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5 16:39: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工程化学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工程化学论文

防水建筑材料分析论文

1.防水建筑材料的重要成员

化学灌浆材料又称防水浆材,其与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腻子或胶泥、橡塑止水带或金属止水带等同属防水建筑材料范围.而所不同处则是化学灌浆材料具有如下特性:

①它是溶液,而且是真溶液.应永不分层,无沉淀;

②粘度很低,有些浆材粘度甚至接近水;

③固化或胶凝时间可人为控制;

④可用泵灌入裂缝,充填裂隙,堵截渗漏水,具有原位修复止水结构或单独构建防渗帷幕之功能,特别适用于地下隐蔽工程;

查看全文

防水建筑材料研究分析论文

化学灌浆材料又称防水浆材,其与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腻子或胶泥、橡塑止水带或金属止水带等同属防水建筑材料范围.而所不同处则是化学灌浆材料具有如下特性:

①它是溶液,而且是真溶液.应永不分层,无沉淀;

②粘度很低,有些浆材粘度甚至接近水;

③固化或胶凝时间可人为控制;

④可用泵灌入裂缝,充填裂隙,堵截渗漏水,具有原位修复止水结构或单独构建防渗帷幕之功能,特别适用于地下隐蔽工程;

⑤固化或胶凝时体积收缩很小;

查看全文

生物化工工程教学改革与思索

生物化工工程简称生化工程,是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和生物化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涉及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目前,生物化工工程已广泛渗透到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发酵工程、食品工程、油脂化工、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等诸多学科中去,成为这些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支撑课程。作为工程类课程,其中既包含了许多生物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包含了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许多实验设备、工艺流程以及工艺原理等的介绍,内容庞杂,知识点繁多,概念抽象,一些反应动力学的公式与推导更是枯燥,即便是生物工程本专业的同学亦感到难记忆难掌握。那么,如何在短暂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生物化工工程课程教学的质量,使同学们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激发学生对生物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能够真正为进一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已成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因此生物化工工程课程教学的教学改革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一、生物化工工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传统的生物化工工程教学模式以《生化工程》课本为基础,仿照生物工艺流程的线性关系,主要描述从培养基灭菌到生物反应器及生物反应动力学直至发酵工程下游技术。从生物工程专业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科教学大纲来看,其中的许多基础理论和《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酶工程》以及《生物工程设备》等课程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复。这种重复知识点的讲授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轻视情绪,降低学习热情。另外,生化工程涉及许多枯燥的公式推导,有时整堂课都是“公式复公式,公式何其多”,导致课堂氛围枯燥,学生思想疲惫,注意力涣散,经常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生物化工工程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生化工程的主要前修课程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以及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生化工程本身又对后面的酶工程、生物工厂设计等专业课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可谓承上启下,至关重要。

三、生物化工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查看全文

校企联合完成制药专业毕业设计初探

摘要:本文针对本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局限性和不足,阐述了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尝试去制药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的实践过程及其预期效果。通过企业化的毕业设计,提高了本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扩大他们的就业机会,培养出企业需求的工程类、应用型人才。使学生从传统单一模式的束缚中走出,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主动性,加强产学研合作,才能培养出动手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业人才,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制药工程;毕业设计;制药

企业制药工程专业属于工科类范畴,在基础知识的教育上侧重于化学、化工、机械、合成工艺等方面课程,实践教育则在生产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两个环节完成。目前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和我国部分发达地区的工科类院校学生的实践教育均将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融合在一起,大胆地进行校企联合,高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等。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非常值得借鉴学习。因此,本校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应在设计思路和实施上更加注重和体现工程化特点。

一、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原因分析

毕业设计环节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传统的培养模式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时存在较多缺陷,导致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其将来的工作联系较少,使得针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无法获得保证。教育体制改革扩大了本科招生规模,毕业生就业难成了多数高等院校面临的难题,甚至出现了本科生不如技术院校学生容易找工作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第八学期将开展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而此时正是学生忙于应聘、签订就业协议或进行考研复试及面试等事情,使学生不能给予毕业设计足够的时间和重视,达不到毕业设计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要求,毕业生质量不达标准,就不能满足招聘单位的用人要求,从而致使学生就业难度增大,影响学校整体的就业率。招工难也是很多企业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不仅要理论基础过硬,而且要所学知识能与实践结合并有工作经验。普通高校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的不足使本科生与技术院校学生相比,在企业的应聘中处于劣势,而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彻底的改革,可以以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方式帮助毕业生完成毕业设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直接在企业中完成他们的毕业设计,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参与企业实际生产工作巩固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

二、本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现状

查看全文

浅谈光电功能材料工程师培养

一、以地区需求为导向,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宗旨是储备一批战略工程人才,特别是能够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一线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明确定位到为什么样的企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长三角地区的光电材料类新兴产业密集,相关工程人才需求量大。由此,本地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应当重视为光电功能材料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人才储备。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大学生也常常会走冤枉路,偏离专业的轨道。为鼓励大学生就读光电功能材料专业,政府应当从顶层政策设计上着手统筹,如适当加大教育投入,以用于光电材料类的本科教学、提供相应工程实践和培训机会等。在大学教育层面,笔者认为可以兴趣带动大学生求知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教学与光电产业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通过工程类前沿课程的开设和实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建立光电功能材料专业在本地区就业的优势。在避免照本宣科的同时,要让光电材料类专业的大学生从内心认可这个专业,愿意坚守本地区行业发展的前沿。

二、以行业标准为准绳,培养专门化工程人才

光电功能材料发展迅猛,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现代大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高,这为培养光电功能材料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条件。结合行业发展特色和大学生成长的特点,培养一批具有行业认证资质的卓越工程师将为光电功能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光电材料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应从低年级大学生开始,要以学科型社团活动、学科技能训练、大学生科技创新、工程技能竞赛等为主要载体,逐步渗透光电产业需求,为在校大学生奠定工程化专业素养的基础。到了高年级阶段,大量光电材料类专业知识充实课堂,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光电材料专业,了解光电材料的实际应用。在深化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要鼓励大学生紧扣光电功能材料的发展需求,以行业为依托,考取光电材料工程师、技术员、材料研发师等光电材料类职业技能证书,获得相关技能许可,力争在毕业伊始就具备直接上岗的能力。培养出一批上手快、业务精的一线工程师,可以大大提升光电功能材料类企业的用人效率,降低成本。

三、以企业实践为补充,推进校企联合双轨制人才定制培养

战略性新兴产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归根结底是为了给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企业提供必要的人才。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与企业需要脱节。在光电功能材料行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样的矛盾更为突出。推进校企联合双轨制教学与实践,将光电功能材料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融入校企协同培育的大平台,实现为企业培养光电材料类卓越工程师,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案之一。具体而言,在校企双轨制教学实践中,企业方应当选派经验丰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大纲、专业实践环节等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参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定期为本科生讲授光电材料类企业在产品研发、实际生产、工程运作等环节的知识,让大学生体会生产、销售的综合性与复杂性。高校应当选派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带领学生进驻企业,参与光电功能材料企业的工业化生产甚至顶岗实习。教师通过现场指导,让学生将书本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检验企业工程师在校讲授的内容。校企双轨制工程实践教学能优化配置校企资源,体现双方的优势,有助于光电功能材料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查看全文

我国化学灌浆技术发展论文

摘要:结合水电工程建设,概述了50年来,我国化学灌浆材料、技术及设备,从无到有的发展及应用成果.并根据其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化学灌浆技术近期发展的方向.即开发推广无公害、耐久性好、适应工程各种要求,且价格低廉的化学灌浆材料;改进提高化学灌浆技术;促使化学灌浆设备、仪器生产的定型化、系列化、成套化、标准化和环保化;制订化灌施工规程、规范和全国性的行业标准等.

关键词:化学灌浆无公害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盐酸性水玻璃化学灌浆泵

1我国化学灌浆技术发展成绩

化学灌浆(ChemicalGrouting)是将一定的化学材料(无机或有机材料)配制成真溶液,用化学灌浆泵等压送设备将其灌入地层或缝隙内,使其扩散、胶凝或固化,以增加地层强度、降低地层渗透性、防止地层变形和进行混凝土建筑物裂缝修补的一项地基处理和混凝土修补技术.即化学灌浆是化学与工程相结合,应用化学科学和化学浆材解决地基和混凝土缺陷处理(加固补强、防渗堵漏),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或借以提高工程质量的一项工程技术.随着化学灌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己成为现代工程中颇具特色且不可或缺的一项先进技术

国外化学灌浆最初是适应于地基处理和采矿业发展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其可靠性得到公认并被广泛采用至今己有80年以上的历史.我国的化学灌浆技术应用与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有自已的独创.如果以1953年在佳木斯等地采用碱性水玻璃进行化学灌浆算起,也才只有50年的历史五十年来,我国在化学灌浆技术这个小领域取得了成绩[3],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化学灌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已成为我国现代工程技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查看全文

模型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摘要:针对计算机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未能较好完成毕业设计预定目标的原因,提出在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应用增量开发模型,结合过程管理逐步达到毕业设计预定目标,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并进行了相关实践和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增量开发模型;过程管理

1提出问题

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的目标中,除了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作为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校内教师或校外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围绕特定选题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和开发过程,是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前期的综合课程设计巩固已修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并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及协作能力。与课程设计不同,毕业设计更强调系统性和综合性,使学生在以下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自主获取新知识、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③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能力;④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⑤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论文写作能力[1]。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主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大学生所学课程质量的综合检验,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过渡阶段。作为本科生毕业前的关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周期长、任务重,如果不采用有效的开发方法和管理措施,极易出现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毕业设计质量低下等问题,影响学生的毕业。实际上,计算机类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可以视为一个小型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目前,在毕业设计实践中也出现了应用软件工程思想的相关探索,包括分析毕业设计和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映射关系[2]、用软件工程思想指导毕业设计[3-5]等。

2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系1985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目前共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等3个计算机类专业。这3个专业均在大四上学期第10周为学生分配指导教师,开始毕业设计工作,大四下学期第16周进行毕业设计答辩,要求每位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独立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近年来,在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未能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的预定目标,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较低,体现出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查看全文

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研究

一、绪论

(一)论文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武汉地铁,作为武汉二十一世纪现代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要具有现代感与前瞻性,同时要有文化品味。要有别于其它城市地铁,塑造武汉地铁的文化,表现武汉文化情结。根据地铁站厅空间的特点和各站的区域特色,在和谐、统一的调子中寻求变化。公共艺术作品要打破传统形式,采取一些新材料和手段,共同丰富视觉效果,确定文化、商业与社区不同的定位,塑造不同的空间环境。叙事性与装饰性,抽象与具体,相映生辉,使地铁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号线和四号线是武汉市两条横贯长江的地铁线,是武汉市迈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历史性步伐,是武汉市近年整体发展的集中展示。工程的质量,进度,现场文明、安全管理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同时笔者认为地铁公共艺术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地铁作为现代都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已经成为人活动最频繁的空间之一,地铁公共艺术工程相对于其他工程又有着一些特殊性。通过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收集资料,对多个武汉地铁空间进行对比分析。从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中材料优化与构造方法,与其他工程施工的协调性研究,工程进行中艺术效果的控制,后期维护和安全问题四个方面,探寻地铁公共艺术工程独特的魅力。目前国内外对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的研究较少,多数有关地铁公共艺术文献以探讨公共艺术的设计形式和内容为主。对于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的研究,目前还没有较为系统、详细的专著。

(二)论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本论文主要从四方面进行研究:(1)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中材料优化与构造方法。(2)与其他工程施工的协调性研究。(3)工程进行中艺术效果的控制。(4)后期维护和安全问题。2、研究方法:(1)现场调查,采集标本和形象资料;通过对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的调查和样本采集,做好基础性工作。(2)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揭示出其中具有典型特征的规律。(3)文献研究和比较归纳研究:在传统工艺技艺的形态中,分析具有鲜明的功能性和地域性。(4)以图形图像和文字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公共艺术工程实践进行系统分类与描述。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查看全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提升实践思考

摘要:本文以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设计依托校级大学生课外科研课题为例,基于指导本科生科研课题融入毕业设计的实践,从引导学生了解项目选题、研究思路出发,通过加强过程管理,促进学习和分析能力培养等方面总结科研课题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作用。重点分析基于本科生个人特点而调整的参与科研涉及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毕业设计;科研课题;教学和科研

工科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一次系统化锻炼。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主动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或者查阅学习相关前沿科技进展,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结果分析总结与科技论文撰写。因此,毕业设计在本科生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直接从事科研的研究生而言。机械类专业是实验性较强的专业,在毕业设计前期是否能够有相当机会参与到具体实验设计与优化中,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本科生最终对于毕业设计的理解与收获。同时,智能制造等前沿机械制造理念的普及应用,需要当前的科研对于机械类专业的引领,以及教师了解工业界对于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这对于整个专业培养目标提升将至关重要。目前效果较差的毕业设计论文问题主要表现在本科生在较短时间内无法理解相关毕业设计的基本思路与要求,从而无法按照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独立完成最终论文,或者在最后阶段简单堆砌文献及粗糙实验结果。如果缺乏毕业设计前期指导老师与学生的充分沟通交流,并在讨论过程中撰写论文,则双方满意度都未达到期望值。因此如何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即实施引导本科生介入到科研课题的一些环节中,在科研进行过程中衍生出毕业设计课题,将毕业设计环节前提,促进本科生的自我学习强化和能动性,是本科毕业设计改革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苏州大学建立了本科生参与校级课外科研课题的制度,并鼓励学院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到大学生课外科研课题的申报选题与实施过程,对科研课题给予多渠道的经费支持和指导教师工作量奖励。该制度促进了一部分本科生提前介入每位对本科生科研培养感兴趣的指导教师实践工作,也帮助了教师将平时的科研融入到本科生教学环节,对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此项制度,基于两项苏州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并借此指导八位本科生毕业设计,总结本科生课外科研课题与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经验,讨论科研课题与毕业设计对于教师科研与教学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探讨学生对于毕业设计培养环节的认同感,提升学生将来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专业兴趣,为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提供参考。

一鼓励师生双方参与本科生科研课题培养各个环节

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作为一种实验性探索性强的专业培养环节,需要充足的时间进行基本知识学习、问题调研和归纳整理及实验验证。以近期的热点领域增材制造技术方向为例,介入该研究方向需要基本的机械原理、激光制造、物理化学、成形原理等知识储备、熟悉制造设备及原料、目标零件成形难点分析,进而开展工艺改进、测试性能评价及反馈,最终回到原始设计环节的优化,整个周期甚至需要多次循环或补充试验,甚至短期内无法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导致相关设计或试验失效。机电工程学院在2018-2019年学年初即开展新生及本科二年级、三年级全体学生的科研宣讲,各位年轻教师踊跃报名参加宣讲,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正在进行或计划开展的研究工作背景及进展,明确对参与研究的本科生的知识储备、个人技能、团队协作、时间投入方面的基本要求,鼓励感兴趣的学生自行选择指导教师及参与课题。以金属激光选区熔化3D打印成型拓扑优化为例,需要一定的有限元法、材料科学等相关知识,学习有限元、绘图等软件。在作出双向选择前,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研究热点及难点,对合理安排个人业余时间做出调整,并树立强烈意愿接受系统的项目训练。教师在双向选择过程中也了解到本科生的思想、学习状态,发掘具备一定科研素养的本科生,引发其接受研发思维方式,共同为科研项目进展做出贡献。前期的相互沟通讨论为开展毕业设计营造了良好氛围,参与度高的指导老师和学生在此基础上促进了毕业设计双向选择,为后续毕业设计奠定基础。同时,双方的积极参与也使指导老师教学实践得以发挥。在前期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的课题教学过程中,利用科研课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讨论,将新的技术、新的进展或引发的问题点引入到理论教学中,发动本科生讨论、思考本学科涉及的某些关键问题,穿插各类相关的实践任务,如小论文、专题演讲、调研报告等,通过课堂实现了引导研究问题的培养,从而使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得到充实,而学生的专业学习也扩充了专业知识的前沿[1]。最终,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和实践都获得促进,毕业设计选题和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科研课题作为本科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增强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

查看全文

生物工程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分析

生物工程作为推动生物产业健康发展的新兴学科,具有明显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特征。从生物工程生产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学习研究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化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1生物工程研究生案例库现状

工科硕士研究生(学术型及工程领域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和实验室,必须在生产实践中提升学习效果,解决本专业领域范围内生产实际问题。我国多所高校已经尝试案例教学,但是使用的教学案例却往往处于零散状态,一般都是由任课教师基于个人的专业特长开发和制作,案例采集面狭小,原创性案例数量偏少、案例分析深度不够。许多案例的方案往往停留在纸面上,脱离了企业的生产实践,实践性效果大打折扣。

2生物工程研究生案例库的建设

结合山东半岛生物产业特点,以地方行业企业的实际状况为背景,选取代表性、典型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的素材进行案例开发,建设了多个系列的教学案例,每一案例系列按照相关领域的产业链设计,每个系列包括数个案例,每个案例均按照技术研发及成果产业化的工程过程编写,重点突出转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与工程问题,注重案例系列的产业链完整性,使学生切实掌握研发思路和工程转化过程。如基因工程菌系列案例,涵盖了基因工程菌的获得及培养、基因工程产品的提取和精制、生物制药厂设计等内容;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讨论、设计。每个系列案例的设计均设计课堂引导、课堂讨论和课外思考三种学习形式,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多角度综合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微藻生物技术系列案例设计及教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