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人才工作科学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04 05:46:00

导语:人事人才工作科学发展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事人才工作科学发展调研报告

一、人事人才工作现状

(一)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一是深化了干部调配职能改革,制定了《干部调配职能调整和工作程序的意见》。凡市区实行编制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全部纳入干部调配范围;其他市属各类所有制企业、推行聘用制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以及中介组织全部纳入市人才中心服务范围,以此明确了干部调配的职能范畴和工作程序。二是规范了事业单位人员准入方式,制定了《大庆市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实施细则》。借鉴公务员凡进必考的录用方式,将公平竞争机制从机关扩大到事业单位。三是规范了临时用工聘用行为,制定了《大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临时用工管理办法》,按规定标准对市直各部门重新核定临时用工计划。同时,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用工的管理,规范了人员聘用行为,明确了工资保险待遇,使临时工聘用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四是加强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管理,制定了《关于加强人员和工资计划管理的意见》。在人事管理上严格控制逆向流动,规定原则上企业人员不得向事业单位流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得向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流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得向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流动,并通过组织手段清理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混岗、混编问题,使人事调配工作步入了规范化轨道。

(二)人才资源开发取得新成效。一是招才引智工作初见成效。几年来,根据市直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校引进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1100余人。组织市内多家企业参加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黑龙江省对俄人才智力合作项目洽谈会,积极做好报批国家级重点引智服务项目,协助企业引进外国专家等工作,智力成果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攀升。二是坚持“凡进必考”。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实行“凡进必考”。尤其对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采取岗位面向社会、公开考试的办法,既保证了进入人员的整体素质,又充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招考原则。三是积极参与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和加强学科(专业)梯队建设。获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特贴专家3人,申请保留大庆应用技术研究院的“应用化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开展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

(三)人才市场建设取得新飞跃。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明确大庆市人才服务中心与哈大齐工业走廊人才服务中心的工作分工和运行方式,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合署办公,市人才服务中心侧重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哈大齐工业走廊人才服务中心侧重市场化服务,一体化人才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二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大庆市人才市场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大庆市人才市场建设的补充意见》,提出了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企业化运作的人才市场建设新思路,明确了人才市场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政策。同时,积极调整人才市场内部架构,延伸人才市场服务触角。三是人事业务蓬勃开展。总量达7550人,其中企业1358人,个人4089人,事业2103人。四是制定了《全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非普通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的有关意见》,以政策优势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择业、灵活就业,将社会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储备。

(四)公务员队伍建设水平取得新提升。一是按照既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又实事求是、稳慎处理的原则,做好公务员登记工作,全市各级行政机关2008年共登记公务员9585人,完成了公务员登记工作,实现了制度顺利入轨、人员平稳入位。二是依据具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要件规定,对全市事业单位申请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进行了初审,并已上报省厅审批。三是做好公务员日常管理工作,认真组织公务员及参照管理单位的年度考核工作,根据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年度考核优秀的给予嘉奖,对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记三等功奖励;对应省里的职责调整,承担了原市总工会管理的市级劳模待遇资格认定业务。

(五)人事其它业务有序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改革取得新进展,2004年,我们在市属事业单位推行了第一轮聘评分开,2006年将聘任制推向县区。2007年,我们研究制定了《大庆市属事业单位第二轮岗位聘用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推行第二轮岗位聘用制度,职称与待遇分开、待遇与岗位挂钩的目标基本实现,现有人员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推荐评审更加严密,对全部32个系列的高中级评审标准进行了梳理并公开,着力提升公信力度。针对历年来虚假论文不易鉴别的难题,我们提早梳理国家新闻出版署确认的非法出版刊物、刊号,拟定了《关于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提交参评论文有关问题的通知》(庆人发[2008]16号),明确提出了254种不能作为有效期刊的非法出版物。军转干部安置及维稳解困工作稳步推进,2005年以后,我们积极创新安置办法,副营职以下军转干部,主要采取考试考核相结合,按本人填报志愿择优录用的办法。正营职军转干部采取考核的办法予以安置,近几年军转干部安置非常平稳。在军转干部解困上,坚持政策落实到位,资金发放到位,有效化解了不稳定因素。工资福利政策落实上做到了及时、准确,较好地维护了职工权益。

二、影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改革创新上存在不完全适应问题。表现在:在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突破固有条框束缚,不等不靠、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方面存在的创新意识不强问题;在人才高地建设、聚力打造人才航母意识方面存在的规模不大、吸引力不强问题;在服务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方法单一问题。

二是在人才理念上存在不完全适应问题。表现在:在人才评价上,坚持大人才观,打破身份和所有制界限,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等方面存在的人才观念狭隘问题;在人才引进上,坚持需求就是需要,鼓励柔性流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等方面存在的政策执行僵化问题;在人才使用上,打破编制、职数、结构比例限制,允许先进后出、超职配备等方面存在的引才手段单一问题。

三是在鼓励创业上存在不完全适应问题。表现在:在支持人才创业、自主创业方面存在的政策缺失和政策落实乏力问题;在鼓励人才干事业,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不惜重金、舍得投入,为人才创业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和实验场地、生活补贴等方面存在的投入不足问题。

三、人事人才工作形势分析

一是从发展理念上看,应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人事人才工作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领域,处于飞速变化的历史进程中。从国际看,西方发达国家适应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需要,人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兴未艾,纵向不断深入、横向迅速拓展。从国内看,在中央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下,各省市都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人事人才管理方面的新理念、新政策、新措施不断涌现。如果不紧跟人事人才发展的时代步伐,我们就会被动,就会失去对人才的竞争,事业就会受阻。因此,我们当前要做的就是要加快脚步,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改革创新,更好地为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与发达地区比,我市不具备比较优势。经济发达城市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突破固有条框束缚,不等不靠、敢闯敢试,把创新人事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创造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作为重要任务。与发达地区比,在地域、人文等方面我们都不具备优势,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大庆近些年快速发展,也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庆获得中国内陆首个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缩短了大庆与发达地区争夺人才能力的差距,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为大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聚集高端人才。

三是从体制机制看,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近年来,全市人事人才工作蓬勃发展,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有的处在起步阶段,有的处于推进之中,有的尚待研讨论证,一些传统的人事人才管理方式仍未得到根本转变。要围绕创造吸引稳定人才的良好环境,按照“政治上有位、经济上有酬、社会上有名、工作上有为”的要求,改革创新人事人才的政策措施,要对现行的政策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要针对社会群众反映强烈、影响人才作用发挥的重点问题,组织力量进行专门调研,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进一步完善、丰富和深化改革思路,大力改革创新政策措施,不断健全完善人事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加快营造吸引和稳定人才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问题的对策

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体到人事人才工作,必须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勇气和智慧,以“讲发展不需要任何理由”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高起点、高定位,科学谋划人事人才工作。

我们的对策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三个坚持、完成三大任务。“一个中心”:即人事人才工作必须紧密围绕全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个中心,坚持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三个坚持”:即坚持用创新思维谋划人事人才工作,大气魄引进高端人才;坚持用改革办法推进人事人才工作,敢于突破管理上的束缚;坚持用法制理念规范人事人才工作,实行阳光政务、依法行政。“三大任务”:即大胆引进高端人才,给票子、给房子、给车子、给位子,用政策引人、用事业聚人、用待遇留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努力实现人才引进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大力度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业潜能,努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我市充分涌流;大气力转变人事部门职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上来,努力打造全新的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覆盖全市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具体抓好以下方面:

(一)突出发展需求,大力引进各型各类人才。树立大人才观念,打破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限制,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程,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引进100名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1000名高层次技术人才、10000名优秀毕业生。所谓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主要是指取得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学位,在海外大型企业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关键岗位从事研发工作三年以上,拥有国际领先的高新技术成果、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可进行产业转化的创业人才。所谓高层次技术人才,主要是指国家(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急需的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师。所谓优秀毕业生,主要是指“211工程”院校的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我们讲科学编制人才需求计划,分行业、分战线、分县区,组成引进人才小分队,到全国各重点高校、技术密集型科研机构选人、挖人,积极吸纳各类人才到我市发展创业。

(二)出台优惠政策,舍得投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鼓励人才创业的保障措施。对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经专家评审,所携项目符合我市产业发展重点的,给予一定数量的创业启动资金;提供不低于先进地区提供的创业场所和住房,并免收租金;在项目产业化过程中,给予相应的融资担保和贷款贴息。对引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不受编制、职数、结构比例限制,直接聘用;连续五年发放安家补助和工作津贴,安家补助和工作津贴的标准不低于先进地区标准;提供实验室、活动经费、配备助手,安排工作及生活用车。对重点院校毕业生,敞开接收,直接落户;进入公益性质事业单位可免于笔试,直接面试考核确定;进入企业的,其人事关系、档案可由市人才中心免费;自主创业的,政府予以一定数额的贴息贷款支持。同时,政府出资辟建人才公寓,供创业毕业生居住。

(三)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活力。能人创企业是全民创业的趋势和方向,一个能人可以带动一批企业,带富一方百姓,并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就专业技术人员而言,能人主要集中在事业单位。他们具有成果多、信息灵等创业的综合优势。我市现有事业单位1910个,在职及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84090万人。如何激发和有效调动这部分能人的积极性,我们建议:一是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制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今年,企业划转单位也要实行聘用制,全市实行聘用制的人数要实现全覆盖,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一律实行公开招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事业单位的人员动起来、活起来。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个人与单位之间的责、权、利。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可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到其它单位兼职兼薪,允许用人单位建立共享人才多套人事关系。对离职创办企业的,三年内可发给基本工资。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可办理提前退休手续。二是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入股。借鉴外省和国际通行做法,用好股权在薪酬中的杠杆作用,加强技术密集型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创业资源的互通,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专业技术人员发明专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产品,转化为生产力。具体来说,可在工资报酬中设立两个30%政策。第一个,就是鼓励科技人员以联营、参股、控股、承包经营等形式,组建科技型企业或集团。以技术转让方式将科技成果提供给他人实施的,可从转让所得的净收入中提取30%作为报酬。第二个,就是对以入股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给予不低于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金额30%的股份作为报酬。同时,允许事业单位高薪聘用拔尖人才,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鼓励薪酬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三是鼓励老专家发挥余热。目前,我市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2.3万人。我们要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作用,实行专家返聘制度,支持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老专家从事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农业开发、科技扶贫、技术承包等符合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工作。老专家可受聘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申请和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并享有其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符合条件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四是鼓励部分行业试行年薪制。拟在卫生、文化等行业选择部分具有经营业务的单位试行年薪制。年薪可由基薪工资和效益工资两部分组成。基薪工资可按月发放,效益工资待年终考核后再行兑现。对于发放的比例,基薪工资可为预定全部年薪的40%-50%,效益工资可在50%左右,发放数额视经营效益情况而定,同时要考虑到行业特点和行业差异。五是鼓励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按照社会化、产业化发展取向,对适合转制的事业单位,提倡采取整体出售的办法,国有资本全部退出,由社会法人持股经营。对资产规模较大,国有资本整体退出有困难的,也可实行国有资本部分退出的办法,由职工购买部分国有资产,改制为国有参股、控股的企业,或采取租赁部分资产、兼并、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改制。通过明晰产权关系和经营方式,鼓励和引导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业。

(四)转变职能,强化服务,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一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人事部门职能转变。主要是改变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的制度规定,研究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才特点的政策体系;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人才的做法,建立行政管理、社会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制度体系;改变过去单一、狭隘的人才管理的范围、对象和内容,建立以人才开发、人才服务为目标的覆盖全社会的人才服务体系。二是清理规范人事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推进政务公开。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规范政务公开目录,扩大公开范围、创新公开形式、健全公开制度,把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事项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特别是在职称评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公务员录用、军转干部安置、职称考试等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做到政策公开、工作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社会评议和监督。三是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完善人事制度,为流动人员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推荐等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中的特殊困难群体实行就业援助,及时收集需求信息,举办免费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拓展人才市场的服务空间,继续在重点工业园区建立人才服务工作站,上门为重大工程项目、工业园区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提供人事政策咨询、人才引进、人才测评、人才培训、人才派遣等服务,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