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发展瓶颈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时间:2022-08-01 06:26:00

突破发展瓶颈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年来,河南不断解放思想,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到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稳居全国第5位,总体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粮食生产连续4年大丰收、连续2年超过1000亿斤、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这些成就的取得,标志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和跨越,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

当前,我省的发展虽然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但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还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二是一些领域改革滞后,还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三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四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五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六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的现象还未能从根本上扭转。

当前我省正处于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的起点,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继续解放思想作为推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之源和必由之路,作为解决突出矛盾、克服困难与问题的法宝,以思想的新解放推动新一轮河南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第一,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徐光春书记在省委八届八次全会上指出:“继续解放思想是加快中原崛起的动力之源。”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提升思想认识,突破思维定式,转变发展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坚持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建设有机统一的发展观念,形成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局面。

第二,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内容。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统筹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发展好省内产业与外向型经济。要抢抓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特别是服务业加速转移的机遇,促进省内产业优化发展。

第三,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推进经济转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新的时期实现新的跨越,必须加速经济转型,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一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原则,采取现代管理手段,改造提升商贸、交通等传统第三产业,加快通信、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二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作用,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与支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与消费、出口拉动并重转变。

第四,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资源与环境,是我省在科学发展中必须切实解决好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立足于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逐步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矿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力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强力推进电力、冶金、化工、食品、建材、煤炭、造纸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确保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任务的完成。

第五,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科学发展,需要区域、城乡间建立起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一体推进的协调关系,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一是积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深入推进郑汴一体化,构筑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同时加快发展其他中小城市,突出特色地发展县城和重点镇。二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继续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全面提升。三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特别要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发挥好农村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推进劳务经济和回归经济发展。

第六,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和谐中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是解放思想的重要领域,是加快中原崛起的重要保障。要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解决好群众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问题。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构建祥和安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