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研究分析

时间:2022-03-04 03:37:00

班主任教育研究分析

*师范大学班华教授提出:“班级教育系统是班主任实施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我们把它称作‘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这是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体系,是以班主任为主导,由相互联系的班级教育目标、班级教学、班级学生集体、班级活动、班级文化、班级管理、班级教育合力、学生发展评价等各子系统有机构成的班级教育整体。”这段话精辟、深刻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立体的、多维的班级发展建设系统。一年多来,昆明市在“班主任实施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的研究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对“班主任实施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的探索与实践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确定“班主任实施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研究”这一课题后,昆明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学校调研、指导工作。市教育局在昆教(2007)1号文件中,把2007年作为“昆明市班主任建设年”,要求健全班主任工作制度,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奖励,加强班集体建设和班主任工作研究。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各科室、各县(区)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

西山区教育局率先启动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工作,区教科研中心成立了“班主任特色工作研究室”,各学校成立班主任工作室,形成自上而下的班主任科研、培训网络。他们还根据本区特点,制定了《昆明市西山区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工作手册》和《昆明市西山区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常规管理工作手册》,实施评价管理。同时五华、盘龙、官渡、宜良等县(区)教育局和学校也积极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举办讲座,听取专家报告

为帮助广大班主任更新教育理念、开阔教育视野,市教育局举办了“昆明论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专家系列讲座”,邀请了全国知名专家唐云增、王宝祥、张万祥、李镇西、冯大鸣、傅宏,优秀班主任莫素君、陈晓华等先后来昆明讲学、指导。他们的精彩报告唤起班主任们内心久违的激情与干劲。在多种新信息和新理念传递的日子里,全市班主任掀起了学习的热潮,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三)加强培训,抓好试点学校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要求,昆明市教育局《昆明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计划利用3~5年时间对全市班主任进行全员培训。14个县(区)教育局按照此文件精神制定了班主任培训计划,同时各基层学校的班主任校本培训也全面启动。自上而下形成四级培训系统:省市级骨干班主任培训——县(区)级班主任培训——校本培训——班主任自主学习。

市教育局在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四个主城区分别确定试点学校,开展“班主任实施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研究。依托这些具有一定工作基础和科研能力的中小学校,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读书交流等形式,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并及时总结,注重实效。

(四)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切入点

面对“班主任实施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的庞大工程,我们把班级文化建设作为这次探索与实践的突破口。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昆明市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在全市各学校、各班级开展构建和谐的精神文化、师生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家校文化的活动。

二、“班主任实施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研究的初步成果

通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一大批班主任在教育理念、专业技能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班主任的敬业精神、进取精神、团队精神和学习意识、科学意识、研究意识等逐步增强,优秀的班主任队伍正在不断地壮大。全市共有245篇论文在“全国第十六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的论文评选中获奖,473篇论文获市级奖励。我们在“优化班级文化的能力”“组织班级教育活动的能力”“建设学生集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能力”“人性化班级管理能力”等几个子系统的探索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关于“优化班级文化的能力”的探索成果

云南师大附小在对“优化班级文化的能力”子系统的探索中,充分发掘有利教育资源,营造灵动的班级文化。班级物质文化建设遵循“突出教育功能、注意整体设计、显示班级个性、强化学生主体”四个原则,让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色彩大师;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提出“把规则变为学生认同的内化要求”,以民主的方式制订班规,在执行过程中做到“人人都有小岗位”;创新的“班级文化展演制”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孩子们在自我展示活动中“人人有快乐追求、时时有成功喜悦”;学校执行“班级文化定期检查制”,领导和教师们参与评价,每学期都评选出“班级文化建设百花奖”。对获奖者给予表彰奖励;班主任们把自然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以及“西南联大”文化,融入班级建设中,起到了“小班级,大文化”的教育作用。

(二)关于“组织班级教育活动的能力”的探索成果

五华区外国语学校在实践“组织班级教育活动的能力”子系统的过程中,探索出两种专项教育活动,即以“公民教育”为主题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班(队)活动。他们率先在所有的班级中进行全员参与“公民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组建学生课题组,学生自主选定研究课题,提出课题研究方案;收集、整理有关研究课题的信息、资料;调查、走访相关人群、立法机关、政府部门;制作汇报展板、文件夹以及研究报告方案。学校现已完成《如何更好地实现昆明市中小学教科书的循环使用问题》等28个课题,制作“模拟听证”展板56块,进行“模拟听证答辩”8场,数百名学生参与课题并参加答辩。

班主任把班级建成一个个团队,把班级活动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学生成长的环境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形成了教育合力。这种开放的、受学生欢迎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班级活动形式,为班级建设拓展了一个广阔、崭新的思维空间。目前,此项活动已经推广到五华区内50多所中小学校及全省部分地(州)中小学校。

(三)关于“建设学生集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能力”的探索成果

西山区马街中心学校。在对“建设学生集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能力”子系统的探究中,让耳障孩子回归到自然、正常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读书学习。学校共有耳障学生20余人,平均每班有4个耳障学生随班就读。班主任用千百倍的耐心走进耳障学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同时还教育和引导正常学生学会接纳、关心、帮助耳障学生。每一位老师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出榜样,在班集体中营造出互相关心的良好氛围:教师和正常学生关心耳障学生,教师和全体学生都关心集体,学生集体关心耳障学生,耳障学生关心班集体……真正做到了“人人相互关心,人人相互帮助”。学生们在尊重差异、尊重个体、共享学习机会的班集体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关心”的品质。“关心”架起了沟通“无声世界”和“有声世界”的桥梁,奏出了一曲曲动人的旋律。耳障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到自己在人格上与其他学生和老师是完全平等的。为了营造这种“平等”环境,老师采取了不同寻常的“平等”措施,让耳障孩子获得了自信和成功的幸福感。

优秀班集体是学生心目中的幸福家园,它不仅给孩子以幸福体验,更培养了孩子内在的品质。学生们一旦形成稳定的优秀品质,就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迁,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失去自信,并懂得主动关心他人,也就始终能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了。

(四)关于“人性化班级管理能力”的探索成果

官渡区晓东小学,在研究课题中注重“人性化班级管理能力”的培养,在班级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班级双轨自主管理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轨”以班主任为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来呈现,其操作过程是:“明规定一多尊重一做示范一抓细节一常鼓励”。班主任在操作过程中起到了帮助和引导作用,突出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轨”以学生为主体来呈现,其操作过程是:“争着做一主动问一多练习一相互帮一成习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从不会做到会做,从被动到主动,认真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小主人”。师生在“两轨”运行、交流的活动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培养了自主管理能力,形成了集体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通过班级建设这一途径,诠释着学校“为人的一生奠基,对祖国的未来负责”的育人目标。

班主任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学生会不断地体会到老师的期望,而这种实实在在的感受能转化成学生的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又促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认真地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从而实现管理育人的目的。

“班主任实施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是从实践中总结归纳出的较为明确的教育模式,在较短的时间里,面对这样巨大的工程,我们还无法对其做出完整的描绘,交出一份令大家满意的答卷。但是,我们深知重任在肩、责任在身,我们将和全国各地的班主任朋友们相互帮助、共同协作、深入探索、不断努力,为构建一座具有中国特色的“班主任实施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的大厦而不懈努力、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