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时间:2022-01-10 04:04:00

导语: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透明的、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一、以法规清理为契机,减少审批事项,加强行政审批的法制建设

首先是所有的行政审批都必须有法可依。现行的审批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属于审批经济,而市场经济是以法治为基础的经济,要从根本上解决审批经济问题,必须依法行政,避免审批事项设置的随意性。目前,尚无相关的法律对设置行政审批的范围、权限、程序进行界定,因而出现乡镇政府也能发文件设置行政审批项目的现象。这个问题不解决,难免会产生现在取消几百项,将来又增加几百项的问题。为此对加强行政审批的法制建设,创设良好的行政审批的法制环境,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其次是有关法律法规要配套。现行的审批制度重事前审批,大多是属路障型的。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部门将不设路障设路标,实行告知承诺制,联合会审制,并逐步转向加强服务和事后监督。这就需要以建章立制为重点,把行政审批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加快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按照市场取向原则,一些应由市场机制自行调节,可由中介机构行业协会提供服务和自我管理的事项,政府要退出审批,交由市场机制来运作。由于目前社会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的组织还不健全,行为还很不规范,以致有的审批转移到了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而这些组织并未与政府真正脱钩,造成“二政府”现象,收费反而更多,管理却不到位。为此建议加快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行政审批事项的调整转移和衔接,针对行业协会的发展政策、管理体制、内部组织、引导方式等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规定,增强各类中介机构及行业组织的自律性,逐步形成规范有序的服务市场。

三、建立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行政监察力度

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和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要求,制定出管理细则和标准,明确审批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并实施相关的责任追究;同时,要结合政务公开,加强对审批制度改革落实情况的执法监察,保证政令畅通,加大对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要逐步探索和建立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社会评估机制,让自然人、法人、公民来评价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

四、进一步精简政府机构,理顺部门职能,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

在现行的行政审批背后往往是权和钱,涉及到政府各部门的利益。现在的问题是审批部门多,审批环节多,且属于递进式审批,一个部门就好比一座“庙”,每一个“庙”都是一道槛,严重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形象。机构改革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精简机构和人员,把政府工作的重心放到加强规划调控、监督管理、协调服务等方面来。建议将政府机构改革与审批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政府机构改革来不断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树立政府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同时,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使审批与收费相分离的有关制度,逐步把行政收费纳入预算管理,这也是规范权力运作,防止权力寻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措施。在条件成熟时,还可实行“行政审批不得收费,收费部门不得进行行政审批”的制度。

五、配套推进其他相关改革,整体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要逐步建立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完善信用评价制度,规范市场秩序;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的地方公共财政体制;加快公用网络平台建设,推动政务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