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时间:2022-12-12 03:03:00

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唯物史观是观察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和历史主体的理论,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规律不仅不以人的意志、意识和意图为转移,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意志、意识和意图的实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它自己的规律,有一定的社会有机体产生、生存、发展和灭亡,从而为另一更高的有机体所代替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人的解放两个视角,揭示了社会形态的沿革迄今为止经历了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社会,以及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不同形态。这些科学论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在当代中国的表现形态。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早期对劳动异化的批判,提出克服劳动异化的根本出路是消灭私有制和实现共产主义。后期对资本的批判,提出了剥夺剥夺者的历史任务,结论是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就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经过长时间的反思后,作出革命东移和俄国有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正确预见。这与后来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构成后发国家获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进行建设的路线图。可以说,这是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的体现。社会主义规律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实现不但受到普遍规律的支配,还要受到特殊规律的制约。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是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也是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当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形态。

由于文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和谐社会与人类社会一样是在曲折中前进。历史上人们在与不和谐抗争中把追求和谐作为理想,在中国有“大同”、“小康”,在国外有“理想国”、“乌托邦”,这些都因脱离现实无法或真正实现。尽管历史上在中国有文景、开元及康乾等时代出现的繁荣,在国外有雅典城邦和近现代西方国家出现的繁荣,但终因矛盾的对抗性而无法成为真正的和谐社会。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的构思中,提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构想,这既是对人类历史上社会和谐理想的继承,更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规律的把握与科学预见。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城乡、工农、脑体差别的消失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的形成,才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跃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坚持社会发展规律、实现马克思主义远大理想的应有之义。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既推进了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也为现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如今,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长期发展战略,是对“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中华文明理念的弘扬,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根本表现。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决定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展开的,而社会形态的更替是通过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实现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刚建立时,社会基本矛盾处于潜在的未激化状态,各个子系统处在协调、和谐的状态。而当社会系统渐进过程中断,各个子系统进入不协调、不和谐的状态时,就会发生质变或者说革命,可见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构建一定的社会形态的根本前提。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根本上是对立的,因此要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一个持久的和谐社会是根本不可能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但它是非对抗性的;这种矛盾的非对抗性使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可能。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非对抗性矛盾基础上的,广大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党则是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因此,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可以通过非对抗性的手段来解决的。

当然,承认总体上的协调,并不是说没有矛盾,并不是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没有差异和矛盾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它反映了矛盾统一体在发展过程中对立面表现出来的协调性、整体性、有序性和合乎规律性,是与不协调性、不完整性、无序性和不合乎规律性相对应的一种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发展中的和谐,多样性的和谐,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所以我们的任务不是否定矛盾和不和谐的存在,而是要在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中建立新的和谐。改革与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方法,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解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征具有内在一致性,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乃至人与自身的和谐。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是改革和建设的应有之义,把社会建设从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中突出出来,是我们党对改革和建设认识的新发展。广义的和谐社会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狭义的和谐社会建设是与其他三个建设并列的社会建设,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它们之间都是紧密相联的。社会建设同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四位一体”,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可能,它告诉人们:人对价值的实现程度不但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靠社会其他人的共同活动,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个人发展不可缺失的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这些重要论述标志着我们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化与系统化。构建和谐社会与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是统一的,说到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三个矛盾的解决。马克思把它们当作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三个前提,并指出它们不是社会活动的三个阶段,而是同一活动的三个方面或三个不同因素,因而要把它贯彻到人类社会活动的过程。(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80页)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经济建设的一致性,折射出来的是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与政治建设的一致性则告诉人们:人与人、社会群体与社会群体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激发精神活力与文化建设的一致性,则促进了人与自身的协调,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历史主体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说,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历史上,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时需要工农大众,一旦获得政权就反过来压迫民众。人权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过重大作用,尽管人权最初是按照资产阶级需要设计出来的,但是战后人们对人权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我国,尽管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先后有“民为邦本”、“民贵君轻”、“载舟覆舟”等思想,但它们与唯物史观的人民为本有着原则性的区别。在封建社会,统治者依然处于“为民父母”、“为民做主”的地位,人民大众难以摆脱“子民”、“臣民”的地位。无产阶级政党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坚持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公开声明除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我们党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作制定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主体的根本表现,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体现,是区别其他性质的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以人为本是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根本要求,是观察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是推进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以人为本,归根结底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不断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调动与发挥好人民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第二,整合和调节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多元化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特点。分配不公,两极分化严重,不仅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而且最终会败坏社会主义声誉,危及社会主义的大业,所以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节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要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扩大就业,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看病难、住房贵、上学贵等问题;要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让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维护人民的利益和权利不是靠“天赋人权”,也不是靠“人赋人权”,而是要靠民主和法律制度。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法治制度,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机制,真正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约与监督就跟到哪里;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对司法的监督作用。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监督司法机构,政府才不敢懈怠,司法才能公正。

第四,建设和谐文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和道德支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获得广大人民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断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