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调查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5:31:02

毕业调查报告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篇1

一:调查方式及范围:

本次活动主要采取查阅资料、网上调查等方式,针对各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

1:2009年毕业生就业环境:

据统计今年,中国将有611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外加去年未找到的毕业生210万,可预计2009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而08年这一特殊的年间我们不仅遭遇到了金融危机的重创,还经历了刻苦铭心的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下,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2007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一方面我国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萎缩明显,企业校园招聘也相应畏缩。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这给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2009年就业现状:

1.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现在就业形势开始冲击传统观念,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迫于就业压力,渐渐地“不重学历重技术”,“不选本科选专科”。从目前很多高分考生开始选高职来看,说明家长和学生的观念已经开始慢慢改变。在本科院校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市场化,更符合当前就业形势,为专科层次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近期特别是今年以来人们更加不注重学历的,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了学技术,或是直接就业。

2.热门专业与需求形式:

从2006-2008年5月中旬毕业生行业就业情况来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五大行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其中,制造业是目前吸纳毕业生最多的行业,本科学历各年度比例分别占到29.98%、29.10%和43.29%,专科学历各年度比例分别占至41.33%、43.55%和56.37%。

从调查来看:2008届大学毕业生在湖南省就业的行业大类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中,有26%的本科毕业生和25%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于制造业。但值得注意的是,但这一比例低于全国2008届本科生(27%)和高职高专(31%)毕业生就业于制造业的比例。民营和个体企业是湖南省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雇用了37%的本科毕业生以及66%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湖南省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规模是300人以下,其次是3001人以上;雇主规模300人以下的本科毕业生占到42%,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6%。

3: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情况:

湖南省2008届、2007届、2006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

三:就业态度分析:

1、现在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总觉得孩子找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还要稳定,这样就给毕业生很多的压力。大部份学生把考公务员当和事业单位当作唯一选择,宁可有业不就。加之学生对自己认识过高,在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学生希望每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工作时间不超过5天,还要提供住宿条件,这样就无形缩小了就业范围。

2、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据统计,2009年1月5日,由云南省教育厅主办,西南林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我院在西南林学院联合举办农林类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共102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左右,结果我院毕业生不足50%,签约率更是寥寥无几参。而实际上,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无疑又缩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

3.创业不如就业。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极少数毕业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

4:促进就业措施:

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已被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地方政府反复呼吁,多次部署,对增加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必须把增加就业与提升产业结构的双重任务结合起来加以解决,把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的生产结合起来加以解决。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要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教育,改变目前的教育目标。目前我国各级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上一级重点学校的升学率,这是应试教育的根源。邓小平同志1983年为教育题词: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改变教育目标,就无法改变应试教育,就会不断加剧今天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奇缺,一方面高学历人才失业、文凭贬值的尴尬局面。

还有一个关于教育的错误口号流毒甚广,那就是扩大教育消费,拉动内需。把教育当成消费是完全错误的。教育是投资,不是消费。把教育当成消费,当然要以满足消费需求为原则,从教育需求者的角度大学招生当然是多多益善,但这样做只对学校有利,对满足学生家长的虚荣心有利,对学生成材不利,对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利。

我国目前已具备了加快结构升级的资金条件和技术条件,但就是不具备人才条件,使我国企业不得不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过度竞争,人才问题不解决,将很难从这次经济调整中走出来。必须通过政府的宣传引导、政策鼓励、资金支持,改善各类专科学校的办学条件,将他们与大学一视同仁,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从事技术工作。国家应在工资待遇上向高级技工倾斜,在技工职称上应有最大上升空间,最高应与教授齐。

2、大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农民工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已高达46.7%。据全国总工会的一份调查,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就业中已占68.2%,在建筑业中占79.8%。这几个数据说明,农民工的素质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水平。而目前农村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这是目前农民工素质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这对推进我国工业化、加快产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意义。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篇2

调查人数分布: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时间在墙壁上脱落,华夏子孙已在漫长的历史黄河中前进了五千年。有人统计:在过去的中国不如近*年变化大,而这*年还不如这*年的变化大。可见,当今世界时局变幻莫测,我们这些所谓的“21世纪的接班人”,在人生的海洋里“遨游”,警钟敲响之时,又会有怎样的思考呢?

这次对“大学生毕业走向”的调查中,有*的大一学生,这部分同学刚刚迈入大学生活,一切都在起步阶段,有着很多美好的憧憬和对未来的渴望,*的大二学生已经开始着眼于对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的大三学生,这部分同学对自己将来毕业后的打算算是有了一套系统的实践方案了:无非三条路:考研,找工作,自主创业。*的大四学生已即将毕业,他们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今后要走的方向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与明确。

对那张毕业证,很多人兜里都装着,再加上没有或缺少工作经验,用人单位要求高,很多大学生都认为找工作非常难。不过针对这种情况,主要在于人多,竞争激烈以及工作经验的具备上。为此,有*的同学都把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定位在基层,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始于毫末”。*的同学希冀能在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机关工作就心满意足了,这是维持自己日常的生活周转所必须的。而也有16的同学希望能很快进入大型公司、国有企业工作,他们自诩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当然还有36的人选择了自主创业,为的是有一份属于自己的雄厚资产,这当然是新时期发展所要求的必然结果。

在众多的职业当中,管理型的人才是38的同学所希冀的,他们认为当今中国的管理体制还存在很多漏洞,需要通过体制创新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而36的同学就是另类“思想脱了弦的野马”,他们崇拜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雄心壮志的他们具有很强的一般人没有的抗挫折能力,在强大的市场竞争中选择自主创业,使自己拥有一份雄厚的资产,而26的的人在大学里基本技能,基础的扎实为他们的将要从事的事业增添了一份自信,毕竟“蓝领”式的人才在中国这样的工业化欠发达的国家还是供不应求的。

其中较高的学历已逐渐被人所忽视,强硬的技术,较强的人际关系,交际能力是大部分人所认可的。36的同学认为用人单位更注重的是自己的沟通能力,这适应于那些从事于推销一类的毕业生而言的,“铁齿铜牙”成为他们所青睐的能力。而鉴于有些单位对德的重视大于对才的要求,*的人认为用人单位更注重的是一个人的诚信度,这是一张在社会上价值“永恒的通行证”。而知识能力是31的同学所强调的,毕竟企业的技术与体制创新需要“知识纵横型”的人才,这是许多在大学里成绩优秀的同学的骄傲的资本。

在看待就业前景方面,出于悲观乐观的人都不超过20,一般人都认为自己会在中等水平,大学四年后我们即将步入社会,我们认识人越多,找起工作来大多数人认为容易点,完全靠自己的人也不过24,少数人还完全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以在下愚见,这就严重与我校教育宗旨矛盾了。

兴趣所向是大部分同学选择工作的重要选择,他们认为兴趣是发展一个人潜能的关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一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在的大学里所培养的专业技能很强,而专业的兴趣也很浓厚,因此他们依赖于适应自己专业技能的工作,而少数同学安于就业压力的现状,随便什么工作就行,混口饭吃。

招聘陷阱,历来都会发生,敢于同他们斗争者过半,忍气吞声者也有。古代有那么清正廉洁的好官,他们就是追求一个“理”字。敌人的诽谤不能使他们屈服,贫贱的痛苦不会使廉者在“理”字退缩,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替百姓寻找一个说理的平台,为的是昭大公于天下,伸大义于万民。我们为何不能为自己勇敢地去与他们斗争呢?

下面是毕业生对我们准备就业的同学的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毕业后不能仅仅只有就业意识,因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饱和,因此我们要树立创业意识而不能把眼光限于就业。

二、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要有灵通的就业信息和强硬的个人素质。专业很重要,但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广交益友。朋友多了不是坏事。一个人在外难免会遇到挫折,此时朋友的帮助对你来说很重要。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篇3

一背景与目的

考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是每名大学生及其家长的追捧理由,也是当今中国人公认的成人标志,汲取更多的知识,拓宽就业渠道更是每名大学生及其家长对考入大学的最终愿望。但现实与理想是有差异的,高校教育系统的不全面性教育方式的不完善性以及学生本人学习刻苦的程度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所学专业的应用等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业质量,致使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出现了就业收入成就等明显的阶梯式发展结构。为了弄清教育因素和个人因素对学生毕业质量和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特做此次调查。

二调查过程

利用暑假2个月7月31日至8月31日之间的时间,在省市对2003、2004、2005、2006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展开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认真做好访谈。对结构式访谈采用了实地电话网络访谈等形式。此次调查问卷共设计题目五大类61项,问卷的内容主要是对个人基本情况就业与工作情况综合素质与作用本科教育情况本科改革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调查主要涉及了等个学院,系系系系系等个专业,数据全面翔实可靠。

三结果与分析

1.个人基本情况分析。参与调查的100名本科毕业生中,男性71人,女性29人。在校期间曾入党担任班干部得过表彰奖励以及奖学金的仅3人,占3%,在校获得的专业技术证书主要以英语四级,计算计和会计为主。从这组调查数据看,本科毕业学生中的娇娇者可谓凤毛临角,平庸化的现象极为普遍,所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是基础教育类的居多,英语水平处于入门及格阶段。

2.就业与工作情况。参与调查的100名本科生中,就业率97%,有3人未就业,创业的比例是零。找工作的途径75%是学校,25%的毕业生是在人才交流中心,98%的毕业生只有一次工作经历,2%的毕业生有一次以上经历,从事的行业中,金融业17%,商业21%,事业单位16%,外资企业35%,个体企业11%;从事工作后取得过年终考核奖荣誉称号发表专著论文以及科研项目的只有5人,参加培训学习的45人。从这项调查结果看,本科生就业是以低技术含量低风险低收入为主流的,而且45%的毕业生需要在就职后重新学习专业知识,接受岗位技能培训,在短期内取得成就的基本没有,只有5篇。特别在生产岗位上由于资历浅,技术差,获得年终奖及生产标兵的概率是零。

3.综合素质与作用分析。对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功能诚信社会责任感基础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关知识外语水平信息获取加工利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15项内容进行综合调查,每人问卷总分225分,平均得分只有148分,折合百分制人均分数65.7分,刚刚超过及格线,毕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

4.本科教育进行分析。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所学专业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基本适应的占71%,适应的22%,不适应的7%。对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需要基本适应的占55%,适应的27%,不适应的18%。本科教育方面,共对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课外学习等15个项点进行调查,每张问卷每人75分,实际调查分数52分。在教育改革方面,认为母校教授讲课质量一般的是主流,占62%,对其他方面有意见的取平均数,占38%。认为大学改革中受益最大的项目则分化较大,对专业对口教授讲课实践教育环节提高大学生人文与科技素质等广泛被推宠,其他项目由无人提及。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认为一般的65%,高的5%,较高的30%。认为母校培养人才的突出特点中,对职业道德理论实践社会适应的满意度较高,平均占70%,其余取平均数。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毕业生对学校的教育满意度不好,对个人接受教育的质量不乐观,特别对自身综合素质尤为不满。

5.本科改革建设进行分析。改进的方面以实践校风学风和就业指导培训的期望较好,就业后的困难主要集中在掌握的知识少掌握的技术差任务量大以及收入低等,对母校的要求几呼没有,未收集到有价值的要求。

四调查结论

1.毕业质量定性:

1.1本科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较差,影响学生毕业质量的因素主要以专业课设置不合理,与社会和工作应用不接近,以及学生本人在校期间不受重视很少参加组织活动和未接触高技术含量的知识为主。

1.2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差,多在低技术要求工种低风险行业以及低收入岗位工作。

1.3本科毕业生的工作成就较差,客观上因资历浅技术含量低而没有建树,主观上自身不具备科研革新创造的能力,也致使无法取得成就。

2.提高质量对策

2.1改进专业课设置,建议针对某一行业调置,可考虑定向培养人才的教育改革。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篇4

在与该厂人事科的主管人事分配的指导进行相关的交流之后,我便被其领到了财政科科优点,并与诸位同事见了面。初来乍道,我当然对本单元的财政工作一窍不通,所以一切都天经地义地应该从最根本的工作做起。看凭证当然是最根底也是最为真实的行为选择与开展工作的动手点。虽说在以前的练习阅历中,我曾经看过相当多的凭证了,但关于一个全新的练习工作周期来说,其照样非常需要的,究竟各个企业之间的管帐科目与凭证款式的设置简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别。我所要做的就是从这之中看出差别,并总结出其间相通的道理点。

经由我几天的不懈起劲,我终于对本岗亭的各类凭证有了一个较为具体的认知。因为本集团公司采用了较为进步前辈的德国sap公司开拓的erp(企业资本治理方案)r/3系统,其意在使用信息技能完成对整个企业资本的一体化治理,为整个集团公司供应跨地域、跨部分的及时信息整合效劳,为企业运营治理层及员工供应一个运转伎俩和东西的有用治理平台。

erp系统集信息技能与进步前辈的治理思想于一身,以权变理论联动内部节制,优化营业流程,成为现代企业信息化建立的运转形式,反映了企业对合理分配资本,最大化地发明社会财富的要求,然后成为企业在信息化时代生活与发展的基石。该使用系统完成了很好的集成性和条理丰厚的功用,其使用系一致般分为财政系统、供给链治理系统、制造资本治理系统、项目治理系统、人力资本治理系统等几大系列。个中的财政信息系统曾经涵盖了企业管帐和财政治理的首要本能机能。财政治理模块也曾经完成了从过后财会信息的反映到财政治理信息的处置,再到多条理、异地化财政治理支撑的改变。

据单元指导引见,巨化集团公司是一个拥有总资产达55亿、下设40多个分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国有特大型化工企业。除在浙江衢州当地设有一个大型生产基地之外,还在浙江兰溪、温州、宁波、杭州以及北京、深圳、上海、厦门、喷鼻港等地设有分子公司与联络处。关于如许一个大型企业来说,如果没有erp系统的协助,想要完成整个集团公司内的运营信息尤其是财政信息的实时、有用整合,势必会晤临十分大的应战性,其不成防止地会表露出信息传递滞后、治理指令难以实时下达等诸多弊端,出现出“上欠亨,下不达”的紊乱场面,这也恰是以前我们国有大型企业所面临的一个一起症结。

在集团内部各部分之间逐渐完成了erp系统上线联网之后,企业的信息传递情况及运营情况已获得明显的改善。不只在生产运营方面企业的原资料收购、库存节制、生产规划以及销售治理周期获得大幅的缩减;更为主要的是在企业治理方面,尤其是财政治理的效率获得了大幅的提拔。因为系统能在月末主动汇总相关的数据并生成响应的报表,然后极大地促进了帐目标结帐进度、解放了财政人员的双手。

最为明显的效果就是集团公司的计财部分可以便利、实时地统驭、汇总部属各单元的各项财政目标数据,而不必再像以往那样需求报酬地去上报各项数据。关于各厂的财政科来说,则更逼真地领会到了erp的推行使用所带来的便捷性。仅拿处置领料单这一项来说,以往在从仓库获得领料单后,财政部分都需求自即将其数据一个个地录入财政系统之中,而现在因为仓库部分与财政部分同处于erp的信息共享之下,财政部分就可以直接从系统中提取仓库部分输入的相关原资料变化数据,使得以前那种自成系统、各自奋战的场面得以彻底改善,大大地节省了企业的人力物力。还,本钱节制岗亭所下的生产用料定单亦可经过erp物料治理系统实时地送达生产车间,使得生产用料状况得以被实时地节制与把握。

别的,施行erp企业治理信息化治理方案之后,亦便于公司施行收集营销计谋。公司同全球五大洲33个国度和地域200余家大商社树立了商业关系,极大地拓展了公司的市场局限。

事物老是具有其双刃性,erp财政治理系统亦是如斯。固然erp财政治理系统的功用非常的强壮,然则其是树立在复杂的数据输入操作顺序的前提之下的。它不像以往我们所运用的其他财政软件那样只是纯真地运用“借”和“贷”,其为了更便于汇集、汇总相关的数据,将“借方项目”和“贷方项目”进行了更为精密的划分。其依据消费者、供给商、资产以及商品等科目运用内容的分歧,将凭证假贷方分录代码划分为99类。每一个分录代码都代表分歧的凭证内容、假贷偏向与运用内容。其次,erp系统凭证的类型也依据所反映的对象分歧,将其分为42品种型,而不像以往我们往常所运用的“收、付、转”那样的简略分类。别的,erp财政治理系统报酬地将整个管帐核算主体划分为若干利润本钱中间,用以区分、归结各部分所发作的本钱费用。并设置了wbs索引元素,系统可经过它来主动汇总需求汇总的相关本钱费用。这些都举高了初学者的入门门槛,添加了企业的员工培训本钱担负。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领会!在我练习的这四十多天傍边,我不断没有抛弃对erp财政系统的研究,但也只是学到了一点皮裘罢了,并且还只是仅限于本钱核算岗亭的局限内。要想真正地纯熟把握erp的相关操作,关于这时间短的练习期来说是绝对不成能的,非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时日才可。

作为巨化集团股份公司部属的规划最大的工场,电化厂受托治理同是作为股份公司子公司的浙江巨塑有限责任公司和浙江巨鑫有限责任公司。因而,本财政科具体担任这两个单元的日常财政治理核算工作,这就在必然水平上加深了我对企业界部营业往来等相关常识的了解。比方某些相关的应交增值税,往往是电化厂为其代为付出,然后电化厂再向他们收取这笔费用。要处置这笔营业,在代交的时分我们依照普通的应交增值税处置顺序来执行;在向其收取的时分,就应该经过“借:内部往来;贷: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管帐分录来予以冲减电化厂的应交增值税额。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要还进行电化厂和巨塑公司这两个单元的财政核算工作。假如依照传统的办法来做的话,我们得在两套帐本上辨别进行记帐及其他的相关工作。但在erp的情况下,工作就变得简略了很多!我们可以在统一个系统、一样的界面下进行工作,只需输入分歧的公司代码(如:电化是12、巨塑是51),所记的帐目就会辨别记到各自所属单元的数据库傍边。固然如许会成倍地添加我的工作量,但却不掉为一个很好的进修时机:如许能使我更为调查统一笔帐目在分歧的核算主体立场上应该若何处置。举个简略的例子:电化厂向巨塑公司出售氯化氢,虽说这是一笔相当典型的内部往来营业,但从管帐核算的角度来看,我们该当将其看成是两个自力核算主体之间的正常供销营业。电化厂是销货方,巨塑公司是购货方。那么,电化厂应做管帐分录如下:借:应收账款—巨塑公司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主营营业收入

而巨塑公司则应做如下管帐分录:

借:生产本钱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电化厂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虽说是统一笔营业,但其间的性质却有着实质的分歧,分歧的管帐核算主体所做的帐目处置都不尽一样,这在普通的状况下是难以碰到的。普通我们只是做个中的一方所做的帐务处置,像如许要还做购销两边的帐务,那只能在内部买卖的状况下才干碰见。这一切都更好地促进了我考虑问题的具体性。

在这四十多天的练习生涯傍边,经过本人的所见、所闻、所学,我的收成照样相当大的。此次管帐工作练习是我第一次真正近间隔地亲自体验到大企业的财政治理流程,并亲自置身于整个月份的财政核算工作之中,其内容之丰厚是我以前从未体验过的。在这时期,我不只亲身入手参加了日常营业的凭证录入工作,还在月末亲眼目击了整个结帐与报表制造进程。这不只更进一步地明晰了我对整个管帐核算周期相关流转顺序的看法,并且使得我以前所学到的理论常识可以较好地联络于实践,令我能把所学之理论使用于理论傍边,又在理论傍边更为深化地舆解相关的理论常识。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篇5

一、调查对象

1、农业中学对种植类、养殖类年毕业学生

2、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

二、调查内容

1、毕业生基本情况

2、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4、用人单位、毕业生对教学的建议

三、调查方式

(一)问卷法

经毕业生本人答填后返回;向用人单位发放《农业中学用人单位情况调查表》,经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答填并盖章后返回。毕业生每班发放,回收26份。

(二)电话访谈法

(三)座谈法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用人单位性质分析

今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表明:随着家经济结构和大学生求职预期的转变,私营企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在被调查的毕业生当中,在私营企业工作,占到被调查人数的50.71%。这与私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用人门槛低有很大关系。相反,毕业生进入有、集体和机关事业单位则相对比较少。

(二)就业单位规模分析

在今年的毕业生调查中,系学生超过半数在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的单位工作,单位规模主要集中在50人以下和50—100人的企业,本次调查的毕业生在这两类单位工作的分别占到36.5%和34.6%。其余100—500人占到15.1%,500—1000人占到9.5%,有4.3%的毕业生工作单位规模超过1000人。

(三)月收入情况调查

在本次调查中,近几年的毕业生工作收入基本都达到1000元以上。其中月收入在1500—2000元的最多,达到38.2%,其次为1000—1500元达到31.2%,另外在本次调查的毕业生当中也不乏高收入者,在被调查的毕业生里面有18人月收入超过2500元,占到总数的6.47%。从今年的情况来看,高收入者比例有一定的提高。

(四)工作流动性分析

正常的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过于频繁的人才流动也会给正常的经济发展带来阻碍。今年的调查表明:系毕业生跳槽现象比较频繁,统计中发现共有75.5%的毕业生有过跳槽经历。其中更换过一次单位的占有48.2%,更换过二次和三次的分别占15.8%和7.3%。另外有4.2%的毕业生更换工作岗位有3次以上。

(五)专业对口情况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中发现,系毕业生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对口者占35.5%,基本对口者占41.8%,两者之和为77.3%;而有22.7%的毕业生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不对口,造成这种原因的是金融危机的影响扩散,导致就业压力加大,本专业对毕业生需求量萎缩,学生就业的难度加大,有些降低就业标准和预期。

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相关评价

(一)用人单位对院毕业生称职情况的评价

对用人单位情况的调查,们分两部分进行分析。一是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总体表现分析,二是用人单位对系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方面分析。

1、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总体表现分析

对用人单位满意度的调查,通过图六可以发现用人单位对系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比较好,其中优秀的达到41.5%,称职的达到43.80%,两项相加已达到了85.3%。另外基本称职有13.6%,不称职比率为1.10%

2)、用人单位对系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方面分析

通过表一发现,系毕业生在计算机能力、思想道德、业余爱好、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认可的。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以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得到所在单位的认可,而外语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方面相对较差,自学能力、外语和创新能力评价为一般的分别占到26.5%、20.5%和24.7%。

六、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分析

1、毕业生工作环境调查

从调查中发现,系近几年的毕业生工作环境较好,在调查的学生当中有75.2%的学生认为工作环境很好,工作环境一般的有18.5%,工作环境差的仅为6.3%。

2、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

今年院组织老师对大量的毕业生进行了走访,通过走访发现院前几年的毕业生当中,有很多人在事业上一定有了较大成就。有很多学生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或者单位领导,也从一个方面说明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强。另外从调查的结果和用人单位的评价情况来看,们学生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能力,并且学生的能力得到所在单位的认同。这无疑是对系学校工作的最大肯定,也从一个方面说明系的教学质量在全系所有老师的努力下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八、调查结果对们的启迪

通过本次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系毕业生的总体水平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素质比以前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就业质量较好。但是系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值得们去注意,特别是外语水平、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们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方式来加强薄弱环节的提高,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已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综合素质教育,这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大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抓好综合素质教育,就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促进家的繁荣富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进一步加强就业市场的建设

系近年来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毕业生人数逐年不断增多,就业压力随之增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就业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就业市场的建设不够齐全,没有与企业建立长期关系。第二、招生专业设置前瞻性不够,有些专业设置时课程和实训够用,但三年后有些意料之外的变化。

3、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作为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们要在以往的工作上加大力度。此前们在日常就业指导之外,们经常邀请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的老师为们的毕业生开设相关的就业讲座,因为此种模式受利范围比较小,所以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把就业讲座贯穿大学三年,除邀请学校的老师外,们还将邀请邀请一些教育、人事部门分管人才资源的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人事经理与在校大学生分享就业经验与成长的经历;组织大学生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管理部门、走进行业、走进市场。与此同时,们还要加强学院就业网的利用率,加大就业网的宣传,进而提高系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篇6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总结两年来此项工作的经验和问题,调查分析选聘的高校毕业生队伍的现状,并提出今后此项工作探索的重点和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2007年以来,*县按照省市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县共有村居、社区93个(村居86个、社区7个),共已选聘了59名高校毕业生,其间有3名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1名辞职,目前在岗55名。其中男性为25名,女性为30名,大专学历为34名,本科学历21名,中共党员11名,有1名进入村支委。两年来的主要做法如下:

精心组织选聘工作。为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年度选聘工作,通过走访乡镇、村居,召开专题座谈会,发放意见征求表等形式,全面了解农村基层所需人才。通过县教育局招生办、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和团县委在外大学生联谊会,多途径了解高校毕业生所想所盼,广泛动员本地籍毕业生回乡创业。根据前期的摸底调研情况,研究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招考方案。2007年,按村的岗位报名,可跨乡镇报名,但对报考本乡镇的给予适当加分。录用时成绩高的录取。2008年,按乡镇岗位报名,外岛两个乡镇只允许本乡镇报名。其它四个乡镇参照07年,可跨乡镇报名,但报本乡镇的给予加分。录用时,先属地(村)优先后成绩优先进行择岗,尽可能方便学生的工作和生活。还设置了在全县范围保留资格人员。岗位出现空缺,从保留资格人员中按先属地优先后成绩优先的原则选择替补,确保完成招考计划。招考工作参照公务员考录的程序,和事业单位同时接受报名。严格按照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程序进行。整个过程未接到信访、举报件,社会反响良好。07年的考录比例超过10:1;08年的考录比例为7:1。在调查问卷中,认为招考录用工作公平的占100%。

完善政策机制。制定出台《*县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县被聘农村和社区工作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对被聘高校毕业生的经济待遇和经费保障作出明确规定,大专学历人员每月1200元、本科学历人员每月1400元、研究生学历人员每月1600元。被聘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女职工生育等社会保险。被聘高校毕业生的固定报酬、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缴纳部分,除去省财政补助(40%),剩余部分由县、乡镇按70%和30%的比例承担。乡镇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并发放年度奖。一些乡镇为在偏远村居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增加伙食补贴和交通费补贴,发放夏令费,在重大节庆日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按此计算,平均本科一个月实发大约为1857元,大专一个月实发约为1657,再加上年终奖、平时补贴等人均约为1700元,本科生一年收入约为2.4万元,专科约为2.2万元。

抓好培训培养。举办岗位培训班、学习会、座谈会等形式,增强政治理论素质。建立乡镇干部和村居干部帮带制度,为每位被聘高校毕业生至少配备一名“工作导师”,传授农村工作经验和方法。建立被聘高校毕业生挂职锻炼制度,有计划安排他们到县级部门、乡镇机关挂职(一般为3个月)。创造条件让他们多参与农村管理事务,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调查中,88%的被聘高校毕业生认为培训有针对性。88%的被聘高校毕业生认为农村工作经历对自身发展有利,“能锻炼工作能力”,“丰富工作经验,积累群众基础,了解农村生活”,“是很好的人生历练”等。

加强日常管理。明确乡镇党委和村居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各乡镇根据本地实际,加强管理和培养。试用期满后,乡镇统一任命为“村务助理员”。借鉴村两委干部、农村工作指导员管理的经验,制定被聘高校毕业生信息报送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请销假制度、《民情日记》管理制度、课题调研年度考核工作等一系列日常管理制度。建立被聘高校毕业生工作档案,把工作、学习、考勤、奖惩、考核等情况纳入,实行动态管理。调查问卷显示,86%的高校毕业生认为日常管理合理;73%的高校毕业生认为考核机制有利。县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定期召开成员单位工作汇报会和被聘高校毕业生座谈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开展情况,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指导。

搭建平台,促进作用发挥。各乡镇积极为被聘高校毕业生搭建干事创业、锻炼成才的平台,发挥他们的优势,用其所长。特别是在换届选举、旧村改造、基层党建和各类创建工作方面提供锻炼的机会。他们文化水平高,接受事务能力强,能积极宣传、解答农村工作相关政策和措施,做党的政策的解说员、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员、农村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特别是熟练运用农村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帮助村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产销问题。他们也能耐心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主动调解基层纠纷,妥善解决农村矛盾。调查问卷中,他们对任职地基本情况“很熟悉”的占18%;“较熟悉”的占76%。对工作岗位满意程度,“满意”的占25%;“一般”的占66%。90%的被聘高校毕业生认为任职地的村干部对他们表示欢迎。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是扎根意识欠缺。在访问座谈中,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农村社区工作是出于就业的考虑,是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权宜之计”。许多大学生认为担任“村官”是在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较少。绝大多数参加选聘是因为和事业单位考试一起报名才报考的。三年期满后,83%的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15%的大学生选择自谋职业或其它,选择继续聘任的占2%。在调查中对自身发展前景很担忧的占35%;较担忧的占53%,不担忧的只占12%。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想上扎下根来,“既来之则安之”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是作风深入不足。调查发现,有37%的被聘高校毕业生认为村民对他们的任职反应平淡。对目前岗位职责情况认为只是打杂,不太明确的占65%。6%的被聘高校毕业生对任职地情况不熟悉,都是2008年新聘的。进村第一年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如感到专业用不上,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工作无从下手等。还需尽快了解农村,融入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

三是适岗能力有待提高。大学生作为农村建设的急需人才,但其能力上的欠缺阻碍着他们知识优势的发挥。如: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在调查问卷中,选择“专业与日前岗位的关联度强”的只占6%,选择“有关,但不强”的占40%,选择“无关”的占54%。人际沟通能力不足,个别人整天只守在电脑前,难得与村民、村干部沟通。组织管理能力不足,他们大部分刚刚离开学校,社会工作经验不足或缺乏。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调查中,在工作中碰到难题的情况:很多难题的占10%;一般的占88%,很少的占2%。碰到难题自己解决不了时,首先向村干部求助的47人,占92%,向家人朋友求助的4人,占8%,向乡镇干部求助的没有。在工作建言献策情况:经常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并被采纳过的21人,占41%,“提出过,但从未被采纳过”的和“从未提出过”的占59%。

四是外岛乡镇招考难。我县大门、鹿西、东屏三个乡镇共有外岛村居37个,这些村本地生源少,生活条件较差,工作基础和条件相对差。2007年,通过报名到村的方式,有3名跨乡镇,8名跨村。2008年,大门、鹿西只允许本乡镇报名。有23名跨村考录。后经保留资格人员替补择岗,有5名跨乡镇考录。现在共有39名大学生不在本村工作,其工作、生活较不便。外岛乡镇村居将面临生源不足,招考计划难完成的问题。

五是制度政策有待完善。优惠政策的“含金量”有待提高。在调查问卷中,认为期满后的激励制度具有吸引力的占43%,没有吸引力的占45%,其他占12%。对期满后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笔试加分,尚未明确是在总分为多少的基础上加分。年度考核为“优秀”的,虽然明确要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但没有明确由哪级去兑现奖励。薪酬有待提高。被聘高校毕业生对薪酬满意的占2%;一般的占37%;不满意的占61%。现在的薪酬与上年度职工收入水平有差距。政策的前瞻性不足。对三年合同期满后的后续工作相关政策亟需研究考虑。

三、今后工作探索的重点和对策建议

1、招考方面。要总结上两次招考成功经验,和事业单位招考一起报名,吸引本地毕业生回乡报考。要解决外岛乡镇招考难的问题,进一步鼓励外岛本地的高校毕业生回乡报考。要允许适当流动。要允许考核优秀的被聘高校毕业生有机会在适当的范围内流动,有助于提高队伍活力,解决跨乡镇在外岛岗位的高校毕业生工作生活不便的问题,也有助于解决本岛保留资格的学生择岗时不敢选择外岛的问题。

2、薪酬方面。目前,我县被聘高校毕业生村官工资大多已达到或超过村两委主职干部的工资。但现在村里的主要工作还是由村两委干部完成,如果再大幅度提高标准,将造成村干部心理上的落差,不利于农村队伍的团结和工作的推进。建议以全市职工年均工资(2008年约为2.5万元)收入为大学生的薪酬标准。我县要努力达到这一标准。要建立薪酬待遇动态增长机制。根据当地职工平均水平的提高及时相应调整。

3、管理考核方面。加强部门、乡镇之间的协作配合,发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作用,为大学生成才创造各种机会和途径。要关心爱护被聘高校毕业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经风雨、见世面、爱锻炼、增才干。通过网络、座谈、个别访谈、联谊会等平台,加强沟通交流,营造工作上有盼头、生活上有奔头的良好氛围。要完善考核机制,包括年度考核内容、办法和成果运用。注意日常工作表现和考核结果一致。注重考核在完成村居重点工作中的表现和作用发挥。要扩大对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与待遇、培养、享受优惠政策、续聘解聘、今后的成果挂钩。年度考核优秀的,要给予不少于一个月工资的奖励。所需经费由省、县、乡按原工资承担比例分担。要优先安排考核优秀者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和挂职锻炼。对表现较差、工作不突出的,加强教育和引导;对工作不胜任,年度考核两年不称职的,予以解聘。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篇7

一、全市面上基本情况

从全市看,采取公开招考方式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我市部分县(市)区起步比较早,但实施的区域并不广,主要集中在余姚、慈溪、宁海和鄞州等四个县(市)区,截止到*年10月,四地已累计公开招考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305人,目前还有216人分别在213个行政村任职,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6.9%。现职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中,中共党员122人,占56.4%;女同志106人,占49.1%;平均年龄26.3岁。从现职人员的任职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在实施范围上,以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为主。招考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余姚、慈溪和鄞州等三个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县(市)区。慈溪市在这方面工作相对比较超前,而且也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的做法。

2、在所任职务上,以非主要领导岗位为主。主要集中在助理、团支部书记、文书、办公室主任等岗位,这些岗位人员共有137人,占76.5%(慈溪市*年招考的37人岗位尚未明确)。也有一部分进入了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班子,进入村级班子的共有32人,占17.9%,其中:7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1人担任副书记;12人担任村委会委员(慈溪8人是担任村居合一的居委会成员);2人担任经济合作社成员。

4、在人员学历上,以大专学历为主。现职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中,中专学历26人、大专学历151人、大学学历39人,所占比例分别为12%、69.9%和18.1%,主要集中在大专学历层面。从历年招考情况比较,呈现出中专学历比例下降、大学学历比例逐步提高的趋势,以慈溪市为例,*-*年历年招考人员中,中专学历所占比率分别为23%、21.6%、6.3%、5.7%和0;大学学历所占比率分别为0、5.4%、15.6%、22.6%和68.2%。

5、在人员专业上,以管理、法律、计算机、财务和文秘等专业为主。虽然现职大中专毕业生的专业分布比较多样,但主要集中在管理、法律、计算机、财务和文秘等专业,其中管理类40人,法律类31人,计算机类29人,文秘类19人,财务类18人,这五类专业人员要占到总人数的63.4%。涉农类专业12人,占5.6%,人数相对较少。

6、在队伍稳定性上,总体上选择留任为主。现留任的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的人数为216人,占历年招考录用总人数的70.1%。其中余姚、慈溪两地的留任比率更高一些,达到了81%。离开的多因考入事业单位、公务员或进入企业。

二、主要动因分析

招考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是一项新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前瞻性,符合中央的精神。从已实施这项工作的地区来看,组织上的重视、大学生的关注及社会上的认可,都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从组织层面看:

1、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村干部队伍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村干部队伍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一些村干部受自身文化、年龄的影响,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已不太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而选拔大学生担任村干部,无疑为进一步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由于村里优秀的年轻人,通过考大学、参军、外出打工经商等渠道大量外流,留在村里可供选拔的人选非常有限。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将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去,为进一步充实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奠定了基础,并且也为乡镇物色培养后备干部奠定了基础。

2、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是提高农村工作水平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铺开,农村经济社会和基层民主的发展,农村工作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农业科技、生态环境、网络信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涉及到村庄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涉及到依法办事、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农村对科学技术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当前农村人才的缺乏,无疑是影响农村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关键。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让年纪轻、文化程度高、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特长的大中专毕业生直接参与到农村各项工作去,能够进一步缓解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现实农村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为提高农村工作水平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3、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是缓解学生就业压力的需要。这几年,由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高校毕业生也逐年增多,就业压力很大。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宁可“漂”在城市,也不愿回到农村基层工作,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村基层对大学生的迫切需求。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不仅仅是解决了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倡导新的就业导向,进一步改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将择业的目光转向农村基层。

从学生层面看:

1、把担任村干部作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部分来自农村的大中专毕业生,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一定的感情,他们认为现在中央和地方各级都在号召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去工作,投身于农村的建设。自己作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应该有这种责任意识,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建设农村,服务村民,实现自身价值。

2、把担任村干部作为锻炼自己、提高能力的途径。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虽然有了一定的学历和知识,但实际工作经验相对比较欠缺,担任村干部,通过在农村这个舞台上摸爬滚打,更能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能够更快地成熟和成长。

3、把担任村干部作为谋求稳定职业的途径。在现职的216名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中,有133人为历届生,在担任村干部之前,已有过一定的工作经历。他们认为现在企业工作不稳定,工作压力大,保障少,待遇也不高。担任村干部,工资待遇与企业基本持平,但工作环境、发展空间一般都优于企业,而且担任村干部也受到社会的尊重,不失为一份比较稳定的职业。

4、把担任村干部作为过渡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途径。部分学生认为,目前面向社会的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招考竞争实在太激烈,竞争压力大。而先担任村干部,从事农村基层工作,一方面可以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为以后报考公务员作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享受有关招考(聘)大学生村干部进镇(街道)事业单位的优惠政策,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机会更大。

从社会层面看:

1、大学学历已成为社会上普遍的职业要求。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沿海发达地区对教育的重视,年轻人享受高等教育的范围在逐步扩大,使得社会上对学历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传统的大学生“高人一等”的观念正逐步为社会所摈弃,大学学历已成为社会上包括农村基层组织选人用人的基本要求。这种形势下,许多大学生也变得更加现实,在对待各种形式的就业上,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2、社会公众对大学生担任村干部的评价日高。选拔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突破了传统的大学生就业范围,也改变了传统的村干部来源途径,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农村工作中,很多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参与农村三个文明的建设,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赞同和认可。在调研中,无论是县(市)区、镇(街道)的领导干部,还是村里的干部群众,对大学生在农村工作中的实际表现予以了肯定,社会认可度在逐步提高。

3、家庭对大学生担任村干部的理解和支持。由于每年毕业走上社会上的大学生日益增多,许多学生家长对子女就业的期望也变得更加现实,传统的“考上大学就等于跳出‘农门’”的观念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对子女大学毕业后选择村干部职业,予以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在调研中,一些大学生村干部提到,正是由于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自己才报考了村干部。

三、招录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在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工作中,各地结合实际进行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各自的一些做法,既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内容。

1、在选拔对象范围上,一般要求为本地生源。考虑到农村工作要直接面对基层老百姓,必须熟悉本地语言、生活习惯等,因此各地一般要求选拔的对象为本地生源的大中专毕业生,而宁海县则将对象扩大到宁波大市范围。其他有关年龄以及学历的要求,也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如慈溪市*年要求近三年和当年度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到*年调整为大专以上毕业生,年龄在30周岁以下。

2、在选拔程序上,实行“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在选拔程序上,一般都参照公务员招考办法。以慈溪市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计划申报,先由各村根据需要向镇(街道)提出招考人数,镇(街道)汇总分析后上报市人事局。2)公开报名,由市人事局根据各地申报计划,向全社会招考简章,公开进行报名。3)统一考试,由市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组织,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成绩分别占总分的40%和60%。4)择优录用,在面试合格者中,根据招考指标数1:2比例,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入围人选,由各镇(街道)和相关村择优确定拟录用对象,报市人事局审核。余姚市则采取了“集中推介会”方式,即依托人才交流中心,挑选一批符合条件的大中专毕业,向有需求的镇(街道)、村进行集中推介,实行双向选择。同时,也有一些地方由乡镇(街道)出面进行招考录用,程序方法上类似于公开选拔后备干部。

3、在任用管理上,采用动态管理。一是聘用制。大中专毕业生被录用后,都与村签订聘用合同,如慈溪市规定一年一聘,余姚市、宁海县规定三年一聘。聘用的大学生列入专职村干部管理范围,但在是否占用村干部职数上,慈溪采用的是不占村干部职数的做法,而余姚、宁海则将人员列入村干部职数。二是试用期制。聘用人员一般都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试用期,如慈溪市为半年,余姚市为一年。三是培训帮带制。新录用大学生村干部要实行上岗培训,工作期间每年一次进行集中培训。各镇(街道)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类培训学习。落实镇(街道)联村干部或村干部为帮带责任人,在工作上进行传、帮、带。四是定期交流谈心制,由组织(人事)部门或镇(街道)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座谈和交流,了解掌握其工作、思想情况。五是定期考核制。明确日常管理考核由镇(街道)、村负责。聘用期满后,考核合格的续聘,不合格的解聘。

4、在待遇保障上,参照同类专职村干部或镇(街道)事业人员。在大学生村干部待遇保障上,慈溪市、余姚市参照同类专职村干部,宁海县和鄞州区则是参照镇(街道)事业人员。参照同类专职村干部方式的待遇主要有三块内容。一是基本报酬,一般规定不低于每月800元,试用期满后,可根据实际表现、职务情况以及村里实际适当逐年提高。二是养老保险。慈溪市是参照事业人员,集体部分由市、镇(街道)各负担50%。余姚市则是参照村三套班子成员标准,具体由镇、村与毕业生商定。三是年终考核奖。每年年终,由镇(街道)对村干部岗位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情况与奖金挂钩。此外,慈溪市还落实了医疗保险,具体参照城镇职工标准缴纳,费用由市、镇(街道)各负担50%;对市里集中考核为优秀和良好的大中专毕业生分别给予每月200元、100元的奖励。

5、在激励措施上,选拔优秀分子进入镇(街道)事业单位。部分地区为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激励大学生在农村工作中建功立业,实行了招考(聘)优秀大学生进入镇(街道)事业单位的做法。如鄞州区*年招考大学生村干部时,规定大学生在三年聘期结束后,表现好且乡镇工作需要的,可以正式招聘为乡镇事业人员。慈溪市对到村工作满两年、年度考核合格且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进行“单招单考”,选拔进镇(街道)所属事业单位,对年度考核优秀、进村级班子、任村团支部书记、获得过市级以上单项荣誉的人员,分别给予加分。

四、工作实践效果

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农村、建设农村、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有利于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供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具体实践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效地改善了村干部的队伍结构。从慈溪市*-*年选拔的且留在农村的150名大中专毕业生情况看,大专以上学历135人,中共党员71人,平均年龄25.1岁。这些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无疑给村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目前慈溪市60%的村进了大中专毕业生,对进一步改善村干部队伍文化、年龄结构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年底,该市村干部1963人,大专以上学历51人,占2.6%;年龄35岁以下的281人,占14.3%。到*年村级换届后,村干部1664人,大专以上学历134名,占8%;年龄35岁以下的258人,占15.5%。村干部大专以上学历、35周岁以下人员所占比率分别提高了5.4个和1.2个百分点。此外,村里的年轻干部面对这批充满活力且又有文化知识优势的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许多人表示趁还年轻,要抓紧学习,否则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慈溪市近年来有100多名村干部报考学历和专业培训,在村里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氛围。

2、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工作的水平。大中专毕业生年纪轻、素质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思想开放、视野开阔、接受能力强;法制意识和政策观念强,注重依法办事。他们的到来,无疑是给农村基层工作带来了一股新风,在大中专毕业生的积极参谋和努力工作下,村里的各类统计、报表、计划、总结、文书档案和其他上报材料等一些基础性工作的质量,与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村里的村庄规划、环境保护、经济项目可行性报告等工作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村里的各项制度逐步得到建立健全,工作规范化程度也有了进一步提高;村里的各种活动也日益增多,给原本寂静的农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一些村主要干部反映:“不用不知道,一用还真少不了。”许多村民认为大学生文化程度高,个人素质好,政策解释透彻,处事公平,心地纯洁,值得信任。

3、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了后备干部队伍。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工作,通过直接体验农村生活,直接参与农村基层的社会管理,既锤炼了他们的思想意志,又增强了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许多镇村领导反映,大学生几年工作下来,学生气褪去了,成熟感增强了,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老练了很多。大学生自己也认为,在村干部岗位上工作,考虑问题比以前要全面、仔细,办事情比以前稳妥、周到。慈溪市人事局一位领导对此颇有感受:在选拔到村工作满二年毕业生进镇属事业单位时,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与他们报考村干部面试时相比,在口头表达能力、思维反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各个层面都对这支素质优良的农村后备干部队伍予以了肯定。

4、有效地拓展了大中专毕业生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近年来,随着农村的进一步发展,许多村积极拓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生态环保农业、出口创汇农业等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项目,农村广阔的天地,成为了大中专毕业生发挥自身优势、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在慈溪市海拔最高的大山村工作的俞城德,到村工作后,协助村领导先后拟订了大山村优质茶叶基地、千亩林业示范区、特色旅游观光等项目可行性报告;协助申报大山茶叶、杨梅2个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利用因特网推销村里的茶叶、杨梅、笋等特色农产品,促进了村里特色经济的发展,被村里干部和群众亲切地称为“村里的大学生”。大学生的知识优势、技能优势在农村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

5、有效地改变了大中专毕业生的择业观。随着社会各届对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工作的认可,农村广阔的舞台以及相关的优惠政策,进一步鼓励和促进了广大大中专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就业。以慈溪市为例,大中专毕业生报考与录用人数比例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年为11:1,到*年扩大到31:1,而且今年录用的37名大学生中,不仅有来自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省内知名院校,还有来自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全国名校,其中18人是大学里的班干部、三好生和优秀毕业生,有13人是中共党员,充分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将择业的目光转向了农村和基层。

五、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要求

*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18号)中提出:“要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争取3到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中央已对这项工作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和要求。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市部分县(市)区在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这项工作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实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下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过程中予以解决。

1、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从上级组织层面看,部分组织(人事)、镇(街道)干部对此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干部有顾虑,认为推行这项工作会引起原有村干部的意见,影响其工作积极性;有些干部在观望,认为推行这项工作是好事,但上级没有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不好操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从村级层面看,部分村干部对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还未形成共识。有些村干部认为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是组织上的安排,虽然接受,但内心上并没有真正通过;有些村干部担心大学生年纪轻、文化高,经过几年锻炼后,会对自己形成竞争,内心上有顾虑;有些村干部把大学生作为上面派下来的,没有将其真正作为村干部的一员来对待。从学生层面看,少部分学生缺乏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思想准备,存在“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把担任村干部作为找到更理想职业前的过渡。

2、政策要求还有待明确。从已经实施这项工作的地方看,各地做法不一、进展不一,要求不一,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既有县(市)级组织实施的,也有各镇(街道)组织实施的,还有各村自己组织落实的。在选拔对象、选拔程序、人员管理、激励保障等有关方面的要求和规定也不一样。如慈溪市规定,村级自行招聘的大学生村干部,不享受市里的有关待遇规定,不列入镇(街道)事业单位“单招单考”对象范围。近期来看,作为一项新的探索性的工作,可鼓励各地积极尝试。但从长远看,如没有原则性、统一性的规定和政策,不利于工作持续、规范地开展。

3、工作环境还有待改善。一是帮带问题。许多地方都明确专人联系大学生村干部,在工作上进行传、帮、带,但在具体的工作措施上不够有效,在帮带力度上还不够大,导致一些大学生村干部游离于村干部队伍之外。二是生活问题。由于部分村里没有提供吃饭、住宿的条件,给非本村的大学生村干部带来了许多不便,许多大学生因此而成为“早上到村工作、下午到点回家”的“走读”式村干部。三是待遇问题。虽然部分县(市)区对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作了规定,但因各村经济实力不同,落实的情况也不同,尤其是经济实力不强的村,要完全达到上级的要求有困难。四是职数问题。各地对村干部职数有规定,各村一般也都是“满编”的,如果大中专毕业生到村任职占用村干部职数,容易造成村干部职数超编。

4、发展空间还有待拓宽。从各地实践情况看,仍存在许多不利于大学生村干部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导致大学生村干部发展空间比较有限。一是政策法规限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本村村民,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村委会选举中,异村任职的大中专毕业生无疑被排除在选民外。在政策上就限制了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培养力度不足。虽然很多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已被镇(街道)列为村级后备干部,但在培养上主要还是依靠村里主要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从使用的角度看,村里主要干部是欢迎的,但是从培养的角度看,村主要干部则是有顾虑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中专毕业生成长提高,影响了大中专毕业生的进一步的发展。三是成为事业干部名额有限,虽然部分县(市)区采取了招考(聘)进入事业单位的做法,但毕竟只能解决一小部分人员。如何拓宽大学生村干部的出路,已成为各地普遍关心的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下一步在推进这项工作时,要重点把握以下四方面的要求:

1、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一是要加强舆论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对选拔大学生到村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宣传,对大学生到村工作的典型事迹进行报道,让社会上更加了解、认同和支持大学生担任村干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要统一各级党委政府的认识。要把选拔大学生到村任职这项工作,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政治高度,作为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农村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来理解、来对待、来落实。三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在鼓励大学生到村工作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真心为民办事、长期扎根农村的思想,正确处理担任村干部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安心农村工作。

2、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工作。选拔大学生担任村干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注重结合本地、本村的实际情况,不能搞“一刀切”。一是要因需而行,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要正确把握组织要求和村里需求的关系,避免因组织上要求与村里实际需求不对应,使选拔大学生担任村干部工作成为一种形式。当前,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求,着力做好现有村干部队伍整体情况的调研,逐村分析村干部队伍的薄弱环节、存在问题,重点要掌握村干部队伍的能力缺失问题,从而为有针对性地选择大学生提供依据,增强大学生配置的合理性、实效性。二是要因时而行,分类分步逐年实施。要正确处理好农村现实需求和长远要求的关系,避免因急于追求村村都要有大学生的目标要求,造成人才资源的闲置。首先,应先考虑村级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以及各类先进村、示范村任职。其次,再考虑村级规模、经济实力中等的村。而对一些村级规模比较小、经济实力比较差、实际事务比较少的村,可以暂时不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结合以后撤村、并村工作同时进行。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篇8

一、全市面上基本情况

从全市看,采取公开招考方式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我市部分县(市)区起步比较早,但实施的区域并不广,主要集中在余姚、慈溪、宁海和鄞州等四个县(市)区,截止到20*年10月,四地已累计公开招考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3*人,目前还有216人分别在213个行政村任职,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6.9%。现职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中,中共党员122人,占56.4%;女同志106人,占49.1%;平均年龄26.3岁。从现职人员的任职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在实施范围上,以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为主。招考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余姚、慈溪和鄞州等三个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县(市)区。慈溪市在这方面工作相对比较超前,而且也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的做法。

2、在所任职务上,以非主要领导岗位为主。主要集中在助理、团支部书记、文书、办公室主任等岗位,这些岗位人员共有137人,占76.5%(慈溪市20*年招考的37人岗位尚未明确)。也有一部分进入了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班子,进入村级班子的共有32人,占17.9%,其中:7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1人担任副书记;12人担任村委会委员(慈溪8人是担任村居合一的居委会成员);2人担任经济合作社成员。

4、在人员学历上,以大专学历为主。现职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中,中专学历26人、大专学历151人、大学学历39人,所占比例分别为12%、69.9%和18.1%,主要集中在大专学历层面。从历年招考情况比较,呈现出中专学历比例下降、大学学历比例逐步提高的趋势,以慈溪市为例,20*-20*年历年招考人员中,中专学历所占比率分别为23%、21.6%、6.3%、5.7%和0;大学学历所占比率分别为0、5.4%、15.6%、22.6%和68.2%。

5、在人员专业上,以管理、法律、计算机、财务和文秘等专业为主。虽然现职大中专毕业生的专业分布比较多样,但主要集中在管理、法律、计算机、财务和文秘等专业,其中管理类40人,法律类31人,计算机类29人,文秘类19人,财务类18人,这五类专业人员要占到总人数的63.4%。涉农类专业12人,占5.6%,人数相对较少。

6、在队伍稳定性上,总体上选择留任为主。现留任的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的人数为216人,占历年招考录用总人数的70.1%。其中余姚、慈溪两地的留任比率更高一些,达到了81%。离开的多因考入事业单位、公务员或进入企业。

二、主要动因分析

招考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是一项新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前瞻性,符合中央的精神。从已实施这项工作的地区来看,组织上的重视、大学生的关注及社会上的认可,都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从组织层面看:

1、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村干部队伍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村干部队伍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一些村干部受自身文化、年龄的影响,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已不太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而选拔大学生担任村干部,无疑为进一步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由于村里优秀的年轻人,通过考大学、参军、外出打工经商等渠道大量外流,留在村里可供选拔的人选非常有限。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将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去,为进一步充实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奠定了基础,并且也为乡镇物色培养后备干部奠定了基础。

2、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是提高农村工作水平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铺开,农村经济社会和基层民主的发展,农村工作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农业科技、生态环境、网络信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涉及到村庄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涉及到依法办事、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农村对科学技术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当前农村人才的缺乏,无疑是影响农村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关键。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让年纪轻、文化程度高、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特长的大中专毕业生直接参与到农村各项工作去,能够进一步缓解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现实农村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为提高农村工作水平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3、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是缓解学生就业压力的需要。这几年,由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高校毕业生也逐年增多,就业压力很大。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宁可“漂”在城市,也不愿回到农村基层工作,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村基层对大学生的迫切需求。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不仅仅是解决了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倡导新的就业导向,进一步改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将择业的目光转向农村基层。

从学生层面看:

1、把担任村干部作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部分来自农村的大中专毕业生,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一定的感情,他们认为现在中央和地方各级都在号召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去工作,投身于农村的建设。自己作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应该有这种责任意识,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建设农村,服务村民,实现自身价值。

2、把担任村干部作为锻炼自己、提高能力的途径。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虽然有了一定的学历和知识,但实际工作经验相对比较欠缺,担任村干部,通过在农村这个舞台上摸爬滚打,更能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能够更快地成熟和成长。

3、把担任村干部作为谋求稳定职业的途径。在现职的216名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中,有133人为历届生,在担任村干部之前,已有过一定的工作经历。他们认为现在企业工作不稳定,工作压力大,保障少,待遇也不高。担任村干部,工资待遇与企业基本持平,但工作环境、发展空间一般都优于企业,而且担任村干部也受到社会的尊重,不失为一份比较稳定的职业。

4、把担任村干部作为过渡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途径。部分学生认为,目前面向社会的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招考竞争实在太激烈,竞争压力大。而先担任村干部,从事农村基层工作,一方面可以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为以后报考公务员作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享受有关招考(聘)大学生村干部进镇(街道)事业单位的优惠政策,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机会更大。

从社会层面看:

1、大学学历已成为社会上普遍的职业要求。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沿海发达地区对教育的重视,年轻人享受高等教育的范围在逐步扩大,使得社会上对学历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传统的大学生“高人一等”的观念正逐步为社会所摈弃,大学学历已成为社会上包括农村基层组织选人用人的基本要求。这种形势下,许多大学生也变得更加现实,在对待各种形式的就业上,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2、社会公众对大学生担任村干部的评价日高。选拔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突破了传统的大学生就业范围,也改变了传统的村干部来源途径,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农村工作中,很多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参与农村三个文明的建设,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赞同和认可。在调研中,无论是县(市)区、镇(街道)的领导干部,还是村里的干部群众,对大学生在农村工作中的实际表现予以了肯定,社会认可度在逐步提高。

3、家庭对大学生担任村干部的理解和支持。由于每年毕业走上社会上的大学生日益增多,许多学生家长对子女就业的期望也变得更加现实,传统的“考上大学就等于跳出‘农门’”的观念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对子女大学毕业后选择村干部职业,予以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在调研中,一些大学生村干部提到,正是由于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自己才报考了村干部。

三、招录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在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工作中,各地结合实际进行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各自的一些做法,既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内容。

1、在选拔对象范围上,一般要求为本地生源。考虑到农村工作要直接面对基层老百姓,必须熟悉本地语言、生活习惯等,因此各地一般要求选拔的对象为本地生源的大中专毕业生,而宁海县则将对象扩大到宁波大市范围。其他有关年龄以及学历的要求,也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如慈溪市20*年要求近三年和当年度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到20*年调整为大专以上毕业生,年龄在30周岁以下。

2、在选拔程序上,实行“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在选拔程序上,一般都参照公务员招考办法。以慈溪市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计划申报,先由各村根据需要向镇(街道)提出招考人数,镇(街道)汇总分析后上报市人事局。2)公开报名,由市人事局根据各地申报计划,向全社会招考简章,公开进行报名。3)统一考试,由市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组织,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成绩分别占总分的40%和60%。4)择优录用,在面试合格者中,根据招考指标数1:2比例,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入围人选,由各镇(街道)和相关村择优确定拟录用对象,报市人事局审核。余姚市则采取了“集中推介会”方式,即依托人才交流中心,挑选一批符合条件的大中专毕业,向有需求的镇(街道)、村进行集中推介,实行双向选择。同时,也有一些地方由乡镇(街道)出面进行招考录用,程序方法上类似于公开选拔后备干部。

3、在任用管理上,采用动态管理。一是聘用制。大中专毕业生被录用后,都与村签订聘用合同,如慈溪市规定一年一聘,余姚市、宁海县规定三年一聘。聘用的大学生列入专职村干部管理范围,但在是否占用村干部职数上,慈溪采用的是不占村干部职数的做法,而余姚、宁海则将人员列入村干部职数。二是试用期制。聘用人员一般都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试用期,如慈溪市为半年,余姚市为一年。三是培训帮带制。新录用大学生村干部要实行上岗培训,工作期间每年一次进行集中培训。各镇(街道)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类培训学习。落实镇(街道)联村干部或村干部为帮带责任人,在工作上进行传、帮、带。四是定期交流谈心制,由组织(人事)部门或镇(街道)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座谈和交流,了解掌握其工作、思想情况。五是定期考核制。明确日常管理考核由镇(街道)、村负责。聘用期满后,考核合格的续聘,不合格的解聘。

4、在待遇保障上,参照同类专职村干部或镇(街道)事业人员。在大学生村干部待遇保障上,慈溪市、余姚市参照同类专职村干部,宁海县和鄞州区则是参照镇(街道)事业人员。参照同类专职村干部方式的待遇主要有三块内容。一是基本报酬,一般规定不低于每月800元,试用期满后,可根据实际表现、职务情况以及村里实际适当逐年提高。二是养老保险。慈溪市是参照事业人员,集体部分由市、镇(街道)各负担50%。余姚市则是参照村三套班子成员标准,具体由镇、村与毕业生商定。三是年终考核奖。每年年终,由镇(街道)对村干部岗位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情况与奖金挂钩。此外,慈溪市还落实了医疗保险,具体参照城镇职工标准缴纳,费用由市、镇(街道)各负担50%;对市里集中考核为优秀和良好的大中专毕业生分别给予每月200元、100元的奖励。

5、在激励措施上,选拔优秀分子进入镇(街道)事业单位。部分地区为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激励大学生在农村工作中建功立业,实行了招考(聘)优秀大学生进入镇(街道)事业单位的做法。如鄞州区20*年招考大学生村干部时,规定大学生在三年聘期结束后,表现好且乡镇工作需要的,可以正式招聘为乡镇事业人员。慈溪市对到村工作满两年、年度考核合格且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进行“单招单考”,选拔进镇(街道)所属事业单位,对年度考核优秀、进村级班子、任村团支部书记、获得过市级以上单项荣誉的人员,分别给予加分。

四、工作实践效果

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农村、建设农村、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有利于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供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具体实践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篇9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二)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平方根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二)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写法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毕业调查报告范文篇10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一)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二)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平方根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二)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写法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