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4 17:50:14

广播电视法

广播电视法范文篇1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维护方法;主要特征

一、引言

就广播电视而言,既可以说是社会公共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可以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得到了人们所广泛喜爱和有效发展。通过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确保广播电视的顺利播出,促进广播电视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详细分析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主要特征,并针对于如何做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有效方法,并提意见,帮助广播电视的从业者制定更合理的维护方法。

二、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主要特征分析

(1)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随着社会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得广播电视技术得到了有效升级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广播的系统结构框架也逐渐的趋于复杂化方向发展,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涉及的范围也相对比较广泛,其中主要包括:广播电视的播控系统以及信号发现传输系统等各方面工作内容。(2)所需的维护费用较高。一方面,要想使广播电视节目更好地制作完成,那么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二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广播电视节目播放频率和播放量的不断增加,所需要的广播电视技术维护费用也会随之增多。另一方面,无论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还是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都在追求节目的时效性,所以在这一追求过程中就会额外花费一定的成本费用。(3)广播电视的容量相对较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满足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对于信息的获取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在这一背景下,广播电视系统逐渐增加了信息传输量,同时这也为广播电视的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压力。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电视广播信息的传输量也势必会逐渐增加。(4)广播电视有着较高的播放频率和时间。从以往的广播电视播放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其播放频率,还是播放频道都相对较少。但是最近几年来,在网络技术和媒体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广播电视的发展速度变得日益加快,并逐渐趋于多方向发展,通过相关维护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广播电视的播放次数和时间都增加,可以说是以往广播电视播放的几倍,并且有的广播电视频道能够保持24小时一直播放,同时这也为广播电视技术带来了负担和压力。

三、做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有效方法

(1)加强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来说,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所以这就为技术的维护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所以,为了做好广播电视工作,就必须完善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制度,通过建立全面的维护管理体系和科学的制度,从而做好对广播电视从业的相关人员的约束,并且更好地进行管理。同时还可以确保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首先,要让内部工作人员对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够充分意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使其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当中。其次,也要提升维护工作者的专业性,因为广播电视有很多专业的技术,这就让维护工作也必然有对相关技术的高标准,所以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将广播电视维护技术做到有效应用。最后,还要结合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实际需求,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管理制度体系,通过与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以此来加强广播电视工作人员障碍识别能力的有效提高。(2)提高广播电视维护人员整体素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自身能力、专业水平等素质的高低,就会决定广播电视维护工作的工作效果,以及影响相关的管理制度能够顺利实行,同时对于维护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也有着一定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做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的培训工作就凸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工作中,多组织一些有关广播电视技术维护方面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学习和培训工作,使所有的维护人员都能够获得提高水平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从而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同时对于广播电视技术故障识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在社会时代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广播电视行业在过去有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大量全新的技术使用,虽然电视节目变得更加丰富,但是维护工作也变得困难。要想使广播电视行业有一个健康稳定发展,那么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提高对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不断地学习并掌握维护知识和相关技能,从而促进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贺丽媛.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征及维护方法[J].科技传播,2018,10(21):68-69.

广播电视法范文篇2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特征;工作方法

1前言

广播电视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其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广播电视的技术维护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的系统越来越复杂,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程度逐渐提升,这就给广播电视的技术维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以上,本文简要研究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工作特征和工作方法。

2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特征分析

2.1工作压力大

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当前广播电视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新,如何适应信息网络技术的特点进行技术维护至关重要。此外,广播电视在播出时间、播出频率、频道数目等各个方面都呈现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一般广播电视节目每天播放时间为17个小时,有的甚至全天候二十四小时进行播放,这就增加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压力和成本,同时也给维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

2.2系统日趋复杂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广播电视是科技化的产物,随着科技的发展,其播控系统、传输系统等越来越复杂,电视播放的频次、频道的数目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网络化的发展也加剧了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单频道的播出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这就衍生出了综合性的播控系统,相较于单频道系统而言,综合性播控系统的调度更加灵活,视音频切换矩阵庞大,周边设备齐全,例如同步机、制式转换器等,因此相应的广播但是维护工作的范围也逐渐扩大,难度逐渐增加[1]。

2.3工作量大

广播电视的覆盖体系以及信息传输量与传输系统息息相关,当前传输系统越来越先进,相应的广播电视覆盖体系逐渐扩大,信息传输量逐渐提升,这就增加了技术维护人员的维护工作量。此外,我国卫星技术发展迅猛,卫星电视逐渐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广播电视的卫星同步传输已经成为其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信息传输量势必会迅猛增长,在一次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包含上百个节目,这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工作量。

2.4维护难度大

我国广播电视完成覆盖主要依靠的是电视广播发射、中短波发射及调频等,这些发射系统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发射系统是广播电视系统的最后环节,对于发射系统的维护至关重要,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射技术还不够先进,使用的发射设备体积庞大且效率较低,这就增加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中发射系统维护的难度[2]。

3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方法研究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广播电视技术维护有着维护压力大、工作量大、维护困难、系统复杂等特点,这就对技术维护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下面从维护原则、维护目标、故障发生等三个角度简要研究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方法。

3.1以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原则为基础

技术维护原则是保证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基础,因此维护人员应当坚持维护原则:①细致性原则:广播电视有着系统复杂的特点,在运行的过程中很可能因一些细节产生故障,这就需要维护人员坚持细致性原则,在维护的过程中注重对广播电视细节的检查,以此来避免故障出现或故障扩大,实现维护效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②灵活性原则: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逐渐提升,在技术维护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方面较多,这就需要维护人员根据故障特点和故障方面灵活的选择维护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技术维护的可靠性和有效性[3];③养护原则:为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在广播电视系统正常工作的过程中,维护人员应当加强对相关设备及系统的养护,防患于未然,以此来降低故障发生概率,保证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稳定。

3.2明确维护目标

只有确定了维护目标才能够保证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有效性,当前许多技术维护人员在维护工作中有着一定的盲目性,维护目标确定不准确。因此,应当积极提升维护人员的素质,增加其维护实践经验,这样维护人员才能够在明确维护目标的过程中从多个层面和多个技术角度来考虑,以此来保证维护目标确定的准确性,从而降低故障发生率;此外,维护工作人员在维护目标确定的过程中要以避免大型事故出现为基础,对维护流程进行细致的划分,对维护目标进行细致划分,以此来保证维护目标确定的全面性,降低故障发生概率;最后,维护人员应当对设备使用环境进行优化,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的条件,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有效避免故障的发生,从根源上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3.3控制广播电视的事故发生

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稳定是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根本任务,要控制广播电视事故的发生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信息检查:在广播电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些非技术性的故障和事故,非技术性故障也会影响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影响电视用户的观看,相较于技术性故障而言,非技术新故障往往比较容易检查出来,这就要求维护人员要加强信息检查,有效避免非技术故障的发生;②采用新技术:当今时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广播电视技术维护技术而言也是如此,因此维护人员应当积极掌握新技术、采用新技术,以此来提升技术维护的效率和质量,应用先进的设备来对故障进行排查,来对系统进行维护,降低广播电视故障的发生概率[4];③运行状态检查:对于广播电视系统来说,其设备运行时的状态和故障时的状态往往是有差别的,例如声音上的差别、震动上的差别等等,这就需要维护人员要加强对系统及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做好检查记录,以此来为故障判断提供依据,从而在故障发生之前及时进行维护,降低故障发生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对广播电视的技术维护至关重要,当前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有着维护难度打、工作量大、维护压力大、系统复杂等特征,因此维护人员应当积极坚持维护原则、明确维护目标、降低故障发生概率,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技术维护工作的有效性,才能够保证广播电视系统的稳定运行。

作者:高晓燕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572台

参考文献:

[1]周兴.分析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特征与方法[J].科技传播,2014(05):16,7.

[2]赖文婷.论新时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J].西部广播电视,2015(10):209.

广播电视法范文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维护工作;维护价值;维护事项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日益忙碌所以空闲时间的休闲娱乐就显得尤为重要。看电视是一种舒适便捷的娱乐方式,逐渐成为一种日常娱乐,尤其在家庭中,对广播电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的现状就要求广播电视台必须要做好广播电视的维护工作,保证电视节目画质清晰不受干扰的正常播出。努力做好广播电视的维护工作,不断完善维护系统,为广播电视设立一个坚实的后盾。

1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征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与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应该是相适应的,在广播电视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广播电视维护工作的特征也经历了许多变化,现在的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计算机媒体介入及系统自动化。现在广播电视全部实现网络化,依靠网络能进行自动传输,定时播出等。这样的网络系统维护为维护人员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在这样快速的科技革新面前,就要求我们的技术维修人员紧跟时代,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技术要领,确保广播电视的正常播出。2)广播电视数字化。数字化音频是时代科技的产物,现在的广播电视也成为数字化大军中的一员。因此,广播电视的网络传输系统、电台播控系统和信号发射系统这三大系统都要实现数字化的转变。数字化通过一些高科技压缩手段,实现了大容量信息的传输,但是这也为维护工作增大了工作量,数字化是现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一个明显特征。3)广播电视多频道,长时间播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卫星发射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以及有线电视的出现和普及,广播电视的频率得到了最佳利用。因此电视播出的频道增多了,由于电台之间的竞争和大家生活作息时间的改变,即睡觉时间越来越延后,很多广播电视电台都开始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播出节目。4)广播电视传输方式多样化。现在广播电视的播出内容和信息量在不断增加,过去简单的传输方式不能满足当前现状,因此现在出现了更多样的传输方式,比如卫星传输,数字传输等,实现了大面积覆盖,增加了信息传输量。但是这样多样的传输方式增加了维护检修的工作量。5)广播电视采用固体化发射方式。在科技发展不断地进步中,固体器件在广播电视的应用中日趋发展成熟。这项技术是广播电视革新带来的一项低能耗、低维护的新优势。固体化器件也节约了空间,使发射机房的占地面积减小,带动低能耗设备发展,更加具有科技含量。

2维护工作的必要性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广播电视的收视率备受关注,也是决定电视台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广播电视综合杂糅多种科技的局面下,做好广播电视的技术维护工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大众视觉来评判一个电视节目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画面清晰度,画质美感,做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确保节目高质量播出是必要的,除此之外还要在技术方面提高技术维护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播放的节目质量,吸引大众,赢得信赖,增加收视率。

3广播电视技术维护方法

广播电视的维护工作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有责任心,能适应高科技和高强度的工作挑战,因此广播电视维护人员工作前要进行培训,强调人员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在技术方面,广播电视的维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加强检修力度,降低设备故障的几率。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广播电视的设备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故障,影响广播电视的正常工作,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预防设备故障和故障检修排查是维护人员要具备非常重要的能力。首先,这要求维护人员掌握相关的设备维护的知识,加强定期检修的力度,检查要全面无遗漏。其次,当设备出现故障后,要及时进行记录,记录下故障原因,状态以及排除方法,这样有利于增加对设备的了解,并且当设备再次出现同样的故障时,能够迅速的解决。2)正确规范使用设备,定期保养。广播电视设备较多,有些使用方法复杂,因此一定要提前培训维护人员正确的使用这些设备。能够规范的使用广播电视设备,减少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害,能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要定期保养设备,这也是一项要提起重视的工作。做好除尘润滑等工作,使设备运转顺畅,能保证广播电视的播放质量,实现维护工作的价值。3)对其他相关工作人员也要严格要求。广播电视工作站部门较多,接触广播电视设备的人员也涉及多个部门。其他人员对设备的不规范操作也会对设备造成影响。一旦设备故障,检修会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造成损失。因此,对于其他相关部门人员要进行一定的知识普及,了解规范操作步骤,避免人为造成故障。对于设备的维护人人有责,在日常中要求相关人员都要负起自己的责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4)加强定期检修工作力度。无论什么设备,定期检修是必须的作业。在广播电视台设备较多的情况下,定期检修凸显出重要作用。定期检修能够发现一些潜在的设备故障,尤其对于一些成像的光感、温感原件,这样的原件比较容易受损,必须要定期检修,确保广播电视的画质清晰。像是过大的温度差会损害温感元件,光线过强会损害一些光感原件,定期检修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类故障。5)了解设备基本原理。广播电视设备故障种类比较多,有些是宏观的,肉眼可见,但有些是微观的,尤其是现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线路复杂,像是一些电子显像管等的故障,肉眼不可见,排查和维修的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技术维护人员要充分了解设备的运行原理,当外在表面都已排查却未能找到故障原因时,就需要用到设备运行原理来推断,缩小故障范围,运用原理进行推断检修,在相关维修设备的辅助下,快速解决问题。6)充分了解设备的原有状态。想要维护检修广播电视设备,那首先要清楚设备的原始运行状态。对于新到技术维护人员,首先要了解设备的出厂状态和出厂报告。并且对于每个设备都要建立档案,记录原始状态和后期运行中的状态,方便维护人员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在与原始状态的比对中提前发现问题。在进行设备定期检查时,要对档案中记载过的故障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充分了解设备原始状态,做好维护工作的记录,对于设备维护和检修有重要作用。

4广播电视技术维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平时的维护工作中要注意一些不容忽视的细节问题,比如一些设备衔接口,要经常检查,避免松动造成设备故障,这样的小问题也会对广播电视的播送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日常维护工作中要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避免急躁,认真落实每一处细节,共同推动广播电视发展。

5结论

在广播电视的发展中,维护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应对日新月异的广播电视技术,要求维护人员不断提高专业素养,首先要尽量在日常工作中尽力降低故障几率,在发生故障后能迅速准确排查故障。维护工作人员要在不断的工作中摸索经验,建立和完善维护系统,开发创新思维,提升广播电视质量,迎合大众视觉要求。

作者:钱勇 单位:六盘水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法范文篇4

关键词:广播电视;宣传片;创作方法

电视宣传片,是现今广播电视等新兴媒体的一类营销方式,也是推介电视节目的一种方法[1]。电视宣传片通常是对特定内容的表达或表述,其具有深刻的文化含义和宣传要素。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转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需要培养广播电视宣传的拓展和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地满足当前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培养和创新广播电视宣传的创作思维,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进和加强宣传创作的方法,也能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

1广播电视宣传片的创作现状

广播电视宣传片的创作离不开专业技术,其具有技术密集、专业度高的特点。当前广播电视宣传片的创作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不同级别的广播电视台专业技术和知识技能人员的配置各不相同,低级别的广播电视台专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专业创作水平较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工作人员对宣传片的创作较为随意,创作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充分,导致广播电视宣传片创作水平不高,影响程度较低。其次,宣传片的创作资金不足,奖惩机制不健全。不同级别的广播电视台对宣传片的创作资金支持力度不同,投入大于产出,使广播电视台的收益和发展得不到保障,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宣传片的投入和创作,进而影响了广播电视宣传片的质量及其宣传效果。此外,随着现今新媒体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及进步,各级广播电视台的管理制度各不相同,资源配置也不一样,进一步影响了宣传片创作的技术条件。每级广播电视单位现有的创作技术和设备有限,某些地方资金、技术和设备较为充足先进,则宣传片的创作质量就好,反之,则宣传片的创作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无法有效整合和利用广播电视单位的创作资源。

2创新广播电视宣传片的创作方法

2.1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品牌形象。在新的形势下,广播电视宣传片要培养创新思维,集中树立品牌形象,就是指其宣传片的创作要显示出时代性、新颖性和开放性。其新颖性的特点重点体现在广播电视宣传片的创作理念观点、技术方法和宣传方式上[2]。其创作思维也要符合时代特征,要把创新思维应用在宣传片的创作方法上,从不同的关注点、侧面、角度上充分利用题材和资源,思考和创作要不断符合时代的新要求,不断学习其他优秀创作节目的经验和方法,借鉴其节目的表现方式和技术手段,进而创作出符合自身宣传片的理念和方式,树立自身品牌的良好形象。宣传片的创新思维不仅是内容和方式上的改变,其创作方法更要充分利用创新思维去创作出有较高社会价值、符合时展要求的全新作品。2.2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运用新型技术。广播电视宣传片的创作是技术与专业的结合体,需要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去创作和宣传。不断建立和健全与高校院所、媒体企业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机制,是促进广播电视宣传节目质量提升的有效方式。另外,各级广播电视单位也应及时和适时引进不同专业方向的创作人才,充实单位的创新和宣传力量,提升自身的创作能力。当然,专业的创作技术人才会引入新型的媒体制作和宣传技术,进而促进广播电视单位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提升新设备和新技术的有效利用率,由此直接提高宣传片的创作质量和创作思维能力,更容易创作出优秀的广播电视宣传节目和作品。2.3加强行业合作,健全奖惩机制。各级广播电视单位所拥有的创作资源存在差异性。基于此,各级或同级广播电视单位应加强行业之间的合作。对外而言,各级之间相互合作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适时的行业交流和合作,不仅可以促进相关创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进而激发和提升创作人员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也可以提高创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效率。此外,广播电视单位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科学合理的奖惩评价机制,对宣传片的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完善和健全相关节目的评估、奖惩机制,进而保证宣传片的创作质量和创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宣传片创作行业长久发展。

3结语

广播电视宣传片的创作不仅需要创新的思维和理念,也需要创新的技术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新颖的作品,进而促进广播电视艺术和事业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炎炎.电视频道形象宣传片的策划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广播电视法范文篇5

目前的广播电视监测主要集中在技术和内容两个方面。技术监测侧重于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方面,内容监测一方面包括传统的广告监测和节目内容监测,另一方面也包括新媒体节目内容的监测。传统的广播电视一般来说主要包括:调频广播、中波广播、开路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卫星广播电视、有线模拟电视、有线数字电视;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视听节目、移电视、IPTV等。

2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BigData)是一个专业术语,它是对大量的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的抽象地、笼统地描述。但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说,拥有庞大的数据量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组织并处理这些数据。大数据相关技术目前有流行的大数据分析工具有:KNIME,Spark,R-programming,Talend,NodeXL等工具。

3传统广播电视监测的问题

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监测,主要集中于安全播出的监测和广播电视内容的监测,其中前者主要是对广播电视播出的技术监测,对广播电视播出的技术指标作为监测重点,并以此做出停播或者劣播的判断;而对于后者,目前仍有很多的视音频内容是人工收听收看并做出处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处理方面的技术参与度仍然较低。

4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存储管理

广播电视监测中,会存储海量的音视频数据,尤其鉴于各方面因素,音视频数据未能进行高压缩率存储,造成存储设施的大量占用和巨大浪费。因此,本文提出对视频使用webp格式压缩存储,并采用基于多矩阵并行匹配的高速数据压缩机制技术(ParallelMatchingLZSSbasedonMultipleMatrix,PMLZSS-MM)(周斌,面向大数据的高效存储容量缩减技术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5年),以及借鉴当前的云计算分布式存储技术,合理调配存储资源,提高存储资源利用率,降低管理维护成本。

5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广播电视监测

5.1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停劣播分析。通过对传统广播电视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监测数据的价值。比如:通过对造成广播电视停播事故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不同时段中对广播电视播出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助于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责任单位加强防范,减少安全播出事故的发生。5.2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内容监测分析。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的内容监测分析,需要借助音频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技术,对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的内容进行分析、判别,为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如图1)。音频处理分析,首先要选择并提取取音频特征,一般地,我们选择MFCC和F0(基频)(郑尚新,语音信号中基频提取方法研究与综述,电脑与信息技术,2014年4月)。当前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技术是一种基于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分类模型,在音视频处理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和良好的成果(齐忠文,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违规视频自动识别关键技术—媒体技术,新媒体研究,2018年5月)。3层以上的神经网络具备较高精度的非线性逼近函数,可以对较复杂的视频进行分类。

6结论与展望

广播电视法范文篇6

1微波通道的保护及现状

1.1微波传输通道的保护。首先需要对整个微波传输系统有所了解,继而制定一些可靠的措施保证微波输送系统能够顺利运行。其次,针对微博通道的保护,相关的规划很重要,要对微波站中现有的波频和站址进行记录备份,在日后的城市建设中,有规避性的对微波进行保护,避免干扰现象。同时两站之间的距离也要控制,这是保障微波站与微波站之间不受信号的干扰。发生故障问题时,对微波站进行定位,然后找出故障点,及时进行修理,规避下一次风险。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微波传输过程中,由于卫星信号问题,不能出现格挡,如果出现格挡就有可能会影响微波传输的整体质量,造成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问题。1.2微波通道保护的现状。通过上述我们不难发现微波在传输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微波通道的流畅性,假如通道中出现阻碍,微波的传输就受到干扰,信号会衰落。目前城市建设中,高层住宅楼、高层写字楼越来越多,这实质上是对微波信号的传输造成了很大影响。以往的传输系统在设计时都是根据以前的建筑物考虑的,所以针对现在的高楼林立的状况,微波通信技术受到了格挡,信号较之前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衰退,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微波通道的保护不是很乐观。

2微波传输通道故障排除分析

广播电视中的微波传输通道目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为了能获取更加合理、科学的故障解决方法,笔者列举一个例子进行阐述分析,以获得更直观的结论。假设发现甲微波站和乙微波站中的电平指数有下降的状况,运行发射功率对微波站进行了调节,并对两个微波站之间的气象进行了检测,发现没有影响因素,故不是天气问题带来的电平指数下降。第二,微波通信技术工作人员要对两微波站之间的设备进行检查,要是没有发现异常紧接着对天馈系统进行检测,对天馈系统的检测主要是观察检验干燥剂的颜色,如果观察后发现干燥剂呈蓝色状,那很明显造成电平指数下降的原因就是天馈系统的故障。用专业的仪器对天馈系统中的接线检测,如果是试馈线的问题,需要对故障试馈线干燥处理,如果干燥处理还不能达到效果可以直接更换连线。最后就是排除故障,具体的故障排除,技术人员应该在天线靠后的位置上装置频谱仪,安装频谱仪是为了方便的接受点评参数,根据反馈的数值确定两微波站是否正常。如果电平指数偏大或者偏小,都需要对设备进行检修。假若上述的原因都不是故障原因,那就说明是微波在传输中受到了隔断或者阻碍才导致了电平指数的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查看微波传输路由图,通过路由图我们对微波通道中途径的地形、气象、地面都有所掌握。只是在查看过程中,城市和田野中是不会有造成电平指数下降的障碍物的,所以我们的技术人员在检测中要更加重视微波通道附近的高楼大厦,对较明显的高大建筑群进行经纬度的计算,还要对建筑的大体面积、高度进行记录。

3微波传输的信号衰落及解决措施

3.1微波传输信号衰落的的影响。在微波技术传输的额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地形、气候以及刚刚提到的建筑物等,这就直接影响了微波传输信号的质量如果受到比较严重的额阻碍,将直接影响信号站的终端服务。(1)地面传输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形中对微波的影响是不同的,我国疆土辽阔,无论是沿海还是内陆,无论是山丘还是盆地,其地面影响的都是断面的反射波,因此,在微波传输技术中需要格外注意地面带来的影响,充分考虑地面中传输环境。(2)气象因素气象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气状况,但遇到雨、雪、雾天气就会直接影响微波传输,造成信号不稳,比如说在山区中遇到暴雨天,微波传输本身的能量被气象削弱,大雨之后微波信号就呈现反射状况,一旦信号被反射,其就会加速衰落。再比如雷暴天气,雷电的威力会使接受的电平受到直接影响,最显著的就是传输通道发生误码,然后倒是传输的中断,进而导致广播电视节目的失误。3.2解决措施。根据上述情况,现在一般是利用分集接收技术来减少客观因素对广播电视微波传输技术的影响分集接收技术实质上的工作原理是在接受信号端将其他小的多路收信机输出的信号进行整合。假如能让数字化经过改造,采用结合频率的分集和空间分集方式减少微波技术在传播中的相关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和环网自愈网针对微波传输中的问题进行解决。首先是自适应均衡技术,这是一种通过TDAE的均衡器处理方式来减少微博在传输过程中的时间,然后使相位之间达到均衡。采用环网自愈网,就是针对某个信号站出现衰落问题中断现象,通过环网自愈能避免信号传输的中断,从而起到良好的传输效果,为广播电视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

4结语

通过上述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微波传输技术对广播电视的重要性,微波传输技术的前提就是微波传输通道能够保持畅通无阻,微波传输质量直接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但是我们也知道该技术通道很容易受到现有环境的影响。笔者相信,随着科技的额不断发展,微波的传输质量也会不断得到提升,会出现新的布置方案和技术检测形式,未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传媒业会有更大的前进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景林.浅论广播电视中的数字微波传输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

广播电视法范文篇7

在我国,当对传统媒体的改革还在探索中的时候,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又将社会生活带入媒介融合的新时代。因此,学术界有时将整个传播领域,即平面媒体传播、电子领域的广播电视传播和电信传播、互联网传播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这是一种对于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但是,本文依然选择广播电视法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其一,从发达国家与媒体的关系和政府对传播管制的视角来看,广播电视是介于平面媒体与电信之间的特殊领域,即从保障平面媒体新闻自由的宪法原则,到电信应该履行普遍服务职责所包含法律与政策因素都体现在对于广播电视的立法和管制中,并以“公共利益”这一概念表示出来。但广播电视领域的特殊性又在于,广播电视法上的“公共利益”不仅包含了平面媒体立法和电信立法都要考虑和平衡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同时其对于内容方面的管控始终是一个备受争论的问题,因此,始终处于一种复杂而艰难的利益平衡之中。其二,在媒介融合的新时代,传统媒体领域与新兴媒体领域在技术引领下,相互交叉,但从规范和管制的角度及产业构成来看,广播电视仍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挥突出的作用,仍是公共政策与法律调控的重点①。在西方国家,在媒介融合时代,如何确立新的传播新政策与立法,成为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复杂性仍然主要是源于广播电视管制的复杂性。因此,只有对发达国家广播电视法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为认识和解决当今面临的新问题提供基础与借鉴。因此,本文拟仍以广播电视法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构成、演变以及其核心问题公共利益。

一、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构成

(一)法律语境下的广播电视的意义

法律语境下的广播电视是一个具有多重范围和多重意义的概念。首先,广播电视是一个具有多重范围的概念。狭义的广播电视是指利用无线电信号进行的声音或/和图像传输的情形。它可以是进行这种传输活动的设施,也可指这种传输活动,还可以指进行这种传输活动的主体。广义的广播电视除了狭义的广播电视内容外,还包括利用电缆传输的有线电视、利用卫星传输的卫星电视等。在研究广播电视立法和广播电视发展的时候,还会更广泛地涵盖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等。本文研究的广播电一般是狭义上的广播电视。其次,广播电视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概念。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广播电视是指利用无线电信号进行一对多、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活动。从政治社会学的意义来看,广播电视被视为与政治密切相关,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范畴,是实现政治传播、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工具。从文化社会学的意义来看,广播电视是传播知识和信息、宣传价值观、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从经济社会学的意义来看,广播电视是一种可以创造财产价值的产业领域。从法律社会学的意义来看,广播电视活动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活动,要符合一定的法律规范,广播电视组织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从各发达国家立法关于广播电视的定义所表达的内涵②可以看出,作为广播电视法立法的对象———广播电视组织、规范的活动———广播电视活动,都是立足于其作为大众传播活动受众的公共性,都是从广播电视和公众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界定的,即为公众提供广播电视服务。正因为广播电视是作为与公众关系密切的大众传播,所以,所有发达国家,都将广播电视与作为人际传播方式的电信(虽然狭义的广播电视和电信都是利用无线电频率进行信号传输)区别对待,依据不同的目的和原则分别进行法律调整。发达国家的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是各国基于一定的目的,对无线电频率资源使用确立许可制度、对广播电视做出特别管制而建立的法律制度。各国基于自身的特定国情,在确立广播电视的具体制度和立法模式上不尽相同。因此,广播电视法律规范在具体的立法名称上、每一立法文件调整的范围方面也不尽相同。比如,在美国,相关的立法文件名称有“无线电法”(RadioAct),“通信法”(CommunicationsAct),“电信法”(TelecommunicationsAct),“公共广播法”(PublicBroadcastingAct)等,英国相关的立法文件名“广播电视法”(TelevisionAct),“通信法”(CommunicationAct),“皇家宪章”(RoyalCharter),法国有“视听传播法”,德国有“州际协议”,“媒介法”,“广播电视法”等。广义的广播电视法是指调整与广播电视有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除狭义的内容以外,还包括其他公法和私法规范。从最早立法来看,广播电视法是政府对社会领域干预的不断扩大和深化的产物,是政府从其他领域的管制,拓展到对利用无线电信号频率资源进行管制的结果。因此,广播电视法直接涉及政府与公民、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问题,广播电视法属于行政法性质,归于公法范畴。从本质上讲,行政机关与公民关系问题是一个宪法性问题。因此,发达国家都将宪法中关于保护公民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条款作为广播电视法的核心和基础。发达国家广播电视立法和管制,始终围绕着规范政府权力与保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问题,发生在广播电视领域的诸多诉讼都是宪法诉讼,尤其以美国和德国最为典型。简而言之,发达国家的广播电视法律制度包含的法律规范主要是属于公法性质的法律规范。公法的核心功能是控制权力、保障权利。因此,发达国家的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是各国基于宪政制度,确立经济自由、保障表达自由的社会制度背景下,在需要对广播电视领域进行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时,恰当地行使国家权力,解决无线电频率资源使用中存在的私人无法解决的矛盾而产生的。从表面上看,是对政府机构的“授权”法,实质上则是对政府机构的“限权”法。这种“授权”或“限权”,都是以“公共利益”的保障和实现为目标的。因此,广播电视法上的公共利益问题,始终聚焦于由这一概念所体现的“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即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这一核心关系。

(二)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内容

发达国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从规范意义上来说,主要包括基本原则、具体规范。基本原则主要有:(1)普遍服务原则。这一原则是欧美各国制定通信政策的指导性原则,基本内涵是:一、通信网络的传输覆盖达到所有国民都能方便接收的水平;二、要根据绝大多数国民的承受能力来确定通信服务的价格,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应有的通信服务。发达国家将普遍服务作为广播电视政策的指导原则,其政策指向是:一、强调广播电视覆盖范围应超越地理上的阻隔,让所有的人都能接收到信号;二、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应涵盖大众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所有信息,因此,节目内容应是多样化的,为此,应通过多种信息来源获得各种信息;(2)媒体的独立性原则。这是指广播电视媒体要与党派、利益集团、政府机构保持一定距离,独立自主地进行新闻报道和节目编播;(3)利益的平衡原则。它是指广播电视媒体在传播活动中要保持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全国性需求与地方性需求、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主流观点与少数派意见之间的平衡;(4)竞争性原则。它是指在各类媒体之间、各类传输渠道之间、各类服务之间、各类市场之间,尽可能引入竞争机制,以促进效率的提高;(5)多样性原则。它是指广播电视媒体在传播活动中,要照顾到文化上的多元性和思想观点的多样性③。具体规范方面,广播电视法的具体规范,就是规定国家和政府对于广播电视的规制机制和手段。从历史发生学的视角来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在近代史上都经过了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确立了依据宪法保障新闻自由的理念和制度,但是,由于广播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特殊的功能和传输方式所利用的资源的稀缺性,各国在广播电视产生之初,都没有像保障平面媒体的新闻自由那样,对广播电视采取放任的态度和措施,而是针对广播电视建立了相应的规制措施,并依据变化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状况,对这些规制措施进行不断的改革。这些规制机制和措施,构成了广播电视法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这些规制机制和措施大体上可划分如下几个方面:确立规制机构;确立规制立法权限;确立电波频率管理;确立视听接收费制度;确立许可证制度;规定产权及竞争规范;规定节目政策与内容规范;文化保护的制度和措施规定;投诉与惩罚机制和方法等等。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有其特殊的构成体系。发达国家根据自身的法律传统、广播电视业的特点、广播电视管制体制的特点,并基于不同的政治、文化、社会因素考量,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广播电视法律体系。1.广播电视法的效力渊源:广播电视法都有宪法和一般法律渊源。各发达国家都将宪法中有关表达自由与新闻自由、人格尊严的保护条款作为广播电视法的基础规范。英国虽然是一个没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但是其关于权利保护的宪法性条款和惯例,也是广播电视法的重要渊源。2.广播电视法的内容渊源:构成广播电视法体系各项内容的法律规范,除了立法机关和规制机关依据法律程序制定的专门法律文件之外,相关领域的法律所规定的内容,也构成广播电视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行政程序法律;选举法律;规范竞争秩序的法律,特别是反垄断的法律、产业方面的法律;信息公开与信息自由方面的法律;少年儿童保护方面的法律;贸易和文化保护方面的法律;民事侵权方面的法律、刑事方面的法律,乃至相关的程序法律都构成了广播电视法的内容渊源。3.广播电视法的形式渊源:各国广播电视法律,除了典型形式的法律以外,如立法机关和独立机构制定颁布的法律文件,各国还有自身特殊形式的法律渊源。如美国、英国、德国的相关判例;英国议会和政府各时期成立的专门委员会的报告,BBC皇家特许状的特别形式,构成了其广播电视法的重要部分。根据联邦和各州主权的不同范围,德国广播电视法的构成主体部分是各州之间签署的“州际协议”,确定德国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框架的部分则是其联邦宪法法院的多个与广播电视有关的判例。此外,各州自身的广播电视法或媒体法也是其广播电视法的重要构成内容。相对于欧美其他国家,法国广播电视法的构成则以国会的立法为主,同时,其广播公司与政府所签关于广播公司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也属于广播电视法的范畴。欧美发达国家广播电视立法权限及由此决定的广播电视法的结构也各不相同。美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州权力和联邦权力有明确划分,广播电视法的立法权主要属于联邦政府,只有在有线电视方面,州有一定的立法权。作为独立管制机构的联邦通讯委员会制定和的各项行政法规和规则(rule),构成了广播电视法的主体性内容。联邦法院,特别是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对确定美国广播电视法基本的、重要的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内容结构方面,基于对不同通讯媒介功能的不同认识,美国对有线电视和无线广播电视采取不同的宪法态度,实行分别立法。有线电视法律构成广播电视法律体系中较为独立的一个组成部分。法国则以国会立法为主。德国认为广播电视是属于“州文化主权”的一部分,因此,联邦立法层面,除了宪法性规范和针对德国国家广播电台“德国之声”的专门立法,广播电视的立法权限主要在各州。此外,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8个判例,也构成了德国广播电视法的重要内容。

二、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历史源流及其演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无线电信号的发现和频率资源的利用,广播电视进入了人类社会的舞台。此时,资本主义世界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经济社会矛盾凸显,需要国家以新的管理与干预方式应对。同时,在发达国家中,社会思想观念也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这样,政府不再是一个消极的“守夜人”的角色,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开始深入干预社会的各个领域。在这一背景下,各发达国家在如何利用无线电信号,如何规范频率资源的使用,从一开始,就通过政策、法律制度予以控制和规范。

(一)主要发达国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历史源流

1.英国英国是世界范围内首先开创了独立于政府和商业力量的公共广播电视制度的国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推行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并存、协调发展的制度。英国受制于自身独特的法律传统和制度,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独具特色,公共广播电视以皇家许可的特殊法律形式进行规范,而商业广播电视则以议会立法的形式进行规范。1922年,英国出现了第一家私营商业性广播电台,这就是当时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BroadcastingCompany)。1925年,英国的克劳福德委员会(CrawfordCommittee)认为,广播公司不能置于私人手中。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通过代表公共利益(publicinterest)的公共部门(publicbody)来组织广播活动④。1927年,英国国王颁布《皇家宪章》,将原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BroadcastingCompany)改组为现在的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BroadcastingCorpora-tion,即BBC)。自此,开启了英国广播电视法律历史的序幕。针对公共广播电视,英国女王签署的《皇家宪章》(RoyalCharter)和英国政府根据《皇家宪章》与BBC签订的《许可协议》(LicenseandAgreement),构成了英国公共广播电视的法律依据和规范。《皇家宪章》每10年更新一次,英国政府也因此相应地要和BBC重新签订协议。至今已经过了7轮。最新一轮的《皇家宪章》的有效期为从2006年到2016年。《皇家宪章》是英国国王赋予BBC法人地位及其权利的法律文件。它规定了BCC的性质、宗旨、任务、节目制作标准和运营范围与方式等。在BBC成立之后到现在,虽然英国政府对于BBC在不同时期态度有所不同⑤,但是,BCC始终坚持在独立性的基础上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宗旨。20世纪50年代起,英国开始发展商业广播电视。1954年通过的《电视法案》(TelevisionAct1954),确立了商业电视在英国的合法地位。《1972年商业广播法》(SoundBroadcastingAct1972)进一步使商业广播合法化。在此前后英国议会制定和颁布了《1963年电视法》(Tele-visionAct1963)、《1984年电讯法》(1984Telecommunica-tionAct)、《1990年广播电视法》(1990BroadcastingAct)、《1996年广播法》(1996BroadcastingAct)、《2003年通信法》(CommunicationAct2003)。综观英国商业广播电视的立法或相关广播电视政策,基本上贯穿着两大原则:强调商业广播电视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宗旨;强调“竞争机制”的引入和强化。⑥对英国的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来说,除了上述的宪章、协议、立法之外,英国广播电视法还包括:欧盟相关立法、本国的一些宪法性规范、议会颁布的一些成文法,如《1998年人权法》、各个时期政府和专门委员会的相关白皮书、绿皮书、报告、相关判例等。2.德国德国的广播电视立法具有自身独特的历史。自广播电视产生以来,德国历经了人类历史上所存在的各种体制,最终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确立了以公共广播电视为主,并以商业为补充的广播电视体制。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次使用了“广播”(rund-funken)一词⑦,1923年,柏林“广播时段股份公司”(Radio-StundeAG)播出的第一个广播节目被认为是德国“广播”历史的开端⑧。根据德国广播史家的观点,德国广播电视及其法律史,可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中央集权的时代;第二阶段:公共广播电视时代;第三阶段:公共广播电视与商业广播电视并存的时代。第一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这一时代的“中央集权”又历经三种情形:威廉二世时期的君主制度中央体制,也称初创期,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民主制的中央行政体制,纳粹主义时期(第三帝国)的中央集权体制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发展形成了德国广播电视法现在的模式和特点。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至1949年,德国处于盟军军管时期,盟军军政府对德国广播电视体制进行了改造,最终形成了德国的公共广播电视体制。这一时期成立了“德国之声”广播电台。1949年至1983年是德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垄断时期,在这一时期,依据《联邦基本法》、德国宪法法院所做出的8个重大判决,以及各州之间所签订的关于广播电视的《州际协议》、各州制定的广播电视法和媒介法,形成了德国的广播电视法框架。1984年1月1日,伴随着德国第一个私营电视综合频道卫星一台的开播,各州在此前立法实践的基础上,纷纷制定自身的媒介法或广播电视法,1986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判决《下萨克森州广播电视法》并不违宪,于是,德国的广播电视法律体系中出现了规范商业广播电视的制度。《德国之声法》是针对代表德国国家利益的对外播出机构———德国之声的专门立法。由于广播电视的立法事项属于各州的“文化主权”范围,因此,有关德国的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电视的法律规范体现在州际协议和各州的广播电视法中。自1959年到现在,各州先后签署过8个州际协议。其中1959年签署的第一份州际协议———即《广播电视州际协议》对于公共广播电视和商业广播电视都进行了规定。此后的州际协议主要针对各州的公共广播电视做出规定,商业广播电视则由各州的广播电视法专门规范。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8个关于广播电视的判决⑩,在德国广播电视制度发展上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瑏瑡,对广播电视法律要规范的重要问题给予了制度性的确定。现行的德国广播电视法律体系,依据德国的联邦制结构,联邦和州的权限划分,结合其广播电视体制,构成如下:一是联邦基本法以及欧盟的相关法律规范;二是属于联邦法律的《德国之声法》;三是联邦各州之间的州际协议、各州制定的广播电视法。其他一些相关法律也构成了广播电视法的组成部分,如《反垄断法》、《信息与服务传播法》。德国广播电视法正是通过科学、精细的规范设计,使公共广播制度能够较好地保持其独立于政治和商业力量的秉性,保持其高水准的节目质量,因此,使其在当今广播电视的世界版图中,“占据着重要一席”瑏瑢。3.法国法国很早就有广播电视立法,并且保持了长期的广播电视国有体制。虽然法国也一直强调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性质,但长期的国有体制决定了其广播电视深受政治的影响。后来又因广播电视私营化力度过大,于是,法国的广播电视又进入一个力图寻求公共与私营体制平衡的探索时期。1903年,法国在埃菲尔铁塔进行了广播发射的首次实验瑏瑣,开启了法国广播电视的历史进程。1923年法国政府制定颁布了第一部广播电视法律《1923年广播法》。这部法律规定,广播归国家专有,但这时的国家垄断还较为宽松,实际上还有一些私营电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私营电台的许可证被没收,法国的广播以及以后出现的电视由国家全面垄断。1982社会党执政后议会通过新的广播法,允许开办私营电台,一年间有1000多家私营电台获得执照。1985年开放了商业电视,1987年最大的国营电视一台被出售。1989年通过新的广播电视法,设立最高视听委员会,负责对私营电台和电视台的批准权,对公共广播机构负责人的任命权和对节目制作编播规则的制定权,由此确立了公私并存的广播电视体制。法国颁布的重要广播电视法律规范有:1959年的《视听传播法》、《1974年传播法案》、《1982年传播法案》、《1986年传播法案》、《1994年修正案》、《2000年修正案》、2004年的《数字经济信任法》、《关于电子传播和视听传播服务法》、《2009年视听传播和新公共电视法》等。近年来,法国开始探索公营与私营之间的平衡,《2000年修正案》重新使用“公共服务部门”这一概念,视听传播格局中的公营部分得到加强。现在,广播电视表面上实行双轨制,但实际上占主导地位的是私营媒体瑏瑤。基于法国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传统,法国广播电视法最显著的特点是随政治力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法”努力,正如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所说,要“剪断”政治权力与视听媒体之间的“脐带”瑏瑥(虽然两者之间的“危险关系”在法国还存在),以实现法国的“视听传播自由”,即“言论自由”、“经营自由”和“自由与多元”。4.美国美国的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相对于欧洲国家,自身特色极为突出。美国建立的是以商业广播电视为主、公共广播电视为补充的商业广播电视体制。其立法主要是一部如何规范商业广播电视的立法史。美国最早的广播电视立法可追溯到1910年国会通过的《无线航行法》(WirelessShipActof1910)。《1912年无线电法》(RadioActof1912)和《1927年无线电法》(RadioActof1927)确立了美国的商业广播体制。《1934年通信法》(Communi-cationsAct1934)是美国历史上对于美国商业广播电视规范的最重要的法律,1996年国会通过的《电信法》(Tele-communicationsActof1996)是对《1934年通信法》的修订。1967年美国国会颁布了《公共广播电视法》,由此确立了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制度。至今,美国的公共广播电视在整个广播电视的份额上所占比例很小。美国广播电视法虽然确立了以商业广播电视为主的体制,但是,对广播电视管制的公共利益目标的追求、对商业广播电视的“公共利益”的义务要求,始终坚定不移。国会制定法、联邦独立管制机构制定和做出的各项规则和决定、美国联邦法院的判决共同构成了美国广播电视法律体系。

(二)发达国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演变

发达国家广播电视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表现为产权层面和技术层面从单一到复合的双重过程。法律作为一定社会关系在上层建筑中的反映,广播电视法的内容的演变也呈现出这样规律性。从产权层面上来讲,早期各国确立的或是单纯的公营或国营体制,如英国,德国、法国;或是单纯的商业体制,如美国。后来实行公营体制的国家允许商业性广播电视的存在,单纯商业体制的国家则开办公共广播。如今各发达国家都实行这种依法确立的二元体制。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根据技术的发展,开始是单纯的无线广播,后来出现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以及IPTV电视等。在广播电视法发展的不同时期,根据传输频道的不同,法律区别不同领域分别予以规制和调整,到当代则出现统一调整的趋势和状态。这种统一不仅限于广播电视领域,还针对媒介融合的趋势,将广播电视和电信、互联网等纳入统一的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如美国的《1996年电信法》、英国的《2003年通信法》、法国的《关于电子传播和视听传播服务法》和《2009年视听传播和新公共电视法》等。广播电视法的发展演变还可从社会政策和制度的角度进行归纳。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Wilson)认为,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瑏瑦。2002年出版的德国《广播电视法规大全》(Rundfunkkrecht)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广播电视法,就是转化成为条款的政策”。在德国,广播电视制度和政策最全面和最真实的体现者就是它的法律制度瑏瑧。东京大学社会信息研究所的花田达朗也指出:“传媒规制系统属于传媒规范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传媒规范系统对于传媒制度系统而言,实际上就是传媒的法制系统。”瑏瑨因此,发达国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也就是发达国家传播政策演变的具体法律体现。根据简•冯•库伦伯格和丹尼斯•麦奎尔的研究瑏瑩,发达国家传播政策的演变或法律制度价值取向和具体规范的演变呈以下轨迹:传媒领域的政策制定通常是以“公共利益”这一概念为指导原则,根据“公共利益“这一原则在不同时期所包含的不同内容和价值目标的指向和偏移,将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或传播政策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世纪中叶至二战,这一阶段的“公共利益”是“代表大工业的利益机关和国家利益之间追求自我利益的结果”瑐瑠;第二阶段为1945年至1980/90年代。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规范和政治上的考虑要多于对技术的思考,也有对民族一致性和稳定的研究。“公共利益”更多体现在“民主精神和渴望对国际社会团结一致的愿望”瑐瑡;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公共利益原则的内涵虽然不变,但是一些价值次序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只要发生在社会责任要求、公共服务和利他主义方面,其中特别突出的一点是基于对儿童的保护,对于淫秽色情内容的管制的强化。因此,观察研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观察其“公共利益”原则的问题,对于我们研究发达国家的传媒政策、法律制度,认识媒介融合带来的挑战以及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一条必经之路。

广播电视法范文篇8

1“户户通”直播卫星接收设施

“户户通”直播卫星接收设施是接收信号设备,主要由机顶盒机、天线、高频头、加密卡、馈线电缆和常规安装辅材等组成。这些设备及安装费用由用户负担。机顶盒是一种信号转换设备,它能把卫星信号转变成音频和视频信号,机顶盒有单模和双模两种,单模机顶盒只能够能接收到直播卫星广播电视信号,而双模机顶盒除了可以可接收到直播卫星广播电视信号外,还能够接收到地面传输的数字广播电视信号。也就是说安装了双模机顶盒就能收看到来自地面视频广播的多套本地电视节目。加密卡是为了对机顶盒加强管理的一种接收设施,只有使用加密卡,才能正常收看卫星电视节目,因为所有的卫星电视节目都是运用加密方式进行播出的,加密卡是插在机顶盒中的,安装后不需要再缴纳任何费用。机顶盒内还设置了具有定位功能的定位模块,使机顶盒只能在直播卫星的服务区域内使用,不在服务区域内无法使用。有的机顶盒可以通过定位模块提供的无线双向通信功能为用户提供电话服务,按需要缴纳电话费。可见机顶盒是主要的接受设施。

2“户户通”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1机顶盒。主要故障表现有电视机只有声音没有图像或只有图像而没声音、图像闪烁,静止或出现马赛克。处理办法:(1)查看机顶盒与电视机连接的视频线有没有插好、是否是可靠连接或插错了地方,请按照接线说明要求重新连接好。(2)查看机顶盒处于什么状态,如是广播模式,通过按遥控器“电视/广播”键把机顶盒变成电视模式。检查信号线是不是连接可靠,或请联系专营服务网点。(3)查看机顶盒的音视频接口是否有电路损坏,如果有请联系专营服务网点。(4)如果电视机音视频接口有电路损坏,请联系电视机厂家维修网点。(5)检查电视机遥控器的音量开关状态,如果是调至最小,或置于静音状态,请用遥控器调大音量,或按遥控器的“静音”键取消静音状态,恢复音量。2.2加密卡。故障表现:(1)E02加密卡通讯失败,(2)E04对不起,该频道未授权,(3)请插入加密卡,(4)您的加密卡不能用于该机顶盒等处理方法:(1)可能是插入了无法识别的加密卡,无法建立通讯连接,且无法成功复位,请重新正确插入加密卡,如果还不行,请与负责开户的专营服务网点联系处理。(2)如果加密卡插入正常,并保持开机状态半小时以上,就可以收到授权。如果半小时以上仍收不到授权,请联系400-016-6666。(3)可能加密卡忘了插入,或者加密卡没有插好,认真检查加密卡有没有插入,插入的是否正确,并正确插入加密卡,(4)请联系专营点更换机顶盒。2.3黑屏。(1)首先查看电视机是否和电源连接好,再检查机顶盒有没有正确连接电源,如果电视机和机顶盒的电源指示灯都亮着,再检查机顶盒和电视机的连接是否正确,相互连接的线插头是否插好。(2)如果上述都没有问题,请查看机顶盒的状态,如果机顶盒显示的是待机状态,那么按“待机”键,切换状态。(3)检查电视机有没有切换到AV状态,如果没有,请按电视遥控器上相应的AV切换键,切换到AV状态。(4)请查看机顶盒面板的指示灯,观察指示灯的显示情况,如果仅是指示灯闪亮,并没有显示数字,可能是机顶盒出了问题,这时需要联系厂家或定点维修站进行维修或更换机顶盒。2.4地面数字电视节目信号中断。有时会出现本地电视节目在观看过程中,信号忽然中断的现象,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有三种:一是线路问题,先检查下线路连接,看看地面线路连接:天线、连接线是否连接正确,接头处是否插好等。这些如果没什么问题。二是可能本地播出出现了问题。三是如果天气不好,比如雨,雪,雾,风等,可能也会影响播出信号,因为“户户通”直播卫星信号有时会受天气影响较大,这种情况天气恢复正常以后,信号就会恢复,就可以正常观看节目了。2.5通信模块。故障表现:(1)开机后,出现“位置信息改变,请联系客服”的字样。(2)机顶盒位置锁定相关模块位置发生异常现象。处理办法:(1)这种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移动基站的信号较弱,或是最初录入的地址信息和地址不相符、CA卡记录的信息不全等造成的。解决办法可由当地负责人员对智能卡进行重新录入,重新开通设备,重新授权。(2)可能是模块接触不好或是模块有损坏造成的,维修或更换模块。可能模块和主板无法匹配,模块数据在校验时发生异常。还可能机顶盒和智能卡无法匹配,机顶盒没有和电销客户相互联通,这时需要找回智能卡,使智能卡和机顶盒相匹配,采取在线销户的做法,然后再重新录入信息,并重新安装。2.6频道问题。显示无效频道编号、频道列表为空、该频道未授权。这时可能是由于所输入的频道编号错误造成的,可重新输入,你所要看的频道可能在本地区没有授权,切换其他频道观看就可以了。进入主菜单按系统设置,输入“0000”进入,再自动搜索“卫星+地面”。2.7软件更新。当出现“检查到软件更新”时,不要关闭电源,看是显示“强制”还是“非强制”,前者会自动升级,后者可以自行选择,选择“确定”将马上升级,选择“返回”会在下次开机时在进行升级。

3结束语

广播电视户户通的安装和实施,不仅解决了偏远地区的广播电视收听收看问题,而且丰富了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对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做好户户通的故障维修和处理工作,为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减城乡差别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安君胜.浅谈广播电视“户户通”安装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J].科技信息,2014,11:294-295.

[2]王朝清.广播电视“户户通”安装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J].新闻研究导刊,2015,08:247-248.

[3]张新玲.浅谈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常见技术故障及处理方法[J].广播电视信息,2017,01:75-76.

[4]刘士刚.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故障处理策略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6,13:214.

广播电视法范文篇9

【关键词】广播电视;策略创新;方法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策划创新工作存在短板与不足

(一)策划创新能力不足,不同层级平台创新能力有差异

策划创新是一项耗费时间、精力,但又不容易出效果的工作,是对广播电台栏目制作整体的考验。目前国内一些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广播电台,拥有专业策划创新团队,创新能力较强,但一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平台则处于弱势地位,创新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策划创新思路不够开阔,特色亮点不突出

经过多年发展,当前广播电视创新工作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一批特色亮点鲜明作品令观众拍手叫好,但从栏目整体上来看,仍然存在策划创新思路不够开阔,特色亮点不突出问题,模仿抄袭现象严重,拿得出手的原创精品较少,主题不够鲜明,社会正能量效应不够凸显,而真正能够走向海外市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节目则更是凤毛麟角。

(三)媒体融合深度广度不够,一体化创新节目较少

媒介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两微一端、APP、移动传媒、自媒体等一体化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受限于合作机制、交流渠道等方面限制,在创意、编播、制作、宣推等环节,真正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一体发展的高度进行整体谋划、体现融合思维、开展融合实践的节目较少,[1]没有充分利用媒体融合发展的良好契机。

(四)策划创新人才匮乏,策划创新后劲不足

广播电视策划创新工作,是一项突破性、打破常规的创造性工作,是一个经验化、随意化、即兴化发挥和创造的过程,对制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经验、创新意愿都有很高要求。目前各主流广播电视平台载体中,都拥有自己的栏目创新团队,但受限于客观因素,团队人才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创新能力和水平也存在差距,特别是一些二线平台或市县级以下平台,策划创新能力和后劲明显不足。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策划创新方式方法探讨

(一)更新工作理念,增强主动创新意识

媒介融合背景下推进广播电视策划创新工作,理念意识是先导,广播电视平台媒体要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明确把创新创造作为栏目制作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要坚持求新求变,谋求从独特视角、独家观点看待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比如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就坚持一切从群众角度出发,站在老百姓角度审视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把节目做到了百姓心坎里,引发了广大群众共鸣。要坚持以我为主,突出节目主题,主动创新创造,减少抄袭模仿,少一些“拿来主义”和境外输入,提升节目原创和内容深耕能力。比如《中国诗词大会》《非凡匠心》《时间的朋友》等栏目,甚至包括一些娱乐节目如《来吧冠军》《王牌对王牌》也都取得不错的收视效果。特别是《中国诗词大会》等栏目,带动了诗词热、朗读热、国学热,形成了良好社会氛围。要坚持在节目风格形式上做文章,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眼光,通过创新节目形式,引入新媒体语境与群众语言等方式,推动栏目更有特色、更加亲民、更接地气。比如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栏目,将主持人阿六角色化,从杭州一市井角度出发,使用方言、网络语言与相声快板结合的方式,同时简化新闻内容,浓缩精华部分,突出本地地域特色,以一种短平快方式呈现给观众,取得良好收视效果。

(二)关注群众需求,发力公益类、科技类节目

广播电视平台的策划创新,要始终围绕群众需求与公众导向做文章,进一步加强公益类栏目创新建设,主动回应公众关切,提升栏目关注性和实用性。通过广播电视平台媒体,构建群众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交流互动平台,化解老百姓心中的烦心事、揪心事,发挥广电台服务功能。比如北京电视台《向前一步》栏目,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创新思维模式,着眼于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搭建多维沟通交流渠道,搭建群众之间、群众与政府之间沟通交流桥梁,实实在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成为一道独特风景。要探索推广群众互助栏目,通过行业组织、公共协会等平台,建立群众间互帮互助工作机制,让更多人感受爱,弘扬“社会正能量”。比如江苏电视台《大忙小忙人人帮》栏目,通过栏目征集一批志愿者,聚焦弱势群体与民生迫切需求,通过栏目进行交流互动,开展帮扶活动,不仅取得显著社会效益,更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媒体拍摄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受众群体需求的变化,科技类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重视。但科技类节目不同于一般节目,制作过程、节目构思、创新创意难度都比较大,特别是要打破观众常规思维定式,创造出“反常规”的奇异效果,引起观众兴趣。因此,科技类节目策划创新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要注重从群众日常生活入手,切忌虚无缥缈、形而上学,要通过科技创新改变群众生活方面下功夫,利用科学技术提供一些生活常识和小窍门,拉近观众距离。二是要在科技创新中融入人文关怀,让科技披上温暖外衣,比如浙江卫视栏目《智造将来》,深挖科技创新背后故事,取得良好效果。三是融入民族情怀,聚焦高铁、神舟十三号、北斗等我国自主研发科技项目,与大国工匠、劳动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弘扬科技创新背后的精神情怀。

(三)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推动创新创优再升级

随着我国加速进入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冲击越来越大,广播电视平台要坚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探索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打破媒介之间边界,在制作策划、传播方式、互动参与等方面大胆突破创新,提升节目质量。比如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栏目,运用智能AI技术,打造线上互动系统,形成电视、手机等平台载体的互联互通、主持人与观众的多平台交流、音乐与诗词完美融合。同时,广播电视平台在栏目策划和创新上,也要注重与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R等前沿新媒体技术有机融合,依托新媒体技术提升栏目质量与传播范围,提升栏目影响力。另外,跨区域间的多家媒体合作,也是广播电视策略创新的一种方式,该方式适用于各类县级或规模较少电视台,可实现资源整合、拓展市场等功能,比如湖北卫视打造的《中华一家亲》栏目,联合22家卫视频道,不仅节目质量实现突破,更在观众范围上实现跨越式提升。

(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夯实广播电视策划创新基础

培养和造就一批策划人才,是广播电视策划创新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第一,要坚持平台内部挖潜,从记者、编辑、后台等筛选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员,组建策划团队,提高专项策划创新能力。第二,要加强策划专业人才培养,广播电视平台要针对行业发展趋势、创新意识、新媒体技术等方面,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专题业务培训,培育人员策划创新意识,提高团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第三,要不吝重金,不拘泥于传统广播电视领域,广泛挖掘和引进策划创新人才,形成领头羊效应与鲶鱼效应,提高团队整体创新能力。第四,要在平台内大力宣传推广策划创新工作,鼓励全员放手大胆创新,激发全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工作氛围,推动全员创新工作。

参考文献:

[1]孙燕.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创新思维[J].中国新通信,2021,23(05):159-160.

[2]刘翔雁.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175+177.

广播电视法范文篇10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安全播出;实施方法

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各个地区之间的信息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广播电视技术的水平也存在区域性差别。另外,不同等级的播出单位之间广播电视技术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一方面,这种差异主要从播出技术方面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对播出设备的保养以及维修等方面表现出来。为保证电视节目能够安全播出,要及时对广播电视技术进行升级与革新,向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出挑战,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革新,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接下来,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广播电视技术在安全播出中的实施办法进行研究与分析。

1统一对相关平台进行监督管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广电总局的相关政策与要求,广播电视的检测部门不仅要对播出电视节目的安全性负责,还要对广播电视技术、相关媒体以及电视节目的内容进行相关检测。另外,相关部门还要将新型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的部分结构进行统一管理,更加重视节目播出的内容与运行效果之间的相互协调,同时寻找有效方法处理技术标准方面的相关问题,所以,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检测标准,还需要对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要想对相关平台进行统一的监督与管理,不仅要有数字化应急方案,还要有跨平台的数据共享等,其中的每一个流程都要对广播电视技术有所改进与创新,这样不仅有利于减少广播电视技术的差异性,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技术在安全播出中的作用。

2对播控系统进行及时维护

一般来说,播控系统主要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首先,硬件系统维护主要包括应急录像带以及多种应急信号源等,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当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节目还可以零延误的顺利播出。其次,软件系统维护主要包括对数据库、字幕以及自动播出等软件的维护,其中,数据库软件是整个硬盘播出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大多数情况下分为主备两台,其工作主要包括对相关信息进行定期清理,及时备份相关文件。另外,对于字幕以及自动播放软件的维护,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减少死机以及相关的随机错误出现,不仅要在安装防火墙,还要定期进行重启;对于视频服务器软件的维护主要包括对硬盘的更换以及视频服务器的重新启动,同时还要运用相关频道的录像机对电视节目进行跟播。

3保证发射设备能够良好运行

一般来说,几乎所有的电视台发射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都较高,所以,防雷设备必须能够保证电视台发射设备良好运行,同时要对其进行及时检查与维修,不仅要使用比较精密准确的仪器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查,还要对防雷设备以及相关附件进行检查,使其符合使用要求,进而保证电视台发射设备的良好运行。另外,电视台发射设备具有运行时间较长、工作频率大等特点,这就降低了发射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以,由此可见,要对电视台发射设备进行及时检查与维修,制定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发射设备的良好运行;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提高节目播出效率。

4建立健全安全播出的管理体制

为保证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不仅要有相关的广播电视技术支持,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体制进行维护。对于有限网络公司,要进一步优化节目安全播出质量管理以及内部的相关业务流程,制定有针对性的制度与政策。另外,对于电视台来说,要及时采取措施,适应网络化发展趋势,制定好一系列播出流程,从而保证每个播出的节目画面都符合相关要求。为进一步保证电视节目的整体播出质量,还要在电视发射台以及卫星接收站等相关区域建立安全播出的综合系统。目前,大多数的电视台单位,为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在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时,都是由维修人员与保养人员一起巡检。所以,通过对质量的严格监督以及管理理念的革新,不仅提高了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水平,还促进了一些地方台在电视节目播出中脱颖而出。

5结语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十分迅速,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因此,不论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到哪个领域,相关部门都要保证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而相关政策的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系统的维护等,都会影响广播电视技术在安全播出中的作用。

作者:于疆 单位:新疆广电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