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市长讲话

时间:2022-12-27 04:43:00

应急管理市长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刚才,汤汉良同志传达了全国、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我市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关情况,市公安局、卫生局、水利局分别介绍了应急管理工作经验,都讲得很好,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我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利益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和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都把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急预案的制订实施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初步形成覆盖市、县、镇、村、企事业单位的多层级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快速反应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提高。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应急管理仍处在起步阶段,应急管理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任务特别繁重,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当前,汕头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各种矛盾凸显的重要转型期。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我市的自然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年增多,去年台风“珍珠”袭击我市,就给我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59亿元。同时,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诱因增多,尤其是基层农村涉土问题突出,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去年以来,我市就发生了澄海区凤翔街道坝头片区涉土问题、潮阳区谷饶镇仙波社区涉土问题等社会矛盾纠纷。总体而言,我市仍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而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会面临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严峻考验。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对形势有足够的估计,决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宁可把形势估计得严重些,把困难设想得复杂些,把准备做得更周全些,才能未雨绸缪、临危不乱、应对自如。

第二,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维护我市良好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公共突发事件往往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破坏性,直接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秩序,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是相当惊人的。据有关专家统计,2003年我国因生产事故、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共计6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损失当年6%的GDP。我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加速,GDP自2004年以来保持两位数增长且增幅逐年加大。要保持好、发展好这种良好势头,实现“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变化、十年大发展”的战略部署,必须有一个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妥善处理好各类突发事件,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长治久安的良好环境。当然,我们不可能完全防止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但有了应急准备,我们就有可能大大降低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像去年5月,强台风“珍珠”正面袭击我市,并带来严重的雨涝灾害,受灾人口达到341万人。由于我们及时启动了应急机制,预防工作做得细,做得实,特别是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76万人,没有出现群死群伤事件,抗洪救灾工作积极有效,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如果我们不重视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放松警惕,掉以轻心,一旦灾情发生,将难以应对,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果就有可能付之东流。

第三,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汕头的重要体现。我市是自然灾害多发城市,洪、涝、旱、台风等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安全事故特别是消防安全事故多发的地方,2005年以来发生了潮南“6•10”、潮阳“5•19”等重特大火灾事故多起,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加上我市区位环境特殊,处在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对外交往频繁,历来是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的重点地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大、任务重。港澳和国外媒体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一直高度关注,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不及时,处置不得当,将在国际上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市从2003年开始,人均生产总值就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特殊的转型期。这一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增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群体性事件增加,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维护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难度大大增加。构建和谐社会既是我市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在目前的特殊环境下,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项工作做得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更加有保障,基础也更加扎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就能够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

第四,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过去一段时期,政府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微观经济事务的管理上,社会管理相对薄弱。党的十六大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应急管理,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新的形势对政府行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能否驾驭复杂局面、及时有效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是检验政府执政能力以及能否取信于民的重要标志。

总之,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市寻求新突破、谋求大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积极探索,不断开创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新局面

做好新形势下的应急管理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应急工作机制,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应急管理和紧急处置能力。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四个注重”:

(一)注重资源整合,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涉及的范围很广,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来自不同部门和机构的合作与协调。目前,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仍存在各自为战,资源没有得到很好整合等问题。要整合资源,加强协调,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应对危机,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挥体系和运作机制,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我市已于去年成立了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统一对全市范围内较大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指挥和协调。同时设立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加挂市应急指挥中心牌子,作为应急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在市政府总值班室的基础上组建,按副处级设置。各有关部门要参照省、各区县要参照市的机构设置,加快配置相应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提高应急反应和指挥协调能力,积极配合市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和调度。要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加强交流和沟通。

(二)注重平战结合,努力提高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应急管理属于非常态的政府管理,但与政府的常态管理又紧密联系。要提高政府应急反应能力,必须将常态与非常态工作结合起来。在常态下,应急工作要做到居安思危,严阵以待,重点做好应急思想准备、应急物资准备和信息情报的分析评估、监测预测,同时要有计划地做好应急队伍的培训与演练,特别是要抓好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发挥公安、武警、预备役民兵以及部队为主的骨干队伍作用,整合以公安消防为主的各类专业救援队伍,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在危机来临的非常态下,要能够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反应,科学决策,有效动用各种应急力量和资源,确保应急机制高效运转,将损失和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注重依法管理,不断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今年,国家将颁布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应急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为应急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我市已出台《汕头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应急管理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制定了应急预案2749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职能和职责,并依照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管理。对公共突发事件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玩忽职守、消极懈怠,造成重大损失和责任事故的,要坚决依法查处,严肃追究法律责任。通过实施依法管理,不断提高我市的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四)注重应急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公众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直接关系到政府应急管理的效果,是有效实施应急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市发生的多起火灾事故,都反映出群众的危机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不高。为此,要大力加强应急宣传教育。要加强对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应急教育和培训,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在学校教育中增加有关应急处置教育的内容,使孩子们从小就具备应对一些突发事件和自救互救的能力。要通过宣传手册、互联网、公益广告以及应急相关知识咨询等,向公众介绍公共突发事件的种类、危害及其应对措施,增强全社会的危机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要建立健全新闻制度,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预警信息和灾难发生实情,以杜绝社会上的猜测和不良传闻。

三、加强领导,确保我市应急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落实责任,分级管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长期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今年要抓紧编制出台我市应急管理“十一五”规划。应急工作必须渗透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事后总结分析的全过程,平时要为战时作准备。要实行应急管理工作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按照省和市对这项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严格依法依规管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好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科学配套的应急机制,保证在紧急状态下能够快速反应,并要适时和及时对预案进行评估修订,以提高应急措施的实际效用。

第二,加大投入,强化保障。一是要做好应急经费保障。要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设立应急专项经费,并将应急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各级财政要科学合理安排并落实应急经费,专款专用。对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市、区两级财政要给予事件发生地必要的经费补贴。民政、财政、纪检等部门要加强对抗灾救灾经费的使用监督,防止应急保障经费挪作他用或非法使用。二是要做好应急物资保障。要结合现有物资储备和流通体制,建立快速、有效、常备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加强应急物资生产、储备,畅通应急物资采购和进口渠道,建立健全非政府物资征用调用制度。三是做好应急信息保障。充分利用并改造全市已建的应急管理网络系统,争取年底实现省、市互联互通,使之在平时发挥应急管理工作的咨询、宣传、教育,编制数据库、案例库以及数据分析处理,紧急状态下能够支撑应急指挥、调度、协调等各项工作。四是要做好应急基础设施保障。要加强避难场所的建设,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必需专用交通车辆。在修建道路、桥梁时要充分考虑应急需要,确保应急状态下人员安置、物资运送、医疗救治的及时有效。

第三,锻炼队伍,提高能力。应急管理部门的同志必须增强“三种意识”,提高“五种能力”。“三种意识”是:一是危机意识。平时要多想战时,常态要多想非常态,多做前瞻思维、超前谋划的工作,时刻保持临战状态,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二是责任意识。要认清肩负的职责,真正认识到这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牢固树立应急工作无小事的观念,处处以大局为重,以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重。三是服务意识。要有奉献精神,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作为基本的工作要求。“五种能力”是:一是快速反应能力。做到发现情况快、收集信息快、处置情况快,要能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二是综合判断能力。善于从复杂的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见微知著、明察秋毫,防患于未然,并为有效应对提供决策依据。三是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有效组织、科学调度各方力量,集中调动各种资源,采取最有效的办法和途径,应对危机、克服困难、化解矛盾、减少损失。四是规范管理能力。坚持依法行使权利,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序运行、规范运作。五是科学决策能力。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不唯书、不唯上,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地制定应急对策。还要通过学习和吸取先进的应急管理经验,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提升。

同志们,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复杂的任务。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勇挑重担,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推动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