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6:22:01

突破点范文篇1

第一部分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重点及新出现的采购模式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条件下,采购是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采购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它不仅影响到企业正常的各项经营活动,而且对提高企业竞争能力,降低经营风险以及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企业采购模式(系统)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扩大市场占有,保持商品价格优势,企业对采购的要求越来越高,重点表现在:

一、随着敏捷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的应用,要求采购活动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经营方式,满足经营活动不断调整的需要,加速采购速度,因此,采购的及时性越来越重要。

二、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在调整引进中不断拓展经营范围,因此,采购准确性的要求日益提高。

三、在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对降低成本和提高销售利润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采购成本问题也就越来越引起重视。

四、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要求在整个采购管理中,各个环节相互适应,防止彼此脱节,实现资源整合。

五、市场的开放使地域概念彻底破除,因此及时准确的信息成为采购的重要源泉。

纵上所述,我认为,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重点应该是:改变传统采购方式;树立采购管理观念;进一步创新采购模式。

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的思想、方式和技术要求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一些比较有影响的专业公司采用了以下一些采购模式:

一、统合采购模式

在传统销售模式下,采购、库存、配送、销售等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缺乏有效的配合,难以形成总体最佳的效果。现代企业认识到上述问题,强调采购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推行零库存管理,实施集中采购、区域提货等方法,同时将采购与企划、财务、库存、销售等活动紧密连接起来,使得品质、价格、成本、时间、地点等都具有优势。

二、国际采购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迅猛,采购的国际化方兴未艾。仅以中国市场为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销售额所占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越来越大,相反在中国采购销往本土的商品销售额远远大于在中国的销售额。一些大型集团不仅在世界各地直接投资办企业,开展国际销售,而且建立全球最佳采购和供应体系,实行国际采购。比如,世界零售业的巨头把供应枢纽——全球采购中心迁到中国内地。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采购中心。这样就为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降低采购成本和企业的本土化进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三、信息采购模式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采购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趋势十分显著。传统的人力作业的采购方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运营的需要,它不仅效率低、用工多、成本高、差错多,而且缺乏优势,不能解决多品种、小批量、地区分散、集中调配和适时、适量采购的要求。

四、定制采购模式

现代商业解决了传统商业厂家生产什么,自己就采购什么、销售什么,实现了市场有什么需求就销售什么的转变,采取定单生产、定量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商业企业市场的被动状况,减少了对厂家供货的依赖。目前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建立起以销售为导向的定制采购模式,即根据顾客的需求向供应商提出采购清单,发展大规模商业定制(贴牌生产)。定制采购的商品以商业品牌为主,这些商品从企划、设计等环节就有零售商参与,以零售商的品牌销售。比如,华联、联华、农工商等目前都有定制采购商品。

五、共同采购模式

共同采购模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采购方式,是指几家零售商联合向批发商或厂家采购相同的商品。近年来,共同采购开始渗透到其它领域,比如,在家庭装潢材料采购上,顾客为了压低材料价格、确保材料质量,他们联合起来向供应商集中采购,这种模式受到不少家庭的青睐。共同采购比单一采购有很多优点,由于增加了采购量,增强了讨价还价的能力,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商品竞争能力;由于实行有计划的发货和配送,设施等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既减少了库存也降低了物流成本;由于采购量大,供应商愿意为顾客独立开发产品等。

以上几种新的采购模式,说明采购管理与企业战略的结合日益紧密,采购管理的战略化方向日益明朗。

现代采购模式有六大优势:一是可以扩大供应商比价范围,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二是实现采购过程的公开化,有利于进一步公开采购过程,实现适时监控,使采购更透明、更规范。三是实现采购业务操作程序化。四是促进采购管理定量化、科学化。五是实现生产企业为库存而采购到为订单而采购。六是实现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更加认识到采购活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贡献,企业战略与采购管理的结合日益紧密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专业公司必须根据其专业特点的不同,采用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采购操作系统。

第二部分公司所属专业公司(五金、医药)采购系统的

现状及难点

公司所属专业公司是从原来的传统商业模式转变而来,它的前身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而设立的一些零售网点。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的改革步伐日益加快,商业企业也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原来经营的都是些经营范围较为广泛的零售门店和个别规模较小的三级批发部,因此,采购这门学问或行为不象销售一样受到广泛的注意和研究。在采购的环节中,我们只重视“勤进快销”的原则,甚至在商品短缺时期,商品也是有计划地分配给零售企业的。

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采购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显示出来,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放到企业的经营战略高度来重视。

近几年来公司针对自身的状况,加快了改革的进程,紧紧围绕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公司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集约经营实现降本增效,通过连锁经营彰显经营特色。公司在改革过程中,努力打造销售型企业,从改变思想观念、改造组织架构、再造业务流程、创新营销体系着手,促进传统批发零售业态向销售型企业转变。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一个传统企业要解决历史遗留的诸多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企业的前进步伐要比其他企业来得沉重,因此,所花的力气也就更大。

我们现在已经清楚地看到,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企业已经暴露出了以下种种采购问题。

一、采购过程过多依赖手工作业。采购行为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程序,消耗了很多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时由于反应速度慢,很难及时掌握瞬息变化的产品信息、供应商信息和市场行情,采购供应双方都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互相封锁,是典型的非信息对称博弈过程,采购成了一种盲目行为。

二、同供应商的关系没有客观地衡量标准。面对多变的市场,企业尽管很注重发展战略伙伴联盟,但有些采购人员仍与供应商之间摩擦不断,供需关系是临时的或短期的合作关系,而且竞争多于合作,企业缺乏发展新的合格供应商的渠道,即使找到新的合格供应商,实现供应商转换的成本也比较高。

三、采购方式单一。传统采购难以实现根据不同的商品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因此,企业难以利用适当的采购策略来获得更多的价格折扣,降低采购商品的价格。

四、采购流程与开销不合理。采购流程层层审批,过于繁琐,采购信息不共享,经常存在独立采购和未经批准的采购现象,采购过程不透明,人为因素难以排除,从而导致采购效率低下。

五、企业的采购数据难以汇总分析。由于采购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因此难以进行前瞻性采购,而且不利于预测和控制采购中突发问题,不利于安全库存的控制。另外,采购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事务工作,无法在战略高度上担任起所负责项目的损益分析、评估和决策,从而难以优化采购模型,使采购管理工作上一个台阶。

在传统管理方式下,企业通过部门分工实现各部门的合理性和效率性,因此,传统的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保持着明显的界限,相互独立。但从企业完整的经营活动看,各部门都是业务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分离导致业务流程的断裂,容易发生部门之间的冲突,这是传统采购管理模式不合理的基本表现。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目前公司所属专业公司(五金公司、医药公司)所存在的问题:

两个专业公司共性难点:供应商、商品分类管理问题以及采购控制问题;采购人员的素质问题。

各自难点:医药公司——采购流程的完善(再造);

五金公司——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第三部分公司所属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突破点及解决对策

从传统的采购模式和我们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难点分析中我们发现:要完善公司两大专业公司采购系统,首先要从其存在的难点上寻找突破口。

一、建立和完善供应商分类、商品分类管理系统以及采购的控制流程

1、供应商分类管理

将企业现有的信息、供应商信息和入库单有关信息进行组合,并记录供应商的信用等级、质量等级、交货周期、历史交易价格,使企业能够比较简单有效地进行采购过程的监管。将供应商分为A、B、C三个管理等级,实行不同方式的管理。此外,还可随时查询供应商在某时段内的供货情况,包括商品质量、实际交易价格、日期以及平均价格等信息,通过图表及数据列表做出比较,使查询更直观明朗、操作简单。

2、商品分类管理

将采购的商品实行ABC分类管理方法,按商品的采购量、销售额以及库存等要素分为A类商品(重要)、B类商品(次要)、C类商品(一般)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控制。

3、采购控制

采购环节往往是企业经营管理中较为薄弱的一环,因此要建立采购控制流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物与信息同步入库。包括:入库作业处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系统、应付帐款系统及信息流程等。

(2)财务、审计双管齐下。包括:建立控制共建点、实行职务分离等。

(3)法律法规约束。包括:权法、合同法、保密法以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等。

(4)杜绝采购回扣。包括:在采购前、采购过程中和采购完成后都要有监督,做到行政监察、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

二、切实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采购人员的选用,过去一直比较重视的是“防止作弊,杜绝收授回扣”的观念,因此“忠厚老实”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但是随着采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知,采购的复杂性也随之日益凸现。它不再是拿钱买东面那么简单的事情,而变成了一门专业,采购工作不再是那些只具备忠厚老实品质的人就能够胜任的。采购人员必须具备与工作复杂性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专业化的工作和能力培训达到甚至超过与企业和市场要求相适应的水平。因此,采购人员的选用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现代企业来讲,采购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思想素养方面

采购工作没有固定规则可循,加上采购行为稽查困难,使得采购工作成为“良心工作”。因此,觉悟高、品行端正是一个采购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只有较好的思想品德,处处为企业大局着想,不贪图个人私利,才是做好采购工作的前提。因此采购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志士不饮贪泉之水。采购人员所处理的“订购单”就是金钱,而采购人员本身就是财富的代表,拥有采购权的业务人员经常会被各种各样的缺乏优势的供应商所包围。只有拥有正直人格的人才能给企业带来财富,才是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源。

(2)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指把采购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做。大家都知道拥有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有才华的人具备了这种精神才能作出成绩。采购人员敬业精神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供应情况。良好的敬业精神可以保证企业供应的稳定,从而保证企业各方面工作顺利运行。

(3)承受困难的毅力。采购工作是一项重要、艰巨的工作,要与企业内、外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经常会受到来自企业内外的“责难”,采购人员具有应付复杂情况和处理各种纠纷的能力,在工作中被误解时,能在心理上承受得住各种各样的“压力”。

(4)虚心、诚心、耐心。采购人员和供应商打交道的过程中往往占据主动地位,拥有局面的控制权。但是采购人员对供应商的态度一定要保持公平互惠,尤其对一些目前还不能建立供求关系的供应商显得尤为重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过程充满了艰辛,这要求采购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有良好的涵养。只有虚心和耐心地同供应商谈判,诚心诚意地与供应商交往,才会换来对方的合作,达到我们的目的。

2、知识技能方面

知识和能力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互独立的。知识是能力的强大后盾,能力是知识的反映。作为采购人员,只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参加实践的能力才是为企业带来财富的根源。

(1)采购人员应具备的知识

采购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外,还应多了解和熟悉政策、法律知识;市场知识;社会心理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文化基础知识等。

(2)采购人员应具备的技能

知识不等于能力,国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要办好一件事,知识起的作用只有1/4,而能力起的作用占3/4,可见能力更为重要。要干好采购工作,采购人员同样应具备相应的能力,我们把采购人员具备的能力归纳为以下几点:

a市场分析能力。分析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者购买心理,分析供货商的销售心理,从而在采购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b团结协作能力。采购过程是一个与人协作的过程,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企业内部各部门打交道,如与财务部门打交道解决采购资金、报销等问题;与仓储部门打交道,了解库存现状及变化等。另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供应商打交道,如询价、谈判等,采购人员应处理好与供应商和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c语言表达能力。采购人员是用语言文字与供应商沟通的,因此,必须做到正确、清晰地表达所欲采购的各种条件,如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如果口齿不清,只会浪费时间,导致交易失败。因此采购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d成本分析和价值分析能力。采购人员必须具有成本分析能力,会精打细算。买品质太好的商品,物虽美,但价更高,加大成本,若盲目追求“价廉”,则必须支付品质低劣的代价或伤害其与供应商的关系。因此,在采购商品时要针对企业的市场定位,目标市场等诸多因素来综合分析考虑。对于供应商的报价,要结合其提供商品的品质、功能、服务等因素综合分析,以便采购到适宜的商品。

e前景预测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在不断变化,采购人员应根据各种产销资料及供应商的态度等方面来预测将来市场上该种商品供给情况,如商品的价格、数量等。

(3)采购人员应具备的观念

树立正确的采购观念,引导采购人员按客观规律办事,提高采购工作的质量。现代采购人员应具备的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

a战略观念。即从企业大局出发,把握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使采购工作符合企业整体发展要求。

b经济观念。即在采购过程中讲究经济核算,提高购进环节的经济效益。货比三家,择优而购,精打细算,节省开支。

c市场观念。把握市场发展规律,调整市场变化趋势,善于抓住每一个市场机会。

d竞争观念。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现象,在采购过程中同样充满了竞争,既有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的竞争,又有与同行之间的竞争。竞争会给采购工作带来应力,因此要善于竞争,把竞争的压力转化为采购工作的动力。

e服务观念。采购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服务过程。一方面为供应商服务,在采购过程中着眼于长远利益,为供应商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如提供信息、协助推销、介绍新客户等;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来说,采购要为企业经营服务。

f创新观念。创新观念即出奇制胜,一方面在采购过程中要有新招数,如开发新货源或选择更好的供应商,以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在企业经营项目上独辟蹊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要提高采购人员的知识技能,就要对现有的采购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专业公司的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学习采购基础知识,采购模式及优化途径、采购物流及表现形式和一系列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技巧,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企业通过分析可确定“谁需要接受培训”“需要哪种培训”,使存在差距的采购人员通过培训得以提高。

三、医药公司——采购流程的完善(再造)

从医药公司的情况来看,传统的管理方式和观念已根深蒂固,要想立即改变也非易事。这主要是因为:

1、企业采购管理人员思想上抵触流程改变,企业为了强化稳定意识,不敢轻易改变现有的采购管理模式。

2、采购活动客观上比较复杂,也不是完全取决于企业本身,改进采购管理模式的制约因素很多。

3、采购活动对企业流通成本、进货渠道、商品价格等有很大影响,因此改进采购模式有可能暂时要注入大量资金。

纵上所述,医药公司要发展,要走在竞争的前列,就要勇于创新,勇于改变传统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商业企业纷至沓来,带来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引进了采购管理的理念,从采购组织、采购流程、采购考核等方面给了我们专业公司很多启迪。

下面就如何完善医药公司采购流程探讨一些设想。

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

要使采购工作高效而顺利地开展,保证商品供应不间断,企业经营业务正常运转,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采购机构。采购机构的设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精简的原则。这个“精”指人员精干;“简”是机构简化。尤其突出是解决好人员素质问题。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责”指责任,起约束的作用;“权”指权利,是履行职责的保证;“利”指利益,起激励作用。这需要对采购机制进行再造,确保采购组织工作的有效性。

(3)高效的原则。必须有高效运转的组织机构,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与层次。使其对市场信息动态掌握,落实简约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完善商品采购流程途径

商品采购一般包括确定采购商品种类、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洽谈交易条件、商品的导入以及追踪等一系列管理过程。

(1)商品采购步骤,如下图所示:

顺序

采购步骤

系统设置要求

1

选择商品(供应商分类管理)

选择的标准:商品的特色;效能;品牌;商品计划的能力;经营状况与财务内容;商标与宣传能力;商品的生产能力;进货对象;商品的组织和运输能力;情报的收集和分析能力;在流通业中的交易关系等

2

选择供应商(商品分类管理)

选择供应商有以下准则:可靠性;品牌、价格与质量;订单处理事件;独占权;提供服务;信息;道德;保证;长期关系;记录;销售增长;毛利;创新;地方广告;投资;风险等

3

评估供应商(建立供应商档案)

对供应商的报价进行审查,货比三家;注意调查商品的可比性;对供应商的各种证明资料进行审查和评估等

4

洽谈交易条件

主要有:质量;包装;价格;订购量;折扣;返利;付款方式;付款天数;交货期;送货条件;售后服务保证;退换货;促销活动;广告赞助;进货奖励;其他赞助费用等

5

签订购货合同

合同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商品的价格、包装、订单数量、售后服务保证、送货和退货、支付方式等

6

订货

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商品销售的库存准备等

7

商品的接收和处理

运送至仓库,或直接送到批发部(零售店);商品进库信息登录;标记商品的价格和存货信息;处理退货和损坏商品等

(2)供应商分类、商品分类管理。前面已讲,这里不在赘述。

(3)建立采购比价系统。通过采购比价系统可随时查看采购商品与多家供应商的对照表,通过比较价格、质量等级、信用等级、交货周期以及价格、合格率等参数,最终确认所选择的供应商是否合理。

3、健全采购绩效评估体系

采购人员所采购的商品无法为市场所接受,或不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是采购的商品组合、促销方式等不当,都会影响公司的整体利润。以下为常见的几种采购绩效评估指标:

(1)销售指标。销售指标应包含销售数量与销售金额,以显示其专业公司经营管理能力。

(2)存货指标。考核存货指标能有效看出采购人员之绩效,主要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商品滞销之次数、天数与金额,商品缺货之次数、天数与金额数量等。

(3)毛利指标。进销差比例衡量采购人员为公司所创造的利润。毛利指标主要有两种,一是售价减进货成本,另一种则是实际售价减掉任何的销货折扣或销售退回。

(4)利润指标。利润指标主要是指毛利减任何因采购、销售及管理等所发生的一切费用,此一指标能看出采购的最终结果,为全公司最重要之绩效指标。

四、五金公司——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1、引进现代化的管理设备

公司近几年来相继对电脑管理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投资,建立了一套能实现多种管理形式的电脑管理系统。在运用电脑系统进行管理时,我们发现,先进的管理设备和五金公司原来遗留下来的操作习惯发生了一些冲突,如不改变原来的操作模式,企业将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甚至影响到五金公司的对外拓展进程。

五金公司要改变原来的操作模式,就是通过对电脑软件的修改(或增加功能),使得零售门市的动态库存和销售情况能在配送中心(或批发部)及时反映。采购部门通过每日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可以得出以下数据:某商品库存动态情况(销售动态情况)、某商品分布流程情况、某商品批量采购情况、某商品阶段动销情况、某商品的库存调拨情况、批量作价分析、采购次数与采购成本分析等等。通过对商品各种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从而可以顺利地降低采购成本,有针对性地对某种商品做市场营销。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对终端商品的管理,从而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2、建立采购信息平台(数据库)

五金公司在生产资料购销过程中,长期以来与许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供应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客户在采购管理上都相继采用了信息技术。与供应商的关系是采购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采购和供应双方来讲,都要考虑成本和利润、长期伙伴和短期买卖关系等问题。好的供应商最终会带来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如何建立采购信息平台,是五金公司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难点和突破点。

目前在现有的电脑管理系统中,只要新开发一个采购管理系统的软件就能实现这项功能。下面就采购数据解决方法的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1)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模块通过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改善了采购企业与供应商关系,使采购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由原来的交易管理转向关系管理,同时又提高了采购效率和采购质量,为采购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主要功能:

可实现供应商名录及其基本信息查询;

可实现供应商品名录及信息查询,包括实时价格、生产能力等;

可实现在线合同签订及合同分类分状态管理;

可实现供应商在线资信评估管理;

可以评估供应商的单个供应产品资信,也可以评估供应商的综合资信。

(2)产品目录管理

产品目录管理模块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主要功能:

可建立企业产品目录与采购目录;

可建立供应目录(供应商);

可实现企业采购目录与企业产品目录关联,供应商供应目录与企业采购目录关联;

可设定目录操作、浏览权限控制。

(3)采购计划管理

采购计划管理模块能够帮助企业轻松实现采购计划编制、计划审核、计划汇总和请购管理等。

主要功能:

可实现采购计划与采购目录、库存相关联;

可实现采购计划按部门、按周期、按产品制定;

可建立采购计划模板;

可定制采购计划审批流程;

可实现采购计划按组织结构、时间或物品等汇总;

可实现计划内请购管理和计划外请购管理。

(4)提供四种电子采购方式:招标、竞价、谈判和直接采购。

(5)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模块可以实现采购成交后的合同管理功能,包括项目合同签订与审批、合同执行、合同档案、项目评估等。

主要功能:

可以建立合同模板;

可以实现项目与合同模板相关联;

可以定制合同审批流程;

可以实现对合同的发货、收货、入库、退货等环节的跟踪,监控合同执行状态;

可以实现合同分类、分状态管理等功能;

可以实现项目评估管理,包括供应商评估、采购人员绩效评估等。

(6)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模块贯穿了企业采购业务的全过程,对企业严格规范财务预决算、用款和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主要功能:

可以设定财务费用种类,如会议费、差旅费等;

可以实现采购收支财务预决算;

可以实现财务预决算与采购计划、采购项目、采购部门相关联;

可以设定用款、报销流程;

可以统计查询各种财务费用发生明细。

(7)决策支持系统

可以灵活统计查询采购项目的相关信息,为采购项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主要功能:

可建立多种统计查询模板;

统计查询模板中的统计查询条件,可定义统计查询结果显示,可定义统计查询权限;

突破点范文篇2

一、对河南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和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科学等各项社会事业,经济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先进省份的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中央做出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后,河南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2005年,河南国民生产总值10535.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1236元,成为全国第五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份,居中西部地区之首。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均大幅度增长,位居全国前列。

虽然近年来河南经济获得了比较长足的进步,但经济总量大而不强、农业特征突出仍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1、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近1亿人分布在18个地级市、108个县市,2000个乡、上万个村里,没有特大城市,现有的城市缺乏辐射能力;

2、“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并且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不高;

3、产业经营方式还比较落后:主要是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消耗过大;

4、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全国范围私营及外商投资企业合计产出占全国总产出比重为30.3%,河南仅为13.21%;

5、高科技产业比较薄弱:与发达地区相比非常薄弱,并且竞争力不强;

6、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内在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年河南围绕中部崛起的目标所取得的成绩与河南后发优势的显现以及国际产业转移、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的中西部扩散、转移密切相关,而河南正处于全国中心和连贯南北,承东启西的位置,使河南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二、国有企业在河南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国有企业是河南国民经济的支柱。目前,河南的国有企业约有2800家,其中大型、特大型省属国有企业有33家,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有9家。长期以来,河南国有企业由弱到强,为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5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0535.20亿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14.1%;全部工业增加值为4923.00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7%,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7%,而国有企业在河南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

河南的历史与现状表明,河南在粮食生产、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能源、机械装备制造和农业产品加工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南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方面的优势。

应当说,中部崛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业,突破点却在工业,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搞企业绩效考评实施的难点及对策研究好了,有助于提高河南的工业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形成良性互动,推动社会经济健康蓬勃发展。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有20多年,大体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配套改革、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不同阶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也应看到,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发展至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就河南而言,国企改革也存在很多尚未解决和不完善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进行改革或改制;已改革或改制的企业中,多数只是管理和分配方式有所变化,而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不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过场;政企尚未完全分离,企业自主权仍在受控,社会负担沉重,无法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中小型企业改革进展缓慢等。

总之,大部分国有企业资产质量不高,内生机制尚未形成,激励不足,缺乏活力,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河南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竞争的出现以及产品和要素价格的逐渐放开,使得国有企业自生能力的问题开始显现。

突破点范文篇3

一、对河南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和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科学等各项社会事业,经济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先进省份的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中央做出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后,河南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2005年,河南国民生产总值10535.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1236元,成为全国第五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份,居中西部地区之首。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均大幅度增长,位居全国前列。

虽然近年来河南经济获得了比较长足的进步,但经济总量大而不强、农业特征突出仍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1、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近1亿人分布在18个地级市、108个县市,2000个乡、上万个村里,没有特大城市,现有的城市缺乏辐射能力;

2、“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并且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不高;

3、产业经营方式还比较落后:主要是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消耗过大;

4、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全国范围私营及外商投资企业合计产出占全国总产出比重为30.3%,河南仅为13.21%;

5、高科技产业比较薄弱:与发达地区相比非常薄弱,并且竞争力不强;

6、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内在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年河南围绕中部崛起的目标所取得的成绩与河南后发优势的显现以及国际产业转移、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的中西部扩散、转移密切相关,而河南正处于全国中心和连贯南北,承东启西的位置,使河南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二、国有企业在河南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国有企业是河南国民经济的支柱。目前,河南的国有企业约有2800家,其中大型、特大型省属国有企业有33家,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有9家。长期以来,河南国有企业由弱到强,为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5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0535.20亿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14.1%;全部工业增加值为4923.00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7%,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7%,而国有企业在河南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

河南的历史与现状表明,河南在粮食生产、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能源、机械装备制造和农业产品加工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南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方面的优势。

应当说,中部崛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业,突破点却在工业,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搞企业绩效考评实施的难点及对策研究好了,有助于提高河南的工业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形成良性互动,推动社会经济健康蓬勃发展。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有20多年,大体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配套改革、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不同阶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也应看到,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发展至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就河南而言,国企改革也存在很多尚未解决和不完善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进行改革或改制;已改革或改制的企业中,多数只是管理和分配方式有所变化,而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不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过场;政企尚未完全分离,企业自主权仍在受控,社会负担沉重,无法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中小型企业改革进展缓慢等。

总之,大部分国有企业资产质量不高,内生机制尚未形成,激励不足,缺乏活力,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河南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竞争的出现以及产品和要素价格的逐渐放开,使得国有企业自生能力的问题开始显现。

突破点范文篇4

【关键词】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策略

目前,实施预算管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与强化过程中,电力企业处于机遇于挑战并存的局面,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高度重视预算管理这一问题,对各项资金的收支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提高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

一、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实现企业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电力企业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会从企业实际战略发展计划和需求出发,对企业预算管理的实际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并将预算管理活动贯穿到各个部门、环节之中,有利于构建权责明确的企业预算管理模式,明确工作人员的权责范围,创建良好的企业工作氛围[1],实现企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配置。(二)有利于完善企业考核制度。对于以往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过于强调事后管理,核算应用的价值难以有效发挥。预算管理工作是通过全过程的监管形式,实现事前预测和事中监督。而预算管理工作通过完善的考核制度,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并借助考核和监督的方式,将预算指标和执行标准明确化,作为员工工作水平评价的参照标准。

二、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预算管理体系较不完善。基于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来分析,一些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较不完善,在预算管理中出现了较多问题。比如企业管理者的预算管理观念不够深入,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呈现出较大的变动性,其执行力度严重不足。而且缺少预算管理后期评估体系的构建,现行的预算考评机制比较落后,预算工作的积极性并不高,难以发挥出预算管理应有的效力。(二)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严重缺失。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时,存在着较多限制性因素,一些管理人员过于注重预算编制,将预算工作放在后期进行,也就是要采用经营结束后的控制方式,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2]。同时,预算执行的刚性也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在下达预算时间以后,对各个单位在不同时段满足不同的执行进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在实际进度中,由于一些“客观”性因素的限制,预算管理人员没有严格履行好自身的职责,进而造成了预算执行的刚性没有得到充分地体现。(三)预算信息系统平台有待构建。现阶段,财务信息系统可以基本完成预算数据的编制汇总上报工作,然而仍然与企业预算管理精细化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要保证信息的时效性,预算信息系统与全面预算管理的诸多环节均有联系,必须要借助预算信息系统来完成,但是一些企业在预算信息系统的平台中,其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四)缺少科学的编制。现阶段,某些电力企业仍然采用基期指标调整法,并没有对零基预算和中长期滚动预算进行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预算周期为12个月,预算指标的客观性和弹性严重缺失,预算编制方法比较粗放。此外,在编制过程中,缺少对市场调研与预测的高度重视,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有待提升。(五)预算业绩评价形同虚设。一些电力企业的预算业绩评价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绩效考核机制形同虚设,很难准确反映出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真实业绩情况。主要表现为:相应的考核体系和制度较不完善,考核标准带有严格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利于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实施。而且考核结果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没有结合考核结果来制定可行的奖惩措施,造成了预算管理水平始终停滞不前。

三、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电力企业要想加快实现预算管理目标,要在制度上对预算管理加以约束,建立健全完善的预算制度,明确预算岗位职责分工,设置财务分析师和预算分析岗位,将预算操作流程规范化[3]。并且要结合预算管理需求,制定出配套可行的管控流程,将各项管控职责和任务进行细化,引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推动预算管理深入到各个部门、岗位中,实现预算精细化管理目标。(二)加大预算管理执行力度。要想稳步提高预算管理执行效力,相关管理人员要积极设置预算反馈体系,将企业预算将目标具体划分到各个预算机构中,推动预算管理的正常进行。同时,要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刚性,在加大预算监督与管理力度同时,要制定完善的资产经营考核评价体系,密切关注预算执行进度。采取灵活性较强的预算管理手段,对于预算执行较不严格的单位,要予以严格的监督。(三)构建预算信息系统平台,抵抗预算风险。一是电力企业要完善信息收集渠道,实现预算管理的资源性与共享性,加强互联网和ERP系统等方法的应用,拓宽信息收集渠道,进而为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要加强企业预算软件的开发,设立专门的预算信息分析部门,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并且协同好各个部门、各个财务数据端口之间数据的采集与整理,积极引入预算管理模块,构建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管理流程的无缝对接。二是电力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预算管理模式,做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在产品开发阶段中,预算模式要以资本预算为主。电力企业处于市场成熟阶段,其预算模式要以成本控制为主。预算模式确定以后,要增强抵抗预算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保证企业财务资金风险预测水平的稳步提升。在分解和编制中与一般企业基本相同[4],需要区分对待的事生产性指标的分解和落实。由于一些生产类预算指标很难进行数量化分解到各个岗位,比如煤耗和厂用电率等。例如:对于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等生产预算指标来说,可以进行量化分解,但在发生时要对成本和质量之间进行调整。针对这些预算指标,不能仅仅确定一个数值,可以将一个历史平均值作为比较基础,相关人员要加以严格的控制。最为有效的方式就在于要在分析维护维修费用支出时,从安全指标、维修返工率等方面出发,确保维修计划的合理性,严格监控维修执行过程,最终要做好维修结果的反馈与分析工作。(五)完善考核激励体系。在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要制定完善的考核激励体系,将预算目标下发到相关机构中。设置合理的预算评估体系,将评估结果与工作人员薪资相挂钩,将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纳入到绩效考评范围,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对预算管理进行考核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在将预算管理工作落实中,要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等方式结合在一起,避免短期行为的出现,管理人员在设置指标时,要结合实际,保持企业员工高度的参与度。并进一步对考核指标进行细化,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预算管理建设势在必行,可以为企业赢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提高电力企业的影响,顺应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充分彰显预算管理的实施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卓.试论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3):149+151.

[2]黄毅.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及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5):156.

[3]贾志强.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完善措施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128+141.

突破点范文篇5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与旧政治教材“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及“哲学常识”相比,内容更加生活化,更加便于自学,资料选取也更加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而这套教材的最重要特点是:强调思想政治的生活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必然追求。这点我们从这套教材的内容即可看出,必修1-4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其实这套新教材编写的目标,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的目标,本次高中思想政治课性质被定位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正是基于此,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多下点功夫。

一、把握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新教材已经过三版的修改,应该说已经相当完善,内容的选取也更加科学,更加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也更加便于自学,时代性鲜明。就教材内容来说,《思想政治》(必修)课程教材共设四个课程模块: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其中,“思想政治1,2,3”分别讲述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常识,以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的意义,是整合这三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思想政治4”的哲学知识则是上述三个模块内容目标的支撑,即认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真务实,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是整合这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抛弃了以往旧教材过时的内容,突出了政治与社会的关系,尤其强调了文化的重要作用。这些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律等多学科知识。例如,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比,更偏重于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方面,它的四个单元分别是“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人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抛弃原有的观念,更多地掌握经济学的知识,并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以便准确地把握教材,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同时,便于自学。新教材在课程之前已告诉同学们如何使用这套教材。课程之前的“致同学们”,相当于以前的“说明”,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怎样看待这门课,主要是介绍这门课的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的关系,学习这门课的意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二、如何阅读这本教材,介绍了教材的编写结构和学习方法,具体、细致。这篇“致同学们”是同学们学习的钥匙,也是教师如何在理解教材的特点,更好引导学生的前提条件。每单元前,有本单元的知识框架,重点概念、重点知识点一一列出,一目了然。

《思想政治》新教材较之以往的教材,突出特点是适应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引人大量学生熟悉的、有代表性的、注重思想教育的事实材料,从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上让学生去掌握教材的基本结论。同时插图也是这套教材的一大特色,大量的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擂图,使课文看起来更加形象,更加直观,也更加便于理解,例如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必修)3的插图多达150幅,使抽象的文化现象更加直观。针对教材的这种变化,我们也应该相应地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法。

二、关于考核与评价

考核和评价是衡量教育效果的最有效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和评价依然如此。由于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衡量标准仍是考试,难免造成教师在教学中的顾虑,教学方法目的性和针对性无非是围绕高考转,说到底:分数是硬道理。因此,我们要真正达到教材设计的效果,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为了达到新教材的目标,我们必须彻底抛弃“唯分”观念,确立素质教育观。

观念是行为的向导。为了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处于应试教育思维定势的控制之下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先从观念人手,彻底改变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唯分”观念,确立素质教育观念第一,认清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他们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政治课教学的任务是要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是要制造“考试机器”;第二,在明确高中政治课教学任务之后,就应当摆正政治课考试的地位。为了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为了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考试是必要的。但是,倘若把考试异化为教育的目的、任务,考试就沦为阻碍教育发展的障碍,我们应当正确对待政治课考试,改变当前把学生的成绩当作教师教学绩效评估标准的不合理制度,改变围绕高考转的应试教育状况,改变当前的“唯分”观念;最后还应明确的是:我们强调改变“唯分”观念、“应试观念”,是因为当前政治课考试所考的不是“素质”,其分数不能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发展潜力。一旦考试可以考察“素质”,那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也就得到了统一,所以,我们改变“唯分”观念,发展素质教育观念,并不是要否认考试制度本身,相反,应当通过改革当前政治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使之更好地促进政治课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同时对学生的评价观念也必须改变,因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此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以人为本是评价的基拙

高中政治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如学生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搜集与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能力等,都要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以人为本是今天最时髦的词语,同时它也道出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学生是明天的未来和希望,如何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标,而这些建议无不体现了这样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具备正确的评价取向,即必须以学生的终身的、全面的发展为根本。这些无不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转变教育观念和评价观念,真正的树立起以生为本的思想理念,才能适应思想政治的要求

(二)、评价指标综合化和多样化是科学化的基本要求

新课标指出“评价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变化的趋向。”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转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这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政治课学习时,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关注个体差异,要用多元指标来综合评价学生,真正指导与促进学生的发展。多样化也是评价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我们传统的政治课评价方式是采取闭卷考试,很多题型都是学生死记硬背就能解答出来的,这种学习评价方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压抑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是不是考试就是坏的,这话不正确。考还是要的,关键是如何考,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还是值得提倡的,例如,初中思想政治实行开卷考试,尝试是好的,但是几年下来,结果如何,值得我们深思。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摆正观念,对考试进行适当的改革,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性非常强的课程,政治课教师必须采用更多的评价方式来客观地全面地评价学生。新课标指出“对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的评价,要更为关注其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如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学生自评与互评、个人成长记录等。”例如,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例如研究性学习)来观察和考查他们的各种能力和所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评价过程化应重于结果

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在于过程,只有在过程中下功夫,结果自然是有的,而我们以往的评价体系正好本末倒置。现行新课标强调了学习评价的过程化。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往往面向的是学生的“过去”,而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则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重在学生发展的评价。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对今后的学习产生借鉴意义,更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求知过程、探究过程和实践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正确的情感体验、价值观。

(四)、评价管理制度化是必然要求

管理制度化是科学化的必然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类学习评价信息的增加,必然带来学习评价信息的有序管理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学习评价进行科学化管理。作为监督的学校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出台相关的学科学习评价管理制度,完善评价体制,科学管理,做到责任到人,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负责。而一套科学的学生评价制度应该包括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行为等为内容的评价对象、评价项目及评价基准、学生自我评价和学校、教师、家庭和社会参与的评价体制以及评价结果的反馈等五个主要内容架构而成。学校要根据政治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制定学生的成绩评价基准,明确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一致,并把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反映到成长档案中。

三、对思想政治教师的要求

基于思想政治课内容和特点,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全面更新自己的各方面素质,适应时代对思想政治教师的要求。

首先,更新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注意了解和收集与学生相关的心理活动素材,才能有的放矢地教学时,要把心理知识的教育搞得通俗、浅显、生动、活泼,每一课都要从生活方面人手,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能力的培养上,最终才能取得教育目的,完成教育的要求。

其次,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因为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学科课程,涉及的学科背景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律等多学科理论基础。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掌握多学科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学科的要求。公务员之家

突破点范文篇6

(一)技术基础和人员素质低下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商业银行的科技装备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未形成筹资、投资、成本管理、后勤管理等综合经营管理的系统化;软件开发水平较低,基本上停留在提高核算效率和减轻人员劳动强度方面,各个系统间的互通性差。因此,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缺乏对应的技术支持。同时,从素质角度看,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会计人员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既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懂相应的管理知识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加之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会计人员习惯按照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采用固定的模式来进行会计处理,缺乏职业判断能力。而作业成本计算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成本计算方法,它不仅需要现代化手段的技术支持,更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否则,就很难保证其有效的实施和理想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二)实施成本巨大

实行ABC必然需要对原有的成本系统进行适当的改进。以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业务系统及相关业务管理系统的构造框架,与ABC的要求相比,具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对商业银行当前十分庞大的系统进行改造的成本如设计成本、咨询成本等将十分巨大,加之设备费、测试费、维护费等机载成本以及相关用于作业成本核算的人力、物力支出的核算成本,改造一个成本核算系统的确不易,其要承受的财务压力可想而知。

(三)作业的定义与作业动因的选择难度较大

在商业银行运用ABC,目的是更全面、更合理地将商业银行所消耗的资源分配到消耗这些资源的作业上。而商业银行的作业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混业经营趋势的加剧,其作业种类将更加纷繁。因而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在作业的定义划分、成本动因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影响ABC得以正确运用的关键。然而,由于经验与技术问题,也由于“人”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在作业的划分、成本动因的选择上难免会带有主观性,从而易导致成本的不真实。

(四)对实施ABC的定位不当

从目前已有的一些案例看,对ABC的认识与定位不明,也正严重地影响其运用效果。一是将ABC仅仅看成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认为会计或者财务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二是一开始推行ABC就过分追求完美而忽视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应用环境。这两种观点与做法均有失偏颇,对ABC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推行造成极大的伤害。

(五)制度问题的制约

从目前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与会计准则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将经营管理费用作期间费用处理,一般不要求分摊给产品、客户和部门等成本对象,从而使商业银行在现实实施ABC时,在核算体系等方面,缺乏外部刚性的制度支撑,也缺乏财会人员与经营管理层的主观支持。

?推行ABC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商业银行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统筹安排,有所侧重。根据ABC制度的计算原理和基本办法,笔者认为,抓好基础工作,建立框架,是我国商业银行在现阶段推行ABC的重点:

(一)建立作业成本法的制度框架

尽管ABC在我国商业银行并没有完整的实践成功案例,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却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为有效指导ABC的实践,必须做好ABC的引进介绍、制度设计、学习培训等工作,以尽早建立起ABC的制度框架,为其有效实施提供理论基础与制度保障。

(二)ABC信息系统的建立

在假定商业银行管理当局与财会人员已基本掌握ABC计算办法的基础上,ABC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又是一个重大变革。开发与建立ABC信息系统不仅会影响到研究范围内的所有部门和职员,而且要对各种作业提出质疑。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化、网络化水平,ABC信息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效的规划与实施。从国外商业银行ABC的应用情况看,结合我国实际,ABC信息系统的建立应考虑数据的种类与来源及可获性、系统的解决方案、可能的模式、操作需要等因素,在对原有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整合的基础上,可分以下6个阶段、24个步骤进行。即包括:发起项目(包括商定项目目标、确定项目结构、制定业务计划书、制定详细的项目方案)、数据的构成(确定成本对象、商定作业字典、确定成本动因和业务流程、识别作业的计量指标)、收集数据(确定详细的数据规范、确定数据来源、确定数据收集方法、开始收集数据)、开发ABC信息系统(确定报告要求、选择并安装软件、开发静态数据和接口、加载数据并检测报告能力)、汇编ABC信息(把成本分摊到作业中、将作业与成本对象联系起来、计算贡献毛利、评估增值)、使用信息(生成并展示信息、验证即时效益、鼓励采取适当行动、确保不断进步)。

(三)合理定义作业

从ABC的成本核算原理与流程角度分析,作业是核心,商业银行可以看做是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这些作业用来支持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付,通过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开展作业,或提供客户愿意支付的差别化产品和服务,借以获得竞争优势。定义作业应该在两个层次上进行,一是为部门中进行的主要作业定义,一般每一个部门的主要作业不能超过12个,二是为主要作业的组成部分(细节性作业)进行定义,根据管理目的与信息用途的不同,如机构日常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客户盈利能力评价、产品成本核算等。从个案角度看,对作业的定义层次要求与详细程度也有所不同,但从整个ABC管理体系分析,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均应在足够低的层次上对作业进行详细的界定,以使每一个部门的作业能与分析所侧重的决策层次联系起来。

根据目前已有的成功经验,定义作业的方式应该在对作业链进行充分分析的前提下,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融合的方式进行,其方法可以采取调查表与座谈法,将经营管理活动的处理与员工的敏感性结合起来,充分抓住作业的特征,并可视商业银行的特点,在作业分析的基础上,对作业进行适当的合并或分解,以达到科学、准确定义作业的目的。

在对作业基本界限予以明确后,应对作业按支持资源使用的优先顺序排列提供更深入的分析。即对任何部门所确定出来的作业,区分为基本作业与任意性作业,在此基础上,将这些作业进一步区分为维持性作业与经营性作业,构成一个矩阵型的作业库,为寻找成本削减和效率提高提供基础。作业的定义,涉及到许多的实践问题,如作业定义的明确性,细致程度、数据的维护等,则应通过谨慎的设计和运用有效的ABC系统来克服。

(四)适当确定成本动因和作业计量指标

成本动因与作业计量指标的使用,是ABC与标准成本等传统成本管理办法的主要区别,通过集中关注成本动因与作业计量这两个因素,可以避免使用不相关的或是随意的摊配方法使问题模糊化,使成本信息有助于决策。

成本动因的确定,要在对作业流程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结合业绩管理需求,放在那些影响商业银行作业流程改善的关键因素上。从外部看,成本动因的确定,应考虑市场变动性、整体经济情况、竞争地位、规章制度、客户需求等因素;从内部看,应考虑管理层能够控制的因素,如产品开发、处理速度、分销渠道的数量和种类、作业的数量与多样性、风险政策、客户服务质量等。

在实践中,作业计量指标的确定,既需要职业判断力,也需要分析技巧。总的来讲,计量指标的确定需要把握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确定出那些耗用时间长或成本较高的作业,并考虑作业所支持的产品、服务和客户的多样性与这些作业在每一个产品、服务和客户中绩效的差异程度之间的关系;二是确定出与账户余额相关的成本,并确定那些待分配给利息收支的指标,把与产品和交易对方的利率和风险考虑进来;三是要考虑那些与作业无关的成本,以及分析这些成本如何发生、为什么发生所必需的计量指标。通过对相关经验的分析,商业银行作业的主要计量指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因素: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数量、新产品推进的速度、使用分销渠道的数目、服务质量、接受服务的客户数量、所提供产品的价值、完成交易的数量等。值得注意的是,作业计量指标的数量要求主要取决于产生成本信息的准确性要求,以及商业银行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复杂性,因此必须根据采用信息的可获性以及处理信息的成本对其进行平衡。

对于成本动因(包括资源动因)与作业计量单位指标的使用,一般应该在综合以上所述多种因素(如性质、数量)的基础上,采取经验法、测量法、回归法等办法确定。为降低ABC应用的复杂性和实行成本,还可以依据同质性,合并一些成本动因,减少系统的成本动因数量。

(五)合理安排资源和成本的分配规则

根据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ABC原理,将成本资源归集到作业中心或作业成本库,并分配到相关作业,是推行ABC重要的一环。在资源费用的归集分配过程中,应坚持注重价值高与差异性大的资源、注意那些需求方式与传统的分配基准不相关的资源的原则。归集项目可以参考预算项目进行,从分配步骤看,通常应从确定作业的人工成本开始,接下来才是收集、分解或归并执行作业时耗费的其他资源。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是无形产品,尽管ABC的基本概念和成本分析有关,但考虑收入也很重要,收入信息提供了监督和控制投资收益和盈利能力的必要输入数据,这样,才能把报告主体的成本与收入联系起来,使成本分析的不再是孤立的监督和控制成本。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从成本产生的渠道看,将利息、中间业务支出、人工成本等分配到作业成本相对比较容易,对于信息技术等费用来说,相对难度较大,其他成本则可根据ABC产生信息的用途进行分析。对人工成本的分配,尽管有历史平均法、相对价值法、作业抽样法、预定时间标准法等分析办法,但最常用的方法是访问和工作讨论会、对信息技术系统费用的分配,则应该采取矩阵分析的办法。对收入的分配归集,应根据不同的分析用途,通过不同的作业类别或责任进行分配。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不使成本分析模糊不清,可以通过协调报表和使用突出主要结果的分类汇总,使成本完整与决策需求之间达到平衡。

(六)逐步在日常成本管理、产品与客户赢利能力的计算、战略管理中运用ABC

从ABC的计算原理与流程看,将作业成本分配给各相关的成本对象是最后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根据管理会计的要求,商业银行的成本对象主要包括机构、部门、产品、客户等,将作业成本归集到成本对象同样也涉及到其对象的定义、动因定义、计量指标等问题。与此同时,按相关性的要求,归集相应的收入,使各成本对象的赢利能力计算成为现实,并运用到实际的经营决策中去。利用计算分析的结果,通过适时管理(JustInTime,JIT)、TQC(TotalQualityControl全面质量管理)、流程改造等的实施,加强作业管理(ActivityBasedManagement,ABM),削减非增值作业,寻找降低成本的机会,并实际运用于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与战略管理中,以提高竞争优势。

?通过上述有关问题的分析,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人力与技术条件下,推行ABC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于此,我们应该紧紧围绕上述工作重点,以利率逐步市场化和加快内部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等为契机,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促使我国商业银行ABC的渐进式发展。

(一)克服认识障碍,高层支持,让管理者和员工参与ABC系统的设计

应用ABC,应该重点强调其作为一种管理思想的指导作用,以广泛更新商业银行的管理观念,科学地分析解决问题,而不局限于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要更多地将ABC作为一种管理思维模式运用于商业银行的产品设计、定价、顾客获利能力分析、质量管理等诸多管理方面。对此,需要高层支持的积极性、提供资源的竞争性和内部各部门的合作性。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ABC有关理论的充分学习与培训,理解ABC应用的重要性以及相应对ABC结果的影响,积极参与ABC系统的设计与运用。总的看,ABC作为一个变革,需要时间、努力与耐心。

(二)做好基础研究工作,着手建立框架

根据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技术条件,在广泛学习培训的基础上,要着力研究具体的ABC推行方案与实施框架。在框架中,应包括组织机构、推行步骤、操作程序与要求等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定方案中,对动因的选择不必太细、太全,而应该找与本行主要成本相关性最大的因素,并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以适应不同的作业活动。作业账户设置的详细程度要基本与目前的科技化水平相适应;ABC制度的制定要与内控管理制度的改进紧密联系起来。

(三)由点及面,梯度推进

ABC作为一种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在推行框架的指导下,可以从个别部门到整个银行,从个别先进分行到更多分行,逐步开展,梯度推进。研究和实践都表明,银行内部技术装备水平的多层次,可以用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法与之适应。例如:劳动密集型部门可采用责任成本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间接费用比重大的部门可运用ABC控制。众多的探索已表明:即使是局部应用的ABC,对于促进银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与竞争力的增强,也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不一定要等全面符合条件后再实施。目前工商银行的全面成本管理与建行的部门预算也正是基于这种目的应运而生的。实际上,实施ABC后,银行竞争力的提高、效益的增加,从长期来看又会促进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环境的改善,从而进一步为ABC、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四)逐步将ABC纳入预算过程

有关实证研究表明,成功应用ABC的公司中有45%把ABC纳入预算。因此,通过试点,可把ABC的信息作为编制预算的基础,以使预算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提高预算的精确性与科学性。

(五)实行财务体系一体化

ABC实质上是一种新的“完全成本制度”,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实施时应注意与自身现行的成本制度衔接或融合,以避免脱节太大、管理上无法承受。ABC和“目标成本法”等传统成本为基础的管理措施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兼容的,它解决了传统成本法存在的不合理性,也是对传统成本法的和谐发展。邯钢在尝试ABC性质的管理制度时,就结合了原有的目标成本规划、模拟市场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随着商业银行自动化程度的迅速提高,间接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不断提高;我国加入WTO导致开放程度和竞争强度不断增加,商业银行之间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的竞争日趋激列,推广应用ABC和相应的ABM管理思想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只要我国商业银行准确把握ABC的规律,深入调查内部情况,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这一先进成本核算和经营管理理论的精髓,ABC和相关的管理措施一定会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余绪缨:《管理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

2.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3.曹立元等:《西方银行成本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8月版;

4.舒新国:《西方银行管理会计》,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4月版;

5.刘疆、周波:《关于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环境分析》,《上海会计》2001.12

6.屈成鹰、沈艺峰:《作业成本法:厦门三德兴公司应用的实地研究》,《财务与会计》2001.4

7.胡奕明:《ABC、ABM在我国企业的自发形成与发展》,《会计研究》2001.3

突破点范文篇7

一是出发点: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实现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办好群众的事情,实现群众的利益。这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我们立党、立国、执政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小陈老师工作室制作

二是着力点: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这

就要求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自觉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盲目攀比;要深入实际,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三是根本点:坚持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的有机结合。只有二者有

机结合,才能发挥有效作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良风气。要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加强政治修养,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精神境界,保持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筑牢抵制各种不良作风的思想长城。要通过制度设计、制度创新来有效规范党政机关公职人员的行为,建立和完善科学决策制度、民主监督制度、依法行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体系,完善政务公开、民主评议、质询听证等民主形式,将权力运行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四是关键点:把好选人用人关。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对作风建设

具有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就是要确立一个标准,体现一种政策,树立一种作风,展示一种形象。因此,把好选人用人关,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通过制度保证,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惩戒,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勤政为民、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浓厚风气,形成奋发有为、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浓厚氛围,保证科学发展观在干部队伍中牢固树立起来、真正落实下去。

突破点范文篇8

一、以实验环节为突破点

一个实验,即便是最简单的实验,也有几个步骤。几个步骤中,必有最为关键的步骤,这个步骤一错,实验的结果就会出现偏差乃至错误,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提取出一个实验中最重要的步骤作为“点”,以点到面,扩散至整个实验环节,就能有效提高实验效率。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中有什么》一课“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其实验步骤为:①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②用去掉底的饮料瓶罩上,拧紧,观察实验现象;③把水槽里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④拧开饮料瓶盖,将点燃的火柴棒迅速插入瓶内观察实验现象。可在学生实际操作时,往往忘记步骤③或者没有把水加到相应高度导致实验失败。抓住步骤③作为突破点,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加水?而且还要加到饮料瓶内外一样高?如果不加或者少加会怎么样?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探究之后明白了,加水到饮料瓶内外一样高是为了使饮料瓶打开时不会产生压力差,这样子瓶外的空气就不会进入瓶内,当点燃的火柴棒插入瓶内时就能够发现瓶内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而不加水或者少加水就会在瓶盖打开的一瞬间由于压力差瓶外空气进入瓶中从而导致实验失败。找准这个突破点,学生的认知障碍就扫除了,不仅提高了实验效率,而且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

二、以课题为突破点

科学课题不同于语文课题,科学课题一般直接阐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简明扼要,少有修饰,这就为以课题为突破点创造了条件。如教学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变色花》一课,可以以课题为突破点,向学生提问:你见过会变颜色的花吗?花怎么会变颜色呢?你猜测是什么原理呢?然后进行变色花表演,让学生见证奇迹,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变色”背后的秘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科学概念为突破点

对于科学知识,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科学内容的理解与应用,而不是单纯记忆;要注重从整体上对科学的认识以及对统一科学概念的领会,而不是仅停留在各学科的具体知识上。”教学中可以以科学概念为突破点,引领教学,注重理解,在科学探究中领会,在实践中应用。如教学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研究透镜一课》,可以以“折射”的概念为突破,设计以下环节:①光进入透明的物质的时候是沿直线传播的吗?②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折射现象?③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这样就以折射的概念穿起整节课的教学环节,提纲挈领。另外,科学教材中还有导体与绝缘体、传导、对流、辐射、解释、质疑等科学概念可以作为教学突破点,就把全课所有教学环节联结成一体了,就像用一条红线串联起无数珍珠。

四、以学生的错误实验为突破点

突破点范文篇9

一、一点突破教学法的界说与特点

所谓“点”,即一篇课文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它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一个过渡段等,如同象棋对垒中的一个关键子,动这个关键子就能活全局;所谓“突破”,即以这个点为突破口切入,然后逐步延伸、扩展,突破教学重点。这种从“点”上突破,以此带动对全篇课文理解的讲读方法,就是一点突破教学法。它具有四个特点。

1.选择性。一点突破教学法,具有较多的选择性、灵活性,可根据不同的课文教与学的实际,作出不同的选择,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有利于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集中性。一点突破教学法,还有较强的集中性,它可以紧扣每一篇课文一个点来讲读课文,由点延伸、扩展,以达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3.多容性。一点突破教学法,不排斥其他教学法与之优化组合,不排斥现代教学手段与之配合,更不影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这种包含、多容的特点,可以真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4.实效性。这种教学法,训练重点明确,训练线索清楚,一线穿“珍珠”,环环紧相扣,能给学生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觉,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情绪高涨,学得积极、主动,从而收到实效。

二、一点突破教学法的实施

1.点的选择。点的选择的是实施一点突破教学法的首要环节。讲读一篇课文,只有准确地选择突破点,才能“牵一点动全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学生选择突破点,要注意因文而异,灵活多变,易教易学,能指引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使之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点的选择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以题眼为突破点。题眼多是中心词或重点词。透过题眼,可窥视全文内容。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爱”是题眼,又是中心词。可这样引导选择:A、从题目看,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写物)B、作者要表达什么(爱故乡的杨梅)C、哪个词是中心词(爱)D、杨梅的可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此问意在提领全文,是下一环节的教学重点。又如《捞铁牛》,“捞”是重点词,可设计连锁式的提问:为什么捞怎样捞捞的结果怎样这几问意在为学生指引学习思路。

(2)以开头中的关键词为突破点。有些文章以“开门见山”的方法开头,开头中往往有带动对全文的理解。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开头中有这样一句话:“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其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即是关键词。可这样引导选择:A、西沙群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可爱的地方)B、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C、从哪些地方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此问意在为下一环节指明思维重点。又如《詹天佑》的首句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可这样引导选择:A、詹天佑是什么样的工程师(“杰出”、“爱国”,就是关键词,要选择的突破点。)B、从哪些看出他是“杰出”、“爱国”的工程师以此问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3)以结尾中揭示中心的句子为突破点。有些文章往往在结尾点题、揭示中心,讲读课文时抓住它,就可以反顾全文内容。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尾句是:“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可这样引导思考:A、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用课文上的语句来回答。B、从哪些地方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此问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重点。又如《草船借箭》的尾句,是周瑜说的一句话:“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可设计如下思考题:A、草船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诸葛亮神机妙算,带点的词就是突破点)B、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几方面

(4)以主干部分的中心句、过渡段为突破点。有些文章主干部分有中心句、过渡段,讲读课文时,可从文中间选点突破,然后向头尾逐步扩展。如《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主干部分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可这样引导思考:A、课文中有一句话能集中表现同志的革命精神、高尚品质,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B、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同志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又如《伟大的友谊》一文中有这样一个过渡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情地帮助马克思,更主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可这样引导思考:A、文中有一个过渡段能集中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请同学们把它标出来。B、从哪些地方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事业上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

(5)从文中概括、提炼重点词为突破点。有些文章没有明显的突破点可选择,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提炼出教学突破点。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文中很难选择出明显的突破点,可这样引导提炼选择:A、预习了课文之后,你认为金华的双龙洞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概括说出。B、同学们用了下面一些概括双龙洞的特点词语:美丽、壮丽、壮观、奇妙、奇特、神奇等,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贴切双龙洞景观,不是人工雕饰的,是大自然的神奇伟力使然,因此用“神奇”一词概括最为贴切。C、双龙洞的“神奇”表现在哪些地方

(6)从课文插图切入、突破。课文插图所表现的大都是文章中最精彩的片断,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插图切入,让其进行形象思维,然后过渡到抽象的语言文字,这样设计别具一格,更有利于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月光曲》,可这样引导思考:A、课文中有一幅插图,画面清幽、美好,也很感人,谁能说一说画面的内容(贝多芬再弹一曲的场面)B、为什么说是“再弹”一曲的场面(因为贝多芬在前面已给盲姑娘弹了一曲)C、你能想象一下贝多芬第一曲的画面吗这样从画面切入引导,学生很容易寻觅到“弹—再弹”这两个关键词,这就抓住了学习的重点。

2.点的扩展。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所谓“扩展”,就是要经历一个由“点”到“重点”再到“面”的教学过程,也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点”的扩展方式,要依据教材,针对实际,灵活多样,突出教学重点。这里介绍如下几种扩展方式:

(1)跳跃式。此种方式的特点是,由突破点直奔重点段,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暂不涉及非重点段,以便集中时间突破教学重点。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爱”是突破点,可从上一环节提出的导向性的提问着手引导:杨梅的可爱表现在哪几方面这个问题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之后回答:一是“树”可爱;二是“果”可爱,要抓住“贪婪、吮吸、伸展、欢笑”这几个用于拟人描写词语,理解含义,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再讲“果”可爱,是教学重点之重。A、形状,圆圆的,从“小刺”变软、变平,作者用舌尖触到的“细腻”、“柔软”之感觉,可见之观察仔细,也传出作者喜爱之情;B、颜色,外表颜色的变化是:“淡红”—“深红”—“几乎黑”,能体现出层次性,而果肉则是鲜红的。可见杨梅果由表及里,都给人以色彩美,流露着作者的喜爱之情;C、味道,从“又酸又甜”到“甜津津”,再到吃杨梅果的感觉,充分表达出作者喜爱之情。这里只讲读了写“树”和“果”的这两部分,而第一自然段(总述)、第三自然段(过渡段),都没有涉及,至于这两个自然段在表达方面的作用,留待第二课时研究文章表这时再讨论。

(2)变序式。此种方式的特点是,紧扣突破重点,根据教学需要变序安排教学内容。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从尾句切入:从哪些地方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其实语言中所记叙的“谈《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关心阿三”这四件事都能说明这一点,但其中前两件事离现实生活较远,且含义深刻,学生不易理解、接受。因此,我们调整了讲读顺序:先重点讲读“救助车夫”、“关心阿三”;后略讲“谈《水浒传》”、“讲‘碰壁’”。

(3)顺序式。此种方式的特点是,紧扣突破点,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有详有略地进行讲读,由点逐步延伸扩展。例如教学《可爱的草塘》,紧扣突破点“可爱”提问:草塘的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引导学生按课文顺序发现“珍珠”,欣赏草塘的美丽可爱,体会作者对草塘的热爱之情。

突破点范文篇10

找准一个突破点:就是以严格强化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为突破点,实现阳光操作。

坚持三项原则:就是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阳光理财三项原则。依法理财就是把财政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严格依法行政,杜绝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随意性;科学理财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把钱用在刀刃上,使人民的钱花得合理;阳光理财就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的透明度,将其完全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

突出三个重点:就是要重点加强对“三农”、教育、社保、卫生、生态保护等涉及民生支出资金分配、使用和绩效的监督;重点加强对重大项目工程资金使用情况和绩效的监督;重点加强对财政机关内部资金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重点岗位、关键工作人员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