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两新党建交流

时间:2022-11-27 09:39:00

与时俱进两新党建交流

一、创新工作机制,破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落实难”的问题

针对“两新”组织发展日趋活跃的实际,**县以创新工作机制为关键点,解“扣子”、换“脑子”,增强了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健全和完善了工作责任制。县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非公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镇(区、街道)也相应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非公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级党(工)委书记为抓好非公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制。二是建立领导联系办点制度。县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至2家非公企业;镇(区、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也结合本地实际每人联系1家以上非公企业。三是建立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按照企业的生产规模,县委分层次选派了132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对重点企业由县委统一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对一些小型“两新”组织由各镇(区、街道)党(工)委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四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根据党建“带三建”(工建、团建、妇建)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党工团妇协调联动机制,明确了党建“带三建”的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初步形成了“两新”组织党群共建的新格局。

二、创新组织模式,破解“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难”的问题

面对**县“两新”组织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大小不一的实际情况,我们坚持“就近、可行、方便管理”的原则,通过“系统管理,行业管理、挂靠管理、属地管理”等渠道,大胆创新,以“两推一挂”(推优、推荐、挂职)为抓手,采取“独立、联合、挂靠、条块”等方式抓好组建。一是单独设立党支部。凡具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两新”组织,都单独成立了党支部。二是建立联合党支部。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两新”组织,我们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实行联合组建,建立联合党支部。三是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在各镇(区、街道)成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统一管理各镇(区、街道)的流动党员,确保了党员不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如今年1月份,我们把台商企业建立党组织列入工作重点,着力在台商企业集中的地方设立县、镇两级党建工作指导小组,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办法,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消除台商对组建党组织的疑虑,充分赢得台商企业主的理解和支持。全县共组建台商企业党组织8家,实现了**县“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面的新突破,使**县提前实现了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100%。

三、创新制度建设,破解“两新”组织党组织“巩固难”的问题

我们按照“组建一个,巩固一个,规范一个”的要求,在抓好组建工作的同时,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确保“建一个,巩固一个”。一是健全和完善党内制度。我们按照切实可行、管用有效的原则,健全和完善了“”、党员目标管理与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电化教育等制度。我们还将有关制度统一印制下发,规范上墙,目前,大多数“两新”组织党组织实现了“五有”(即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有必要的活动经费、有充足的学习资料、有健全的工作制度)。二是建立教育培训制度。把“两新”组织党员培训工作列入**县全年培训规划,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县、镇(区、街道)定期对“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党员进行培训。如今年3月中旬,县举办了非公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对全县276名非公党支部书记进行了业务培训。三是建立和完善了目标考核机制。我们建立了定期考核制度,做到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通过检查考核,及时发现解决“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四、创新管理机制,破解“两新”组织党员“管理难”的问题

党员教育是党建工作的根本性问题。由于“两新”组织党员的工作具有临时性,他们受雇于企业主,缺乏归属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一是积极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活动。通过各单位自查、上门走访,以及县、镇两级联动,在媒体发出《致流动党员的公开信》等形式,深入调查摸底,基本掌握了全县“两新”组织党员的基本情况。如吉隆镇充分发挥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的作用,通过该中心开展“双找”工作,现已有12名党员重新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并补交了党费,扩大了教育覆盖面。二是积极开展“两新”组织流动党员“一帐一证一站一栏一机一制”的“六个一”活动,规范党员教育管理。“一帐”,即建立流动党员外出登记台账;“一证”,即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一站”,即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一栏”,即建立流动党员宣传栏;“一机”,即开通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一制”,即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制度。通过开展“六个一”活动,促进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三是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县委相当重视抓好“两新”组织党员的发展工作,把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要求每个“两新”组织党组织每年至少发展1名新党员,每年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包括发展党员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积极开展把优秀员工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把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三培养”工程。近三年来,全县共发展“两新”组织党员196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315名。四是努力提高“两新”组织党员的素质和能力。县委从县管党费中拨出专款3万多元订购《南方》党建杂志免费下发到全县“两新”组织党组织中,供党员学习交流。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大对“两新”组织党员的培训,近年来,各基层党(工)委共举办培训班73期次,培训“两新”组织党员2000多人次,全面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五、创新活动载体,破解“两新”组织党组织活动“开展难”的问题

“两新”组织党组织中的党员由于流动性大、高度分散,开展活动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提出“在分散中求集中,在集中中重管理,在管理中出实招”的党组织活动理念,积极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一是围绕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开展活动。2003年以来,在全县开展了“双挂双带”活动(即:县、镇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非公经济党组织,非公经济党组织中的党员挂钩联系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员工,通过“双挂”带领非公经济组织守法经营、健康发展,带动非公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了使“双挂双带”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县委还制订了《非公经济党组织党员开展“双挂双带”活动工作责任制》、《非公经济党组织党员开展“双挂双带”活动工作责任制考评办法》,并通过发放“流动党员证”,建立“党员联系卡”,进一步加强对非公经济党组织中的党员的教育管理,推动非公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各“两新”组织党组织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大胆创新活动载体,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创先争优”、“为企业争光、“为党旗增辉”、“党员佩戴党徽上岗”等活动,提升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如大岭镇美新塑木型材有限公司党支部,通过创建“党员责任区”,让每位党员都有了自己的“责任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的工作热情。再如吉隆裕顺鞋业有限公司,在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张春明的带领下,通过开展“我为企业发展献一策”活动,提高了产品质量,拓宽了海内外市场,使企业发展蒸蒸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知名企业。三是围绕扶贫助困、奉献社会开展活动。各基层党(工)委、“两新”组织党组织积极组织“两新”组织党员、企业员工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近年来,全县“两新”组织共为各项公益事业捐款捐物20多次,救济特困户和子女上学困难家庭86户,折款200多万元。如吉隆镇党委开展“三个百”活动(即组织100名副股级以上干部,挂钩100间企业,发动100间企业帮扶100户困难户),实现了“党组织、企业、党员、群众”四者的良性互动。开展这项活动以来,不仅有效推进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同时也使许多企业业主和员工深受教育,加深了对党的认识,提高了向党组织靠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一些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主主动要求组建党组织,一些企业招工时都提出“党员优先”的条件,提高了“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