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济局年末工作报告

时间:2022-12-30 04:39:00

县经济局年末工作报告

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切实把握经济运行规律,化解突出矛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工作成绩和特点

(一)工业经济逆势上扬。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县工业经济的冲击,全县工业战线抓重点保增长,抓作风优服务,抓帮促强保障,全县工业经济逆势上扬。预计到12月底,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24.36亿元,增长27%,全县94户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7.14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9.1亿元,同比增长31.6%;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36亿元,同比增长83.4%,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6.5亿元,同比增长36.7%。全县铸造、煤炭、锻造三大支柱产业成为全县增长的主导力量。

(二)发展平台不断优化。以坦塘工业园为核心,以塘村、袁家、龙潭、坦坪、行廊为支点的“一园五区”建设进一步加快,投入进一步加大,坦塘工业园1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设如火如荼,成为全市典型并在我县召开了全市标准厂房建设现场会;县贯耳工业园开创了在省地区工业园由战略投资者独立投资,整体开发的先河;县财政出资500万元设立了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县营业部,我县与东莞银行就在县设立村镇银行达成了共识并在积极推进,为中小企业融资拓宽了渠道;总投资1000万元,已争取省、市投资100万元的县铸件质量检测中心正在规划建设;县铸造协会、县在粤铸造业商会的发展壮大为全县铸造产业发展打造了良好的自我服务平台。

(三)品牌建设有效提升。我县铸造产业继年12月被省政府授予“省铸造产业基地”后,今年9月又被中国铸造协会授予“中国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县”荣誉。今年5月,在中国铸造协会全国地方协会秘书长会议上,原县委副书记肖峰代表县委、县政府在大会上作了“依托基地、推进集群、强力打造‘江南铸都’”的大会发言,提升了我县铸造产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0月19日、11月23日,汝城县和山西泽州县铸造产业学习考察团分别慕名来我县学习考察交流铸造产业发展经验。

(四)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全县工业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坦塘工业园完成投资近亿元,园区内的雄建机床扩建、雷氏铸造扩建等工业项目已完成并投产,众合铸业扩建、金奥工贸公司、联鑫机械、大爱数控第工业项目顺利推进;我局联系的投资1.1亿元的220KV变电站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投运,满足了我县铸锻造产业提档升级用电的需求,我局联系的日产4000T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已完成投资7000余万元,征地300亩,与签订了融资租赁合同。我局还积极为企业到国家、省、市争取项目资金,全年共争取项目7个,争取项目资金280万元。

(五)内引外联有声有色。年12月我县与中国铸造协会签订了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协议书,今年5月17日县政府与广东省企业联合会结成了战略合作关系,7月份,广东省企业联合组织50余位机械制造企业主来我县考察铸锻造产业发展,并召开了两地产业对接洽谈会,为两地产业对接开创了平台。充分发挥县在粤铸造业商会以商招商优势,今年共引导12家在粤铸造企业回乡兴业,为家乡招商引进外地客商项目3个,总投资4000余万元。

(六)电力执法规范有序。制定了《关于划定县电力设施保护区的公告》,开展了打击危害破坏电力设施的工作。认真查处和打击了非法采选企业供用电行为,全县非法采选企业电源基本切断,得到了控制。制定和完善了差别电价的实施方案,促进了企业节能减排。电力建设成效显著。220KV变电站及其配套线路建设进展顺利。35KV广发变电站、袁家110KV变电站立项建设顺利开展。全县电网质量和结构大大改善。今年,全县预计用电量达39700万度,比上年同期增加23.82%,其中工业用电23841万度,比上年同期增长21.38%。

(七)节约降耗效果明显。在全县进一步加强了节能降耗工作,通过改造节能、工程节能、管理节能、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推进了全县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我县铸锻造产业环保循环炉、电炉的应用改造极大的提升了两大产业的节能水平,降低了资源消耗量。煤炭产业通过开展清理整顿,加大技改投入,运用壁式采煤法,安装瓦斯抽放系统,提高了煤矿生产能力、资源利用率和安全水平,我县预计12月底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可达12%。

(八)班子建设不断加强。我局按照“建优秀班子、创一流业绩”的要求,全面加强了自身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在经济系统深入开展了“科学发展保增长,解放思想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了系统党的建设。综治维稳信访实现了大事之年全系统无到省赴京上访,无群访闹访,无越级上访的事件,保证了全系统的和谐稳定。在联乡包村工作中,我局牵头6个单位联系钟水乡白石塘村,我局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共支持钟水乡大路村新农村建设资金2万元。全系统和全局创建、纪检、综治、计生、宣传、统战工作各具特色,全面推进。

二、我县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做法

(一)突出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突出抓重点产业。县委、县政府确定了铸造、锻造、煤炭、金属冶炼、建材、农业产业化等六大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每个产业分别由2名县级领导对口联系,明确联系的责任单位和联系人,确定了六大产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铸造产业集群内企业正在逐步推广应用树脂砂造型、冲天环保炉、电炉、变质钢等工艺和技术,有力地推进了我县铸造产业提档升级步伐。二是突出抓重点企业。县委、县政府确定了金鹰有色公司、红德机电公司、雄建机床公司等10家重点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采取了贷款贴息、品牌奖励、技改创新奖励、税收超额返还等措施支持它们做大做强,建成产业集群的领军企业,发挥示范引导带动效应。三是突出抓重点项目。县委、县政府确定了日产4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众合铸业、220KV变电站等10个重大工业项目,每个项目由1名县级领导牵头,确定了项目责任单位和目标任务。加强了对项目建设情况的督促检查,促进了项目建设进度。四是突出抓重点区域。发挥坦塘工业园这一产业集聚点的龙头作用,带动了全县特别是坦坪、钟水、城关新型工业的发展;发挥塘村、袁家、车头老工业乡镇的先发优势,促进了传统产业向新型工业迈进;以桂嘉高等级公路为轴线,有力引领了行廊、龙潭新型工业的发展,在全县形成了“点轴块”重点区域互动发展的格局。

(二)打造平台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打造工业发展的载体平台。大力抓好了坦塘工业园的建设,致力于把坦塘工业园建成全国知名的铸造工业园,投入近亿元完善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已入园企业28个,今年引进项目6个,项目投资额达1.2亿元。为承接我县在粤350余家铸造企业的回迁,我县在龙潭一带规划建设了1200亩的铸造产业返乡创业基地,现已完成300亩的土地平整,已有10余家铸造企业入驻。目前已在全县形成了以坦塘工业园为核心,以塘村、袁家、龙潭、坦坪、行廊为支点的工业园区体系。二是打造工业发展的政策平台。狠抓了《县委、县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政策落实,制定出台了《县委、县政府关于促进铸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打造“江南铸都”,实现铸造产业集群发展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县财政设立了300万元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资金扶持范围和标准,发挥了引导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是打造服务工业发展的组织平台。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各乡镇都配强了分管工业的领导。强化了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职能,形成了“一个领导小组决策,经济局归口管理,各部门积极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新型工业的工作格局。四是打造工业发展的中介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了县铸造协会和在粤铸造业商会的作用,加强了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管理。协会聘请了铸造工程师常年为全县会员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指导服务。通过2个行业组织加强了铸造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管理,促进了县内外铸造企业的做大做强。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6月份由县财政出资500万元成立了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县营业部,将为全县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另外,还邀请广东省东莞银行来县设立村镇银行。五是打造战略合作平台。年12月,县政府与中国铸造协会签定了结成战略伙伴合作关系意向书。今年5月,我县组团参加了中国铸造协会全国地方协会秘书长会议,并在会上作了“依托基地,推进集群,强力打造‘江南铸都’”的大会发言,有力的推介了县铸造,提升了知名度的影响力。今年5月7日,我县与广东省企业联合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7月24日-26日,广东省企业联合会组织40余个机械制造会员企业来我县考察铸造产业,并就在我县筹建广东省机械制造产业转移县承接园,推进沿海机械制造产业向我县转移达成了意向。

(三)提升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是把传统的铸锻造产业优势提升为新型工业的发展优势。铸锻造产业是我县传统支柱产业,我们致力把新型工业与传统产业进行对接,对传统的铸锻造产业的产品、品牌技术、发展战略等进行升级,着力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规模企业主远赴山东、河北、安徽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的铸造技术和管理方法。二是把民间资金优势提升为产业资本优势。我县民间资金充足,存贷差达34亿元,把雄厚的民间资金转化为发展产业资本是促进新型工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县建立了银企座谈会制度,自2004年以来,由县经济局牵头县政府每年至少组织召开2次银企座谈会,并督促相关部门切实加强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共为189户中小企业征集建立了诚信档案。目前,在工业园标准厂房建设中,我们也积极采取奖励、贴息等办法鼓励民间资本合法合规参与建设。三是把人均土地资源相对偏少的辩证优势提升为发展工业经济的现实优势。我县人多地少,形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劳务经济发达,人民群众思想解放,这些都是发展工业难得的优势。为此,我们在千方百计加大土地有偿流转的同时,制定了企业向小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相关政策,切实抓好了农村劳动力培训、返乡创业培训,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了全民创业的发展规划,年-年连续两年确定为“县返乡创业年”,有效促进了资金回县、老板回乡、企业回流,助推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大发展。

三、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县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高,高耗能、低附加值产业依然是我县工业经济的主体,产业档次依然较低,提档升级的任务艰巨。

2、工业生产后劲不足。一是部分企业依旧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截止10月底,全县94户规模工业企业仍有6户停产,部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二是企业融资困难。全县工业规模小,同时,一些小企业产权、财务等制度不健全、缺乏抵押担保、信用状况难以判断,不符合银行信贷条件,部分企业信心不足。

3、南岭水泥、火电厂等大项目进展缓慢,全县仍然缺乏大项目、大企业的支撑带动。

四、年工作思路

年我县工业经济将继续朝平稳增长的方向发展,支持工业经济向好的因素有很多:一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经济环境将更好。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强工富县”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随着各项措施的到位,全社会对发展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会增强。通过持续整治经济环境,工业企业的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二是随着我县重大基础建设的完成,工业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将有明显改观。11月份220KV变电站投入运营,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竣工和嘉新公路、嘉宁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不仅解决了我县工业企业“用电难”的问题,而且改善了我县工业产品的运输条件,更缩短了我县工业经济与外界的联系空间,使我县工业企业的招商引资条件有明显改观,发展空间拓宽。三是我县骨干企业的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更足。随着今年我县一批骨干企业效益的回升,对明年的发展更有利,众合铸业、雄建机床、湘江工具、顺利锻压、毅强铸造、雷氏铸造、鑫诚工贸等生产和效益都有明显提升,这些骨干企业的增长会对全县经济有较大拉动作用。四是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加快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园五区建设成效显著。一大批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落户工业园区,园区内的民营工业企业得到了较好发展,年的形势会明显好于今年,发展速度将会有明显提升。

年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增长30%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5%以上,万元CDP能耗下降6%以上,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6%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长25%,工业企业实交税金增长20%。

年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认真搞好工业规划。工业规划对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要根据我县产业特色和发展重点,请专业规划机构为我县工业发展作一个年-2020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起到谋划产业布局,规范工业发展的作用。要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整顿规范,对属产业政策淘汰类、污染环境大的工业企业进行取缔。对新上工业项目要严格按工业规划布局,严把产业政策和环保关,杜绝淘汰类项目上马。

(二)大力推进工业招商引资。发挥与广东省企业联合会的战略合作优势,县在粤铸造业商会的以商招商优势和我县已建标准厂房的平台优势,大力推进工业招商引资。要抓好县贯耳工业园这个最大工业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实和推进,积极引进上海省商会等战略投资者来我县进行工业园的整体开发和产业的整体提升,促进我县新型工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与我县铸造企业关联度高的马氏木工机械、广州机床厂等机械制造企业来嘉设立分厂或生产车间,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

(三)全面推进产业提档升级。要充分放大我县“省铸造产业基地”、“中国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县”的品牌优势,大力加强与中铸协的战略合作和省铸协的沟通协作,积极争取省、市两级对我县铸锻造产业发展的项目资金支持,推进产业提档升级;要充分激发铸锻造企业的内生动力,鼓励扶持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改造提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重点扶持联鑫机械、雄建机床、众合铸业等企业新建铸造消失模流水生产线,建成几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标志性铸造企业,进而引导整个产业的提升;要发挥铸造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鼓励企业走强强联合、以强并弱的路子,组建几家大的股份制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要抓好煤炭企业和冶炼企业的规范整合,提高产业集聚度,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和产业发展空间。

(四)继续搞好平台建设;继续抓好“一园五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标准厂房的建设,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要积极谋划两条高速出口间的市机械制造基地的建设,争取早日立项、早日动工;抓好东莞银行县村镇银行、市担保公司县营业部等融资平台的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服务;抓好县铸造协会和在粤铸造业商会等行业中介服务平台的建设,服务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