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危机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6-22 10:01:09

风险危机管理

风险危机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危机管理

急诊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病情种类多,病情急、复杂多变且不可预测性,医护人员的责任较重,因此是一个体现医院真实水平的科室,因为急诊护理的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使得极易发生医患矛盾或护患矛盾,这对急诊护理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医疗纠纷,不仅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1-2],而且会大大打击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本文就是研究对急诊护理进行风险和危机管理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到2017年10月间我院急诊科护士2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另外再选取50例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急诊的标准并且都同意参与此次研究且已签署相关同意书。50例患者中有男患者24例,女患者26例,年龄在28岁到79岁之间,平均为(51.3±1.6)岁。24名护士均为女护士,年龄在22岁到42岁之间,平均为(28.4±2.1)岁;有中专学历3名,大专学历10名,本科学历11名,;根据护士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不同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名。其中对照组护士年龄平均为(28.3±2.2)岁,有中专学历2名,大专学历6名,本科学历5名,;观察组护士年龄平均为(28.5±2.0)岁,有中专学历1名,大专学历4名,本科学历6名。两组护士的个人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观察组护士已给予规范的风险和危机管理,具体为:(1)对护理人员进行宣传教育,让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慎独意识强,用法律来约束自己。(2)让护理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与时俱进,不能故步自封,定时定期外出学习和培训等,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性。(3)认真执行各项核心制度(4)护理人员要对急诊仪器进行规范管理,并熟练使用,定期清洁及保养,确保所用设备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5)急诊护理工作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操作性强,因此护理人员之间学会相互协作和配合,提高临床上的工作效率。(6)护理人员要做好文书工作,对护理文书要书写要规范,做到内容客观、真实、准确,(7)培养急诊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1.3评价指标。1.3.1患者发生风险和危机的环节。根据研究可得知,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发生风险和危机的环节主要包括接诊环节、问诊环节、护理操作环节以及抢救环节。1.3.2患者发生风险和危机的具体情况。根据风险和危机管理的统一规定得知,急诊患者风险和危机管理的具体情况包括投诉、差错及事故三类。1.3.3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当研究结束后,研究人员向患者统一发放对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该项调查为匿名调查,待所有患者均填写完毕后再统一收回,根据患者所填写的实际情况,研究人员可将结果分成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类。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就是采用了SPSS20.5的统计学方法,研究人员用该方法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计量数据用t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士的风险和危机基本情况对比。结果可知,观察组护士出现风险和危机环节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P<0.05;而且观察组护士发生风险和危机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下表。2.2患者对两护理人员满意程度对比。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下表。

3讨论

危机管理是近年来急诊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急诊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或危险情况进行提前决策和监控,从而使得急诊临床上发生危险状况的概率降低或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现在急诊上已经开始普及这种方法,护理人员建立危机管理组,对急诊潜在的风险和危机进行提前防范或是干预,来提高急诊患者的临床效果[3-4]。在急诊中通常遇见的风险事件主要有这几点[5]:(1))病人病情急重,家属情绪急躁,期望值高(2)急诊护理自身的问题,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2)年轻护士的专业技能不足,不能高质量完成抢救病人的工作。(3)急诊室夜间、节假期等缺乏一定的监督管理。(4)护理人员自身对急诊风险的认知不充分。本文就是探讨急诊患者应用风险和危机管理的具体情况,结果可知,观察组护士出现风险和危机环节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P<0.05;观察组护士发生风险和危机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P<0.05;另外还可以知道,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对急诊护士实施风险和危机管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危机情况,而且还可以降低急诊各环节风险和危机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因此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文世等.急诊护理风险与危机管理[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11):2087-2088

[2]顾芯等.妇产科急诊接诊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与对策研究[J].大家健康2017,11(6):172

[3]苏水红等.妇产科急诊接诊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与危机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147-149

[4]陈丹等.危机管理方案用于妇产科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8):159-161

风险危机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风险管理;应急管理;风险制造;风险规避;目标引导;知识管理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共时性,危机与风险也在相互裹挟、相互叠加中侵袭着这个社会。在中国,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推进是不断创造新风险的过程。面对高度不确定性、突发性和非常规性社会风险的衍生与叠加,不少人发出了“生存即风险”的感慨。危机管理与风险防范已成为转型社会发展避免走向失败而不得不面对的时代问题。2015年8月12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2015年8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安监局、监察部、交通运输部、环保部、全国总工会和天津市等有关方面组成调查组,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聘请爆炸、消防、刑侦、化工、环保等方面专家参与。次年2月,国务院批复调查报告,查明事故直接原因为硝化棉积热自燃引爆硝酸铵,瑞海公司严重违法违规经营,处分五名监管不到位、职务失范、失职渎职、违法操作的省部级官员。此事件提醒我们,要从理论层面认清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的异同,尽力减少不同类别风险的叠加与嵌套,防止不同程度风险的交织与冲突,防范风险升级和危害扩散。

一、来自理论与实践的逻辑: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

(一)理论的角度: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第一,时域上非共时性:风险强调未来,存在概率;应急强调当下,已成事实。风险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可能性范畴,是对未来状态的一种感知与预测,与不确定性、可能性不可分。风险管理是对未来存在着发生概率的风险进行早期处理的系列程序,注重防患于未然。不同于此,应急是一个事实性范畴,指向现在。《钱伯斯词典》把应急定义为“突然发生并要求立即处理的事件”。应急管理是为应对即将出现或已经出现的灾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也称为“紧急事态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强调危机管理的即时性,是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预警、控制和处理的过程,狭义上是对眼前突发的需要立即处理的危机进行应对的活动。第二,阶段隶属关系:风险管理是对社会风险和危机进行系统性管理的过程,包括建立背景、识别、分析、评估和治理风险五个行动,应急管理是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应急管理被定义为处理和规避风险的学科,主要针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应急管理是斯蒂文•芬克危机管理四阶段论(征兆期、发作期、延续期和痊愈期)的发作期,是罗伯特•希斯有效危机管理5R(缩减、预备、反应、恢复、恢复力)模型的反应阶段,是米特罗夫危机管理五阶段论(信号侦测、探测预防、控制损害、恢复、学习)的控制损害阶段,是奥古斯丁危机管理六阶段论(避免、准备、确认、控制、解决、获利)的控制、解决阶段。计雷等指出,“按风险发生概率的大小和危害程度将其分为干扰情形、危机状态和突发事件三种情形,与此相对应有三个管理层次:干扰管理、危机管理、应急管理”[1],应急管理是对已发生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的阶段。第三,本质的共同归属:主观决策。风险管理是人们面对或预测社会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选择或做出的一系列决策的总和,应急管理是在非常规状态下人们为了最大化减少灾害损失而做出的一套决策性反应。两者本质都归属为应对客观形势的主观决策性行为,旨在通过主观作用于客观而改变不良状况。(二)实践的角度: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略胜一筹。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注重常态化、持续性、多参与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美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建立在整体治理能力基础上,通过法制化手段将完备的危机应对计划、高效的核心协调机构、全面的危机应对网络和成熟的社会应对能力包括在体系中[2]。加拿大以《综合风险管理框架》为界标形成了以突出风险规划、注重决策、融入实践、持续学习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风险管理模式。英国基于“无法了解应扮演的角色,无法取得公众的信任”的管理风险,专设国内意外事务秘书处,将风险要素纳入政府部门日常管理中,构建管理职能流程,承担制定规章、服务照顾、实施管理三方面职责,尤其注意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风险管理。日本基于不同种类突发事件建立了组织完备、责任明确、运行有序、精干高效的应急管理协调体系。在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不少国家多以管理理念的前沿化、组织机构的专业化、协调体系的有序化、应急行为的规范化等举措来避免政府自身风险管理行为引发次生风险。其他国家在治理风险时多将注意力放在应急处置上,即使这样面对危机依旧捉襟见肘、低效无序。在当下我国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要借鉴国外风险管理实践模式,在防范社会综合风险、政府内部组织风险和外部运营风险过程中,注意政府组织自身行为,防止风险管理过程中制造新的风险。

二、任务环境与行动决策的悖论:风险规避与风险制造的共生循环

如前所述,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的本质共同归属为主观决策,安东尼•吉登斯也关注到风险管理的主观性,将现代社会的风险分为外部风险和人造风险。“外部风险就是来自外部的、因传统或者自然的不变性和固定性所带来的风险”[3]195,是工业社会经常发生且可预测的经验性风险;人造风险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迅速发展的持续刺激和人类欲望的不断膨胀,在不断完备的知识的不完善、趋于理性的判断的不理性、渐进科学的预测的不科学的情况下产生的不确定性,也称“被制造出来的风险”。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外在风险,“我们所处的年代的危险更多地来自我们自己而不是外界”[3]59,“人为风险,源自人类改变历史进程以及自然形态的企图”[3]105,它伴随着技术的更新和决策的执行,在风险治理的方式选择中趁机改头换面或卷土重来。“所有早先的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以各种方式面对着危险,今天的社会则通过它处置风险的方式而面对它自身”[4],即在外部风险之上叠加人造风险。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晓自身化解风险的同时正制造着风险,也不晓得他人行为会产生怎样的风险。人造风险使人们陷入前所未有的主观性风险环境中,具体体现为约束风险管理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这些又会引发新的社会风险。立足于文化知识、旨在管理风险的行为带来附加有风险的文明成果,衍生新的人造风险,人类社会便在这种风险规避与制造中往复循环、共生发展。人造风险是人类主观预设的目的性行动制造的风险。危机管理也是目的性行动,可将两个变量放在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领域进行解读。在危机管理中,因果信念的完全性程度和欲求标准(行动目标)的明确性程度影响着主体行动,进而影响人为风险的制造。当组织或个体有明确的欲求目标但不了解因素间因果关系时,即使预见风险也会采取谨慎态度,在没有充分把握时往往关注已发生危机的被动处置,不做前瞻性预测或采取预警性行动,以防止制造新风险。在当下社会转型阶段的我国就是此种情况,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并轨,各个领域相互交织,社会风险不断叠加,在缺少对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和对转型社会各变量间关系充分认知的情况下,旨在减少风险、规避损失的危机管理行为多会参照其他持有共同欲求的行为主体的做法,而情境的不适应性很难保证其行为能够实现预期。即使对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胸有成竹,当组织或个体不了解社会欲求时,也不能确立与之相符的行动目标,开展合乎需要的管理活动。因果知识由不完全到完全促使人们支配领域不断扩大。完全的因果知识信念使人类行动更理性化、科学化,但欲求标准的模糊会使行动主体在面对风险时袖手旁观,进而可能带来知识的浪费,导致“变相无知”,这就难以实现风险管理的“理性最大化”,存在制造风险的可能。在因果知识不完备和行动目标模糊的情况下,组织多会追随参照者的行动,被动的态度和传统的策略是应对风险的惯有做法。行为主体不会去主动化解社会风险和应对非常规危机,也不会主动规避自身行为所制造的风险。总之,转型社会的任务环境给政府风险管理带来巨大外部风险,行动主体的主观决策又存在制造风险的可能。政府主体在克服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与治理构成了“挑战—应对”“规避—制造”的悖论关系,政府行为及其政策失灵造成了风险规避与制造的循环。

三、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的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之鉴

(一)舍本求末:重视应急管理,忽视风险防范。常规化风险管理重视事先防范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需要系统完备的监管技术、严格执法的监管态度和负责有力的监管措施。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系统的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但依然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技术不实等问题。第一,选址忽略风险。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距离居民区应当符合国家至少一千米的规定,并且要求港口危险化学品的仓储装运由港口的主管部门发证和监管。瑞海公司爆炸地危险货物储存量严重超过临界量,且距离居民区仅五六百米,存在非法建设危险货物堆场行为。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明知其仓储地点违反距离规定的情况下,未严格审查把关,而违规批准,造成重大事故,损失惨重。第二,企业违规操作。瑞海公司未批先建、边建边经营危险货物堆场;违反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混存不同种类的危险货物,严重超负荷经营、超量存储;未按要求进行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没有作业资格证书;未按规定制定预案并组织演练;事故发生后,没有立即通知周边企业采取安全撤离等应对措施,贻误了疏散时机,导致人员伤亡情况严重。第三,政府监管不力。《条例》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储存、装卸危险化学品的港口建设项目,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规定进行安全条件审查。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玩忽职守,违规发放经营许可证;天津市安监局和滨海新区安监局对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经营问题未及时检查发现和依法查处;天津新港海关对危险化学品进出口日常监管失察失控;天津港公司对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经营问题未有效督促纠正和处置。正是因为政府相关单位违法违规进行行政许可和项目审查,以及日常监管的严重缺失放大了危险化学品存放的风险。第四,外部评估涉假。外部评估主要指的是安全评估和环境评估。《条例》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报告。瑞海公司安评环评由港口主管部门审核监管,先立项后环评使环评成了立项合法化的佐证程序。安评委托中滨海盛有限公司,在安全审查、评价和验收等程序中违规操作;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在安全评审中滥用职权,违规通过。(二)风险叠加:外部风险叠加人造风险。危险化学品作为外部风险随其发明生产而存在,人类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在其外部风险之上叠加了人为的不确定性。事故发生后,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队率先到达现场营救,但对储存的危险货物底数不清、情况不明,致使先期处置措施针对性、有效性不强,甚至起到反作用,加剧了危机扩散和蔓延。大小爆炸相继发生,消防队员伤亡惨重,灭火与救人成为应急管理的两大任务。此时应马上成立包括事故现场处置组、伤员救治组、保障维稳群众工作组、信息组和事故原因调查组的总指挥部,搜集爆炸区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和位置等信息,以防止在不明情况下采取不当措施制造人为风险,防止恐慌类谣言的传播,以防“风险再造”。作为肇事者的公司负责人,当事故发生后,处于欲求目标模糊、因果关系不详的第四维度。真正了解危险化学品存放情况的是仓储知情者,但他们基于欲求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差异而不能参与应急管理,致使应急效率不高。第一进入现场的是消防队伍,他们以减少灾害损失为目标,却不了解起火原因,不详知危险化学品分布,必然不能控制已有危机,甚至造成更严重的人为风险。相对有明确欲求目标和完备因果知识的是指挥部,能基于眼下局势据满意目标和科学知识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四、转型社会场域下的危机管理:目标引导与知识管理

(一)目标引导:寻找安全与直面风险殊途同归。有学者将风险等同于不确定性。组织理论提出,组织受制于理性标准,需要可决定性和确定性。控制和防范外部风险是组织对确定性的渴望。在对人为不确定性的转嫁和确定性的获取追求中,政策制定者和专家的联盟引发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对愈发不可控的人造风险的规避倾向也反映了人们对转型期社会风险的恐惧。“懒政无为”的行政现状也是规避风险、寻找安全的一种策略。同时,组织理论也认为,开放的组织系统是非决定性的,要面对不确定性。组织在努力认识不确定性之后,逃避、转嫁或者消灭不确定性,抑或将其转化为确定性,或以现有知识去寻找确定性,把握未来可决定的状态。全球化和现代化社会中,任何组织系统都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存在系统间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难免有人造风险产生的可能。寻找确定性是规避风险的过程,转化不确定性是面对风险采取措施的过程,两者在本质上殊途同归。因此,在社会风险管理中,无论是预测到风险去防范还是直面风险去转化,都是符合人类终极目标的价值取向。不应把社会与风险隔离开来,需要以正当公益的态度直面转型社会的不确定性,主动创造“积极福利”[3]117,利用符合人们正当要求的安全手段帮助他们。(二)知识管理:对因果关系知识的把握。寻找确定性与转化不确定性产生一种共同需求:对因果关系知识的把握。科学研究旨在探索事物间因果关系,在开放的组织环境中因果关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不可预测。社会风险具有跨领域转化、跨界扩散特征,组织内的问题根源也可能寄存于组织外,对因果关系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把握有助风险预警和应对。风险管理需要根据经实践检验的知识来进行趋势性预测,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在更需要的风险领域;应急管理要求在紧急状况下对自身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和挖掘,做出科学的临机决策。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是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科学把握事物间因果关系是提升风险应对能力的关键。对现状的分析是获取即时性知识的有效渠道。天津市吸取事故教训,《2015—2020年安全天津建设纲要》指出目前危险化学品行业八项安全问题,将其划为知识猎取和经验积累的关键领域。对因果关系的认知越丰富就越能化解主体对风险的消极情绪,越能提高其应对风险的成功率。要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建设实施方案》等12个专项方案加强法制监管;要监督企业对标行事,督促其建立、更新适应性预案,在演练中积累经验,将其效能发挥到最大;要搭建风险管理案例库,注重从他人的风险应对案例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参考文献:

[1]计雷,池宏,陈安,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2]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1-45.

[3]吉登斯,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M].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风险危机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风险沟通;高校公共危机;危机管理

经过30多年的高速经济发展,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社会结构的变化速度快、程度深,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浮出水面,对公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导致公共危机发生的因素明显增多,整个社会的公共危机发生频率升高。高校由于自身一些特质,面临着较大的公共危机挑战。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成为人口十分密集的公共场所之一,加之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载体,成为政府、社会、媒体的关注重点,高校的安全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环境日益复杂,高等教育自身处于改革关键阶段,高校面临的公共危机风险因素增多。近些年来,高校公共危机发生的频率增高,威胁到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以及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危机必须及时有效地处置,否则可能引发严重事端,甚至影响社会稳定。高校公共危机管理成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针对风险演变为危机的可能性和危机发生的危害性,可以进行风险疏导和风险改变,这个进程就是风险沟通。“风险沟通”最早在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领域提出,背景是风险社会的逐渐形成,风险沟通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校这个特殊环境中,风险沟通如何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作用,本文对此做出探讨。

一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界定和含义

高校公共危机是指由高校内外的某种异常性因素所引发,在高校内部突然爆发并快速传播的公共危机。高校公共危机会影响师生的生活和学习,干扰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甚至带来破坏性后果,高校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有效决策并进行紧急回应。高校公共危机是突然发生的,具有不可预见性、危害性、不可控性等一般危机的共同特性。由于高校是青年学生的聚集地,高校公共危机又具有人员密集性、主体活跃性、社会敏感性等特征。从高校公共危机的风险因素来看,可分为外部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和内部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外部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①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②公共卫生事件,如重大疫情;③社会问题,如政治事件、社会矛盾、利益纠葛、反动言论等都有可能引发公共危机。内部因素引发的公共危机:①安全管理不到位引起公共危机,如火灾、食物中毒、医疗事故、设备爆炸、意外及故意伤害、诈骗盗窃等;②师生行为失范或失常引起公共危机,如行政领导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行为,教师违反职业道德、学术腐败等,学生出现暴力冲突等;③行政管理不当引起公共危机,如因为领导层判断失当导致学校没能把握住重要的战略性发展机遇,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改革方向或节奏出现偏差,专业设置盲目,人才使用不当等,致使学校失去持续的竞争力,使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或未来发展受到影响。再如学校在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的改革没有体现以人为本,没有从师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导致师生与校方矛盾激化甚至造成集会、游行等群体性突发事件。高校公共危机管理,就是要有危机意识,在危机观念的指引下,对高校的危机诱导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进而采取措施预防危机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危机进行应对和挽救,尽力降低高校及其利益相关者可能遭受的损害,保障高校能够安全运行、持久发展。高校公共危机管理涉及校内外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多个受众群体。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包括高校管理机构、学生、教职员工、校友、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媒体、社区以及其他公众等。高校内部直接相关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包括校级领导、各院系负责人、学生工作职能部门、辅导员、保卫处、后勤管理机构、校医院、网络中心等。

二风险沟通理论的核心思想

风险专家经由媒介向公众传递风险信息的活动被视为风险沟通,其本质是专家和公众之间的信息流动。专家的风险预测与公众的风险感知之间存在差距,为了缩减这种差距,风险沟通被纳入风险研究中来。针对某一具体的风险事件,即便在风险专家达成一致意见的条件下,公众对风险的感知与专家的解释之间也可能出现系统性的差异。因此,需要了解公众的风险感知状况,识别出系统性的差异,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沟通方案。意识到系统性差异的存在,进行风险处置不仅要关注降低风险物理危害的技术因素,更要关注风险的社会因素。公共危机往往由专家的风险预测与公众的风险感知之间的差距所激发,这种差距多表现为公众的负面情绪。风险沟通相关理论认为,公众的负面情绪多出于他们对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对民主参与权利的要求,并不完全是由于无知和非理性的因素。因此,有效处理公众的情绪问题与准确科学地处理风险数据同样重要。要想有效处理公众的情绪问题,就要让公众以密切的合作伙伴身份参与到与他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风险决策之中,让公众觉得他们在风险决策中起到了更加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增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降低公众负面情绪产生的可能性。风险沟通强调所有利益相关者平等、开放、公开地交流,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信任。风险沟通的目标不只是降低公众的忧虑度,降低他们采取行动的概率,更重要的是培养有兴趣、参与热情、思想、知情、理性的,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合作群体。风险沟通在疏导风险和改变风险的进程中,通过风险的识别和公布,以及协商机制,避免风险冲突。这个进程包含以下内容:首先是风险信息的提供与风险教育,使受众调整观念和改变行为;在此基础上进行危机预警,以阻止风险的发生;然后是防范危机和降低危机的危害程度,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转移等工作,将风险信息有效传递给公众,提高公众对风险的认识,使原来不接受风险的人能够接受风险;帮助公众对风险议题形成正确的讨论和准确的结论,提前防范危机的不良后果,全面降低风险危害。

三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中风险沟通的关键点

风险沟通的四大支柱为:一是对风险的全面感知,二是风险沟通参与者建立信任关系,三是风险沟通相关者建立伙伴关系,四是风险沟通的双向模式。这个分析框架反映了风险沟通的核心思想,在此框架下可以找出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中风险沟通的关键点。1.全方位感知引发高校公共危机的风险。全方位感知引发高校公共危机的风险,就是要关注风险信息能否在高校内外被及时准确地传递,以及风险信息传递造成的后果。与高校公共危机相关的风险信息主要有:校园安全的相关知识,危机事件的应对技巧和自救措施,校园危机事件应急预案;危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原因、已造成的影响,校方是否对危机采取措施,效果如何;危机事件发展态势,受影响学生情况,校方危机应对措施;危机是否已消除,可能的后续影响,防止同类危机再次发生的措施。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中要预测和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辨别和评价影响风险信息传递的因素,并时刻关注沟通渠道的异常。当前出现的现象有学生并不关注学校的信息,学校对安全信息的不够及时和全面;危机态势不明朗,存在非正式渠道的流言;校方未就危机态势与社会公众进行沟通,社会舆论负面批评;校方未就危机应对进行经验总结等。2.构建风险沟通的信任基础。高校要与公共危机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才能实现高校与受众协同应对公共危机。信任是顺畅沟通的前提,要在人们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重要的是,信任关系是在日常的沟通中建立起来的,事件发生之后才想着去建立信任关系则为时已晚。高校要将建立并维护信任作为常规工作,高度关注影响信任关系的风险因素,杜绝可能破坏信任的风险事件发生。在危机管理的特殊时期,风险及公众对风险的认识随时都在变化,信息情况会对公众信任产生很大影响。信息要注意不过分保证和承诺,要明确承认事态发展的不确定性。对于因为危机遭受了损失的群体,要增强其对风险救济制度的信任感。高校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其负面影响在一段时期内仍会存在,形象修复显得十分必要。3.以建立伙伴关系的态度对待所有利益相关者。对于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所有参与者而言,其对风险的理解各不相同。对高校的管理体系而言,由于层级不同、分工不同,对风险的关注重点也不一样。最高领导层重点关注高校的总体风险,各职能部门关心与自己部门相关的风险,教职工则会关心影响自己切身利益的风险。由于不同参与者的出发点不一样,利益关系有差异,获取的信息有差别,他们对风险的感知就会有差异。需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接纳所有参与者作为密切的合作伙伴,营造出平等和开放的沟通环境,使所有参与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危机管理。伙伴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将利益相关者培养为有兴趣和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合作群体。危机管理决策和实施会涉及较多专业知识,且不同类型的风险事件对专业技术支持的要求差异很大。因此,充分征询相关专家建议对形成科学决策十分重要,在执行中也要与专家密切配合,根据事件发生的态势对决策和执行方案做出调整。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合作群体必须是理性的,这种理性需要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这种素养主要涉及对媒介信息的甄别能力,有效使用媒体的能力,正确理解信息产生和传输过程的能力。帮助公众成为积极主动的思辨者,在风险沟通的过程中不传播对社会、对他人构成伤害的信息和言论。4.实行双向沟通模式。双向沟通模式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信任和伙伴关系的建立是双向沟通的前提。管理层观念、组织文化、员工素质等因素会对双向沟通模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高校领导层需要表现出倾听师生员工信息反馈的意愿,对基层传递上来的风险信息给予足够重视,并且安排专门时间来处理。学校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反映问题,师生员工才有动力向上级传递风险信息。双向沟通的实现还有赖于师生员工具备较强的发现风险的能力。实行双向沟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信息反馈回应制度。在信息反馈回应制度下,高校管理层要对收集上来的意见做出反馈和回应,对于不采纳的意见做好解释说明,形成关注公众意愿表达的习惯,给予公众参与决策的渠道和机会,使师生员工更加理解学校的决策,从而形成良好的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氛围。信息反馈回应制度能够把基层意见,特别是公众不满意的信息迅速输送给决策层,使决策层能及时采取纠正和调整措施。如果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回应制度,就容易挫伤公众表达意愿和参与决策的积极性,甚至容易使公众产生对决策的习惯性抗拒。

四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中风险沟通机制的建构

前文分析了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中风险沟通的关键点,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风险沟通机制,阐述风险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反馈的制度和运行体系。1.危机教育。强化常规的危机管理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危机意识,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师生员工面对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科学、理性地应对危机。危机教育可以从培养师生员工的危机意识、防范意识等方面入手,提升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并进行相关知识和应变处理能力的教育。危机教育需要纳入高校的日常管理中,以宣传和培训等方式加以实施,预防将来可能发生的危机,并减轻将来危机产生时可能造成的损害。高校的危机教育可以贯穿在课堂教育、活动开展、社会实践、学生事务管理等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技能。危机教育的目标在于逐步深入和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内容主要有人身财产安全(包括交通、饮食等方面)、自我防卫、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形式上可以采取专家讲座、主题宣传活动、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方式。危机教育要抓住重要的时间节点和事件机会,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使受教育者印象深刻,加深理解。如在开学、放假、实习、社会实践、学校施工期等风险因素显著增加的特殊时期,提前实施安全预警工作;校内外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及时通报,并在学生群体中开展深入教育,深化学生的危机意识。辅导员与学生接触频繁、关系密切,是高校危机教育的一线执行者,其作用不可替代。辅导员时刻要想到安全管理,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实施学生的危机教育。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者应具备专业的安全素质和技能,校园报警系统要及时引入新的技术支持,巡逻机制要执行到位,不留漏洞。学生骨干队伍是危机教育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学生骨干队伍是班团组织、社团等学生组织的核心成员,在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他们既是被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能影响到周围的每一个同学,将危机教育落实到每一个点上。2.系统内风险沟通。系统内风险沟通有规范的程序可循。当高校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一线教职员工要第一时间报告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迅速了解基本情况后,对后续的处理工作做出选择和判断:如果危机的影响面只在部门范围内,则在部门内部处理,将处理过程和结果上报上级领导,通报相关职能部门,并准备好对内外部公众口径一致的公告;如危机有扩大化的发展趋势,要立即请示上级领导,并通报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宣传部门要做好向媒体和其他公众公布信息的准备,危机处理部门要迅速采取行动遏制危机,防止危机造成进一步破坏,并恢复正常的秩序。危机处理部门对危机事件的发生缘由、发展态势、处置方式及成效等内容形成处理报告,以便明确和追究相关责任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若危机事件影响范围很广,超出高校掌控的范围,态势异常严重以致无法处置,就要由校级领导迅速上报给上级领导,争取上级的信任和支持,以加大救援和处置的力量,及时控制危机往更坏方向发展。风险沟通过程中,可能涉及多个层级、各个方面的行政部门,因此在部门之间要做好横向和纵向的信息沟通。信息横向沟通方面,做好横向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主要包括各学院、学工部、教务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后勤部门、保卫处、校医院等。要增强责任感,克服各自为营的观念,各部门共同协作,协调资源,团结一致应对危机。纵向沟通方面,基层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搜集到危机信息后,由专门的危机监督人员对危机信息的源头和真实性进行调查,筛选出真实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这些分析内容有助于校领导层及时做出科学决策。校领导层将决策信息及时传递给下级部门,及时声明,就危机事件发展动态、造成的危害以及校方采取的有效措施加以详细说明。声明的目的是将危机事件的来龙去脉告知全体师生员工,使公众认可校方为了控制和消除危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杜绝不必要的猜忌,歪曲事实的流言也不攻自破。由于传递信息的真实性对风险沟通的成效有重要影响,对信息来源负责人可以施行问责制,以此杜绝虚报、瞒报、漏报等现象。同时也要广开言路,以及时获取关键信息。要特别注重与危机当事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明确客观地告诉家属所发生的事件,设身处地为家属着想,认清家属的关注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更容易获得家属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如果有师生在高校公共危机中受到财产损害或人身伤害,校方相关负责人应尽早出现在受害者及家属面前,主动承担责任,给予真切的关怀和慰问,第一时间解决实际困难。在仔细了解受害者情况的基础上,尽最大能力为其提供帮助。认真倾听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属的意见和要求,安排人员调查真相,尽量弥补受害者的损失,并追究相关责任。3.舆情管理。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对舆情信息主动地进行归集、监测、分析、控制与引导,为风险决策提供预警和参考,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高校要和媒体建立日常沟通渠道和良好关系,充分调动媒体的支持力量。如果能事先和媒体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与媒体打交道就不会处于被动的境地,而是得到媒体的支持。在危机事件中面对媒体,要采取主动的姿态,主动向媒体发出邀约,主动提供相关信息,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引导媒体向高校公共危机处置机构的预期方向信息,使外部舆论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高校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高校要在真实性原则下,真诚坦率地面对大众,让媒体获得客观、及时的事件信息,以争取社会的理解、配合和支持。要让正确信息通过正面渠道广泛传递出去,尽量杜绝不正确信息的传播,将不正常的传播途径阻断。实言相告才能避免和减少有关猜测性和歪曲性报道信息。如果想要隐瞒真相,只会造成更大的怀疑,高校就会陷入信任危机。高校公共危机的发生突然,发展态势和结果不可预见,这就要求宣传应急机制启动迅速,快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快速相关公告,对公众的信息需求快速做出反馈。危机事件的发展瞬息万变,需要及时做出反应,占据主动位置,控制事态发展,才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扭转对高校不利的局势,争取事件出现转机。高校危机管理者为控制危机发展的态势,尽快恢复正常秩序,需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渠道,掌控危机信息传播的引导方向。有的媒体为吸引公众注意可能会刺激性信息,导致事情陷入糟糕的境地,高校要特别注意防备这点,以免误导学生或社会公众,加剧信息受众的恐慌心理。高校在公共危机事件后,可以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对舆论有强大的影响力,能够引导风险沟通主体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引导公众对事件进行理性思考。如果高校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未能有效阻止媒体的负面报道,使危机的危害性加重,对高校形象和声誉造成了损害,高校宣传部门应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加以处置。高校要以合作、开放的态度面对媒体,引导媒体选择报道内容,可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受众群体,借助专业研究成果客观地把危机事件的一些关键点以及其中的风险都告知公众,搭建出信息框架,让受众做出自己的判断,帮助公众形成对公共危机的理性认识。高校应及时各类有价值的信息来和媒体建立可持续的信任机制,充分利用高校专业人才多的优势,为媒体观点的舆论先导提供专业支持。危机发生后,相关领域的专家可以通过媒体主动对事件做出深度分析,引导受众理性讨论。

作者:谢奉君 马丹丹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庆国.论高校公共危机突发事件创新管理——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指导[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吴月齐.基于学生工作视角的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7)

[3]王东.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沟通机制研究[J].保险研究,2011(4)

[4]曲明,聂法良.新媒体时代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构及对策初探[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风险危机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构建构建

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不仅可以规范了社会秩序,而且降低了风险社会公共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目前形势下,由于受到市场失灵、政府管理失灵的影响,导致风险社会应运而生。因此,要求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重视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当前社会大环境,制定并构建新的管理机制,从而消除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失灵现象,缓和和调节社会矛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进行分析

风险社会,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学者贝克提出,当时处于工业社会背景下,从《风险社会:迈向一种新的现代性》书籍中,贝克以生态危机作为切入点,并将其看作是当时工业文明下的一种社会危机,之后对风险社会有了初步的定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逻辑性和扩散性,二是风险社会将会影响到社会正常运行的各个领域,它关系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调整等。从目前社会运行的现状了解到,风险社会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在受到政治、经济、生态或者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均会引起公共危机,这种情况下,一旦风险社会真正到来,会影响到人类的主观意识、认知能力及判断能力等,在没有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时,导致风险社会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极有可能引发不良后果。而公共危机是风险社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产生的,它具有传播性的特征,例如: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发生危机时,各种媒体信息平台下就会迅速传播,且这种传播会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引起复杂的公共危机,使得政府政策失灵、市场机制失灵等,增加了社会管理难度,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给人们正常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扩散是由管理失灵造成的,从更细的角度进行分析,产生这种危机可能是由于政府对一些突发事件缺乏认识,不了解突发事件发生原因的情况下,盲目处理,使得风险社会公共危机很难从根源上消除,势必会影响危机管理的成效。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政策及行为模式不符合公共危机治理的逻辑

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馆员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使得在公共危机管理中选择出不同的策略,难以保证风险社会公共危机能够有效消除,此外在管理过程中难以分辨公利和私利,根据自身的行为模式和选择决定会直接影响危机管理的效果。

(二)“运动化”的公共危机治理方式的影响

新形势背景下,很多政府部门在应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时,采取严防死守的办法,以运动化的公共危机治理方式具体进行,这种治理思维仅仅在短时间内具有明显的成效,维持社会秩序,促使社会正常、稳定运行,但是很难长期达到危机治理效果,这种带有“人治”色彩的思维方式,不够科学、不够合理,势必会影响到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解决。

(三)相关管理人员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不够重视

在受到现行官僚体制影响下,相关管理人员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重视程度不足,发生市场失灵时,便出现了有组织不负责的状态,比如说:公共危机到来时,一味出台规章制度,但是缺乏对制度的操作性,无法发挥制度的效应,最终导致风险社会危机局面更加复杂,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又比如,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公共危机方面的知识,这种执行能力的欠缺难以应对复杂的危机局面,最终影响到公共危机的解决。

(四)政府管理方式不合理

由于风险社会公共危机具有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征,因此要求政府部门必须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开展多元化的管理机制,有效解决公共危机,但是由于目前政府采取的是垄断式的管理方式,具体将常态化的治理模式应用到危机管理中,缺乏辅助管理机制,使得风险社会公共危机无法得到有效应对,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三、构建新型体制,应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

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扩散,不仅加大了风险防范的难度,而且增加了国家治理的难度,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负面影响,通过了解上述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要求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危机的重视,无论是从意识形态还是从制度体制等方面,以多元化的应对措施解决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失灵现状,确保社会秩序的持续稳定,因此,下文具体探究了如何构建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通过以下策略的制定,能够更好的应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防止矛盾的激化。

(一)政府管理部门要更新危机管理理念

新形势背景下,要求政府部门要更新危机管理理念,从被动式的治理理念转变为主动式的治理理念,提高风险警惕,具体可以从三大方面具体实施:树立公共服务的理念,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来达到对危机管理的预期效果;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治理危机时,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制定有效的危机治理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树立周期理念,任何一个危机的到来它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政府管理部门要树立周期理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才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二)增强政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

针对当前的社会意识形态,政府部门在应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时,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体制,加强各部门联系,在相互配合下,建立各地政府的协商机制,以便对不同危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效实现危机预防和处理,将危机损失降低到最小,促使社会正常运行。

(三)重视风险社会公共危机

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重视程度,了解更多有关公共危机方面的知识,以便出现市场失灵时能够根据规章制度,提高执行能力和应对能力,更有效的解决风险社会危机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局面,降低和减少风险社会公共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建立“协作”治理体系

针对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复杂性,可以采取建立“协作”治理体系,打破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壁垒,提倡全体社会群体共同参与到公共危机的治理中来,通过市场合作、社会合作更好的应对公共危机,缓和社会矛盾,从而降低和防范风险。结束语总体来说,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防止矛盾的激化,就必须要构建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来治理和解决风险社会公共危机,但是由于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使得风险进一步恶化,引起公共危机的扩散,因此,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做到规避风险的效果,文中从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危机重视度、建立协作体系及增强政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等多方面具体开展,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消除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失灵现象,从而推动现代社会不断进步。

作者:肖达根 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马体国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建构—基于风险社会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09).

[2]茹梦丹,姬熊华.风险社会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困难与对策分析[J].南方轮刊,2015(03).

风险危机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心理危机管理模式;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应用

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多为急、重症患者,作为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其诊疗护理工作将面临着高风险,危机因素普遍存在,稍有疏忽各类突发事件、医疗纠纷随时可能产生。它是医院中危机事件发生频率最高的科室[1,2]。为了及时预判并有效化解各种危机,保证患者得到高质量的诊疗与护理,尽快康复,需要从心理上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合理的危机管理模式。心理危机管理是现代医学中有关急诊诊疗护理的新型管理模式,主要作用是将危机因素带来的危害及影响降到最低。它要求医护人员预先对可能发生危机的因素进行预判和评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3]。因此,在急诊诊疗护理中应用危机管理不容轻视,本研究探讨的是在我院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中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取得的成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共4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其中男9例,女38例;年龄19~47(29.1±3.8)岁;高级职称3例,中级职称10例,初级职称28例,实习人员6例;本科以上学历20例,大专学历23例,中专学历4例。观察、记录并分析研究对象在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前后的有关指标的变化,具体指标涵盖:医护人员危机意识、工作能力的状况比较,急诊科危机事件的发生数比较,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满意度比较。

1.2方法

1.2.1急诊诊疗护理中的危机因素分析

(1)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态度决定服务质量,在急诊诊疗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态度极其关键。但个别医护人员服务意识薄弱、态度较差,由于其面对的是急重症患者,工作紧张而纷繁复杂,遇到患者及家属有情绪,如果医护人员工作有疏忽,或者解释、引导不到位,极其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甚至激化矛盾,造成纠纷或事故。(2)医护人员的危机意识:有的医护人员因为工作经验缺乏,加之个人忍耐力欠佳、工作拖沓不细心等主观因素,导致危机意识淡薄,个人从心理上没有对危机引起足够的重视,大而化之,给危机事件的产生埋下了隐患。(3)医护人员处理危机的反应力:不少医护人员特别是刚上岗的年轻同事,因工作经验不足,对危机事件及各类风险预判、把握失准,遇到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心理承受力差,表现出慌神、手足无措,失去在第一时间化解危机及风险事件的良机。

1.2.2危机防范、应对管理策略

(1)组建危机管理专门机构:成立急诊科安全管理小组,由科主任任组长,3~5名资深医护人员任组员。负责不定期安全检查;组织急诊科医护人员针对近段时间本院及其他医院发生的典型危机事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及教训;对当前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作出预判,并制定拟解决措施。(2)规范危机事件处理程序:经过研究总结,制定急诊应急预案,完善危机事件处理准则,发至科室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让医护人员明确危机处理程序,如遇危机时有章可循,沉着应对。(3)危机处理培训演练:针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危机处理培训教育,严格考核,使各医护人员心理上绷紧危机这根弦,遇事保持清醒;加强危机处理模拟训练,增强心理素质,促进急诊医护人员危机预警意识和危机事件防范、应对能力的提升。

1.3疗效评价标准

针对急诊科医护人员危机防范意识、应对危机敏锐力、工作能力、沟通水平以及患者满意度5个方面进行等级量化评分,每项计20分(患者满意度以满意人数所占百分比计算),合计100分。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急诊科医护人员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各医护人员的危机防范意识、应对危机敏锐力、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提高,危机事件显著减少,同时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有大幅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讨论

当前,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各级医院医疗事故、纠纷连续不断涌现,各类急重症高风险科室也明显暴露出形形色色的危机事件及风险。为保护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广大医务工作者要进一步提升医疗水平,努力避免危机事件、风险的形成。基于此,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尤其是在急诊诊疗护理中[4,5]。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只是对患者实施常规的诊疗和一般的护理,各医护人员没有意识对各类危机事件及风险的发生形成预判,应对风险事件的措施也是捉襟见肘,导致医疗事故居高不下,医患纠纷也不断攀升,大大影响医护人员在百姓中的良好形象。心理危机管理显然是有效控制危机事件发生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1)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强调医护管理者要进一步与患者沟通、交流,将患者的诉求作为推动诊疗护理工作的抓手,同时要客观、公正处理各类事项,既保证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工作落到实处以获得患者的满意,又妥善处理好一些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的患者无理取闹事件。(2)通过制定急诊应急预案,完善危机事件处理准则,明确处理程序,进一步增强了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以此加强医院"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珍惜患者生命,更加细心、耐心、精心的做好诊疗护理工作[6,7]。(3)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强调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要求各医护人员心理上绷紧弦,牢固树立危机意识,通过培训、实践,让医护人员学会沉着应对、冷静处理各类危机事件。急诊医护人员明晓应对处理的流程[8,9],提高了基本危机的处理能力。从而将危机事件及其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保障医院和患者各方合法权益。综上所述,针对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采取心理危机管理模式,成效显著,推广到临床急诊诊疗与护理中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李赛梅,岑小浴.护士分组层级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1):105-106.

[2]胡敏.探讨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32):7101-7102.

[3]邵立新,金志芳,俞珍,等.危机管理理论在急诊留观患者管理中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143-146.

[4]张智英,张宝珠.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及防范[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25(3):21 ̄23.

[5]黎少珊,戴惠华,曾梅菇,等.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2,18(9):35 ̄36.

[6]郑江萍.应对护理危机的管理对策[J].内科,2011,5(1):76 ̄78.

[7]陈喜芳.加强急诊危机管理防范护理纠纷[J].现代医院,2011,10(1):175 ̄176.

风险危机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危机管理领导者风险应对能力担当能力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再加上疫情的出现,可以说,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公共危机事件已经到达了一个频发期阶段,并且公共危机事件特点包括出现频次高、危害大、组织性强、多元化等,这个过程当中,领导者应对风险管理的能力直接决定着最终的危机事件处理结果的好坏,领导者应对风险能力更是已经成为了衡量政府综合治理能力的一大指标。本文主要对于危机管理中领导者风险应对能力的体现从六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领导担当能力的体现

领导危机管理当中,担当能力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危机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在危机事件出现之前,领导就应该充分做到先导者的角色,做好对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回应,坚持遵循预防在先,有备无患的原则,在危机事件出现之前,就对于危机可能造成的结果做出各种预测和准备,在这个过程当中收集各种有效信息、听取专业人士的各类意见,并制定解决预案,积极与公众和社会各界展开交流沟通,在危机事件出现初期,就尽快的采用相关的有效措施避免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各种损失,减轻危机事件带来的各种危害。在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当中,领导者的担当能力的体现,在于领导者面对危机事件时,要做到当断则断,打破常规手段对危机事件加以处理,摆脱传统框架的约束,科学使用各种紧急原则,并启动各类反应禁止,以避免危机事件将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尤其是需要对于善后工作加强进一步的管理,以确保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能够尽快使社会恢复稳定性和和谐性、秩序性。领导担当能力在危机事件处理当中十分重要,领导者应该在危机状况下勇于进行风险角色,而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由于应对时间紧迫,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常规的处理方式已经无法适用,此时领导者应该要做到当机立断,快速收集分析信息,从而做出准确判断和科学决策。

二、领导分配工作能力的体现

危机事件处理过程当中,领导者对于各种处理工作,都只是处于一个把控大体处理方向的状态,对于具体工作如何展开,如何落实,还需要领导者对各类工作内容展开分配,确保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由此可以看出,领导分配工作能力对于危机事件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领导分配工作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清理自己的工作。在危机事件处理时,领导需要对自身部门的工作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主要可以分为紧急工作、重要工作以及普通工作,理解这些工作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工作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确保自己对于这些工作的理解是透彻的,能够随时对下属完成工作的情况加以检查;其二,评估下属,即了解下属的工作能力和态度,对不同类型的下属展开不同的管理手段,确保下属都能够顺利完成所指派的工作;其三,委派工作,即需要做好工作与员工之间的对接,在委派工作之前,与员工讲述完成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确定工作完成时间;其四,管理工作计划,即将工作项目、关键点、完成时间等都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出来,确保实时掌握工作的完成情况;其五,工作支持,即在员工完成工作的过程当中遇到困难时,领导需要发挥服务职能,为工作的完成提供一定的支持。

三、领导用人能力的体现

对人才的运用,是领导危机事件管理当中的重要内容。领导用人能力的体现,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其一,重视人才能力,这是用人的基本原则,即在选用人才时,应该以人才工作能力作为主要的选用标准,包括业务能力、政治能力以及道德能力。但是重视能力不等于说尊崇能力,而是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能力之外,也需要其他方面的能力;其二,按事选人,即应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将其布置给不同的人员,根据不同人员的特点指派合适的工作;其三,扬长避短。即用人需要做到全面的看待,包括优点和缺点。使员工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与他人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扬长避短,更是应该结合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选择员工,且选定之后,也应该做到用人不疑。其四,授予权力。在任命员工之后,也就需要授予员工一定的权力,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形式:收集资料供领导决定;提出参考意见;告知项目统一去做,以及实现通气自行行动。其五,给予支持。在下属工作过程当中遇到困难时,领导应该及时的给予帮助,使员工快速完成工作任务,除了给予支持之外,更是需要给出精神和物质指导,以及在员工出现错误时及时指出,给予纠正;其六,关心爱护,体察下属,解决下属在实际生活当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为其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四、领导统筹能力的体现

领导统筹能力,指的就是统一筹划的能力,即领导在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当中,首先就应该做到对全局整体客观的判断,从而能够从全局利益出发,来协调好各种工作,确保最终的结果利益最大化。领导统筹能力,需要在复杂的全局当中掌握主次矛盾,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遵循服从全局的原则。只有维护了全局利益,才能够确保局部利益不受损害。领导统筹能力在危机管理当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要明确危机事件处理目标和方向,根据大局来判断危机事件发展形式,明确处于目标和方向,实现统筹能力的提升;战略规划,即在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当中要富有前瞻性和全局性,及时纠正事件处理过程当中的各种偏差,处理各种问题,提高事件处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紧接着就是深入调查研究,即跟事件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展开研究,深入分析;最后就是做到对事件的超前预测,预测危机事件的发展可能性,并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五、领导善后能力的体现

危机事件处理过程当中,领导善后能力对于社会稳定性和秩序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所谓的领导善后能力,指的就是领导需要在危机管理之后,采用各种措施来做好善后工作,比如说安抚受害人员、促进社会恢复正常办公、稳定人心等等。在领导处理完风险事件之后,要妥善处理好这件风险事件所带来的各种遗留问题和后果,例如对于2020年初出现的疫情之后,在采取了相关措施控制住疫情发展之后,也就需要考虑到疫情所带来的各种遗留问题,例如说餐饮业、旅游业今后的发展该如何持续,相关从业人员应该如何进行转行、各行各业应该如何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之下展开复工,已经复工的人员在上班途中如何确保安全性,以及对于在疫情当中家中有因疫情去世者如何展开安抚等等。对危险事件的善后,是处理危险事件的最后一个环节,只有做好这一点,危机处理工作也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

六、领导其他能力的体现

最后就是领导其他能力在危机管理当中的体现,包括教育和动员能力、指挥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首先是教育和动员能力,指的就是在危机管理工作当中,尤其是对于突发性公共事件,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就调配足够的资源,此时领导者不仅要展开有效的指挥,更是需要做到动员和教育,展开换位思考,遵循以人为本,打消公众的心理疑惑,并使用多种手段展开对各种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能力,通过动员各界力量,达到对危机事件更加有针对性的处理,最大程度的降低危机所带来的损害。然后是指挥能力,领导有必要在危机处理当中做好指挥工作,且指挥的方向明确、简洁、操作性强,并且要善于授权给下属,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沟通能力指的就是在危机处理当中需要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通过各种手段的落实来实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更好沟通,促进不同部门之间更加协调的展开合作等等。最后创新能力指的就是要作出创新性的部署,从危机当中获取经验,达到对当前采用制度的变革。

七、结语

总而言之,危机管理当中,领导者风险应对能力,直接决定着最终危机处理的结果是否令人满意,处理过程是否顺利,这个过程当中,对于领导者的各项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且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更是需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具体分析,结合实际的情况,不断提高领导者的风险应对能力,实现对社会稳定和谐性的维护。

参考文献:

[1]刘灿.让党课成为党员干部的“抢手货抢手货”[J].党课参考.2018(20).

[2]汪发林,周亮.军队党员干部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走在前列做好表率[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6(02).

[3]张文龙.浅析新常态下党员干部的党性锤炼[J].石油政工研究.2016(03).

[4]之中.党员干部要有“硬核担当”[J].新西藏(汉文版).2020(03).

[5]钱春华.“两学一做”背景下基层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6(13).

[6]张桂松.严管党员干部要“四不”[J].紫光阁.2017(01).

[7]田彩云.基层党员干部“本领恐慌”应对策略浅析[J].发展.2017(02).

[8]范雨超.依托红色文化健全高校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机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

[9]郭安治.增强“四个意识”要注重“三个结合”[J].共产党员(河北).2017(17).

风险危机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资贷危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是美房地产市场上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次贷危机”是自2007年初开始,由于“次级债”大量逾期违约引发全面性的信用危机。特别是2008年,随着华尔街贝尔斯登、美林证券、雷曼兄弟公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五大投资银行的全军覆没,将危机推向了高潮,已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在这场危机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金融机构以及大型企业遭受重创,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衰退的时期。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创新的泛滥导致了信用的滥用,给社会经济埋下了祸根,引发了次贷危机。如何认识和应对这次危机,就成为我们金融内审工作者当前探讨、分析的热点问题。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机理

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国消费的过度膨胀。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全球形成了以美金为本位的信用货币体系,而美国则进入了无约束的美金泛滥时期。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除了以上大的宏观经济因素以外主要还有以下原因:

一是政府对经济运行缺乏必要的监管。美国一度放纵经济泛滥增长,在宏观层面对经济运行缺失必要的监管,甚至在某些领域没有实施监管。无政府状态是导致次贷危机的根本条件,由于对房贷市场缺失必要的监管,使其无限膨胀,形成了巨大经济泡沫。美国是世界经济,在当今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个巨型经济泡沫一旦破灭,势必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

二是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十分脆弱。盲目追求扩张发展,追逐高额利润,忽略了风险管理,使次级抵押贷款标准降低,并一降再降,最终导致风险失控。

三是过度扩张金融衍生产品。在前几年美国楼市最火爆的时候,很多按揭公司为了扩张业务,牟取更高利率,介入了次级房贷业务,从而促使金融新产品无限度的不断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掩盖和隐藏了次级房贷的危害性。特别是次级房贷证券化,信贷违约掉期等不透明的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推波助澜,构筑了房地产市场空前的虚假繁荣。

四是金融机构对投资者缺乏尽职调查。由于高额利润的驱使和非常火爆的销售市场,使房地产开发商不顾社会实际需求状况,没有重视必要的市场调查,盲目扩张业务。很多金融机构也没有实施可行性的市场需求调研,在利润最大化的诱导下,忽略了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真实需求及日益俱增的市场风险控制,不断推出新金融衍生产品,最终使这些金融业务纯粹变成了金钱游戏,与分散风险的初衷背道而驰,更加加剧了信用危机。

五是各个环节的信息披露不充分。特别是在贷款证券化过程中,信息传递链条过长,导致信息披露不全面,不准确,层层失真,包括发行人、承销商、资产管理人、信用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很难获得足够真实的信息。

六是信用评级严重脱离实际,使评级结果不够真实、准确。在经济利益诱导下,信用评级机构受自身利益驱动,在主观上存在听任自然的不尽职尽责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房地产市场异常旺盛,使各类经济实体以往的经营业绩普遍向好,由此形成的风险管理模型和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所反映的是好时期的数据,数据具有片面性,提供的信用评级结果是虚假的,没有真实地反映经济实体机构的经营状况及本来面目,从而潜藏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界来说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我国银行业应充分借鉴,特别是对我们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及内审工作来说,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有效控制金融风险是金融企业安全、高效、稳键经营的基本保障。金融业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流程设计等多方面的制度基础。次贷危机引发了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与以往历次危机相比,次贷危机的不确定性、扩散性、加速性更加明显。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趋势,加速了全球金融一体化。特别是世界经济结构及金融市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复杂关系,导致金融危机的全球化已成必然。近几年,我国工、农、中、建、交五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工、中、建、交四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已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农业银行目前也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在积极准备上市。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已与国际接轨。如何加强风险管理,进行多元化经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金融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美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构建并发展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体系,而在这次次贷危机中,美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却不堪一击,一筹莫展。面对当前的这次金融危机,我国金融业应当很好地进行反思和总结,我们既要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内控管理经验,也要从次贷危机中汲取深刻的教训。特别是在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要研究如何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屏弃陈旧落后的不适应国际化经营管理模式。要把国际金融业最成熟的风险管理理念与我国优秀的传统管理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风险管理和经营方略上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绝不能重蹈美国的覆辙。

(二)深刻研究和认识金融业务发展与金融产品创新。多年来,我国大型金融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的,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银行业的兴衰决定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命运。因此,我国金融业一直受到国家积极保护和高度监管。就目前金融危机影响来看,我国银行业受到全球金融动荡的冲击较小。但是,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步伐及对外开放步骤的日益加快,与国际化接轨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的必然趋势,我们在看到内在优势与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还要看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许多不足。我国金融业今后将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银行业必将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其经营模式或业务模式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格局,使银行业处于多元化的业务竞争当中。我国金融机构应及早与国际接轨,探索混业经营的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对策与措施,在综合化经营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金融创新与金融衍生产品必将得到大力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金融业务发展及金融衍生产品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为适应金融业务国际化需要,今后,我国必将加快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金融创新导致的信用过度扩张。因此,我国应高度警觉和及早控制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所带来的风险。三是国家对金融业的监管模式及银行业务管理手段必将进行革新。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家对金融业监管模式必将进行重大变革。在金融业内部应尽快探索和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内控管理及风险防范机制。

(三)亟待探索和提高风险管理技术。过去,我们总认为美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是最先进的,近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学习和借鉴美国内控管理经验和模式,并引进了许多管理理念和内控管理方法。但经过这次金融危机来看,美国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内控管理机制,并不是完善可靠的,还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尤其对风险隐患揭示和控制还缺乏必要的手段,以致引发了金融危机。同时,从世界各国来看,近年来,虽然国际风险管理技术大力发展,各国对风险管理都有所重视和加强,但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也未幸免于难。因此,必须改革和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在国际上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以及建立适度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标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另外,我国要积极探索和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并能够适应国际金融一体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尽快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在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轨道上健康稳健运行。

三、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严峻形势,以及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审时度势,应最大限度的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及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强化金融监管力度,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业务广泛涉及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和个人,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非常特殊、非常重要,对社会经济影响巨大。我们国家应借鉴美国次贷危机教训,研究和制定适合当前金融全球化模式的金融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金融宏观调控,促进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力度,严防突发性、扩散性等重大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商业银行应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安全、高效、稳键经营的基本保障,商业银行应把风险控制当作首要任务。特别是要加强内控管理基础性工作,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要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使风险管理工作融人到银行业务的每个环节。特别是要调动员工参与并推进内控建设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三)完善内控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不仅是防范控制金融风险、保障业务稳健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经营目标的一个重要保障。一是要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内控优先的理念。内控理念是内控体系的灵魂,只有增强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认真主动地把内控理念贯彻落实到银行各项日常工作及每一个业务环节,才能提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效率与效果。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内控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准则,是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商业银行要按照“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超前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要根据我国金融管理的基本法规,参照国际金融惯例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与风险管理机制。特别是要对重要业务及重点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制定出规范合理,适度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以严防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三是要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切实发挥“三道防线”的功能。第一道防线是自控防线。要完善对各个业务操作环节的监督防控机制,注重对银行从业人员道德素质的修炼及制度观念的培养。第二道防线是互控防线。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构筑起对全部业务操作过程的监控体系。业务部门要配备专职或兼职检查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对该控制的风险点都能不疏不漏地进行有效监督。第三道防线是监控防线。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要对各个营业机构、重要岗位、重要环节实施现场或非现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和审计检查。

(四)发挥内审合规部门的功能。内审合规工作承担了监督、评价的职责。特别是对风险政策的执行情况、业务规章制度合规情况等评价,这对于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内审合规部门要坚持对各项经济指标完成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长期不懈地检查鉴证。不仅有问题要开展检查,没有问题也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和纠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作到警钟长鸣,积极督促各部门把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

风险危机管理范文篇8

一、亚洲危机及其发展过程

Chart1:15个国家的名义汇率指数

在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时期,南韩公司从海外银行和金融机构中借到了大约1200亿美元,泰国借了790亿美元,中国借了710亿美元,而指望在建完世界上最高的双塔(危机开始前刚好完工)后就开始着手建成东南亚硅谷的宏伟计划的马来西亚则借到了690亿美元,随着美元币值上涨超过前两年(Chart1),将本币与美元挂钩的一些国家的出口产品价格也同样上涨。突然之间,像韩国汽车、泰国的服装这类产品的生产比在中国进行租赁经营的美日制造商生产同类产品成本要高得多。但这并没有阻止韩日建立起年产5百万辆小汽车的生产能力(是韩国国内汽车市场容量的10倍)。也没有阻止泰国修建起空无一人而锃新发亮的办公大楼。同样,它也没有阻止西方国家借给这些国家更多的钱,因为毕竟他们是公认的新千年的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

去年夏天泡沫开始破灭并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典型的市场恐慌。货币投机者大量抛售泰铢、印尼比索、韩元,这些国家的政府动用了数十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拼命想抵消其影响以维持本币对美元的联系汇率。但他们失败了。失去了政府的支撑,这些货币币值直线下跌,跌幅达70%甚或更多。(Exhibit1)突然之间,一些以本币盈利而以美元归还债务的国内银行和制造商发现随着其业务经营日益困难以至停顿,他们的外债也严重膨胀了。一小串破产演变成了普遍的趋势。其中典型的牺牲者就是所谓的四大证券公司之一的Yamaichi,于11月底破产。如果Nikki股市价格持续下跌的话,日本的银行就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这可能会耗尽它们积累的全部储蓄。

亚洲危机严重打击了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南韩和日本。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东南亚的问题是世界级金融危机的标志,影响深远。比如,亚洲危机在1998年头三个星期里带给美国股票债券承购人的不仅仅是一场惊吓:市场上没有一笔初始发行。虽然到二月初时这一停滞状态有所改善,采用高技术经营业务的银行家们仍然焦躁不安-------亚洲危机对金融业的影响比一般刊物描述的要严重,而在接下来的一两个季度中其严重性可能都还不能真正感受到。

二、起因和影响

亚洲从其繁荣中突然跌落,谁应对此负责?严重打击亚太经济的金融危机是否完全阻止了外国投资的流入?

显然,亚洲的一些以为自身的使命就是要管理运行世界上最有力的经济体的领导人是这场经济灾难的主要肇事者。年复一年他们都在调配致命的金融鸡尾酒,他们指示国内的银行向他们所偏好的项目贷出成百万上亿的美元,而对自身滋生的腐败现象却视而不见,他们不断吸引着看似源源无尽的价格低廉的海外资本流入,并且强令工业不惜以一切代价去占有汽车、微电子产品方面的市场份额。

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看到危机的来临?可能的原因就是投资者——尤其是美国投资者——太专注于个人业务而对于商业上和政治上的现实却无暇顾及。投资者低估了风险,他们相信亚洲经济已经发展到了足够大而不会出现危机的地步。

事实上,亚洲货币大幅贬值是其经常项目长期持续逆差和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诸国企图维持本币与美元的固定联系汇率的这一错误导向的必然结果。泰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其贸易逆差和外债利息的总和——从1990年以来就已经超出了泰国GDP的4%,表明泰国每年必须要吸引到同样数量的资本流入以弥补其缺口。当外国债权人和国内投资者确认债务人将无法承受其债务负担时,巨大的经常项目逆差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该国货币价值的急剧下跌。1996年、1997年当日元对美元贬值了35%时(Exhibit2)。泰铢贬值的压力与日俱增。由于日本是泰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日元对美元的急剧升值使得泰国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失去了竞争性,从而进一步导致未来更多的贸易逆差。外国投机者和本国投资者开始抛售泰铢。泰国政府秘密的购入泰铢以稳定其币值,但最终却不得不放弃,随着金融投资者开始对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同样巨大的经常项目逆差感到担忧时,泰铢的大幅贬值迅速向这些国家传播。最后各国都被迫取消了固定汇率制度而任由市场决定其货币价值(Exhibit1)。

亚洲经济问题预计要持续好几年。去年夏天亚洲危机的爆发对由美元、德国马克和日元构成的“三角”货币关系迅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理论上美元、日元是单独浮动的,但德国马克是欧洲大陆的中心货币,并且是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员之一)。日元贬值,德国马克升值,而美元界于两者之间。从7月底到10月底,德国马克从DM1.73/USD升到DM1.88/USD,从63DM/JPY升到DM73/JPY,而日元兑美元汇率则从JPY117/USD跌到JPY125/USD。现在已经到了亚洲货币贬值的第二阶段,德国马克与日元之间的变化不大,美元兑二者的汇率却都上升而独占鳌头。自从11月中旬以来美元已从DM1.72/USD和JPY125/USD上升到了DM1.82/USD和JPY132/USD。(Exhibit2)

Chart2: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1998年9月5日)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今年春季,美国市场上那幅没有下雨的多云图像延长了大众对它的观望?多数预测者都希望道·琼斯指数能在市场失去动力之前于1998年头半年冲到9000点,通货膨胀稳定的保持在2.4%。经济学家们都在研究如果亚洲经济风暴严重冲击美国的话,美联储将在今年某一时间进行新一轮降息。这一举措可以增强股票市场并缓解其他浮动汇率的货币的压力。但是,美国公司正在却不得不正视亚洲的问题和机会,如同酒保对客人酒后驾驶行为的促成作用一样,美国公司以同样方式促成了亚洲危机的发生。当亚洲企业家在调制金融这杯酒时,是谁在向其供应烈酒,这一点毫无疑问------是华尔街及欧洲借贷者们。整个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人印象中,亚洲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其他许多国家------成为一个渴求资金的无底洞。经过这次打击,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1998年下半年之前亚洲的问题将成为美国值得好好反省的一个事件。

三、IMF的作用

从1944年以来,IMF一直都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重要机构。IMF的建立是为了在其成员国面临周期性、季节性或突发性事件时为稳定该国货币而提供暂时性援助,它同样也帮助有结构性贸易问题并对解决这一问题已作出了足够努力的国家。但当一国出现持续性贸易逆差时,IMF并不能使该国免于货币贬值。

亚洲危机严重打击了那些经济运行一直良好的国家,这实在出人意外。到IMF的援助计划启动时,泰国、印尼、韩国、日本都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问题,包括市场信心的丧失、币值严重低估、脆弱的金融体系、本国私人部门借入的过量而未进行套期保值的外债。IMF的援助计划被批评为牺牲一些不受重视的群体和纳税人的利益来“保释”某些特殊群体------比如商业银行和私人投资者。在亚洲主要有两种批评意见。第一即认为这一援助计划不过是INF紧缩的老药方,却不适当地开给了实际上是另一种病源的亚洲国家,同时以一种比较温和的亚洲方式进行实施。第二种批评认为IMF试图不仅仅做到恢复宏观经济平衡------比如其企图重新构建金融体系和改善公司管理的措施------IMF的援助计划超出了其应有的必要行为的范围,于是损害了这一计划的有效性。

IMF在亚洲危机中是否大大超越了他们应该扮演的角色?从IMF在94-95年的拉美金融危机,以及最近它在巴西、捷克共和国、香港和俄罗斯的表现看,IMF都得出了治理危机的很好的经验。通过采取及时、有力的利率紧缩和其它相关配套措施,所有这些国家都在几个月内成功抵御了本币遭受的冲击。IMF能在拉美国家成功发挥作用是因为它给接受其建议的国家带来了实际的金融回报。现在IMF在东南亚和韩国采取了与从前一样的方法。在印尼,IMF的改革计划详尽到了像汽油价格这类的细节问题。但是,作为世界第11大经济体的韩国,其情形与另外四个东盟国家却不尽相同。它们需要的是债券银行的合作行动以重建其短期负债结构,并提供更多贷款让它们能按时支付债务利息。韩国不需要结构改革以立刻进入资本市场。(图4中有IMF采取的措施的总结)

但是不论人们如何批评,事实上在对亚洲危机提供的贷款援助中IMF是占第一位。从1998年初开始,泰铢和韩元各自都上涨了18%,尽管他们对美元的汇率与1997年(Exhibit1)时相比仍然要低38%。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货币今年都上涨了4%,尽管从去年中旬以来它们已下降了大约30%。印尼是一个例外,印尼盾在1997年中期后贬值了70%,而且从1998年往后又贬值了35%,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这些国家,通过各种行动而非承诺,信心正在逐渐恢复。

四、亚洲危机中的风险管理

许多西方投资者和投资银行在亚洲危机中都陷入了困境。外汇交易市场的发展,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由于衍生工具交易而蒙受的损失,以及市场监管者出于监管的动机,这一切引起了金融机构内部与外部各种力量对采用一种更好的市场风险管理框架的广泛关注。许多新的概念、及对老概念的新理解给银行管理风险的方式带来了重大影响。其中,VAR方法------和同时接受的从整体上管理市场风险的方法对全球银行业造成的影响最为巨大。VAR的重要地位是因为它是市场参与者与监管者第一次集体合作所创立一种标准化的资产评估方法。

VAR概括地给出了在一个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在一段目标时间范围内可以预计的最大损失。根据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4月的建议,内部分析的时间界限是10个交易日,即两周时间,置信水平为99%。但是各家银行报告他们的VAR时使用的都是不同的参数,例如,化学和大通银行用的是97.5%的置信水平,花旗银行是95.4%,美洲银行和J.P摩根是95%。同样,时间范围也是变化的:大多数的交易头寸是在一天以内,对证券投资组合来说则要长一些。

测量VAR的方法有多种。在实际中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有基于局部性分析的delta正态法,历史模拟法和基于充分性分析的结构化的蒙特卡罗法。

人们对这些VAR方法的关注部分地是由如何测量金融变量的波动性引发的。就金融风险管理来看,波动性可用来测量一种金融价格(如汇率)未来波动趋势的不确定性。波动性有两种:历史波动性和隐含波动性。

历史波动性可运用历史经济数据进行测算,而隐含波动性则是从期权的市场价格中计算出来的。隐含波动性具有向前看的特征,从而被看作优于历史波动性的选择。即时市场交易中的隐含波动性可用于像MonteCarlo模拟这类方法的计算中的随机数据产生的过程。本文中我们运用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在1998年5月10日收集的隐含波动率来建立起主要亚洲国家货币的VaR(Exhibit4)。

在亚洲危机中,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许多公司都采取了从他们的资产投资组合中剔除衍生工具的极端措施。具有戏剧性的是,在某些情形下这些操作反而增加了其资产组合的风险,因为衍生工具一般可用于规避风险。实际上,当一个机构购买了衍生金融产品时,他也相应从VAR衍生产品中获得了某种保护功能,所以不必担心违约风险,也不需要按金融机构的要求为风险敞口留有足够的保证资本。

我们来举例说明如何应用VAR方法。假设有一家美国公司ABC,它拥有以下几种外汇敞口:泰铢、韩元、日元和人民币。ABC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希望从潜在的币值波动中找到其VAR。对于一家公司,它不象银行那样需要每天紧盯市场来计算自身的交易帐户的价值,公司的外汇敞口管理通常按月来重新估值。于是,风险管理委员会就会关注以美元表示的、在一个月期限内、在95%的置信水平上该公司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VAR可以通过J.P.摩根在因特网上的RiskMetrics计算出来(Exhibit5)。另外一种计算VAR的方法是基于敏感性的蒙特卡罗模型模拟法,这是一种目前仍处于发展之中的新方法。表1是一些特定计算步骤的总结。拥有了VAR信息,风险管理就能在其交易或投资战略中作出更加灵活变通的决策,从而使其资产组合表现良好。

表1.运用Sensitivity-basedMonteCarloSimulation来测算VAR的步骤

亚洲危机使风险管理在金融市场上愈发重要。对一个敏感的风险管理体系,如果相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可以通过VAR的压力测试,即检测资产组合中主要金融变量的变动对整个组合的影响来发展风险管理战略。事实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者大量运用这种压力测试分析来管理他们的帐户以避免未预料到的风险暴露。

值得一提的是,亚洲危机表明信用风险正在成为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信用质量、信用价值的变化而引起的资产投资组合未来价值的不确定性。它已超过了违约风险和市场风险。事实上,由违约带来的损失与期权很相似。于是,以VAR为基础的模型也可以应用于减少信用风险。

五、中国的前景

中国在世界经济,尤其是在亚洲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很自然的受到亚洲近邻和国际社会的关注,这种吸引来自于中国迅速扩大的12亿人口的市场——大约为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和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中国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独特性更令人迷惑:社会主义的政治体系,5000多年历史和多样的文化,但是,没有人会否认中国目前正面临着重大的经济抉择。

东南亚的形势似乎是从危机到平静又回到危机的反复。中国参与了IMF对泰国的的一揽子援助计划,提供了100万美元来帮助其阻止经济崩溃。这一作法强调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已经意识到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关系到自己切身的利益。1998年,还在很多亚洲国家信用评级直线下降,投资者寻求保护其在这一地区暴露的风险同时,投资者在中国的活动却有所上升。这一趋势使得外国投资者对东南亚的投资减少并且成本也比较高,而中国则成为这一时期与众不同的一个特例。中国能够、至少是部分能够,幸免于这场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有着相对于其它邻近国家更充足的外汇储备(1160亿的外债和1350亿的外汇储备),这使得中国拥有一个小的的净债权。另一个原因则是人民币不能够完全可兑换,所以不会象韩元、秦铢、印尼盾和马来西亚林吉特那样受到投机资本的巨大冲击。。

如是没有国家的外汇管制,中国似乎会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受害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是旁观者(Exhibit5)。表面上来看,中国经济似乎很强劲—中国近十年来近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储蓄率约在40%左右,1997年中国吸引了约400亿的外国直接投资,而且贸易顺差超过400亿。但在强劲增长的表面下,中国面临着三个重要的经济问题:脆弱的银行体系,贸易地位潜在的恶化和外国投资的减少,每一个问题都给中国经济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1998年4月,朱熔基总理曾预见亚洲金融危机的结束指日可待并且说中国已经准备好了要在恢复地区稳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反复强调人民币不会贬值,而是要靠国内的改革(来克服危机),他还提到人民币不仅不是面临着贬值的压力,而且还在外汇市场上被推向升值。

在市场对中国的前景越来越不乐观的时候—对于一个出口为基础,有着高比例不良贷款的这样一个经济体——交易者正在估空中国的主权债券。中国政府的交易者可以(考虑)使用风险管理技术来规避其暴露的风险。

一个亚洲的新的领导力量正在从危机的觉悟中出现。中国有可能成为日本吗?日本正在承受最后的苦难来抛弃它的经济体系,这一经济体系曾在领导日本走出二战后的影响、完成重建和再工业化的任务中成功地发挥过作用。但没有人知道日本最终打破这种模式并且过渡到新的体系中需要多长时间。相反,中国已经坚定地走向一条新路了。

随着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亚洲市场的应用,也有可能把这些技术应用于中国。一方面,在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以及向世界开放其尚不成熟的资本市场过程中,它可以帮助中国更好地管理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暴露的风险头寸。另一方面,中国把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运用于似乎是复杂和不可预见的中国市场,这一潜力将会缓解投资者的紧张情绪,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科学的方法可以用来减少不确定性和规避可能的风险,这样就能够给中国带来更多国际资本的流入,这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改革和急需资金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至未来的持续繁荣都是极其重要的。

Exhibit2:

资料来源:FRED

Exhibit1

Exhibit6: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

附录:IMF采取的步骤(资料来源:)

韩国

*30家商业银行中的14家已被停业(9家在计划开始之初就停业了)。那些没有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资本重组的或者在未来生存能力上没能达到官方要求的银行将被关闭。

*其它商业银行要求提交详细说明其充实资本,增强流动性和加强管理和操作的各项措施的重组计划,如果所订计划不被接受或执行的不成功,该银行将被关闭

*处于危险中的商业银行也要求按照严格的时间表进行资本重组和结构重组,如,被已有的国内或国外金融机构合并。重组措施没有达到政府标准的银行将被关闭。同时,政府可以对银行提供短期资金支持,其附加条件是银行要大幅度降低其成本,通过这一作法政府也加强了对银行的投票控制权。

*政府全额保证本国债权人所有的储蓄和类储蓄的清偿要求,这一计划执行全部由政府提供资金,但到2000年将被一个新计划取代,新计划将仅限于少部分储户且资金由担保机构来承担。

*在金融机构被关闭的情况下,只对投保的债权人给予补偿,股东和未保险的债权人将自己承担损失。

*韩国银行的流动性只在以政府债券或政府担保债券为担保下才给予满足。

总计投入资金570亿美元,其中:

210亿IMF

100亿世界银行

40亿亚洲开发银行

220亿(约数)工业国集团

作为第二道防线,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瑞典、瑞士、英国以及美国都向IMF表示,它们准备提供可用的追加资金以支持IMF与韩国达成的复兴计划。

印度尼西亚

*16家卷入危机的银行已被关闭。这些银行的股东的资金被注销,损失也无法得到赔偿,除了小储户,政府将不对关闭银行的清偿提供担保,这些小储户将及时(银行倒闭两周内)得到支付,支付金额为每家银行每个储户最多2000万印尼盾。储户的清偿由印尼银行操作,由政府提供资金,其它求偿将从资产变卖款中得到清偿。

*脆弱但尚可生存下去的银行要求要进行整顿并实行重组计划。如果个别银行的计划不被中央银行接受,这家银行将被关闭并置于破产管理人管理状态。

*印尼银行将完善其最后贷款人的作用。按照严格的标准,(印尼银行)将对缺乏流动性但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提供贷款,这些贷款将要求提供担保并且将以日益升高的惩罚性利率扩展到个体机构。任何阻止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紧急帮助措施都会得到政府明确的保证。

*在其后的日子,政府将推广一个明确的、有限的、资金自筹的存款保险计划。

*采取广泛的措施处理国有和地区发展银行。国有银行将缩小并逐步实现私有化,其操作也将提高效率并服从国际审计,当局和各个银行将达成运作协议,其资本重组只有在同时私有化下才能发生。(重要的)一旦倒闭将有潜在的重大损失的地区发展银行将受到保护,并且要靠股东(如、当地政府)注资得到恢复,如果一年内无法获得补充的资金,它也将被关闭。

*对于私人的非金融公司,政府对其流动性不提供任务保证。

总计投入金额:400亿美元,其中:

100亿IMF

45亿世界银行

35亿亚洲开发银行

50亿印度尼西亚(意外事件储备)

50亿日本

50亿新加坡

10亿澳大利亚

10亿马来西亚

10亿中国

10亿中国香港

30亿美国

泰国

*58家金融机构一─开始的16家与其后的42家(在全部91家中)─被停业,其中的56个公司将被清理,剩下的两家按照严格的重组计划将获准重新开业,不过要在90天内完成资本重组。金融机构发展基金(FIDF)对再资本化不提供任何帮助。FIDF(最后贷款人)对还可以维持下去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已超过体系内最高的储蓄存款利率而且对于任何流动性的支持有条件的。

*股东一无力存活下去的金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和附属债务将在求偿诉讼的第一阶段就被勾销。

*储户一对开头关闭的16家金融公司,偿付请求将以非协商的手段重建,根据偿付金额的大小,有6个月到60个月到期不等,按市场利率计息。对其后的42家公司,处理手段相似,但是协商的,有期间的,对于剩下的金融公司和国内银行,储户的偿付请求将由FIDF施行及时的现金(泰铢)支付。

*债权人——对于先被关闭的16家金融公司将根据清偿次序进行清偿,对于第二批关闭的公司,求偿将以协商手段的方式进行,与对储户的安排相似(但只有2%的年利率,运低于市场利率),或者清偿也可以再次协商或按照清偿次序来处理,对于剩下的金融公司和国内银行债权人的偿付要求将由FIDF以现金迅速得到满足。

*在新的更严格的借款条件和规定条款出台后,所有未倒闭的金融机构都要求充足其资本,而所有无力生存的机构则服从央行的干预,改变其管理,股东权益也被勾销。一旦金融体处于一个良好地位,对于开业机构的广泛的担保将被个人出资的存款保险计划取代,这一计划对于储蓄的保障是有限的。

总计投入的资金:172亿,其中:

40亿IMF

15亿世界银行

12亿亚洲开发银行

40亿日本

10亿澳大利亚

10亿中国

10亿中国香港

10亿马来西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10亿新加坡

风险危机管理范文篇9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外资出逃,国内资金紧张。直到2008年8月份央行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同时又由于市场本身需求不足,企业贷款意愿也在减弱,再加上投资资金回流银行,存贷比下降。由于基建行业对内需拉动的潜力并不大,十多年来国家对基建一直都维持着极高的热情,财政投入一直都是扩张的,各级官僚金融机构为此欠了很多的银行债,对内需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因为这是一条贪腐链,和房地产一样,只会造成财富集中和基层债务膨胀。汇率的微调已经不会再对出口造成决定影响。无论美国是不是通过救市计划,全球金融监管将会趋严,消费信用将会收缩,美国都要准备过几年紧日子休生养息。这不但客观上造就全球需求不足,而且还会引发各国就业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汇率的波动相对影响较小。内需不足、出口下降,外资将会撤离。这种连锁反应才是对外贸依赖性经济结构最致命的,尽管官方哇哇大叫中国经济还会持续增长,但企业对市场变动最敏感也最具决定意义。农村改革受体制影响效果不会大。内需不足是分配结构问题,也是一个体制问题,目前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根本无法监管庞大的官僚体制,因此内需也是一个顽疾,同样逻辑也可以推导出农村改革预期不大,设想中的利益分配是一回事,操作中的利益分配是另外一回事,而且中国的农村地域实在太广了,连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基层官僚都管不好,以目前的体制,农村根本就不能有效监管。

二、央行货币增发的现状

增发货币通常是为了发挥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更充分地满足经济增长和财富增加的流通所需,使交换更便利更通畅,所以货币供应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量——通缩会造成流动性不足,影响劳动者收入;通胀则会造成流动性过剩,使收入缩水。因此,央行在进行货币供应时,一般都谨遵“单一规则货币政策”,它紧盯两个指标:一个是经济增长,一个是就业增加。中国自改革开始,近三十年基本就是印钱经济,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贯穿始终——如果说改革前是货币供应的波谷,那么改革后则完全是印钞经济的浪头与波峰,而这种经济的最大败笔却在于,它没能让生产和资源配置效率有丝毫进步;相反,它倒成了分配不公,巧取豪夺,官府、豪强、劣商收刮盘剥百姓最得心应手的优质工具。因此,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本质上就是一个“杀贫济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肮脏过程——它与效率几乎毫无关联——直到现在,中国的投放产出比依然只是美国的四分之一,日本的五分之一,因为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在原地踏步……也正因此,我们的社会财富增加也极其缓慢,人均国民收入也不过区区1300美元。而也还只是个均数,如果从总量上算,80%的穷人占有的也不过其中的20%的财富,这些人的收入远远还没有这么多,也可能是几十美元,几百美元。那么印的钱是怎样流进官府、豪强、劣商腰包的呢?就是说,钱从哪里出去,又怎么流动,最后又到了哪里?首先钱从银行流出,但它绝不一定就流入效率高的经济部门。国有商业改革前的情况是,谁给银行信贷人员的回扣高,钱就流进谁的手里;谁有权力,就放贷给他指定的谁——这种机制造成了中国银行业的大量坏帐,但钱却进了个人腰包——行长、信贷主任、官吏、贷款人等等;所以说“银行是大(贷)款加工厂”一点也不夸张——钱从银行流出,可能一分钱价值都没创造就被内鬼和外鬼合伙瓜分个八九不离十了。银行这样干下去会倒闭,但在中国却不会,因为这些所谓的“政策性贷款”和“历史性坏帐”最终将由财政部兜底,用纳税人的票子冲销——银行改制后,财政部首先给建行注资225亿美元,之后其它今天看似强大国有商业银行也分别得到数额不等的巨资注入,而这些票子都是老百姓的税钱。钱从银行这样流出去,却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进入市场流通,而是越来越多地揣进个人口袋。可是,贪到钱的这少部分人在国内消费又有限,所以市面流通的钱就会越来越不充足,那么就继续印钞放贷——如此往复循环,最后变成了死循环。国有商业行业改制以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本质变化却不大,金融腐败案依然不减,建行王小石案就是典型一例;同时,信贷资金流向仍然也不一定是效率较好的经济部门。钱还没出银行大门口就被内鬼和外鬼卷走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流向哪里呢?那就是银行们认为效率高的经济部门。问题是中国本就没有效率高的经济体,相比之下,国有垄断企业虽然效率不高,但收益还过得去——最关键的是,它是“国家的”企业,背后是政府,所以风险为零,只赚不赔——就算赔了也归政府埋单,所以银行流出一部分钱进了这里。除此之外还有贷款余额怎么办?还有钱就存入央行作为超额准备金,就购买国债,挣稳稳当当的利息——这也算银行们认为“效率高”的非经济体。对于中小企业,就算它成长性不错银行也常常惜贷,因为银行们认为这些经济体“效率并不高”,而风险却不小——这也是地下钱庄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银行业的这种赢利特征让中国出现了这样一个怪现象:市场上缺钱的的时候,银行不但不放贷反而惜贷;而市场上钱多的时候,银行则拼命放贷,尤其他们认为“效率高”的经济部门。中国银行业可能是世界上赢利能力最差的金融机构,但它的赢利模式却可能是世界最保险的——贷给大型国企,存入央行,购买国债都是零风险收益,仅凭这点它就可长盛不衰,但这样的稳当收益还是不能保银行不亏,因为内鬼和外鬼不但可以把赚来的钱用发放贷款的方式钱分掉,而且还能把老本也搭进去——事实上,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正是如此。所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黑洞也最大。二次改制以后,中国加入了世贸,也获得了奥云会主办权,同时还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即所谓的出口驱动型经济——于是,为了经济增长,也为了奥运风景,投资、消费、出口三架拉动经济快速奔跑的动力同时启动。私有化完成以后,政府开始大力鼓动个人投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投资信贷规模——因为政府给银行注资后银行又有钱了。为了鼓励投资,政府一方面降息并加征利息税,另一方面则扩大财政支出,纷纷上马超大项目。在消费方面,为了弥补国民收入偏低造成的消费不足,政府首先给公务员加薪,美其名曰“高薪养廉”;同时,国企推行年薪制。对于非公务人员群体,政府努力让全国城乡8万亿存款拿出来投资或者消费,尽管何清涟在当年已经指明其中49%是公款私存,全国包括富人在内的老百姓实际存款也只4万亿左右,但政府还是“医疗市场化、住房货币化、教育产业化”了——百姓的钱不花也得花。政府为进一步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消费,特意开放了个人消费按揭市场,而且消费信贷力度和信贷规模还不断扩大——现在没钱不要紧,花将来的钱。为了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府可谓服务上门了——实行双休制,从国家机关开始,另辟五一、十一两个长假,全面供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时间。出口方面,政府把扩大招商范围,加大引进外资规模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为了招商引资,支持出口企业,地方政府除廉价划拨或出让土地外,还给予减免税收,“帮助解决贷款”等方面的优惠——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依旧不能彻底摆脱府控制,官员仍然可以用它来兑换政绩。另一方面,中国廉价的劳动、资源和环境输出,以及出口退税政策,也给出口企业带来了不错效益,银行资本自己也闻风前来,想分食一部分利益。银行的钱在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主导下走出银行大门口便流进这些经济部门和个人信贷帐户。在这些经济体中,银行最为追捧的是房地产业,因为这个行业对银行来说“风险小效率高”。在此轮通胀中,除政府外,房地产业是加速通胀的最主要的罪魁和祸首,下面我们就单独把房地产业拿出来为例,看一下银行资金流向和通胀成因。在中国,土地只有两种所有制形式,一个是国有,另一个是集体所有。国有土地由国家垄断经营,归国土资源局批发。如果你购买的房子在国有土地上,那么不管你是50年产权还是70年产权,实际上购买的都是使用权,也就是你租地50年或70年。但是,国土局不会直接批发给你,而是开发商,因为只有开发商有资本实力能够成片开发。这实际上就形成了地租的垄断性经营,而它的背后内质却是权力与资本勾搭媾和的垄断性获利(地租)。银行资本早就看好透了中国房地产业的这一特征,所以在政府规定开发商自有资金需在35%以上之前,开发商持有7%的自有资金就能从银行得到货款——这一方面跟中国的经济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也源于房地产业的获利预期。事实正是如此。住房货币化、加快城市进程,以及房贷政策大大刺激了住房需求——住房需求旺盛逐渐从预期变为现实;而这种现实又造就了另一个投机群体——房屋贩子(炒房机构和个人)。地方政府加国土局、银行、开发商和房屋贩子共同希望房价高涨,因为这样可以使:国土局高价并大量批地;银行迅速收回贷款和利息;开发商和房屋贩子获得超额利润。政府之所以愿意把房地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一方面可以制造虚假繁荣,另一面可以全面增加财政收入。房地产业不但可直接带动钢材、水泥、建材、电梯、电讯以及其它房屋配套设备行业的业绩增长,而且还可带动运输、装饰、家俱、家纺、装饰材料、家用电器、工程机械,以及相关劳务和服务行业的业绩增长。所以对房地产业投入,可以通过投资乘数效应更广泛地传导到其它行业,进而使政府扩大税源,这样财政就大幅增加了。近些年房地产占GDP一半以上,而财政收入更是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至07年,国家财政税收已达五万亿。这些行业和企业(包括外资)以及政府都赚钱了,那么钱是哪里来的呢?答案当然谁都知道——是房奴。问题是房奴的钱又是哪里来的?房奴之所以叫房奴,恰因为他们没有多少钱,否则他就不叫房奴了。房奴的可怜在于,当他们与开发商签订合同决定愿意一次性为国土局付清70年地租时,他便不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了,而成了银行的奴仆——购房合同一签,房奴就把自己的积蓄作为首付交给了地产商——出这笔钱,算对国土局和开发商的一次性了结,但却又在另外一面负起了巨额债务——房奴从这一刻起,余生的一大部分,甚至整个部分则全部交给了银行——房奴要用自己的后大半生伺候这个吸血鬼——而这个过程,正是政府通过上述诸多行业和企业把他们未来的税钱提前征走了——一部分人花未来的钱,另一个集团则征未来的税收,赚未来的银票,收未来的利息……房奴用从前的积蓄和未来的收入供应了这个团伙现期和远期的所有利益。房地产业最大的获利者是银行,而非地产商。银行给地产商的短期贷款能在房价不断攀升中迅速收回并得利息,所以银行愿意货款给“效率高风险小”的地产商——06年政府就在紧缩房地产投资信贷,但该项贷款仍以27%的高速增长,因为这里面除包含着集团利益之外,还隐含着巨大的腐败利益——卖地者,放款者、开发者都是利益黑洞的最大受益群体。房奴为所有公开的、黑暗的、合法的、非法的利益埋单,银行帮房奴完成了这一切。房奴虽然在银行获得了贷款,但他由始至终都不会看不到他贷的一分钱——银行没有交给房奴一分钱它就开始收息——这样的事银行当然愿意做;所以06年政府紧缩房屋消费信贷时,房屋消费信贷也还是努力避开相关政策,甚至用造假手段(如拥有多套住房者仍可用手续造假获得首套房贷款等)让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银行是地产业最大的获利者,它一头赚开发商的利息,另一头赚消费者的利息,同一个物品,两头收息,何乐不为呢?所以它希望地产就这样一直涨下去,哪怕是盖房和买房的靠的都是贷款,最后将吹成一个巨大无比的泡沫它也不管,因为银行也是“国家的”,交给政府去管,银行先赚钱分钱再说。中国地产商是个掮客,准确地说是勾结官府共同倒卖地皮的二道贩子。地产商很明白房价不可能永远涨下去,所以它降低风险的办法是:一面勾结官府便宜买地,另面则尽量将风险转嫁给银行,但前提是把房子卖出去,如果房子不能出手,一切风险还是自己的。正因于此,地产商总是想提前并且大量地圈地,以此降低成本风险。同时,他们还要动用一切力量吹高房价,甚至用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作走狗一起制声造势,以促进销售——只要房子出手,风险就成银行的了。然而,地产商最终还是金融资本的玩物,银行的所有贷款都有抵压,并且评估价格远低于市场售价;但开发商的土地却没有,它只能自己给自己担保。开发商最知道房价高涨,地价也在高涨,而这种高涨正好抑制了有效需求,所以圈风险也会越来越高,尤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更让他们的风险系数不断加大。我自己做过一次统计,06年时,上海的收入房价比就达19.2:1,远远高于欧美。近期又有研究者表示,中国的房价不但相对价格过高,而且绝对价格也高于美国。那么以中国当前的收入水平,平均空房率应是极高的,很多售出房屋也可能仅仅就是炒房者握在手里却难以出手的一堆钢筋混凝土。这种市场状况下,圈地风险是极大的,圈地成本也是极高的;但如果不圈,预期成本可能会更高,所以开发商一旦圈地,资金动用必然巨大,这样,资金面上还要依赖于银行。中国某房地产公司在某年获得某国外大财阀的某某等级的信用授信,享有多少多少的信用额度……而实际上,那不过就是一种闹剧式的炒作,它不过是用一种拙劣的手段向市场示放一个信号罢了;不过这也正好说明,地产商最终还是金融或产业资本的玩物——地产商能赚大头的时候,银行也能赚大头;地产商不能赚大头的时候,银行仍能赚大头;地产商破产的时候,银行还能借地产商卖出的房子继续赚钱。中国的地产业是个经济小丑,它对中国的生产力没有任何贡献,自身也做不出什么名堂,它仅仅就是政府经济的一枚棋子,也是银行业的吸血的管道,所以它从一开始就是个经济怪胎,它不是满足市场需求的,而是帮助既得利益集团榨油的,最满足上层需要的;当然,它自己也浑水摸了不少鱼——本质地讲,它就是榨取民众油脂的工具。所以时寒冰说“取消开发商”是完全有道理的——那些今日里自我感觉不错的地产界大佬,不过多是一群借荒谬体制屠杀民众幸福的刽子手——如果没有这种体制,他们或许连白痴都不如;即便今天他们看上去是那样的发达,其骨子也不过是权力和资本的走狗和奴才!如果不是生产和商业用房,房屋最终还是消费品,而非资本品——尤其在出租、倒卖预期不能实现的时候,其实际效用价值为零,而非市场售价;如果出租、倒卖预期实现,那么它的效用价值就是租金和房价,这时它就成了边际效用递减的消费品。我们知道,消费需要支付财富,当我们没有存储足够财富,更没有创造更多财富时,整个社会却用未来预期获得的的财富集中消费,那么泡沫也便产生了——生产大于消费,我们的财富会有剩余;如果消费大于生产,那么我们积聚则是大量的泡沫——这就像我们借钱装修房子,当一时的豪华过后,剩下的日子就是还债了——美好的生活将象泡沫一样破灭。消除泡沫除了需要时间,还需要我们更加勤奋的工作和劳动。泡沫经济把民众现期和远期财富偷得空空如也,让民众用血汗换来的,以人民币为标志的那一点点财富化成了一滩水……那么民众的财富蒸发了吗?没有,它进了政府的银库、贪官的腰包;进了银行的钱柜、中、高管的工资袋和奖金袋;进了外国资本家、权贵资本家、官僚资本家、买办资本家、新兴资本家的保险柜;进了专家、学者的红包;进了地产骗子和这个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主、中、高管的钱袋子;进了所有权力与资本勾结在一起每个角落和角落里每一个人的大钱匣子——尽管他们只这个社会极少极少的那一个集团,那一部分人。

地产业仅是此轮通胀的一个标杆行业,在金融领域,在资本市场,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国内外金融和产业资本是如何利用泡沫经济把股民榨干的——他们没有为社会制造一砖一瓦,没有为中国添加一草一木,却在那里拿走了数以万亿计的社会财富——中国股市十大名人无一不背景深厚,裙带复杂,他们可以不稼不啬,用政府拙劣的经济政策和他们掌控媒体公开诈骗的优势瞬间变成亿万富翁。

三、金融危机下的外汇风险

1、外汇储备的有限作用越南发生金融危机被认为是逆差造成外汇储备不足,于是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外汇储备充裕而不会重蹈越南覆辙。但事实上,更细化而言,外汇储备如果因为结构问题而流动性不足,即使数字庞大,也难以应付短时间内的外汇挤兑。事实上,中国1.8万亿外汇储备中,能即时动用的只有3000亿现金,其他绝大部分都是各种深陷泥潭的债券和一些低价值的股权。因此,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如果引诱中国把目前仅有的3000亿外汇现金尽可能多地转化为境外债权,那么中国外汇储备短期将随时陷入挤兑危机,其效果可参考越南,即:如果国内人民币在极短时间内挤兑美元并外流,可以造成人民币急速贬值,国内重现通货膨胀。当然,谋动前,应该先吸纳国内一定量的资源类上市公司股权和大宗商品期货多头头寸,以作为对冲。一旦发生外汇挤兑危机(一旦引发预期,民间也必然有多头加入),央行为了填补空缺,将不得不不顾血本折价抛售境外债券,以作回补流动性不足。

2、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影响一般来讲,本币升值可以抑制通胀;理论上是本币升值,消费成本降低,进口原材料价格相对下降,可中国却恰好相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相对应是物价飞涨,生活成本大幅提高,CPI和PPI高企。因为,中国以前是一个外汇奇缺的国家,所以外汇管制制度一直非常严格,直到去年,由于输入性通胀严重,外汇管制才略有松动,每人可持五万美元现钞,但外汇管政策基本是没变的。与此同时,人民币兑世界主要货币也是不可自由兑换的,这样,国家通过强制结汇和固定汇率很容易就把外汇集中到自己手上,假设外汇购买力不变或浮动相对较小,那么随着出口的增加,储备的增多,人民币发行也会增大——贸易顺差越大,流入境内的外汇就越多,人民币升值幅度就越大,其购买力就越低。但是,中国的结汇是按固定汇率进行的,那么,出口企业在结汇的同时,也在提高通胀率;而关键是,出口企业挣来的外汇也正好通过通胀送给了政府——通胀率多高,出口企业就赔多少。打个比方,出口企业赚来一美元,换来八元人民币。企业用这八元人民币购买一定单位的劳动和原料。开始每个八美元都能对应地购买相等劳动和原料,但随着出口的增多,顺差的加大,外汇进入政府口袋,八元人民币开始贬值,它便不再能购买相对应的劳动和原料,因此,按固定汇率强制结汇本身就是对出口企业的盘剥。实际上,中国的经济就是换外汇经济——是政府以增加就业的形式,把劳动和资源廉价出卖了,出口企业只是它的手段和工具。当劳动力成本通过新劳动合同法以法律形式固化,原材料成本随着通胀拉高,毫无技术附加值,高能耗、物耗、低利润的的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将被来自于制度和市场的两方面压力强行挤高,它的生存环境将是可想而知。这是假设外汇购买力是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持汇的状态,即政府通过出口企业输出廉价劳动和资源,一边解决就业,一边制造GDP,同时盘剥企业。中国经济现在就剩出口了,没技术和没内需支持,出口型企业汇率波动中跌荡起伏,我国出口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资本品,国外利用反倾销手段对我国出口业有更直接的影响。(自加入世贸后,关于中国商品倾销的投诉案件累计达11000件,居全球第一)。

3、银行的不作为银行用贱卖的方式换来美元,把自己印的人民纸发给出口企业去刮油(央行跟商业结算用美元,而非人民币),以为持汇风险小,人民币发行量的多少并无关系。美国却逼着人民币升值,而它自己拼命地贬值——结果政府持的汇不但有风险了,而且还成事实了。银行过于相信美元,而不是人民币,所以每最多可购五万。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它到了政府那里就不流动了,基本就是归政府支配,结果东投西投,做单赔一单,做两单赔一双,无一斩获。政府刮来的钱财没有福利给人民,反而夸给了洋人,正是洋人和政府富得流油,导致老百姓穷得拉不动内需。按理说,人民币升值,百姓可以到外国消费,可老百姓真的去沾人民币升值的光,却发现,自己根本就没钱——别说6.8元人民币兑1美元,就是3元兑一美元,中国一般百姓还是到外国消费不起。所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是让富人沾了便宜,只有他们才出得起国,消费得起洋货——人民币升值跟一般老百姓几乎一点关系都没有。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严重打击了中资出口企业害惨,政府赚着近两万亿美钞也由风险变成了事实。

四、风险控制

1、从会计制度上来降低中小制造企业外汇风险,我国现行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规定,对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差额在股东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中单列一项反映。由于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的海外业务大部分分布在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而国外的经营实体大部分都是国内母公司的组成部分,这就使企业的会计风险加大,造成企业各年度利润受汇兑损益的影响呈现较大波动,这种情况既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又扭曲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在境外的财务报表应区别情况,分别以当地币或某一基础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在给国内的外币报表应将记账本位币统一折算成美元,外币折算差额相应做递延处理或计入当期损益;国内在合并报表时,应按原折算方法将美元表述的境外单位财务报表折算成以人民币表述的财务报表,相应的外币折算差额按原处理方法分别作递延项目计入当期损益。这样,企业进行外币折算风险分析时,可以避免由于会计准则应用不当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尽管外币业务的远期市场保值仍属一项外币交易,但其会计处理则因远期合同的性质与目的而有所不同。迄今为止,我国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尚未对该类外币业务制定相关的会计规范。国际通行的会计作法是将其分为外币交易远期市场保值、外币约定远期市场保值、外币投资远期市场保值等几类,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风险危机管理范文篇10

一、不要孤立地看待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在很多人看来,投资与交易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风险方面。但是仍在持续的经济危机告诉我们,信用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无论是国外货币市场的短期利率尤其是拆借利率的急剧上升,还是国内商业银行对外资机构人民币短期融资的谨慎交易,都反映出信用风险和交易对手的风险溢价在增加。在信用类债券资产方面,次贷类相关债券资产的价格大幅下挫,这主要是由于美国房价大跌,引致债务人违约率和预计违约率大幅提高,由此产生不能还本付息的信用风险。国内债券市场虽运行良好,但是在经济下行的预期下,行业、产业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不可小视,部分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发行人面临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一旦资金链断裂,将会导致严重的信用违约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银行资产证券化、企业债务证券化的市场环境下,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等息息相关。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管理的边界也愈发模糊,比如前面提到的次贷类相关产品,包括抵押贷款证券(ABS、MBS)、担保债权凭证(CDO)等,还有很多结构性产品、混合证券,其还本付息取决于发行人的信用状况。传统市场风险管理模式与现实市场存在差距,这些产品创新的风险包含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部门认为它们主要包含信用风险而疏于管理,信用风险部门则由于该类产品被定义在交易账户中而认为应属于市场风险管理的范畴。因此,不要孤立地去看市场风险或者信用风险,在交易和投资方面,三大风险联系紧密,风险形态不断变化,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交易和投资业务进行适当的风险整合,避免风险管理漏洞。比如成立专业团队负责投资与交易业务的整体风险防控等。

二、风险经理的独立性如何得以体现是关键

经济危机也让人思考风险经理的独立性如何体现。风险经理是否要负责审批相应的业务?是否有业务否决权7这些问题似乎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但是至少要保证风险经理可以独立地思考、判断,对商业银行整个投资与交易的风险水平进行独立地监测与报告,根据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和实际情况设定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头寸限额。风险经理的独立性必须从组织设计、用人制度、绩效考核上给予保证。一是实行资金交易部门的风险经理派驻制,派驻风险经理对风险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部门对派出风险经理进行考核、评价,还有一种派驻经理是双线报告制度,由资金交易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考核与评价,其中风险管理部门考核的权重要高于资金交易部门。二是风险经理要有一个独立的报告路径,以确保管理层能够及时全面知晓全行的风险状况和所承受的风险水平。三是要求管理层要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不仅仅是站在业务发展的角度,更多要在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中按照既定风险偏好和经营原则处理两者关系,要维护风险经理的独立性,并不断强化独立性要求。如果说,风险经理只是一个建言者,笔者认为这不足以保证风险管理部门在体制和机制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根据情况灵活调整和理顺管理决策机制,给与风险经理相应的权限,保证业务经营在既定的风险管理框架内进行。

三、市值重估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制度安排和偏好选择问题

估值问题对于国内外商业银行来说,都是一个难度不断增加的问题。显而易见,随着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产品的估值难度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模型建设所需要的数据问题和参数调整问题,二是成本考虑问题。在经济危机中,我们看到,即使是花旗银行总裁对于其持有的CDO的价值和风险也无法准确估量和评价。从某个侧面可以看到,业务发展已经超出风险管理的既有轨道。从国内商业银行来讲,其持有的人民币债券、货币市场资产结构相对简单,随着做市商制度和双边报价制度的推进,中债收益率曲线的推广,人民币债券、货币市场资产估值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是人民币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也意味着在估值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在Callable/PuttableBond(发行人可提前赎回债券/投资者可提前赎回债券)的定价估值上目前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目前外汇资产分为三大类进行估值.第一级资产可根据市场价格或可通过其他在市场买卖的相关资产评估价值,第二级资产以内部估值模型评估价值,第三级资产则通过向第三方机构进行询价来获得估值结果。国内商业银行在外币债券资产、场外外汇衍生品方面的估值很多都是采取第三级资产估值方式。因为报价和实际成交价格存在较大差异,这类估值的可信度存在问题,也给风险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风险管理的原则应该是,业务发展要与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对于难以估值的交易和投资,要在市场风险基本制度和风险偏好中予以明确;对于难以估值的产品,应该秉承不做或者少做的态度。此外,要在制度安排上确保估值程序的独立性、严格性和一致性,要建立内部治理架构,使用可行的建模技术,定期检查独立的价格核对程序和数据来源。

四、除了评级和模型,风险经理还能依赖什么?

毋庸置疑,风险计量是风险经理的主要职责。而评级和模型则是风险经理最为依赖的风险管理工具。在经济危机中,投资者往往依赖外部评级来决定其投资的品种、额度,风险经理也依赖外部评级来决定交易和投资的授权、限额和授信。但是过度相信和依赖外部评级也给商业银行沉重的教训。一是不少次贷类债券的资产池评级都非常高,但是跌价幅度很大;二是投资者一般都假设如果出现流动性危机,可以很容易出售其评级为AAA和AA的债券,动态调整投资和交易组合,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类债券跌幅比投资组合中非投资级的债券要大,同时更难以出售;三是投资者相信信用评级机构掌握着最准确全面的信息,风险经理的任何质疑难以获得内部的赞同:四是这些投资可能比贷款类资产风险大,由于被记入交易账户和投资账户,但是没有得到严格的审批程序,而恰恰是这些程序才能识别交易中的一些漏洞。在人民币交易和投资管理方面,对于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一是目前的评级不能反映发行人的信用差异:二是人民币债券的流动性与评级高低没有直接的相关性。所以,风险经理要做到:一是定量分析要与定性分析结合:二是结合外部评级和内部实际情况.使用适合商业银行的评级指标和限额指标。在设置限额方面,不一定要用高深难测的风险指标。一些基本的名义限额(notionalLimit)在市场变化较大时更能揭示和控制风险,原因在于其不需要太多的假设条件。例如,持有10亿美元的债券敞口头寸,同时为避免信用风险而购买信用违约互换(CDS),从表面上看,市场风险已经规避掉,但是其假设前提是债券价格和信用违约互换的相关性服从历史分布,但是在市场上大量存在此类交易时将会导致历史分布发生变化。

五、主动性和前瞻性管理是交易与投资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