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试卷

时间:2022-06-15 05:50:00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公文中兼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议论、描写,说明

B.说明、议论、抒情

C.叙述、议论,说明

D.说明、描写、叙述

2.下面公文中,属于下行文的是:

A.请示

B.函

C.决定

D.报告

3.发文机关应当使用:

A.发文机关的简称或缩写

B.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C.发文机关的全称或别称

D.发文机关的全称或简称

4.盖印章时,应做到:

A.上压正文,下不压成文日期

B.既压正文,又压成文日期

C.上不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

D.上不压正文,下不压成文日期

5.专用公文指的是()根据特殊需要使用的公文。

A.外事部门、司法部门、军队

B.外事部门、司法部门、工青妇组织

C.外事、司法、科技等部门

D.司法部门、技术、保密单位

6.行政公文有()种。

A.11种

B.13种

C.15种

D.18种

7.行政职能具有很强的公共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行政职能更多表现为一种:

A.政府内部管理职能

B.国家管理职能

C.政治统治职能

D.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8.现代行政决策体制通常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行政决策咨询系统、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和()四部分组成。

A.行政决策领导系统

B.行政决策执行系统

C.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D.行政决策评估系统

9.当前我国具有综合性审批控制职能的行政组织系统是:

A.人大及其常委会

B.人大常委会和政协

C.党中央政治局

D.人大常委会和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10.政府机构也被称为:

A.国家机构

B.行政管理机构

C.政治机构

D领导机构

11.行政机关根据上下级之间的权威和服从关系,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手段是: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

12.在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之前,我国的人事行政制度被称为:

A.组织制度

B.官僚制度

C.干部人事制度

D.科举制度

13.下述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县人大常委会

B.县农业局

C.村民委员会

D.县委农工部

14.设计组织结构、调配人员在政府管理运行中所处的阶段为: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15.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

A.基本法律

B.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C.行政法规

D.行政规章

16.与道德、宗教等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律的重要特征就在于:

A.法律具有强制力

B.法律可以调整市场经济关系

C.法律是由国家制订或认可的

D.法律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

17.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

A.一般法和特别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成文法和习惯法

18.下列选项中效力最高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x法(试行)》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施行细则》

C.国务院制定的《××条例》

D.*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办法》

19.“有了法律,人们就能够知道国家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从而知道必须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必须不做什么”。这体现了法律的: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预测作用

20.那些来源不同,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在法学理论上,被称为:

A.法系

B.法律体系

C.法的渊源

D.法的起源

21.关于法律关系特征的正确表述是:法律关系是:

A.根据道德规范,在人们之间形成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B.由社会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

C.以法律传统的存在为前提的社会关系

D.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22.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其作用主要在于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3.作为文明活的灵魂的哲学是指:

A.除了唯心主义哲学之外的观点

B.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观点

C.任何一种哲学的精华内容和积极部分

D.任何一种哲学派别及其观点

24.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是:

A.必须具备正确的意识

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C.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

D.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25.下列说法,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认识是以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等形式来反映自然与社会

B.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

C.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D.人的意识可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也可能是对客观世界有选择的甚至歪曲的反映

26.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是在:

A.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

B.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

C.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27.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8.邓小平理论和思想的关系是:

A.继承关系

B.发展关系

C.继承和发展关系

D.替代关系

2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

A.政治组织形式

B.政权组织形式

C.行政组织形式

D.司法组织形式

30.党的十五大载人史册的标志是:

A.制定了跨世纪的发展战略

B.号召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C.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D.在理论上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务院2014年8月24日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行政机关公文种类除通知、通报、请示、报告还包括:

A.命令(令)、决定、通告

B.批复、会议纪要、意见

C.指示、办法

D.议案、公告、函

E.规定、条例、合同

2.应当标明文件份数序号的公文是:

A.绝密文件

B.机密文件

C.秘密文件

D.一般文件

E.紧急文件

3.公文标题中除()加书名号之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A.法规名称

B.规章名称

C.被批复的文件名称

D.被印发的文件名称

4.政府职能的特点有:

A.执行性

B.独立性

C.整体性

D.多样性

E.动态性

5.在我国,不属于政府机构的是:

A.工会

B.共青团

C.农村村委会

D.街道办事处

6.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有:

A.政府部门与企业脱钩

B.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C.加强对企业投资的审批

D.在国有重点企业试行稽查特派员制度

7.政府机构改革所坚持的精简与效能原则包括以下含义:

A.转变政府职能

B.减少政府机构

C.缩减人员编制

D.简化办事程序

8.一般法是指适用于一般的法律关系主体、通常的时间、国家管辖的所有地区的法律。下列选项中属于一般法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9.下列选项中,同一组法律规范之间效力相等的有:

A.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

B.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C.部门规章与部门规章

D.甲地的地方政府规章乙地的与地方政府规章

10.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有:

A.所有公民一律平等

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D.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1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有: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2.“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说明:

A.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具有相对性而不能固守

B.马克思主义要随着时代、实践、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C.不应该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D.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13.“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一观点是:

A.否认历史偶然性的绝对决定论

B.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C.承认必然性发挥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14.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邓小平理论没有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和创新

C.邓小平理论适应时展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和创新

D.邓小平理论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1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

A.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B.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C.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D.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判断题

1.公文的作者必须是依法成立的机关、团体、单位及其负责人,其他人没有权力制发公文。()

2.报告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

3.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立由国务院自行决定。()

4.在我国,行政是国家权力体系中与立法、司法并列存在的三种权力之一。()

5.政府职能必须反映政府的需要。()

6.“法”是上升为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

7.法与道德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强制性。()

8.*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规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制定的规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9.静止就是不动。()

10.20*年3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保护环境行动纲要(20*—20*年)》。()

四、公文改错题(修改下列文件标题)

1.××公司对×××等6人聚众的处罚通知

2.××大学优秀学生评奖

3.××交通局××水电站施工期间严重影响我们水运的情况报告的汇报请求

4.××省交通厅关于国家安全部、交通部两部贯彻国家安全法有关规定文件中有关问题的请示

五、简答题

1.简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和措施。

2.请简述法律的特征。

3.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对我们实际工作的意义。

六、论述题

试论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

七、案例分析

1.经过严格审核和充分论证,到2014年5月,国务院部门先后三批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1795项,同时对涉及9部法律的11项审批项目提出了取消和调整的建议。2014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了这9部法律修正案。至此,国务院部门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18*项,占总数的50.1%,实现了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层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国内外普遍反应良好。

请问:国务院为什么要主动放弃审批项目?这种做法说明了什么?

2.2014年冬季,贾女士去超市购物,因临时有急事,便空手从无购物通道离开超市。出门时,被该超市保安拦住称怀疑其大衣内藏有商品,要进行搜身检查。贾女士予以否认,但保安坚持不信,并强行拉住她的衣襟,引来众人围观。贾女士羞愤不已,便拉着保安到附近的工商所,经工商所人员查实,贾女士身上确无该超市的商品。

问:该案中保安有没有违法行为?贾女士证明自己清白的做法怎样才更妥当些?

全真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C3.B4.C5.C

6.B7.D8.C.9.D10.B

11.A12.C13.B14.B15.D

16.C17.B18.A19.A20.C

21.D22.D23.C24.C25.B

26.D27.D28.C29.B30.B

二、多项选择题

1.D2.AB3.AB4.ACDE5.ABC

6.ABD7.ABD8.AC9.BCD10.BCD

11.BC12.BC13.BD14.CD15.ABCD

三、判断题

1.√2.×3.×4.×5.×

6.×7.×8.√9.×10.×

四、公文改错题

1.在“公司”后加“关于”;文种使用错误,将“通知”改为“通报”;移动“处罚”一词到“对”的位置。修改后的标题为:××公司关于处罚聚众的×××等6人的通报。

2.在“大学”后面加“关于”;在“评奖”后面加“情况和文种通报”,即:××大学关于优秀学生评奖情况的通报。

3.将“××”、“期间严重”、“我们”删掉;删去“的汇报请示”,改为:××交通局关于水电站施工影响水运的情况报告。

4.删去“国家安全部、交通部两部”和“文件中有关”;在“规定”后加“的”字,改为:××省交通厅关于贯彻国家安全法有关规定中的问题的请示。

五、简述题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主要有四方面:(1)由微观、直接管理转向宏观、间接管理;(2)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3)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4)由政治统治职能为主转向市场监管、社会公共服务。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具体为:(1)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2)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3)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

2.法区别于其他上层建筑的特征有:

(1)法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因而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3.(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质是思维,还是存在?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因为它规定着各派哲学的发展方向并决定着哲学的性质。第二,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客观标准。(2)哲学的基本问题同实际工作关系极为密切:哲学的基本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它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主观意识出发,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呢?这是关系到能否坚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大问题。因此,实际工作离不开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理论对实际工作起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六、论述题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来自政府内外部的各种因素。具体包括:

第一,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决定了政府机构改革的力度和进

程。政府机构改革必须适应并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政府机构改革能够为促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下放权力、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奠定良好的机构基础。

第三,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帕金森定律”指出,公共部门管理人员具有“相互制造工作”的特性,从而导致官僚机构具有不断自我膨胀的规律。要精简机构和人员,机构改革是必要的措施之一。

第四,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财政为政府的行政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但政府规模

过大,不仅会增加财政负担,也会影响行政效率。

第五,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机构改革

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机构改革,理顺关系,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七、案例分析

1.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政府开始逐步放松对经济的具体管制,向着有限政府的方向迈进。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务院部门之所以放弃审批权,正是由于以往审批权过多,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这种做法表明,我国政府正在实现转型,从过去的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从过去集中计划管理、微观直接管理向宏观、间接管理转型,同时说明政府正在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政治、经济、社会和全球化的发展。

2.(1)保安的行为违法,侵犯了贾女士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是我国宪法中明文规定的

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其中就包括了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限制和搜查。要搜查公民的身体必

须履行法定的手续,并且搜查女性公民身体时,必须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2)贾女士去工商所寻求公道的方式也是不妥的,因为工商所也没有搜查公民身体的权力,应该是找公安机关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