配合,关心慰问生病的同志。

再次,顾全大局,注意团结。

在利益方面比较淡薄,一年来,舍小家为大家,在领导班子中讲团结,在问题的处理上注意换位思考,充分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注意与其他同志的沟通。

最后,坚持走群众路线,自觉维护教师职工的合法权益。

群众是我们的生命线,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工作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理论学习的着眼点不够高。自己在理论学习上和重视不够,而且在运用理论学习成果指导工作、研究解决问题上还显得点子不够多,方法不够活。

二是开拓创新精神不够强。对有些问题过于慎重,增加了决策环节,难免会影响了工作效率。还有一些依赖思想,只做到了有条件顺势而上,未做到无条件造势而上。

三是对有些工作要求过细、过高,难免会影响部分同志的工作积极性。这些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努力改进。

四是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繁重的教学管理工作使自己放松了对教学科研的要求。今后应当理顺教学科研管理的关系。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及措施

(一)勤于学习,虚心求教。时代在飞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不学习就不能把握时展的脉搏,不能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也就不能担负起党和人民交付的神圣职责。我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样可以很好的指导自己的工作,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运用各种形式,注意零星时间的积累,积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要认真虚心地向领导、教师职工学习求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在不断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

(二)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进一步转变作风,把求真务实的精神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脚踏实地、扎实苦干,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三)勇于进取,善于创新。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下一步在继续抓纪律的同时,重点对教学质量偏低的教师和新教师进行培训,同时积极引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四)努力把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好。按照学校的要求规范教学行为,并且做好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档次。

处级干部试用期满工作总结范文二

我于20xx年6月被任命为产业发展处处长,主持产业处工作。一年以来,在联线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在处室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体制创新提品质,研究开发三贴近,红色旅游抓特色,量化管理增效益28字方针,求真务实,锐意进取,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汇报如下:

一、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促和谐

在工作中自己始终坚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处处以弘扬红岩,爱护红岩,打造红岩为已任,工作中始终坚持工作到位不越位,人到、心到、行动到,牢记和坚持:政治上知恩,工作上知责,学习上知短,待遇上知足。做到了对组织忠诚、对同事真诚、对事业负责,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狠抓处室管理,强化工作措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执行力

一是健全内部组织抓管理,二是强化责任抓项目,三是突出重点抓突破,四是依靠组织和团队协作抓实效。充分发挥处室现有人员各自所长分工合作,营造和谐氛围建立和睦处室、创建有上进心、有活力,有执行力的团队。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处室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责任心越来越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执行力进一步提升。完成各类调研报告、课题研究、业务文稿、行政公文等共计50余份、近30万字;组织处室学习、传达联线会议精神、落实各项工作等召开处务会近50余次。

产业发展处因在20xx(重庆)中华红歌会全国红色纪念馆的邀请、联络、接待工作中表现突出,去年底被中华红歌会组委会(文化部主办)评为先进单位,为红岩联线争得了荣誉。

三、一年来完成的主要重点工作

1、完成市文广局课题研究任务《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6万余字课题项目;优秀调研课题申报材料;调研工作先进单位申报材料。此项课题纳入市文广局对红岩联线20xx年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

2、完成红岩联线201x年新春联欢会编导工作:编写红岩联线201x年新春团拜会实施方案;审查新春联欢会节目并提出修改意见;多次召开新春团拜会筹备组工作会;完成联欢会舞美设计,灯光、音乐设计,抽奖、颁奖、场内外服务、彩排、正式演出等相关工作,以较少的投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参加市委宣传部《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起草工作组相关工作,并完成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红岩联线重点项目申报专题报告。

4、撰写四篇专题文章红岩网站刊发:《党旗飘扬、红歌献给党》、《红岩精神、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红色演艺、精神桑拿、城市名片打造实景演艺项目的思考》、《科学谋划推陈出新以红岩品牌助推院团走进市场、走出国门》。

5、全力投入红岩剧场、红岩魂陈列馆改扩建二期工程及红岩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前期筹备工作。草拟工作组工作方案、红岩产业基地建设汇报材料、红岩魂陈列馆改扩建二期工程建设汇报方案完成烈士陵园宿舍楼住户统计、红岩村宿舍住户统计及西南政法大学、壮志路片区、松山片区、煤炭公司、博森厂、电器研究院、沙区卫校、红岩小汽配等调查摸底工作。对景区交通组织、产业布局等提出了建设性修改意见。

6、积极推进巴渝剧场装修工程。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落实相关工作,特别对完善功能、技术设备、外观内饰方面提出了许多整改建议,每项进程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及有关规定程序执行和运作。

7、完成《黄金周观众下滑分析报告》、《红岩联线1-5月产业数据分析报告》、《红岩联线一季度产业数据分析报告》共计6份。使联线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准确掌握产业动态,了解联线文化产业的生产状况、经营状况、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等情况,为联线领导制定产业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开辟产业项目、制定产业政策等提供信息和参考依据。

8、完成红岩联线上报中央文献研究室:2005至20xx年《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免票前后景区参观情况》、《红岩联线社会服务产品》汇报材料。

9、完成红岩联线《20xx年度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做法申报书、最佳文化产品推广》材料的编写。内容包括:文化品牌战略推广方案;文化产品基本信息,包括种类、数量、产品特色、定价情况、销售量和销售额等;文化产品营销策略及营销效果评价三方面。此材料上报参加由国家文物局与中国博物馆协会组织联合主办的20xx年度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做法评选,红岩联线分别入围最佳宣传推广、最佳旅游推广、最佳管理创新三个奖项。

10、完成市文改办下达任务《红岩联线文化改革发展成果》专题报告。

11、完成五进活动前期筹备工作。拟定五进活动策划方案、经费预算、路线设计、请示报告等相关文件。多次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宣教处、调研处、秘书处)联系商议策划方案、启动仪式、下发通知等相关工作。

12、积极主动与市文广局对接和协调两院团工作,处理各类事务共计58项。组织和协助京剧团《金锁记》、话剧团《河街茶馆》参加201x年重庆市舞台艺术优秀原创剧目展演;组织和协调两团参加市级专业文艺院团周周演惠民演出活动、庆祝直辖15周年、送演出进基层活动等。

协助馆长抓好两团工作,积极推进院团的创作、生产、演出,不断出人、出戏、出精品。当好三员(服务员、协调员、监督员),深入两团进行调研,详细了解两院团发展情况,积极协助两院团完善了日常工作制度,制定排练、演出制度、考勤制度、剧场使用制度、财务报账制度、绩效考核评审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落实文化宫剧场交由话剧团全面管理,巴渝剧场交由京剧团全面管理;并完成交接工作、资产清理及人员安置等相关工作。

13、开拓创新、知难而进,推进红色文化产品(旅游纪念品)开发工作。在接到此项任务后第一时间对联线现有书刊、音像制品、纪念品等进行了收集、整理、分类及产品分析,实地考察市内外旅游纪念品市场,与数家专业厂家、设计机构、设计人员进行洽谈、沟通、交流并提出研发思路,虽然完成的纪念品初稿研发方案还不很理想,但我们有信心在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开拓创新、知难而进,以红岩品牌为核心,开发出具有红岩特色特点、有珍藏和艺术价值的红岩系列旅游产品。

四、廉洁自律情况

一年来,在各项工作中我能以身作则,谦虚谨慎,遵纪守法,清正廉洁,集体利益为先,不计较个人得失,无任何违纪违规现象。能正确对待名利,在荣誉和利益面前不争不抢,不伸手、不攀比、不计较。把思想和精力放在想事业、比干劲,想工作、比贡献上来,保持一种淡泊名利、默默工作的平衡心态,努力做到正确认事,全面认人,诚恳认错,追求认可。有较强的廉洁自律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开拓创新精神不够强。产业处应是红岩联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健康发展的润滑剂、助推器、过滤器,在推进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方面应充分发挥职能,切实贯彻和执行联线对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工作要求,积极跟进和推进项目的实施。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务实创新地促进红岩联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健康发展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

二是主动交流沟通有待加强。与上级领导及其他处室的沟通交流做得不够,主动争取领导及同事的支持帮助做得不够,对全局发展的认识不够全面,容易影响工作进程和工作质量。

三是理论学习的着眼点不够高,重视程度不够。自觉主动抽时间学习少,学习内容不广泛,不深入,理论联系实际并灵活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去指导工作方面还显得点子不够多,方法不够活,思路还不够宽。

这些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

处级干部试用期满工作总结范文三

自20xx年11月担任中医临床学院院长、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全面主管学院行政工作。一年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兄弟教学院部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学院班子成员的相互配合下,在全院教职工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本人通过认真学习,严格履行工作责任,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任务,现将我在试用期有关德、能、勤、绩、廉方面总结如下,敬请各位领导及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加强理论学习,一如既往

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校党委《政治理论学习安排意见》,本人着重学习了《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学习读本》、《胡锦涛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六个为什么》、《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知识问答》,以及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反腐倡廉有关文件精神等。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以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并结合学习体会,给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

二、履行岗位职责,倾心倾力

中医学专业试点认证工作:专业试点认证准备工作历时十个月,作为学校认证办公室的主要成员和主办中医学专业的教学院部主要领导,从一开始的认证工作动员,到《认证自评报告》的形成,到认证支撑材料的准备,到专家认证工作方案的制定,最后到我院具体实施方案制定与落实,全程参与组织、策划与实施,经常加班加点,倾注了自己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为本次认证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认证专家组验收并获得专家好评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围绕现有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在学校和教务处的指导下,组织修订了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开设了新安医学教改试验班,指导开展学生遴选、导师遴选、学生导师双选、拜师仪式、培养方案制定等工作。同时,积极组织申报了一批国家、省、学校三级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部分项目亲自参与起草和修订。20xx年学院取得了部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12项的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团队成为部级教学团队,使我校在该项目中取得历史性突破。

学科建设工作:在我校成功申报国家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过程中,参与其全过程,收集和汇总中医学学科相关材料,亲自执笔起草授权学科中医学学科申报材料;在成功申报安徽省A类(重中之重)重点学科中医学学科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过程中,积极参与其中,后者还直接参与其组织与策划,以及申报书部分内容的撰写。此外还直接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分子生物学(脑病)实验室迎接专家评估准备工作。在刚刚结束的中医社杯华东地区大学生中医学科竞赛中,积极组队参赛,我校派出的两个代表队分获三等奖和优胜奖。

学校校庆工作:今年是学校建校50周年,也是中医系建系50周年。中医临床学院除全力配合学校校庆工作的同时,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承担了我院历届校友1000余人返校的接待任务,做到接待之前有计划和方案,接待过程中态度热情有专人负责和落实,工作有条不紊,受到校友的好评。

学院制度化建设工作:为使周三、周五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常态化、制度化,营造人人争当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风气和氛围,积极推动学院制定了《中医临床学院工作纪律》和《中医临床学院优秀、先进优先准入制度》;为了提高学院教研室建设水平,积极推进标准化教研室建设,建设成效受到学校教学督导的好评与赞誉。

学院日常管理工作:为了及时了解学院整体情况,上任伊始就深入课堂,掌握几乎所有中青年教师教学状况的第一手材料;延续既往好的做法,继续开展教学法和中青年教师中医名著研读报告会;引进本学科或交叉学科博士,以充实学科队伍,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攻读博士学位,以提高学科队伍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帮扶困难学生,09年学生就业率达93%;履行好一支笔的职责,用好每一分钱。等等。

个人业务情况:作为一名教授,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和带教研究生,继续开展现有国家、省(部)和厅(局)级科研课题研究,3篇,20xx年获学校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优秀教师称号。

三、不足之处和今后打算

一年来,本人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如有时调研不够,有些情况了解的不够细、不够实,掌握的材料不够充分,有时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工作经验相对不足,有时有急于求成的情绪等。

处级试用期总结篇2

关键词:红枣;环剥;坐果率;品质

为寻求成年灰枣树最佳环剥时期,实现优质高产,2011年在36团做了如下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环剥试验在36团林园连西一支三农李杰兰的枣园进行。该枣园2001年定植扁核酸,2002年嫁接灰枣,株行距2.5m×4.5m,为10年生枣树。该园年初667m2施有机肥3.5t,化肥全年投入每667m2195kg(其中尿素为65kg,磷肥62kg,钾肥68kg),全年灌水7次,667m2灌量810m3。树势健壮,园相整齐,符合本次试验要求。

1.2试验设计与方法

本次试验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为30株枣树,树势基本一致。处理1:花蕾期环剥(6月5日);处理2:初花期环剥(6月10日);处理3:初盛花期环剥(6月20日)。

试验在预定日期用环剥专用工具在主干上进行环状剥皮,宽度1cm,做到深达木质部却又不伤害木质部。环剥后用粗纤维绳来回拉几圈,以破坏维管束。经常检查环剥口,对提前愈合的枣树进行二次环剥,确保环剥后剥口35d内不愈合。9月底调查不同处理的枣吊坐果率、花序坐果率、最大单果重、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等级果率、平均产量等。

2结果与分析

据统计,供试枣园每667m2物化成本投入分别为:有机肥3500kg1330元,尿素60kg123.5元,过磷酸钙62kg99.2元,硫酸钾68kg258.4元,叶面肥100元,水费160元,病虫防治100元,机力费100元,生长调节剂20元,采收费600元,共计2891.1元。

试验结果表明(表1),在花蕾期环剥,株均产干枣7.39kg,667m2产干枣436kg,特、一级果率达55%;初花期环剥,株均产干枣7.91kg,667m2产干枣466.8kg,特、一级果率达50%;初盛花期环剥株均产干枣9.32kg,667m2产干枣550kg,特级、一级果率最高,达到60%,667m2产值19800元,除去物化成本2891.1元,每667m2的利润为16908.9元,经济效益最佳。故认为枣树环剥的最佳时间为初盛花期。

3小结与讨论

枣树花蕾期环剥,虽然等级果率较高,但总体产量较低,而且环剥后伤口愈合快,要进行多次环剥,树体容易受到伤害。初盛花期环剥,坐果率、单果重、特级和一级果率及总体产量水平均较高,效益显著,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处级试用期总结篇3

1.1中试工艺选择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处理工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的高低,废水出水水质、运行管理是否方便可靠等。该厂废水处理工程生物脱氮改造工艺选择的宗旨是:充分利用该厂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根据废水水量、水质情况、处理要求等,借鉴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发醇类制药行业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工程的实践经验[1],提出对现有污水处理系统生化部分进行工艺改造,主体采用具有脱氮能力强的“水解酸化+分段进水2级A/O”处理工艺。分段进水多级A/O工艺强化了反硝化,能获得较高的脱氮效率。其对氮的总去除率ηN包括两部分:一是剩余污泥排放去除的氮量ηEX;二是硝化、反硝化去除的氮量ηDN[2]。对于分段等比例进水,当各池的反应过程达到完全硝化和完全反硝化时。从上式可以看出,反应器段数越多、回流比越大,脱氮效率越高。分段进水多级A/O生物脱氮工艺可以在常规A/O回流比下获得更高的脱氮效率[3]。

1.2中试工艺流程中试工艺流程为:抗生素废水综合调节池水解酸化分段进水2级A/O生化沉淀监测排放。具体而言,从厂区污水处理站综合调节池来的废水,通过提升泵进入水解酸化池,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水解酸化,从而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简单小分子,达到水解酸化的目的,提高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反硝化碳源利用及好氧处理。水解酸化池出水分流进入“分段进水2级A/O”生化系统的A段,与O段来的硝化液和沉淀池来的活性污泥混合,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碳源在A段进行前置缺氧反硝化脱氮,把NO2-、NO3-转化成N2从水中除去,并降解去除部分有机物。经A段反硝化后的混合液再进入O段,进一步除去废水中剩余的有机物,并进行硝化反应,把NH3转化成NO2-、NO3-。“分段进水2级A/O”生化系统设内循环。生化出水进入生化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泥回流至A段,出水达标排放。

2主要中试设备与设计参数

2.1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设1格,采用钢结构,内安装生物组合填料。尺寸1.15m×0.5m×1.9m,有效容积1.0m3,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12h。

2.2分段2级A/O组合池分段2级A/O组合池1座,尺寸4.0m×2.3m×1.7m,有效容积13.8m3,A/O容积比为1:2。组合池采用钢结构,内分为缺氧区1、好氧区1、缺氧区2、好氧区2等4个分格,由隔离钢板隔开。缺氧区设机械搅拌装置,池中DO控制在0.05mg/L以下;好氧区池底设微孔曝气盘,池中DO控制在1.5~2.0mg/L。混合液污泥浓度控制在4000mg/L,总污泥负荷为0.10~0.15kgBOD5/(kgMLSS•d)、0.02~0.03kgTN/(kgMLSS•d),碳氮比BOD5/TN:3~5。混合液回流比为300%~400%、污泥回流比为100%,设计ηDN最高理论脱氮率为90%。

2.3生化沉淀池生化沉淀池设1格,尺寸0.5m×0.5m×1.7m,表面负荷1.0m3/(m2•h)。沉淀方式为竖流式,采用钢结构,与分段2级A/O组合池合建。中试主要设备“水解酸化+分段2级A/O+生化沉淀”组合池。

3结果与讨论

3.1水解酸化+分段进水2级A/O工艺处理效果为减少污泥驯化时间,水解酸化池和A/O生化池全部接种厂区现有污水处理系统生化池的污泥,污泥质量浓度约4000mg/L。系统采用连续进水方式开始运行,待达到设计指标后转入正常运行阶段,并对一个月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统计见图1、图2和图3,以下测定结果均为水解酸化进水及生化沉淀出水。从图1可以看出,在连续稳定运行期间,进水COD浓度在4051~5326mg/L之间,平均值为4526mg/L;生化沉淀出水COD浓度在296~396mg/L之间,平均值为346mg/L;COD平均去除率为92.3%。中试生化系统对COD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保证处理出水满足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即COD≤500mg/L)。但抗生素废水经生化系统处理出水还含有一定量较难降解的COD。从图2可以看出,在连续稳定运行期间,进水氨氮浓度在341~472mg/L之间,平均值为415mg/L;生化沉淀出水氨氮浓度在2.5~15mg/L之间,出水氨氮平均值为8.5mg/L;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8.0%。中试生化系统对氨氮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可保证处理出水满足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即氨氮≤45mg/L)。从图3可以看出,在连续稳定运行期间,进水总氮浓度在408~513mg/L之间,平均值为476mg/L;生化沉淀出水总氮浓度在41~60mg/L之间,平均值为48mg/L;总氮平均去除率为89.8%。中试生化系统对总氮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可保证处理出水满足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即总氮≤70mg/L),出水总氮已达到中试试验预定目标。

3.2“水解酸化+分段进水2级A/O”工艺与原工艺比较

3.2.1污染物去除效果比较中试“水解酸化+分段进水2级A/O”工艺与厂区现有“SBR+多级接触生化”工艺对COD、氨氮和总氮的处理效果对比结果见图4、图5和图6。观察图4、图5和图6,在这一阶段内,中试进水与现有厂区污水处理系统相同,中试工艺系统出水COD浓度基本保持在400mg/L以下,氨氮浓度保持在15mg/L以下,总氮浓度保持在60mg/L以下,和厂区现有污水处理工艺系统相比,出水水质较好且波动小,特别是总氮指标去除效果好。主要是由于中试系统采用了分段进水2级A/O与内循环完全混合处理技术,对进水进行了大量的稀释,使得系统抗冲击能力强,进水COD、氨氮、总氮等波动较大时仍能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指标正常。此外,也说明分段进水2级A/O工艺强化了反硝化效果,脱氮效率高。

3.2.2运行费用与管理比较结合厂区现有工艺的运行情况,污水处理运行费用占主要部分的为碱费和电费。碱主要是用在氨氮硝化产酸,pH值下降所需碱度的补充。根据理论计算,每硝化1g氨氮需消耗碱度(以CaCO3计,下同)7.14g,反硝化1g硝酸盐氮产生碱度3.57g。反硝化过程产生的碱可作为硝化过程碱度补充,减少碱消耗量。同时缺氧反硝化过程需要大量有机物碳源,大量COD被利用降解去除,减少好氧段降解COD需氧量。因此,中试“分段进水2级A/O”工艺与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对比,总氮平均去除率从42.9%提高到89.8%,反硝化脱氮比例大大提高,可节省约40%以上的耗碱量及20%以上的耗氧量,大大降低处理运行费用。分段进水2级A/O工艺采用连续进水出水方式运行,与现有SBR间歇工艺相比,无需控制进水、曝气、沉淀、排水等复杂操作过程,降低了操作强度,运行管理方便。

4结论

处级试用期总结篇4

一、适应发展需要,强化人才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已逐渐意识?quot;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区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适应滨海新区发展建设的需要。塘沽区是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的所在地,处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心位置,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与我区区位发展优势相匹配,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总的看,我区领导干部队伍勤奋敬业、甘于奉献、实践经验比较丰富,整体素质不低。但是,与新时期肩负的发展建设滨海新区的历史使命相比,我们干部队伍的结构和素网质还不适应,特别是缺少学历高、专业层次高、综合素质高、年龄低的专门人才。尽管区委、区政府每年都下力量,选送一批年纪比较轻、具有发展潜力的干部进行学历教育,加大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但仍然无法满足一些领导岗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立足创新和超前,努力构筑人才高地。

二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多年来,区委针对选拔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选拔视野较窄,论资排辈现象突出,民主监督力度不够,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立足制度创新和政策配套,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人事工作,重点抓好处级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工作,并于1999年年初形成了《关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暂行规定》。

三是,转变人才观念、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的需要。过去,我区干部队伍中对于面向社会,特别是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工作,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思想障碍。比如,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把干部分成自己的和外来的,认为有了机会应当首先提拔自己的;一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感到,只要资历到了,年头够了,就该提拔了。我们通过开展公开选拔工作,加强思想教育,使大家树立起"大人才"观念和竞争意识、风险意识。要认识到,塘沽不仅是塘沽的塘沽,也是天津的塘沽,全国的塘沽;干部不能分自己的和外来的,只要是能为滨海新区发展建设做贡献的,就是自己的;职位的升迁,凭资历、熬年头、跑关系行不通了,只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严密工作思路,规范运作体系

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操作。特别是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与面向本区公开选拔相比,有许多新的特点,更需要针对这些特点,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规范运作体系。努力做到:方案要周密,宣传要到位,程序要严谨,监督要强化,录用要慎重。

一是,方案要周密。制定好工作方案,是做好公开选拔工作的基础。特别是面向全国招考干部,涉及面广,影响面大,有许多问题要超前考虑、精心安排。在职位设置上,要提前进行调研,反复研究,设置准确、恰当,一旦公布,不能轻易改变。我区面向全国招考的岗位设置,主要考虑业务性比较强、本区现有干部中比较缺乏的人才资源,比如,城建、规划、园林、环保、卫生、教育、外经外贸等。在报名条件上,坚持学历要高,专业层次要高,年龄要低,优中选优。比如,在学历方面,一般要求必须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在职称方面,一般要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在年龄方面,掌握在40岁以下。在组织领导上,组成了三级领导工作机构。成立区委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开选拔的组织领导工作,选拔期间一般召开4次例行工作会议。组建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以及宣传、招考、考察、生活等职能工作组,负责公开选拔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是,宣传要到位。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有足够的合乎条件的人员来报名参与。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第一,宣传的面要广。在宣传上要舍得作必要的投入,选择的媒体权威性要强,影响面要大。从1999年上半年公开招考起,我们就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刊登《公开选拔公告》,还在互联网上制作了招考主页,链接在《搜狐》、《天津热线》、《星讯时空》等著名网站上进行宣传,首开了在《人民日报》和互联网上招考人才的先例,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第二,宣传的渠道要多。本区 的"两台一报"等媒体积极配合宣传,同时在党内系统专门发文件,对各级党组织积极配合招考工作提出要求。此外,要求本区符合条件的后备干部全部报名参加竞争,如果没有适当理由不参加竞争,取消其后备干部资格。第三,宣传的时间要长。由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招考,为了保证宣传效果,报名时间应适当延长。一般情况下,从公告之日起到报名截止时大体为一个月时间。1999年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139名同志报名应考,其中,硕士研究生27名,博士研究生1名;20xx年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52名同志报名应考,其中,硕士研究生58名,博士研究生4名。

三是,程序要严谨。实行面向社会和面向全国招考以来,我们在规范招考程序上下了较大的功夫。学习外地经验,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招考工作操作程序,以保证招考工作的公正性、严肃性和权威性。1999年上半年,中组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通知》后,我们又对照《通知》要求,对公开招考程序进行修订,使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在具体操作中注意把好"三关"。第一,把好资格审查关。本区的报考人员主要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的办法,争取使更多的优秀年轻干部参加报名。对外地考生,通过传真、信函等形式对其各类证明进行初验,待其参加笔试或面试前,再正式进行资格审查,确保报考人的硬件达标。第二,把好测试关。自1999年开始,笔试面试均采取市人事局统一题库试题,笔试出卷、判卷工作均由市考评中心负责的办法,保证了考试的权威性。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对于评定考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后者远远大于前者。因此,我们一般不将笔试成绩带入面试,笔试成绩只作为进入面试的资格条件。根据实际情况,从20xx年公开招考,我们采取了对于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研究生或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免于笔试的规定,可直接进入面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吸引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参加竞争。我们还广泛采用现代手段丰富测试内容,从1999年以来,除了综合试卷、专业试卷以外,还增加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心理测试等内容,作为考核使用的参考依据。第三,把好组织考察关。对本区考生的考察主要做到三个结合。即: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多层次地了解干部的德才表现情况;个人述职、群众测评与查看工作实绩相结合,努力把干部的工作实绩考察准;单位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和掌握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情况。对外地考生的考察存在一定实际困难,但我们设法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考生情况。坚持派出考察组到考生所在地,通过当地组织和群众对其工作、生活、学习情况进行考察了解。

四是,监督要强化。由于面向全国公开招考,考生来自全国各地,情况比较复杂,一些考生对招考的公正程度心存疑虑。为了保证招考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中正常运行,我们采取了全方位的、严格的监督措施。第一,考务工作委托市有关单位进行,有效地避免了考试中的不公正因素和漏洞。第二,对招考工作实行全程公证,这也是一种创新的作法,即:委托区公证处派出专人从报名开始,对招考工作的整个过程进行现场公证,并出具公证书。第三,对招考工作实行全程监察,区纪委和区监察局始终参与招考工作的全过程,笔试面试现场均设纪检席、监察席、公证席。

五是,录用要慎重。对应考人员的录用,坚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由于应考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受考察条件的限制,为慎重起见,一直坚持有一年的试用期。在报名期间就与本人讲明,一年试用期满后,如考核合格,正式任命;如考核不合格,可安排作科级职务的工作。对外地考生还可根据本人意愿,回原籍工作。20xx年,招录的外地干部中,有2名同志在一年试用期满考核时不合格,其中1名又延长了半年试用期,考核仍不合格。对这2名同志,我们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在下一级岗位作了妥善安排。

三、深化人才管理,完善公选机制

公开选拔干部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招考工作过程的结束,只是阶段性的成果。更重要的工作是,必须使招录的干部尽快熟悉情况,了解职责,尽早进入角色,发挥作用。另外,公开选拔工作,特别是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一个新生事物,必须不断总结、改进,不断深化、完善。

一方面,加强对录用干部的培养锻炼和管理教育,使其尽快成熟起来。录用干部上岗前,对他们进行短期培训,讲国内外形势、讲市情区情、讲发展规划、提工作要求。每年优先安排他们到区委党校或其他培训机构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对他们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试用期满后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分析。对考核称职的干部,及时转正;对个别存在这样或那样不足的干部,及时提醒帮助;对确实不称职、不适应岗位的人员,调换适当的工作,或降职使用。我们还定期到有关单位进行调研,了解录用干部的思想、工作情况,并向使用单位提出要求,为录用干部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同时,对在工作实践中,表现出综合素质比较好、工作能力比较强,发展潜力比较大的干部,及时安排到重要工作岗位。近几年,面向全国招考录用的干部中,有的已提拔为正处级领导干部,有的安排到综合部门的重要岗位,有的被市级机关选拔为副局级干部,有的成为单位的领导骨干。为了解除录用干部的后顾之忧,我们积极为他们协调解决配偶、子女的户口、就业、就学等实际问题。区政府拨专款购买了10套楼房,作为外地录用干部的周转用房。区委制定了相关政策,从1999年起,对试用期满经考核称职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录用干部,分别给予10万元和8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奖励。

处级试用期总结篇5

关键词:20%井冈・蜡芽菌SC;水稻纹枯病;药剂;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82-02

水稻纹枯病是灌南县水稻上的常发性病害,常年达偏重以上程度发生。该病在水稻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严重时可导致水稻死苗或不能抽穗,即使抽穗,秕谷较多,粒重下降,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目前市场上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较多,为了寻找更有效的防治药剂及最佳用药量,科学指导农民选择药剂,笔者于2013年进行了不同药剂、不同药量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田选择在新安镇闸北村6组一农户责任田,水稻品种为连粳7号,前茬为小麦,6月26日移栽,栽插方式为机插秧,试验田面积1 400m2。土质为中粘土,pH值8.2,肥力中等。试验田施药前水稻纹枯病处在发病初期(丛发病率达5%左右)。

1.2 供试药剂 (1)20%井冈・蜡芽菌SC(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20%井冈霉素DP(江苏绿叶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1)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2)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3)20%井冈霉素DP30g/667m2;(4)清水对照(ck)。每处理不设重复,共计4个试验小区,每小区面积为333.5m2,各小区随机排列。

1.4 施药时间与方法 试验进行2次用药,7月31日进行第1次用药,隔10d(即8月10日)进行第2次用药,每667m2药剂量对水45kg,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施药时水稻纹枯病进入发病初期。

1.5 天气情况 试验期间以晴天、多云天气为主,仅于第1次施药后1d、3d、9d、16d即8月1日、8月4日、8月23日、8月24日出现降雨天气。

1.6 调查内容和方法 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1次施药后24d(第2次施药后14d)即8月24日调查病情发展情况。每个试验小区分别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情级数,计算防治效果。分级方法如下:0级:全株无病;1级:第四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叶片);3级:第三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二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1.7 药效计算公式

1.7.1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100/(调查总株数×最高发病级数)。

1.7.2 防治效果计算公式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指增长率-处理区病指增长率)×100/对照区病指增长率。

1.8 产量调查

收获期测产,测定每处理区的稻谷千粒重及产量,分析各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1.8.1 取样方法 每小区对角线3点取样。每点量取21行,测量行距;量取21株,测定株距,计算每667m2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穗数。取平均穗数左右的稻株3~5穴(不少于50穗),调查穗粒数、结实粒、千粒重。

1.8.2 产量计算公式 单产(kg/667m2)=每667m2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106。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观察 药后对各处理小区进行安全性观察,未出现药害症状,水稻长势良好。

2.2 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 试验表明:药后24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以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最好,防效达80.54%;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次之,防效为78.35%;20%井冈霉素DP30g/667m2较差,防效为62.34%(见表1)。

2.3 产量比较 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20%井冈霉素DP30g/667m2这3个处理区每667m2稻谷产量分别为719.22kg、711.86kg、693.38kg,与ck667m2产量671.56kg相比,分别增产47.66、40.3、21.82kg,增产率分别为7.1%、6.0%、3.3%(见表2)。

处级试用期总结篇6

关键词:噻呋酰胺・戊唑醇;满穗(噻呋酰胺);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2-64-02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的常发性病害之一,常年发生严重,常规药剂如井冈霉素、己唑醇等药效期短,防效并不十分理想,特别是在天气状况不佳或田间严重发生的情况下,达不到理想防效。为评价300g/L噻呋・戊唑醇悬浮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笔者对该药剂进行了防治纹枯病的田间试验,以期为该产品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300g/L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溧阳市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满穗(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1)300g/L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20mL/667m2;(2)300g/L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30mL/667m2;(3)满穗20mL/667m2;(4)满穗30mL/667m2;(5)空白对照(ck),不用药,喷清水。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每小区面积66.7m2。

1.3 试验田概况 试验设在溧阳市溧城镇蒋店村一承包户稻田中进行,种植水稻品种为武运粳24号,2014年6月15日栽插,密度为1.5万穴/667m2。该试验田在试验前一直没有用药防治过水稻纹枯病,因此田间发病较重。

1.4 施药时间和方法 2014年8月2日上午施药,此时是分蘖末期(水稻孕穗初期),每667m2用水量40kg,用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均匀喷雾。

1.5 调查方法 各处理每小区定5点,每点5丛,共25丛。分别于药后7d(8月9日)、药后14d(8月16日)、21d定点观察病情消长,记录总株数,分级记录发病株数,计算株发病率、病情指数、病株率防效、病指防效,采用新复极差法测定各处理差异显著性。分级标准:0级:全株无病;1级:第4片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1片叶片);3级:第3片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2片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第1片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计算公式如下:病指=Σ(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100/(调查总株数×对照区药前病指);病株率防效(%)=(对照区病株数-处理区病株数)×100/对照区病株数;病指防效(%)=(对照区病指-处理区病指)×100/对照区病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由表1可知,300g/L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20mL/667m2药后7d、14d、21d病指防效分别为71.8%、82.7%、62.0%;满穗20mL/667m2药后7d、14d、21d病指防效分别为87.0%、90.9%、78.9%。经新复极差SSR法显著性测验除药后7d、14d、21d病指防效与满穗没有显著性差异(表2~表4)。

2.2 不同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持效期比较 300g/L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每667m2用20mL或30mL防治水稻纹枯病,药后21d病指防效仍控制在60%以上,持效期有20d左右,这与满穗667m2用20mL或30mL的持效期相仿。

2.3 安全性评价 据药后定期观察,300g/L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在破口期每667m2用40mL或60mL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因此,该药剂的使用对水稻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使用。

3 结论

处级试用期总结篇7

关键词己唑醇;水稻后期病害;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S48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174-01

水稻生育后期由于受水稻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等的影响而减产减收,为了更好地防治这些病害,在睢宁县水稻上进行了己唑醇、戊唑醇等防病增产的对比试验[1-3],现将试验情况及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该试验选择在睢宁县水稻主产区的凌城镇民主村一农户家的稻田里进行。试验田土壤类型为壤土,pH值为8.2,有机质含量1.58%,肥力水平中等偏上,主要以河水灌溉。前茬作物为小麦,产量为6 300 kg/hm2。该户水稻品种是Ⅱ优航1号,于2009年6月13日移栽,种植密度为19.35万穴/hm2。水稻病虫害发生状况、肥水管理水平及其他栽培条件都能代表全县水稻的总体生产情况。供试药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拜耳公司生产),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好力克,拜耳公司生产),300 g/L苯醚甲・丙环唑乳油(爱苗,瑞士先正达公司生产),5%己唑醇微乳剂(连云港立本公司生产),为当地市售合格产品。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 g/hm2(A)、225 g/hm2(B);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25 mL/hm2(C);300 g/L苯醚甲・丙环唑乳油225 mL/hm2(D);5%己唑醇微乳剂1 200 mL/hm2(E);以喷等量清水作对照(CK)。每处理面积180 m2,3次重复。各处理均用药2次,每次用量相同,第1次在水稻破口5 d用药,第2次在水稻抽穗70%至齐穗期用药。

1.3试验实施

第1次施药在8月27日,水稻破口5 d进行。第2次施药在9月3日,水稻抽穗74%。施药器械采用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用药液675 L/hm2。先向喷雾器中注入少量水,加入所需的药量,搅拌均匀,根据各小区面积再将水装至所需水量,进行叶面均匀喷雾。从8月27日开始第1次施药至10月13日调查,期间共发生降水过程15次,总降水量680 mm。其中从8月22日开始破口至9月10日水稻抽穗扬花期间发生2次共351 mm的降水,还有8 d为阴天,其他均为晴到多云天气。期间日平均温度为21.9~25.8 ℃,最高的是8月26日的28.6 ℃(25.3~34.6 ℃),最低是10月12日的17.9 ℃(16.2~21.1 ℃)。整个试验期间没有任何影响试验结果的反常气候等因素,气候状况与常年相近。

1.4调查内容与方法

1.4.1防治效果调查。穗瘟病调查:共调查1次,在第2次施药后3~4周(10月10日)进行;调查分级标准如下,穗瘟每小区平行跳跃式查50丛,调查总穗数和病穗数,统计病情指数,计算防效。同时观察记录稻粒表观性状(如增绿、外观鲜亮程度等)。穗瘟(以穗为单位)病情分级标准:0级为无病斑;1级为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3级为每穗损失6%~20%(1/3枝梗发病);5级为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7级为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分瘪谷);9级为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稻曲病和稻粒黑粉病调查:调查1次,于蜡熟期进行。记录每穗总粒数和病粒数,计算病粒率和病情指数,同时观察记录稻粒表现性状(如增绿、外观鲜亮程度等)。每小区平行跳跃式查10~20丛,调查分级标准如下(以穗为单位)。病情分级标准(以叶片为单位):0级为无病粒;1级为每穗1个曲球或染病稻粒;3级为每穗2个曲球或染病稻粒;5级为每穗3~5个曲球或染病稻粒;7级为每穗6~9个曲球或染病稻粒;9级为每穗10个曲球以上或染病稻粒。纹枯病调查:于第2次用药后7~14 d(9月19日);根据水稻叶鞘和叶片危害症状程度分级,以株为单位,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同时观察记录稻粒表现性状(如增绿、外观鲜亮程度等)。并用如下分级标准:0级为全株无病;1级为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1片叶片);3级为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为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为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为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计算公式[4-6]和统计分析:

采用“DMRT”法统计分析试验结果。

1.4.2生长和增产效果调查。稻谷和剑叶表现性状调查:观察记录每个小区稻粒外观表现(如增绿、外观鲜亮程度等及(下转第179页)

(上接第174页)

剑叶表观表观(长度披散度、直立等)。空谷率测定:每个小区随机抽取20穗,称取200 g收获稻粒,分出空粒并称重,计算空谷率,以2次重量相差不大于其平均值3%时为准。病谷率测定:每个小区随机抽取20穗,称取200 g收获稻粒,分出病粒并称重,计算病谷率,以2次重量相差不大于其平均值3%时为准。产量测定:于收获时期进行调查,产量分鲜重测定,即晒谷前进行。有效穗数调查,每小区查3点,每点连续查20丛,记录总有效穗数,然后计算平均有效穗数。平均每穗粒数调查,根据每小区平均有效穗数,每小区查3丛,记录其总粒数,并计算出每穗粒数、实粒数和空谷粒数、病谷粒数。千粒重调查,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1 m2,脱粒混匀样后任取1 000粒进行称重,以2次重量相差不大于其平均值3%时为准。理论产量(kg/hm2)=(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平均实粒数×千粒重)÷1 000 000。

2结果与分析

2.1防效

从表1可以看出,穗瘟病防治上,施药处理对穗瘟的防效在51.2%~65.1%。经方差分析,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处理C效果最好,达65.1%,其次为处理E,达64.8%,处理D达64.5%,排在第4位的为处理B,达62.1%,处理A为51.2%。由于Ⅱ优航1号较抗稻瘟病,调查时未发现穗茎瘟,仅在谷粒上发生瘟病,整体较轻。稻曲病防治上,对稻曲病的防效最好的为处理B,达89.0%,其次为处理E,达84.2%,处理D和处理A都是74.8%,而处理C为71.8%,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纹枯病防治上,各处理间防效差异较小,幅度为45.85%~53.39%,以处理B效果较好,处理E和处理C次之,再次为处理A和处理D,经过方差分析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稻粒黑粉病发生较轻,看不出明显效果。

2.2对水稻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

各处理均未出现药害,稻谷鲜亮程度各处理和CK差异不明显,仅在后期剑叶表现各处理较CK衰老慢,较直挺。从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较CK均有明显的增产效应,增产幅度在11.0%~17.4%,以处理B最好,达17.4%,其次为处理E,达16.2%,再次为处理C,为13.4%,处理D和处理A分别为12.0%、11.0%。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00 g/L苯醚甲・丙环唑乳油、5%己唑醇微乳剂对水稻后期病害防效好,使用安全,且具有增产效应,都可在睢宁地区应用,既防治病害又能达到很好的增产效应,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 高朝军,钟玉萍.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07-108.

[2] 姜海平,阚李斌,陈迎春,等.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防病增产效果初报[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8,29(9):31-32.

[3] 王维华,张剑,吴小年.25%戊唑醇EW防治晚稻稻曲病和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J].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6):42-43.

[4] 邹燕敏,汤露萍,花利明,等.15%氯啶菌酯・戊唑醇SC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0(2):117,119.

[5] 熊全汤,张聪,夏雨生,等.30%己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J].江西植保,2009,32(4):191-192.

[6] 陈再廖,朱洁,莫小平,等.己唑醇等三唑类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0(3):577-579.

处级试用期总结篇8

本公司员工分为工人和职员,职员按职务等级分为主任级以下职员(无级别)和主任级(含办事处总经理和总监)及以上职员。任免包括任用(同一级别调动)、升职(职务级别上升)、免职(职务级别下降);调配针对主任级以下人员的调岗,包括本部门内调岗和部门间调岗。

第一章基本原则

第一条公司积极为员工创造机会,员工须积极进取,适应公司发展要求,从而达到事事有合适的人做,人人有合适的事做,实现人与事最佳匹配。

第二条因岗择人:任用、调配以员工思想、学识、能力、经验等适合于岗位需要的资格条件为原则,因岗择人,以岗定薪。

第三条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第四条尊重每个员工的价值,坚持用人为贤和公正、公开、公平。

第五条分层负责:人力资源部是员工任免、调配的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

对其所属员工的使用有相应的责任和权利,直接上司对所属人员的使用(任免、调配)有推荐权,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员工是各级管理人员重要的职责。

第二章任免、调配流程

第六条部门经理级人员任免通过讨论,由系统总监、总经理批准,并由总经理

签发任命书,人力资源部开具“员工动态表”。

第七条主任级由用人部门或人力资源推荐,人力资源进行考察,报系统审核,总经理签发任命书,人力资源部开具“员工动态表”。

第八条办事处总经理的任用,由所属大区讨论通过,市场系统总监审核,总经理批准,并签发任命书,人力资源部开具“员工动态表”。

第九条主任级以下人员的调配,由用人部门提出“员工任免调配申请表”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优先考虑用人部门意见,并根据公司人员状况,同时考察被推荐人员,报系统总监批准,人力资源部开具“员工动态表”。

4、主任级人员任免,主任级以下人员调配,用人系统(部门)与人力资源部意见不一致时,结果以用人系统(部门)意见为准,会议纪要记录在案,双方签字确认,人力资源部对人员使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纳入年终部门经理用人考核中。

第三章任免、调配审批程序及权限

第七条任免:任免分为主任级及以上人员任免和办事处经理任免,其流程如下:

一、主任级及以上人员任免流程:

1、用人系统或人力资源部提名,提交相关评审资料,报行政系统;

2、人力资源部组织访谈和考察;

3、行政系统组织召开人力资源评审会。评审通过后,主任级人员由行政副总签

发任命书,经理级人员提交公司经管会讨论,由总经理签发任命书。人力资源部开具

“员工动态表”;

二、办事处经理任免流程:

1、营销系统或人力资源部提名,报行政系统;

2、人力资源部组织访谈和考察;

3、行政系统组织召开人力资源评审会;

4、评审结果向公司市场办公会议通报,无异议,非直辖办经理由行政副总签发

任命书,直辖办由总经理签发任命书。

第八条调配:调配是针对主任级以下人员的使用,分为本部人员(主任级以下)调配和办事处人员(除办事处经理以外人员)调配,其流程如下:

一、本部人员调配流程:

1、用人系统或人力资源部申请;

2、用人系统审查批准;

3、人力资源部签发“员工动态表”。用人部门经理对移交结果负责。

二、办事处人员调配流程:

1、办事处销售主任由销售部申请,人力资源部审核,营销系统批准,人力资

源部签发“员工动态表”;

2、经理助理、商务代表由办事处申请,人力资源部审核,销售部或销售分部

批准,人力资源部签发“员工动态表”;

3、调配人员进行工作移交,办理相关手续。用人部门经理对移交结果负责。

第三章其他

第九条人员任免须向人力资源部提交如下资料:

1、《员工任免调配申请表》或《转正申请表》;

2、《个人述职报告》。述职报告须包括以下内容:(1)个人履历;(2)工作业绩(尽可能量化、具体);(3)工作设想;

第十条人力资源部在接到申请部门相关资料后,在两周内完成访谈及核查工

作。

第十一条对主任级(含办事处经理)及以上人员任免需召开人力资源评审会。

15日前申请者,在当月月底评审,15日后申请者,则顺延到下月月底进行评审。

第十二条按以上审批权限规定,凡未经公司人力资源评审会或人力资源部批

准、授权或委托,任何部门不得进行人员的人事变动及相应的工作交接。人事变动包括:招聘、任免、调配、离职(辞职、辞退、立即辞退)等。

第十三条为加强人员动态管理,所有人员的试用、转正、任免、调配、离职(辞职、辞退、立即辞退)、外调均以人力资源部开具的“员工动态表”为准,而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四条办事处经理任职资格:须在公司总部工作、培训三个月以上方可派至

三至四类办任经理,特别优秀者可破格任二类办经理。办事处经理调配由较低类办事处向较高类办事处晋升,原则上不得越级晋升,需破格晋升的,由行政系统提交市场办公会议讨论通过。

第十五条试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员工需试岗:

1、首次担任主任级(含办事处经理)及以上职务者,试岗期六个月;

2、跨专业或调配上高一级岗位者,试岗期为三个月;

3、因病、伤离开工作岗位3个月以上,符合复工条件,重新上岗者,试岗期为

三个月。

第十六条薪资定级规定:试岗期满由用人部门提出转正申请,经人力资源评审会评审合格后转正,试岗期及转正工资均为该岗位工资的最低档。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之日起实施,以前的有关文件和规定即行废止。

第十八条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解释。

第十九条名词解释:

1、本部:

2、办事处:指全国各办事处及国外办事处;

3、主任级:指主任、副主任;

4、经理级:指经理、副经理;

5、主任级及以上人员:指主任、副主任、经理、副经理。

第二十条附件:

1、副主任级以上人员任免流程图;

2、办事处经理人员任免流程图;

3、本部副主任级以下人员调配流程;

4、办事处其他人员(除办事处经理)调配流程图;

5、员工转正申请表;

处级试用期总结篇9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用量;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118-01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是由拜耳公司生产的一种广谱杀菌剂,为明确该药剂对本地区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笔者于2014年在晚稻上进行了该药剂不同使用量对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的药剂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由拜耳公司提供试验药剂),20%井冈霉素粉剂(农户市场购买)。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国家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浙江湖州区域站,试验地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四周均种植水稻,常年水稻纹枯病中等发生。供试水稻品种为秀水03。栽培方式为直播,播种时间为5月27日。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 g/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20%井冈霉素粉剂900 g/hm2及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66.67 m2,随机排列。

1.4 试验方法

施药处理区用药2次,按当地农户防治习惯,纹枯病激增期前用药,第1次用药时间为8月9日,第2次用药时间为8月27日。施药方法为采用手动喷雾器按675 kg/hm2水量均匀喷雾。田水管理按当地农户常规标准进行[1-3]。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分别于施药前、第2次用药后7 d及14 d调查病株率,并计算病情指数,每小区固定查3个点,每点取15丛,记录总株数及发病株数。采用如下分级标准[4-6],0级:全株无病;1级:第4片叶及以下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1叶);3级:第3片叶及以下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2片叶及以下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及以下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药效计算方法如下:

病情指数=[∑(各级病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穗数/9×100(1)

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100(2)

式(2)中,CK0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T0为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CK1为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1为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试验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评价各处理间防效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第2次用药后7 d防治效果

使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 g/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20%井冈霉素粉剂900 g/hm2及空白对照的病情指数分别为0.85、0.75、0.74、3.48;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 g/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及20%井冈霉素粉剂900 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55%、77.09%及77.64%。在2次施药后7 d,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 g/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与20%井冈霉素粉剂900 g/hm2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表1)。

2.2 第2次用药后14 d防治效果

在施药后14 d,使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 g/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20%井冈霉素粉剂900 g/hm2及空白对照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75、3.19、3.14、10.69;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 g/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及20%井冈霉素粉剂900 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3.49%、68.82%及69.11%。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和20%井冈霉素粉剂900 g/hm2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 g/hm2的防治效果(表1)。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区与空白对照区相比,株高、叶片等均无明显差异,说明试验药剂75%肟菌・戊唑醇水(下转第120页)

(上接第118页)

分散粒剂150 g/hm2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从防治效果上看,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 g/hm2,与20%井冈霉素粉剂900 g/hm2无显著差异。在纹枯病发生前期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 g/hm2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防治效果无明显差异。考虑成本及防效等因素,建议在纹枯病发生初期、纹枯病激增期使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并建议适当增加用药次数。

4 参考文献

[1] 陈将赞,丁灵伟,戴以太,等.苯甲・嘧菌酯等药剂防治早稻纹枯病的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3(11):1447-1448.

[2] 戴德江,王晔青,姚晓明.6种新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调查[J].中国植保导刊,2014(1):64-65.

[3] 肖卫平.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试验效果[J].农技服务,2014(4):70,72.

[4] 余山红,王会福,汪恩国.肟菌・戊唑醇对水稻穗颈瘟预防效果及应用技术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4(5):50-52.

处级试用期总结篇10

关键词:水稻稻曲病;常用药剂;防效;对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3-0089-02

水稻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只发生于穗部,为害部分谷粒,又称伪黑穗病、稻青粉病、稻绿黑穗病、稻谷花病,俗称丰收果。病菌以落入土中的菌核和附于种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竖年7―8月菌核萌发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花器和幼颖。病菌先为害个别谷粒形成菌丝块并逐渐增大,使内外颖稍张开,露出淡黄绿色块状物即孢子座,后渐膨大,包裹全颖,呈黑绿色,以后龟裂,散出墨绿色粉末,即厚垣孢子,外面脱落的黑色颗粒即菌核。菌核产生子囊孢子和厚垣孢子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等传播,再次侵入稻谷为害。20世纪80年代以前,池州市贵池区以常规水稻种植为主,施肥水平不高,水稻稻曲病零星发生,危害轻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尤其是近10年超级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的推广,加上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和高产施肥技术的广泛应用,池州市贵池区水稻稻曲病发生面积逐渐增加,危害程度日益加重,水稻稻曲病已经成为我地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据近几年调查,一般田块稻曲病穗发病率为5%~10%,最高田块病穗率达42%以上,一般田块产量损失在10%左右,大发生年份个别田块几乎绝收。稻曲病不仅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还影响稻米品质,不利于稻谷的销售,降低了水稻种植效益。同时稻曲病病菌产生的毒素对人畜有害,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稻曲病的防治对水稻的生产及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由于抗稻曲病病品种的数量不多,目前的预防技术尚不成熟或正在研究,当前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化学防治。本地生产上化学防治稻曲病的药剂比较多,为此,笔者在市场上选购了4种生产上常用的药剂按推荐剂量使用进行试验,从中筛选出对稻曲病有较好防效的药剂,供大田防治使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Y两优1号,为两系超级杂交稻,穗大米质优,但易感稻曲病。供试药剂:(1)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拜耳科技生产;(2)43%戊唑醇悬浮剂,兴农药业生产;(3)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生产;(4)10%井・蜡芽悬浮剂,江苏好收成生物农药生产。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g/hm2兑水600kg喷雾;处理2: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0mL/hm2兑水600kg喷雾;处理3: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00mL/hm2兑水600kg喷雾;处理4:用10%井・蜡芽悬浮剂2 250g/hm2兑水600kg喷雾;处理5:清水对照,用同样量的水喷雾。每处理面积在350O以上,各处理用相同处理药剂两次防治稻曲病。

1.2.2 调查和计算方法 试验于蜡熟后期分别调查病穗率和病情指数,采取平行跳跃取样,每处理取5点,每点调查100穗。稻曲病病指分级标准如下:1级:每穗一个病粒;2级:每穗2个病粒;3级:每穗3~5个病粒;4级:每穗6~9个病粒;5级:每穗10个以上病粒。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病穗率(%)=发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发病穗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穗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粒病率(%)=病粒数/总粒数×100;

病穗率防效(%)=(对照发病穗率-处理发病穗率)/对照发病穗率×100;

病指防效(%)=(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粒防效(%)=(对照粒病率-处理粒病率)/对照粒病率×100。

2 试验基本情况

本实验为大田生产试验,试验时间为2015年,试验田块位于秋江办事处梅里村万祥户。试验田块为马肝泥土,肥力中等,前茬为油菜。试验为一季中稻,品种为Y两优1号,机械栽插,5月12日播种,5月30日栽插,肥水管理基本一致。试验前期天气基本正常,8月份阴雨天数偏多。试验分别在8月8日(始穗前10d左右)和8月22日(齐穗期)用电动喷雾器喷药防治。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的防效比较 从病穗率防效来看,防效依次是43%戊唑醇为79.5%、10%井・蜡芽为76.1%、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为74.6%、75%肟菌酯・戊唑醇为72.7%,各处理防效均达70%以上,处理间差异不大;从病指防效来看,防效依次是43%戊唑醇为78.6%、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为68.9%、10%井・蜡芽为63.1%、75%肟菌酯・戊唑醇为58.3%,各处理间防效差异较大;从粒防效来看,防效依次是43%戊唑醇为92.3%、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为84.6%、10%井・蜡芽为80.7%、75%肟菌酯・戊唑醇为76.9%,处理1和处理2之间防效差异较大,总体比较,各处理均有明显防效,以43%戊唑醇最佳,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和10%井・蜡芽其次,75%肟菌酯・戊唑醇防效一般。

3.2 安全性 试验期间各处理用药后,水稻未发生枯萎、畸形和斑点等药害,水稻长势与对照基本一致,说明供试药剂对水稻生产安全。

4 结论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