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8:31:49

城市化管理

城市化管理范文篇1

1.公路城市化管理的难点

1.1建设难

首先,城市化的道路车流量非常大,全封闭交通根本不可能,所以公路建设时的安全、材料运输等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城市对施工的要求也格外的严格,施工噪音、扬尘等,往往受到人民群众的强烈批评和投诉。其次,城市化公路日益完善的服务功能带来的施工难度和协调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城市化公路配套建设更加复杂而且往往是由不同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比如绿化工程、照明工程、城市道路的排水工程以及标志标线的设置等,都是有严格的建设顺序和施工程序的,协调不好,不但影响到建设质量和进度,而且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甚至有可能留下不可弥补的缺陷。现在很多城市刚建成的新路就又“开膛破肚”,在社会各界也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另外,由于人口不断密集,征地成本、材料成本等不断增长,城市化公路的建设费用非常高,据统计,1993年青岛建成每公里高速造价约为1000万元左右,而现在每公里造价均在1亿元以上,普通公路建设成本增长也在5倍以上,如果涉及到道路拓宽则费用更高。

1.2养护保洁难

道路的保洁养护是保持道路服务水平的基本手段,但是川流不息的车辆给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养护和每天的保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养护方法必须快速有效,不允许长时间封闭道路,因此道路维修后的保养时间几乎没有,道路保洁人员的安全也是一大隐患。另外道路绿化和道路附属设施大量的增加,也给保洁保养工作带来繁重的工作量。在有限的人员设备情况下,为实现道路的“畅、安、舒、美”标准,需要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对于日常保养工作来说,实施机械化养护是大势所趋,从社会形象上看也是大有益处,必须大力推行机械化养护。这方面需要解决的关键是养护机械购置问题和政策引导,科学制定养护机械购置、配备和更新计划,提高各养护单位机械化水平,同时通过奖惩等激励措施加大各养护单位实施机械化养护的积极性。

1.3保护路产路权难

目前整个城市化道路的路政管理都有较大的缺陷,人民群众的路产路权意识还不是很高,破坏路产路权现象有所增加,而且表现出新的现象,据统计,青岛城市化公路破坏路产路权主要体现在:

1.3.1道口的乱开乱封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沿线企业众多,有许多小企业为图方便,在企业周围随意设置路口,甚至破坏绿化带增设道口,或者有的企业和个人私自封死公共路口,擅自“圈地”,公路红线控制难度空前增大。

1.3.2乱设广告、标志随着公路沿线经济建设的发展,这一点变得尤为突出,根据日常巡查统计,几乎每天都有乱设招牌、广告现象发生,繁多而庞杂的路线广告牌,成为严重的视觉污染,不但影响市容市貌,而且也带来安全隐患。

1.3.3道路附属设施的破坏除了以往的盗窃苦力井盖、破坏道路标志外,还出现了偷盗安全警示牌、防撞护栏、盗割照明线路及盗取照明灯具等附属设施现象。

2.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针对这些问题,青岛市公路局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对症下药,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道路建设管理措施,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公路城市化后的管理。

2.1道路建设方面

首先,施工组织上采取可行性论证制度,即每一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都组织进行可行性论证,邀请城市建设各方面的专家进行评估,实现科学的组织和文明施工相结合。其次,坚持走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的群众路线,即认真听取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并把合理的建议与要求体现在施工中,同时公布施工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与投诉,最大程度的把施工与群众的矛盾解决在最初阶段,避免激化。最后,在安全生产上下大力气,克服侥幸心理,把安全工作做到万无一失。实践检验,从2008年截止到目前,全市完成道路建设改造40余条,1180公里以上,没有出现一起上访投诉事件和安全事故。

2.2道路养护保洁方面

一是提高养护技术水平,积极使用新技术;二是在传统养护方法上,进行创新改革增加效率。例如常规的沥青面层灌缝养护工作中,我们把作业程序划分为4个作业块,再划分必要路面占用时间,即灌缝劳动时间和沥青冷却凝固时间,最后制定出一套操作程序流程,由有经验的工人对养护员进行培训,使得这项养护工作变成科学的流水作业,减少了不合理施工带来的损失,增大了养护效率,同时这样提高员工创新意识的工作方式对其他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三是大力提高硬件建设水平。购进了先进的路面清洁车,洒水车等,在重交通的城区主干道上,基本实现机械化无人清洁工作。实践证明,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的技术设备的更新是提高道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手段。技术改革虽然增加了投入,但从长远来看,它降低了人工养护成本以及提高了效率,随着目前人力成本不断的提升,机械化养护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早改革早主动,而且提升了公路部门的形象,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民群众的面前,得到好评。

2.3路政管理方面

公路城市化的路政管理涉及面更广,难度更大,从开发区的情况看,路政管理不仅仅涉及到一个部门、一个行业,而是一个立体的交叉式的管理,比如道口的设立,就涉及到公路、交通和城市规划等部门,同时从中央几个部门联合对超载超限进行治理也能看出,路政管理已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行业能够完全胜任的,为此须对路政管理进行深入、联合、交换的工作方针,联合相关部门以赢得最大的支持,定期和相关部门交换信息、情报和意见。正是由于城市管理当中的这种功能交叉性以及城市管理的严格性,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认为公路部门的路政管理是一种辅助性工作,路政管理应该弱化。这种认识的直接后果就是不能严格履行《公路法》赋予公路管理部门的权利与义务,放弃了深入展开道路红线范围内管理这一项基本任务。不仅使得公路管理其它工作陷入了被动,而且严重的影响了路产路权的保护,使人民群众对公路路政管理缺乏认识和了解,甚至产生不少误解。因此城市化道路的路政管理不但不能减弱,而且应该不断加强,研究探讨行之有效的新办法,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施方面,如何有效联合相关部门是完成好路政管理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公路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诉讼案件的上升,屡屡成为被告,有客观的原因,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在工作中没有很好的联合其他部门一起开展工作,例如在道路建设或者养护作业时,和城管、交警部门联合将减少很大一部分封闭管理难度;在路政执法方面和公安部门的有效联动可以避免大部分的超出行政许可的行为,可有效降低行政诉讼败诉的可能。最后,交换信息、情报和意见则是为了更好的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的必要手段。通过实践检验,各种手段相结合,依法加强路政管理,一方面树立了公路形象,是对公路部门一种强有力的宣传,另一方面路政管理加强后,有效地保护了路产路权,对建设、养护工作是很大的支持,为建设和谐公路奠定了基础。目前,路政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需要我们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积极探索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

城市化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旅游影响;乡村旅游地;城市化;调控对策

一、引言

乡村城市化亦称乡村城镇化,体现的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个复合的动力系统,工业化是城市化初始阶段的主导推力,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的“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乡村城市化已经与市场化和国际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关,超越了工业化的范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探索和优化乡村城市化的动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命题。旅游开发是近些年来乡村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及动力系统,科学审视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不仅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控城市化动力机制,科学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影响研究述略及效应评析

旅游活动对地区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旅游从本质上讲是旅游行为的空间移动,这一动态的移动过程带来的影响层面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这也解释了现有相关成果的研究视角源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三个学科的原因。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旅游本身由三个主要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体,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而旅游影响机制的效应研究,则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他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进而奠定了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影响研究的基本基调,即从旅游地主客关系的角度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辅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理论阐释,形成了日趋复杂的研究框架。这种倾向性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198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的分析方面,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类型的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

1963年,人类学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的论文,标志着人类学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全面兴起。人类学视角的研究重点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深入探究,认为旅游过程是旅游者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学的视角则主要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英国社会学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旅游现象和非旅游现象(即日常实践和‘正常社会’)的对比研究,来揭示本来不易为人发觉的‘正常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建构旅游社会学的基础素材之一,通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旅游社会学涉及的论题主要包括:旅游活动过程的特征、接待地社会压力的成因、旅游业发展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旅游与风情民俗资源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旅游者群体及其与接待地关系、旅游的现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体、个体和旅游系统等等。

从旅游影响的三重学科剖面(图1)的研究态势上可以看出,旅游影响的空间概念体现在居民和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现象形成的空间感知和心理体验。旅游经营带来了目的地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的加剧,这显然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度变革;在本地文化与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机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锋与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点与外来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难以化解的矛盾,这种交织的过程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三、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

(一)旅游影响视角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和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表现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加快,各类城市形态不断出现并得以丰富和完善。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视角,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处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层次。

乡村城市化的传统模式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是一个综合体系。无论是学术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还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机制等,乡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生机理,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在响应产业非农化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和组织来促成的。乡村城市化的路径一般从乡村工业开始,通过发展乡村工业,让农民直接享受到工业、非农化的利益,进而逐步实现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始终是乡村城市化的基本准则,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城市化的利益相关者。

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八重动力(图2)。其中,宏观层次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观层次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个层面的政策与制度措施的推动。微观层次的动力相对复杂,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即农民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变化、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加快,以及旅游影响带来的促动。这一动力体系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互动的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聚落结构以及制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人口比重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们聚居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面临新一轮的重构等。

旅游影响对乡村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上,旅游影响并非推动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其潜在的作用显然也不能低估,判定这种作用的程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乡村产业结构形态决定着旅游对城市化的贡献程度,依托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的乡村地区,旅游影响显然是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2)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应从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视角加以解读,以往的诸多研究多是从目的地的视角加以分析探讨,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乡村地作为客源输出地,将会加速农民对旅游的认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响对乡村地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影响系统,将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应是一个各种要素兼顾并能保持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而单纯的工业化催生的城市化现象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简而言之,旅游引发的城市化能够对其他产业形成的城市化发挥补充、提高和优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响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构成

城镇的发展基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种是离心扩散的力量。一般说来,城市发展的向心过程和离心过程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但是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为主,中后期则以离心扩散的力量为主。自1990年代以来,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在乡村旅游开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其中的形成机理愈发复杂,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日趋明显。

1旅游消费观念的异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基础动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休戚相关。闲暇时间、非必要性开支和旅游动力是产生旅游意愿的三个条件。旅游活动的初期形态多是以观光游览为主,之后开始向休闲、度假、体验、健身等方向转变。当城市旅游、知名景点景区成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普遍载体之后,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旅游者关注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其独特性优势开始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问题不能忽视这一前提条件。

2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是乡村城市化的原发动力。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发生作用,使城市经济转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为城市化的原动力,使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发生质的飞跃[22J。旅游对乡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乡村文化生态的异质性优势。乡村聚落景观的独特性、乡村消费文化的生态性、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本真性等优势已然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带动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与完善。

3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是乡村城市化的诱导动力。自1992年以来,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题。其中,1995年的“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结合近一段时期“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纷纷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形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的层层推进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开发优势,在规划要素、土地成本、劳动力、相关政策等方面容易获得额外的“关照”,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也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4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因素。乡村地区为加快旅游开发而衍生出多种产业要素,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创设了新环境,相比较于进城务工等异地转移方式,乡村旅游对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既是一种高效的就地转移,同时也是相对于农业生产周期的错峰式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结果是,以旅游业为载体的城市化现象开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引入农村,有利于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的民主管理。同时,当传统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驱动模式面临发展中的瓶颈时,旅游将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水平提升的优势产业。

由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乡村文化生态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开发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和基于乡村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响的乡村城市

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

乡村旅游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为载体,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学习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也是研究旅游影响下乡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一)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现

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因旅游开发而引起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村聚落生态变迁的动态过程。旅游开发给乡村城市化带来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乡村人口由原来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对集中的各类城镇集结,乡村空间格局发生显著改变。二是乡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开发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时,外来的定居人口也逐渐增多,城镇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三是乡村聚落景观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旅游接待设施的建造与完善,在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景观人工化、异域化、旅游地风格主题化和商业化等现象的加剧。

(二)乡村城市化效应的程度界定

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大产业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样有明确的体现,这种消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适度城市化能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都会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这三种情况下寻求平衡。

(三)旅游开发引致的乡村城市化效应表现

1适度城市化。适度城市化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类资源,加快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其次,适度的游客规模可以加强乡村社区的内外文化沟通,合理改善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态,对改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有很大促进。第三,城市化促进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加快由传统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变,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第四,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因进城务工等转移类型引发的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2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源是对乡村地区的“过度保护”,一些地方从节约投入的角度出发,认为乡村地区的所有现象和行为都可以成为旅游活动的吸引物,“脏、乱、差”的旅游环境、缺乏专门治理的旅游接待设施等容易让旅游者望而生畏,这显然背离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初衷;城市化程度不足还会给乡村居民带来身份上的“优越感”,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很难关注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愿意接近或者是纯粹出于利益角度的粗放式旅游经营行为很难获得旅游者的认可。同时,这种滞后效应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农村地区社会分工不充分,农民就业环境很难得到改善,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3过度城市化。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过度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破坏乡村地区的聚落结构和生态景观

在经济特征和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乡村存在着种种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乡村地区聚落形态的特色和精华,而不少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臆想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新建或改建一些与当地乡村聚落景观差异很大的接待设施。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将古建筑推倒和盲目改建的现象,导致了个性化的“乡村性”向同质化的“城市性”演变的现象。

(2)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舞台化、娱乐化倾向加剧

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尽管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但事实情况是,不少地区一直缺乏科学的开发思路。乡村旅游“急功近利”的开发套路使得许多旅游地尽可能地用舞台化的形式、娱乐化的方式把当地文化呈现给游客,这种人为的文化表现形式使游客与当地社会隔离开来。这种做法积极的一面是使游客对乡村居民和文化的探究压力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文化;消极的一面是让旅游业蒙上了文化优越的色彩,表现的内容也多是乡村文化的肤浅形式。

(3)商业化带来了乡村居民的边缘化

根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在进入发展阶段后,政府政策的倾斜、游客量规模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从利益相关的角度看,政府、投资者、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三方利益主体。在这一博弈环境中,地方政府的初衷容易被市场化的运作路径所左右,投资者由于资本话语权会始终保持较强的谈判能力,乡村居民多处于一种边缘化境地。乡村居民主体地位的模糊,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商业化带来了居住成本的增加,不少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旅游开发之后的显著变化是地价攀升或房价飞涨,乡村居民往往无力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乡村地区淳朴的文化气息开始被外来文化所浸染,乡村社区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异,传统乡村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

(4)乡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倾向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等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卫星城等乡村地迁移。乡村旅游成为承接这种转移“任务”的载体。乡村居住环境的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大了城市景观对乡村景观的影响,这种“侵蚀行为”使得不少乡村的“城市性”特点越来越明显。

五、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调控对策

(一)科学规划开发区域。营造乡村氛围

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要树立“区域——城市——乡村社区——乡村旅游地”的多元开发维度,从“资源——产品——市场”的互动层面来规划开发区域。参与乡村旅游规划的人员应包括旅游地理、经济管理、人文历史等学科背景的专家构成,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指导思想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或概念性规划。在此基础上,乡村景观资源应由景观园林、建筑等专业人员来完成规划的空间设计和景观布局。乡村旅游的景观应从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个人体验的作用使“景”与“观”和谐统一,营造一种天然意趣、田园诗化的独特乡村氛围。

(二)重塑乡村文化形象。凸显乡村优势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意保护好“乡村性”的优势是避免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前提。为此,首先要依托乡村既有的空间布局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防止破坏乡村“原生态”特质的粗线条模式。其次,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乡土文化、乡间民俗在旅游开发中的“神秘性”。城市化的旅游规划往往是一类“公园化”、“广场化”、“舞台化”的模式。在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进程中,消除和避免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从乡村旅游地的地脉和文脉出发,本着生态循环、文化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来开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

在开发过程中,应从当地众多的旅游景观中发掘出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化景观并从中提炼出主题,以主题为基础进行特色分区。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非具象和抽象的规划设计,用具象的形态生动地表达出特定的景观形象。在乡土建筑风貌的塑造中,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乡土建筑特色,避免不合理的异域文化侵蚀乡村聚落景观的原始风貌。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延伸旅游效应

乡村地区在确立了旅游开发的主体地位之后,合理设计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命题。首先,加快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的推广。其次,科学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类型,地方政府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设置“门槛”,强化基于环境保护的产业准入制度。乡村旅游是当地产业链条的主体,如掺杂其他工业元素,特别是污染严重、能耗高的工业项目很容易失去本真,从而产生“一损俱损”的局面。第三,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合理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政府应把一些小城镇按旅游集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其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同时,依托这些农村小城镇发展旅游商贸流通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使小城镇成为承接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中转站。公务员之家

(四)合理布局和完善旅游开发的产业要素

乡村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重点突出三方面的功能特性,即居住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和旅游接待服务功能。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其实质是旅游产业的城市化。旅游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除了产品体系服务功能外,还包括支撑体系服务功能,如游客的休息坐卧、游客安全保护、标识导引服务等。产业要素的完善应立足乡村实际,例如针对游客住宿问题,乡村社区应充分利用现有民宅,改善用电、用水及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建造一些农家客栈以满足游客住宿之需。另外,乡村旅游地的不断发展会使其功能组成日趋多样化,比如一些商务、会务活动可能进入旅游地,这些设施的空间布局与要素体系建设要进行科学论证、有序开发。

(五)建构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平台

资本市场对乡村旅游的兴趣源于投资规模和产业政策两方面的因素,资本的逐利行为往往会背离投资初期的要求,外来投资者鲜有详细调研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投资项目和旅游商品,多是模式化的套用和泛商品化经营,这种集中式的商业形态显然不是对乡村旅游的有益补充。此种情况下,政府应对旅游投资加强监管,可以成立旅游开发股份公司,股东包括地方各方利益主体,充分体现乡村居民意志。统一规范乡村地区的旅游投资行为旨在避免过度的商业化行为,使之能够真正地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服务。目前困扰乡村旅游开发成效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人力资源的匮乏。乡村旅游的从业者应具备引导、培养和提高旅游者的审美情趣和品位的能力,为此,一要多方吸纳专业人才,在“量”的基础上注重“质”的提升;二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符合现代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要求。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对游客负责、对保护乡村资源负责、对乡村社区负责的态度,促使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主体力量。

城市化管理范文篇3

乡村城市化亦称乡村城镇化,体现的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个复合的动力系统,工业化是城市化初始阶段的主导推力,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的“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乡村城市化已经与市场化和国际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关,超越了工业化的范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探索和优化乡村城市化的动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命题。旅游开发是近些年来乡村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及动力系统,科学审视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不仅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控城市化动力机制,科学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影响研究述略及效应评析

旅游活动对地区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旅游从本质上讲是旅游行为的空间移动,这一动态的移动过程带来的影响层面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这也解释了现有相关成果的研究视角源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三个学科的原因。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旅游本身由三个主要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体,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而旅游影响机制的效应研究,则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他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进而奠定了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影响研究的基本基调,即从旅游地主客关系的角度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辅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理论阐释,形成了日趋复杂的研究框架。这种倾向性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198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的分析方面,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类型的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

1963年,人类学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的论文,标志着人类学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全面兴起。人类学视角的研究重点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深入探究,认为旅游过程是旅游者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学的视角则主要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英国社会学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旅游现象和非旅游现象(即日常实践和‘正常社会’)的对比研究,来揭示本来不易为人发觉的‘正常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建构旅游社会学的基础素材之一,通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旅游社会学涉及的论题主要包括:旅游活动过程的特征、接待地社会压力的成因、旅游业发展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旅游与风情民俗资源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旅游者群体及其与接待地关系、旅游的现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体、个体和旅游系统等等。

从旅游影响的三重学科剖面(图1)的研究态势上可以看出,旅游影响的空间概念体现在居民和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现象形成的空间感知和心理体验。旅游经营带来了目的地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的加剧,这显然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度变革;在本地文化与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机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锋与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点与外来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难以化解的矛盾,这种交织的过程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三、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

(一)旅游影响视角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和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表现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加快,各类城市形态不断出现并得以丰富和完善。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视角,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处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层次。

乡村城市化的传统模式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是一个综合体系。无论是学术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还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机制等,乡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生机理,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在响应产业非农化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和组织来促成的。乡村城市化的路径一般从乡村工业开始,通过发展乡村工业,让农民直接享受到工业、非农化的利益,进而逐步实现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始终是乡村城市化的基本准则,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城市化的利益相关者。

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八重动力(图2)。其中,宏观层次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观层次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个层面的政策与制度措施的推动。微观层次的动力相对复杂,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即农民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变化、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加快,以及旅游影响带来的促动。这一动力体系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互动的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聚落结构以及制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人口比重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们聚居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面临新一轮的重构等。

旅游影响对乡村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上,旅游影响并非推动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其潜在的作用显然也不能低估,判定这种作用的程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乡村产业结构形态决定着旅游对城市化的贡献程度,依托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的乡村地区,旅游影响显然是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2)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应从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视角加以解读,以往的诸多研究多是从目的地的视角加以分析探讨,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乡村地作为客源输出地,将会加速农民对旅游的认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响对乡村地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影响系统,将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应是一个各种要素兼顾并能保持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而单纯的工业化催生的城市化现象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简而言之,旅游引发的城市化能够对其他产业形成的城市化发挥补充、提高和优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响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构成

城镇的发展基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种是离心扩散的力量。一般说来,城市发展的向心过程和离心过程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但是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为主,中后期则以离心扩散的力量为主。自1990年代以来,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在乡村旅游开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其中的形成机理愈发复杂,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日趋明显。

1旅游消费观念的异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基础动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休戚相关。闲暇时间、非必要性开支和旅游动力是产生旅游意愿的三个条件。旅游活动的初期形态多是以观光游览为主,之后开始向休闲、度假、体验、健身等方向转变。当城市旅游、知名景点景区成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普遍载体之后,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旅游者关注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其独特性优势开始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问题不能忽视这一前提条件。

2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是乡村城市化的原发动力。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发生作用,使城市经济转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为城市化的原动力,使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发生质的飞跃[22J。旅游对乡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乡村文化生态的异质性优势。乡村聚落景观的独特性、乡村消费文化的生态性、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本真性等优势已然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带动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与完善。

3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是乡村城市化的诱导动力。自1992年以来,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题。其中,1995年的“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结合近一段时期“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纷纷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形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的层层推进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开发优势,在规划要素、土地成本、劳动力、相关政策等方面容易获得额外的“关照”,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也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4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因素。乡村地区为加快旅游开发而衍生出多种产业要素,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创设了新环境,相比较于进城务工等异地转移方式,乡村旅游对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既是一种高效的就地转移,同时也是相对于农业生产周期的错峰式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结果是,以旅游业为载体的城市化现象开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引入农村,有利于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的民主管理。同时,当传统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驱动模式面临发展中的瓶颈时,旅游将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水平提升的优势产业。

由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乡村文化生态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开发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和基于乡村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响的乡村城市

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

乡村旅游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为载体,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学习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也是研究旅游影响下乡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一)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现

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因旅游开发而引起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村聚落生态变迁的动态过程。旅游开发给乡村城市化带来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乡村人口由原来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对集中的各类城镇集结,乡村空间格局发生显著改变。二是乡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开发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时,外来的定居人口也逐渐增多,城镇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三是乡村聚落景观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旅游接待设施的建造与完善,在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景观人工化、异域化、旅游地风格主题化和商业化等现象的加剧。

(二)乡村城市化效应的程度界定

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大产业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样有明确的体现,这种消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适度城市化能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都会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这三种情况下寻求平衡。

(三)旅游开发引致的乡村城市化效应表现

1适度城市化。适度城市化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类资源,加快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其次,适度的游客规模可以加强乡村社区的内外文化沟通,合理改善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态,对改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有很大促进。第三,城市化促进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加快由传统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变,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第四,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因进城务工等转移类型引发的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2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源是对乡村地区的“过度保护”,一些地方从节约投入的角度出发,认为乡村地区的所有现象和行为都可以成为旅游活动的吸引物,“脏、乱、差”的旅游环境、缺乏专门治理的旅游接待设施等容易让旅游者望而生畏,这显然背离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初衷;城市化程度不足还会给乡村居民带来身份上的“优越感”,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很难关注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愿意接近或者是纯粹出于利益角度的粗放式旅游经营行为很难获得旅游者的认可。同时,这种滞后效应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农村地区社会分工不充分,农民就业环境很难得到改善,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3过度城市化。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过度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破坏乡村地区的聚落结构和生态景观

在经济特征和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乡村存在着种种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乡村地区聚落形态的特色和精华,而不少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臆想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新建或改建一些与当地乡村聚落景观差异很大的接待设施。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将古建筑推倒和盲目改建的现象,导致了个性化的“乡村性”向同质化的“城市性”演变的现象。

(2)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舞台化、娱乐化倾向加剧

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尽管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但事实情况是,不少地区一直缺乏科学的开发思路。乡村旅游“急功近利”的开发套路使得许多旅游地尽可能地用舞台化的形式、娱乐化的方式把当地文化呈现给游客,这种人为的文化表现形式使游客与当地社会隔离开来。这种做法积极的一面是使游客对乡村居民和文化的探究压力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文化;消极的一面是让旅游业蒙上了文化优越的色彩,表现的内容也多是乡村文化的肤浅形式。

(3)商业化带来了乡村居民的边缘化

根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在进入发展阶段后,政府政策的倾斜、游客量规模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从利益相关的角度看,政府、投资者、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三方利益主体。在这一博弈环境中,地方政府的初衷容易被市场化的运作路径所左右,投资者由于资本话语权会始终保持较强的谈判能力,乡村居民多处于一种边缘化境地。乡村居民主体地位的模糊,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商业化带来了居住成本的增加,不少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旅游开发之后的显著变化是地价攀升或房价飞涨,乡村居民往往无力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乡村地区淳朴的文化气息开始被外来文化所浸染,乡村社区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异,传统乡村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

(4)乡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倾向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等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卫星城等乡村地迁移。乡村旅游成为承接这种转移“任务”的载体。乡村居住环境的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大了城市景观对乡村景观的影响,这种“侵蚀行为”使得不少乡村的“城市性”特点越来越明显。

五、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调控对策

(一)科学规划开发区域。营造乡村氛围

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要树立“区域——城市——乡村社区——乡村旅游地”的多元开发维度,从“资源——产品——市场”的互动层面来规划开发区域。参与乡村旅游规划的人员应包括旅游地理、经济管理、人文历史等学科背景的专家构成,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指导思想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或概念性规划。在此基础上,乡村景观资源应由景观园林、建筑等专业人员来完成规划的空间设计和景观布局。乡村旅游的景观应从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个人体验的作用使“景”与“观”和谐统一,营造一种天然意趣、田园诗化的独特乡村氛围。

(二)重塑乡村文化形象。凸显乡村优势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意保护好“乡村性”的优势是避免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前提。为此,首先要依托乡村既有的空间布局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防止破坏乡村“原生态”特质的粗线条模式。其次,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乡土文化、乡间民俗在旅游开发中的“神秘性”。城市化的旅游规划往往是一类“公园化”、“广场化”、“舞台化”的模式。在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进程中,消除和避免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从乡村旅游地的地脉和文脉出发,本着生态循环、文化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来开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

在开发过程中,应从当地众多的旅游景观中发掘出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化景观并从中提炼出主题,以主题为基础进行特色分区。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非具象和抽象的规划设计,用具象的形态生动地表达出特定的景观形象。在乡土建筑风貌的塑造中,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乡土建筑特色,避免不合理的异域文化侵蚀乡村聚落景观的原始风貌。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延伸旅游效应

乡村地区在确立了旅游开发的主体地位之后,合理设计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命题。首先,加快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的推广。其次,科学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类型,地方政府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设置“门槛”,强化基于环境保护的产业准入制度。乡村旅游是当地产业链条的主体,如掺杂其他工业元素,特别是污染严重、能耗高的工业项目很容易失去本真,从而产生“一损俱损”的局面。第三,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合理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政府应把一些小城镇按旅游集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其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同时,依托这些农村小城镇发展旅游商贸流通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使小城镇成为承接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中转站。

城市化管理范文篇4

从城市化的战略需求看,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

城市规划是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一门科学。搞好城市规划,必须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条条与块块的关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宽。

在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谋划城市发展。当前的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城市间的竞争,而是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目前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等级结构和职能结构划分标准,这与经济全球化、区域发展一体化的结构体系极不相称,导致区域内部发展不协调,发展战略和规划各自独立,造成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低层次重复和区域资源的极大浪费。比如,长三角地区城市定位趋同,城市间缺乏应有的产业分工,16个中心城市中,选择汽车产业的有11个,选择石化产业的有8个,选择通信产业的有12个。因此城市规划必须跳出城市自身,将城市融入所处的城市群分工体系,培育一体化的消费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产权市场和旅游市场等。

从城市统筹发展的大战略上谋划城市发展。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延缓了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制约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合理谋划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城乡的工业、交通、道路、商业、文化、医疗、卫生、体育以及各项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城乡生产要素布局的统筹发展,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三位一体,同步发展。

从城市化的客观选择看,城市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

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的个性特色已湮没在程式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当前,城市形象成为热门话题,城市发展呈现出由共性突出到突出个性的转变,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

打好“文化牌”,彰显文化特征。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许多建筑遮蔽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兴衰,但如今却被大型商场和高耸的塔楼逐步代替,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了自己的“记忆”,“失去”了自己的历史。西方很多城市政府在处理旧城更新和古建筑保护上的成功做法非常值得借鉴。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威尼斯,还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巴黎、纽约、芝加哥,座座堪称文化艺术宫殿、建筑博物馆,处处折射出城市的文化,走进这些城市,就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历史。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处理好建设与继承的关系,在发展中传承历史文化。否则,城市一旦失去历史陈迹,犹如人失去鲜明的个性,得到的利益是暂时的,而遗憾却是永远的。

打好“环境牌”,彰显空间特征。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处于苏北平原的宿迁市,发挥华东净水、净土、净空的生态优势,大力实施“生态宿迁”的发展战略,以“西楚雄风、酒都花乡,河清湖秀、生态乐园”为区域生态定位,全力打造生态品牌,建设“烟波水世界,绿色梦家园”,城市环境特色十分突出。

打好“品位牌”,彰显艺术特征。城市应当成为开放式建筑工艺品博物馆,绝大多数城市建筑物都应当按照有艺术观赏价值的标准来打造。市政府、车站、学校、艺术馆等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要按照建筑工艺品的标准来设计和建设;临街建筑物应当讲究优美的造型、漂亮的外观、柔和的色调。整个城市和每一条街道都要对建筑物的风格、造型、色调、高度等因素有明确的要求,反对出现建筑造型的克隆和雷同,赋予城市建筑物文化艺术生命,努力建造中西合壁、富于特色和个性的现代化城市。

从城市化的内在要求看,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生产力布局

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必须有强有力的产业作为支撑。城市规划应当深入研究城市发展定位,为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为提高城市竞争力提供根本保障。

合理布局专业园。园区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正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这些园区以一种制度化的安排为纽带,以创新型的政策为保证,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及企业、产品特色的园区经济。政府工作的着力点,要着眼于园区经济发展方向,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快园区规模化、集约化开发与建设。在专业园区布点上,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内,与城市功能定位、资源环境、产业基础相协调;在园区企业布局上,要做到各具特色、适度集中、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城市化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城市化;户口管理模式

正文: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步形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基本定型、并一直实行至今;虽然户籍制度在制度设计上以人口信息采集与社会控制为取向,并没有以限制社会成员的迁徙自由与社会福利为目的,但是当前户籍制度所引发或与户籍制度相伴生的种种弊端已经凸显,社会上要求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的呼声高涨。近年来警察学、经济学、法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政府部门研究人员都开始针对户籍制度改革这一课题开展研究,推动了社会公众对现行户籍制度所引发社会问题的关注,但对于户籍制度改革之路径尚未取得共识;这也证明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复杂程度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困难程度之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经济法学的视野来考察现行户籍制度、审视现行户籍制度所引发的弊端,能够拓宽对现行户籍制度的认识;借鉴经济法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探索现行户籍制度改革路径也不无裨益。

一、我国户籍制度形成及其实施情况的概述

我国户籍制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步形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定型;直到今天,户籍制度仍然是我国人口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对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1]探寻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路径,不但要考察户籍制度在实施中出现的弊端,更需要了解我国户籍制度设计的目的与运行情况。

(一)我国户籍制度的形成过程。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主要形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居民身份证制度与暂住人口制度成为我国户籍制度基本定型的重要标志。上世纪五十年代是现行户籍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中的一些基本操作规范,都可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出台的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中找到渊源。

关于上世纪50年代户籍制度形成过程,详见表1[2].

1.户口管理成为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1950年公安部制定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奠定了现行户籍制度的雏形。虽然1958年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凭借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程序而成为现行户籍制度的重要法律依据,但公安部在1950年制定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却是现行户籍制度形成开端。《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与《居民身份证条例》(在上世纪80年代)、《暂住人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了现行户籍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

2.户口统计成为国家掌握人口资源、分配社会福利的依据。1953年的《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以及1954年的《内政部、公安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通告》等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户口制度开始与社会福利制度挂钩;特别是1955年的《市镇粮食供应暂行办法》的出台,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之间的区别已经不再只是一种统计学上的不同标识,而是成为享受不同社会福利的依据;例如,城镇户口(非农业户口)的人可以凭借其户口簿办理粮油供应证、购买政府补贴的粮油。此外,城镇户口的人在招工、招干、就业等个人发展方面较农业户口的人机会更多。

3.1954年的《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1955年的《关于城乡户口划分标准的规定》这两个文件成为户口管理中户口审批的最早依据;虽然当前户口审批成为许多弊端的根源;自此以后,公民申报户口登记必须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通过了户口审批的人,便拥有户口登记;而没有通过户口审批的人,则无法获得户口登记、并被排除在户口登记机关的户口统计之外。户口审批是一种政府行政行为,而且这种行政行为的最初法律依据主要是国务院(政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与公安机关内部制度的规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务院许多其他部门的规章也成为户口审批的依据,如新生儿进行户口登记时必须持有准生证,就是计生部门的规章在户口审批中的体现。

(二)经济法视野中的我国户籍制度

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我国户籍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今天的户口登记、户口调查与审批、不同类别户口的人享受不同的社会福利等都可以上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1.国家制定、实施户籍制度的目的。户籍制度在形成之初就具有社会控制与人口统计的功能;这两种功能也正是政府制定、实施户籍制度的目的。国家制定、实施户籍制度,期望一方面能够通过户口管理部门日常的户口调查、一年一度的户口统计,来及时掌握其居民的家庭数量与结构、人口数量与人类学结构等资料[3],从而为制定其他发展规划与分配社会福利、以及其他管理制度(教育、就业等)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户口对居民进行不同分类(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重点人口与非重点人口、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并进一步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实现社会秩序稳定的目标。国家实施户籍制度的目的在《居民身份证法》、《户口登记条例》等法规中均有体现。

2.户口在户籍制度设计之初就存在着内在的定位冲突。户籍制度在制定之初就被赋予了两种功能,也即国家制定与实施户籍管理的两个目的;正是这两个目的造成了户口的内在冲突。

一方面,户籍制度被赋予人口统计的职能,国家期望通过户口调查与统计来实现人口统计,因而户口被定位为不具备任何价值的居民身份与居民家庭证明或凭证;另一方面,户籍制度又被赋予社会管理控制的职能,国家期望通过户口将居民分成不同的种类,并将户口作为分配社会福利、发展机会的依据,因而户口被定位为具有附加价值的凭证。户口定位的内在冲突,为日后户籍制度实施中产生的种种弊端埋下了祸根。

3.户口管理中的冲突。户籍制度具有社会管理(即社会控制)的功能,而户口分类对于分类管理户口的前提,例如对社会有潜在威胁的重点人口,当然要采取严厉的管理措施;对于城镇户口,由于在五十年代历史条件下,城镇人口的文化程度通常较农村人口高,而当时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口,因而城镇户口的人在社会福利、就业等方面享有较多的机会。明确不同种类的户口,对于社会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户口进行分类,是户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户籍制度中,为了确定户口的类别,需要户籍管理部门进行审查甄别。

前面论述过,由于不同类别的户口与社会福利、个人发展机相连接,导致城镇户口、特别是大城市的城镇户口成为一种有着巨大附加价值的资源。因此,对进入城镇户口、尤其是大城市城镇户口的户口调查与审批就有了特别的意义。如果说户口定位的内在冲突是日后户籍制度实施中种种弊端产生的根源,那么户口审批则就是户籍制度弊端显现的导火索;这一切都是户籍制度实施之初就存在的。

二、我国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的弊端

我国户籍制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实施以来,在降低人口统计成本、控制社会实现稳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户籍制度在实施中所引发的问题与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一)“黑人黑户”问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间,户籍制度在实施中基本上没有出现突出的弊端或问题;但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并实行《准生证》制度,要求对新出生人口进行户口登记时要审查其是否具有《准生证》以后,以及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出现了人员大流动以后,“黑人黑户”问题就出现了、并逐渐为广大社会公众所关注。

所谓“黑人”,就是指那些由于没有被登记在户口档案中的人。“黑人”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在计划生育制度实施后没有获得《准生证》的超生婴儿;二是由于其他原因而失去了户口管理档案中户籍登记的人。由“黑人”组成的家庭,就是“黑户”。

我国社会中的“黑人黑户”究竟有多少,由于缺少相关统计资料,难以提供精确数据。据《工人日报》在2005年的一则新闻披露,“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超生情况和公安机关、统计部门及人口计生部门的统计差别来看,我国大概有1000万左右没有户口的''''黑人''''.”[4]

“黑人黑户”现象的存在,首先是直接导致以户口登记资料为依据的人口统计数据失灵。为了解“决黑人黑户”所引发的户口统计数据不准的问题,户籍部门不得不在全国人口普查期间采取“赦免”的方式,对“黑人黑户”进行补登。其次,由于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个人发展等相交炽,没有被户口部门登记的黑人黑户不能办理身份证与户口簿,从而在接受教育、就业、办理保险、购车购房、结婚登记等方面受到影响,不能享受正当情况下的相关社会福利和个人发展机会,现行户籍制度成为“黑人黑户”受损的重要原因。

(二)“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问题。暂住人口,本来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在非户籍所在地短暂居住的人。所谓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就是指长期在某一城市里工作、经商,却不能拥有该城市户籍的人。根据相关资料,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都拥有大量的“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

“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主要包括两类人,第一类是在大城市里务工、经商却没有该城市户籍的人。如果没有通过该城市户籍部门的审批,即使这些人在所居住的城市里拥有了自己购买的房子,拥有了自己的企业,生了自己的后代,居住了很多年,仍然只能算作是暂住人口。第二类就是第一类人的后代,他们由于父辈在大城市里务工、经商而长年生活在大城市,与大城市的孩子一起生活、一起成长,除了不拥有大城市户籍外,几乎没任何区别。

“户籍身份的界定与转变的限制,使公民的初始机会不平等,并影响人的发展。”[5]“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是现行户籍制度中的户籍审批所造成的社会现象。由于我国户籍制度与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以及其他管理制度互为前提与条件,“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及其后代在入学教育、就业、个人发展方面受到限制或遇到不利条件;造成“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的平等权被剥夺、甚至滋生一种“相对剥夺”的情绪。

随着社会的发展,“常住都市的暂住人口”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长期处于“人户分离”状态——被排除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不但造成户口统计资料失真,而且成为城市(流入地)社会稳定的长远隐患。

3.城乡对立、分裂。“乡——城户口划分奠立了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使城市和乡村在利益格局上形成巨大反差,助长了地缘群体和地方保护意识,阻碍了社会整合和良性运行。”[6]

在户口的分类中,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是两种基本的分类;而我国的居民也相应地归属到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两大阵营。如果说在户口分类之初这种户口分类法还有积极意义的话,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已经成为“鸡肋”了——城乡社会的对立与分裂,在相当程度上应当归咎于这种户口分类管理模式。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为了发展工业,制定了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作的政策;而这种政策的执行,在相当程度上与户籍制度实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户籍制度制定实施之初,农村与城市的差异不是太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乡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其中,户籍制度限制了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向城市的迁移,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机会。

在改革开放后,虽然政策允许农村富余劳力进城务工,但由于户口分类管理与城市户口迁入的限制,导致了庞大农民工群体群体——在城里务工、却入了不了城市的户籍;一旦经济发展遭遇挫折,这个群体容易形成危及社会稳定的流民阶层。

另外,户籍制度所引发的违法犯罪问题也是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存在不足或弊端的体现。户籍制度所引发的违法犯罪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户籍管理机构的权力寻租而而引发的渎职犯罪问题,二是不法人员利用人们渴望获得户籍登记心理而实施的伪造、欺诈犯罪问题。前者会损害户籍管理机构作为政府部门的廉洁性,进而提高户籍管理的行政成本;后者则可能催生伪造户籍管理证件的地下产业链,给社会造成的更大、更长远的危害。

三、经济法视野下户籍制度弊端产生原因的分析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实施户籍制度以来,我国户籍制度就对所有居民的生活与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每个人的出生、迁入、迁出、死亡都需要到户籍管理部门进行登记;不同类型的户口在进行户口登记时,户籍登记部门对其审批时所掌握的标准与控制尺度不一样;其中,由农村向城镇迁移、由小城镇向大城市迁移、由普通城市向首都迁移时,控制的严厉程度也随之加大。但是,户籍制度的种种弊端,只有在近十年来日益突出、并成为社会问题的;而且几乎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时出现、并日趋严峻的。因此,在分析户籍制度之种种弊端时,应当将户籍制度置于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背景当中。

(一)经济法学理论认为,身份管理对应于传统社会,自由、平等是现代社会管理的价值。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前期,我国社会属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当时人、财、物的流动的频率与数量都比较小,社会成员间的财富差距不大,因而当时的社会几乎是一个静态的社会;在传统社会的静态背景下,户籍制度虽然也对每个居民的生活与工作也发生影响,但并不很显著。因此,我国户籍制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前期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其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为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功能,同时其作为一种人口统计手段为政府其他决策提供了重要帮助。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形成与分配制度改革以后,人、财、物流动的频率与数量加快,我国已经由传统的静态社会转为流动的社会,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现代社会的开放背景下,自由、平等、权利等成为社会成员的主流价值观念,要求社会控制从“从身份走向契约”。而户籍管理制度却仍然依靠那种几乎静止的户口分类来管制社会成员进而实现社会稳定,已经不合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甚至成为开放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力。

(二)根据经济法学理论,审批式的政府管制模式需要重新审视。

在户籍制度中,户籍审批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人们在申报户口登记过程中,都需要户籍管理机构的审批。例如,在出生登记中,户籍登记部门要在登记前要对申请人是否有出生证、准生证、父母的户籍类别等内容予以审核,通过了审核才予以登记;在迁入登记中,户籍登记部门首先要审核申请人的户籍类别与迁入理由,申请人只有通过了迁入地户籍管理机构的审批才可能获得《准迁证》;申请人凭《准迁证》回原户籍地办理《迁移证》时还得再次接受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甚至居民办理死亡登记时还得接受户籍管理机构的审批。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范围并不限于户口登记,户口管理机构还审批居民的身份证明、品行证明等。在社会生活中,居民经常需要到户口管理机构办理身份证明、亲友关系证明、无犯罪记录的品行证明等身份证明;也需要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户口管理机构对户籍登记审批的依据,主要是户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户口登记条例》、《居民身份证法》、《居民身份证法实施细则》等;但不限于这些法律法规。如在办理婴儿出生登记时,户口登记机构在审批中还要审查该婴儿的出生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即是否有计划生育部门的《准生证》);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户口管理机构在办理迁入登记中的审批时,还适用当地的地方性法律法规。

当户口成为分配社会福利的一种依据的时候,户口管理机构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因而人们有理由期待其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但是,由于户口管理机构办事的模式主要是审批制;而审批制作为政府管制的一种模式,本身是有缺陷的。

根据经济法理论,审批制是传统政府管制模式的核心。“管制理论的维护者认为管制的出发点是公共利益”,但“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首先对其目标表示怀疑”,施蒂格勒运用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方法分析了管制的产生机制,即政府管制的利益机制。“施蒂格勒把政府管制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市场,管制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供给者是政府官员,需求者是某种社会阶层”;根据市场价值规律,“管制的购买者和供给者都按效用最大化目标行事、并按成本——收益比较原则进行选择”[7].

在户口管理制度中,户口与社会福利紧密联系在一起,户口成为分配社会福利的主要依据,户口管理机构的审批制则是政府管制社会福利的一种主要模式。根据经济法理论中政府管制理论的基本观点,户口管理由于政府管制模式而形成了一个市场,在这个市场里,供给者是户口管理机构,需求者是想获得户籍登记的社会阶层(或社会成员);在这个“户口市场”里,供给者与需求者都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而选择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者——户口管理机构的权力寻租、户口需求者为获得户口登记而穷尽一切方法的现象就都产生了。

户籍制度的最初功能设计是人口统计与社会控制,但由于将户口分成为同的类别、并与有差别的社会福利分配制度联系在一起、加上采取了户口审批的政府管制模式,最终使得户籍制度的种种缺陷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

四、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路径的思考

由于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与不足,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在关于选择户籍制度改革路径方面至今仍未达成共识,甚至有学者建议“取消户籍制度”。

(一)消除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的弊端不以取消户籍制度为前提。首先,户籍制度的目的也即其核心功能,是人口统计与社会控制;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设置或保留人口统计的机构或智能,也需要基于人口管理的社会控制机构或职能。如果因为户籍制度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就取消户籍制度,那么国家还得建立其他的制度来替代户籍制度的人口统计与社会控制,一方面导致国家原先为施行户籍制度而作的投入成为沉淀成本,另一方面国家还得为建立、施行新的人口统计制度再花费更多的成本。

其次,由于户籍制度已经实施多年,在我国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而稳定的“社会生态”。如果贸然取消现行的户籍制度,则可能给居民的生活与工作造成极大的不方便,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消除户籍制度在施行中暴露出来种种弊端的根源,并不是以必须以取消户籍制度为前提的。即消除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之各种问题与弊端的目标,是可以在保留现行户籍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的。

(二)在选择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时,应当坚持“保留户籍制度的人口统计与社会控制功能,消去影响户籍制度统计失灵、阻碍社会公平进而危及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原则。在改革的措施方面,可以考虑为户口减负,即去掉寄存在户口上附加价值,还户口的身份凭证之本色;就能够消除户籍制度所引发的“黑人黑户”、“常住城市的暂住人口”等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而为“户口减负”的措施,只需要改革现行户口管理中的政府管制模式——用注册备案制代替现行审批制。

所谓注册备案制,就是指在户口管理制度中,户口管理机构对于居民申报户口登记的,只作形式上的审查,如果申请人所提交的材料在形式上符合相关要求,即予以登记。户口注册备案制与户口审批制的最大区别,就是后者对户口登记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如要求出生登记申请人提供准生证、入户登记申请人提供政府其他部门的许可证件等),要求户口管理机构在办理户口登记过程中对于需要户口登记者进行严格的审查;而前者对户口登记不再规定严格的限制条件,户口登记机构对于申请户口登记的人不作严格的条件审查,只需要简单核实申请人的身份,即予登记。

采用注册备案制的户口管理模式,能够消除现行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同时,也能够促进户口与寄托在户口上的各种社会福利制度的分离。当然,采用注册备案制取代审批制的户口制度改革,可能在改革初期会对现行社会福利分配制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平等享受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终将实现。

【注释】

[1]【美】诺思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2]转引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王芳,户籍改革的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1),02.

[4]王金海,1000万黑户的荒诞[N],工人日报,2005-03-13.

[5]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29.

城市化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城市管理机制;创新体制;体制改革

一、我国城市管理机制的现状

(一)城市管理复杂化。中国的城市化正处在由“经济发展型”向“民生福祉型”的转型时期,国情较复杂,千百个城市的不同地域、文化及民俗习惯等差异致使具体的城市管理体制不能一蹴而就。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都市圈的大幅扩容,城区面积和人口、车辆、建筑规模不断增长,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课题和新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思想理念、追求取向、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公众对适宜人居住城市标准有了更高要求,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压力和难度。(二)管理模式粗泛化。正因为国情的复杂性,政府在城市管理机制上出台的诸多政策、法律、法规不能面面俱到,与时俱进。政府的各职能部门管理相对独立化,整体管理模式粗泛化。其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程度较高,关联性、协调性、统一性较弱。尚未形成完善的大数据、云服务的网格化管理。信息的片段化削弱了政府服务质量。(三)管理观念差异化。我国人口众多,分布极广,且文化程度、贫富程度不均。城市也相对分为几线城市。在目前的城市管理体系下,权威机构的总体统筹协调功能仍然倾向于城市建设,市政建设多看重于经济效益和近期利益,对社会效益、长远利益、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视程度不够。建管齐抓的指导思想还未起到主导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管理因利益放手,规划为开发放行,环境向建设让路的问题。(四)监督意识淡薄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民的文明程度和法治观念还有待于增强。政府对公民自律和普法的宣传力度未及时跟进。目前城市管理的关联性较强,呈现系统复杂、条块交叉、层级互管等现象。市、区、街包括社区的职能定位重叠,各个层级之间的管辖范围尚未理顺。社区管理模式还在探索完善之中。综合执法体系还不够健全,执法人员法治水平、法制意识有待提高。交叠的管理体制使执法人员和公众的监督意识淡薄。因此,城市管理重中之重是要加强城市管理的机制改革。调整城市定位,抓好科学管理;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修缮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综合治理,提高公众参与监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便民服务,不断提升我国城市管理水平。

二、创新我国城市管理机制的重要意义

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是推进新时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城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介质,城市管理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保障。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是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提升适宜人居住指标的重要途径,是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有效的城市管理措施,可以切实实现城市规范化管理,优化国土资源配置,提高量化管理效率,增强城市承载能力,营造舒适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是体现现代文明和国民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管理,即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的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它在现代文明进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创新城市管理,实现城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通过建章立制、细化定位、优化流程,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全覆盖。有效整合现有城市管理力量,可通过政府协管、公众监督、媒体宣传等多种途径和载体,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公众现代文明意识,使人们的文明程度与现代化的城市相适应,从而营造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环保、平衡的生态环境,这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创新城市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坚持城市化战略定位,加强智能化政府管理。以政府的决策管理为基础,坚持城市化战略定位,制定完善的行政管理模式,加强城市管理职能改革,强调政府主导监察作用。对管理开展多元化,科技化、信息化的革新,重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公众关系,提高政府管理者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拓展管理思路,监管城市建设、了解民众需求;切实解决管理部门职能混乱、条块交叉、职责互管、组织不力的问题,形成职能清晰、高效统一、协调有序的城市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政府的执法监督机制,明确执法机构的职责权限,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协调市政社区、园林环保、工商质检、卫生防疫、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关系。形成联动执法机制,提高执法监督管理效率。完善城管执法规章制度,确保各部门工作衔接有序、运转顺畅,以高效解决民众呼声高、影响力大的城市管理诸多问题。长远规划城市的基础建设,提升建设管理效能,提高城市管理的综合性、全面性,实现数据的真实化,沟通的实时化。坚持战略定位,加强政府智能化管理,逐步突显政府的有效服务举措,充分满足社会需求。(二)提升科技化管理水平,创新精细化管理体制。结合本国实际,学习、借鉴国外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利用互联网的高效、精准、快捷等优势收集整理大数据信息、建立云服务系统,网格化社会服务资源,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提升科技化管理水平,创新精细化管理体制,细化网格化管理分布,完善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监控,实现城市管理的网格全覆盖。运用现代城市管理理念,细化职能管理系统、市政社区系统、安全环卫系统、宣传服务系统、社会保障系统,逐步走向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轨道。改革政府管理模式,突显政府的服务职能,强调政府的协调监督作用,实现城市管理的规范化与文明化。加大老城区基础建设的投入,不断改善老旧设施,注重城市市容的净化、美化。鼓励、支持科研机构和各类企业,研制生产节能、降耗的公共设施、交通工具、专利产品等,利用高科技处理城市垃圾,使环保举措与经济建设相协调。认真受理民众的举报投诉、建议求助,形成受理及时、记录详实、处理快速的城管指挥调度机制。提升城市建设与管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城市管理达标率与经济发展增长率的同步性。(三)提高公众化参与力度,体现社会化协调管理。政府在依法管理、协调监督的前提下,引导公众增强参与意识,提高文明素质,遵守社会公德。提高公众化参与力度,体现社会化协调管理,大力支持公众与社会团体参与城市管理与监督,提升民众自动管理、自觉监督的能力,形成城市管理多元化共治理的局面,确保公众的诉求渠道畅通,参与方式多样、管理监督有效。增加政府管理透明度,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职能部门、网络媒体的监督作用,以促进执法人员依法办事、文明执法的自觉性。加大城市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监督,切实解决影响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满足城市公众诉求的需要。加强普法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四)健全服务性公共管理,完善人性化保障体系。健全服务性公共管理,完善人性化保障体系是改革城市管理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政府应对城市服务性公共设施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多元化服务型公共管理,调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种社会资源与力量,组建公共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围绕城市管理,形成协同参与、目标明确、管理互补、涵盖面广、及时有效的服务性公共管理机制。同时完善人性化的保障制度,完善基本的医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全国一卡通缴存服务;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统筹发放;完善社会救助、军队优抚、就业服务等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性化、社区化管理。政府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扩大社会保障金基数巩固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城市管理机制的正常有序进行。

科学、精细的城市管理是维持城市和谐稳定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和有效手段。政府将创新机制引入到政府组织制度规范管理中,充分发挥城市管理机制的职能,提升城市管理效果,以有效的创新模式,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增强城市经营管理,坚持城市化战略定位,创新精细化管理机制,确保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珏林.城市管理方式的理论创新研究[J].中华建设,2017(08).

[2]王厚禄.城市综合管理执法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法制博览,2018(14).

城市化管理范文篇7

随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城市管理体制的实施和逐步完善,城市管理重心逐步下移。“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改革对街道办事处内部组织结构与权力格局的地位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一级管理层面得到明确。“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组织创新,缓和了原有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矛盾。

近年来,我区各街道的经济、社会各方面快速协调发展,对街道功能的更好发挥起了支撑作用。街道办事处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成为社会许多工作的重要依托和落脚点。相对于如此多的任务,街道办事处被授予下列权限:部分城区规划的参与权、分级管理权、综合协调权、属地管理权等,其职能已完全涵盖了一个区域性政府的全部职能,除了没有人大政协外,已经俨然是一级“准政府”。据了解,当前我区街道具体工作已达多项,而且近两年随着城市迅速建设发展,又有更多、更重的任务下放到街道,如去年开始实行税收“属地征管”以及即将实行“在地统计”等。

当前,在强调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和加快“两个率先”步伐的新形势下,街道工作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亟待进一步改革。主要是街道日益重要、繁杂的功能、职责和街道被授予的权力、权限不相吻合,“责权”不统一,条块矛盾在新的基础上不断产生,虽为一级行政主体,也存在很多管不了但又不能不管的尴尬局面。建议市政府以加强城市管理为主题,继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加大街道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确立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基础地位,把街道办事处建设成为责权统一、行为规范,能够有效履行辖区综合管理职能的行政主体,并以此带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的完善,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安全、整洁、方便、舒适的社会环境。

二、城市管理情况

(一)城市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近两年我区提出了“管好城内、提高城外、辐射社区”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重心下移,建立并发挥执法分队、协管员、保洁员三支队伍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切实落实好长效管理措施,努力服务城区经济,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第二十八届世遗会在我区顺利召开作出了贡献,在去年多次检查考核中获得七个第一名,三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我区的两名执法队员还荣获了03年度苏州市“十佳城管队员”称号。

1、不断加强城市环境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考核工作。实行城市环境管理目标责任制,与街道及有关部门签订《城市环境长效管理目标责任书》,把长效管理和创优活动结合起来,健全日常管理体系,加强长效管理网络。同时不断完善检查考核机制,在检查的内容方法及管理措施上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加大了新村及农贸市场和个体疏导点的整治力度,将环境管理的重点向社区内部延伸。在城管、街道、环卫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市容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2、积极推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重心下移,建立并发挥“三支队伍”的重要作用。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要求,我区积极推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重心下移,建立并发挥三支队伍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执法局和街道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城市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水平。去年率先在全市开展了行政执法人员派驻到街道工作,真正落实了街道层面的执法队伍。目前街道层面的城市市容环境日常管理工作和行政执法工作已基本做到有机衔接和紧密结合,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工作的快速反应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同时加快组建协管员、保洁员队伍,探索保洁工作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关于苏州市市区城市环境长效管理的意见》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聘82名协管员。为主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加快城市保洁机制的改革步伐,推进街巷新村保洁市场化运作,按照“抓重点、勤探索、出经验”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街道城管科、协管员、保洁员、社区居委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相互督促、共同努力的工作模式,积极探索保洁市场化的新路子。

(二)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

1、体制机制不顺。城市管理局近两年才成立,工作中遇到了很多体制机制上的矛盾,责权不统一,有责无权,给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如卫生问题,属于大城管的概念,但城管局不负责具体工作。又如负责社区环境卫生的有多支队伍:清扫路面的黄马甲、清理绿化带的绿马甲,还有清理乱涂乱贴的队伍,虽然分工明确,但效率低下。建议成立一支综合队伍,承包路段,这样省钱也便于管理。我区也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探索,如最近要施行的“三位一体”的城管体制,即成立城市管理科(负责协调、敦促、检查)、城市管理执法中队(向街道派驻中队,以街道为块进行属地管理)、城市管理协管员中队(负责长效管理、店面管理)。

2、城市管理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如新村中的无证摊点、疏导点,一直是城管工作的难点问题。但又有其存在的理由,给予居民群众购物的方便。建议在规划新村时要加强配套设施,如借鉴“邻里中心”,建立新村小商品市场、小型超市等,既提升了档次,满足了群众需求,又解决了环境问题。

3、缺乏执法安全保障机制。在我们执法过程中,暴力抗法的事件屡有发生,城管工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建议市政府加快制定这方面的政策,如成立城管公安分局等,以切实保护城管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加大执法力度,稳定工作队伍。

4、城管经费不足。目前,城管经费市区各承担一半。但市里承担的只是按人头费计算的一半,其他如装备费、城市管理的各项费用等均不含在内,因此实际上市里下拨的经费不足一半,使原本就比较拮据的经费更显不足。

5、城管工作人员人数与承担的职责不相协调。目前,我区经行政区划调整以后,区域面积已达3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和外来人口及流动人口达40万左右。区城管局机关有8人,在一线工作的16人,相对于所担负的众多职责而言,编制不够、人员缺乏。

6、媒体宣传教育不足、居民素质有待提高。建议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市各大媒体应多多正面开展相关的报道,杜绝不公正报道的现象,要让群众理解城管、支持城管,为城管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7、着装问题。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统一着装的通知》所列出的经批准统一着装的部门中,并没有城管部门。而统一着装,其实行目的是作为一种执法工作服饰,方便执法。同时,也是维护法律尊严的一种表现,体现了执法队伍的规范性和权威性。建议恢复统一着装。

三、市政建设情况

(一)我区市政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市政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努力打造一个最佳人居和创业的城区。仅去年我区在市政方面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有:投资30万元改造和清理了群众呼声较大的22条道路和106座化粪池;投资60多万元进行了区内道路维护和下水道养护;投资525万元对我区的防汛设施进行改造和维护;建设完成17个小游园,新增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实施完成了养蚕里新村一社区和37号街坊的老新村改造及我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线路上39块绿地的绿化工程。

在老新村改造方面,我们能充分考虑绿色生态、车位停放、健身活动、环境美化等多种因素,突出了以规划为龙头,“规划最优”的新概念,实现了景观与环境的协调。从改造效果来看,得到了居住地群众的认可。但受老新村改造条件所限,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区还分散存在的低洼地面积达680万平方米,需改造户数达29000多户;无地队占地面积达66万多平方米,需改造户数达1500多户;城中村占地面积达7.7万多平方米,需改造户数近500户。同时我区共建成小游园24个,总面积达到29000多平方米,在建还有6个,均需要日常维护,任务还非常艰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资金问题。目前我区的市政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区内企事业单位征收的一部分费用得不到落实,仅从绿化费及义务植树统筹费的征收来看:2002年不足6万元,2003年更不足5万元,很难适应目前市政建设发展的步伐,资金存在很大的缺口。市、区两级政府已经投入大量的资金,只保障了我区市政建设的基本费用,也就是日常开支,如年内因城市整体需要,突发产生的工程,其经费就很难得到保障。没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就会影响到工程质量,拿绿化工作来讲,可能应为一级养护的就只能降为二级或三级了,对缺损的绿化也不能及时地补上。

对此,我们要努力实现资金链的健康发展。我们可以尝试在市政建设过程中构建资金链,可以考虑“三个一点”,即政府出一点、社会筹一点、企业让一点。出、筹、让的形式上,我们还要不断地创新、实践、总结,建议重点可以推行公用事业民营化,这样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在具体操作上,政府可行合理地借助于市场效应,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地吸引和筹集资金;在形式上可以引用竞争机制,采用社会公开招标。以此培育一批能够从事公用事业的民营企业,重点扶植原建设局系统下属的单位,帮助他们适应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我区逐步实现公用事业民营化。

2、技术问题。市政建设工作技术要求高,涉及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所以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要高。目前从我区的市政建设队伍来看,除技术人员外,工程施工人员多数为外来民工,其技术水平低下,甚至出现野蛮施工等现象,人员的技术水平低下。

对此,我们将加强技术培训,倡导终生学习的新理念,要求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对专业技术培训,可以委托有关专业单位进行,以此全面提高我区市政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与市场竞争力。

3、管理问题。市政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以往我们的管理基本以概念式管理和经验式管理为主,既要管理好日常工作,又要管理好突发事;既要顾及到完成政府的工作任务,又要照顾到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对此我们将逐步实现可持续的科学管理。市政建设的科学管理主要指的是区内市政建设的整体性、统筹性和依法性。第一步是要对全区的市政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数据处理,即通过对市政建设的工程项目,进行整理、汇总、存档,通过电子信息化处理进行科学地分析比较,建设一整套评估体系,再结合我区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整体发展的规划。第二步就是统筹协调。目前我区的市政建设中一个项目就可能涉及到城建、交通、通信、水利等好多家部门,如何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进行统筹协调是个难题,建议市政府建立工程协调的专门领导机构。第三步就是依法管理,保障科学规划的准确实施,不折不扣地完成规划中的要求和任务,保证体现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要求;通过依法管理,实现政府划拨资金、社会筹集资金、企业让利资金的落实到位,保障市政建设的适时开展。

四、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

(一)当前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区当前的劳动保障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已成为制约劳动保障工作和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的瓶颈,亟待研究解决。

1、失业人员增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持续加大

主要原因是: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下岗保障与失业保障并轨工作加快推进,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来的农村成为城镇,大量农民变成了城市居民,存在着就业问题;苏州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员来苏就业,加剧了就业压力;每年有大量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城区就业岗位对劳动力素质技能的要求与劳动力供给的不匹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劳动者就业空间相对狭小,分流难度加大,给我们城区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和难度。

2、养老保险扩面难度大

养老保险扩面工作一直是劳动保障工作的难点之一,对于用人企业,我们一方面要做好经营者的工作,鼓励他们为员工参保,完成社保扩面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要从发展区域经济的大局出发,为企业加强服务,创造良好经营环境,保护经营者的积极性。从长期看,可以通过服务推动企业发展壮大,以发展推动社保扩面工作,实现扩面工作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互动。但短时期内,每年一定数量的社保扩面指标,完成任务的难度较大。

3、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制、体制建设滞后

目前,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岗位上一般2人,经费由街道支付,社区还没有劳动保障协管员,由于人手少,经费少,街道劳动保障工作难以深入。随着劳动保障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作重心的不断下移,街道和社区劳动保障机构任务很重,工作量很大。因此,当前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机制、体制建设已明显滞后于工作的需要,必须要有较大的改变。

(二)下阶段劳动保障工作的一些思考

我们认为必须实现以下四个方面转变:

1、工作重点转变

做好新形势下的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当前政府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城区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要从生活保障转到就业保障上来,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我区劳动保障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抓好就业岗位的开发。把发展服务业和私营个体经济作为今后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帮助困难弱势人群再就业。二是抓再就业优惠证的落实。三是抓就业培训和服务。

2、服务载体要转变

要由传统的封闭式、机械式服务转变为开放式信息化服务。建设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和工作平台,是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新发展的主要基础和载体。随着劳动者保障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劳动保障原有办公工作模式已明显不适应工作的需要。当前我市正在着力推进市、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网络平台建设,我区要努力推动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个到位”,建立开放式信息化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

(一)近两年综治工作主要成果与基本经验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综治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连续获得了省、市荣誉称号。

1、基层“创安”活动。已建安全文明小区115个(省级5个、市级40个),安全文明大院45个,小区内共有居民的45%。小区内呈现出案件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良好态势。在特色街区开展创建“平安街区”活动,在居民住宅区开展技防设施建设,认真落实电子防盗门实事工程。

2、群防群治活动。已建92支社区治安志愿者巡逻队、公民道德义务巡逻队共计2837人,34支社区义务消防队计973人,小区“四护”力量836人,治安信息员2700多人。

3、社区综治工作。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社区配备民警和外来人员协管员。社区“一组二会三室”工作网络健全,人员、经费、场所、制度落实。创“无毒社区”工作全面推开,社区法制教育机制不断健全,法律进社区、进家庭、进单位、进校园等活动开展正常,建立了68名优秀干警的社区法律顾问队伍。外来人员管理工作、境外人员及其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规范。“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正在启动,维护残疾人权益工作有力。

4、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健全了区、街道、社区和单位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了区、街道调解中心,规范了民调和信访工作的开展,加强了对民调工作的培训和指导,使“维稳第一道防线”的效能进一步强化。以公安为主力,街道综治办、社区居委会、治安信息员、治安积极分子和居民骨干为基点,构建了全方位的信息网络,强化预警性信息的挖掘。

(二)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1、社会稳定工作。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大量的不稳定隐患产生和暴露出来。引发的原因主要是拆迁安置,当事人对补偿标准不满。当前的拆迁安置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否出台一些补充政策适当提高补偿标准。还应严格区分不同性质的拆迁,同时要进一步增强拆迁规范、透明操作程序、提高拆迁队伍的素质。

2、外来人员管理工作。近年来,外来人员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每年要占违法犯罪案件总数的70%。在外来人员管理方面,手段以打击整治和登记管理为主,缺乏其它明显有效的手段。今年,根据市委政法委的部署,各地开展外来人员集宿管理工作,但在古城区实施有较高难度,市委市政府能否针对城区特点出台一些办法措施帮助古城区落实这项工作。

3、治安辅助力量配备。目前治安辅助力量主要有三支队伍:外来人员协管员、公安联防、治安辅警,在维护治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外来人员协管员、公安联防经费不足、待遇较低。特别是与治安辅警队伍在待遇上的明显差距造成了队伍的不稳定。目前,区委政法委与劳动部门协商,为符合“4048”条件的协管员享受一些公益性政策。市有关方面能否出台一些公益性政策,使他们尽可能多地享受公益性优惠。另外,建议对这三支队伍进行调整,按照类似于城管执法局的模式,在适当减少人数的基础上统一管理、统一待遇、统一服装。

城市化管理范文篇8

一、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现状

1.贫富差距加大,德育管理难度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直接影响之一是拉大了贫富差距,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这种现象尤为明显,一些农村居民能够抓住机遇,主动创业,而一些农村居民依然只能依靠农业收入与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家庭收入的严重不平等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德育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中,学生之间因因为互相攀比而引发偷窃、冲突等等,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都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小学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难度。2.多种文化的冲击,德育管理内容增多。经济全球化与农村城镇化是当前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与潮流,对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多种形式的文化与意识也不断流入中国,小学生心智发展不健全,区分事物对错的能力相对较低,极有可能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比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求新求异”等等,这对于青少年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但目前绝大一部分农村小学并没有意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设置相关的德育教育课程,使德育管理问题隐藏着诸多潜在的危机。3.高科技网络发展迅速,德育管理范围扩展。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不仅仅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大部分农村家庭都已经购买了电脑,智能手机等等,一方面给予农村小学生更多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开拓眼界的机会与平台,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重要问题:沉迷网络,封闭自己、拒绝与他人沟通,网络世界一些色情、暴力等等信息也会大大影响着小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这是当前影响与限制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农村小学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必须考虑的重点与核心。

二、基于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开展德育管理的具体措施

针对当前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特将推进与改革德育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扩展德育教育内容,突出德育教育的时代性。为提高农村德育教育的时代性与时效性,农村小学德育管理人员要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状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增加与调整德育教育内容,使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始终与社会发展、学生需求同步。比如,农村小学教师应坚持从社会热点事件中汲取信息,比如“该不该扶起摔倒的老人”,“是保持冷漠还是伸出援手”等等,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使小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与洞察社会热点事件,也让农村德育工作与时俱进,长期有效。2.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变革德育管理理念。坚持学生本位的管理管理理念不仅仅是转变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方式与模式的重要动力,也是激发小学生参加各种德育活动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根本保障。为此,农村小学要彻底变更传统的机械、僵化的灌输式的德育教育方式,尝试推行“体验式”、“自主式”德育教育方式,比如教师可设置“发先你身边的美丽人物”等主题,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体验学习等等方式搜集资料,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教育,受到启发,从而大大提高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质量与作用力。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扩展德育管理工作范围。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内容反复、项目众多的复杂工程体系,需要学校、家长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其中,构建德育管理网络,才能使德育管理渗透到小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更加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身心健康。具体来说,农村小学可以组织家长成立“德育小组”,邀请家长参加到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中来,并时时汇报学生的实际状况,协助学校及时调整德育工作内容与工作内容,同时要加强与德育专家的密切联系,定期开展相关讲座与座谈会,为教师传达最新的德育工作方式与工作理念,解答学校在推行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使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高效性与科学性,让农村德育管理工作实现突破性的进展与进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社会道德观、价值取向也发生了转变,而在学校教育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对道德教育造成了冲击,使学校德育管理工作面临全新的挑战,在这种大环境下,小学农村德育工作者更要主动去调整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立志于小学农村德育工作的现状,优选德育管理模式,构建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进一步凸显小学农村德育管理工作的现实价值与深远意义。

作者:仲伟岳 陈艳飞 陈庚 单位:吉林省蛟河市漂河镇青背九年制学校

参考文献:

城市化管理范文篇9

现就我市导游员社会化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途径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导游员基本情况

到目前,我市共有持证导游员1496人,其中:旅行社导游员524人,社会化管理导游员972人。在这些导游员中,按考入时间分:1980年至1990年考取导游资格证的125人,1991年至1999年考取导游资格证的595人,*年至*年考取导游资格证的776人;按年龄分:51岁以上的20人,41岁至50岁的81人,31岁至40岁的657人,20岁至30岁的731人,20岁以下的7人;按等级分:具有高级导游等级的5人,具有中级导游等级的75人,具有初级导游等级的1416人;按知识结构分: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人,大学学历的143人,大专学历的676人,高中、中专学历的674人;按语种分:外语导游80人,普通话导游1409人,地方语导游7人。

二.我市导游员社会化管理的开端

我市社会化管理导游员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时的情况是导游队伍整体松散,管理无序,导游证随意挂靠,旅行社对所管辖的导游员失控,导游队伍成了一盘散沙。最为明显的是一些导游员自由出没于*山庄两宫门前强行揽客,未经派遣带团,一度影响了旅游城市的形象。随着国家旅游局《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出台,我市旅游局建立并赋予导游公司承担管理社会化导游职能的模式基本形成。导游公司将处于松散无序状态下的导游从业人员管理起来,进入有序的轨道。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建立起一层抓一层的组织机构,把那些虽然名义上在旅行社,但实际上“飘”在外面的导游分离出来,划归导游公司,明确其归属,编入导游公司的组织机构中。导游公司承担起对入编导游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为其注册登记、建立档案、组织培训、负责派遣、实施监督。除此,明确派遣范围。导游公司与旅行社业务不同,旅行社导游员只承担为本社带团任务,而导游公司则面向全社会的对导游的需求。通过报纸发公告,把导游公司这种管理形式及其所承担的任务向社会公布,所以,就形成了除为旅行社弥补导游不足外新的客源市场,各单位来客、会议人员参观,甚至连市民游览也从导游公司聘用导游。这样,就完成了导游员从旅行社到导游公司职能的转变。同时,也得到了社会上对导游公司的认可。

三.导游公司管理的手段

导游公司要想正常的运转,必须有一套符合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使导游员自觉自愿地进入管理程序。首先,建立制度。规章制度是规范行为的有力保证,导游公司的运作,同样离不开制度保障。一是日常管理制度。从导游公司运行的各个环节出发,对导游员带团过程中的行为加以约束,使之有所遵循,解决无章无序问题。二是组织管理制度。凡是入编导游公司的导游员都要签定导游合同,明确奖惩原则。导游员调动时要履行相关手续,不能随意跳槽。三是服务质量监督制度。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的内容进行分解量化,使之成为可操作性的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四是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岗位约束,使管理者同被管理者形成相互监督、共同提高的结合体。其次,明确奖惩。落实奖惩对严格制度起着推动作用,只要按制度办事,必将体现在奖惩严明上。必须该奖的奖、该罚的罚,毫不含糊。对竞争上岗优胜者,发放奖金;对收到游客表扬信的给予公开宣传,树立样板;对获得省以上荣誉称号的,给予免检待遇。反之,对违规违纪人员,给予停团、通报批评和不得参与评优活动等处罚,使被奖者和被罚者形成鲜明对比。其三,素质培养。这里面包含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1)开展岗位培训。请省、市有名望的专家、教授讲课,每年集中授课时间都达到56个小时,从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到岗位技能、业务知识进行全方位灌输。(2)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在竞争上岗答辩会上,人人上台讲演,评委打分,按先后顺序确定上岗人员,末位10名暂停上岗。(3)评先选优。每年评选一次服务质量标兵;每两年评选一次“十佳”导游员。其四,亲情服务。导游公司对导游员除采取正常管理措施外,还注重亲情式管理方式,关心导游员的生活。暑季,发降温糖茶;导游员生病,专门探视;导游员结婚,赠送影集相册;接团淡季,组织导游员出外考察学习。这些,都使导游员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

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使导游员产生了强大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最终体现在良好的服务上,赢得了好的声誉。导游员陈艳萍在给信息产业部电子专家组一行13人带团时,由于服务热情、讲解生动,体现了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客人返回后致信给予表扬。有些导游员由于接待服务水平较高,连续几年被客户指定带团。特别是在今年*山庄肇建300周年庆典活动中,抽调60名导游为大会服务,赢得了好评。

在*年省市组织的“十佳”导游员评选活动中,导游公司有2名导游员获得省“十佳”导游员称号,有4名导游员获市“十佳”导游员称号。在2003年全省导游员技能大赛上,我市唯一获得“十佳”导游员称号的也是导游公司的导游员。

四.导游公司应注重的几种关系

导游公司在运行实践中,对主要面对的旅行社、导游员和保险公司要注意搞好协调,按照职责,依照规章,充分履行权利义务,处理好三方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导游公司与旅行社的关系。导游公司为旅行社提供导游中介服务,旅行社导游不够时到导游公司聘用,并与导游公司签定协议书,聘用期限为一年期聘用和临时聘用,旅行社承担导游员聘用期的劳动报酬和违纪责任。旅行社临时聘用导游公司的导游,须先通过导游公司开据派遣证,导游员凭派遣证到旅行社接团,使用旅行社接待任务单,打旅行社社旗。带团结束,将写有旅行社鉴定意见的派遣证交回导游公司,以备考核用。导游公司为旅行社提供导游服务为无偿行为,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是正确处理导游公司与导游员的关系。导游公司管理的导游员为社会兼职导游员,凡不具备旅行社专职导游员条件(即:发工资、上养老保险、签定劳动合同)的导游员一律进入导游公司管理。导游公司负责对导游员进行日常管理、教育培训、建立档案、代办导游证、年审和奖惩。导游公司每年对导游员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鼓励学习,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提高导游服务水平。每2年评选一次“十佳”导游员,树立样板,先进带后进。被评为“十佳”导游员的享受一定优惠政策,以此增加带团率,同时,也能够增加个人收入。

三是正确处理导游公司与保险公司的关系。导游公司为导游员代上人身意外险(应在导游员自愿的前提下)。游客的保险由旅行社上,导游公司不负责。

五.导游公司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1.要严格把好旅行社专职导游编制关,旅行社对“专职导游”必须发工资、上养老保险、定合同,禁止旅行社有挂靠导游存在。

2.导游公司要加强自身建设。①导游公司要有完善的制度,用制度约束人。从岗位要求、纪律约束、奖惩等方面加以规范,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②导游公司要与导游员建立紧密型的关系,使导游员对导游公司有一种“家”的感觉,增强依赖性和信任程度。这样,导游公司的根基才能得到巩固。③导游公司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培养名牌导游。通过不同方式,推行精品战略,打造代表旅游名城形象的知名度较高的高品位导游,使之在导游队伍中成为标杆,在导游市场上占主导地位。④导游公司要同旅行社建立良好关系。要不断提高信誉度,为旅行社提供方便,不断沟通相互之间关系,使旅行社感到从导游公司聘用导游的有利条件所在。

3.要广泛做好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导游公司是一种新生事物,要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必须做好宣传工作,让人们了解导游公司的职能,同时,也扩大客源市场。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宣传媒体,形成广泛的舆论氛围。

六.未来导游员社会化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是发挥“蓄水池”作用。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导游队伍的规范,导游公司在未来导游员社会化管理机制中,将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导游公司应该在旅游业发展中作为主体结构存在,逐步与国际接轨,即旅行社不留太多专职导游,其余大部分进入导游公司,而这种导游公司管理导游的机制以其灵活的运作方式,将逐步得到社会承认。所以,导游公司作为社会化管理导游员的部门,必须要发挥“蓄水池”的作用,为旅行社储备导游资源,旅行社导游不够,可以从导游公司选择聘用,聘用期限为一年、半年或临时聘用,旅行社与导游公司签定聘用合同,并承担管理及带团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责任。

二是实行准入制、待岗制、淘汰制。准入制:每年对导游员进行一次竞争上岗,考试合格者允许上岗。待岗制:凡未通过年审、年度竞争上岗考核不合格、上年度在IC卡中一次被扣满10分人员下岗待岗一年。淘汰制:①连续3年未通过导游员年审者;②连续3年未从事导游活动者;③连续3年竞争上岗考核不合格者。符合以上情况之一者,自然淘汰出局。

城市化管理范文篇10

今天,区政府在这里召开现场会,主要是交流农村城市化管理试点工作中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下一步农村的容貌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刚才参观了金山街道办事处农村城市管理工作的现场,并听取了金山街道办事处先进经验和做法,翟山街道办事处、金山村作了经验交流,现场会开得很成功,对今后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很有推动作用。下面,我结合今天的现场会情况,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推动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全面开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多数村庄都包围在城区内,有些还地处中心区。同时农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劳动就业也逐步从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生活形式上已实现了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但是,农民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陈规陋习难以马上随之改变,农民居住区内脏乱差现象仍十分严重,与全区城市管理工作和建设徐州现代化特大城市远远不相适应。为此,区委、区政府从年初以来,把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纳入了全区城市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制定了试点工作和争先创优方案,加强了农村的管理工作。各涉农街道和居委会,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不断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村内环卫管理保洁组织网络,创新机制,狠抓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移风易俗,全区涉农居委会容貌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明显提高。特别是金山、茶棚、姚庄、十里、吴庄、杏山子等村在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农村的城市化管理工作树立了典型。总结今年以来的试点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一是各级组织高度重视,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各涉农街道、居委会把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推动农村城市化管理作为加强村民精神文明创建,全面提高村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质量,真正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项实际工作;作为提高投资环境综合指标,发展区域经济的一项基础工作,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专门部署、专人落实,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重视村民素质的提高,为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针对部分村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陈规陋习多,少数村民素质较差的实际,各涉农街道、居委会把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居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广播、板报和宣传材料、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和生活环境的良好氛围。同时,有些居委会还开展了“五好家庭”、“双学双比”等活动,树新风、除陋习,引导村民接收城市生活理念,促进了村民向市民生活习惯的转化。

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为完善农村市政基础设施,各涉农街道、居委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硬化了村内的主次干道和街巷,修建疏导了排水管、沟,新建了水冲式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垃圾房,绿化美化了环境,在硬件方面为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提供了保证。

四是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使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各涉农街道、居委会围绕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多次开展集中整治,彻底清理了村内积存垃圾、乱堆乱放杂物及各种卫生死角,拆除了违章搭建亭棚,清理了违章摊点和墙体野广告,解决了一些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同时,把长效管理作为巩固综合整治成果的重要措施,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成立了专兼职协管和保洁队伍,健全组织网络,严格实行定人、定岗、定奖惩工作机制,并实行挂牌公示和监督考核制度,推动了农村环境卫生的长效化管理。

虽然我区在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要看到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与当前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相比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一是少数单位对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把农村纳入城市管理的总体工作。二是“重建轻管”甚至“只建不管”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成片改造的村民居住区仍沿习农村的粗放式管理。三是宣传教育工作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传统思想、观念、习惯的改变和村民素质的提高仍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这些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以克服。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搞好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我区涉农居委会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了,无论是地理位置、居住条件、就业生活方式都融入了徐州这座现代化的都市。抓好村庄的建设、改造,管理将成为今后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组织部分。各涉农街道、居委会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搞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㈠开展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是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发展的目标定位是争做江北两个率先的领头羊,而我区要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中市内城区争做排头兵、江北城区进位争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城市管理要现代化。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现代化,没有占我区“半壁江山”的原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现代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因此,要把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全区城市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全面实行农村城市化管理,提高全区城市管理整体水平。

㈡推动农村城市化管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快实现小康的基础性工作。城市管理也是生产力,城市环境也是招商引资的资源,这一点大家都已形成共识。市政设施不配套,垃圾遍地、环境脏乱差,使一些本该谈成的项目,就因为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一些小问题,结果功败垂成。在这个方面,正反两个方面都有深刻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在当前,我区农民已几乎没有耕地,招商引资,发展特色农业、二、三产业将成为当前和今后农村工作重点。高水平的城市管理和容貌,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综合素质的真实体现,也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招商引资竞争力。推动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其目的就在于要努力营造一个这样的环境,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率先达要小康的标准,创造一个好的条件。

㈢实行农村城市化管理,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环境卫生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得益。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生活质量和环境卫生水平整体还比较低,传统旧意识、旧习惯使得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还不高,乱倒垃圾、乱仍杂物、违章搭建,随意堆放物品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同时,农民关心环境、热爱家园思想意识越来越浓厚,对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开展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在改善村庄环境面貌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培养农民的现代意识、开放意识和文明意识,增强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热情,加快农村城市化的步伐。

三、整治环境,完善设施,全面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要突出环境卫生的整治、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两个工作重点,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㈠大力治脏,反复治乱。要突出整治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村庄管理的重点,也是影响管理水平的关键。各涉农街道、各涉农居委会要认真分析垃圾积存、保洁制度不健全、保洁不及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全面清理村内各处卫生死角和积存垃圾,建立环境卫生管理、保洁责任制,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不积存;对于乱倒垃圾等行为要采取监督检查、批评教育、行政处罚等办法,确保不再出现新的大堆垃圾积存。要从严治乱。全面清理村内的乱堆乱放,取缔村内占道摊点、拆除违章亭棚;对村民未经批准,非法建房的行为,各街道、居委会要切实负起教育、监督的责任,并按照市、区政府通告和有关法规,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坚决制止乱建房屋的现象;要加强农贸市场和经批准设置摊点群的管理,坚决取缔马路市场。要加强美化、绿化工作。全面清理村内墙体野广告,修补残墙断壁,定期粉刷墙体;增修花坛、绿地,广植树木,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

㈡加大投入,完善设施。要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及生活服务设施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修建村内道路、街巷,创造好的通行条件;要加快村内公厕旱改水工作进程,新建公厕一律要建成水冲公厕,同时要分期分批改造现有公厕;要加快村内垃圾中转站规划选址和建设工作,尽快实现村民生活垃圾定点倾道,集中转运,彻底解决垃圾长期无序倾倒,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同时,各涉农街道、居委会要充分利用村内闲置土地和房产,建设配套服务设施、体育健身场所和文化娱乐场所,完善村级卫生防病设施,全面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各涉农街道、涉农居委会在道路、公厕、垃圾中转站、排水设施等改造、建设中要根据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树立超前意识,合理布局和规划各项建设,为今后的发展留下空间。

㈢创新机制,完善制度。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长效化管理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创新环境卫生保洁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全面建立环境卫生管理、保洁专职队伍和协管队伍,按照城区管理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认真落实各项责任制,实行定人、定岗、定职责、定报酬和监督检查、严格奖惩等各项制度,提高日常管理水平。要积极探索村民公约、村民自治在村内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形式,参照“门前三包”等办法,动员村民维护主次干道、房前屋后、庭院内部的卫生和秩序,人人为环境的改善尽责。

四、加强领导,强化落实,确保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是一项政府综合管理行为,也是一项需要广大群众参与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各涉农街道和居委会要切实把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列入整体工作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落实,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各涉农街道、居委会要高度重视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结合各居委会实际,认真找差距、查问题,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工作总体规划、分步实计划和工作目标,健全机构,明确人员,加强监督考核,严格兑现奖惩,真正把农村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区城管局、执法局要发挥组织、牵头、协调、检查、指导的职能,进一步完善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方案和检查、考核、评比标准,协调好有关部门的关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协作一致,共同管理的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

二是要搞好宣传发动工作。各单位要坚持把宣传发动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项管理工作的始终,积极采取多种宣传工具,各种宣传形式,将农村城市化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市容市貌管理的法规、政策,向群众广泛宣传,大造舆论氛围,形成强大声势,引导全体群众人人动手,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有声有色地把这项活动全面推向深入。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充分认识到村民多年生活习惯转变的艰巨性、长期性,循序渐进,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对各种不文明的现象注重引导,教育为主,以良好的环境、先进的典型去影响他们,避免出现一些工作方法粗暴引起的社会问题。

三是强化检查考核。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有关部门和街道、居委会都要加强检查、考核工作,建立正常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机制,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开展检查考核评比竞赛活动。同时,区城管局要根据农村容貌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定期对各街道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要注重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对管理好的村庄要及时表彰宣传,推广经验,对差的要进行曝光批评,帮助改进,从而使我区农村容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在短时期内能有较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