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权益保障调查

时间:2022-02-03 06:11:00

妇女权益保障调查

菏泽市是农业大市,近日,我们通过发放问卷、走访、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农村妇女权益保障问题进行调查,了解到农村妇女维权领域尚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妇女发展状况

我市现有农村妇女364.1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49%,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妇女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经济参与平台不断拓宽,在生产发展中挑重担。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原来农村传统的“男耕女织”被现在的“男工女耕”所替代。我市农村妇女从事种植业988300人,从事养殖业108100人,从事加工业184300人,从事服务业573900人。农村妇女在种植、养殖、加工等各个领域大显身手,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二)求知求新求发展,在生活宽裕中闪亮点。通过学习和实践,部分农村妇女不断提高知识层次和技能,成为增收致富的先行群体,掌握实用技术的114万人,获绿色证书的3.7人,获农民技术员职称的2.1人,全市共有科技致富女能人2125名,“妇”字号龙头项目和示范基地33个。如曹县大力发展芦笋种植业,面积12万亩,从业妇女5万人,人均年收入万余元。

(三)生活方式日益改善,在乡风文明中占主导。在基层妇联组织的引导下,广大农村妇女发挥自身性别优势,踊跃参与五好文明家庭、和谐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投身文明村镇建设,成为农村精神文明传播的主力军。80%的妇女在家庭中发挥主导作用,重视提高婚姻家庭质量,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四)着力整治生活环境,在村容整洁中唱主角。在美化、净化庭院的基础上,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村庄环境整治,不断优化家庭生活环境。牡丹区妇联组织农村妇女20多万人次开展“四清”(清草堆、土堆、粪堆、垃圾堆)和“四学”(学政策、学文化、学技术、学法律)比赛,动员广大妇女改厕、改灶,推广“母亲沼池”,大力发展循环生态农业。

(五)参政意识不断提升,在民主管理中作代言。农村妇女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乡镇女书记、女镇长,村妇女主任在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各方面成为妇女利益的代言人,在人大代表、村“两委”选举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二、影响农村妇女发展的具体问题

参政议政比例较低。由于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基层妇女干部竞争能力相对不强,加上当前“两委”职数减少,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程度不高。目前我市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比例仅有40.1%。土地权益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城郊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增加迅速,部分村干部缺乏性别意识,在土地承包中,部分农村妇女不能平等地分到土地,主要是外嫁女及其子女、离婚或丧偶妇女,户口仍在娘家的外嫁妇女。婚姻家庭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依然存在。近几年,市妇联接待农村妇女关于婚姻家庭问题的投诉占每年信访总量的一半以上,由家庭暴力引发的离婚占离婚案件总数的30%左右,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受传统夫权意识影响,一些无经济来源的家庭妇女过于依赖男方。在遗产继承、财产分割等问题上,重男轻女、侵害乃至剥夺妇女合法权益的情况仍然存在。女工劳动权益保障存在缺陷。部分乡镇企业女职工工作环境恶劣,超长加班现象较为突出,“四期”保护无法落实。家政服务业是女性劳动力转移的集聚点,但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参保率普遍低下。综合素质低制约了妇女在农村经济领域的发展。调查中显示我市农村妇女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0.04%,小学文化程度占21.1%,初中文化程度占50.01%,高中文化程度占14.28%,接受过中专教育的有3.52%,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仅占1.05%。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村级妇女组织建设,提高妇女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基层妇女组织有人员、有阵地、有载体、有经费;保证村“两委”班子中至少有一名女性,培养一批女村支书、女村委会主任;推广“妇代会+协会”模式,开展“双培养、双带动”工作,把女能手培养成为妇代会干部,把妇代会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

(二)全面拓展素质培训,提升新型女农民发展能力。建议划拨专项资金建立健全农村妇女培训体系,依托扶贫项目带动,对文化程度较高、学习愿望较强的农村妇女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依托农业产业大户和基地,对文化层次偏低、离不开家庭的农村妇女开展培训;与大、中专学历教育、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相结合,对农村女能人、女经纪人、女农民技术员等进行科技含量高的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新型女农民。

(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妇女发展。提供农业生产综合信息,争取在良种、技术、资金、加工、储运、推销等方面形成系列化服务。完善小额信贷制度,设立农村妇女创业基金,为农村妇女创业提供必要支持。建立农村托养机构,使农村妇女由家务劳动的主体真正转变为生产劳动的主体。

(四)健全完善立法,建立健全农村妇女维权体系。加强有关妇女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广大妇女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维护妇女权益的作用。对涉及农村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从性别视角进行修订和完善。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切实承担起维护广大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职责。随时关注农村妇女维权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提出对策,因势利导,建立健全农村妇女维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