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人本交流

时间:2022-11-29 11:10:00

科学发展观人本交流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首先搞清楚科学发展观中“人”的内涵和发展之“本”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中“人”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因此,必须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基本观点,把握以人为本中“人”的内涵。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群体性概念。唯物史观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动力和创造者。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首先是一个群体性概念,泛指最广大人民。马克思从一开始就从类存在的角度解读“人”。他指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唯物史观认为,人类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发挥社会发展主体的作用。唯物史观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具体地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如何通过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不断破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来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所以,把握科学发展观中的“人”,一定要坚持人的群体性。在当代中国,就是要坚持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从现实的人的具体需要出发,来研究人类的生产活动,揭示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而不是脱离人的具体利益的抽象的人性论。所以,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又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与现实中最广大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具体权益、需求紧紧联系在一起,指人们各个方面现实的具体的利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并且,“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也就是说,人类的历史活动总是围绕满足自身的需求展开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的需求及满足需求的活动成为人的存在方式。把握科学发展观中的“人”,一定要把握人的这种存在方式,关注人民群众各种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权益。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动态概念。

唯物史观不仅批判了古代社会人对神的依赖和人身依附关系,而且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对物的依赖和人的异化,并把“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根本特征。所以,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最终指向全面发展的人。受生产力发展条件的制约,人类社会经历过漫长的“神统治人”的时期。在封建世俗等级制度下,君主与臣民、领主与附庸之间,又包含着人身依附关系。资产阶级倡导“自由”、“平等”,依靠人民推翻了封建统治,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又表现出对以资本为代表的物的依赖,人甚至成了资本的奴隶,成为异化的存在。唯物史观强调,在未来社会,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这鲜明地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与人自身发展的同一性。把握科学发展观中的“人”,一定要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统一起来。这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代际概念。

唯物史观在揭示现实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同时,还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内含着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也应是一个代际的概念,既体现对当代人利益的关注,也包括对后代人利益的保护。恩格斯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他还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社会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其直接后果是危害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间接后果就是危害子孙后代。所以,把握科学发展观中的“人”,一定要把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对待,爱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对子孙后代负责任。

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之“本”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中的“本”,指的是发展之“本”。在哲学上,与“本”相关的范畴有“本体”、“本原”、“本质”、“根本”等。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发展之“本”,正是从哲学的高度把握了发展的本体、本原、本质、根本等,也可以说是发展哲学上的正本清源。

把“人”作为发展之“本”,突破了发展认识上停留于“物”的表象的局限性。德国哲学家康德采用“本体”一词时,是以此与“现象”相对立。他认为,“现象”是可感知的,“本体”则不可认识。辩证唯物主义否认了现象与本体之间有不可逾越的界限,认为只有尚未认识的东西,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为此,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透过现象看本质,强调认识的深化与拓展。我们说以人为本具有发展的本体论意义,就是指它突破了发展的“物”的表象,揭示了“人”是发展的价值主体,从而极大地深化了对发展的认识。具体来说,就是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从“物”的层面认识发展问题,用物质增长的现象、经济领域各种统计数字和指标,来阐释和解读发展,结果出现了经济活动中的短期行为、经济和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甚至危害人的生命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而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发展之“本”,要求我们在认识发展问题时不能“见物不见人”,不能简单地从物质角度观察、衡量和评价发展问题,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损害人的权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这就凸显了“人”在“物”的现象之上的发展价值定位。

把“人”作为发展之“本”,揭示了发展的最初根源和最根本的实体。任何事物都有最初的根源和最根本的实体,也就是事物的本原。我们说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但发展生产力的原动力又是什么?生产力中首要的、能动的因素又是什么?这都需要进一步揭示。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发展之“本”,正是在发展哲学上进一步揭示了生产力的本原,即把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原动力,强调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首要的、能动的因素。事实上,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等,既具有社会学意义,也具有经济学意义,是扩大内需特别是国内消费需求,从而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优先发展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等,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更是增强人力资源优势、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把“人”作为发展之“本”,抓住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必须深刻认识当代中国发展本身所固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当代中国发展的目的、动力、面貌、途径和结果,并使当代中国的发展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课题。不同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发展本质。前一阶段,西方学者率先提出了“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用以区别于“华盛顿共识”和“美国模式”。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不断演化,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力,都进一步明显增强。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尤其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当代中国发展本质的认识,并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进一步完善具体的发展举措。应该说,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发展之“本”,正是在发展哲学上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统一。

把“人”作为发展之“本”,明确了党委、政府推进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制定大政方针、出台具体措施,推进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对于党委和政府来说,在推进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制定政策、出台措施时,有一个根本依据的问题,也就是根本的出发点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体制变革时期,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多元化特征明显,如果各级党委、政府所制定的政策,所出台的措施,不能得到最大多数人的普遍认可,就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进而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所以,准确把握制定政策、出台措施的根本依据,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是发展实践中的工作命题,也是反映党和政府关于发展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哲学命题。从这一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发展之“本”,正是在发展哲学上明确了党委、政府推进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即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