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报告

时间:2022-04-18 12:30:00

区委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报告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谋划发展、开展工作的主题和主线。特别是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突显。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前段时间,组织相关人员结合区情实际,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做了认真的研究和思考。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通过强化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注重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坚持速度、质量并重,逐步实现了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结构优化促进质量提高。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5亿元,比2005年增长152%,年均递增2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亿元,比2005年翻了两番多,年均递增38.1%。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7.5亿元,本级财政收入达到2.33亿元,均是2005年的3.8倍,年均递增30%以上。“十一五”时期以来,在产业发展的推动下,我区的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三次产业比由2005年的20.2:34.9:44.9调整到12.4:44.5:43.1,呈现出了“强二兴三优一”的良好态势。

(二)注重投资方向次序,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坚持把投资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全面加大了重大项目建设,有效促进了产业升级,拉动了经济增长。十一五时期,我区共开发引进项目356个,开工建设超10亿元项目6个,超亿元项目40个,累计到位资金184.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4倍。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盛世集团奢岭欧洲小镇、南湖综合开发等项目正式签约;一心制药与国药控股有限公司完成合资合作;天泽纳米二期、阿尔顿断路器开关等项目开工建设;铸诚门业一期竣工试生产,中冶京诚一期、华能生物质热电、亚泰水泥五六线等项目投产见效。

(三)注重产业效益释放,工业经济提质增效。通过项目建设、服务扶持企业技改创新等有效举措,全面提升了工业经济质量。水泥、啤酒、油气等传统产业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文化包装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传统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优化升级所带来的创新效率,已成为加快发展新型工业的强大推动力。目前,已初步构筑了以水泥、啤酒、油气等传统产业为支撑,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文化印刷等新兴产业为补充的新型工业体系。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44.5%,工业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此外,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区始终将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全面加大了机制建立、技术改造和节能监察,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幅度始终保持在0.8个百分点左右,规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8%。

(四)注重科技成果应用,企业实现健康发展。通过科技投入、技术创新,有效促进了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也进一步优化了我区的经济结构。中冶京诚、一心制药等企业在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原产品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与轨道客车合作以及并入国药控股等方式,逐步把发展重点转移到了开发新产品、拉长变粗产业链条上,实现了快速发展。亚泰水泥、银瀑啤酒等企业通过强化研发机构作用,不断开发新产品,实现了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存一代的良性循环,鼎鹿牌水泥荣获国家弛名商标。大力纳米碳酸钙等企业,通过开发和引进高新技术,把可利用的资源“吃干榨净”,既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我区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高效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二、我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虽然我区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受现时区情和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限制,区域经济仍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推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不足。

(一)经济质量仍需提升,增长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2010年,全社会固定投资达到130亿元,比2005年翻了两番多,年均递增38.1%。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10.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3亿元,年均仅增长18.6%,投资和消费明显不协调,投资率偏高和消费率偏低给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诸多问题。

(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优化,但从目前经济运行情况看,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依赖于第二产业的增长,2010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4.5%。相对于二产发展,我区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比重偏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与省市关于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支柱产业的定位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实践经验表明,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2%,企业创新将难以维持,只有高于6%,企业创新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经费总量稳步提高,年均增长18%。但在全市、全省的层面上衡量,我区的科技投入强度相对较低,特别是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则更低,进而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加快发展受到制约。

(四)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生态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区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小灰窑、小矿山等生产企业,生产工艺简单、粗糙,生产能力相对低下,对资源和环境破坏程度比较大,需加大治理力度。同时,由于缺乏生态维护与效益补偿机制的支持,不仅使生态恢复难以实施,更为严重的是影响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当前,我区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的关键时期。要求我们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增强经济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和治本之策,重点在“六个坚持”上下功夫。

(一)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动力,加快构建品牌闻名、集约高效的新型工业体系。按照洁净、集约、高效、减排四个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走洁净工业化之路,重点围绕能源、材料、食品、医药、装备制造、文化用品等六大特色产业,全面推进洁净工业化进程。一是做强传统骨干企业。重点促进亚泰水泥、银瀑啤酒、采油厂等传统骨干企业扩能升级。特别是在项目用地、优惠政策、对上协调等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和扶持,促进企业快速裂变扩张,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做大新兴规模工业。近年来,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我区新兴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目前已进入了投资释放期。未来发展过程中,通过加大引导和扶持的力度,把生物制药、文化印刷、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完整的垂直产业链和横向配套产业群,尽快构筑多元支撑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三是做活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全面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市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担保能力,为中小企业搭建融资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在多个领域迅速发展。同时,要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进入规上企业行列,使其成为富民强区的重要力量。

(二)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加快构筑多业支撑、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发展格局。第三产业发展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服务业将替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发展服务业应立足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引进培育高端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增量升级。一是着力打造以近郊休闲游为主的特色旅游业。依托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依托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围绕“长吉南部生态旅游带”定位,加快景区景点提档升级和旅游产品开发,推进旅游资源和要素整合,构筑生态旅游体系,打造“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全面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配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尽快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二是精心培育以养老康体、高等教育为主的新兴服务业。以奢岭盛世集团“欧洲小镇”、净月南湖“香港小镇”、太阳城等项目建设为载体,延伸发展健身、疗养等相关产业,积极建设养老安居理想地;不断加快建筑装饰学院二期、高等专科学校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长大旅游学院、农大发展学院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规模和水平,尽快形成奢岭北部新城和中心城区两大教育休闲板块竞相发展的格局。同时,按照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依托动画学院等项目,积极发展动画制作、软件开发、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努力提升产业层次。三是积极发展以现代物流为主的商贸流通业。依托日趋完善的公路、铁路交通网络,加快物流场站建设力度,促进物流业向配套化、集群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借助奥特莱斯世界名品折扣城入驻,积极引领带动现代物流产业晋档升级。同时,合理布局我区商贸业,重点加快生产资料、现代家居、汽修服务和农贸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

(三)坚持把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重点,努力形成组团带动、城乡互动的城镇发展新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将释放巨大的消费能量,对协调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功能引导发展”的城镇发展理念,推动城镇由单中心向多组团、由二元式向统筹式转变,构筑科学的城镇化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以组团式发展推动城乡资源双向流动的特色城镇化之路。一是促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正处于城市发展的扩张期,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势必要求有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来指导,避免因规划不足而制约城市的发展。按照长吉一体化发展和城乡双向统筹发展要求,全面提升城乡规划水平,科学完善中心城区及组团的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确保的城市建设科学、理性,充分体现山水新城的特点,全力打造具有北方特色的山水型城区。二是促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切实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强力推进各项重点工程建设。按照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全面提升城乡承载功能和品位形象。借助长吉一体化战略深入实施的战略性机遇,率先推进中心城区和奢岭新城建设,逐步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奢岭新城为重点,特色乡镇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尽快打造出一个繁荣现代、方便舒适、自然和谐的新区形象。三是促进城乡管理一体化。大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除了加强市容环境、市政设施、公共交通、住宅小区的综合管理外,还要实施线、条、块相结合的小单元管理模式,促进城市管理晋档升级。切实加大城市管理向农村延伸力度,逐步实现城乡统筹管理,努力营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城乡环境。

(四)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保障,着力打造村强民富、乡风文明的农村新貌。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努力向“五化”方向调整升级,即由传统农业向绿色化、设施化、规模化、品牌化、链条化方向发展,构筑起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一是做强以梅花鹿产业为代表的精品畜牧业。紧紧抓住省里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全力做好“梅花鹿、生态猪”等产业园区和“梅花鹿良种繁育、生态猪养殖、优质肉牛养殖、蛋鸡养殖”等基地建设,努力推动我区牧业经济再上新台阶。特别是在梅花鹿产业发展上,要敢于打“全国第一”这张牌,加大省市对梅花鹿发展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养殖户的信心,并积极引导广大养殖户走“精养鹿、养精鹿”的路子,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饲养。二是做大做强棚膜经济。要积极推进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按照建设最大绿色副食品生产基地这一个总体目标,以奢岭、平湖等近郊区域为重点,集约发展棚膜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集中打造棚膜经济园区。启动蔬菜批发配送中心建设,加快形成产供销一体的大型蔬菜生产基地。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全面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积极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切实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面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时,要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加大扶持投入力度,打造一批有品位、有特色、有代表性的生态沟、采摘园,真正使一产和三产互动起来,通过现代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有机结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五)坚持把生态化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力支撑,努力形成“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的生态建设新模式。我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这是加快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把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一是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严厉打击毁林开荒、滥砍盗伐等违法行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建设完备的绿色生态屏障。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强化环境污染源头控制。依法加大煤炭、石灰石等行业资源整合与管控力度,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二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切实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河湖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推进废弃物回收和再生综合利用,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是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积极开展绿色社区和生态文明学校等创建工作,全面加大生态知识宣传力度,切实引导市民转变消费观念,倡导崇尚自然、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关心生态、注重环保的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六)坚持把改善民生状况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努力建设生活舒适、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环境。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善民生,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也是实现居民幸福生活。全面加强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政府工作的主线,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归宿,因此,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要始终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提高社会的和谐度为目标,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美好。一是大力实施富民工程。一方面,要积极搭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就业交流平台,努力使各类群体实现充分就业。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就医、就学、住房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二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强公共卫生建设,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用医用药需求。三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把综治维稳和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严防生物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