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民情家访工作方案2篇

时间:2022-09-02 10:31:08

领导干部民情家访工作方案2篇

第一篇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强化社会管理、加强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要求和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关于在全省推行领导干部“民情家访”制度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系列讲话精神和省市有关要求,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围绕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目标,在推进发展、体察民情、纾解民怨、改善民生中,不断强化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为党长期执政赢得广泛牢固的群众基础,汇聚起推动同城发展,加快绿色赶超的强大正能量。

二、参与人员及工作任务

“民情家访”的参与人员:局科级领导干部平均每月至少3次,“三送”驻村工作队员在每月15天的驻点时间内科学安排进行“民情家访”,其他干部至少每半年走访1次、每季度联系1次,深入群众进行“民情家访”。

“民情家访”的主要任务:

1.宣传政策法规。向基层群众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维护稳定等政策的释疑解惑工作,帮助群众正确理解政策,真心拥护、自觉执行政策;向基层群众宣讲法律法规,帮助群众学法、知法、守法,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2.了解民情民意。要深入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一线,采取开展“乡间夜话”活动、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清楚所访地方的基本情况、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困难群众等,了解群众需求、百姓疾苦、群众意愿,掌握群众思想动态、群众关注热点、基层各种矛盾纠纷等。

3.听取意见建议。到群众中去,听取意见,了解实情,掌握工作部署落实情况,检验政策和工作是否符合基层实际,有没有给群众带来实惠;听取群众对局机关工作的意见建议,研究分析,总结基层创造的经验,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工作水平。

4.化解矛盾纠纷。践行一线工作法,到矛盾纠纷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纠纷,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询访,变等待解决为现场处理,以民主协商、示范引导、说服教育的形式,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式,与矛盾纠纷当事人进行法、理、情的沟通交流,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力所能及地帮助基层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重点帮助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低保、就业、上学、看病、住房、环境卫生、社会保障等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6.增进群众感情。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增强对百姓困难的切身感受,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三、家访对象及主要形式

局科级干部家访对象:主要到“三送”驻点村、信访包案等联系点的服务对象和群众中家访,重点对产业大户、致富能手、低保户、困难党员、军烈属、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家庭、信访户等进行家访,增强家访工作的针对性。

其他“三送”干部家访对象:本人所驻点联系帮扶的每户家庭。

家访的主要形式:

1.开展“乡间夜话”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利用晚上时间深入挂点联系乡村开展“乡间夜话”活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广泛听取他们对局机关的意见建议,帮助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利益诉求。

2.网络联访。充分利用网络听政、微博、QQ、手机微信、短信、电话等进行联系接访,听取群众意见诉求。

3.定点接访。定期到县信访局和县96333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现场接访,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涉及面广的民生问题。驻村工作队员定点定时到乡镇、村“三送”信息与服务站、点接待群众,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反映,直接答复来访人的问题。

4.重点约访。在开展“乡间夜话”活动、网络联访、定点接访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约请家访对象征求意见,深入了解情况,详细询问困难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和复杂矛盾,理顺群众情绪。

5.定期回访。定期主动到反映问题的群众家中进行回访,了解所反映问题的处理过程及结果,听取群众对问题解决的满意度,督促相关部门改进工作,抓好落实。

四、工作程序

1.收集民情。各领导干部在开展“乡间夜话”活动、网络联访、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定期回访过程中,要及时全面记录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记好“民情日记”,分门别类建立“民情台账”。同时,要采取张贴“联系牌”、发放征求意见表、公开电子邮箱、设立群众意见箱、公布电话、召开征求意见会、填写“连心册”等方式,不断拓宽民意诉求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2.办理销号。按照“谁家访、谁负责,谁跟踪、谁反馈”原则,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办理一个销号一个。坚持凡合法合理有条件解决的,限期解决;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或上下联动解决的,向群众作出解决期限承诺,按属地管理、分工负责、归口办理、责任到人原则交办,跟踪问题解决进展情况;一时难以解决及不符合政策法律规定的,耐心细致做好解释说服工作。

3.反馈通报。已办理的群众问题,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方式反馈;正在办理的群众问题,定期通报进展情况,直至办结为止。充分运用96333群信通信息服务平台等群众工作渠道采集的意见信息,按照“一口采集、多口使用,一方登记、多方共享”原则,建立统一的群众工作平台,收集受理民意,及时分析办理,及时公布反馈。

4.归档备案。每年的家访情况,包括家访的时间、家访地点、家访对象、家访人数、收集问题情况、处理过程、处理结果、群众反响等相关资料,要按照“一人一档”的方法进行梳理分类,汇总成“民情家访档案”整理归档,备案备查。

五、工作机制

1.建立直接联系制度。结合“三送”工作,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沟通,完善联系牌、联系卡、连心册,将领导干部的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邮箱等信息,制作成“家访联系卡”,送给家访对象,方便群众随时随地联系,接受群众评议监督。

2.建立家访公告制度。领导干部原则上要挂牌、定点、定时开展“民情家访”工作。家访、接访前,要提前1-2天通知乡镇、村等单位,乡镇、村要挂牌公示,将“民情家访”干部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联系电话、接访时间、接访地点等进行公示,方便群众反映问题。

3.建立“民情日记”制度。按照人手一本的原则,发放“民情日记”。“民情日记”要随身携带,记录每次家访、接访、约访、回访情况,重点记录家访、接访、约访、回访的对象,听取的意见建议,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县委将采取不定期抽查方式,对领导干部的“民情日记”进行抽查,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各乡镇党委也要对本乡镇内领导干部的“民情日记”进行抽查,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

4.建立考评督查制度。把“民情家访”工作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述职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落实“民情家访”工作要求,并加强对班子成员的监督、检查,重点调度掌握解决了哪些问题,办了哪些实事。不定期对“民情家访”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六、有关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开展领导干部“民情家访”工作是加强

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深化“三送”工作的重要载体,各股、室、队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加强组织领导。局主要负责同志是抓好“民情家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抓关键环节,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抓每个细节。

3.严格纪律要求。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县委相关规定,领导干部下基层要做到生活简朴、轻车简从、廉洁自律,不搞层层陪同,不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不影响基层工作秩序,以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要讲究方式方法,做到公平公正,多听、多记、多解释,不能好心办错事、好心办坏事。

4.加大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宣传条幅、橱窗、黑板报等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开展“民情家访”工作的重大意义,营造活动浓厚氛围,扩大活动的影响。同时,要注重挖掘、总结、推广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一些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进一步扩大“民情家访”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把这项工作引向深入。

第二篇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强化社会管理、加强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要求和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关于在全省推行领导干部“民情家访”制度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系列讲话精神和省市县有关要求,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围绕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目标,在推进发展、体察民情、纾解民怨、改善民生中,不断强化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为党长期执政赢得广泛牢固的群众基础,汇聚起推动同城发展,加快绿色赶超的强大正能量。

二、参与人员及工作任务

“民情家访”的参与人员:乡镇和镇直(驻镇)科级领导干部。其中,乡镇和镇直(驻镇)科级领导干部平均每月至少3次。督促全镇“三送”干部参与“民情家访”,“三送”驻村工作队员在每月15天的驻点时间内科学安排进行“民情家访”,镇直(驻镇)单位其他干部至少每半年走访]次、每季度联系1次,深入群众进行“民情家访”。倡导“两代表一委员”参与“民情家访”事项处理,鼓励教师、医生、律师、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人员参与“民情家访”各类事务。

“民情家访”的主要任务:

1、宣传政策法规。向基层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党委政府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维护稳定等政策的释疑解惑工作,帮助群众正确理解政策,真心拥护、自觉执行政策;向基层群众宣讲法律法规,帮助群众学法、知法、守法,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2、了解社情民意。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一线,采取开展“乡间夜话”活动、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清楚所访地方的基本情况、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困难群众等,了解群众需求、百姓疾苦、群众意愿,掌握群众思想动态、群众关注热点、基层各种矛盾纠纷等。

3、听取意见建议。到群众中去,听取意见,了解实情,掌握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实情况,检验政策和工作是否符合基层实际,有没有给群众带来实惠;听取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研究分析,总结基层创造的经验,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工作水平。

4、化解矛盾纠纷。践行一线工作法,到矛盾纠纷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纠纷,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询访,变等待解决为现场处理,以民主协商、示范引导、说服教育的形式,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式,与矛盾纠纷当事人进行法、理、情的沟通交流,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力所能及地帮助基层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重点帮助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低保、就业、上学、看病、住房、环境卫生、社会保障等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6、增进群众感情。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增强对百姓困难的切身感受,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三、家访对象及主要形式

领导干部家访对象:主要到“三送”驻点村、信访包案等联系点的服务对象和群众中家访,重点对产业大户、致富能手、低保户、困难党员、军烈属、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家庭、信访户等进行家访,增强家访工作的针对性。其他“三送”干部家访对象:本人所驻点联系帮扶的每户家庭。

家访的主要形式:

1、开展“乡间夜话”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利用晚上时间深入挂点联系乡村开展“乡间夜话”活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广泛听取他们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建议,帮助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利益诉求。

2、网络联访。充分利用网络听政、微博、QQ、手机微信、短信、电话等进行联系接访,听取群众意见诉求。

3、定点接访。乡镇领导干部及镇直(驻镇)单位驻村工作队员定点定时到镇、村(居委会)“三送”信息与服务站、点接待群众,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反映,直接答复来访人的问题。

4、重点约访。在开展“乡间夜话”活动、网络联访、定点接访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约请家访对象征求意见,深入了解情况,详细询问困难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和复杂矛盾,理顺群众情绪。

5、定期回访。定期主动到反映问题的群众家中进行回访,了解所反映问题的处理过程及结果,听取群众对问题解决的满意度,督促相关部门改进工作,抓好落实。

四、工作程序

1、收集民情。领导干部在开展“乡间夜话”活动、网络联访、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定期回访过程中,要及时全面记录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记好“民情日记”,分门别类建立“民情台账”。同时,要采取张贴“联系牌”、发放征求意见表、公开电子邮箱、设立群众意见箱、公布电话、召开征求意见会、填写“连心册”等方式,不断拓宽民意诉求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2、办理销号。按照“谁家访、谁负责,谁跟踪、谁反馈”原则,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办理一个销号一个。坚持凡合法合理有条件解决的,限期解决;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或上下联动解决的,向群众作出解决期限承诺,按属地管理、分工负责、归口办理、责任到人原则交办,跟踪问题解决进展情况:一时难以解决及不符合政策法律规定的,耐心细致做好解释说服工作。

3、反馈通报。巳办理的群众问题,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方式反馈;正在办理的群众问题,定期通报进展情况,直至办结为止。充分运用96333群信通信息服务平台等群众工作渠道采集的意见信息,按照“一口采集、多口使用,一方登记、多方共享”原则,建立统一的群众工作平台,收集受理民意,及时分析办理,及时公布反馈。

4、归档备案。领导干部每年的家访情况,包括家访的时间、家访地点、家访对象、家访人数、收集问题情况、处理过程、处理结果、群众反响等相关资料,要按照“一人一档”的方法进行梳理分类,汇总成“民情家访档案”整理归档,备案备查。

五、工作机制

1、建立直接联系制度。结合“三送”工作,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沟通,完善联系牌、联系卡、连心册,将领导干部的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邮箱等信息,制作成“家访联系卡”,送给家访对象,方便群众随时随地联系,接受群众评议监督。

2、建立家访公告制度。领导干部原则上要挂牌、定点、定时开展“民情家访”工作。家访、接访前,要提前1—2天通知村(居委会),镇、村(居委会)要挂牌公示,将“民情家访”干部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联系电话、接访时间、接访地点等进行公示,方便群众反映问题。

3、建立“民情日记”制度。按照人手一本的原则,发放“民情日记”。“民情日记”要随身携带,记录每次家访、接访、约访、回访情况,重点记录家访、接访、约访、回访的对象,听取的意见建议,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镇党委将对本镇内领导干部的“民情日记”进行抽查,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

4、建立联动协调机制。镇党委至少每月召开1次领导干部“民情家访”协调会,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民情家访联席会议制度,整合有关职能部门资源,对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进行联动协调解决,防止相关部门在解决问题时相互推诿扯皮。

5、建立考评督查制度。把“民情家访”工作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述职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落实“民情家访”工作要求,镇党委要加强对班子成员的监督、检查,重点调度掌握解决了哪些问题,办了哪些实事。

六、有关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开展领导干部“民情家访”工作是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深化“三送”工作的重要载体,领导干部和各党支部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是抓好“民情家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抓关键环节,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抓每个细节。

3、严格纪律要求。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县委相关规定,领导干部下基层要做到生活简朴、轻车简从廉洁自律,不搞层层陪同,不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不影响基层工作秩序,以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要讲究方式方法,做到公平公正,多听、多记、多解释,不能好心办错事、好心办坏事。

4、加大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宣传条幅、橱窗,黑板报等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开展“民情家访”工作的重大意义,营造活动浓厚氛围,扩大活动的影响。同时,要注重挖掘、总结、推广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一些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进一步扩大“民情家访”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把这项工作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