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创新模式调查汇报

时间:2022-05-27 04:26:00

结构调整创新模式调查汇报

一、成效与变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外需萎缩、订单减少、企业停工减产及就业和社保压力增大的情况,市委、市政府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结合本地实际,研究提出了保增长、促转型、抓统筹、重民生的工作部署,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措施,创新机制,优化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经济企稳向好。2009年1-3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9.45亿元,同比增长8.3%,增幅均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前3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6%、7.1%、8.3%,分别高于全省平均1.1个、0.8个和0.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227.3亿元和113.1亿元,同比增长9.7%和9.6%(增速均列全省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服务业保持了13%以上的增长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二)市场消费信心稳步提振。2009年1-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分别为15.2%、15.1%,15.2%,分别高于全省平均2.1个、1.4个和0.9个百分点。消费信心增强,发展预期继续向好,1-3季度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08.7、116.3、119.5;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07.1、123.6、133.1。

(三)外贸出口降幅逐季收窄。1-3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22亿美元,新批“三资”企业157家;进出口总额为124.31亿美元,降幅比上半年减少1.8个百分点,其中外贸出口额达到89.68亿美元,降幅比上半年减少1.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好于加工贸易,降幅小于加工贸易11.4个百分点。

(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截止3季度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021元和8984元,同比实际分别增长9.5%和9.6%。城乡居民收入比2.11:1,低于3.36:1的去年全国平均水平。全市非农业就业人员比重为87.5%,全面小康程度居省第二位。

(五)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2009年以来,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办法,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市覆盖。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健全,农民参保率达96.51%,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平安”建设继续推进。全市所辖5县(市)全部进入中国百强县前32强和“省小康县”行列,先后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二、思路与做法

(一)统一思想、加强调研,全面落实应对金融危机的新举措

1、统一思想聚共识,坚定应对危机的信心。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外需萎缩、订单减少、企业停工减产,就业和社保压力增大,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市的班子成员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早动手、早安排,特别是把提振全市上下的信心摆在了突出位置。市里多次召开会议,深入分析研究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机遇,着力统一思想认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抢抓危中之机,推进发展。要求全市上下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转型升级不畏难,苦练内功不浮躁,进一步坚定应对危机、促进发展的信心。提出要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抓发展与促改革相结合”、“抓经济与促稳定相结合”,进一步增强紧迫感,抓住有限时间,全力推进发展。

2、深入调研谋思路,完善应对危机的举措。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为进一步梳理思路、寻找对策,去年底,市委全会认真贯彻省委“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思路和要求,部署了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确定了“保增促调”的工作主线。春节刚过,市级班子成员分别率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专题调研,了解和把握基层和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经济运行态势,积极寻找应对办法,出台了减税让利、优化融资、简化审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指导全市面上工作的推进。班子成员还结合年初确定的调研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探求应对危机、加快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牵头完成“新时期新阶段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科学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调研课题,对化解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进行系统、全面的思考,并及时出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期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和要求。

3、推进项目保增长,找准应对危机的抓手。为应对危机,市提出以项目增投入,以投入促发展。在项目规划上,着眼长远,立足实际,并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按照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和创建生态环保宜居城市的要求,对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和民生、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进行统筹谋划。突出全市“四个双百”和市区政府“百项百亿”项目建设。1-9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3.1亿元,增长21.3%。在项目投资上,实施“三四五六”战略,即:突出项目引导、推进和服务三个环节;强化项目准入和后评价、项目推进、落实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盘活存量和腾笼换鸟四项措施;抓好“零增地”、“存量优化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产业化”和“生产性服务业”五个一批480项重点项目;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石化、电子信息、汽车关键零部件、新材料和新能源等六大产业。在项目实施上,要求每个重大项目都要实行领导联挂,靠前督战,面对面进行指导,及时帮助和协调解决遇到的难题。

(二)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人才的协同作用,为结构调整构建新机制

1、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环境、知识产权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增强企业转型升级的外部推动力。面对危机,人深切感受到粗放式发展模式、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和对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不力,已经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探索调整结构和转型发展之路。一是保护环境。积极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以环境的倒逼机制促进企业转型升级。2007年9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市排污权交易办法》,成立了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对新、改、扩建项目全面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并探索开展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将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在化”。截至2009年9月,全市共有329个项目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COD1329吨,SO2915吨,交易总额达到1.09亿元。通过有效的环保机制探索和合力整治,水环境明显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逐年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94%。二是保护知识产权。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强生产、流通、进出口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化行政执法,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009年1-8月,全市专利授权量2948件,同比增长51.2%,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倒逼机制作用下,企业创新积极性明显提高,亿元以上企业均建立了研发中心。三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180万外来人口,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一项紧迫任务。为此,率先提出打造“嘉(加)兴(薪)不欠薪”城市品牌,全面提高劳动者社会保障水平。通过加大对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压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逼迫企业走技改创新、品牌建设之路。通过实施上述三大保护,既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改造提升。

2、以企业为主体,鼓励国资、民资、外资齐上,增强经济转型升级的微观活力。地处上海、苏南和浙南三个经济圈交会点的,充分借鉴三种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国资、民资、外资相互补充、互促共进的经济格局。一是大力扶持民营企业。通过制定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和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创业门槛,简化注册手续,使更多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个体工商户转办私营企业,形成了全民创业的良好局面。民营经济已成为推进富民强市的主体,占经济总量的近70%,占全部税收、财政收入的2/3以上,农民的非农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民营经济。二是大力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方向是使国有经济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在为民资腾出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提升了国有经济。十年来,市级国有资产总量增长13倍,全市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900多亿元,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增强和发挥国资在转型升级中的主导力量,加大了招央企、引国资步伐,一大批国企大项目先后落户。三是大力实施招商选资。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13.6亿美元,位居“三甲”。目前已有90个国家和地区的5400家企业落户,有2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投资,外资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比重超过30%。外资的投入,不但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了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以人才强市,抓住结构调整的关键,增强转型升级的智力支撑。一是明确提出人才强市战略。连续出台了优化人才、引进智力的政策规定。2009年,改变了以往以学历论人才的观念,制定了引进领军人才和建设创新团队的办法,采取按个人贡献实绩予以奖励、购房安居补助等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等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力度。二是通过抱团引进大院名校。为实施以高端载体引进高端人才,市已投入10亿元,吸引了一批领军型人才,带来了一批新项目、催生了一批新产业,培育了一批创新型团队。仅科技城内就集聚了116名博士,146名硕士,124名高级职称专家,8名兼职的“两院”院士。通过培养和引进,2008年,全市拥有各类人才132万,占常住人口的30%以上,共涌现出160多个市级以上的创新团队。人才作用的发挥,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

(三)优先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转型升级,为结构调整探索新途径

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去年第三产业占比只有34.4%,比全国和全省低6-7个百分点。从与国内外的发展差距中看到了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围绕“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生态高效都市型农业”的思路,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构建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立足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现代物流、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出台了放开投资领域、加大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等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以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发展服务业块状经济,鼓励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打造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争创“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近年来,服务业年均增长14.3%,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

2、推进区域块状经济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区域特色经济集群化。以区域块状特色经济闻名全国,并因此催生了一批以海宁皮革城、濮院毛衫市场为代表的专业市场,进而带动了产业的集聚发展。进入新世纪,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区域特色经济集群低、小、散的弊端不断暴露。为此,市以省级“海宁皮革产业群”和“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建设为抓手,从战略规划提升、空间布局优化、龙头项目实施、区域品牌引领、服务平台建设等入手,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了企业集聚度高、产业竞争力强、社会服务体系完善的现代产业集群。这些企业集群以创新服务平台为载体,在产业升级中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出了一条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3、创新农业经营和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传统农业大市,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为推动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不断创新农业经营和发展方式。近年来,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虽然很快,但普遍遇到信息不畅、规模不大、带动作用不强、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解决这些问题,着力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2008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地市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如今全市已成立480多家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6.34万户,占总农户的40%,有194家合作社拥有品牌,合作社基地面积36.92万亩。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推广、产品销售、融资担保等服务,催生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发展壮大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近千家,其中市级143家、省级17家,部级3家,总资产55亿元,涌现了“五芳斋”、“金平湖”、“膳博士”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

(四)创新发展平台,提升城市承载力、自主创新力、开放带动力,为结构调整注入新动力

1、推进市域一体化,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城市,提升城市承载力。改革开放以来,走出了一条以县域经济为重点的区域跨越发展之路。面对区域合作与联系日益密切、城市对区域发展带动力日渐增强、经济转型升级极为迫切的新趋势,地处长三角大城市包围圈中的,充分认识到只有走区域统筹发展之路,才能在强手如林的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脱颖而出。一是编制完成市域层面的总体规划。2003年以来,基于区域发展相对均质、城镇密度相对较高等特点,提出了推进市域一体化、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的战略决策。明确了以市区为中心、县(市)城和滨海新城为副中心、新市镇为骨干的城市框架体系。在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基本形成了“三纵三横三连”的高速公路框架和市与县之间、县城与中心镇之间的交通圈,实行了城乡公交一体化。二是加快公用设施建设步伐。通过跨区域统筹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垃圾焚烧厂和固体废物处置中心,推进重大设施高效利用,防止重复建设和低效运行。通过统筹区域饮用水、天然气设施建设,实现了全市域城乡供水一体化,天然气管道逐步向农村延伸。同时,立足不同区域产业基础,打破内部行政区域壁垒,统筹区域产业分工,并明确了中心城市与市镇的产业功能定位。三是着力提升市域一体化层次。出台了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意见,建立了以规划管理、财政结算、投融资为重点的市域统筹运作机制,推进全市“重要资源、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共建共享。

2、集聚创新要素,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力。为强化经济转型的科技支撑,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建设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以构筑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为重点,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二是建设科技城。为加快科技城等创新平台建设,先后引进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中心、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中国()中心等33家国内外科研院所。此外,全国还有2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2000多家企业建立创新“联盟”。到2008年科技城共组建12家高科技公司,被科技部评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1-6月,来自中科院中心的15个转化项目分别在19家合作企业中转化,新增项目转化实现产值6.47亿元,同比增长167%。三是增加科技创新投入。2008年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5.22亿元,增长26.1%,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58.1亿元,其中研究开发经费支出32.1亿元,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77%。如今,已形成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为主体,市、县两级科技孵化器和创业服务中心为补充,各类科技园、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各类创新平台的建设,带动了科研成果和当地企业相互融合,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发挥区位优势,深化接轨上海战略,提升开放带动力。上海是获取先进理念和要素资源、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平台。为充分发挥与上海接壤的地理优势,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接轨上海”战略,2008年又出台了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接轨上海扩大区域合作交流的政策意见。一是在交通运输方面,以高速公路、铁路、内河航道等为重点,全力打造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的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城市均以高速公路连接。二是在产业衔接方面,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促进与上海及周边城市的产业互动共进,找准为上海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功能定位,通过在上海建立办事处、投资办厂、投资参股等方式,主动承接上海辐射,积极与之形成资源互补、错位发展态势。近6年来共引进上海企业近500家,引进上海投资资金近百亿元。三是在社会事业方面,制定了上海市基本医疗参保人员在居住期间医疗费用代办报销办法,率先开展并解决上海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报销难题。通过联合办学,积极引进上海的大院名校,实现“借脑发展”,已建成同济大学学院,东华大学平湖服装技术研发中心也在2009年正式成立。四是在分区合作方面,以全面接轨上海战略为大背景,鼓励各县(市)积极创新接轨上海举措,不断提升以开放带动发展的能力。嘉善县通过“借力上海、走向世界”,每年在上海举办招商推介活动,与20多家国外驻沪招商咨询机构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从上海引进的专家超过1500人,通过上海引进的内外资项目,占全部引资总额的90%左右。

(五)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社会管理,为经济结构调整营造新的良好环境

1、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一是重视文化建设,以文化发展提升的软实力。近年来,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体系一创建”,图书馆总分馆模式、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市、“端午习俗”等日益成了展示文化风采的“新名片”,人文优势逐步转化成发展的新优势。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各县(市、区)均为省级教育强县,基础教育走在前列,中职教育实现统筹招生和专业设置,拥有8所高等院校、在校生6万余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40%。三是重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现城乡全覆盖,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97.8%,城乡居民健康水平逐年提高,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35岁。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市坚持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重要的软性基础设施来抓,在全国率先构建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全民社保”体系。2007年,制定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将社会养老保障从企事业单位职工扩大到城乡所有人群,对70周岁以上未享受各类社会保障待遇的高龄老人,实行每月50—350元不等的养老基本生活补助。的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也走在前列。目前全市农民参保率高达97.5%,人均筹资额从2003年的35元提高到2009年的245元,人均筹资水平、年门诊结报率、住院补偿率等均列全省第一,被列为全国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试点城市。同时,城乡低保、基本住房保障和社会救助保障等制度初步构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民众基本需求相适应的社保体系。

3、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面对社会管理的新形势,市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体制。一是设立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主要是突出社区、社工、社团等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力量,着力构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扩大“两委”无候选人直选比例,2008年分别达到60.3%和66.2%,比上届提高41.2和39.8个百分点,实现了政府依法行政与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通过培育各类社团、中介等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社工和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拓宽了公众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渠道。二是成立新居民事务局。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增多的情况,2007年在全国首设新居民事务局,开展居住证制度改革,根据新居民年龄、学历、技能,以及在工作时间长短、社会保险参保等具体情况,分别实行临时居住证、居住证和专业人员居住证,并赋予相应的政策待遇,逐步把新居民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激发了新居民在“第二故乡”创新创业的活力和热情。三是高度重视“平安”建设。社会和谐稳定,连续四年实现省级平安市,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2008年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率达97.71%,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启示与展望

启示一:正确分析形势,果断决策,抢抓机遇,是从容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前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见事早,动作快,深入研判形势,充分估计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握有利时机和积极因素,抓住2010上海世博会和国家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的机遇,深化细化接轨上海战略。发挥区域优势,转危为机,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启示二:充分发挥政府、社会中介和市场的功能和作用,是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在一个资源相对短缺、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地区,如何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弥足珍贵。他们的做法是将应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职能真正承担起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社会性、公益性事务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承担;将应该交由市场承担的职能真正让渡给市场,重视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各方协同配合,共同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启示三:优先发展服务业,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是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的实践说明,长期依靠传统制造业简单叠加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对工业化的推动曾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对产业层次和增加就业容量的提升水平明显不够。只有一、二、三次产业融合推动,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制动,并注意培育新兴产业,才能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才能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启示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创新社会管理,不断弥补“短板”,做大“长板”,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初步实现均衡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应对危机、调整结构的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必须走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率先发展之路,必须走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科学发展之路,必须走以人为本、惠及民生的和谐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之路的探索永无止境。正处在人均GDP加快向1万美元迈进、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宏观环境发生的新变化,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两创”总体战略要求,抓住长三角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创业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把建设成为“长三角创新型经济强市”、“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杭州湾宜居型滨海新市”,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