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订单农业交流

时间:2022-11-09 02:58:00

帮扶订单农业交流

近几年来,**省工商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实施“合同帮扶”工程,推动“订单农业”健康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受到了广大农民和龙头企业的欢迎,得到了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评价。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发展“订单农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们党和政府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受传统的手工生产、分散生产、市场信息不畅通等因素的制约,农副产品销售难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转变和创新农业发展方式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而农产品流通问题就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从**省的实践来看,发展“订单农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依托国内外两个市场,将国内外的优势有机结合,引导广大农民走商品化、市场化、标准化、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作为政府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部门,积极开展“合同帮扶”工程、促进“订单农业”健康发展,正是工商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

**省工商部门帮扶“订单农业”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已初见成效。据统计,**省“订单农业”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400多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0%强;订单农户发展到142.2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14.8%,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到2.7万多家,每年签订各类农业订单180多万份,涉及经营额达2000多亿元,履约率达到86%。目前,**省“订单农业”的参与主体越来越多,涉及的农产品品种和数量大幅度增加,交易范围不断扩大,“订单农业”交易额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不断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加强监管,重点帮扶,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促进“订单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开展帮扶“订单农业”工作中,**省工商部门充分发挥合同、信用监管职能,依法规范“农业订单”,积极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

一是加强对涉农订单的咨询服务和签约指导。**省工商部门主动加强与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建议成立了有涉农企业代表和农民代表参加的各类“订单农业”互助组织,通过在生产、种植、养殖季节前介入,加强与涉农企业的信息联系和沟通,开展合同法律法规咨询服务,规范企业和农民的签约行为。

二是规范涉农合同示范文本,提高合同履约率。**省工商部门在规范涉农合同文本时,落实国家“最低保护价”政策,并制订各类防范性条款,如保底产量和市场浮动价等,明确了农民和涉农企业的权利、义务,有效制止了损害农民利益的“霸王合同”,切实保护了农民利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是开展涉农合同纠纷行政调解工作。**各级工商部门把调解农产品合同纠纷作为发展“订单农业”的重要保障,在“订单农业”相对集中的乡镇设立了合同调解委员会,在种养基地配备了专(兼)职合同调解员,充分发挥行政调解简便、快捷、成本低、利于执行的优势,及时调解和化解了大量涉农合同纠纷。如2005年,**省菏泽市遭遇洪灾,1832个订单农户的芦笋被水浸泡,无法履约的情况下,菏泽市工商部门积极在公司和订单农户中开展调解工作,并最终妥善解决了这一问题,取得了政府、农户、企业三方满意的效果。两年来,**省工商系统共调解农产品合同纠纷2000多起,涉及金额5500多万元。

四是广泛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涉农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民是“订单农业”的两大市场主体,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和合同意识,是确保“订单农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当前,“订单农业”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合同中往往都有一定的失信违约行为,主要表现为涉农企业利用其优势地位,制定不平等合同条款,收购农产品时压级压价,不能及时支付收购款、打白条等;而农户在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时,往往为小利而违约。为此,**省工商局将“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引入“订单农业”,开展争创“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和“守合同重信用”农户认定活动,既提高了当事人的诚信意识,也使加强了他们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2000年底,莱州市裕兴贸易公司与农户签订了2000吨的洋葱种植合同,约定价格为0.27元/斤,最低保护价为0.20元/斤。2001年,收购洋葱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洋葱的市场价格下跌至0.13元/斤,公司从保护农民积极性的角度出发,仍按合同约定价格收购,维护了农民的利益。随后,2004年,在公司资金出现周转困难时,100多家农户提出把产品先交给公司,待资金到帐后再付款。公司依靠良好的市场信誉,出口量大增,每年使农户增收2000多万元。

五是严厉打击涉农合同欺诈违法行为。**省工商系统进一步加强对“订单农业”的合同监管力度,依法查处了一批不法涉农企业以回收产品为借口,高价推销劣质种苗、劣质农资等违法行为,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订单农业”的顺利发展。

三、整合工商职能,全方位促进“订单农业”发展

在实施帮扶“订单农业”工作中,**省工商系统坚持以合同帮扶为重点,全面发挥工商行政管理各项职能,全方位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为“订单农业”提供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开展“红盾护农行动”,规范农资市场,从源头上杜绝广大农民收劣质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侵害。仅2005年,**省就查处违法经营农资案件3178件,案值1997万元,罚没款1159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200万元。同时,建立健全了“两帐两票、一卡一书一留样”制度,推行了农资经营者信用管理制度,试行了农资上市准入制度,确保“订单农业”的顺利发展。

二是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促进“订单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衔接。农村经纪人在促进农产品流通、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改进农业生产技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工商系统立足实际,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制定扶持农村经纪人发展的综合配套政策和措施,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扶持、媒体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和良好氛围。

三是运用商标战略,大力发展品牌“订单农业”。**省工商部门通过宣传教育,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群众树立“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的观念,积极帮助涉农企业做好商标注册工作,扩大了农产品的知名度,提高“订单农业”的品牌形象。近年来,**省工商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专业村、专业大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将订单合同引入其中,通过规范服务,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如将龙大、鲁花等名牌农产品纳入帮扶重点,促进其生产和销售;带动了千家万户农民走“订单农业”之路。

四是积极推动农贸市场培育建设,促进“订单农业”流通现代化。**省工商系统十分重视农贸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发展各类农贸市场,积极促进农资市场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农贸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农产品信息交流与传播作用。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市场开办单位引进新的市场交易方式,探索网上电子商务交易、超市连锁交易、拍卖等新型农产品交易方式,使农产品快速实现与市场对接,顺利销售。

四、对“订单农业”积极作用的思考

(一)“订单农业”促进了农民买难卖难问题的解决和农民增收。农户与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签订“订单”,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优质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及信息、技术指导服务,农民不用担心生产品种、生产数量及市场行情波动,农业生产变得简单。同时,龙头企业确保按照“订单”收购农产品,并且有“最低保护价”,农产品有了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有效缓解了农产品“卖难”问题,农户收入稳中有升。

(二)“订单农业”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进一步密切了工农关系。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农业由传统的无序分散生产发展到基地带动、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落后的方式向现代的方式转变。广大农民通过参与“订单农业”,掌握了先进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市场、科技意识不断增强,开始从传统守旧农民转化为现代农业工人,加快了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同时“订单农业”还进一步密切了工农关系。涉农企业通过“订单农业”,发展了农产品基地,稳定了货源,确保农产品质量,提高了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在“订单农业”遇到各种自然灾害和市场行情急剧动荡时,龙头企业能够落实党和政府对农民的扶持政策,依靠企业的力量,减轻农民的损失,帮助农民度过难关,使他们之间信任关系不断加强,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信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三)帮扶“订单农业”促进了工商职能到位,提升了工商部门的权威和形象。工商系统通过加强合同信用管理,帮扶“订单农业”,使得其覆盖面不断扩大,进一步拓宽了监管服务领域,提高了服务水平,达到了职能到位的要求,既为政府分忧,也为农民解愁,取得了政府满意、企业支持、农民欢迎的多赢局面,提升了工商部门的执法权威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