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0:22

党校论文

党校论文范文篇1

[论文摘要]各级党校要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目标,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干部队伍实际状况,在办学理念、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课题,提出“要围绕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党的执政能力不仅表现为党的整体能力,也表现为党的干部的个体能力,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不是天生的,除了实践的锻炼,主要就是学习。市、县两级党校肩负着培养县处科级干部的职责,对提高干部执政能力负有重大责任。这是市县等基层党校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要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一中心,不断探索符合时展要求的、新的培训模式。

一、基层党校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必须充分肯定,基层党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学员党性锻炼方面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基层领导干部,是我国党政干部培养的主阵地。我们在充分肯定基层党校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基层党校培训模式、方法及效果,与中央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与时展的要求,与学员要求,还存在相当距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理念。通过党校学习提高干部理论水平是必须的,特别是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尤为重要,但是,随着干部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培训着眼点,应从知识的灌输转到能力的提高上,这是因为,第一,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非高深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简明扼要的道理,是一看就懂的理论,其中,许多重要观点,我们已讲了几十年。第二,现代媒体对中央精神都是在第一时间内作了准确全面的宣传,进行权威性的诠解。学员即使不进党校,对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方针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第三,我们干部队伍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都不同于他们的前辈,就知识层面而言,已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和了解,我们既不能把他们看成是什么都懂,但也不能把他们看成是什么都不懂。最后,在现实工作中,最难的不是能否学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提高破解实践中难题的能力,说到底,就是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可以这样说,重知识轻能力,既不适合时代对干部的要求,也不适应当今干部知识的特点。一般高校都重视能力的培养提高,党校更应该把创新能力培养放在突出地位。

2、重一般轻特殊的思维倾向。教学中多阐述的是一般性规律,多用的是一般性例子,介绍的是一般性经验,从理论到理论,而对于本地市情县情,由于了解不深,知之不多,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特殊性没有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成为课堂主要内容,因此也难引起学员共鸣,学员总是觉得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游离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是目前党校教学中最大不足。同时,面对新形势,基层党校也要探索能够建言献策的通道和形式,党校可适当将宣传和研究,课堂和论坛区分开来,将学员和教师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学员的建议,特别是批评意见,通过一定渠道反映上去。这符合党章规定,也是提高党校创新意识的要求。

3、教师与学员理论水平的接近和实践经验的拉大。现在基层党校教学双方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就是教师理论水平由于经费等原因长期得不到培训提高,教学内容缺少前沿性和深度,诸多讲课只是“二道贩子式的”,学员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中研究生已不是少数,再不着力提升学校老师学历层次,学员文凭普遍高于教员可能成为现实,党校教师在理论上相对优势有消失的危险,这是对基层党校一个挑战。更重要的是,在党校教学双方中,学员实践经验本来就比教员丰富,要教员上课使学员满意已属不易,而要使教师总体上有比学员总体上有更宽广视野和实践经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4、单向度的授课方式。长期以来形成的党校作报告式的授课方式,仍是党校教学的基本模式,我讲我的,你听你的。当然也有不少教师上了不少深有启发的好课,但是,也有不少课程,缺少师生交流,缺少针对性,课堂气氛沉闷,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学员思考的问题,经常有学员反映,“把我们当小学生来教”。

这种授课方式缺少成人特点和党政干部特色。基层党校不认真反思目前教学理念和模式上的缺点,教学培训就没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基层党校培养干部职能就难以很好完成。

二、基层党校创新培训模式的思考

基层党校在提高干部能力方面负有重大责任,也是大有可为的,应走在时代的前头,与时俱进,把提高干部的各项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我认为,基层党校培训模式的创新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创新办学理念,从以知识灌输为中心转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第一,突出能力培养。党校是培养各级干部的学校,党校必须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把提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等五种能力作为最终教学目的。学习理论,贯彻中央方针最终还要具体落实到提高能力上。在当今时代这种能力集中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党校多年形成的世界眼光、理论基础、战略思维及党性锻炼教学格局,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员能力,可以这样说,离开了能力的培养也就失却了党校特点和最终目的,因此,基层党校要转变办学理念,把提高干部的能力放在突出地位,贯穿于教学各方面和全过程。第二,从学理论到用理论的转变,学理论容易,用理论难。市县党校要办成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研究中心,老师讲的是自己的有科研含量的专题,学员进党校是双重任务,既要学习又要研究。第三,党校培训要讲投入产出,也就是讲效益。党校要精心安排好教学,使学员感到学与不学不一样,有收获。组织部门要减少重复培训。如果学员认为,学和不学一个样,那么这个班就不成功,没有效益。2、创新教学主体,从单一制的党校专职教师队伍,过渡到以党校为主、兼职老师为辅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党校教学主体,是党校办学水平的关键,一定意义上说,老师水平就是这个党校的水平,党校教师自身的能力如何,将直接或间接对学员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党校能否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干部关键在教师。我以为,第一,形成党校大教师队伍的概念,基层党校教师队伍,专职要精,兼职要多,可把地方一些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领导,有影响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作兼职教授。第二,党校教师又是一个开放概念,教学队伍要逐步优化,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对党校教师队伍的重视,选调优秀人才,给予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在淘汰不适应党校教学和其它工作上,提供出口通道。就现在而言,可通过内部机制,坚决地将一些不适应教学教师调整到其它岗位上去。第三,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培养党校高素质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的重要性。一个地市级党校最少也得要有十余个、一个县级党校最少三五个本地有影响的教师,要有二三个公认的权威,本地要培养出自己的品牌,在这个方面基层党校领导要有战略眼光,舍得投入。

3、创新教学内容,从理论解释宣讲向理论实际运用转变。关键是课程的设计和更新要有针对性。第一,党校教学内容要有高度和深度,以扩大视野,启发思路。基层党校也要进一步加大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步伐,党校所有专题都尽可能加大科研含量,站在本学科的最前沿,把最新成果介绍给学员,千万不可低估学员的理论水平和理解能力。第二,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为主课前提条件下,更多开设市场经济和现代领导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帮助学员提高各种能力。第三,党校要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作为本级党校教学和科研的重点,聚焦于某一问题,成为某一问题的研究中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策性研究应该是科研的主要方向。

党校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图书馆的创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方面相协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谐图书馆的创建,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谐图书馆的创建,必须保证四个方面的和谐。

一、馆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支撑点,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没有图书馆员之间的和谐,就没有图书馆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就没有图书馆的和谐。在图书馆内部,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少说多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与人为善,坦诚相待;搞好团队协作,减少内耗,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努力创造和谐的、融洽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

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图书馆中一种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读者和馆员在为满足读者阅读需要的互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关系。党校图书馆所面向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他们都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导骨干,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做到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更为重要。

1.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

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是做好读者工作的基础。在建立与读者关系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与读者相处时善于协调关系,善于把自己与读者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善待读者,将读者看作是自己的朋友,真正急读者所急,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需要。二是注重对读者的教育与引导,及时向读者宣传馆藏情况,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信息资料,让读者及时快速查阅到有用的信息;同时,引导读者培养爱书、读书的良好心态,争取更多的潜在读者。三是当馆员与读者发生冲突或矛盾时,不能急躁,冷静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出应对措施,及时制止因图书馆本身行为失误而导致读者不满的情况发生;同时,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纪律约束、道德规范、舆论监督等多种手段对图书馆员工的行为进行科学的教育和管理。

2.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如何和谐的与读者相处,具体的做法不尽相同,但其宗旨不外“服务”二字。新时期,党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方式渐趋多样化,服务功能日益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方式从单一走向多样,从被动转向主动。面对图书馆事业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我们只有及时调整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积极主动的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才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要求。如:实行工作人员挂牌服务制度,设立监督电话和读者监督信箱,为部门出谋献策等服务措施,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满足读者信息资源的需求。

3.善于与读者沟通

党校图书馆面对的读者是党校学员和教师,他们有丰富的知识功底和文化素养,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树立起拜读者为师的观念,工作中虚心向他们学习和求教,听取老师、学员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服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高质量的服务最容易与读者进行沟通,反馈的信息可为改进图书馆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如此良性循环,既提高了整个图书馆工作的水平,又开拓了图书馆发展的途径。4.要有良好的为读者服务的态度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源泉,是读者探索真理,追求知识的地方,应该有一个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热爱图书、热爱读者、满足读者对图书文献的需求。千方百计地为读者解决科研、学习和工作中对图书资料的需求,是图书馆神圣而光荣的工作,又是其乐无穷的事情。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熟悉图书,了解图书,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其次,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对读者有了热爱之情,能急读者之急,就会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就会不断创新,不断产生新的服务效果,就会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那种对读者采取官气十足,处事横行的行为都是一种不道德的现象。

三、馆员与环境的和谐

爱护馆员,关爱馆员身体健康,努力改善办公条件,优化办公环境,配备必须的劳动用品,为馆员提供劳动保护,防止职业病的侵害,是和谐图书馆的重要体现。图书馆除保证馆员有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外,还应该为馆员创造一个心情愉悦的心理环境。心情愉悦的心理环境、和谐的情感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管理的润滑剂,因此,管理者在管理时要以人为本,时时处处体现人性、情感性、投入真诚的感情,将传统的建章立制“硬”管理转化为文化的“软”管理,在图书馆内部创造一种和谐的情感关系、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馆内形成一种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尊重人的良好局面。对馆员的工作给予支持,困难给予帮助,人格给予尊重,业绩给予赞誉,成就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尊重馆员的权利和价值,尽量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空间,只有馆员从心理上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尊重,感受到处在一种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中,才会从心上归属于图书馆,尽最大努力去完成任务。

党校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文献资料;课题研究;信息跟踪;定题服务

[作者简介]车金良,中共盐城市委党校图书馆副馆长,江苏盐城224002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193—03

定题服务是指图书馆馆员根据承担特定课题的研究人员的实际需要,跟踪提供文献资料、系统搜集情报信息、全面筛选情报数据等融针对性、专指性和有效性为一体的文献与信息服务。事实上,以定题服务作为读者服务的重要形式,既是党校图书馆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提升服务质量、搞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关键所在。优质的定题服务,是在特定的时空中,馆员和读者两个主体都处于积极状态,以态度的真诚、合作的密切、情感的深厚、气氛的和谐共同创造出最佳的服务效果。要进入这样的服务境界,定题服务馆员除了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及乐于奉献、知难而上的精神外,还要在以下几个环节多下功夫。

一、瞄准课题,突出定题服务的超前性

党校教研人员是利用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寻求知识再创造的特殊读者。随着党校办学渠道的不断拓宽,办学形式的灵活多样,课题研究人员对文献资料信息的需求层次日渐专深。因此,馆员必须增强迅速、准确、全面地捕捉最新信息的能力和对文献资料充分开发、深度加工的能力,积极开展超前服务。

(一)时间上超前计划,促进课题研究人员充分占有资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题研究人员的课题选定好,功夫就会花在文献资料的积累上,即瞄准课题去重温理论,去收集、发掘大量素材。馆员在深入调查和超前计划的基础上,全面掌握课题研究人员的潜在需求,充分挖掘现有馆藏的潜在价值。真正让文献情报服务工作做在课题研究人员提出文献情报需求的前头。事实上,这种超前思维意识在情报定题服务中体现出明显的优势。课题研究人员能否充分占有全面、详细、真实的文献资料,直接影响到课题研究的质量。任何课题研究离开文献情报资源都是难以开展的。马克思写《资本论》就充分利用了图书馆的文献,研读了1500多种著作,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提炼科学的观点。列宁为了研究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在写《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时,就利用了图书馆148本英、法、德文著作,49种期刊,232篇论文,从中摘引了大量的资料。当今的课题研究明显地呈现出复杂化和综合化的趋势,许多课题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还包括经济、社会和人的因素,常常是跨专业、跨部门、跨区域的。所以,更加需要注重文献资料的超前积累,做到厚积而薄发。因此,馆员应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功能,实现实时远地对话,资源共享,通过网上协作与协调进行合作研究,尽量使课题研究人员充分占有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料。这样,尽可能地避免由于资料不全,事态发展面貌不清或背景资料不详,包括历史统计数据和现行调查数据不确定等情况,使研究者举棋不定,课题研究被搁置下来,进而出现课题研究效率低下,课题完成周期延长等不正常现象。

(二)内容上超前考虑,促使课题研究人员尽快启发思路。馆员根据课题研究人员探讨某一方面问题的系统思路所提供的文献情报,必须是最新发表和出版的反映学科前沿的最新理论与发现,必须是真正切合课题需要的代表学科最高水平与发展方向的高质量的文献情报。文献类型既有原生文献,又有二、三次文献;载体形式既有纸质文献,又有电子文献和数字文献。据美、日专家研究统计,一个科研人员在一个研究项目中仅查找和阅读情报资料的时间就要占完成该项研究课题时间的50.9%。可见,课题研究人员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很强的资料占有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情报人员及时、高效的文献情报服务。事实上,文献资料的超前提供,有助于课题研究人员更新知识、开阔眼界、启发思路。他们只有在大量占有情报资料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有关学科领域中的已有成果、现有状况和发展水平及动态,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和认识,进而从较高的起点上来审视自己的研究课题,为选题的创新、观点的创新和方法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环节上超前安排。促成课题研究工作取得最佳效果。图书馆能够真正做到始终贴近课题研究,在课题选择、跟踪调研和对口服务等环节上都必须进行超前思维。要积极组织精干力量,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瞄准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本着热心、耐心和细心的服务宗旨,有计划、按步骤、有重点地与课题研究人员挂钩,及时了解他们研究的内容、范围和进展情况,主动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为研究人员提供网上信息资源导引服务、网上电子公告和意见箱服务以及最新期刊目录定题通告服务等,尽量让他们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和最简便的方法获取最需要的文献资料。这样,图书情报人员与课题研究人员紧密配合、通力合作,是课题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和取得最佳效果的保证。

二、紧扣课题,突出定题服务的针对性

随着现代化网络的发展,图书馆能充分发挥各项职能,进一步贴近课题研究的实际,提供更为实际有效的文献服务,就必须切实改变过去那种对课题研究人员提出的某些索取文献资料的需求,仅仅局限于浅层次、表面上的满足,进而出现看似满足却不满意的现象,真正显示出网络环境下情报资料定题服务供求吻合、针对性强的特点。文献情报的价值,完全取决于文献情报的准确度、新颖度和实用度。定题服务的针对性,集中体现在提供情报服务与课题研究需求的吻合。事实上,课题研究人员中不同的阅读心理、阅读习惯和阅读规律有着不同的情报需求。联网以后,更多的检索点能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但其中很多信息与读者比较关心的对书刊资料本身内容方面的介绍却明显不足。课题研究人员一般只能凭书名、主题、关键词等很有限的信息对书刊资料进行选择,很难了解某些特定的文献资料的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等,往往很难避免他们查找情报资料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可见,根据课题研究人员需求,帮助课题研究人员查找、鉴别和选用文献情报资料,突出定题服务的针对性显得尤为重要。(一)确立搜寻意识,立足“寻”中求全。定题服务具有提供文献信息的全面性、专指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把课题研究人员的需求作为搜集信息的动力和目的,时刻以课题研究人员的需求作为资料信息开发的价值尺度。通过深入座谈、充分沟通与交流,在摸清需求规律的基础上,讲究信息资源搜集整理的全面系统。首先,掌握课题情况。真正掌握课题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弄清该课题研究中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然后据此确定检索工具、检索范围、年限和检索途径。其次,掌握读者情况。全面了解他们的研究计划以及完成任务的期限,了解他们已掌握了哪些文献资料和线索,查找过哪些工具书,已获取了哪些文献资料;掌握他们所需文献的深度、广度、语种、起迄年限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确保提供情报资料的准确和全面。

(二)确立跟踪意识,立足“跟”中求新。课题研究人员一般都喜欢创新,对新的理论和新的观点情有独钟。馆员要时刻注重信息交流与反馈,自觉地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供读者所需,力求使所提供的新的情报资料充分体现出党校文献情报信息的特色和优势,满足课题创新的需求。尽力表现出情报资料服务随着课题研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服务工作焦距,时刻针对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在对研究人员的思路、观点、认识进行深化、挖掘的同时,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有针对性地不厌其烦地鉴定、筛选、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时刻警惕情报信息误区,特别注重剔除内容重复、交叉、过时老化以及内容、质量不切合课题研究人员需求的文献情报信息,不断在开发适需对路的情报信息产品上下功夫、求突破。这种情报资料的内容越新颖,实用性越强,就越能显示出文献资源深层开发对现有公共检索系统的补充与增值的巨大作用。

(三)确立速度意识,立足“速”中求准。馆员积极开展网络导航服务,主动帮助课题研究人员。能比较方便地利用网络上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料,使他们不至于在浩瀚无边的信息海洋里迷失方向或耗费大量的时间。首先,确保每次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全面考虑文献信息的内在质量,做到文献资料的及时提供与课题研究的真实需求完全相吻合。其次,将网络资源根据本校学科构成分类整理,形成特色,尽量为他们提供访问的捷径。最后,确保馆员在对文献资料的筛选、整理、分析过程中所进行的对比、判断、归纳、提炼等综合思维活动真正体现出科学的创造力,真正使得“死材料”变活,“活材料”用准,真正体现出书刊资料被开发利用的深层次和高水准。这样,课题研究就可望在丰富、系统、准确、新颖的文献资料方面占据优势。

三、围绕课题,突出定题服务的连续性

情报资料定题服务,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保证自始至终,连续不断地提供文献资料服务,才能满足课题研究不断深化的情报需求。在现代情报定题服务中,一般性服务和深层次服务差别的背后蕴涵着一般智能投入和高智能投入的差别。突出定题服务的连续性,可以通过努力构建情报定题服务主客体积极友好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党校读者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优势,争取最大限度地得到其智力支持。经常请他们及时将服务效果反馈给馆员,以便不断改进服务;请他们利用专业上的优势,指导馆员对专业文献进行深度开发;请他们介绍其他情报部门的先进服务手段和管理经验等。这样,馆员在人才荟萃、才智集中的环境中,做到相互智力激发与智力互补,实现“能力拼接”,从而增强情报定题服务的后劲,以真正减少文献情报服务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不实用性。因此,开展定题服务,既要讲究计划性和时效性,更要注重实用性和连续性。要想真正在超前思维上做文章,在贴近课题研究上下功夫,在读者满意中求实效,就必须针对课题研究的每一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文献需求,及时提供情报资料服务。

(一)选题阶段。以真诚的服务使课题研究人员充满信心。馆员首先主动表明将要通过最恰当、有效的手段,定向配合课题研究连续不断地提供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学术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题情报资料的决心,并且始终保持接待来访热心、解答咨询耐心、查找资料细心的服务宗旨。如此鲜明的态度、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对课题研究人员的课题选定会有极大的鼓舞性、感染力,具有促使他们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的动力作用。在此基础上,时刻注重为课题研究人员提供该研究课题的历史、现状以及当前讨论的焦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信息资料,帮助他们选择有意义、有价值、切题适用的相关文献资料。同时,让他们在浏览与课题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中对既定课题的研究更加激发浓厚兴趣、j更加充满研究信心。

党校论文范文篇4

一、“熟悉”

“熟悉”要熟悉把握党校办学宗旨。党校函授教育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具有大专、本科水平的德才兼备的党政工作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骨干和领导人才。党校班主任是党校办学宗旨的坚定体现者,因此党校班主任不能只做一般的服务管理,而必须深入参与教学工作,必须勤奋学习,努力增强理论素养,真正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正确的政治信念、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真正做到理论上清醒,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从容面对挑战。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充分认识党校所肩负的重要任务和崇高使命,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在政治信念和理论水平上保持领先,时时处处都能发挥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作用。

“熟悉”要熟悉函授教学班每个学员的基本情况,它包括学员的姓名、年龄、性别、工作单位、政治面貌、家庭情况,家庭住址、文化基础、思想作风、工作表现、习惯爱好等我认为这是函授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因为函授学习不同于脱产学习,函授教育是一种以自学为主,教师面授为辅的教育方式,平时函授学员分散在各个地方和不同的单位,学习主要是利用工作之余进行自学,每个学期面授时学员才集中到学校上课。因此,学员平时的学习情况、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学员的思想动态等等,就需要作为“学”与“教”的纽带和桥梁的函授班主任及时了解和掌握,反馈给学校和任课教师,并协助学校和教师帮助学员解决问题和做好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教学的顺利实践。如果函授班主任不熟悉学员,就难于同学员进行很好的交流与沟通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很好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学员情况,也就不可能做好函授班主任工作。

“熟悉”要熟悉教学计划,吃透教材,把握教材重点,结合学员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由于党校学员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接受新事物多、快,接受能力强,对他们不能单方面灌输知识,讲大道理,必须传授系统的、扎实的理论知识,使学员在知识、能力、态度三个方面都能有所改善。

二、依靠

“依靠"就是依靠领导的重视。领导的重视是班主任放手开展工作的前提。在管理实践中积极支持班主任大胆工作,想方设法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为班主任营造了一个既规范又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其无顾虑而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在配备班主任时坚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条件和标准,选聘政治素质高,党性觉悟高,懂教学会管理,热心于函授教育,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教师聘为班主任;其次,注重对班主任的检查、考核和监督。在每次面授听课时,要亲临现场,检查班主任工作情况,了解学员和班务情况,对学员到课率和课堂纪律进行督查,作为班主任学期末续聘和奖励的重要依据;第三,定期召集班主任进行研讨交流,鼓励和支持班主任放手开展班务管理工作。

“依靠"就是依靠函授教学班的班委配合协助函授班主任做好班上工作。函授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函授班主任的工作比其它脱产教学班主任的工作多和难,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学员较多的函授班,如在教学资料的发放上,有关教学事项的通知、学员作业的收发、学员与教师“教”与“学”情况的互馈等,这些工作在脱产班班主任一个人就很容易做好,但在函授教学班仅凭班主任一个人要做好是非常困难的。为此,就需要组建“班委会”,划分好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函授班组长的作用,来依靠他们做好工作。让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选择班委成员不论职务高低,关键是热心班上的工作,热心为学员服务,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号召能力和协调能力,并能严格要求自己,多出勤、少请假,在学员中起到表率作用的学员。班干部的带头示范效应是绝不容忽视的,只有服务工作做到位,学员才能信服班干部,也才能融合班级凝聚力,增强集体向心力,进而推进一个更加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风形成,这样才更有利于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且班主任工作也轻松。

三、服务

“服务”就是为教学服务,为学员服务。热情服务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服务意识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的好与差。班主任要研究并针对学员的不同特点,把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党校函授学员来自社会各方面,面临着工作、学习和家庭三重压力,年龄差别很大,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工作生活状况差异明显,在这样特殊的条件下,作为班主任,理所当然地要以热情周到的服务为学员的学习提供方便,使之感受到党校大家庭的温暖。我没有以教导者、管理者自居,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学员交往,与他们一起参加活动,交流学习心得,交流生活感受。同时,把服务渗透在教学各环节、全过程,渗透在严格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之口,为学员创造良好学习的氛围。

函授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这“两个服务”开展的,做好服务工作,也就是做好了班主任工作,那么作为函授班主任,如何围绕这“两个服务’’来做好工作呢?我的体会是要做到“四个抓好":

一是在入学之初,抓好新学员的入学教育工作,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学员的党性修养,强化学员的自我管理,重点发挥好学员党支部的作用,充分挖掘学员的潜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人为本抓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善于从学员角度谋划管理工作。

二是在教学进程的每个学期,抓好“两头”,即在开学之初抓好学风教育工作,抓好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期未考试前,抓好考纪考风教育工作;

党校论文范文篇5

一、当前党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在基层党校档案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档案信息资料的收集上存在很大的不足,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控制制度,这就导致了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不够规范,对后续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关键资料丢失,造成很大的损失。在整体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大多采取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够熟练,工作中缺乏合理的技巧,造成了部分纸质档案损坏的问题。在具体分类管理和整理的过程中,一些管理活动的开展不够精细,出现信息遗失等多方面的问题。

二、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路

第一,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进行完善。在党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基于现有条件和情况,对实际档案工作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从完善制度的角度,改进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转变传统档案管理思路和模式。在档案收集上,要做好把关控制,并且及时进行有效的分类和整理,确保档案资料具备足够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后续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和依据保障。在不断完善现有制度进行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客观地覆盖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个流程和范围,明确每个岗位人员自身的工作职责。只有具备一个科学、全面的档案管理制度,党校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得到更好的落实。第二,对档案管理手段进行革新,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对于基层党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对管理手段的革新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在现代信息化技术不断推进和应用的形势下,我们应该积极借鉴新技术,正确认知新技术带来的优势,并且客观地对现有的管理工作的手段进行改进。以往传统档案管理手段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工作较为繁琐复杂,为档案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通过对新技术的适应,全面推进信息化管理,可以让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得到精简,同时规避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失误。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打造更加开放的档案管理形式,进而让档案本身的利用效果得到更好地提升,为党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资源支持。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结合档案工作的需求,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做好相关配套工作。依据档案管理标准,在档案室设置防护设备,提升档案保管工作的可靠性。完善基础设施,可以解决档案资料损坏的问题。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定期地展开数字化档案管理,对于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备份,这样也提升了容灾能力,保障了档案资料的安全性。第三,提升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基层党校档案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相关工作的成效。对于党校档案来说,其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并对多种科目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需求很高。因此,在党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构建一支高专业水平、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这样才能从人才的角度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应有的保障。基层党校也要定期举办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有效保障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符合社会需求,保障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能够符合现今社会发展需求,有效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能力,让档案管理人员熟练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技巧,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有效提高基层党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并推动基层党校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结语

总的来说,档案管理工作是基层党校教育中非常基础的一项工作,对党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记录。在相关工作的开展中,我们要意识到党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对档案管理的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提升档案管理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切实地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和成效,为党校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支持。

作者:姚少元 单位:中共梨树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于雪冰.做好党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华章,2013(23).

[2]丁云霞.对实现党校档案科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2(S1).

党校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教研档案;档案管理;党校

党校教研档案主要反映和记录了党校在管理以及教学中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和历史经验,是开展教学以及科研工作的关键参考。党校作为党员干部开展业务培训以及理论学习的关键基地,教研档案的有效利用,不仅对党校的健康发展有直接关系,同时还对党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水平具有密切影响。但是当前,在我国党校教研档案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导致教研档案的功能和价值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在此背景下对教研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且提出相关对策,对提高我国党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党校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当前党校教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档案意识。当前,我国党校对教研档案管理没有给予高度重视,缺乏科学的档案意识,党校领导对档案管理存在认识偏差,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致使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档案文件出现残缺、破损以及流失的情况;党校科研人员以及教师没有及时移交科研和教学文件,导致档案搜集归档存在困难。2.制度不健全。当前,对于教研档案管理,党校只是大致制定了一些项目和内容,对于归档时间、奖罚措施以及文件要求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档案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制度依据。同时,制度不健全也导致管理工作不能形成系统的工作细则和工作程序,档案在分类、整理以及收集方面比较混乱。3.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当前,在我国党校教研档案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毕业于档案专业的人员不多,而可以熟练运用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管理人员更是稀缺。同时,很多管理人员缺乏必备的专业技能,缺乏学习精神和学习意识,在工作中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差、效率低,甚至出现档案堆积以及丢失的情况。

二、优化党校教研档案管理的相关对策

1.提高档案管理认识。想要进一步提高教研档案的管理水平,党校领导一定要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给予档案管理工作以充分的重视,并且认识到教研档案管理工作对党校发展和教学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档案管理是党校各项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关键环节,只有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才能更好地支持档案管理工作,并且促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以及规范化发展,不断累积教学经验,发挥教研档案的功能与作用,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相关领导要充分贯彻《档案法》,并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校工作人员对教研档案的重视程度,转变陈旧的思维观念,自觉主动的参与到档案的归档以及整理工作中,配合管理人员做好教研档案管理工作。2.制定科学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开展教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依据和凭证,是促进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党校只有根据自身管理特点,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才会有效发挥教研档案的功能与作用,进而提高本校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在制定档案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党校领导和管理人员要认真研究教研档案的特点,并且根据现有制度,分析档案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第一,在管理制度中,要清晰划分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并且对管理程序进行规范,保证制度的充分落实和严格执行,将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划分,实现责任到人;第二,在开展管理工作的同时,党校领导要加大监督力度,针对管理制度的执行以及落实情况进行严格检验,如果发现问题,要马上组织整改;第三,党校领导要将管理工作的质量与管理人员的晋级晋职、年度考核挂钩,制定科学的奖惩措施,进而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教研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党校领导一定要多方面、全方位的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党校领导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思想以及政治教育,培养人员具备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培养出一支作风顽强、责任心强的档案管理团队;第二,党校要加强建设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和业务物质,并且提供给管理人员以技能培训和专业学习的平台,针对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进行现代化的专业培训,强化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扩展其技能领域,提高专业能力;第三,党校还要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超前意识,在搜集以及归档工作中,不能坐等资料的移交,要深入到科研以及教学一线,帮助科研人员以及教师完成资料的归档和收集工作,并且以超前的意识促进档案管理的有序开展,对教研档案的形成进行全程监控。4.确保档案资料完整。管理人员要保证文件资料的完整归档。第一,一定要明确各项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并且严格区别归档文件与不归档文件的界限,对于归档文件要提出相关要求,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对文件归档情况开展指导和监督;第二,明确规定文件归档时间,保证文件材料收集及时,对于没有归档的文件,管理人员要进行督促,进而实现文件的尽早归档;第三,管理人员要对归档文件进行严格审核,主要审核文件的完整性以及齐全性,文件内容是不是准确清晰,文件材料用笔以及纸质是不是符合规范,文件内容与具体情况是不是相符,管理人员如果发现文件存在潦草、敷衍以及虚假的情况,要进行及时纠正,进而保证文件准确、真实、完整。5.提高教研档案质量。第一,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思想,树立质量优先的思想认识,管理人员要对教师开展质量教育,进而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质量的关键性,同时,管理人员还要积极与党校领导沟通,将档案质量与教师的绩效挂钩,以经济手段调动教师配合档案工作的热情,对于一些编写能力有限的教师,档案管理部门要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帮助,进而提高其材料编写质量;第二,管理人员要积极与学校各个行政部门建立联系,将科研规划、教学制定、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及时归档,并且针对其变化和实施情况,把变化和补充的内容填写到材料中,举办教案、科研报告以及科研论文的评比活动,通过经济鼓励、精神奖励的形式,激发教师编写文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对于党校各种活动所形成的材料,管理人员要积极认真的收集归档,进而获取第一手资料或者原始资料;第四,为了推动档案管理规范化,管理人员要针对教研档案的特点,进行科学设计和规划,并且将其以材料的形式发放到教师手中。

三、结语

教研档案管理是党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党校开展日常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管理人员一定要更新观念,针对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党校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张锦华 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于宁宁.党校档案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微[J].办公室业务,2016(21).

[2]仝丽.党校档案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3).

[3]王淑华.党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5).

[4]卫立群.医疗纠纷档案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现代医院,2010(10).

[5]钟启超.浅析党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云南档案,2015(5).

[6]李建飞.如何加强基层党校教务档案管理问题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5(11).

党校论文范文篇7

一、党校文凭碰到的主要问题

今年3月19日,人民法院报和网上刊载了一篇题为“法院:拒绝中央党校毕业文凭报考司法考试合法”的文章,说甘肃玉门市司法局以“党校文凭未被国家教育部认可”为由不准党校毕业生参加司法考试而产生的行政诉讼。最后法院认为,司法局严格按照国家司法部和国家教育部的文件要求作出的不给原告报名的行为属于合法行政行为,当庭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这之前的2002年1月和2001年4月,广州市民刘某与广东省司法厅和贵州绵屏县王某与贵州省司法厅也因“党校文凭不具有法律效力”等提起了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在此期间,全国司法考试、自学考试、现代远程教育等都普遍拒绝了党校文凭者报考。在此之前,工程技术、经济、银行、国安等行业不认可或不完全兑现待遇的情况早已存在……

党校被大家誉为是共产党的“黄埔军校”,历来具有极高的威望。党校开办学历教育近20年来,已毕业专科、本科和硕士、博士研究生众多,长期以来党校文凭一直畅通无阻,毕业生遍及全国各行各业,在国家的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来的文凭风波打破了大家的沉静,大家多年潜心奋斗的结果打了水漂,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愤愤不平,由此产生了不少纠纷和混乱。党校文凭合法性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

二、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

我相信,出现上述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原因,可能应该从我国的制度、体制、法律和政策等根本性方面去理解和寻找答案。为此,我查遍了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党内法规、规范性文件等,有如下有关规定。

(一)、法律规定

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明确指出,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2、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三条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九十三条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军事法规、军事规章在武装力量内部实施。

3、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适用本法。第十四条规定,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辖。第十五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国家批准设立或认可的学校及其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业证书或其它证书。

4、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从事高等教育活动适用本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务院统一管理全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管理由国务院确定的主要为全国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

(二)、党内法规及政策规定

1、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章在总纲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应当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第十条规定,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第十五条规定,有关全国性的重大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各部门、各地方的党组织可以向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2、中共中央(1983)14号文件。制定的“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指出,各级党校的培训班、理论班,都要实行考试、考核制度和学历制度,根据入学前的文化水平和入学后的学制、所学课程,经考试合格者,取得同国民教育相当的学历和待遇。

3、中共中央(1990)15号文件。印发的“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党校办学方式,主要是脱产学习,也可函授、面授相结合。中央党校和省级党校学制二年以上班次的学员,学完必修课程,经考核合格的,可同时享受相当于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待遇。

4、中共中央(1994)5号文件。印发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举办的学制二年以上的长期班次,学员学完必修课,经考试合格的,授予党校学历,可享受国民教育相应的有关待遇。

5、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中共中央1995年9月在制定此条例中规定,中央党校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举办的学制二年以上的长期班次,学员学完必修课程,经考核合格者,授予党校学历,可享受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待遇。

三、合法性分析

纵观上述法律和规定,依照我国法制理论,就党校文凭的合法性而言,不应该存在问题,有关部门不应拒绝党校文凭的通行。理由如下:

(一)、我国的教育体制

上述法律和政策表明,我国的立法主体是国家机关,而党的各级机关没有立法权,也没有单独的法律来调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在国家政权体系中针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而言的,政党不纳入政权体系。从政治权力运行顺序看,政治领导、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构成国家的权力运行统一体[1]。

在管理体制上,依照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机关,依照党的纲领和章程组建的党组织和依照军事法规管理的武装力量是三块相对独立的整体。他们都有自己独立适用和互不交叉的法律体系,都自上而下地建立了各自完善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机关,所属的教育管理部门都是同级机构的重要部门[2]。由此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国民教育、党校教育和军事院校教育三块相对独立和并存的教育体制,这是客观事实,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现实结构。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国家的管理体制和大政方针是十分清楚的。搞清这个问题,对理解和解决上述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二)、党的政策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法制理论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的方针政策往往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法律是定型化、规范化、条理化的党的政策,两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互为根据的。在执法和司法中,要把严格依法办事与坚持党的政策指导有机的结合,而不能相互对立。由于党的政策的国家意志属性,党的政策长期以来都常常具有法律的作用[3]。

(三)、法律赋予的学历教育管理权

首先,教育管理权受教育体制的制约。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学历教育

管理权是国务院授权和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赋予的;而党校不隶属于国务院,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也只字未提党校管理,党校是中共中央的一个重要部门,其学历教育管理权是中共中央授权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等党内法规赋予的。就象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的学历教育管理权是中央军委授权的,是军事法规赋予的一样,近来教育部、司法部就有通知,在司法考试和自考报名中,对盖有中央军委总政治部钢印的文凭都认可,然而这同样是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中没有规定的。另外,大家可以去看,教育部印发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根本就没有军事院校、党校等,认可党校文凭就象认可军事院校文凭一样是应该的。

其二,我国法律只明文政体关系。党的各级机关不属于国家机关的范畴,法律中都不明文党的各级机关,但是在行政法和刑法的司法实践中都把其归入国家机关对待,这是铁的事实。相应的,党校文凭与国民教育文凭一视同仁怎么就费解呢?

其三,法律规定也是清楚的。按照宪法严格地讲,我国现行的教育法也只调整国家行政机关管辖内的各级各类教育,而无权涉及党的机关、军事机关及司法机关的教育管理。故此,1995年3月教育法颁布后同年9月中共中央制定了对党校的《条例》,最后1998年8月颁布的高等教育法在国务院授予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权时,就明确规定:管理由国务院确定的主要为全国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而国务院管辖权之外的,由中共中央确定的党校高等教育本来就不在此列,这是十分清楚的。

(四)、几个关键问题的理解

首先,关于党校文凭“国家不承认”、“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法。一所学校要达到国家承认和所发文凭具有法律效力,不外乎这所学校的设立要经国家授权的部门批准,所发文凭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制度。中央党校和各省级党校,都是中共中央按照党章授权设立的党内教育管理部门,所制定的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党校学历制度,所招学生学完规定课程,考试合格发给毕业文凭,是完全符合国家教育规程的。说国家不承认和不具有法律效力是没有根据和不负责任的。

其二,关于“教育部不承认”的说法。上述我们已知道,除国民教育一块外,党校和军事院校文凭都已经超出教育部的权限,这种说法可能是一些单位的误解,加之,我们至今也未发现教育部有此明文通知。至于非国民教育文凭就遭到禁止,那更是不对的,文凭作为人们受教育和学识的一种凭证,作用是全方位的,限制文凭通行渠道没有法律根据。至于党校文凭在理、工、农、医、经济等行业的专业上由于不属于国家规定的“相同或相近专业”而禁止通行,这是我们能理解的,这不是国家不承认,也不是不合法。

其三,关于党校文凭“待遇”的认识。中共中央多次对党校文凭都明确规定:可享受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待遇。这里“待遇”一词是关键,有的单位和领导将待遇仅理解成是工资待遇或是提拔干部的条件,这可能是片面的。待遇一词既包括物质报酬待遇,也包括权利、社会地位的待遇,它是政治、工作、生活在内的广泛领域人们的一种基本的通行证。所以,有的单位借此限制党校文凭应有的作用和权利也是不妥的。

其四,诉讼判决也未认定党校文凭不合法。依据法官法、检察官法和律师法的规定,我国报考司法考试的学历条件是: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以上毕业。除非是非法的高等院校和非法的文凭而外是不能拒绝的。请注意,前面甘肃玉门的诉讼被法院当庭驳回,并非是党校文凭真的不合法,而是“玉门司法局严格按照国家司法部、教育部的文件要求作出的不给原告报名的行为属于合法行政行为”。也就是说司法局的程序合法,法院并未就党校文凭的实体合法性作出判决!此外,据了解,广东的诉讼最终也是程序上的纠纷;贵州的行政复议更是,报名和考试都通过了,又不发律师资格证,公平竟争的结果都不算,又怎么体现国家鼓励自学成材的方针呢!总之,也都没有说党校文凭不合法不准参加司法考试。

(五)、关于依法行政问题

党内是按党章和党内法规组织管理的一个独立的整体,就象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没有单独的法律一样,党校也不可能由国家单独立法或用行政法规来调整。按照行政执法依据的适用原则,在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虽然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不同,效力等级不同,但只要其中某一形式有所规定,且与高层次间的法律规定不相抵触,就应当在其效力范围内予以执行,不得以其效力等级的高低为由置之不理或拒绝执行[4]。执行中共中央就党校文凭的规定当然符合这一原则。

反之,国家在教育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撤消,对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它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八十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颁发学位证书或者其它学业证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党校既未被撤消,文凭也未被明文宣布无效,更没有被收回,这不正说明一直在办的党校学历教育是合法的吗?否则,依照教育法,教育行政部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既不是也违法了吗?所以这种认识和说法是不对的。

我国的私法自治原则是“法不明禁止,公民就可为”,而公法原则是“法不明授权,政府不得为”。对于党校文凭,我国的所有法律法规都没有明文规定,更没有否定党校文凭的合法性,作为依法行政的政府有关部门都不应该无根据的限制其通行。

参考文献

[1]周旺生主编立法学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86页

[2]万福义主编中国共产党建设大辞典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党校论文范文篇8

1何为“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这一概念最早是我国总理同志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来的,它是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普遍应用后的产物,它具有跨界、创新以及互联等特征,在当前,“互联网+”思维已经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统合在一起,为网络信息时代的资源整合以及信息传播提供助力。互联网思维是创新思维、开放性思维的融合体,它要求人们发挥创新精神,实现开放式的交流,在互联网环境中通过信息交流进行资源共享与信息传播。

2在“互联网+”环境中提升党校信息化建设效果的策略

2.1进行党校信息化建设基础的完善工作。首先是针对远程教学网络矩阵的建设,远程教学网是我国党校干部教育系统网络,对党校教学工作的完善作用匪浅,而在互联网环境下,新媒体以及个人媒体兴起,远程教学宣传与教育工作也不再局限于远程教学网站,而是有更多的形式与渠道可以进行,在当前的党校信息化建设中要着力打造党校信息化网络矩阵,将新媒体与个人媒体资源利用起来,提升党校教学宣传的效果。其次针对校园网进行强化建设,在互联网时代,校园网的作用不仅是在校园内形成信息交流平台,为校园内资讯共享提供保障,更重要的是校园网可以形成一个信息壁垒,将一些不良信息手段屏蔽出去,在校园内部构建校园网络不仅要进行计算机网络化安装,更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网络化设置,使之能够在校园内实现网络互通以及信息互联,有效提升网络内部信息交流的效率性以及安全性。2.2优化党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融合。要不断优化和提升党校网络性能,构建统一的党校公共网络平台。必须要进一步建设覆盖党校全部场所的高速无线宽带网络以便提升学习与办公体验,在教室、宿舍、会议室、图书馆安装各类传感器、射频器、智能终端等设备,以便接入党校物联网中实现对教职工活动的智能感知监测和对设备、网络的控制,要加快数据中心系统私有云、存储私有云的建设,为大数据挖掘、信息共享、协同工作提供保障。同时,要基于云计算技术从四个方面来构建统一的党校公共网络平台,为党校各类应用效果的有效发挥起到支撑作用;提供全面的终端接入方式,支持各种物联网设备、无线设备的接入和终端信息的预处理;提供高效的应用基础运行环境,实现应用间各类数据资源的动态分配、共享和大数据处理;提供基于用户身份、系统权限和应用认证信息的统一认证平台;提供可快速部署于党校各类网络的协作环境和快速、便捷的信息管理服务,根据不同用户要求还可提供灵活的定制服务。要积极整合党校内部和兄弟党校间信息网络资源,建立全国党校教育科研资源云平台,实现全网信息资源共享。2.3提升党校网络运行的安全性,确保信息安。全由于当前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技术非常发达,网络环境也变得较为复杂,互联网技术的互联效果有目共睹,但是也正是由于其互联、信息互通的便利性,也给一些不良人士利用网络技术窃取别人信息提供了便利,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站被黑、信息被盗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对于党校来讲,很多校内信息是不能够泄露的,为了提升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就必须严抓党校信息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党校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坚决维护党校网络窗口在党的政策宣传与教育方面的功能。为了提升党校信息系统的网络运行安全管理效果,应该从党校领导层就给予重视,在组建党校网络信息安全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责任进行划分,明晰各组织结构的职责,确保信息化建设的网络信息安全,还要聘用具有专门技术能力的人才对网络信息安全进行维护,通过党校内部服务器以及内部应用系统的病毒防护来降低校内信息结构受到技术入侵的几率,对于重要的信息资源要做好备份保存,对于保密信息要做好加密传输,并在受到信息时做好完整性校验工作,确保信息传输安全,提高党校信息化结构的安全性。对于党校信息化建设来讲提升安全性是开展工作的必要基础,因此应该就身份权限进行严格设定,并对一些设计保密信息的人员进行密码管理培训,确保其在进行操作时能够妥善保管身份密码,降低个人密码泄露造成党校信息外泄的可能性,在信息化建设中还应对可能的互联网安全问题进行预设,并设置好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党校部门都能够通过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来保证信息安全,提升党校信息化系统对抗外部风险的能力。

3结束语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进行党校建设不仅要注重资源共享以及宣传的多样化,同时还应注重网络安全,这是保护党校信息化建设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保护党校信息与数据的重要途径,在党校建设中要定时进行网络环境的检查以及内部信息化系统的病毒查杀工作,确保构建在互联网时代的党校信息化系统能够健康、安全地运行,既能实现党校宣传教育的职能,又能够确保党校内部信息的安全,为党校发展提供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覃丹.公共服务视角下党校信息化建设研究[D].广西大学,2017.

[2]龚晨.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的机制创新[J].党政论坛,2017(02):47-49.

[3]马浩淼.“互联网+”思维下的党校信息化管理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04):75-78.

[4]黄代彬.以信息化建设推进西藏党校教育事业发展[J].西藏发展论坛,2017(02):75-80.

[5]李蜀鹂.北碚区委党校信息化建设实践研究[J].智库时代,2017(06):49+77.

党校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基层党校;法学教育;实践课程

基层党校法学教育旨在强化基层干部的法治理念、提升其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式能力。是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展开的教学活动。

一、基层党校法学教育的难点

(一)受训学员基础不一。1.学历层次参差不齐。既有正规院校毕业的专科、本科生、研究生,也有接受在职教育或其它学历教育的党员干部。2.年龄节构跨度较大。在同一主体班内,学员既有“60后”也有“80后”;90后人数逐步增多。3.工作领域涉及不同。既有来自部门机关从事行政管理岗位的学员,又有来自办事处街道等一线岗位的学员;既有来自卫生、农业、教育系统的学员,又有来自纪检、公检法系统的学员;既有具备多领域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又有长期从事司法实践的法律工作者。不同的工作背景、社会阅历、造成了学员的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问题分析的角度不同、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也深浅不一。(二)多重学习受限条件。1.工学矛盾较为突出。党校学员都是在职干部,虽然有相关文件规定受训期间,需脱产培训。可实践中受多重因素影响,身处实职的学员在校期间仍然得兼顾工作。2.党校教育时长较短。大都主体班的学习时长为两个月,少数班次为四个月、一月、半月不等。鉴于受训时间短暂,如高校法学专业的学生般系统地学习法学理论及基础法律知识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响应学员需求,提炼知识精华。(三)学员需求凸显实用。基层党校的受训学员大都来自管理、服务第一线,与人民群众最近。因此,其对学习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期望值较高。因此,党校法学教育应当上接政策下接地气、依靠资源优势、注重实用性,研究改革深水期出现的重点、难点、热点,尤其是改革转型期所面临的各类法律问题。

二、基层党校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凸显凌乱。基层党校法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系统明确的指导。这造成课程的开设较为随意,一般仅涉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依法行政、行政诉讼实务、公务员法、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等,教学内容凸显凌乱,缺乏整体系统性。(二)课业传授不接地气。目前,基层党校法学专题的讲授主要由本校法学教师。虽然偶有邀请来自上一级党校的法学专家或法律实务部门的同志授课,但所占比重不大,导致教学内容相对理论化。缺乏“地气”,与学员的期望存有距离。(三)考核方式笼统单一。对于学员在整个培训期间的表现,大都基层党校基本上仅仅涉及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两个板块内容,而没有设置法学教学成果的专项考核,仅仅形成一个较为笼统的评价。考核方式的笼统单一造成法学教学成果难以凸现,也难以调动学员对法学课程的积极性。(四)考核结果重视不足。由于当前基层党校采用的考核方式缺乏约束性、严肃性,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专项考核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考核结果的运用也几乎呈现空白状态。如此考察、选拔出来的干部是不够全面的,是难以适应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的。

三、基层党校法学实践课程的构建

(一)构建的基本原则。1.目标明晰。基层党校法学实践课程的设置应紧紧围绕明晰的培训目标:强调基层干部法治理念、提升法治思维及法治方式的能力进行。科学划定法学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确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2.阶梯提升。人的认识过程是具有反复、上升及无限性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揭示人的认识是由感性认知逐步深化至理性认知,法学实践课程的设置也应遵循人的认识规律,反映从基础至提升再到创新的培养过程、从认知到模仿再到创新的提升过程。体现出培养的递进及层级性。新常态下对基层干部的能力要求是多方多层的,不仅要懂理论、讲规矩,更得下接地气,将理论知识运用、变通于实践。因而,决定了学员对法学知识的掌握不仅要“坐而论道”,更要“做而论道”。3.体系完整。实践课程设置体系完整的原则要求实践课程呈多元、有序、递进,彼此密切衔接,课程结构完善、体系完整。法学实践课程的设置应结合学科特点、人的认识规律以及新形势对基层干部的要求等多重因素,构建循序渐进的基础技能、实践认知、实践仿真和实践实战四大实践课程模块,形成层级分明、结构完整的法学实践课程体系。(二)实践课程模块的构建。构建基础技能、实践认知、实践仿真、实践实战三大法学课程模块。1.基础技能模块。包括司法礼仪、法律文书写作、法庭语言艺术、法律风险识别等课程。目的在于增强学员的法治精神、法律伦理、法律价值观,具备独特的法律气质与人格。2.实践认知模块。包括音像庭审、法庭纪录影视、现场法庭观摩等课程。引导学员了解司法部门的职能分工,法律职业的性质及特点,形成对法律的基本认知。3.实践仿真模块。包括法律专项调查、法律公益项目、模拟仲裁、模拟法庭、模拟谈判、法庭辩论、疑案评析等实践课程。旨在实践认知的基础上,提升学员综合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工作生活中法律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柳颖.递进式法学实践课程模块的构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7)

[2]王晨光.“个案全过程教学法”是探索法律实践教学新路径[J].法学,2013(4).

党校论文范文篇10

培训格局力求“宽”。在培训格局上,县乡(镇)党校力求突破原有党校“小课堂”干部培训教学的局限,要努力构建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和各类人才的新型教育培训体系。即纵向建立由“县委党校-乡镇党校-示范基地(中心、专业协会)-党员示范户(党员种、养殖大户)”构成的四级培训体系;横向形成部门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资源整合、联动发展的基层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即形成“大党校”、“大培训”的格局。积极完善以县委党校为中心,现有的乡(镇)党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示范基地、党员示范户互相补充的新型党校培训体系,以构建起“大党校“适应“大市场”的格局。

培训面力求“广”。县乡(镇)党校在重点培训乡(科级)领导干部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包括县乡镇党政部门的党员干部、村干部)的基础上,县乡(镇)党校力求把教育培训对象还要拓展到县域范围内的全体党员以及各类人才上,营造人人皆可受教育、人人皆可成材的良好环境。上级党委、有关部门应对县委党校培训的主要对象、乡镇党校培训的主要对象、农村示范基地(专业协会)培训的主要对象、党员示范户(党员种、养殖大户中心户)培训的主要对象等作出明确的规定,进一步拓宽培训面。

培训内容力求“实”。在加强政治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县乡(镇)党校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统筹安排经济、社会管理知识、市场信息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培训。比如××县各类培训应该结合本县矿业发展的实际,重点加大对矿业技术工人的技能和少数民族劳动力的“双语”等方面的培训。此外,还要结合本地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实际,加大对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满足本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而为农牧民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班次设置力求“新”。在培训班次的设置上,县乡(镇)党校要有所创新。县委党校的班次设置,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增设村(社区)“两委”主要干部、党员致富能手、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专业协会骨干、农村中介组织负责人等政治理论专题培训班。乡镇党校培训班次设置,要求办好乡镇机关党员及干部职工培训班、村(社区)干部培训班、农村基层党员致富能手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农村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专业协会骨干人员培训班等。同时,要求依托本地专业协会、党员示范户,开展各种农村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班,重点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以及青年农农民的培训。

培训方式力求“活”。在培训方式方法上,要力求“新”,做到“六个结合”:即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课堂培训与基地示范相结合,老师面授与远程教学相结合,统一安排培训内容与“菜单”自选相结合,长期常规培训与短期专项培训相结合。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单一培训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的不同,推行案例分析、研讨交流、专题讲座、学员论坛、现场教学、情景模拟、问答辩论等多种培训方法。积极推行党校固定课堂、流动课堂、专业协会的基地课堂、农户家中的农家课堂与县远程教育相结合的“多种课堂”的教学,为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类别的学员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近几年,特别是20*年以来,阿勒泰地区各县(市)党校还加大干部培训经费的投入,选拔大批青年干部到内地培训学习。××县每年也从财政专门列出专项资金,加大对干部的培训经费的投入,到目前为止,已选派了百余名干部先后多批次赴自治区农大和浙江大学等进行脱产中、短期培训学习,使自身的能力得到了强化和提升,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培训资源力求“丰”。一是多渠道筹集培训经费;二是完善办学基础设施;三是加强师资库、教材库、案例库和实习基地“三库一地”建设;四是积极与县有关部门协商,邀请地区、自治区等上级的专家、教授来实地授课。

20*年以来,××县开设“××讲堂”,邀请了十余名疆内外的专家、教授来讲课,进一步转变了广大干部思想观念,为加快××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