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学习三个代表保先教育报告

时间:2022-12-17 05:18:00

党员学习三个代表保先教育报告

通过保先教育的动员学习和刚才**校长的辅导报告,结合自己入党以来的学习和工作实践,初浅的谈一个人对实践“三个代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的必然要求

早在马克思主义刚刚诞生之初,有关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问题就被提出来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指出:党是阶级觉悟的先进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也都把保持党的先进性视为党的生命。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重大课题。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党的先进性,总是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以同志、邓小平同志和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一脉相承,为我们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强调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大举求真务实之风,都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在8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党始终把保持党的先进性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追求目标,从而保证了党领导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所谓政党的先进性,是指导政党本身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就把自己确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它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最终历史使命。党的阶级基础的先进性、党的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和历史使命的先进性,决定了共产党必然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政党、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曾经有多少种政治力量和形形色色和政党,像走马灯似的在中国的政治舞台匆匆而过,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站稳脚跟,并为人民和历史所接受?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以鲜血和生命实践着党的纲领,最终蠃得了人民的拥护和信赖。我们党政是靠着先进的思想,先进的主张,先进的组织,先进的觉悟,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刘胡兰、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这样品德崇高的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无私奉献,才成就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可以说,党的先进性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生命之源,是我们党取得辉煌的根本保证。

先进性与政党和命运息息相关,这是古今中外政党兴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保持先进性,才能获取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反之,则终将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古今中外政权更替、政党举衰的经验教训一再证明,一个政党是否有生命力,核心就在于这个政党先进与否。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党的先进性,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1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作为中央政治局党委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一场重要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紧联系起来。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任务更为艰巨。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必须把做好经常性工作与适应的集中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加以推进。

二、“三个代表”回答了一个有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党的先进性是个历史的范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有关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因此,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过去的先进性,不等于现在的先进性,现在的先进性,也不等于将来的先进性。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1世纪,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以及我们党的内部情况,都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变化。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党能否领导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完成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实现既定的发展战略目标,这对于党是个巨大的考验。从我们党的内部情况来看,我们的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了正在执政并将长期执政的党;从一个在外部封锁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了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们党从总体上说,是有战斗力的,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是好的。这是主流,是基本的方面。但是,在一部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又确实存在着权钱交易、腐化堕落等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保证我们党继续保持先进性,确实是一道历史性的课题。解决好这个课题,对于保证我们党的先进性,对于党继续为人民执掌好政权,保证我们国家的长治之安。具有特别深远的历史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其着力点在解决好党的建设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其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其目的在使我们党的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永远立于时代潮头,继续面为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可以说,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为解决我们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答案。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这个高度,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

三、“三个代表”集中概括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三个层面上反映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集中概括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

第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经济层面解决了党的先进性问题。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结果,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无论是什么样的政党,如果想要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历史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就必须能够敏锐地洞察和把握生产力发展趋势,反映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这方面我们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例如化和当时党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背离党的宗旨,忽视了生动的发展,给我们党的事业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我们必须要与先进和生产力保持密切的联系,必须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创造条件。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及时拨乱反正,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发展为第一要求,使国民经济和党的各项事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今后我们党要继续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就必须继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寻找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大力实施科教兴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文化层面上解决了党的先进性问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特质文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的发展总是相伴而行的,这就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物质文明的发展决定着精神文明的发展。反过来,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一切先进的政党,都不可能忽视这个规律。文化的种类繁多,那么先进文化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判断某种文化即社会意识的先进与否,主要看它对社会存在的作用:凡是促进社会存在发展的文化,都是先进文化,凡是阻碍社会存在发展的文化则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文化。作为人类最先进的政党的工人阶级政党,理所当然代表着先进文化。工人阶级政党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孕育下诞生的。没有代表人类文化最高境界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指导,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会出现,更不会发展壮大起来。当然,工人阶级政党与人类最先进文化这种天然的联系,不能说明我们党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一关键点上,是可以一劳永逸的,不需要发展的。恰恰相反,因为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思想文化也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待文化就要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即使是对马克思主义这样一个代表人类最高境界的文化成果,也不应该把它当作教条,而应该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去丰富它,发展它。同时,作为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的中国共产党人,还必须有敢干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勇气,并以此来丰富、发展我们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然,先进的文化需要灌输,列宁早就讲道“自发的工人运动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科学社会主义”。因此,党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切实实地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政治层面上解决了党的先进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认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当作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是为了人民的翻身解决;和平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发展经济,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同样是为了最大限度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践证明,只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体现党的先进性,同时也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同志说过,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府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当然作为执政党,共产党执政是为了人民和国家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所在地区和单位的真实情况,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把党和人民交付的工作做好,努力使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和价值得到实现。这是现阶段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四、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从我做起,从每个党员做起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鲜明地写在了党的旗帜上,它更需要我们把它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体现在实践中。坚持党的先进性,对于党的整体要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党的一切政策、一切工作中,贯穿于每一个党员的具体行动中。同时,党的整体的先进性,是由每一个先进的党员个体所构成的,这就要求党的成员必定也是先进分子。也就是说,每一个党员,无论是普通的党员,还是领导干部,都必须是“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我们党是执政党,每一个党员、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都代表着党的形象;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都会影响到人民的利益。因此,所有共产党员都要立足本职、联系实际,坚定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中全面体现“三个代表”要求,把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体现在自己的工作中。

共产党员要实践“三个代表”,就要做到:

一是必须在经济建设这个主题战场上发挥尖兵强将的作用。作为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领导,要牢固树立改革和发展意识,要有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气魄,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最大限度地把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经济工作搞上去;作为一个普通党员,就要立足本职,敬业爱岗,不断提高业务本领,努力成为业务能手、创新能手等等。

二是必须要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创建者。作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要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思路和做法,不仅要使自己所在的单位和部门目标工作完成得好、经济发展得快,而且机关作风要好、社会风气要好,精神文明程度要高;作为普通党员,也不能只在生产和业务上是标兵,而在其他方面不能得到群众的首肯。从某种意义上说,较高的思想觉悟,较高的道德情操,更能展现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共产党员不一定样样都做得比群众好,但是共产党员必须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因此,共产党员要带头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勇于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做斗争,努力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模范,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该用高尚的人格和魅力蠃得群众的信赖和尊重。

三是必须要成为群众利益的忠实服务者、创造者和捍卫者。党的性质要求我们必须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公仆意识,坚持秉公用权,造福于民,坚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普通党员虽然“没职没权”,但责任是一样的,就是要识大体,顾大局,事事以党的事业为重,以群众的利益为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力所能及地为群众谋得更多的利益。公务员之家

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七十年初从农村参加工作,三十多年除在粮食系统工作一年外,其余时间都是在供销社度过的,可以说,自己同三农有着血肉的联系,同供销合作事业和全系统的干部职工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不懈之缘,这三十多年来,自己经历了供销社的兴衰发展过程,经历了供销社为发展农村经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所作的贡献,同时也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供销社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五、六十年代,供销社靠一根扁担两只箩筐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把各种农副产品送到全国各地,肩负着三勾进城物质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七、八十年代,供销社统一农村市场天下,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各种服务,成为农村商业为主渠道,九十年代至今,由于改革开放新的格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供销社体制止的弊端和对形势的不适应,主渠道的地位逐步被取代,多年因政策和管理存结的问题面临的考验和挑战,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使供销社困境,为深化改革,恢复发展奠定基础,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和供销社的一员,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首先从思想上做到立党为公,坚持发展为第一要求,坚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在市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和供销系统的干部职工一道,为供销社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恢复和发扬供销社的地位和作用,提升供销社的形象,真正把供销社办成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全市五十万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为广汉经济的跨越或发展,为供销社再铸辉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