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7-23 09:34:13

工程建设管理

工程建设管理范文篇1

今年我们召开的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效。这次会议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主题鲜明,紧紧围绕了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来制定工作目标;二是求真务实,紧紧抓住了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来布置工作任务;三是精简高效,紧紧把握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质量安全、建筑市场管理、标准定额三个司一起与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工作措施。这次会议本身就体现了政府对工程建设管理思路的创新、机制的创新,为下一步各地抓好落实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昨天黄卫副部长的报告系统地回顾了去年工程建设领域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工程建设工作和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明确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按照会议日程安排,质量安全司、建筑市场管理司和标准定额司将分别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今年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下面,我想结合对黄卫副部长报告以及会议讨论时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司今年在质量安全监管和行业发展方面的具体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从促进建筑业发展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出发,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和行业发展工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贯彻上述精神和要求,结合黄卫副部长报告的精神,我们认为做好质量安全和行业发展工作,要在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明确两点认识:

一是要充分认识建筑业支柱产业的地位,努力促进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这也是我们做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问题在黄卫副部长报告中已做了充分阐述。建筑业既是传统行业,也是基础产业,在当前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都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要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努力做好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工作,使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贡献。促进建筑业发展要靠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服务,通过制定政策帮助企业解决深化改革中的难点问题,通过市场准入等手段引导企业完成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通过政府服务和监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技术、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只有企业搞活了、发展了,建筑业的地位才能提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才能有能力、有条件更好地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

二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尽快建立科学的政府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体系。工程建设从立项开始,经过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程质量安全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涉及每一个环节。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方面,我们要更多地依靠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把该由企业负责的,能够通过市场竞争解决的交给市场办。要分清政府与企业在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职责,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一步转变政府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能,对如何利用行政许可等法制手段来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要多研究,对如何依法规范、完善现有的监管制度要创新工作思路。既要增加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又要加强监管、严格执法。我们认为保障质量问题应更多地交给企业和市场,通过竞争促进技术进步和质量水平的提高。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法规、完善制度,推进技术进步,引导行业发展,促进诚信机制的建立。但对安全问题,政府应当加大监管力度,这也符合国际惯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要积极构建“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中介参与服务,社会舆论监督”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在工程质量安全以及建设监管的程序上,要尽可能归并、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积极探索区别监督、一个窗口对外、相对集中执法等监管方式改革,切实提高政府监管效力和水平。

黄卫副部长在报告中分析指出,发展经济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建筑业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要把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把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放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思考,进一步增强做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和推动建筑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提高做好工程建设管理各项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切实把黄卫副部长报告中布置的今年工作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实现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和行业发展工作的新发展。

(一)继续抓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安全方面要做的几项具体工作是:贯彻一个《决定》,实施两个《条例》,建立三项制度,强化四项基础工作。一个《决定》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决定》,两个《条例》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企业安全许可证条例》,三项制度是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四项基础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强化政府安全监督管理和推动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1、确保今年安全生产的控制指标不突破。

2004年建设系统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是:各地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按2.5%及以上的幅度下降;全国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低于2003年6.92的水平;重大伤亡事故明显减少;杜绝特大伤亡事故;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各地要通过制定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是贯彻国务院《决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措施。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并逐级分解,把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每一个层次和部门,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人员,确保不突破今年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我部正在研究制定省级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的考核评价办法,定期通报各地安全生产情况,促进安全生产有关措施的落实。目前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严不起来,责任制落实不下去。仅以三级以上事故结案和处理情况看,就反映了一定问题。去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三级以上事故48起,到目前为止,尚有24起没有结案处理,其中只有5起是没到结案期的,其他19起都已超过结案期。三级以下事故还有1230起,各地应检查一下结案处理的情况。要严格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和处理工作,坚持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严格事故的处理和责任追究,这也是教育干部、群众增强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的重要环节,是维护法制和纪律的严肃性,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具体体现。有些省市反映,目前结案处理工作主要在地方安管部门,对事故不能及时结案处理无能为力。我们认为要主动加强与安管部门的横向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协商、协调工作机制。去年,我们与国家质检总局通过协商和联合开展活动,比较好地解决了建筑施工起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两家拟发联合部令,明确分工促使问题的解决。今年,我们将与国家安管局围绕事故统计口径、事故处理和特种作业人员考核等问题进行协商,特别是对两个《条例》在理解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协商,统一认识,落到实处。希望各地要重视起来,积极主动地做好沟通工作,促使事故处理等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惩戒教育作用。

2、尽快建立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根据两个《条例》的规定,我部要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依法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目前我部正在制定《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严格建筑市场安全准入的管理,明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的范围、主体、对象、程序、条件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我们将根据会上大家提的意见和建议尽快修订颁布,各地要及时制定实施细则,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企业安全许可证条例》的规定,我部直接负责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地方所属施工企业证书的颁发,希望各地制定具体实施计划,今年年底以前,有步骤、分批次地完成发证工作。

对于安全生产许可证与市场准入资质的关系,大家都很关心,《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安全生产条件是企业资质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未达到相应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可以降低其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企业安全许可证条例》也明确规定对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要单独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我们认为,上述法律法规规定表明,安全许可是企业取得资质许可的前提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安全许可证”和“企业资质证书”,两证齐全,方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两证既有密切联系,又要对安全许可实施相对独立的监管。

大家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在设置安全生产许可时,如何处理好既支持企业发展又重视安全生产的关系。施工企业都是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生产,往往同时会有若干个项目在开工,且分散在全国各地,而安全许可证是按法人单位发放,一个企业一张证书。一个项目出了安全事故和整个企业的安全条件如何挂钩,什么情况下收回或者吊销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涉及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安全生产条件的评定,需要合法合理,还要合情,要有明确标准,要有操作性和可行性。这个问题要认真研究,会后对此问题我们要专题调查研究,也希望大家多出主意。我们考虑可否借用交通安全记分的办法,根据事故的大小轻重设定不同的分值,根据事故情况给予警告、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处罚,企业自己也就引起重视了,加强整改,当分值达到一定比例再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这样就既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又能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如果一个企业多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说明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必须清除出市场,否则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影响和经济损失。

讨论中有的代表提出,要明确安全责任的主体是谁,政府不能总处于被动地位。安全的责任主体是企业,安全许可证制度的实施实际上把安全的压力压在了企业身上,企业自身不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拿不到安全许可证,或有不良的安全生产纪录,对企业的市场准入、承担任务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我们要用好这个行政许可,切实把安全的责任落到企业身上。

3、加强对“三类人员”、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和建筑业农民工的安全培训。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我部已经起草了《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暂行规定》,会上也作为待议文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我们争取早日印发。“三类人员”(即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人,也是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基层的关键人员,是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各地要抓紧制定办法抓好落实。同时,我们已经开始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三类人员”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落实“三类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工作,我们抓紧与有关部门协商,努力达成一致认识,会后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实施办法。

建筑业农民工是建筑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一线的直接操作者。农民工的操作技能的高低、安全生产知识的多少,对保障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今年我们要重点加强对建筑业农民工的安全培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导企业制定建筑业农民工安全培训教育大纲,加快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教材,为培训农民工掌握安全操作基本技能和安全防护、救护等基本知识提供必要条件。二是大力发展劳务企业,劳务企业是管理农民工的重点单位,要负责农民工熟悉了解其操作岗位必须的安全生产知识。三是施工用人企业要搞好三个层次的培训,即上岗前的操作技能培训、安全保护知识培训和新技术新材料的采用培训。四是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也要根据本地情况,对农民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防护技能和业务水平。通过这几方面的培训,强化施工现场一线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促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

4、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投入。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生产条件薄弱。今年我部要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决定》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有关安全生产投入管理的办法,落实建设单位在工程概算中确定并提取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费用。落实安全生产投入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设单位要按规定将安全措施费用列入建设工程概算;二是施工企业要计划好、用好这笔费用,专款专用;三是建立对建筑业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形成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安全投入占投资多大比例,各地可以选择一些企业做做测算调查。广州市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工程以及不同招标方式,制定了提取安全生产措施费标准的办法,保证了安全投入的落实。希望各地和一些大企业积极研究、探索和试点,为这项措施的实行提供实践的支持。

另外,要鼓励建筑业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研究、开发、推广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措施和装备,淘汰落后工艺,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

5、继续推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实施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是保护建筑业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分散企业事故风险、增强企业预防和控制事故能力、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我部已经开展了两年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要总结经验,继续推行。但对保险费用返回使用管理方面,各地要加强研究,还要更多的用市场的办法加以规范,使这笔费用通过安全咨询服务的方式用在施工企业的安全上。广东江门市在研究保险费返回使用时,提出可以由保险公司请监理单位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咨询服务,这样既可减少风险,也可以增加监理单位的收入,上海也在考虑这一办法。我们一直被安全监督机构的经费、力量不足所困挠,政府即使要解决一定的人员、经费,恐怕也解决不了量大面广的安全监督问题,安全咨询服务是一种市场的机制,应该积极推进。

6、研究改进监管方法。

一是要落实好新设立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按照两个《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新增了五项制度,其中两项行政许可,即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批和施工企业安全许可证审批,三项备案制度,即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备案、施工起重机械和设施登记备案、依法批准开工报告和拆除工程备案。对于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们可以从着眼于增强企业安全生产自我约束力和安全防范能力,促使企业自觉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出发,研究制定办法,变人治为法治,变被动防范为源头管理,增强安全生产监管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要改进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检查的方式。要改变单一的、运动式的监督检查方式,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过程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情况,今后的检查应重点放在一级检查一级的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查企业也要检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从以告知性的检查为主,转变为以随机抽查及巡查为主;从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向企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检查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管理转变,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各项基础工作。

三是强化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健全完善建设系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罚信息系统,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增强安全生产社会舆论监督力度,构建全建设系统和社会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四是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依法建立和完善各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解决人员编制和经费来源问题。这个问题主要还要靠各地借《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出台,借“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借国务院、各级政府重视安全生产的时机,积极向上反映,争取财政拨款解决。但政府不可能解决更多的编制和经费,因此利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发展安全咨询服务机构是一条路子,要把他很好的用起来。政府的监管不能只靠行政手段,一定要更多的采用市场手段,从机制上解决。再有,要加强监督执法人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执法业务培训,逐步建立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制度,切实提高监督执法人员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建立起覆盖全行业、全城乡、全过程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

(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

工程质量是我们很多法规、制度的落脚点,是人民群众评价建设工作的最直观的标准之一。2004年质量工作的思路是:从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出发,将统筹城市发展与村镇建设、统筹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统筹政策主导与市场引导这三个原则,作为贯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各项工作的主线,提高监管水平,加强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依法承担质量责任的意识,争取实现我国工程建设质量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今年要完成的几项具体工作是:完善两项制度,突破三个难点,推进四项工作。两项制度是施工图审查和质量监督制度,三个难点是加强监理质量的监督、村镇工程的质量和建筑节能设计,四项工作是工程保险、质量检测、诚信体系和技术进步。

1、进一步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

施工图审查制度自2000年实施以来,作为政府对工程实施前的重要把关环节,对保证工程质量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三年多的实践,这一制度逐渐得到了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和社会公众的认可。但是,作为一项新建立的制度,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今年我们拟尽快出台《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部长令),针对当前反映的审图工作运作方式不够规范、审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审查范围深度标准不一、个别地区收费偏高等问题提出意见,同时对集中管理的政府投资工程和实行建设项目总承包的房屋建筑工程做了特殊的管理规定。会后,我们将及时吸收代表们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争取尽早颁发。施工图审查工作各地发展不平衡,湖北省、武汉市和福建省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地可根据本地区工作的开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本地区的办法、措施,重点抓住审查机构的管理、审查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审查方式的改进,来规范审查行为、保证审查质量、提高审查水平,使这项制度健康发展。今年结合部令的颁发,我们也要对各地施工图审查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施工图审查还有一个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工业工程如何开展,我们正在调查。国外一般对工艺部分不审,由开发工艺包的厂商负责,但土建部分和配套的建筑工程一般均纳入审查范围。工业工程如何开展,这项工作还需要工业部门多提意见。

2、规范质量监督管理,提高队伍素质。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一步就建立统一的监督执法体系和工作协调机制与铁路、交通、水利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明确管理职责,修改出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明确监督机构和人员的条件、职责,进一步规范监督工作。

认真贯彻《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进一步规范监督工作。一是各地要积极制定监督工作细则,根据需要将监督工作重点由专注于结构安全、消防安全适当扩大到重要的使用功能、节能、节地、节水等方面,使工程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质量监督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二是各级监督机构要充分利用社会监督力量,重视并发挥群众举报的重要作用,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要建立质量监督巡查制度,针对违法违规行为主动出击,不能简单地搞“民不举、官不纠”。四是要加快质量监督机构的改革,有条件的质量监督站可以转为全额拨款的执法监督机构。五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专业能力。六是要转变工作作风,体现依法行政、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的精神,全面提高监管与服务水平。

3、加强村镇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村镇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也是我们质量监督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几年一些较为严重的工程垮塌事故主要发生在村镇和城乡结合部。如2002年5起造成人员伤亡的建筑工程垮塌事故,有3起发生在小城镇;2003年的厦门市南林村群鑫厂房工程事故,在施工中倒塌,造成7人死亡。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一些发展较快的镇,其经济、人口、用地规模和工程建设量实际上已具备中小城市的水平,而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机构还不能适应这种需要。对于村镇建设管理薄弱的局面,部里很重视,列为今年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工作,拟在今年制定出台《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村镇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大家认为难度较大,我们也认真做过分析。从法律依据上讲,《建筑法》明确二层以上住房都纳入监管范围,没讲农村还是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村庄建设也有规定。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落实。中国这么大,如果统一用一个办法,或用城市的管法简单的套到村镇上有定不行,也不现实。这就要求各地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具体办法,把监管责任落实下去。当前加强村镇质量安全监管有三个难点:一是机构、经费,二是执法部门,三是技术力量。解决这些问题靠增加机构、增加人员肯定行不通,可以向当地政府反映,积极争取。主要还要靠我们监督工作重心下移,辐射带动,同时更多要与现行的集镇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等已有机构的作用,建立巡查制度。对村镇工程的监督管理,在工作方式上更强调服务、指导和帮助,对这一薄弱环节各地要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办法。我司将在适当时候组织各地交流,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4、加强监理质量的监督和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工程建设的指导。

随着工程监督机构工作方式由微观定点检查向宏观巡查转变,以及旁站监理制度的实施,要求进一步加强监理企业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中的作用。2004年要针对《关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监理企业履行质量责任加强监督的若干意见》的贯彻情况,开展一次对监理企业履行质量责任的专项督查,促进各地切实落实这项管理方式的调整,充分发挥监理企业在保证工程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建设用地十分紧张,地处山地、滑坡地区的城市要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监管。去年我司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建设部关于加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希望各地引起重视,认真贯彻执行,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今年我们将组织专家抓紧制定《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工程建设导则》,指导各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5、大力推行工程保险。

工程保险是运用市场手段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减轻工程建设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举措,也是解决因扣留工程质量保证金而拖欠工程款的一个治本之策。上海地铁四号线的事故,因为事先买了保险,上部赔偿保费1.35亿,实际用了1.25亿元。下部修复估计按投保56亿的15%赔付也能解决,这是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减轻企业和政府风险的有力例证。在工程建设领域已经开展了建筑工程一切险和安装工程一切险,近年又开展了工程设计责任保险试点,今年准备出台有关实施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行工程质量保证保险。我们拟采取以下四个步骤开展这项工作:一是会同保险机构开发有关险种,制定符合国情和行业特点的保险条款;二是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三是确定一批试点城市先行试点,根据情况逐步扩大范围;四是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对于工程设计责任保险,2003年我部颁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工程设计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今年要求基本推开,下一步要在规范市场、培育发展中介机构方面,加强研究和指导,更好地推动和完善设计保险制度。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会同当地保险主管部门,共同研究探讨,促进工程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

6、规范工程质量检测管理。

工程质量检测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也是目前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2004年我们要通过制定出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部长令),明确检测机构的业务范围、人员条件、设备设施、检测业务程序以及监督管理和相应处罚,解决检测市场竞争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不公正问题。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和单位来信反映,一些检测机构利用行政手段垄断当地检测市场,一些检测机构以压价竞争、减少工作程序或放松检测要求等不正当的手法来争取项目。我们认为,检测机构应通过计量认证和建设主管部门的资质认可,方可在市场上提供检测服务,并对自己出具的检测结果负法律责任。只有这个环节规范了,工程质量才能切实得到保证。近两年福建、浙江、甘肃、广西、江苏等地,在地方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都对检测单位的质量责任做了规定,天津市和深圳特区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还对检测单位的质量责任专设一章予以规定。部长令出台后,我们要结合其贯彻实施,组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专项治理活动。

7、积极落实建筑节能设计。

据统计,我国建筑耗能是发达国家的1.5~3倍,而且污染严重。建筑节能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有重要责任,落实建筑节能的设计是重要环节。在设计环节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通过施工图审查把关,切实督促建设各方特别是设计单位自觉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2000年部里组织了对北方地区执行节能标准的检查,除北京和个别省份外大多省份仍未执行,现在情况会好一些,但建筑节能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因此,设计管理部门和施工图审查机构要把建筑节能作为一件大事,强化建筑节能标准的贯彻执行。二是大力推广建筑节能科研成果在工程上的应用,要制定政策加强引导。三是标准设计工作要跟上,及时更新体现最新科研成果的标准图,使建筑节能的“四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四是今年要组织专家对建筑节能设计情况进行调研,针对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指导意见。在适应时候组织节能设计研讨交流,促使建筑节能工作落到实处。

在施工环节,施工单位要通过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水平,严格检查进场材料和设备来落实国家规定的节能要求,保障节能设计的贯彻执行。主管部门在竣工验收备案时,也要将建筑节能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8、推进工程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建立工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质量监督保证机制的重要内容。2003年我们颁发了《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办法(试行)》,今年各地要进一步抓好落实,主要有四方面工作:

一是要按照《关于报送有关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的通知》(建办质[2003]305号)和《关于勘察设计质量信息管理业务系统试运行的通知》(建办质函[2003]665号)的要求,将质量监管信息及时、准确地通过监督信息系统报送建设部。

二是要抓紧搭建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在主管领导负责下确定专人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争取在今年内全国所有城市及有条件的县都实现监督信息的网上传输,个别地方实现监督业务的网上运行,通过联网把不良记录数据库先建立起来。同时,对各类责任主体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勘察、设计文件和工程实体质量严重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情况进行记录,建立公示制度。

三是今年上半年我司将组织召开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研讨交流会议,就质量监督和施工图审查两个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研究和部署。

四是要研究将质量不良记录与资质年检挂钩的办法,将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9、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质量水平。

在加强建筑业技术管理和推动技术进步方面,今年要进一步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根据《2003-2008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工程,组织交流研讨,促进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要研究出台有关指导意见,继续推进勘察设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二是组织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更新,突出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新技术,制定新的建筑业技术进步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建筑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组织专家编制《住宅工程操作规程》,提高中小企业操作水平。

三是借鉴去年编制《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的经验,组织编制《工程勘察技术措施》,针对三年来工程勘察质量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措施,配合施工图设计文件、勘察文件的审查,切实改进和提高勘察设计质量。

四是委托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对国内主要勘察设计结构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针对使用中反映的问题,配合新一轮勘察设计规范修编,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条件成熟时开展工程勘察设计软件测评试点工作。

五是指导协会改进和修订现行的部级勘察设计评优办法,重点鼓励技术创新,使评出的优秀勘察设计成果对整个行业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带动勘察设计行业技术进步。

六是重视人才培养,鼓励在设计、施工企业以培养技术带头人和技术能手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活动,形成全行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今年抗震防灾方面的具体工作。

去年我部通过组织开展全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质量检查,发现了抗震设防方面存在的问题,消除了抗震设防的一些隐患,也强化了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对抗震设防的责任意识。2003年我部颁发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该部令的颁发使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有章可循,我们也希望各地通过认真贯彻实施部令,使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切实得到提高。在新疆、云南等地发生地震后,我司与相关司局共同组织专家开展震害考察,为制定、修订相关技术标准积累了第一手材料,也对地方恢复建设提出了建议。按照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的要求,我们组织部内有关司局制定了《建设系统反恐怖工作预案》,该预案的颁布和实施将会提高全国建设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今年我们要继续围绕部的中心工作与我司2004年的工作计划认真抓好抗震防灾工作、建立完善有关应急机制,特别要突出抓好以下两项重点工作:

1、加强村镇建设的抗震防灾工作。

村镇建设的抗震防灾已经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回良玉副总理为此专门做过批示。我们要扎扎实实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一方面,我们要在部计划出台的有关村镇建设规划、建设管理规定中,充分体现抗震防灾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对村镇建设技术指导的力度,要组织各地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地区、区分不同结构形式组织编制农房建设抗震设防标准图集,同时要把抗震防灾内容作为工匠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还要针对移民建镇、集中建设的村镇建设抗震工作开展调研,根据调研成果,提出对规模建设的村镇建设加强抗震管理的指导意见。希望有关省市共同配合做好落实工作。

另外,今年三、四季度拟召开城市防灾座谈会,交流各地做法,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抗震防灾工作。

2、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按照国务院应急预案工作会议的部署和部领导的要求,今年建设系统要完成十个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我司作为部内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的牵头单位,在遵照部领导要求做好有关组织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设系统反恐怖工作预案》、《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修编工作。这是一项新工作,也要加强调查研究,和地方同志一起制定落实好这些预案。

(四)行业发展和企业改革方面的具体工作。

根据黄部长的报告,行业发展工作以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为重点,努力提高我国建筑业的整体素质。围绕这一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研究起草《关于继续深化建筑业改革的若干意见》。

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和《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工程设计改革的几点意见的通知》。20年来,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深入,在这一大背景下,在国务院两个文件具体指引下,勘察、设计、施工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化,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上也有许多创新。为了在工程建设领域更好的贯彻实施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总结推广全行业2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改革创新的经验和成果,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前进的方向,我们拟研究起草《关于继续深化建筑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将涉及二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层面的问题,主要包括: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引导行业结构调整,通过重组整合综合型企业集团和发展专业事务所、专业建筑公司,大的做强、小的做专;培育发展工程咨询业和中介服务业;推进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BOT、BOOT等国际通行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等改革内容。二是涉及建设管理体制层面的问题,主要包括:政府投资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和完善个人执业资格制度,改革和完善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加快建设领域风险保障机制建设,完善工程质量安全、市场监管体制等改革内容。

初步设想《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由五部分组成:一是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二是建筑业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三是深化建筑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政策意见,四是促进建筑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五是改革的组织领导和实施步骤。这是一项涉及面很广,难度很大的工作,我们将在部党组的领导下,在有关司局、协会的协作配合和各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完成《若干意见》的起草工作。指导全行业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建筑管理体制,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合理流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形成有利于建筑业发展、行业优化升级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加快建筑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创新,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增强建筑企业的活力和竞争优势,提高建筑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抓好典型,开好经验交流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建筑业改革的方向、目标、政策和措施等已经明确,现在关键是如何推进改革。回顾过去,我们勘察设计单位的改革走在全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前列,我们施工企业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排头兵。今天,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在贯彻实施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再创佳绩。推进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工作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发现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带动并推进全行业的改革。我们要抓好几类典型,如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典型,企业之间重组整合的典型,国际型工程公司、工程咨询公司、项目管理公司、专业设计事务所、专业分包公司、劳务分包公司改革的典型。既抓改革成功的典型,也要帮助改革走了弯路的企业分析总结教训。

我部将在研究起草《若干意见》和抓好典型的基础上,于下半年召开“全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宣传贯彻中央有关企业改革工作的方针、政策;总结交流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动行业改革的成功经验;总结交流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类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改革经验,在全行业掀起深化改革的新高潮,力争在两年内使全行业国有勘察、设计、施工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有较大的进展,将建筑业的改革、发展与创新上升到新的高度。

3、重点推进中央所属建筑企业的改革与重组。

中央所属勘察、设计、施工企业是我国建筑业的骨干力量,对我国建筑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这些大企业、老企业改革难度也很大。2003年1月我部会同原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等有关部委提出了关于深化中央施工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和配套政策上报国务院,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肯定。国资委成立后,又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政策,并对中央企业的改革做出了新的部署。下一步中央企业的改革,主要是通过企业间优势互补,重组整合,作强中央企业,培育和发展30到50家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国有资产的控制力。现在大家都十分关心中央企业的重组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部领导也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我部将与国资委及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中央建筑企业,包括勘察、设计、施工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组织、指导、推进中央建筑企业的改革重组工作,力争完成大多数中央建筑企业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并促成1到2家企业集团的战略性重组。

在我部重点抓好中央所属建筑企业改革的同时,也希望各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抓好省属和市属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改革与重组,并对已经完成了企业所有制改革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企业进行一次检查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找准切入点,树立典型,加大宣传交流力度,力争在企业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改革进展较慢的地区,要分析原因,因地制宜地制定改革方案、安排改革进度,整体推进本地区建筑企业的改革。

4、关于做好行业改革与发展工作的几点认识。

做好建筑业改革和行业发展工作,还需要大家统一三个方面的思想认识。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增强行业改革与发展工作的责任感。中央明确把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以及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来看,建筑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增强信心,高度重视建筑业改革和发展工作,抓紧时机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使建筑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创造条件、贡献力量。

二是要从“大土木”、“大建筑业”的视野来构建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框架。我国传统的建筑业概念主要指施工现场的建筑安装活动,而实际上,“大建筑业”的概念应该涵盖建筑产品的生产以及与建筑生产有关的所有服务内容,包括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材料与成品及半成品的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后的运营、维护和管理,以及相关的咨询和中介服务等等,“大土木”的概念包含了铁路、交通、水利、水电、港湾、能源、化工等土木工程和专业工程。我们要跨越专业领域和设计、施工、监理的行业界限,进一步减少对企业的限制,从“大土木”和“大建筑业”的视野来研究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在完整的建筑市场空间里进行探索和创新,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范围内寻求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建筑业的发展水平将会取得新的突破。

工程建设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化工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建设安全;相互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化工工程的建设。不同种类的化工原料、化工设备和成品自身都有着易燃、易爆或强腐蚀等不同的特点,多数也是在高温和高压的工程条件下进行的。不同类型的化工公司内部的工程实际显得非常复杂,如果内部任何一项设备或者制度存在缺陷,都会直接引发安全事故,最终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1化工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

1.1和现代化发展相符合。目前,多数化工工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都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中,只有从多个方面着手,才能更好地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员工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才能全方位地保证化学工程的安全性。例如:只有让众多水处理公司内部的科学技术能够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相互符合,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我国水处理公司内部的技术水平。1.2使得化工工程实现长远发展。化工工程的建设管理和安全性存在一定的一致性,推动化工工程不断地向前发展。人才作为每个不同种类化工公司的核心资源,可以降低化工工程企业内部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让整个化工工程实现全面健康地发展。1.3保证每位工作人员的安全。只有将化工工程建设管理和工程建设安全关系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将安全意识融入其中,并在建设化工工程中有更好地表现。无论是化工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2化工安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职工缺乏安全工程建设意识。任何不同类型企业的化工工程内部的从业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才能第一时间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隐患,以此来更好地提升自身安全意识和处理事故的能力[1]。但是类似水处理公司内部多数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很多操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的失误。例如:在操作某水处理公司内部设备时,有关人员在采用手动的方式操作时,常会出现药桶内药剂不足、药桶型号和药物不匹配和其他不同类型的问题。这是因为部分操作人员没有掌握好药剂的用量,更没有直接将药剂的量控制合适的比例,最终使得多数药剂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水中,最后自然无法让设备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进行生产准备、组织准备、人员准备、技术准备和安全准备时,不同内部员工自身缺乏一定的安全工程建设意识,最终使得化工安全工程建设无法更好地进行。2.2缺乏较为系统的安全工程建设规章制度。制定较为完善的安全工程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化工工程安全进行。但是从目前很多化工工程建设的情况看,很多工程内部的规章制度并没有直接对工程建设内部的细节问题进行明确规定,更没有直接明确每个人员的安全责任,最终容易引发较多的疏漏,埋下较大的隐患。在实际建设化工安全工程时,存在着权责不清的问题,即便在后续出现安全事故,专业人员很难直接找到问题存在的具体环节。例如:很多水处理科技公司内部并没有对包括“配置药剂”“启动系统设备”“污泥操作”和其他不同环节的内容进行规定,导致很多员工没有掌握正确启动设备、清除污泥和其他不同环节的内容。即便在后续管理时存在诸多不同的问题,水处理设备内部的人员很难用合适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约束。

3加强化工安全工程建设的对策

3.1全面增强安全意识。不同类型化工企业的领导都应充分重视化工安全工程建设,并通过让企业内部的领导将“安全工程建设”的意识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例如:需要让水处理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更好地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第一,在业余时间熟读安全守则,注意在操作水处理设备时的诸多细节问题;第二,注意按照相关的步骤来直接操作不同类型的水处理设备,防止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任何影响安全的因素;第三,可以通过举办各类与安全意识有关的竞赛,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有效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只有让每个员工都将安全牢记在心中,才能从根源上杜绝化工工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3.2借助质量管理体系控制施工进度。借助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来控制化工工程的施工进度:第一,任何一个施工方都必须在分析不同类型化工工程特点的基础上,来建立合适的质量管理体系。例如:可以在水处理公司内部建立与水处理设备、水质和其他不同方面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提升水处理的质量。第二,针对水处理的每一个环节来建立合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注意将不同部门和人员都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内部,最终才能够更好地提升管理的有效性[2]。第三,全方位地让水处理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发挥实际的作用,重点可以从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保养、设备维修和其他不同的方面来控制其质量。例如:可以在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包括《山东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这样的规定来更好地强化化工安全工程建设。这一项规定中有包括危险化学品使用、危险化学品工艺和其他相关的规定,最终让工程建设的过程变得更顺利。3.3聘用专业的监理部门进行监理。化工工程现场的管理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由不同环节共同构成的系统性工作,内部存在的内容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因此,一定要聘用专业的监理部门来进行全面地监督和检查:第一,让与不同工程相互匹配的检查部门对每个不同的作业环节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工程内部每个岗位的施工人员都可以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施工;第二,重点监督不同类型的施工材料和设备,一定要让符合要求的材料和设备能够进入施工工程现场,严禁劣质的材料或者设备进入其中;第三,强化对工程材料的利用,一旦水处理工程内部存在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存在破损的现象,则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换。例如:山东某企业可以遵照“为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第二批削减省级行政权力事项的通知》(鲁政字〔2017〕220号)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切实加强全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安全监督管理。这样一份管理《办法》确实可以让有关的企业在广大监理部门指挥下,发挥更大的作用。3.4强化工程组织。任何不同类型化工项目的工作小组重点是由技术人员、施工人员、项目经理和其他不同类型的管理人员共同构成的。化工企业需要将不同类别的人员配置到不同的岗位上,才能更好地保证整个项目的质量:第一,任何一个化工企业都需要在严格选拔合适工作人员的基础上,通过聘请专业的人员来管理整个化工项目,争取让不同类型的施工机械、施工物料和施工人员都能够充分到位,为后续化学工程的施工奠定良好基础;第二,将不同类型的化工工厂的地址选择在不同的环境圈内,不要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强有力的组织可以将工程内部不同的要素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让整个工程都发挥更大的作用。

4水处理工厂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4.1电气拉闸检修。电气是广大污水处理厂中公认的用电大户,厂内已经从高压变成了低压,其电气控制的部分遍布全厂,用电安全十分重要。在处理电气时,严禁带负荷拉闸。一次在检修污水泵时,需要先压接导线,然后再拉闸更换,这实际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例如一个案例,当时一位进行电气检修的工人并没有直接和运行工人进行联系,他以为早上就已经通知检修了,所以就一早直接到总负荷开关上去拉闸了,结果在检修的过程中突然窜出一个较大的火球,幸亏工人比较机智才没有让火球直接击中他,否则他的脸肯定在第一时间被烧伤。因此,任何时候在针对水处理厂进行检修时,一定要将带有负荷一侧的电气设备全部停掉之后再拉总开关,所以相关的人员一定要熟记电气安全知识。如果工作中出现了拉闸的现象,则需要反复确认负荷一侧是否存在负荷,之后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操作。同时,应注意在电气拉闸检修时不可以带电操作[3]。4.2盖板处理。盖板是水处理工厂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设备。很多水处理工厂内部的明渠、暗渠和深水池的上面都存在盖板,防止水处理工厂内部的人员在行走时跌落。即便是这样一个安全措施,本身也是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多数水处理工厂中的水池盖板是由钢质、水泥制或其他不同的板材组成。其中,钢制的盖板因为价格非常低廉,制造也相对较为简单,在水处理工厂中被大面积采用。但是很多人都认为水处理工厂内部的钢盖板只是看起来很薄,只要一个人就可以拉动它,然而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曾经在水处理工厂出现的一次事故如下:一位工作人员觉得水泵运行不是一直很稳定,期间产生较大的噪声和震动,所以他想揭开盖板来查看情况。当时他是直接一个人拉开的盖板,但是盖板的重量太大让其瞬间掉进了坑里,幸亏当时工作人员及时放手才没有将自己卷入其中,如果当时放手晚一点,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从上面安全事故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水厂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在平时服从管理和安排,并时刻将安全管理意识牢记心中,最终才能够让水处理工厂安全管理发挥实际作用。上述列出的水处理工厂安全管理案例,警示大家平时在工作中需要将水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意识融入其中,这样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防止出现更多的安全事故。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分析化工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重要性的基础上,以水处理工厂为案例指出了化工安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直接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实际问题。从水处理工厂安全管理的案例可以看出,包括电气拉闸检修和盖板处理等不同类型的水处理安全事故实际都会直接影响水处理工厂的安全运营。专业人员只有在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水处理工厂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才能更好地提升水处理工厂安全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利娟.浅析化工工程建设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管理,2017(11):45.

[2]赵朋.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6,39(09):52-53.

工程建设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它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到了一种高水平状态,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水平,支持我国的水利工程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概述

水利工程大多是由国家投资招标建设的,一些非盈利或者公益性质的工程。我国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水利工程在这段时期里都是由政府单位组建的临时团体来负责,虽然为我国的水利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管理人员不够专业,缺乏相应的工程管理制度和机构,所以水利工程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从而出现了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监管的现象。到了改革开放年代,我国政府更加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这一时期,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单位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制订了详细的制度要求,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有了有效的保障。

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内容

2.1前期的准备工作

前期首先需要确定水利工程建设的程序流程,然后组建工程。与其他工程相似,水利工程建设的程序包括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报告,设计招投标,施工招投标,项目施工,完工验收等阶段。此外,最好尽快办理完成各项手续,保证在枯水季节施工建设。

2.2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所有工程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点。水利工程建设受环境影响巨大,因此更应该重视起质量管理。①设计单位应该对监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图纸的会审和技术交底,及时解决设计图纸上的问题,避免因设计问题对水利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不能私自更改方案。②对施工材料要进行严格把关。监管人员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抽检,符合标准才能使用。③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监管单位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监管和验收,一道工序不合格就不能继续下一道工序。隐蔽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一定要全程监督,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必须返工重做。

2.3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安全生产意识也不断加强。安全生产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关键一环,需要全过程都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这一理念。施工单位要在施工现场配置一定数量的专业安全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单位还需定期组织进行安全检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安全隐患消除前,不能开工。安全管理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2.4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就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进行工程投资管理。设计图纸完工后,需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预算审查,得出预算范围,再进行招投标活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预算,不能随意更改设计,增加预算。一旦设计图纸必须更改,要严格审查,尽力控制,降低损失。监管人员要及时做好现场确认工作,避免施工单位弄虚作假。

3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工程建设的正常运行和生产,不但能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水平,从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4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4.1工程资金落实不到位

资金支持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缺少资金的支持,工程将不能顺利正常进行。水利工程作为民生工程,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命脉,对于资金的依赖性也远远超过其他普通工程。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资金消耗巨大,往往会出现资金落实不到位,或者资金被层层剥削贪污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还会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积极性。

4.2材料检验力度不够

施工材料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成本和质量。如果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水利工程建设会出现很大的质量问题。所以,对施工材料进行必要的检验是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的重要工作。但是目前一些单位为了节省资金,选择了质量较差的原材料,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埋下了隐患。

4.3工程建设项目与实际不符

水利工程建设往往都是大型的工程建设,所以建设前一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调研和计划制定,首要的是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但是,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往往会出现水利工程建设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合的情况。这不仅仅对施工单位提出了不小的难题,还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4.4工程立项缺乏科学依据

工程立项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第一步,决定着水利工程建设顺利与否。所以,工程立项是一项涉及到多方面的,科学的工作。但是目前一些管理人员忽视了工程立项的重要性,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盲目开工,不到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还引起了人民的不满。

4.5验收不到位

验收是检验水利工程建设的最后一步。但是一些单位为了自身利益,不按照标准进行验收,或者验收力度不够,为日后水利工程的使用埋下了隐患。

4.6管理人员水平低

目前一些单位为了节省劳务成本,雇佣专业水平不高的人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人员。但是,不专业的管理人员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甚至可能耽误工期,埋下安全隐患。

5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创新思路

5.1强化工程管理的认识

水利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要想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必须重视起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需要建立健全专业的管理机构,同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财政管理。

5.2加强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定期选拔优秀的人才,同时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并且定期进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考核。

5.3创新资金管理分配方法

①严格控制水利工程建设的成本,最好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安排好资金的去处,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②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通过前期预算和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合理的调整资金分配。

5.4创新材料检验方法

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质量,所以原材料的验收至关重要。①施工单位需要充分了解材料供应单位,检查单位的合格证。②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必须退回,保障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进去施工场地。③施工单位要加强材料的管理工作,避免材料质量的损坏和缺料少料。

5.5创新验收方法

验收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章制度进行验收,在验收过程中严格把关,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消除所有的安全隐患,为水利工程顺利安全运行奠定基础。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或者安全隐患,必须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合格。

5.6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科技含量

为了更好地管理水利工程建设,应该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技术含量。①及时将竣工的水利工程提交到有关部门进行专业管理,使水利工程正常运行。②为水利工程建设好配套设施,辅助其发挥最大效益。③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加强管理措施的技术含量。

6小结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保障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工作,必须受到重视。所以,我们需要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创新思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水利工程建设氛围,整顿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市场。

作者:冯永权 单位: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水利排灌养护站

参考文献

[1]戴龙.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探究.水利技术监督,2016(01).

工程建设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加强措施

由于农业的生产活动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了保障农业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对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管理进行相关的优化。加强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粮食的产量,增加农户的收入,对农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对提高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进行相关的探讨。

1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相应的工程安全问题、工程效益降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与管理手段能够保障水利工程发挥其最大价值,为城市、农村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自然环境复杂,施工条件较为艰苦,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会与设计方案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保障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与水利工程的质量,需要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措施进行相关的优化,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2.1健全水利工程建设规划。2.1.1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规划是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对目前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开发现状进行综合的评价与分析,衡量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2.1.2加强当地政府机构、施工单位的合作。当地的政府机构、施工单位要加强合作,在规划的过程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水利工程进行高标准的规划与设计,考虑未来的发展情况提出更加先进的规划方案。政府在进行水利工程检验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把控规划的科学性,保障水利工程的规划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规定。2.1.3制定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在对当地的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对当地的发展政策有过充分的了解后,制定水利建设的总体规划,力求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在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水库的安保纳入到规划的过程中。2.2资金的多渠道融入。由于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水利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水利工程由传统的防洪抗涝、水利灌溉等转变到农村地区的农业综合发展,甚至影响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建设规划、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在农村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期要进行多渠道的资金筹措,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充足的资金保障。2.2.1积极争取国家资金。要积极的争取国家资金,在水利工程建设阶段需要进行跨县乡的水资源施工、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的环保环节、河道的疏浚工作,这些需要政府与财政的大力支持。2.2.2落实水价改革工作。要落实水价的改革工作,积极的进行融资,调动社会资金。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工程收益的是广大农民,所以在水利工程的维护阶段,农民可以出资一部分资金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维护工作。2.2.3充分调动社会资金与民营水利的作用。要充分的调动社会资金与民营水利的作用,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协调各部分资金的使用,保障工程建设过程中资金的充足。2.2.4工程建设与土地复垦有效结合。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将工程建设与农村的土地复垦进行有效的结合,水利的环境保护工程与农村地区的多种生产经营有效的结合,形成一土多用的良性运转机制。2.3提高水利建设管理效率。2.3.1创新水利建设管理的思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与现代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制定水利规划的过程中可以与GIS、GPS等设备进行有效的结合,使用先进的设备对建设区域进行了解后,对重点区域进行人力的规划方式,保障规划的科学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安置远程监控系统,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通过调查监控的方式找出错误的施工环节,保障施工的质量。水利工程建设与当地政策相结合,为工程的整体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将水利工程与当地的农业发展有效的结合,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制定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能够保障当地的农业灌溉,而且水利工程能够使农民进行水产养殖,增加农民的收入,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农村地区农户的积极性,农户能够对水利工程进行良好的保护。2.3.2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同环节要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例如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施工材料的保管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出现问题后要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同的施工环节都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要负责指导施工人员,使施工人员能够按照相应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在施工结束后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保障施工质量能够符合水利工程质量的标准。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从而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与质量。在规划的过程中要注重水利工程与当地环境的和谐统一,保障水利工程能够为农户带来更多的利益,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2.3.3制定明确的管理指标。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诸多的管理内容与管理环节,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将具体的工作量化成能够进行考评的具体指标,建立相关的考评体系。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分层管理的原则,明确不同等级工作人员的管理内容,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管理者身上,管理者根据考评体系对下层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考评。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机械的使用规范、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人员是否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施工等都可以作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指标,针对考评分数较低的工作人员要进行适当的批评,考评分数较高的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农业的迅速发展,在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受到了农户的广泛重视,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受到当地政策环境的影响往往会出现诸多的困难与安全隐患影响了施工的质量。所以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措施,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与农村的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要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充足;构建水利建设工程科学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保障管理的科学性,从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鲍江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10):176.

[2]邱洁.对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7(36):158-159.

[3]徐先强.探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与策略[J].水能经济,2018(1):163.

[4]杨煦.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52):296.

工程建设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工程建设,工程招投标,优化措施

1概述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工作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招标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的提高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防止工程建设项目在招标的过程中出现腐败问题。反之,如果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出现了问题,则会导致工程建设项目效益受损,会导致在招标过程中出现勾结贪污腐败的现象。目前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仍然存在招标不公平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以及参考相关文献整理内容如下文所述。

2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近几年越来越步入正轨,2017年10月份财政部针对项目招标管理工作了《政府采购货物或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对于具体的项目招标管理工作进一步进行细化。同月五部委联合《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进一步进行细化管理。可以说,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越来越正规,越来越有效率[1]。但是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开展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工程项目的效益直接受到损失。问题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招标过程中出现差异化对待,不能够公平对待参与各方;在招标之前就已经和相关方确立了合同,招标只是走流程,出现贪污腐败现象;出现挂靠投标和违法转包的问题。针对于这些问题,项目招标管理部门进行改进,旨在更好的促进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总体来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大方向是进步的,但是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2]。

3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针对于这四个方面笔者结合相关材料阐述如下。3.1项目招标出现不公平竞争现象。工程建设项目在招标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招标流程,严格防止招标管理工作中出现不公平竞争现象。但目前项目招标不公平竞争现象仍旧存在。在项目招标过程中,项目招标管理方会增添很多的门槛限制,例如对于招标参与方的资质进行要求,对招标参与方的注册所在地、注册资金量以及其他方面进行要求,这就让很多能力大但尚年轻的企业无法通过资质这关,让很多外来企业不能够进行招标项目的参与[3]。在项目招标过程中,项目管理方对于地方保护色彩浓厚,相关条款有利于当地企业的中标,总结来说就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3.2项目招标出现虚假现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所涉及的利益是很大的,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的过程中,招标单位会通过各种操作避免项目落入到利益方之外的第三方投标方里面。这时候招标方会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操作:首先是各种理由去规避招标,不实施招标行为,将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各种操作向保密工程方向去引导,国家针对于保密工程项目是可以不招标的;其次就是如果一定要招标,那么项目招标方会通过虚假招标来进行操作,在招标之前就已经对中标单位进行筛选和商量,招标只是走个流程,很多的投标方都是陪标方,走个过场,这势必会导致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导致招标管理工作进展出现问题[4]。3.3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过程中监管缺失。在招标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投标方的各种往来,目前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的开展中相关的监管方监管力度不够。不能够通过行之有效的招标监管政策进行有效招标管理。目前我国法律规定,在招标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国家层面的管理部门为发改委,但是在招标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是下属的各部门进行实际执行的,这就会导致发改委对于下属的监管机构监管缺失,这也会导致相关下属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分工不明确,监管缺失,甚至在某些地方会出现没有行政监管的现象,这个问题直接阻碍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工作的正常开展。3.4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审批标准不完善。在目前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审批的过程中,其对投标方的审核制度不完善,这势必会导致审核制度出现漏洞,进一步出现招标工作不科学合理,不公平公正。工程项目招标审核制度能够很好的选择出适合该项目的投标方,其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开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招标审核人员的专业性不强,各方制衡机制不完善,审批方法不科学合理,最终会导致相关投标方利用招标审核标准的缺陷进行投机取巧,出现不正当招投标行为[5]。

4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优化措施

上文中我们针对目前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针对于这些问题,笔者给出了三项招标管理优化措施,具体内容如下。4.1完善体制去避免不公平竞争现象出现。目前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招标方对于地方企业保护政策较多,出现了不公平的招标竞争行为。针对于这种问题,在招标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应该对招标限制进行放宽,对于表现非常优秀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机会。在招标管理过程中,应该针对于招标信息进行公示,抱着三公原则进行竞争。建立资质审查体系,通过资格审查的前后过程,对于竞标方的资质进行研究,减少地方保护主义的色彩,对于优秀的投标方应该要合作,这样才能够提升工程项目后期的高效运转,才能够保障工程项目的总体效益。4.2通过招标文件编制进一步完善减少虚假招标现象。目前工程建筑项目虚假招标现象泛滥,针对于这种问题,招标管理部门应该进行有效的监管去降低虚假招标现象。上文中我们知道目前虚假招标的运作方式主要是通过不发标和私下交易两种[6]。针对于这两个问题,招标文件的科学合理编制就很有必要,应该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严格进行规范把控,招标方应该提供明晰的招标内容,符合公平竞争标准的招标文件,在评标的时候,应该通过第三方监管人员进行隔离评选,不能够让相关主办方人员参加,这样有效的保证了虚假招标现象的减少。4.3提高招标管理人员素质。招标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无论怎么操作都能够找到制度上的漏洞,那本质上就是招标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工作是否有效。如果招标管理人员的素质很高,势必能够保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针对于招标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是针对于在职招标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素质教育,其次是针对于应聘人员,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招聘制度,对于员工进行多方位考量,最终保证入职员工能够符合招标管理工作的素质标准和专业标准。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发展迅猛。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科学合理的项目招标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序开展,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效益。文章针对于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释,并针对于问题提出了优化措施,旨在更好的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俞宏.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管理工作研究与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8):166-168.

[2]赵鑫.工程项目招标工作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J].化工管理,2016(35):265.

[3]刘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探讨[J].饮食科学,2017(16):79.

[4]朱唯舟.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7(8):231.

[5]焦建忠.建设工程招标管理工作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5(12):57.

工程建设管理范文篇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粮食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管理程序和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粮食工程建设的特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粮食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与修订。粮食工程建设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第三条对需要在全国统一的粮食工程建设通用技术要求应制定国家标准,其范围为:(一)《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国家标准范围;(二)重要的粮食工程建设技术要求。第四条对于没有国家标准,而需要在粮食行业内统一的粮食工程建设专用技术要求应制定行业标准,其范围为:(一)《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行业标准范围;(二)粮食工程建设的一般技术要求。第五条粮食工程建设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是粮食工程建设中保障安全生产、人身财产安全、环境保护,以及保护资源、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必须强制执行的标准。粮食工程建设中非强制执行的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第六条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一)粮食工程建设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包括安装)、验收、维护等重要的技术标准;(二)粮食工程建设涉及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标准;(三)粮食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四)粮食工程建设需要强制执行的其他标准。第七条国家粮食局负责管理全国粮食工程建设的标准化工作。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负责粮食工程建设标准的计划、审批、、宣传贯彻和日常管理,联系国务院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待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协会成立后,在协会的基础上设立全国粮食工程建设标准技术委员会,负责粮食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审核工作。第二章标准申报第八条粮食工程建设标准实行开放式申请。申请单位应编写拟编标准的工作方案,在规定时间内连同申报文件报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审查。工作方案主要包括:主编单位相关资质证明及主要成果、第一起草人的简历和业绩;主要章节、条目内容提要;编制所需资料以及需要调查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各阶段工作的进度安排;编制组成员组成及分工;所需工作经费预算;拟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及相关承诺等。国家粮食局根据申报情况,采取方案比选或招标的方式确定主编单位。第九条粮食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主编单位和编写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一)主编单位1.承担过与该标准项目相应的工程建设咨询、设计、施工或科研任务;2.具有丰富的粮食工程建设经验,在该领域能代表本行业的技术水平,并能组织解决标准编制中的重大技术问题;3.具有一定数量符合专业资质要求的编写人员;4.具有承担部分编制费用的能力。(二)编写人员第一起草人一般应为主编单位人员,应当具有工程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有制定相关标准规范的实际经验以及良好的组织协调和文字表达能力。其他编写人员应为从事相关专业、具有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和较高技术水平的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第十条国家粮食局对申报的标准进行审核,提出编制计划。其中,行业标准编制计划由国家粮食局批准,国家标准编制计划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主编单位根据批准的编制计划和工作方案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开展标准的编写工作。第十一条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和粮食工程需要编制标准的情况,国家粮食局负责向有关部门申请标准专项经费,用于补助粮食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或重要行业标准的编制。第三章标准编制第十二条标准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适应工程建设和技术的发展,满足绿色和安全储粮的要求,体现环保、节能、安全、实用等原则。第十三条标准编制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等方面的成果。同时,标准编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应进行专题研究或测试验证。专题研究和测试验证的成果,经专家审定后,方可纳入标准。第十四条标准的条文应严谨明确,文字精炼,其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等应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内容深度,应能满足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文件的要求,以利于控制初步设计和项目的建设水平。第十五条粮食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编写格式按照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1996〕626号)执行。第十六条标准编制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征求意见阶段、送审阶段、报批阶段。第十七条准备阶段的工作包括:主编单位根据编制任务通知的要求,落实标准编制组成员和编制经费,制订标准的工作大纲,组织召开编制组工作会议。第十八条征求意见阶段的工作包括: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编写征求意见稿及其有关文件、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应广泛征求粮食企业、设计和施工单位、有关管理部门,以及监理、项目评审机构的意见。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两个月。第十九条送审阶段的工作包括:主编单位应对所征求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研究,按有关要求编制“征求意见处理汇总表”,并据此修改征求意见稿,形成送审稿。主编单位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对标准送审稿进行审查,形成会议纪要和对主要内容的审查意见、对送审稿的评价及处理意见等。第二十条报批阶段的工作包括:主编单位对审查会议的意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按有关要求编制“审查意见处理汇总表”,据此修改形成报批稿,以公文形式报国家粮食局审批。第四章标准第二十一条粮食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按有关规定报建设部审批、编号、。第二十二条粮食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由国家粮食局审批、编号、,并报建设部备案。编号由行业标准代号(LS8×××、LS9×××)、标准顺序号及年号组成。第二十三条粮食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的出版按照建设部有关要求组织。粮食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的出版由国家粮食局负责组织,标准的出版印刷应符合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出版印刷规定》(建标〔1996〕626号)的要求。第五章复审与修订第二十四条标准实施五年后,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和粮食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复审。粮食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按有关规定报建设部复审;粮食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由国家粮食局复审。第二十五条标准复审后应提出其继续有效或予以修订、废止的意见。第二十六条对确认继续有效的标准,当再版或汇编时,应在其封面或扉页上标准编号下方增加“××××年×月确认继续有效”字样。第二十七条对于需要全面修订的标准,其修订工作应符合编制粮食工程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第二十八条对于需要局部修订的标准,按照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管理办法》(建标〔1994〕219号)执行。第二十九条对于需要修订的标准,其修订工作由原主编单位优先承担。第六章经费管理第三十条标准的编制经费主要由标准编制申报单位自筹落实,国家重点对强制性标准和基础类、通用方法类、公益类推荐性标准给予一定补助,原则上国家标准补助50%,行业标准补助30%。标准补助经费的管理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经费管理办法》(财行〔2007〕29号)的有关要求执行。第三十一条标准编制补助经费原则上分两次拨付,在国家粮食局下达编制任务后拨付补助经费的40%,其余费用在标准完成后拨付。在国家补助资金拨付前,自筹资金应全部到位,单独建账并按承诺使用。若编制经费超出资金使用规模,由编制单位自筹解决。第三十二条各主编单位对标准编制费用要单独记账,专款专用,标准编制完成后,按有关要求及时编制财务决算并报国家粮食局。第七章日常管理第三十三条对于没有正当理由不能按时完成标准制定与修订任务的主编单位,不予安排新的粮食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并将补助经费收回。第三十四条标准实施后,主编单位应成立标准管理组,协助国家粮食局做好标准的日常管理工作。主编单位应密切跟踪标准的实施情况,并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国家粮食局。第三十五条国家粮食局负责对实施的标准进行后评价。对于标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责成主编单位做好解释和处理工作。

工程建设管理范文篇7

【摘要】在我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建设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就包括工程建设,其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伴随工程进一步发展而来的还有很多管理工作方面的难点,找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具体管理难点,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这些管理难点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主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难点和相应的对策进行研究,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建设;管理难点;对策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投资、消费以及进出口贸易,其可以在一定时期里面确保我国经济的稳定有效发展。我国工程建设的特点主要是项目非常多以及投资数量十分庞大,所以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难点问题。随着工程投资越来越大以及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效管理工作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非常有利于提升工程项目资金利用率和风险防范能力,从而能给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保障。

1工程建设管理基本概念以及管理工作的意义

1.1工程建设管理基本概念

所谓工程建设管理,主要指管理建设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整个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完成[1]。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很多项目都相对较复杂,因此需要把抽象的管理标准变得更加形象化以及具体化,让工程施工更加方便准确,从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因为工程施工质量不仅会对工程建设预期效果、工期、工程建设质量以及投资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工程验收以及使用,最终给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影响。

1.2工程建设管理的意义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内容涵盖面广,所具有的意义重大而丰富,不仅涉及工程建设本身的复杂性,还涉及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确保工程如期完工,并且符合质量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等等。要做好如此繁琐的管理工作,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就必须采取高效的合理的管理办法和措施,编制详实的切实有效的施工管理方案,从而确保施工现场各工序井然有序安全作业。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一样,管理出效益,依靠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明的管理纪律,才能做到严格遵循工程设计,严守工程施工规范,严密实施工程监理,从而保证工程质量,为工程建设项目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与信誉。由此可见,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核心功能和调控作用,它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等方方面面,因此,搞好工程建设管理,将极大地促进工程的进度、调配、安全等工作。

2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难点

2.1工程进度控制

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表来进行建筑工程进度的管理,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应合理控制好各个项目的成本。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包括:建筑项目施工环境的改变、具体施工状况的改变和工程管理中本来存在的缺点等。此外,建筑工程中的物资和施工材料也会影响施工进度。如果工程管理者没有察觉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当异常现象发生时,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工程施工进度。建筑工程的进度与成本和施工质量也有一定的联系,想要加快施工进度,就必须增加成本投入。在实际管理时,管理人员往往会忽略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平衡度。

2.2工程质量控制难点

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其难点在于工程基础建设和具体施工过程中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房建基础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随后的施工也弥补困难。再比如钢筋混凝土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同样也会造成对整个工程质量的严重影响。另外,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施工现场会相对杂乱,进场材料往往容易随处堆放、混放,或未及时对进场材料进行质量检测,这些都会给工程质量方面带来隐患。

2.3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相关资料显示:建筑行业因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在所有行业中是排第三的,仅次于矿山与道路交通行业。一旦发生这样的安全生产事故,会给施工人员和施工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影响承建公司和业主的名声,建筑工程中安全生产事故多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和施工环境的改变而引发的。这些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工程管理者和施工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生产意识,没有合理有效的执行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以及建筑企业管理部门没重视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和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3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具体管理对策

3.1有效控制工程进度。解决进度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一支科学高效率的管理团队。如果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工作效率低下,工程管理人员不停变动,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将得不到保证。所以,应该在建筑工程的立项时期建立一支科学、工作效率高的管理队伍,团队的成员中一部分必须要有具有领导能力。同时应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根据管理工作的效果进行奖惩。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植入管理者思想中,确保建筑工程的进度和施工质量以及成本均控制在计划范围内。而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资金和施工材料按照进度表来安排,就可使得工程的进度就处于被管控的状态。3.2强化质量管理。在进行工程质量管理中,施工之前要了解设计目标和工程质量要达到的标准,要认真查看施工图纸;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前要分类保管并加以保护。对施工薄弱的环节要加强监控,做好施工之后的检查和评定工作。3.3依据验收规范严格开展工程验收工作。工程建设进入尾声,或工程进行到某个阶段,首要事项当数工程质量的验收工作。验收工作既包含对整个工程的验收,也包含对工程分项的验收。无论哪种验收,都必须严格依据相关规范,经监理工程师的确定,严格进行管理。尤其对施工过程的验收管理,必须要求更高,监理更严格,必须得到监理师的认可,才能进入下一个施工环节,如此一环一环,环环相扣,皆有验收,那么整个工程完工之时,再进行验收,则工程质量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3.4严格进行安全教育,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工程建设中,安全教育不可忽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工人,两方面都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工程管理人员要带头讲安全,然后才能教育施工工人安全注意事项,讲过,打铁还得自身硬,工程建设中安全问题同样如此。尤其要加强对施工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因为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流动性非常大,文化素质往往不高,对安全关注度自然不高。为此,除了工程管理人员要特别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教育之外,政府和社会也要创造良好的安全意识教育氛围。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依靠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还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依靠制度的力量来管理员工,管理施工现场。有了制度,如何执行,如何将制度落到实处,不致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首先,各层级的员工,一律签订安全责任书,从工程建设企业到项目部,再细分到作业班组,最后落实到个人,全体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将安全考核与业绩、薪资挂钩,使人人紧绷安全这根弦,谨记安全责任书。工程建设工作,无疑是需要投入资金的,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样需要相应的资金来支持。建筑企业往往为了争取最大的利益,很少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用于安全管理中。但是,不注重安全管理工作,就会带来安全问题。在这一对矛盾面前,要督促工程建筑企业审时度势,加大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使工程建设与安全二者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创造合理的利润,又做到安全施工。3.5创建信息系统一体化的管理。建设工程的每个环节都非常繁琐,在项目前期有许多准备工作,而中期有设计建筑计划图等,对这些内容进行管理的体系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有很大的数据计算量,所以非常有必要创建信息一体化。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中涉及到很多内容,其中有:计划进度、对人员进行管理以及保证质量安全等,这些都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必要因素。建设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系统,一定要综合考虑每个方面。实际应用中一定要尽量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将各种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优质化整合资源的同时使资源共享,有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4结束语

开展工程建设管理工程的时候,会影响到工程建设各个方面,所以一定好提高对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视度,并且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该有效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给工程建设质量带来保障,促进我国工程建设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陈建民 单位:莆田市涵江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

参考文献

[1]黄越芳,陈远权.市政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难点及对策[J].房地产导刊,2015(21):141.

[2]卓雪洋.工程建设项目甲方管理难点及管控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7).

[3]范尚红.议施工现场管理难点之解决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24~25.

第二篇: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应对策略

摘要:我国公路工程施工中极易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该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工程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针对裂缝的成因提出科学配备材料、牢固路基、控制施工温度、加强路面养护等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解决不同原因产生的裂缝。

关键词:公路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应对策略

公路工程建设作为国家一项基础性项目建设,其质量好坏对国民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当前的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路基修复不完善等原因所造成的混凝土路面裂缝问题十分常见,并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对此,为提升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就必须深入探求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成因,积极采取相应的办法予以完善和解决。

1公路工程建设混凝土裂缝概述

混凝土是一种由沙石、水泥以及多种辅助材料共同组成的施工材料,同时是许多公共工程建设中必备的一种重要材料。由于混凝土组成的特殊性,如果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些不恰当的做法,极易使混凝土之间产生缝隙,在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极易出现裂缝。裂缝一旦变大会使公路发生严重的变形,不仅会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对行车安全带来隐患[1][2][3]。公路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主要分为早期和晚期裂缝两种。早期裂缝一般发生在路面浇筑后24h,其他时间出现的裂缝都归结为晚期裂缝。为有效防止公路出现裂缝,施工人员通常在路面每隔25m的地方设置一道压入缝,晚期裂缝一般会引发比较严重的后果,不可预见性较大,为了降低裂缝的不利影响,要深入探究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成因。

2公路工程建设混凝土裂缝成因

混凝土裂缝对公路会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目前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加强了对混凝土裂缝的重视程度,多数是工程建设单位无法避免的问题。因此,探究公路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成因极为关键。2.1操作不当。影响公路工程建设的因素众多,其中施工技术、方法以及策略都会对混凝土裂缝产生一定的作用,而操作不当对混凝土裂缝影响最为深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配料放入不科学、不合理,混凝土中需要加入多种辅助配料,通常对配料的容量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随意的加入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更容易诱发一些其他问题。②搅拌问题,搅拌混凝土时尽量保证搅拌均匀,如果混凝土密度不均匀施工完成后较容易出现一些裂缝。③震压的力度不足,使混凝土中存在大量空隙,这些空隙极易受到外力的侵袭,最终在公路路面形成横断面。④路面厚度不均,厚度较薄处易出现裂缝[4][5][6]。2.2没有固牢路基。路基是整个路面的基础,只有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才能确保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没有及时固牢路基,当路基受到外部强大的压力时就会出现裂缝。因此,对路基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承受巨大重力的能力,还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影响路基质量的主要原因有地基强度、填料密实度、不均匀沉降等几个因素。一旦路面压力过大或应力比较集中,在路基一些不稳定处就会产生裂缝。2.3外部环境的影响。除了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内部影响因素,外部环境也会对公路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以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力度最为显著。白天时路面会吸收大量的光照,地表温度急剧上升,路面的温度要远远高于地基的温度,而到了夜晚,地表温度迅速下降,而地基温度大致保持不变,这种温度的巨大差异会使混凝土很难适应,在双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7]。2.4养护工作不到位。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度吸水性的建筑材料,能吸附较多的水分,只有在一定湿度环境下才能进行正常的固化,因此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养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混凝土路面养护工作的最佳时期为完工后的前7d,需要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度,即便在暴晒的环境下也不会出现裂缝的问题,而目前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路面湿度不足,路面经过暴晒后由于承受不住内部的巨大压力而出现裂缝。2.5收缩裂缝。收缩裂缝也是混凝土裂缝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用水量和混凝土用量不当。与此同时,施工技术、方法都可能产生收缩裂缝,不同种类的水泥对混凝土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水泥量越多收缩反应也会更强烈。另一方面,混凝土内外水分流失速度不同会引发收缩裂缝,混凝土表面水分流失速度要快于内部水分流失速度,多种因素作用下路面出现裂缝。

3混凝土裂缝的对策

公路是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保障,在社会运行及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开展科学合理的施工作业,有助于大大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而要想改善公路工程建设出现裂缝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3.1科学配备材料。科学配备辅助材料对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材料配备的重视力度,把好材料的质量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保证水泥和其他配料的科学性;尽量使用一些杂质较少的配料,可以通过加入优质减水剂的方式减少单位用水量;要给予搅拌充足的时间,使多种材料搅拌均匀[8]。3.2牢固路基。公路建设以路基为基础,公路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强化路基结构是提高路基质量的关键。在路基建设中应当结合当地地表层的温度和湿度等数据,尤其要做好路基排水工作。水泥混凝土路面虽然对路基的强度要求不高,但对路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达不到均匀性标准就会导致水泥路面裂缝。因此,在路基建设时必须要加强原材料的把关,在路基工程结束后的验收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高规格的原则,对施工不达标的地方应当采取局部重修的措施进行补救,确保路基在稳定性、均匀性和强度上达到规定标准。3.3控制施工温度。混凝土路面与柏油路面不同,施工时的温度对混凝土结构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混凝土施工材料对温度的反应非常明显,在不同的地区施工,应当搭配不同的建筑材料比例或者选用其他材料。施工温度对混凝土裂缝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在路面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温度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首先,路面施工要避开暴晒环境,混凝土本身需要吸收足够的水分才能达到标准强度,如果温度过高导致水分蒸发将会影响混凝土的固化效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不可避免暴晒,则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达到混凝土材料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水泥本身具有缩小温差的作用,可以降低水泥混凝土中的水化热。因此,在温差大的地区施工应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种类,如矿渣硅酸盐水泥。此外,还要控制施工后期的温度变化,及时对路面进行压缝处理,一般每隔25m就需要对路面压一道细缝,降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热胀冷缩程度,以降低路面裂缝的发生几率。3.4加强路面养护。路面养护是减少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此,路面养护需要切实从施工完工后立即开始,尽早勘察路面可能会产生裂缝的位置。路面养护要定期进行,在养护期时务必要禁止车辆通行,减少人为损坏。养护适宜采用湿沙养护的方法,通过沙子的水分来控制养护区域的温度和湿度,定期为沙子补充水分,确保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有足够的水分补给。混凝土路面的保养期一般要在半个月以上,以保证路面的稳定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作为我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立足于工程实际,有针对性、多角度的加强混凝土施工管理,从根本上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水平。

作者:张琳 单位:保定市申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杨坤.公路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裂缝成因及措施[J].江西建材,2015(10):142.

[2]向小苗,银翠,陈永亮.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6):9-10.

[3]王心鹏.公路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裂缝成因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3):285.

[4]杜茂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J].科技资讯,2010(26):130.

[5]高风新.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J].交通世界,2016(10):60-61.

[6]李敏.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25):12-13.

[7]李宏君,边晓艳.谈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J].吉林交通科技,2006(4):20-21.

[8]齐军杰,邵红雨,朱京炜.混凝土路面的常见裂缝与防治措施[J].内蒙古水利,2008(6):110.

第三篇:EPC模式在石油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EPC的含义及特征,分析EPC模式的影响因素(企业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企业内部建设影响因素),对EPC模式在石油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石油行业有序健康发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EPC模式;石油工程建设;影响因素;应用

近年来,EPC模式作为一项工程承包模式,在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中得到广泛推广.EPC模式本质是承包商对工程项目的统一管理,自工程项目的全面利益着手,经由对施工、设计、采购等一系列因素的整合,优化配置,实现全面项目的有效完成.

1EPC模式概述

在石油工程建设中,EPC模式是其管理的一项重要模式.保证石油工程建设有序进行,是EPC模式在工程建设中得以普遍推广的一个关键因素.依据EPC模式开展运行的石油工程建设项目肩负起十分重要的任务,EPC模式在石油工程建设中的科学应用,一方面可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利保障,一方面可促进国内石油工程建设有序与国际接轨,达成全新的突破与法治.1.1EPC模式的含义石油工程建设中的EPC模式是一项有效的工程管理形式,亦可称之为工程总承包,指的是在石油工程建设中,石油工程总承包商依据合同要求肩负起相应的石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采购等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全面负责承包工程的安全、质量、成本等内容,最后以提供给业主符合其要求的使用功能、拥有完备使用条件的石油工程项目.1.2EPC模式的特征相较于传统石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石油工程建筑中应用的EPC模式具备下述特征,肩负着十足的管理责任,为石油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EPC模式的特征,具体而言:项目规模庞大,往往应用于大规模的石油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周期较长,短期的要消耗3~5年可完成,最长的要消耗10年以上方可完成;EPC模式下的石油工程建设要牵涉多个不同的利益方,且相互间存在极为繁杂的关系;石油工程建设项目总成本较为固定;此外,该种总承包模式通常由承包商对居多工程建设风险予以承担.EPC模式在石油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可为业主、承包商带来极大的便利、优势[1].

2EPC模式的影响因素

2.1企业外部环境影响因素(1)国内工程市场环境影响因素.现阶段,国内工程项目管理市场法律法规不完善的现象依旧存在,所以,构建完善工程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相互配套、门类完备,防止相互矛盾、交叉重叠特别关键.受长时间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再加上现行市场经济相继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EPC模式在应用中面临法律法规不完善、理念缺乏先进性、总承包合同不健全等均很大程度影响了推广应用的进程.其中特别是未有具备国家层面作用力、系统工程总承包合同范本等的支持.长时间以来,国内工程市场依据计划经济模式运行,使得国内勘查施工、安装设计等企业与国际惯例产生极大差距,行业竞争、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企业要向进入国际市场,扩宽全球领域就务必要充分接轨于国际惯例.就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而言,国内企业未有切实对国际惯例、法规、标准等予以领会,方可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并获得国际法律的保护.(2)行业机制、体制影响因素.结合近些年国内石油工程建设可得知,在石油行业机制、体制的左右下,造成EPC模式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就业主方领导理念而言,他们还未能对EPC模式产生有效适应,对项目权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绝对的买方市场机制决定了业主方具备不容侵犯的强势,因此项目承包方式受业主方领导理念很大程度影响;在石油行业推行EPC模式还未建立定式,大体上依旧处在摸索时期,在诸多环节好比前期工作、融资、图纸设计、初步设计、施工检索等均未形成一项科学完备的运行机制;石油工程建设管理模式选取同样受行业内部管理体制很大程度影响,就好比“建管分离”等管理体制使得工程建设面临交接困难等.2.2企业内部建设影响因素就企业而言,要想对EPC市场及项目国际化管理需求予以适应,应当逐步强化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即要科学针对的强化企业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强化营销、融资能力,强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强化组织学习能力等.在我国石油工程建设中,炼化环节凭借其极强的专业性,使得推行EPC模式较为便捷,而就大规模储罐、长输管道工程项目而言,伴随近些年国内管道工程建设的兴盛发展,即便打造出了大批量的管道工程建设队伍,然而切实能够依据EPC模式实现大规模工程的EPC管理依旧存在一定难度.施工与设计衔接不得当使得EPC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施工企业不具备设计能力,设计企业不具备施工能力,二者联合又未有前提机制的支撑,再者兼具施工、设计能力的企业在总承包期间同样会遭受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阻碍,进一步使得工程EPC模式难以有序推行;具备设计能力或者兼具设计、施工能力的企业在EPC管理活动中受自身能力遭受一定束缚额,使得设计龙头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进而对EPC作用有效发挥造成不利影响.

3EPC模式在石油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依据EPC模式开展运行的石油工程建设项目肩负起十分重要的任务,EPC模式在石油工程建设中的科学应用,一方面可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利保障,一方面可促进国内石油工程建设有序与国际接轨,达成全新的突破与法治.整个石油行业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先进科技、成功发展经验逐步强化EPC模式在石油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如何进一步促进石油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可以从以下相关内容着手:3.1全面研究石油工程建设项目的自身特征在选取应用EPC模式过程中,应当切实对石油工程检索项目的自身特征开展专研.建设规模相对小、建设行为专业单一的工程出于业主自身管理相对简单,因此业主可展开自主管理,而无需引入EPC模式;相同的,工期相对长的工程受风险因素过大影响,同样部位EPC模式所适用.本质上而言,EPC模式较为适用于生产型成套设备、大规模繁杂的工业项目及技术水平要求高的工程项目.3.2强化对总承包企业监管力度我国在建设领域推行EPC模式,起初是实行于石化、铁路建设行业,而在其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依旧未得到很好地引入.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相关总承包制度管理、建设经验还不十分完善,依旧处于摸索时期;就业主而言,在对总承包企业开展选取过程中,同样难以对各个企业的总承包水平予以科学判定,因此,国家务必要建立配套制度,以对总承包企业的监管进行明确[2].3.3扩宽选择覆盖面,强化总承包商竞争选取总承包商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强化EPC总承包商相互的竞争,能够在石油工程建设还没有开始之前,推进总承包商对石油工程建设实际特征、疑难点开展自主专研,以为后续总承包商开展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便利.并且,该项自主专研还可从另一层面上强化总承包商自我改进的能力及主观能动性.3.4业主应提升监管重视度缺乏监管的合同势必会使其丧失合同的效力.就算石油工程建设中引入了EPC模式,由于业主依旧是工程建设项目的责任、风险主体.业主切忌产生懈怠的想法,觉得应用了EPC模式,其便可将工程放置在一旁,等待最终的“接钥匙”即可.业主应当对石油工程建设的管理核心角色予以主动承担,提升监管重视度,对工程建设安全风险、质量风险、成本风险等开展科学合理的控制.3.5强化项目管理者项目管理作用在石油工程建设推行期间,业主面对工程建设管理通常缺乏足够的经验及专业素养,鉴于此,业主对工程建设的管理需要构建于对第三方信任的前提下.与此同时,实施强制监理、工程建设监理制属于我国工程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制定.依据监理的内涵,监理应对工程建设行为开展协同、监督的重要职责予以承担[3].由此说明,监理工作管理职责一方面是业主的自身出发点,一方面是我国法律制度的一项不容怠慢的职能.

4结束语

总而言之,EPC模式是我国工程实诚发展的大势所趋,不仅对业主方需求予以了满足,还切实对市场需求予以了适应.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我国石油工程建设势必越来越重要,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EPC模式的内涵,全面分析EPC模式的影响因素,“全面研究石油工程建设项目的自身特征”、“强化对总承包企业监管力度”、“扩宽选择覆盖面,强化总承包商竞争”、“业主应提升监管重视度”、“强化项目管理者项目管理作用”等,积极促进石油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作者:贾恒 单位:延安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向民,张翼,刘向榆,左俊涛.浅议EPC总承包模式在中国石油工程建设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8):81-82.

〔2〕王继红,王小明,张小刚,金志有,张宏波,张新忠.浅谈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中EPC项目管理模式的利与弊[J].管理观察,2009(23):15-16.

〔3〕李彦彬,李生军,周惠.EPC管理模式在石油管道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162-163.

第四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在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就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建设项目,因而在质量方面必须加以管理和监督。但近年来,我们发现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基于此,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管理和分析,希望相关人员能够重视这一问题,不断提高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分析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之一,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很多时候人与自然无法和谐相处。当下,水资源匮乏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国家城市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处都加大了用水量,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多人并未意识到水资源的珍贵性,水污染的严重进一步激发了各种生态问题。

一、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质量监督工作不全面。一般而言,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大部分只重视工程项目的建设问题,而对施工、设计等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从而造成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质量隐患。尤其是在现在的水利工程设计中,很多人员缺乏必要的设计概念,导致在施工中总会出现种种事物。另外,建设管理人员的监管能力不足或监管人员缺乏,对设计图纸、施工材料等管理不到位,使工程质量得不到较大提高。(二)现场指挥分工不合理。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由于质量监督各部门对工作的要求和范围不清楚,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中经常出现指挥分工相互矛盾的现象。另外,相应的质量评估并没有对建设质量做出准确判断,这样极大地降低了管理的作用。(三)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也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部分管理人员对法律、施工相关规定缺乏认识,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工艺的概念没有充分认识,导致工作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从而不能发挥管理应有的作用。(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缺乏工作经费建设质量的管理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由于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较低,一方面不能提供充足的经费,从而不能很好地保证建设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在西部偏远地。区,地形复杂,各项物质得不到及时保障,且工程周期长、工作量大,而资金的匮乏就无法保证监督工作地有效进行。(五)工程材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度缓慢。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对材料的搜集和整理缺乏相应的认识,往往不能按期上交所需的档案,甚至有些地方缺乏专业的材料管理人员,致使很多有用的材料被损坏或丢失,这给工程的验收和评估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因此,在这一方面的管理中,相应的部门还有待提高。

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建议

(一)积极改善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管方式。由于水利工程的监管人员在管理方面往往力不从心,久而久之产生了一定的惰性。因此,针对这一现象,相关部门一定要采取措施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每一环节的管理水平,加强对质量的监督。另外,在工程设计之前,相关部门和人员一定要进行实地考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全面分析和研究,制定出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案。在施工之前,质量监管部门需要与施工方鉴定协议书,落实每一项责任,尽量做到:工作分配合理;管理不相互矛盾;另外,在质量验收方面也要做到严格、认真。(二)细化每一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分配任务。为了更好地实行监督和管理工作,避免不同部门存在工作性质不清等现象。我们需要细化工作的性质和范围,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赋予其一定的执法职能。在监督和管理的过程中,若出现任何违法、犯法的情况,需依据法律和建设制度追求其刑事责任,并加以相应的处罚,从而有效地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三)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目前,一些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需要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培训。通过制定可行的培训方案,如以老带新,或分批次和层次的培训,或进行统一的学习并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技术经验交流,提高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并对相应的技术加以培训,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保证监管工作的有序进行。(四)加强困难地区的经济支援。针对部分地区存在建设质量管理经费缺乏的情况,我们需要加强对质量监管工作的资金支持。明确政府的职能,加强监管设备等的建设,从而有效提高管水平,使其朝着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经济基础上加大对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促使水利建设工程又好又快地发展的同时,提高其安全性。

三、结语

水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保障,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水利工程的应用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若出现任何差错,都将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做好相关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很有必要。另外,也希望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从而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

作者:张应威 单位:宁夏隆德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1]霍二勇.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管理分析[J].山西建筑,2015(16):241‐242.

[2]应建彤.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管理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8):1583.

第五篇: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利建设工程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缺乏完善的管理法规体制,尤其是监理工作存在较多不合理的部分。基于此,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具体问题入手,详细介绍改善监理工作现状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

作为关系我国民生的重要建设项目,监理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整体质量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但目前,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中并没重视监理工作,监理人员素质较差,管理工作不到位。这些原因导致水利工程监理工作出现问题,无法保障工程质量。因而,监理单位必须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采取各措施改善现状,全面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现状

(一)对监理工作认识不到位。现阶段,我国的水利工程监理工作普遍认识不到位。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对监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积极主动地配合监理工作,导致监理工作难以有序高效开展;第二,施工企业对监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监理工作就是检查工程质量,认为监理人员无权干涉除了质量检查以外的其他工作,这阻碍了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操作,这些都会影响到监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不按照管理要求进行,使监理工作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二)监理的工作范围不明确。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范围不明确,授权不清晰,这也是监理工作的一大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绝大部分企业认为,监理人员只有质量监测权,没有投资控制权。首先,很多水利工程只是赋予监理人员施工环节的质量监控权,使监理人员无法进行全面具体的监理工作,不能有效地监控工程质量。其次,监理人员的局部监理不能有效控制施工进度,会降低投资者的效益。最后,水利工程进行局部监理,会降低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无法提出投资控制的合理建议。(三)监理人员整体素质较差。监理人员整体素质是决定监理工作质量的关键点,但目前,水利工程建设中监理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甚至一部分的监理人员没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不具备相应的监理能力和职业素质,使监理工作的质量控制不到位,影响到监理效果。同时,监理人员稳定性较差,很多工作人员属于企业临时聘用的,责任心不强。

二、改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措施

(一)充分发挥监理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监理作业的作用,是保证监理质量的关键。监理工作,主要是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督约束,协调好管理工作。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国民生计的重要项目,必须引起社会和企业的高度重视。监理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各方因素,从我国国情出发,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充分发挥监理工作的作用。(二)充分运用科学的监理方式。监理方式的科学化、合理化是水利工程监理质量的有效保障。具体方式如下:第一,监理人员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第二,监理人员及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对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将隐患消除在起源阶段;第三,监理单位需要注重细节性的检查,将细节质量检查做到位,以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三)将监理工作具体化。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人员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质量检查。具体的检查环节有以下几个:第一,模板施工环节必须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检查好各模板支架的搭建情况和各设备质量是否达标;第二,脚手架施工环节也必须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检查好悬挑脚手架的固定端和吊拉钢丝的接头处等关键性部分;第三,对钢筋施工环节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检查好框架柱接点处安装是否到位,检查混凝土浇筑的剪力墙是否到位;第四,混凝土施工环节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检查混凝土结构是否存在空洞,以便及时解决问题。此外,监理人员需要对大型设备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满足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四)建立完善的监理内部管理体系。监理单位内部必须进行转型改革,建立起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内部管理机制。同时,注重引入复合型人才为监理工作服务,建立完善的相关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和惩罚机制。此外,监理单位需要与国际接轨,强调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注重对监理员工的素质培养,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以保证监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三、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关系到国民生计的关键工程之一,其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严格做好监理工作。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监理工作,结合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注重提高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运用合理的监理方式,充分发挥监理工作的作用,建立并完善的监理内部管理体系,促进监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作者:黄登嵩 单位: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史店乡水利工作站

参考文献:

[1]孙步军.论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J].水利发展研究,2014,14(7):84-85,91.

[2]于洪靓.新时期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相关对策[J].民营科技,2016(3):121.

[3]朱彦彬.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大科技,2014(24):176-177.

第六篇: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河道治理工程也随之增多。然而目前在很多河道治理工程中,对于河道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工作做到还不到位,甚至是存在忽视行为,进而直接到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文章在详细分析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治理;环境影响;对策

河道治理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建设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尤其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水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河道治理工程日益得到国家的重视,并且各地区的河道治理工程也开始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对生态自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探究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十分必要。

1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对于河道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

(1)河道形态整治工程实施的影响。传统的对于河道形态的具体整治措施通常多采取如下措施:第一,采取渠化和固化等方式,来对河道自然的演变态势予以改变;第二,通过对河道水流的控导措施,来对河道上下游的河流态势演变予以改变;第三,几何化处理河槽断面,对于河道断面的自然冲淤功能形成了约束。加之部分河道采取的裁弯取直措施,对于河道的坡降和纵向形态等进行了改变,最终促使河道的形态单一化,不仅限制了河道的蜿蜒曲折特点,也对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产生了破坏。由此可见,在对河道的形态进行整治的过程中,如果盲目采取固化的整治模式,而不结合河道的具体状况,势必会对河道生态系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中水的影响。在具体进行河道工程整治时,若工程建设项目位于水流边或者是河道旁边,则会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脏水,一旦直接排入到河流之中,则必然会对河流中的水质产生一定的污染,进而造成河流水质的破坏。(3)工程建设局部小气候受到一定影响。河道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的雨水状况和地面的温度。具体来说,部分地区为了实现更多水量的存储,直接将天然的河道改造为层层拦蓄的防洪和景观河道工程。这种改造方式,会促使空气流动产生一定的变化,同时也影响到了能量的转换和湿度的变化。因此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活动,也会对当地的气候和温湿度产生一定的影响。(4)对水体生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为了切实维护沿河滩地以及河床边界的稳定性,通常可选用冲刷材料来对河道岸坡进行固化。这种治理方式难免要和水体进行直接的接触,极为容易对水体中的水生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护岸工程的实施不仅会对河道岸坡的物理性质产生改变,还会对河床土体和河道水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一定的阻隔,不利于河道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性发展。再有,由于护岸工程中对于河床多采取硬化措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河床的多孔性和过水性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限制了河道水体对于周边沼泽和湿地的补水功能。此外,各种生产岸堤的建设也会对自然漫滩产生阻碍作用,进一步削弱了河道生态环境系统的能量物质交换作用。

2提升河道治理工程环境保护成效的重要对策

(1)推行生态环境友好型河道整治理念。河道治理工程不能单纯的采取河道拓宽、改造、硬化等措施,而是应该基于生态环保的理念之上,兼顾生态效益和治理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在具体治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需结合河流的实际状况和基本特性,有效控制整治工程的影响和干扰范围,使其保持在一个合理适度的范围之内。具体而言,需要充分关注人类的需求和河床自身的演变规律,确保生态系统得以正常运转。同时遵循客观规律,万不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牟取利益。因此关注区域间利益的共存,实现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健康发展,从而更好的满足人类的生态环境需求。第二,河道整治规划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河道演变的自由度,切实满足河道的自然发展需求。尽可能顺应河道的具体走势来布置相应的工程建设项目,强化对河道整治的宏观控制力度。第三,对于河道局部进行具体整治的时候,还尽可能的不采取大规模和大范围的改造,尤其是对于河道断面和河流的纵向走势,不能采取大范围的改动,而是应该采取点、线、面的微调手段,建立适度合理的河道局部边界,最大限度的降低河道整治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干预度。第四,对于河道生态敏感区域,还应该合理控制工程建设的规模、合理选择工程位置和工程施工材料,避免对周边水体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2)采取合理措施降低对水土资源的影响。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应该高度关注其对于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应综合考虑工程建设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方面因素,尽可能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首先在选用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技术的时候,因尽可能选用对环境扰动和污染小的施工技术,尽可能的确保河流水道保留原有的自然规律。其次,加强工程施工区域的环境监控工作。河道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则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周边的生态环境。因此通过强化施工现场的环境监控力度,针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最大限度避免施工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最后,对于施工区域现有的绿化以及景观项目还应该落实好保护维护工作,降低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破坏。(3)强化施工管理力度,避免水体造成污染。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中,还应该不断强化施工管理力度,尤其要加强对施工中的噪声、废气、固体废气物以及生活废污水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对于污水而言,严禁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之中。同时还可以运用一些污水处置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之后,进行二次循环运用,不仅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其对于水体的污染和破坏作用。(4)实施生物调控和补充水量,保证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对于水生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还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河流中的水生物,使其不至于大幅度的降低,最大限度的模拟出水生物原有的生存环境,从而发挥水生物对于水体的净化功能。例如将鱼类、螺类、虾类和贝类水生生物放养到河道内,利用其的摄食和滤食功能,来对河道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分解和沉淀。再比如,也可以从其他区域调水,以增加河道的流量流速,来对河流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稀释,从而全面提升整个河道水体的净化功能。

3结语

总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道治理工程项目也随之增多。在进行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中,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有好有坏的。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扰动,就应该基于生态环境友好型理念的基础之上,充分尊重河道生态环境系统和河道演变的基本特征,在充分满足河道适宜演变自由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河道治理工程。同时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应该强化施工管理工作,尽可能的降低施工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此外还可以积极运用生物等多种手段,实现对河道水体的自然净化,从而真正趋利避害,最大限度的降低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积极发挥有利影响,真正实现工程建设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作者:吴文斌 阮伟琴 单位:上海奉贤贤润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巍巍.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及环境保护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11):89-91.

[2]赵广枝.河道治理工程使用林地对林地和环境的影响分析———以北京中小河道治理为例[J].防护林科技,2015,(12):81-82.

[3]何岩.依安县涝区治理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03):219.

[4]蔡松年.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及保护对策探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3,(09):

第七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摘要:工程质量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要保障工程质量满足工程规定的各项要求,必须做好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本研究从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因素入手,提出了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对策,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地水利工程项目不断增多,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施工工序复杂,施工环节较多,施工中极易受到人为、设备、地质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增大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因此,应从多个方面进行控制,才能真正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从根本上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

1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因素

1.1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为因素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人的思想、责任心、质量意识等均会影响工程质量。例如:部分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因自身规模小,人员素质不高,加之部分技术人员缺少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不能及时应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突发问题。因此,在人员的选择和录用上,施工单位要采用择优录取、加强素质及技能培训等方法,并配合必要的激励机制,使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确保其在质量控制中发挥主体控制作用。

1.2材料、设备的影响

材料、设备是建设工程实体的基础。施工过程中投入的机械设备,在生产上要性能可靠、便于操作、使用安全。机械设备带病作业是引起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1.3施工工艺和方案的影响部分工程已有施工方案不周全或施工工艺落后,导致施工进度缓慢,出现质量达不到标准,进而追加投资等情况。因此,制定施工方案和工艺过程时,要综合分析技术、管理、组织等方面的因素,确保制定的施工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提升整个工程质量。

2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加强施工各影响要素的质量控制

对任何一项水利工程来说,所用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保证材料质量也是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因此,在挑选施工材料时,要严格做好验收和核查工作。只有满足水利工程建设要求的材料,方可用于实际工程中。此外,施工设备的质量与使用方法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有重要影响。在挑选施工设备时,要充分考虑施工设备的型号、使用范围、设施性能等要素,挑选技术先进、操作简单、满足水利工程要求的设备。对于脚手架、模板等,要在设计方案、成品验收等环节进行全面控制。针对较危险的施工设备,要全面落实设计安装方案和审批手续,并有专业管理部门严格验收。

2.2加强施工监督管理工作

任何一项水利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执行、竣工验收等环节,均要有严格的监督管理体制。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监督与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要使各施工环节的工作人员了解自己的本职责任,完全掌握现场施工标准,坚决按标准开展各环节的工作。此外,还要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保证监管无处不在,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2.3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水利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质量,因此,可通过提升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来提高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要严格选拔施工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施工培训和考核,以确保他们可以熟练开展施工工作。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国家制定的水利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保证施工人员能读懂设计图纸,明确具体的施工要求。

3结语

水利工程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方面,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定要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工程质量。本文以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为视角,提出了做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策略,以期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提供指导。

作者:郭峰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水利水电工程局

第八篇:探讨通讯网络工程建设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准,只有实现信息化建设,才能在同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提升市场影响力。为了国家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紧跟时代的发展,大力发展通讯网络工程技术,通过科学严谨的策略方案提升我国通讯网络工程的建设。

关键词:通讯网络工程;特点分析;策略分析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而兴建的通讯网络工程正在紧罗密布的开展,成为新时代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又一项结晶。文章先对通讯网络工程的特点进行分析,之后详细研究了目前通讯网络工程建设的策略,希望笔者的研究可以对我国通讯网络工程技术有所帮助。

1通讯网络工程的特点分析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其价值意义是不容代替的。随着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不断革新,通讯工程系统逐渐被完善,为满足社会的需求与市场的发展趋势,通讯工程的时效性变得愈发重要,强化对通讯网络工程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及时解决以往通讯工程运行中的不足,消除通讯工程在获取企业信息方面的限制。若想降低施工风险,应从系统性的角度出发,保证在运输设备时,做好软件与硬件的合理准备,合理开挖管道,打造一个系统性的操作模式,为通讯网络工程建设奠定基础[1]。与此同时,施工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禁止诸多变动性因素的产生,从而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

2目前通讯网络工程建设的策略分析

2.1注意控制成本。通讯网络工程建设中,其实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通信项目的成本,这也会直接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率和行业竞争力。所以,在通信网络项目建设中应强调成本控制,建设方应与设计人员及时沟通交流,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规范施工技术,可以实现通信网络项目短时间完成质量的保证,从而达到控制项目成本的效果。同时,在材料采购、技术应用、设备管理等方面应设定限额制度,以此来达到理想的成本控制目的。由此可见,通讯工程项目的成本尤为重要,也是通讯网络工程建设得以合理、科学长久发展的基础。2.2注意资源配置。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讯网络工程在投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优化通信网络项目资源,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实现通信网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涉及资源类型的通信网络工程,材料资源种类多、设备多、人力资源广、资金需求大这都是很正常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提高部分的资源配置,要应该从系统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应局限于设计阶段。需要注意到是,还要从施工阶段出发,强调施工过程的各个方面都要注意资源配置和改善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达到节省资源的效果。在项目建设中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大幅度减少资源用量,在减少量的同时这必然会使成本降低。在施工时,应以设计图纸为准,当然,这些设计图纸必须经过精确的设计、讨论,最后根据图纸的相关参数计算投资额,在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利用资源调整满足施工需要,控制资源的使用[2-3]。另外,为了提高资源应用的有效性,应加强监督各方面的监督,及时对通讯网络工程进行检查,尽量减少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之间的差距,科学地对图纸进行及时的调整。当资源控制和进度的产生矛盾时,要控制施工进度,避免更加严重的经济损失。2.3注意控制进度。强调相关性和及时性,为加强通信网络工程建设,强调持续优化时间,合理控制施工进度是一个重要途径。虽然通信网络项目有很强的针对性,根据指标确定建设的重点,如精确计算时间,网络图的合理绘制,合理控制各部分施工时间间隔,了解施工进度是否在合理范围内这些都是确保网络通讯工程正常进行的必要步骤。在此过程中,管理者应及时掌握参数,掌握整个施工过程,及时确认该地区的矛盾,然后实现合理安排施工,确保在短时间内实现所需施工速度。施工进度控制,必须以施工质量为重点,通过施工人员、施工材料以及成本控制等等来保证施工时间限制在适当的时间,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项目的投资价值,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讯网络工程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其标志着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了加强通讯网络工程建设,应从通讯工程的进度、资源配置与成本控制方面着手,以提高通讯工程质量,减少成本,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作者:白江坤 汤屿骁 任泽林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舒昌俊.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2]李浩霖.关于通信工程项目的网络优化分析[J].电脑迷,2016(8):31.

[3]方朝军.浙江电信移动网络工程建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4.

第九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逐渐增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这为小型农田水利的广泛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文章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农村经济却大大落后,原因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较大的农村人口基数增加了经济发展的难度;另一方面没有充分重视农业发展。近些年来,逐渐放慢了经济增长速度,人们从城市中难以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将注意力逐渐集中到农村,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农村将成为新的发展动力。这就要求国家及各个地方政府应该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切实的保障农业发展。在诸多的农业基础设施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相关部门需要引起重视。

1小型农田基础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1.1管理因素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建立健全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妥善处理由外部因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例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参与方和投资方缺乏有效管理的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完备的工程规划的问题等等。事实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若没有有效管理机制的保障,就会陷入困境,而且还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如无法调动施工人员的主动性、不合理的产权分配、工程管理纠纷、管理风险的增加、不完善的责任机制等问题。由此,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的不利影响,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至关重要。例如:江苏里下河地区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直接将建成的农田水利工程交由受益群众来负责,直接管理,自主使用。采取了大胆的管护模式,将农民用水协会和项目区所属村组充分结合起来,不但将“三定”责任制真正地在项目区管理过程中贯彻落实下去,即“定岗、定员、定编”,而且组建农民用水协会,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水费征收、灌溉管理等等,为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和管理基础。

1.2资金因素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其不可缺少的因素就是资金。尽管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有限,但是若在资金方面出现问题依然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如不合理的资金预算、资金不到位等。一般情况下,主要是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性质来决定其获得投资的能力。事实上,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这一投资项目具有投资小、周期短、收益小等特点,大多数普通民众会因经济效益的限制难以真正地参与到当中来,同时民众手中相对有限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步伐。现阶段,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家主要扮演了投资者的角色,尽管国家在短时间内的收益并不显著,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在农业发展中农民必将受益匪浅。

1.3施工和人员因素

首先,施工因素方面。为了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以顺利进行,需要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同时也降低经济损失和风险的可能性。在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不完善的施工方案、不科学的人员管理规划、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并未充分发挥出来等等。事实上,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会采用承包制,对这种方式并不能一概而论,结果也会优劣参半。其优势是有利于施工项目的分头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其劣势是若缺乏有效地管理,会产生非法转包、秘密分包等问题。因此,对于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将承包制和责任制进行有机的结合至关重要,在施工项目分工进行的同时也能保证每个施工项目的质量和进度,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从而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其次,在施工人员方面。施工人员因素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人员,缺乏能够有效处理高难度作业的施工人员等方面。事实上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施工人员都无法胜任高难度作业的岗位,再加上较为落后的施工技术,严重阻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所以,施工单位应该针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薄弱环节加强定期培训,使其整体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为有效完成高难度施工操作和施工监督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这两方面的因素,江苏省颁布了《江苏省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规定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明细管理工作标准、规范管理作业流程的重要性,尤其是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了工作结果受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业务能力等方面差异性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专项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主要建设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

事实上,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真正地将所有影响因素均考虑到位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系统分析其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设计解决方案中也要有所侧重。在研究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假设有诸多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SAD分析法。

2.1SAD方法原理

SAD是系统调整和发展分析所有因素对目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的方法,利用该分析法基本原理来构建图解模型时,主要是以各个影响因素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前后关系为基础,并对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最后定量最终目标、中间目标、改进方案之间的关系。

2.2SAD方法分析过程

2.2.1分析范围的确定尽可能地采取诸多的方式方法来找出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诸多因素,例如查阅资料、总结经验、专家调查等方法,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可以根据工程经验或专家打分来判断其中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最大的因素,并对此展开研究。2.2.2SAD分析模型的建立以图解模型为基础,建立三层次比较矩阵,这里的3个层次包括大影响因素、中影响因素、小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选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第一个层次是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程度最大的因素,包括施工因素、资金因素、管理因素及人员因素;第二个层次是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程度中等的因素,相较于第一层次的影响因素而言,第二层次的中影响因素与第一层次中资金、人员、管理、施工等比较数学矩阵相对;第三各层次是小影响因素与中影响因素的比较矩阵,例如农村自筹资金、不及时到位的建设资金和经济市场融资这一中影响因素比较数据矩阵。2.2.3对各个影响因素的度进行定量和计算在系统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SAD模型,其路径选择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闭合曲线,根据路径来对其进行计算,从而判定各个影响因素对每条路径的影响程度。若模型计算比较简单且模型路径比较清晰时,可采用手工方式来进行;若模型计算和路径比较复杂时,可以采用计算机来进行。

3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主要会受到管理因素、施工因素、资金因素和人员因素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各级地方政府应该针对这四大影响因素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合理控制这些影响因素的有效措施,为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因素进行分析,期望可以切实地保障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笔者希望各级政府及相关责任部门务必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影响因素引起高度重视,并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华宏飞 单位:扬州市江都区丁伙水务站

参考文献

[1]朱秉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3):70-71.

[2]苗英英.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注意事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0):1125.

[3]张伟.浅析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因素[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6):135.

第十篇:垦区灌区工程建设效益分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伴随新政策的全面实行,垦区水田种植得到全面发展。为达到水田种植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需要,自二零零二年初,垦区大范围开展以地表水灌区为住的工程建设,伴随灌区工程的建成,我们也看到了整体效益。文章将依附于一系列实例,对灌区工程效益予以实质性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关键词:黑龙江;垦区灌区;工程建设;效益

1黑龙江垦区灌区工程建设

深化了产业结构及粮食生产能力黑龙江垦区目前已累计完成水田灌溉井四万七千万亩,灌溉范围超过一千三百万亩。建成相关地表水灌区二百五十余处,有效灌溉范围超过四百一十万亩,其中水田四百零贰万亩。二零一零年,我省垦区水田种植面积已超过一千六百万亩。水稻总产两超过一百八十五亿斤,为粮食总产的五十个百分点。其中仅二零零一年至二零零九年,垦区水田种植面积就多了一千一百万亩,水稻总产增加了一百三十亿斤,为粮食增产总量的七十一个百分点,水田灌溉事业的进程从根本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加。黑龙江省建三江分局自二零零四年开始大范围水田种植,六年来水田种植面积提高至六百三十万亩,近年来此地区水田种植面积已超过八百六十万亩。伴随水田种植面积的持续增长,分局粮食总产从二零零三年的三十一亿斤增加至二零零九年的一百零六亿斤。兴凯湖灌区从二零零零年整合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其灌区面积从一九九八年的七十万亩提高至现阶段的一百二十六万亩。水田面积提高至五十六万亩。水稻总产自一九九八年的五亿斤,提升至二零零七年十三亿斤,粮食商品率超过了八十八个百分点。

2深化了农业节水能力

现阶段,经对灌区的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建设,以往工程配套不全,跑、冒、漏等导致的水浪费逐年递减,农业节水能力持续被神化。在兴凯湖灌区未进行节水改造时,因为灌区工程配套率不高,灌溉水跑、冒、漏现象显著,亩灌溉用水量超过一千一百多立方米。在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后,对既有工程渠道予以了防渗改造,处理了阻水及渗漏渠段问题,完善并配套了渠系建筑物,减少了灌溉耗时,改善了灌溉条件,项目受益区每亩每次平均用水量从以往的四十立方米减少至二十六立方米,整体减少了三十六个百分点,亩节水四百立方米,年均节水量为一亿立方米。

3深化了供水保障力

伴随大量控制性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与灌区续建配套项目的完善,垦区水资源利用率有所增加,很多病险工程得以完善,田间工程配套率逐年递增,降低了用水环节的跑、冒、漏问题,输水耗时减少,用水调控能力明显提高,深化了用水有效性及灌溉保证率。自查哈阳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共改造一座渠首,增加了四十一个配套建筑物,防渗渠道十七公里,整修渠道四十八公里,整修沟道三十八公里,新增量测水设施二十一处,维修管理设施两千六百平方米。灌区骨干工程配套率增加近十个百分点,灌溉保证率增加了十五个百分点。

4促进了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我省水稻投入产出比为一比二,水稻生产平均效益超过四十万元,为粮食作物的第一位,水稻生产已然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核心渠道,伴随灌排工程的全面深化,垦区水田种植范围持续增加,农业种植效益持续提高。自兴凯湖灌区项目实施,伴随粮食产量的提升,区内农户人均收入从七千元提高至两万元,提高了一千余元。而且,灌区的节水改造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进程,大米加工厂自一九九八年的十五个增加至现在的三十个,年加工效益为两亿元。八五九灌区自建设,近年来实际灌溉面积已超过二十五万亩,通过几年的种植对比,择取江水灌溉较之井水灌溉,每亩能够增产一百斤,江水具有一定的水温,同时具有丰富的有机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水稻质量,每亩能够提高收益二百二十元。

5改善了生态环境

伴随地表水灌区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井灌水田发展过速所造成的地下水位降低,而且大范围引进地表水,经控制地下水开采与灌溉水入渗,灌区内地下水资源会得到全面的恢复。大量增加的水田即为人工湿地,在灌溉期间,经蒸发、植被蒸腾以及土壤渗透等途径,能够起到减缓径流、固定二氧化碳、调节区域空气、降解污染与净化环境等功能,同时也具备提升土壤肥力、避免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作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深化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大型地表水灌区工程在确保灌溉的时候,还能够为下游湿地予以补水作用,有效遏制因生产活动及自然气候变化影响所造成的水位下降问题,延伸湿地面积,恢复湿地原貌。

6结论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平均效益超过四十万元,为粮食作物的第一位,水稻生产已然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核心渠道,伴随灌排工程的全面深化,垦区水田种植范围持续增加,农业种植效益持续提高。自兴凯湖灌区项目实施,伴随粮食产量的提升,区内农户人均收入从七千元提高至两万元,提高了一千余元。而且,灌区的节水改造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进程,大米加工厂自一九九八年的十五个增加至现在的三十个,年加工效益为两亿元。八五九灌区自建设,近年来实际灌溉面积已超过二十五万亩,通过几年的种植对比,择取江水灌溉较之井水灌溉,每亩能够增产一百斤,江水具有一定的水温,同时具有丰富的有机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水稻质量,每亩能够提高收益二百二十元。近年来控制性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与灌区续建配套项目的完善,垦区水资源利用率有所增加,很多病险工程得以完善,田间工程配套率逐年递增,降低了用水环节的跑、冒、漏问题,输水耗时减少,用水调控能力明显提高,深化了用水有效性及灌溉保证率。自查哈阳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共改造一座渠首,增加了四十一个配套建筑物,防渗渠道十七公里,整修渠道四十八公里,整修沟道三十八公里,新增量测水设施二十一处,维修管理设施两千六百平方米。灌区骨干工程配套率增加近十个百分点,灌溉保证率增加了十五个百分点。

作者:原万坤 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水务局

参考文献

[1]王进慈.浅议松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综合效益[A].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农村水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C].2014(2):22-23.

[2]刘静,张仰正,辛洪海.节水灌溉,扩大引黄灌溉面积的根本途径--以山东省小开河引黄灌区为例[A].水资源管理与河流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01):18-19.

[3]何连发.福州中心城区低温温泉的开发利用及其效益分析[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能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14(5):58-59.

工程建设管理范文篇8

一、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能够提升工程管理质量与效率,确保工程的有效运行。强化工程管理与建设力度,为工程的稳定运行进行有效监管,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处理,有利于提升农村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满足灌溉与用水的实际要求;二是促进农村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合理配置水资源,对区域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所以说,强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对于维护农村区域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1.无法满足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现有农村水利工程已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农村需求,也是当前其建设与管理的关键问题。随着现代化水平的发展,农业生产向着规模化发展,对农村灌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新农村建设机制的实施,提升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同时也提升了农村居民用水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区域的水利工程建设于20世纪60~70年代,部分工程已经超出了30年,加之建设时间较早,建设标准低,后续管理不完善,导致部分工程出现老化现象。此外,还易受到气候、淤泥等的影响,严重影响到农村水利工程运行质量与效率,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用水所需。2.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管理体系仍不健全,也是当前进行管理的主要问题。第一,分工不明确。部分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存在着不明确的分工现象,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常会由于为了本部门绩效与利益而盲目管理,导致其他工作没有专人进行管理。一旦遇到问题,各部门互相推诿,不利于工程管理的开展;第二,未定期进行监管与查验。当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部门对其运行情况查验不积极,部分单位仅在遇到问题以后才进行处理,缺乏日常维护与查验,导致安全风险的存在,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3.水利资源缺乏完善的管理在农村区域,水利资源缺乏完善的管理也是面临的问题之一。目前,在农村水利工程中,由于没有对全面掌握各区域水利问题,导致某一工程建设仅能够解决部分地区的水利问题,导致水资源出现非常严重的浪费。当需要解决某一区域水利问题的时候,则要重新修建工程,不仅耗时、耗力,还会消耗大量资金,不利于各工程之间的配合,违背了节约原则,同时增加了管理的困难。4.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结合当前实际分析,负责农村区域水利工程管理的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且能力有限,管理人员数量也不充足,且部分人员缺乏管理经验,这就导致其管理不能满足具体需求。但结合目前情况分析,大部分水利工程法人缺乏专业技术知识,进而影响到对工程建设与管理效果,且在管理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具体需求;部分现代化管理手段也难以开展。因此,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限,不仅影响到管理质量,还使建设进度无法得到保障。5.缺乏技术支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应用了较多的先进技术。但在农村区域建设过程中,只有掌握先进技术才能够发挥出作用,如需要具备绘图能力,才能在建设过程中,发挥出平面图纸的作用,进而提升建设效果。但在工程中,负责建设的工程师操作能力有限,同时也缺乏一定的观察水平,不利于工程的进一步发展。6.法律意识薄弱农村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是造成问题的关键。第一,部分区域不重视农村的根本利益,采取粗暴的手段,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且不利于工程建设;第二,农村机构缺乏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在工作过程中,未对其引起重视,严重阻碍了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

三、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策略

1.强化建设力度强化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力度,能够在源头上提升管理质量与效率。第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力度,将其建设工作与农村发展战略相结合。同时针对农村区域规模化发展及其农村居民的用水所需,强化建设力度,尤其是修建大型灌区,满足农村发展所需的用水要求;第二,对于长久失修的工程来说,要进行维护与修复,通过现场勘察,了解其运行中的问题,并经加固处理,提升河流的治理力度,提高防洪水平。除此以外,强化抗旱防汛等设施建设力度,减少老化工程的风险,提升运行效率。2.建立健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是确保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途径。第一,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建立责任制。针对目前分工不明确的现状,加快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各部门职责进行明确,确保发现问题能够找到责任人,及时了解工程实际,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第二,强化工程建设与监管力度。在管理过程中,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对各部门监管机制进行明确,同时各阶段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在确保监管的同时,及时处理工程运行与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提升整体建设与管理水平。3.加大水资源的配置加大农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进行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方法。第一,在宏观上全面掌握水资源的需求,了解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利源的配置实际,并建立适合农村发展的方针,对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保障;第二,在落实政策的同时,以各级政府机构为主导,同时结合农村区域工程建设与运行,制定完善的水资源配置策略,合理分配人力、物力与财务,全面提升管理水平。4.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在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引进先进技术也是重要一环。第一,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引起重视,还要强化管理力度。相关部门对实际情况做好核实,并结合具体需求,对水利资产移交工作进行有效处理,并结合规范要求,颁发相应证书;第二,采用个人承包、拍卖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管理与维护。相关人员要对农村区域的灌溉、居民用水,防洪等功能需求等全面进行了解,通过完善的方法进行有效配套管理。不仅能够促进后续工程的稳定运行,还能够发挥出其价值;第三,通过完善的管理方法,避免以营利为主的问题,随着新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减少成本支出,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使用与服务体验。5.强化建设管理的监管为了有效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就要做好监督工作,这就要求相关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定期对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抽检。不得存在侥幸心理,而且要严格依据规范要求,对各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在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发挥出管理职能。除此以外,还要提升管理人员要求,通过定期培训与教育,提升专业素质与能力,从而对工程建设各环节做好全面监督,促进农村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6.提升资金投入想在处理农村资金不足的现状,政府机构就要引导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通过市场方式处于资金短缺的局面。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对工程的维护与管理。因农民大都靠农田为生,收入有限,经济负担比较严重,仅依靠农民筹备资金并无法满足水利工程建设。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资金的投入,促进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7.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大都依靠行政段,少数依靠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各级政府在制定法律法规过程中,与农民的实际利益相结合,并以此为出发点,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进行保障,促进工程持续发展。

四、结语

工程建设管理范文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电能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与此同时,我国电网工程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增加。在电网工程建设中,容易受到设计方案、工程规划、外力影响因素等的影响,工程建设中有很多安全风险,对此,必须加强电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优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高效完成电网建设工程。

2电网工程建设的特征

在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项目中都含有比较相近的内容,但是,由于由于电力用户的不同,因此,不同项目的建设力度与运营管理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在电网时间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也有所不同。传统的电网工程建设主要是依赖于人工作业或者是小型机械进行施工,电网工程施工的机械化水平比较低,对于劳动力资源的需求比较大。另外,在施工管理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这就威胁到从事电网工程建设的作业人员,导致电力事故频发。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变当前电力事故频发的状况。

3电网工程建设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3.1人为因素分析

在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安全控制意识会直接影响电网工程建设安全。但是,现如今,很多电网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比较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依据施工标准进行操作,违规违章操作行为较为常见,这样就会为电网工程建设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除此以外,有些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如果电网工程的复杂程度比较高,则容易出现违章指挥的现象,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这样就会严重影响电网工程建设水平。

3.2技术因素分析

电网工程施工的技术性比较强,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人员没有综合考虑工程建设要求以及相关规范进行工程设计,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没有严格依据施工技术的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则会造成电力安全工程建设效益降低,影响电网工程的安全水平。

3.3管理因素分析

在电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但是,有些施工单位管理部门并没有严格进行施工管理,这样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对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点:①电力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能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严格规范,这样就会影响工程建设效率;②在电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注意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和排除,在正式施工前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这样就会阻碍电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4电网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对策

4.1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在电网工程建设中,为了提升电网工程建设安全水平,必须积极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保证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具体而言,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电网工程建设单位应该树立明确的安全管理控制意识,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做好安全交底工作,使其明确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加强自我保护,避免出现各类安全隐患问题。②电网工程建设单位应该积极招聘高素质,其具有一定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安全施工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安全施工意识,在实际施工中,能够准确识别各类危险源,并加强安全管理和控制,避免出现违章操作行为,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③对于所有的现场施工人员,电网工程建设单位都应该对其开展标准化培训活动,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

4.2加强施工网络的设计工作

优化施工网络设计,采取更加合理的施工工序,避免不合理的施工条件,这是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在施工网络设计过程中,应设想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不合理环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同时,为进一步却把施工安全以及配网运行安全,还应对施工环境进行分析,施工范围内存在的线路以及用电设备都应做好检查,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4.3做好维护工作并采用先进技术

10kV配网施工过程一般是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因此,对已经完成的施工段,应做好定期维护,确保应经完成工段的线路及设备的安全性,做好安全维护工作也是对后期施工的一个安全保障。为进一步确保施工安全,应尽可能的选用优质设备,并且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先进的工艺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施工安全系数,同样能够提高施工水平。

4.4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要点

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拉线防护。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类发电设备,对此,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各类发电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并优化网架联络凡是,确保所有施工设备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安全保护,尽量降低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在进行电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配网中的塔杆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需要注意塔杆的设置位置应该与周边道路保持一定的距离,另外,在杆塔基础的周边位置,还应该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为行车和行人起到警示作用,同时,为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出良好的施工环境。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与其他项目负责人做好沟通交流,避免在交叉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4.5施工现场安全监护要点

在电力工程施工前,应该综合考虑电力工程的建设标准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安全监护方案,并以此为依据指导电力工程施工,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问题,保证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具体而言,在施工现场安全监护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三防十要”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制定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护方案,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对实际施工中,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对施工现场作业方案的合理性进行检查,同时,还应该注意严格落实各项安全保护和管理制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违章违规操作行为,则应该立即对其进行警告,并纠正施工操作失误,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②有些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复杂程度比较高,施工作业难度比较大,对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其进行重点监护,具体而言,应该推广采用动态安全监护方式,结合电力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布设监控点。比如,在继续拧水泥杆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严禁杆坑内作业,除指定人员与指挥人员外,保证其他作业人员与杆塔之间的距离达到规定的安全距离;起吊水泥杆时,要求施工人员相互配合,综合采用吊车、走滑车组等设备进行施工,在此过程中,现场施工指挥人员应该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人员进行统一安排,并向所有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施工指挥的合理性。

5结语

综上所述,电网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比较高,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只有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才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应该注意积极组建高素质施工队伍,对施工网络进行优化设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对于施工现场,还应该加强环境管理以及安全监护,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作者:皮林 单位: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安供电局

参考文献

[1]王浩杰.电网工程建设塔机危险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J].建筑机械化,2016,37(4):27~28.

工程建设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饮水问题;工程建设;管理问题

1我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1.1保持我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准备工作。确保我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和有效实施的重要措施是准确做好我国饮水安全建设。在实际的工程建设施工项目前,对项目方案的设计和规范进行了高度重视的质量控制,在我国落实具体实施方案的饮用水安全项目施工方案,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为了让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区域供水设计一直保持良好的对接,还需要对当地的施工水利部门、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和供水的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进一步提高我国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线路、选择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例如科学和规范等。1.2科学发展中国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计划。工程设计不合理、工程建设施工不能充分准备以及对我国人口没有深入的了解这都是当前我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我国的饮用水安全的总体质量。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施工技术是决定是否能顺利进行工程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是在中国地区安全饮用水的基本条件下制定中国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计划,始终坚持“整合中国的城市化,城市和农村饮用水安全供水”的原则,通过增加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基本建设,合理的整体规划我们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控制工程建设成本,保证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质量。

2加强饮用水的质量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项目后续使用的管理。由于目前饮水安全项目在不断在中国融资,因此,在项目融资阶段,应该根据不同单位的投资比例,合理划分企业产权比例,维护单位的权益,工程有限公司分工合理、明确投资者的产权,为了减少财产纠纷。第二,改善原村的饮用水安全项目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建立管理、合理的比例。加强对工程的管理和监控。根据房地产部门每个单位的责任和义务。第三,在各自的出资比例、合理分配比例控制水费收入,保证每个单元之间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平衡。同时,也应该现在中国水域科学进行有力的宣传。2.2提高水质合理的生态移民后是在我们国家的某些地区有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常年没有雨水,就必须进行生态移民。因地制宜使用化学方法去除水中有害物质,从而减少中国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处理的压力。2.3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加强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同时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加强技术培训、管理。同时也应该加强管理的责任意识,安全管理人员来实现自己的管理职责,加强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在我国以这种方式来标准化管理的施工,并提高饮用水的质量安全项目管理。2.4明确责任,建立和完善中国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机制。我国长期以人民生计的一项公治措施是公共卫生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饮用水安全关系。因此,在中国保护饮用水的安全中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对推动中国的饮用水安全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安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水利工作的使命赋予了新时展的新要求,是要求有关单位和部门,高起点规划,高质量的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高效的管理。当地有关部门为了全面落实我国饮用水的安全,必须要明确各自的责任,每一个人都要密切合作,统一的、高效的作用。加强监督,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在中国强大有效的推进。2.5准备好饮用水安全项目的运营和我们国家的协调改革。饮用水安全项目管理是我国的基础和核心,在完成改革的相关配套措施下,让它在饮用水安全项目管理框架内,更好的提高饮用水的质量工程和管理水平,提高工程的每个元素的生产效率,不断的完善我国投资回报率的饮水安全项目。同时在各部门的合作和分工下,发展和改革部门做好审批项目计划、投资计划审计工作;水利部门管理项目实施和操作计划和研究工作;应该注意环境保护、卫生部门的长期监测水质项目完成后,工作安全,等等,以促进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在中国。

在我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关系到中国人民切身的利益和的生计。因此,为了确保我国饮用水的安全,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硬件水平是搞好我国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的根本。核心是提供良好的水质,抓住机遇,深化服务和高效运行是建设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徐凡茹.浅析我国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J].农家参谋,2017(23):30.

[2]代亚钊.我国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建后管理的思考[J].居舍,2017(3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