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税后乡镇面临问题思考

时间:2022-10-20 02:38:00

农业税后乡镇面临问题思考

去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稳定农村富裕农民的惠农政策,注重了从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高度来解决"三农"问题。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将成为历史,这是国家为农民做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同时也会给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工作的开展,农民创业致富等方面带来重大影响。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规范了农村税费关系,减轻了农民负担,但也从两方面对乡镇政府的运转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直接减少了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乡镇的工作职能将发生转变。取消农业税后,作为乡镇一级政府,今后的发展和出路在哪里?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涌山镇作为乐平市的一个经济重镇,现有农业人口36678余人,村党支部15个,农民党员613人,镇机关在编干部72人,村干部93人,农业税取消后,我个人认为必须清楚地认识当前乡镇面临的问题,才能探索新时期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取消农业税后乡镇面临的问题

1、土地承包调整难。农业税的取消在促使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调整趋于理性化的同时,因土地纠纷引发的人地相争矛盾将显得日益突出。尤其是从**年开始的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和"两项减免三项补贴"政策的出台,使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农民生产成本降中有减,农业比较效益开始回升,农村土地开始增值。土地再一次成为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乡村干部棘手的难点问题。只是这一次与上世纪末的情形决然相反,那一时期,土地是不仅不能给土地承包权的拥有者带来经济上的利益,相反,因过重的负担,成为农民致富的绊脚石和农民急于脱手的包袱,土地抛荒现象严重。农业税取消以后出现了由原来抛荒到争田的情况,今年年初,我镇就有部分村的村民要求村委会对他们原来的耕地进行重新核对调整。

2、经费严重短缺,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难。农业税取消后,村级干部工资的源头基本切断,我真担心,村级经费问题不解决好,基层干部失去了利益驱动,工作无动力,无积极性,部分村可能会出村级组织瘫痪现象。我到涌山镇工作不久,就遇到了个别经济条件不好的村支书要求辞职,据了解和经费短缺有关,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3、村级债务化解难。前两年,由于各种原因,不少村背上了债务包袱,农业税取消前部分村利用乡统筹、村提留逐年偿还了一部分,取消农业税后,村集体失去了原来固有的收入,随之而来的是村里的公益事业无钱来办,农村经济发展负重前行,这一切都与原有村级债务有关系。据了解,我镇大多数的村委会由于没有经济实体,也没有创收渠道,因此偿还集体负债就成了无源之水。取消农业税后,债务问题不解决不行,想解决又没有办法,处于"两难"境地。而集体负债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欠村民的,无钱还债将直接影响到干群关系,影响到一方安定。

4、基础设施投入难。首先,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损坏后难以修复。我镇大多数水利设施是上世纪60-70年代修的,有的时间更久。许多水利设备由于天气、人为等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坏。取消农业税后,镇、村两级组织根本拿不出钱来修复这些水利设施。其次,修路所需资金无力负担。目前我镇还有部分村不通水泥、沥青路。镇、村两级干部也在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修路,但所需资金太多,光靠群众集资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许多村只好望而却步。架桥、铺路、打井、筑堤这些公益事业都需要用钱,取消农业税后,村级组织根本无力负担这些费用。

5、实现农民增收难。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农资价格较高。特别是农资经销商每到春耕秋播期间,故意把化肥、碳铵、尿素等农民急需的肥料价格抬高,赚昧心钱。②由于乡镇农技站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农业新品种的推广也越来越少,光靠种常规性农作物无法发财致富。③中介组织不规范,让农民常有农副产品卖不出去这样的后顾之忧。④由于农民无一技之长,出外打工挣的钱也很少。

6、陈旧的方式方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导致工作手段弱化,表现为法律手段不会用,行政手段不敢用,经济手段不能用,思想教育手段不管用。新形势下,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将实现较大转变,过去那种“干部说了算、群众埋头干”的领导方式不再管用,基层组织管理村级事务必须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由村民民主决策,转变过去直接管理、组织推动的领导方式,从“为民作主”转向“由民作主”。

7、党员教育、管理、发展与党员队伍实际不相适应。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转型,入党积极分子数量渐趋下降。青年新生力量处于分散、流动状态,党组织难于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培养。同时,许多农民党员外出务工经商,长年不归,不学习、不过组织生活,地方党组织在管理上缺少有效措施。另外,党员年龄严重老化,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建议及对策

以上问题已成为取消农业税后的热点、难点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农村基础建设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作为乡镇一级政府如何应对这些难题,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㈠强化乡镇公共管理,建设服务体系

农业税取消后,"以农养政"的时代即将结束,乡镇的职能也将向民管型政府转变,乡镇干部应该审时度势,自觉顺应乡村社会和乡镇体制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的趋势,在技术服务、社会秩序、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管理上做文章,主动参与到民间组织建设,积极领办、创办民间组织,为农民应对市场经济服务,为农民维护权益服务,为农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服务,建设一系列服务体系。我镇作为乐北建材能源基地之一,虽然有工业发展优势,但全镇15个村委会,大部分村还是以农业为主,从为农民服务的角度来分析,目前最为需要的是要搭建乡村服务平台,从困难群体的需要,农业科技服务、市场服务、公共卫生建设、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保障等方面建立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的管理,真正满足农民生活中各项服务的必需。一方面要未雨绸缪,大力发展二产和三产,把走乡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路子作为主攻方向,在底子薄、起点低、实力弱的情况下,可以首先依托本地独有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积累原始资本,培植骨干财源,壮大镇村财政。另一方面,要按照**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在财政还不十分充裕的情况下,学会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和手段发展经济,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如引导农民群众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用股份制、合作化的办法兴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等。

㈡抓住机构设置的关键,强化村级班子建设

随着农民负担的减轻和农业税的取消,乡镇的可有财力进一步减少,乡干部工资比以前更加缺乏可靠的来源,乡镇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作为以农为主的村级班子人员也基本失去了经济来源。今后工作如何开展和人员的去流便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乡镇应抓住机构设置的关键,搞好机构改革,做好分流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我镇在1999年10月根据政策需要进行了一次机构改革,在全镇设置五个职能部门,对人员进行竞争上岗和合理安置的办法,取得了较为理想效果。而作为村一级,必须解决税费改革后,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一是要健全选拔机制,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难选”问题。农村圈子很小,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看干部,表率作用立竿见影,那些文化水平不高、致富能力不强的村干部,自己穷得叮当响,怎么能赢得群众信任呢?因此,从治穷先治官的角度出发,一些地方出现的“能人村官”、“富人村官”现象值得借鉴和提倡。只要有了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和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那些人们担心的负面影响就可以降到最小。二是要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难当”的问题。要加强经常性的思想作风建设,充分运用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建立起来的经常性教育机制,强化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的"难留"问题。要在政治待遇上给予适当的考虑,经济待遇上给予必要的保障,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稳定基层干部队伍。

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实践证明,只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只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农村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在抓发展问题上,通过多年的乡镇工作经验,我认为要着力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1、强化发展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农村基层干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加快农村的发展,切实负起组织、领导责任,积极引导、支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就一定会更好更快地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近几年,我镇在这一方面做的比较好,镇、村两级先后组织各类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并兴办了一批企业。

2、明确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始终把农村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上,并以此来检验农村党建工作的成效。

3、因地制宜,科学决策,以市场为导向选准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结构调整,力争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层次调高、机构调活,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选准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发展农村经济也要朝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坚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农业专家型人才,走科技兴农、科技兴企的道路。

4、进一步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选配好班长,同时提高整个班子的政策素质、管理水平,使其肩负起带领群众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任。

5、加大政策倾斜扶持力度。继续采取党政领导帮、政府部门帮、经济强村帮、骨干企业帮等多种形式,采取项目合作、资金倾斜、信息技术服务、人才交流等具体措施,经济上支持、思路上拓宽与政策上倾斜并重,进一步强化责任制,不脱贫就不脱钩。同时,要逐步实现从送钱送物向送科技、送服务的转变,从单纯“输血”向提高“造血”功能的转变。及时化解村级债务,对农村的债务进行清理登记,防止增加新的债务。

此外,还要夯实配套改革这个基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加强如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机构改革等配套措施,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