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和谐与和而不同中国当代政党和谐之浅见

时间:2022-08-08 05:57:00

政党和谐与和而不同中国当代政党和谐之浅见

一、和谐——中国政党关系的理想境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派的共同创造。这一制度植根于中华大地,体现着“和谐”内涵,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追求和谐,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从政党的起源和发展看,一个国家采用何种政党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决定的。自政党产生后,世界上形成了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等不同类型的政党制度。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政党产生于*世纪初,此后,中国的政治家们模仿西方的政党制度从事政治活动。但多党制和一党制,都未能在中国的土壤中生根。

中国在经历了清末民初政党林立、混乱纷争和此后的国民党、万马齐喑的黑暗岁月之后,必然要寻求一种符合中华民族心理、体现中华民族“和合”理念的政党制度。正因如此,*8年5月,当中共中央“五•一口号”,提出与各派等筹备召开新政协、组建民主联合政府时,便立即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以*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标志,我国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的诞生,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中华文化的选择。

我国当代政党制度的特点,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先生概括为以下四点,即:共产党在各政党中处于领导地位,各派在政治上接受中共的领导;共产党和各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目标;共产党和各派之间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实行一种长期共存、平等合作、民主协商、互相监督的关系;共产党和派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这些特征,无不蕴涵着“和合”思想的精髓。

“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一个统一体中,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相反相生;“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中国共产党与各派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正确和智慧地处理“同”与“异”的关系,求大同,存小异,以多党合作的实践诠释着“和而不同”的理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各派则是由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组成的政治联盟。但派在政治上始终与执政党保持高度一致,接受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同的政治目标是合作的第一要义,它决定着合作的性质、内容和范围,也是多党合作保持稳定的决定因素。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与民族整体利益的代表,各派则分别代表不同利益的群体。在中国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得不到正常的体现,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而多党合作这样一种政治格局,既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又使各方面、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都能充分地反映、表达出来,在一致性和差异性的调整中使社会达到和谐。

总之,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性,这是其成为执政党的前提。而作为参政党,派则具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性和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广泛性。如果没有进步性,派就会演变为在野党和反对党,就失去了与执政党合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如果没有广泛性,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就失去了必要性。因此,“和而不同”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派的进步性和广泛性的结合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二、中国共产党——中国当代政党和谐的主导因素

在中国政党和谐的命题中,中国共产党是主导性的因素。中国共产党与派“和而不同”中的最大不同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肩负着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以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崭新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和今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主旋律。要使其真正成为惠及全体人民的现实目标,关键是中国共产党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理清工作思路,探索发展途径,实现发展目标。

目前,中国共产党亟需解决建设和谐社会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而从实践层面看,亟需解决以下问题。

1、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现期”。在社会和谐方面,我们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大量存在,有些看似经济问题,实际是政治问题,是我们党如何从政治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目前存在的社会不公,虽然经济方面有严重的缺陷,但更主要的是政治上的不公平。其根源就在于一部分人掌握着不受监督、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把本应当用来为公民服务的权力变成了私有的特权。这种政治不公平的局面,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把执掌权力者的行为,置于法律、舆论和人民群众的严格监督之下,才可能有效改变。

2、着力解决民生大业

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正处在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因而,使得关系民生基本问题的一些社会矛盾都特别地突出起来,主要集中表现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三个方面。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始终将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着力解决民生大业作为关键问题。现在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解决住、行以及其他新的生活需求,特别是合理地解决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问题。

3、树立法治诚信意识

在经历了28年的改革开放大潮洗礼后,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中华民族出现了理想信念淡薄、道德滑坡、价值失范、社会腐败等问题,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树立法治诚信意识,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社会条件。

4、调整好阶级阶层关系

阶级阶层结构以“橄榄形”为最和谐,而我们的阶级阶层结构现状是洋葱头形,少数人太富,多数人太穷,中间阶层太少。这种阶级阶层结构,使社会财富的分配出现严重不公平,社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潜藏了多层面各方面的不和谐因素,日久天长,势必形成新的阶级冲突,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所以,必须大幅度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减少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带来的社会动荡。

5、发展社会组织

社会学家曾有提醒:不要把社会组织都看作海啸。应该看到,非政府组织是政府的伴侣。社会组织能起到政府起不到、也不应当起的作用。社会组织是社会交融的黏合剂,是社会矛盾的稀释剂。同时,社会组织还是政府的“减肥剂”,有助于使政府趋精趋强。

6、加强多党合作制

政党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中国的派是和谐社会中跳动着的音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晶、文化的认同。中共中央不久前颁发《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强调统一战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基本问题”,指出要“使中国共产党同各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更加巩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派的关系”。这无疑是统一战线和派工作的又一福音。中国共产党要在统战工作实践中,鼓励派增强参政党的意识,鼓励派在与中共“和”的前提下的“不同”,以尽到监督的责任。对党内以极左观点歧视派、视派“和而不同”为杂音和异己,在派工作中设难使绊的少数人,要给予教育引导。

三、派——中国当代政党和谐的积极因素

各派作为同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友党,作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可以大有作为。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是派大有作为的具体内容。派的参政党地位和任务,决定了她与中共在人才结构、工作方式、话语特点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唯有保持这种“不同”,才能体现派的特有风貌,展现中国当代政党关系“和而不同”的风采。为此,派应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领会和把握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规律,明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任务和途径,积极探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方式和方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以派的热诚回应中国共产党的坦诚,形成真诚合作的和谐政治局面。

当前,派亟待加强和进行的主要事务有如下内容。

1、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理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现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的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它以协商合作代替竞争冲突,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代替牵扯倾轧,对于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回顾派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在历史的各个关键时刻,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帮助和领导下,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能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作出贡献,都是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团结奋斗的结果。历史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是派的立党之本;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政治保障。

当前,我国既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又面临着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的挑战。而政党制度往往成为敌对势力推行西方民主、实行西化的突破口。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理论和实践上充分认识这一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自觉抵御西方多党制、两党制和议会制的影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不断推进政党之间的合作与和谐,更好地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2、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厚。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以来,派紧扣发展主题,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就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很多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的建议,为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世纪新阶段,派应继续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根本任务和主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要继续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把工作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法律、政策等多种手段,本着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的精神,协助统筹各种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协调发展;要发挥整体功能和组织优势,选择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党和政府决策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3、积极协助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了解民情、反映民意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关注民生、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兼顾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具有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特点,负有更多地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联系成员和群众的具体利益的责任。

反映社情民意是派参政议政的重要内容,也是派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不同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派应协助党和政府疏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理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继续发挥位置超脱、渠道畅通的优势,广泛联系社会各界人士,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如实反映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协助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开言路、广求良策、广谋善举,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4、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借鉴和吸收人类先进文化的积极因素,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文化维系和谐,和谐孕育活力。充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社会必定更加发展与和谐。

派成员主要是中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本身就是各个领域中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因此,派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要充分调动、发挥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巩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捍卫国家的基本价值观念;发挥优势,积极推进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的繁荣和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传承中华民族崇尚和谐的优秀文化传统,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诚信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的进一步形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当前,还应以共同的文化传统为纽带,通过经济合作、学术交流、文化联谊、亲友往来等各种形式和渠道,大力推进同台湾同胞的联系和沟通,加强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人民的理解与共识,为祖国统一作贡献。

5、努力协调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和谐需要稳定,稳定才能和谐。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这是“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

维护社会稳定是派的重要职责,也是一项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派和中国共产党一道经受了各种风险的严峻考验和锻炼,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发展是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维护稳定是派的“第一责任”。应充分认识稳定是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尽快适应社会阶层结构出现的新变化和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新形势,高度重视做好维护稳定的工作,从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应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和各种紧急状态进行调研,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协助国家建立健全各种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和紧急状态预警机制;应积极协助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既要以理服人、解决思想问题,又要实实在在帮助广大群众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妥善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