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内部矛盾思考

时间:2022-11-29 08:10:00

人民内部矛盾思考

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情况新特点

近些年来,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以下五种值得注意的新情况:一是矛盾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在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经济成分之间,在每一个社会阶层和每一种经济成分内部,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二是矛盾触及的层次加深。如经济上的矛盾触及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层次,思想上的矛盾深入到价值观、人生观,乃至民主观、人权观的方方面面。三是矛盾牵涉的对象更具群体性。随着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具有相同利害关系的社会成员对利益问题更容易产生共鸣,群体性特点日益明显。四是矛盾呈现的状态更加复杂。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矛盾往往围绕利益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牵一发而动全身。五是矛盾显现的方式更加尖锐。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情况下,各种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有些一时难以调和,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激化。此外,党内腐败现象滋长、国际国内敌对势力插手等因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加剧人民内部矛盾。

上述情况,使当前的人民内部矛盾呈现新的特点:一是利益矛盾凸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尚不能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得利益上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干群矛盾比较突出。其中包括:在改革过程中作为社会管理者的领导机关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一些领导干部严重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甚至腐化堕落,更是严重破坏了干群关系。三是民族和宗教的矛盾有所滋长。特别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纵容和支持民族分裂势力分裂祖国的活动,加剧了人民内部矛盾向对抗性矛盾转化的危险。

与此同时,思想文化领域的矛盾错综复杂,主要表现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革新与守旧、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等思想观念上的矛盾和冲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之间的矛盾;科学上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之间,艺术上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之间的争论和矛盾。

二、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

一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虽然从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但在一些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仍然存在,人民内部的许多突出矛盾,特别是当前一部分企业职工生活困难、贫困地区还有不少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所有这些,归根到底还是由于经济文化落后造成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矛盾将始终处于各种社会矛盾的中心位置,也是产生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原因。二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带来的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种种矛盾。比如,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在同属公有制的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之间,此种实现形式的国有企业与彼种实现形式的国有企业之间,以及不同私营企业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也会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通过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提高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伴随着许多产品质量低劣、技术陈旧落后、规模不合理、严重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被关、停、并、转,下岗和失业人员将大大增加。在地区结构调整过程中,党和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解决。而且每一项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都会触及有关地区的利益,还可能带来地区经济之间新的矛盾和问题。在城乡结构调整过程中,我们把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作为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但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将始终是个巨大的社会问题。而在优化城乡结构过程中,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之间的矛盾也将更加突出。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改革措施尚不配套和政策法规还有待完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分配关系尚未理顺,一些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以及一些党政干部贪污腐败等问题一时难以得到根本解决。五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带来精神领域的新的矛盾和冲突。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旧观念,竞争、效益、民主和平等等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也会使一些人模糊和动摇对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滋生和助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各国之间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国外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文化也会乘机而入。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沉渣泛起。这一切,必然使思想文化领域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

此外,国内敌对势力往往利用我们工作中的某些失误,以反腐败、争民主、要人权为幌子,在人民内部制造矛盾,挑起事端。国外敌对势力也一直在民主、人权、民族和宗教等问题上对我大做文章,制造混乱,企图瓦解和颠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使我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保持了社会政治稳定的大好局面,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新世纪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们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而不懈奋斗,首要的问题仍然是要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物质前提。同志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必须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的需要在不断提高,因此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顺利解决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们强调发展生产力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中的关键作用,并不是说经济发展了,一切矛盾都会迎刃而解,也不是说在经济不发达的时候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就无能为力、无所作为;而是说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综合国力增强了,就为我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创造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在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我们要善于运用经济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确保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众的生活。要把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并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创造条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做到“两个确保”,即确保国有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足额发放。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使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落到实处,做到应保尽保。

深化改革是解决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动力。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深化改革。我们必须把妥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同深化改革结合起来。通过改革,从制度上和体制上理顺人们的利益关系,化解由改革不配套、不完善带来的各种矛盾。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统揽全局,精心谋划,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法。各级领导干部要适应形势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向广大人民群众讲清楚当前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来解决的道理,讲清楚党和政府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有关政策措施,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增强信心,自觉地支持改革,投身建设。要满腔热情地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努力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把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制度保障。首先,要抓好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法律制度,使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其次,要进一步强化公正执法,认真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保证现有法律、法规的统一和有效实施,坚决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再次,要抓好普法。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放在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尤其是权利义务观念上,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与此同时,要扩大民主尤其是基层民主,坚持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同时加强民主监督,实行政务、厂务、村务、财务公开,让群众了解情况,有困难向群众讲清楚。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保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要首先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和国家机关中少数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是激化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方针,坚决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以权谋私和贪污腐败等违法乱纪问题的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者,要及时严肃查处。

要深入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积极预防突发性事件。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必须紧紧把握主动权。要建立健全对人民内部矛盾经常化、制度化的调处机制,及时处理纠纷,尽可能把各种矛盾和隐患化解、消除在基层。要经常分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形势,及时发现苗头和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预案,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各地和各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及时掌握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定因素。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和隐患,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解决。要疏通和拓宽民意上达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防止激化矛盾,引发突发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