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产业调查报告(市)

时间:2022-07-17 07:46:00

银杏产业调查报告(市)

根据局安排我站针对我市银杏产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我市银杏年产量8000吨,发展银杏生产成为发展高效林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创取外汇的重要途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我国银杏出口价格逐年上涨。1980年以前,银杏收购价为每千克0.8-1.0元,1987年为1.4—1.8元,1988年上升至28—30元,1995年上升到40—50元。1996年南京、泰兴等地优质大白果价格高达每千克70元。1998年,因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银杏出口受到冲击,银杏市场价由1997年的每千克50元一度跌至25元左右。另外随着银杏各产区产量的增加,近几年银杏市价维持在每千克4—10元左右,但优质银杏出口价格仍维持在每干克30元左右。通过分析泰兴银杏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索发展前景。

一、泰兴市银杏产业发展现状

1、银杏产业组织领导与政策引导方面。泰兴市先后成立了以分管书记、分管市长为正副组长的“干果林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银杏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银杏开发领导小组”和“银杏产业化领导小组”等,加强对银杏产业的领导。泰兴市人大也于1992、1994年分别作出了“银杏树为泰兴市树”和“关于大力发展银杏生产的决议”。同时落实银杏林权政策。早在1982年,泰兴市就对全市所有投产的银杏大树,颁发了林权证,具体明确树址、所有权和收益权。2002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了第二次银杏林木定权发证工作,一户一证,全市发证10万份。

2、银杏基地建设与生产方面。泰兴市现有定植银杏树650万株(比2000年的480万株,增加了170万株),其中挂果树近100万株,盛果树近30万株;常年白果产量5000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银杏树占地面积35.2万亩,其中围庄林22.2万亩;银杏木材蓄积量31万立方米;银杏育苗面积0.2万亩,各种规格苗木500万株,银杏成片林12.8万亩。现有加工企业12家,银杏旅游已经起步,2002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银杏标准化示范区实施县”。2003年9月23日经省林业局批准建设为“江苏省古银杏森林公园”,银杏产值已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9.7%。

3、品牌建设方面。泰兴市素以银杏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创汇率高而被中外誉为“银杏之乡”,多次获得各种荣誉称号,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期先后被列为江苏省、全国干果林(银杏)生产基地,1994年和2001年两次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经济林先进市”。1995年6月3日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同志为泰兴题词“银杏第一市”,同年12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在全国“中华之最”评选中,授予泰兴市“中国银杏之乡”称号(中最字0197),1996年获原林业部授予的“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市”称号,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银杏之乡”称号,2002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银杏标准示范区实施县”。“泰兴白果”(泰兴大佛指)1993年被江苏省农林厅选定参加意大利维罗纳国际农业博览会,1997年在江苏省首届银杏名优品种评比活动中获“江苏省名优银杏”称号(第一名),1999年被江苏省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评为江苏市场用户评价满意商品,被‘99昆明世博会指定为唯一无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权,2002年7月,被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认定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制定的“泰兴白果”标准作为2002年江苏省地方标准实施,2003年4月“泰兴白果”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泰兴白果”被江苏省农林厅选定于2004年7月参加英国皇家农展。2004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检验检疫局113号公告,给予“泰兴白果”原产地域保护。“泰兴白果”这一品牌,为泰兴市搞开发、促销售,积累了相当丰厚的无形资产。

4、栽培技术方面。泰兴市相对于其他银杏产区具有栽培种植技术优势,在银杏生产上建立了市、乡(镇)、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形成了包括育苗、栽植、嫁接、施肥、人工授粉、防病治虫、贮藏保鲜等一整套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全市农民几乎都参加过银杏生产技术的专业培训。2002年成立了林业局,现有5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工8人,工程师22人,先后取得“成年银杏综合丰产技术的改进应用”、“银杏超小卷叶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银杏早果丰产综合技术”、“银杏人工授粉最佳期预测预报技术的改进及应用”“缩小银杏结果大小年差异的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等8项成果,获部、省、市科技进步奖,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5、银杏开发利用方面。为进一步发挥“泰兴白果”的优势,加大开发力度,在产业化经营上下功夫,1998成立了泰兴市银杏科技开发中心,2002年组建了泰兴市林业局,围绕银杏果、叶、雄花穗、外种皮、木材等多路并进,实施深度加工;建成并开通了“中华银杏网”(www.china-),围绕强化销售、创建品牌、申报绿色食品、加强外向开发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重点在制订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开辟市场、科技创新、与科研单位合作、服务引导龙头企业、举办银杏节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大大加快了“泰兴白果”的产业化进程。过去泰兴市的银杏果、叶多作为原料直接外销(六十年代就有叶子出口),八十年代中期银杏果叶的深度加工、开发利用开始起步,九十年代后在食用、药用、美容价值开发上全面取得进展,目前有银杏果、叶加工企业12家,但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都没有能让泰兴“银杏之乡”相匹配的地位。

6、银杏销售与贮藏方面。解放后至1980年,泰兴市白果基本上由供销部门统一收购,通过外贸部门统一调度出口。1980年—1990年,仍主要通过江苏省商业、外贸等部门统一收购,分别通过上海、广东等地外贸统一出口,当时仅供销系统集体收购量就占全市产量的70%以上,通过外贸的出口量占收购量的90%以上,收购资金主要是银行贷款和对方的购货订金。1990年以后,由于贷款困难加之亏损严重,供销、商业、外贸等部门集体收购白果己不成为主渠道,其集体收购量只占全市产量的40%,2003年集体收购量只有70多万公斤,占总产量15%。1998年以前泰兴白果都是外地客商收购后贮藏在广州、深圳、汕头、珠海等地果品冷库,视香港白果市场行情出售。最近几年,他们转嫁危机,香港及广州需要白果就到泰兴来调,大量上市时,有50%的白果贮藏在泰兴、黄桥、扬州、镇江、太仓等地冷库,这些冷库对调节白果市场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2002年泰兴在“银杏第一镇”--宣堡镇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银杏交易市场,总投入1240万元,占地面积3公顷,拥有256个店面房和一个拥有4000平方米的轻钢结构交易大棚,已经吸引了市内外200多名银杏经纪人常年入场经营,2005年、2006年白果年交易量均突破7000吨。

7、银杏经济效益方面。银杏浑身都是宝。(1)种核。由于泰兴白果品质好,耐贮性强,所以深受客商欢迎,是国内外市场的紧销商品,换汇率高,居全国同类商品之首。泰兴白果产量的80%以上出口东南亚、香港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泰兴累计创汇1亿多美元,年均创汇近1000多万美元。(2)叶子。全市年产干青叶2000吨以上,产值800万元以上。(3)苗木。全市每年向外地提供大佛指良种嫁接苗100万株以上,产值1000万元左右。(4)其它。雄花、木材、盆景年产值约100万元。银杏浑身是宝,生产成本较低,纯收入达产值的90%以上,是致富农民的“摇钱树”。2006年全市银杏产业经济增加值为5亿元,仅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但由于主要局限于银杏种核和银杏干青叶的初级销售,银杏产品的附加值较低,2006年全市银杏加工业增加值仅为2亿元,农民人均白果收入400元以上,并涌现了一批银杏高产树和专业户、专业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的张河村,全村1095人,现有银杏树5500多株,人均白果收入近2000元。近几年,泰兴市积极探索银杏经济林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大力推广银桑、银菊、银果、银经等多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8、银杏旅游服务业方面。泰兴市是全国著名的“银杏之乡”,银杏栽培历史悠久,古银杏资源十分丰富,全市三级以上古银杏6186株,其中一级34株,宣堡镇张河等村现有100年以上的银杏嫁接树近3000株,占地近千亩,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罕见的古银杏群落”,为“自然之奇迹,休闲之胜地”,2003年9月,江苏省古银杏森林公园经省林业局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目前初具规模。银杏树在城市绿化中的利用率逐年上升,在泰兴公园、仙鹤湾风光带、泰兴银杏公园、中兴大道等一批重点绿化项目中,都栽植了大量银杏树,城市中银杏树成林成景,充分体现出“银杏之乡”的特点和风韵。泰兴市银杏菜肴制作己形成系列化,主要采取炸、馏、爆、炒、烩、炯、偎、烧、扒等烹饪方法,有香咸、咸甜、蜜汁等多种口味。近几年由于银杏的价格严重偏低,大量果农自留相当数量的银杏用于食用或作为礼品馈赠亲友,导致许多城市和农村家庭都有每天吃几枚银杏的习惯,还有更多的家庭养成了菜用银杏的偏好。

二、泰兴市银杏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1、种植结构不合理。目前,泰兴市银杏的白果常年产量8000吨,占全国总产量1/3。但是银杏种植结构却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雌雄比例严重失调。银杏雌、雄异株,据研究银杏雌雄株合理配量比例为100:2~4,才能满足正常人工授粉。二是没有重视采叶园建设。三是材用银杏比重小。尤其是近十年,银杏种核的价格逐年下滑,从最高时期的近70元/千克降到2007年的6元/千克,农民的经济收益大幅度下降,甚至有农民抱怨:“栽白果不如种花生”。

2、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银杏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的主体是种植业,银杏产业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种核和银杏叶的销售。生产上只重视银杏种核的生产,忽视了其他产品的生产;加工上由于技术落后、资金短缺、政策扶持落实不到位等多方面的缘故,加工的银杏产品及与市场需求相比,存在着规模小、加工水平较低、深加工和精细加工的产品和产量都很少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的问题。2007年全市银杏加工业增加值仅为2亿元,仅占全市工业经济的0.5%。单一的产业结构,直接导致了市场风险的抗御能力很弱。

3、市场风险意识不强。泰兴市市场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在白果价格较高的时候没有及时考虑到市场风险,没有及时进行种植业的转型,仍然单一考虑果用银杏的栽培,在白果价格滑落的时候显得束手无策,无法有效应对已经来临的市场风险。(2)在白果产量大幅上升、价格滑落的时候,没有及时进行银杏产业的转型,银杏的深加工开发的速度没有跟上市场节奏,产业链过短,附加值太低,既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益,又制约了当地银杏产业的良性发展。(3)尽管我国已经加入wto多年,银杏产业的发展定位未能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的标准未制定,直接影响了银杏产品的出口。(4)尽管泰兴银杏获99昆明世博会殊荣,但除外贸系统外,在普通群众中知名度仍然很低,就连邻近的上海、南京、浙江等地市民知道银杏保健作用和食用方式的也很少,普通市民对银杏制成品有所了解的更少。再加上宣传媒体对银杏了解甚少,负面报道直接影响了人们对银杏的认识。(5)尽管“泰兴白果”已经具有良好的市场形象,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泰兴白果”未能取得应有的市场地位。(6)尽管泰兴是江苏省甚至全国的银杏主产区,但由于未能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在银杏价格高起的时候,主要利润被广东、上海客商赚去,国内市场未及时开发,在银杏价格低落的时候,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4、政策扶持不到位。泰兴是江苏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银杏主产区,上级政府对银杏产业化的扶持政策很少,泰兴市委、市政府为发展银杏产业化,制定了若干优惠政策,但真正落实到银杏生产加工企业、银杏开发项目上的较少企业获得信贷支持、技术支持也很少,挫伤了企业扩大规模、新上项目的积极性。甚至在白果收购价格上涨的时候,还征收特产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

5、经营无序。八十年代以前,白果的销售多以专业公司为主,统一对外谈判经营;九十年代以来,白果作为二、三类物资放开后,个体户参与经营,有不少客商投机取巧,故意压价。2002年宣堡镇银杏市场建成之后,交易量逐年显著上升,但未能有效地抑制经销商压价收购的投机行为。如果不能有效地抑制这种无序的经营格局,只要借以时日,泰兴银杏的所有优势都将丧失殆尽。

三、银杏产业定位:

我们的产业定位是“巩固银杏经济林推广实用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开发深度加工;发展银杏绿化苗木,调整产业结构”。按两城四片调整区域结构东南片以巩固提高现有银杏规模为主,北片利用现有古银杏群落,发展银杏旅游和高效采叶园为主,西片利用泰兴林场等苗木基地,发展绿化树种为主,重点发展实生树、高杆嫁接,同时利用城区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银杏工业集聚区。具体是:

1.巩固银杏经济林工程。一是对现有银杏经济林推广应用银杏早果丰产技术,促进银杏林的早挂果,早收益。二是加强围庄林的管理,推广应用缩小大小年差异技术疏密扩面按照“密植稀定、以密扩面、增产增效”的要求,将农民家前屋后过密的银杏树逐渐向旱谷田、高垛田疏移,保留密度10-12株/亩。

2.开发深加工工程。充分发挥银杏加工企业的增效作用,我市银杏叶、果、材、种皮资源非常丰富,可为医药、化工、生物农药、保健品、工艺品等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已有银杏果、叶加工企业12家,生产脱壳保鲜白果、银杏汁、银杏晶、银杏露、白果罐头、银杏叶茶、银杏叶片等系列产品20多个品种,年加工产值达2亿多元。07年重点扶持江苏华尔康医药集团,泰兴市宣堡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江苏国树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及江苏延令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技术含量高,规模大产品适销对路的大中企业。

3.发展银杏绿化苗木工程。我市果用银杏资源十分丰富,银杏绿化资源相对贫乏,为解决比例严重失调,我市打算利用泰兴林场等苗木基地,发展绿化树种为主,重点发展实生树、高杆嫁接、高效采叶园。

四、发展思路及对策:

1、政府加大对银杏产业的扶持力度。根据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验,在这个问题上,需要从多方面对农民进行引导:一是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良品种,果用、叶用、材用、苗用等品种兼顾,有效地分解市场风险;二是引导分散种植、经营的农户组建联合体,既可以交流技术、信息,又可以有效应对市场的投机行为,争得应有的市场地位;三是结合城镇建设规划引导银杏加工工业和其他乡镇企业合理布局、相对集中,形成有影响的银杏产业积聚区,既有助于“泰兴白果”的品牌推广,又有助于吸纳发展泰兴银杏产业所需要的人才、资金、技术。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政府除举办银杏节外,还要加强银杏价值的宣传,让全国大部分地区和部门都了解、开发银杏,发展银杏,利用银杏。

2、调整种植业结构。泰兴市作为全国的银杏生产基地,应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可走单一经营的道路。从战略上讲,要引导农户近抓苗、叶,远抓果、材,实行苗、叶、果、材相结合;以银杏为主,兼种粮食、蔬菜、药材,实行银杏与粮食、蔬菜、药材相结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种植业的收益;还要栽培加工一齐上,实行产、供、销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实现银杏的二次创业;泰兴市不仅应该建立银杏栽培体系,而且还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加工体系、销售体系、科技推广体系以及决策体系。逐步积累、壮大诸方面的生产能力,获取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3、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泰兴市目前的银杏产业竞争力不强,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品牌优势并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这些优势产生的经济效益还不显著。形成这种格局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银杏加工的研发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让泰兴的银杏产业走出江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形成自己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4、扶持龙头企业,促进银杏产业集聚。泰兴市银杏产业集聚属于要素资源集聚,由于银杏产量和银杏交易市场的缘故,其要素集聚能力较强,其它能力交弱。其根本原因是银杏加工业还没有形成“气候”,加工企业数量少、企业生产规模小、企业研发能力弱、赢利能力差,直接导致银杏产业的链条过短。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有效促进地区银杏产业集聚。

5、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泰兴市上下都要树立宣传泰兴市就要宣传银杏、宣传银杏就是宣传泰兴市的观念,千方百计打造银杏文化,充分利用中国银杏节宣传银杏、宣传泰兴。“泰兴白果”虽然已经获得过许多殊荣,但它对银杏和银杏制成品的销售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要想充分利用好“银杏之乡”和“泰兴白果”证明商标这两项无形资产,努力将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想在市场中长久树立“泰兴白果”的品牌,在泰兴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泰兴白果”品牌的推广工作。

6、以银杏市场为依托,建设银杏物流园。针对目前白果销售无序的状况,地方政府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更应考虑加大市场建设的力度,让市场走上有序发展的轨道。一是更新市场理念,适应市场发展形势需要。二是构建销售网络体系,提高银杏产业的整体效益。三是成立银杏营销协会,掌握市场行情。四是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正确引导加工开发。

7、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江苏省古银杏森林公园扩建项目已经启动。在不改变古银杏森林公园原貌的基础上,以古银杏森林公园申报部级森林公园为契机,大力修缮和扩建,使公园面积达到6000亩,门票及基地收入200万元/年,同时努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旅游,整体谋划和推出具有“银杏之乡”风味的特色游,如推出“银杏之乡”一日游、“农家乐“等文化品位较高的生态旅游项目,本项目已经省农林厅和泰州市旅游局立项批准。

8、壮大银杏文化产业。银杏具有较深的文化积锭,古银杏本身就是文化。由于银杏对经济社会和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银杏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十分宽泛。明间广为流传的银杏仙子和金泰的爱情故事,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对银杏的赞誉文章,源远流长,脍炙人口。崇尚文化是人们的高层次需求,因此挖掘银杏文化、壮大银杏文化产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