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培训班干部考察报告

时间:2022-07-18 10:51:00

青年培训班干部考察报告

干部考察报告

深秋时节,风清气爽,朝阳市委党校第三期少数民族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师生31人深入革命圣地韶山、井冈山、庐山和祖国风景名胜张家界进行了9天的考察学习。按照市委党校的安排,我们确定了明晰的考察目的:(1)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2)学习和发扬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大无畏的英雄气魄;(3)学习老区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4)增强学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5)加深对“两个务必”的理解和认识;(6)开拓视野,振奋精神,坚定对加快朝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决心和信心。制定了详尽的考察方案,组建了得力的考察组织机构。经过大家的一致努力,取得了丰硕的考察结果。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穿越时空,领略革命圣地风采

1、实地参观,寻觅英雄们当年足迹。在9天的考察时间里,我们以湘赣两省为范围,用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线路,最好的组织安排,实地参观了革命遗址。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有井冈山“中山陵”之誉,是1987年9月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时落成的,由纪念堂、碑林、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井冈山雕塑园4大部分组成。纪念堂大厅中厅是同志亲笔手书的“死难烈士万岁”6个镏金大字,下方有各方人士敬献的花圈、花篮,左右两厅陈列着、、、等伟人和井冈山斗争中著名英烈的遗像及生平简介,后厅为吊唁厅,铭刻着15000多位烈士的名字,还有无名烈士碑。大厅中,楼上为骨灰堂,安放着一些老红军的忠骨。碑林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李鹏等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老红军、老革命的题词,其中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和的“继承和发扬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等题词格外醒目。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远看象火炬,象征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看象一杆杆长枪,象征着革命先烈永远不倒的身躯,基座上镌刻着“荟萃井冈山”、“浴血罗霄”等浮雕。下设展厅和活动室。雕塑园共有19座不同风格的井冈山斗争英烈像,有、、、、、谭震林、袁文才、王佐、贺子珍、伍若兰等,雕塑形象逼真,生动地体现出井冈山人大无谓的革命精神。

黄洋界哨口离茨坪17公里处的黄洋界哨口,是井冈山北部的天然屏障,著名的革命战争奇观纪念地。四周高山峡谷,蜿蜒起伏,1928年8月30日,、等领导同志已率红军大队赴湘南作战,守山红军不足一个营,但是他们不畏强敌,采取机动灵活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凭借天险,英勇奋战,终于击退了敌人4个团的进攻。据说,当时,红军仅有1门迫击炮和3发炮弹,两发因受潮未打响,第三发刚好落在敌人指挥所爆炸,伍若兰又带领妇女儿童鸣放鞭炮,一时间“枪声”大作,敌人以为是红军大队回来了,吓得连夜逃窜,黄洋界保卫战创下了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今天,站在哨口工事旧址旁,我们仿佛依稀听到当年隆隆炮声。

滴水洞一号楼被人们喻为湖南“山水明珠”的“西方山洞”——滴水洞,位于铜像以西约4公里处的狭谷中。滴水洞一号楼是滴水洞中的主体建筑,1966年曾在一号楼隐居11天。这栋别墅始建于1960年,式样与松山一号楼酷似,都是青砖青瓦的小平房。从一株光叶白兰树下,走入别墅大门,穿过一个会客厅,是一条长20米的走廊,走廊为封闭式,右边,从玻璃窗往外看,有一个清澈的水池,一只仙鹤立于池中,一尾鲤鱼正喷洒清泉,还可望见龙头山满山的翠竹,左边是一列宽敞的房子,主体为两间办公室,一个是办公的地方,室内一张大办公桌上,摆着一个毛笔架、一个茶杯和一个椭圆形菊花石砚,一个带嫩绿色罩子的台灯,桌前有一只藤椅,还有白套沙发两个。屋顶装有圆柱形吊灯。办公室开有三扇门,分别通往会议室、卧室和北面走廊。别墅后修建了长100米的防空洞。洞的一侧有防震室、指挥室等军事设施。洞的两端各有厚度近尺,重达几吨的装有自动控制的粗重铁门,即使洞外施放原子弹,也无损洞内指挥系统和洞里人员的安全。

铜像铜像位于韶山纪念馆大门前80米处,像区占地5200平方米,是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的纪念百周年诞辰重点献礼工程。1993年12月20日上午,同志专程赴韶山为铜像揭幕。铜像是由著名雕塑大师、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和他的高徒国家一级美术师程允贤设计,国家一级企业、航空航天工业部南京晨光机器厂铸造的,重3.7吨,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着“10.1”国庆,象征着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像面朝东南方,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铜像的褐红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镌刻着同志题写的“同志”五个镏金大字。

故居故居位于韶山冲上屋场。这里依山傍水,枫梓山、象鼻山等山环护周围,青松郁郁,翠竹婆娑,前塘夏季荷花飘香,绿水莹莹,风过处,荡起缕缕涟漪。南岸绿浪层层,整个山冲稻田依依重叠,春夏绿浪滔滔,一派田园景象。农舍系土木结构,坐南朝北,呈凹字形。由邓小平题写的“同志故居”贴金木匾悬挂于堂屋大门上端。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占地面积566.39平方米,共有房屋18间。东边13间小青瓦房为家,西边5间茅草房为邻居毛四阿婆家,居中堂屋共用。清光绪4年(1878年)曾祖父买下此地,经几辈人的努力,父亲毛顺生将草房改成瓦房,扩大为13间半。从厨房往东,便是横屋(为现代餐厅),屋内摆有方桌、板凳,再往里走进入父母卧室,室内的方形架子木床、青色大布蚊帐和印花床单、棉被等物依依在目,这一切仿佛带我们回到了以往的岁月。东墙上的父母遗像流露出先人的慈祥与坚韧的性格,相邻便是少年时代的住房,房内陈设与父母亲卧室无异,简单朴素,床边的一盏桐油灯,曾伴随少年渡过无数不眠之夜、寻求革命真理,东墙上有三兄弟与母亲的合影,室内木楼上有一开口,1925年就是在这木楼上秘密建立了韶山第一个党支部。从卧室来到天井,东边是摆放劳动工具的杂物房,有水车、蓑衣、风车、谷筛,还有谷仓、牛栏、猪栏等。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毛家人勤劳致富的身影。南边和西边是的兄弟毛泽覃、毛泽民卧室,里面陈列了旧时的一些家具。走出故居,又是满眼的绿色,大自然的气息使人心旷神怡,让人领略到“圣地”的灵气和岁月的记忆,伟人虽已远逝,但他的丰功伟绩永存,正如故居旁的青山绿水,仍然郁郁葱葱,永远印在人们的心中,世代相传。

2、看影视片,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考察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车上度过,为丰富大家的生活,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我党的革命史,我们结合考察内容,沿途播放了《中国出了个》、《长征》、《湘西剿匪记》等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影视片以及介绍井冈山、韶山等革命老区有关情况的纪实片,把考察的过程全部变成了革命教育的课堂。尽管不少内容以前大家都看过或听过,但这次因为亲临故事的发生地,感受与平日迥然不同。那一幕幕场景不再是离我们遥远,没有干系的事,而是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眼前,我们情不自禁地和主人公一起体验着雪山的寒冷和险峻,草地的漫长和艰难,体验着失败的惨痛、受挫的压抑和胜利的狂欢……那份感动、那种陶醉,不是一本书、一堂课所能起到的,说也说不尽,写也写不完。

3、寻访群众,感受日新月异新时代。白天,感同身受革命老区的历史,晚上,顾不得好好休息,结伴去附近的街巷、夜市,广泛接触本地居民,从他们那里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风土人情,丰富对革命老区的认识,加深对革命老区的理解。

井冈山市总面积为1308.5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与垦殖场,共14.8万人口,主要为汉族、满、壮、瑶、布依等民族。境内有一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全市可分为北、中、南三大部分。中部多高山峡谷、飞瀑流泉、岩洞怪石、珍稀动植物和高山田园,为旅游开发区,南北两部为粮油、木材、畜牧、工业区。近年来,井冈山人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发扬井冈山精神,走“科教立市、旅游兴市、依法治市”道路,修公路、建博物馆、烈士陵园以及宾馆、体育场、开辟挹翠湖公园、扩建景区……还开展了创“三优”竞赛活动以及争创全国旅游四十佳、优秀旅游城和全国文明城等一系列活动。井冈山这一革命老区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行列中。

我们除了从老百姓的口中对井冈山、韶山的历史和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外,很多关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民谣、佳话,甚至是神奇的传说更令革命老区增添了几分神秘,几分诗意。对于故事和传说的真实性没有人再去考证,我们只是为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无限敬爱和深切缅怀而深深地感动。事实证明,历史是有情的,人民是有情的。为官一任,只要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做点什么,历史和人民群众是不会忘记的!

二、走近心灵,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一路行来,、当年挑粮经过的小路、休息处的槲树、上井红军造币厂……每一处景点都以它特有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英雄的功绩,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我们真切地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把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什么是井冈山精神?具体地说应该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率领红军上井冈山时,第一次国共合作已经破裂。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片白色恐怖。在这种情况下,率领不到1000人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这个远大理想,坚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终于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北京天安门。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必须具有这种理想和信念。

、、、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中,紧紧抓住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这个重大问题不放,制定和实行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即“工农武装割据”。这条路线的具体内容是:加强党的领导,壮大人民军队,实行土地革命,武装夺取政权。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也就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民主集中制。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正是井冈山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对中国来说,农民问题是首要的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这就是中国的国情。、身背斗笠、脚穿草鞋,跑遍了整个罗霄山脉,通过调查研究,得出正确结论:共产党和红军要在井冈山站住脚、扎下根,就必须帮助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解决土地问题。于是,湘赣边界党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实行“土地革命”。红军打到哪里,田就分到哪里。得之滴水,报之涌泉。井冈山农民最早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誓死跟着共产党走。

井冈山红军来自多方面,有秋收起义部队、八一南昌起义部队、湖南平江起义部队,还有袁文才、王佐部队、湖南农民起义部队、国民党投诚部队,等等。各方面的队伍汇集在井冈山,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是团结得好。不管来自哪里,为了把这面红旗插到全国去,官兵团结、军民团结、军政团结、兄弟部队团结、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团结。这就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组织保证。

国民党反动派对付井冈山有两条:一是不断地进行军事“围剿”,企图把红军扼杀在摇篮里;二是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企图把红军困死饿死在井冈山。所以,井冈山的斗争非常艰苦,吃的、穿的、用的困难到了极限。从军长到伙夫、从党政领导到一般干部每人每天只有5分钱的伙食费;80多人的连队,每天5斤半的米都难以保证,常吃的只有南瓜、茄子、野菜;寒冬腊月,身上是两件单衣,脚上是一双草鞋,睡铺板和稻草,还要坚持行军打仗。然而,靠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他们硬是战胜了困难,夺得了胜利。

三、锻炼才艺,历练明天干好工作的本领

9天的考察生活,24小时的朝夕相处,既是同学相互学习了解的好时机,也是学员自我锻炼的好场所。为此,出行前,我们组建了学习考察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了生活组、文宣组、材料组、保卫组、医务组,并分别明确了职责任务等。考察途中,我们发现有的组任务比较重、人员比较少,就及时决定增加了几名同志,加强了工作力量。为活跃气氛,锻炼学员的各方面才能,考察团给所有团员提供了3次前台亮相展示自我的机会:一是在考察开始的途中,组织大家做游戏,不做游戏或做不好游戏的,到前面或唱歌或讲故事或猜谜语;二是在去井冈山的途中,每人表演一个节目;三是在回来的路上,每人谈一谈考察感受。在第一次亮相时,许多学员还有些羞羞答答,走到前面“犹报琵琶半遮面”;在最后一次亮相时,个个都畅所欲言,意犹未尽。自始至终,全体考察团成员没有掉队的,没有丢东西的,没有闹意见的,没有出毛病的,相反有个学员考察的同时还治好了自己的脚气病,基本上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陶冶、自我提高,每个人的讲话、表演才能都得到了充分展显和锻炼提高,同时也发现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四、回报组织,创造富庶繁荣朝阳

在革命圣地,我们亲眼目睹了老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井冈山精神的真谛。在南方,我们看到了万马奔腾大干快上的气象。在灵魂净化、心灵震撼之余,我们不由回到现实,静心思考——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的家乡朝阳,经济和社会发展如何实现振兴和腾飞?井冈山精神如何在朝阳大地发扬光大?客观地讲,朝阳是个自然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还相对落后的地区,但是仍有许多有利的发展因素: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市经济总量正不断扩大,质量明显提高,积聚了一定的扩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发展增添了动力和活力;二是交通、城建、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兼具了沿海的区位优势和内陆的资源优势;三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从外部环境是上讲,国家和省实行了退耕还林、扶贫开发、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尤其是中央决定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给朝阳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事在人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这些有着拳拳赤子之心、渴望家乡腾飞的中青年少数民族干部应该立足本职,学习和发扬井冈山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工作,为实现我市到十五期末整体稳定脱贫、2010年总体达到小康、2020年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不辜负市委对我们的培养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