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推动民营经济工作意见

时间:2022-06-10 08:44:00

区委推动民营经济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意见》的有关文件精神,推动全区民营经济在新起点上实现新一轮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动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充分认识推动全区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意义。2007年以来,我区把民营经济提升到“强区、富民、兴业、固本”的高度,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层面大发动、政策层面大推动和落实层面大行动,全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在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推动改革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推动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既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是强区之路、富民之源、兴业之基、固本之策。各部门和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推动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抓住历史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在新起点上推动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膨胀总量规模、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以落实政策、强化服务、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深入实施中小企业四项计划,积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拓宽投资领域,强化融资服务,推进创业创新,把民营经济打造成转方式、调结构的主体,实施重大战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力,推动全民创业的主角,在新起点上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突破发展。

(三)目标任务。年内,民营经济增加值和上缴税金分别增长13%以上,新登记注册个体私营企业3800户,中小企业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四)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和扶持作用,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整合财政相关专项资金,完善扶持机制和使用方式,重点支持微小企业创业,中小企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管理进步,以及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设立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信贷周转金,为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帮助民营及中小企业按时还贷、续贷提供资金支持。

(五)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加强税收政策宣传和纳税辅导,加大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在民营及中小企业的落实力度,为其及时足额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创造条件。积极落实对新创办民营企业、微小企业的税费扶持政策,及时办理相关减免手续。

(六)强化人才保障。深入实施人才战略,加快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加大科技和产业人才引进力度。对民营及中小企业在技术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等人才管理配套政策方面要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促进人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自由流动。

(七)加大用地支持力度。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时,统筹考虑民营及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用地需求,合理安排用地指标,对特色产业基地、产业集群(聚集区、园区)、小企业创业基地以及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标准厂房建设要保障用地。

三、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

(八)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严肃查处各类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和作为市场主体的合法地位。深化“行风监督民企行”活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维权投诉中心的作用,畅通民营企业反映诉求的渠道。

(九)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法律服务水平。继续深入开展政法干警与法律工作者牵手民营企业活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法律支持服务力度,引导民营企业自觉依法经营,防范法律风险。搭建民营企业法律援助平台,鼓励法律服务机构对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

(十)完善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优化民间投资的审批登记程序,分层次、分区域、分类型规范设置民间资本在金融、通信、电力、石油天然气、自来水、医疗、教育、文化等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准入门槛。市场准入标准要公开透明,对各类主体同等对待,不得单独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

(十一)鼓励民间资本开展兼并重组。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改制重组,促进民间资本与其它所有制资本融合,以新型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发展后劲。

(十二)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方向。制定切实措施引导广大民营及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全区实施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等战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开拓现代物流、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

五、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环境

(十三)加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整合银行、税务、工商、质监及司法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加快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信息征集、评级、及奖惩机制,引导中小企业强化信用意识。大力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工作,推动担保行业信用建设。鼓励支持银行征信机构和有资质的社会信用评价机构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服务。

(十四)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民间投资加快进入金融领域,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中小企业集合贷款业务,多渠道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支持民营及中小企业引进外资,开展合资合作。

(十五)加强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和规范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融资担保机构,推动建立以银海投资信用担保公司和中恒信投资担保公司为龙头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网络体系建设。综合运用资本金补充、保费补贴和风险补偿等多种形式,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担保能力。发挥中小企业融资合作联盟和融资服务平台的作用,深入推进银行、企业、担保公司合作。

(十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鼓励行政区域内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单独设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信贷机构,并在民营经济活跃、民间资金雄厚、金融需求旺盛的区域增设机构网点。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增长和风险补偿激励机制,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中小企业授信管理制度,实施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监管,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

(十七)推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大力培育中小企业后备上市资源,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境内外市场上市筹集资金,重点推动一批成长型、自主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六、提升民营经济的产业发展水平

(十八)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按照“创业、培育、成长、创新”四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企业升级、小企业成长和微小企业培育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培育3000家初创型小企业,使100家微小企业成长为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10家规模以上小企业成长为重点骨干企业,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10家以上,形成民营及中小企业梯次发展的格局。

(十九)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民营及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研发设计、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和产业链整合等手段提升产业价值,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发展方式从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为主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营销为主转变,产业组织形态从传统集聚为主向现代产业集群和总部经济为主转变,企业经营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增强传统产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二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引导民营及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与发展,高起点进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研发、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走高端高质高效发展道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十一)提高产业配套协作水平。搭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扶持一批与大企业分工协作的关联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和价值链开展配套协作,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鼓励和支持大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和引资设厂等方式,优先与市内中小企业开展配套协作,提高配套协作水平和配套率。

七、提升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

(二十二)支持民营企业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深入实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计划,引导企业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增加技术储备,提高企业持续创新发展能力。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二十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鼓励支持民营及中小企业多渠道筹集科技创新资金,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新技术嫁接改造力度,推动企业向内生增长和创新驱动发展转变。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投资过500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过1000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争取各级相关政策支持,促进一批中小企业转变为活力强、发展快的科技型小巨人企业。

(二十四)支持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间的产学研合作,探索组建中小企业校企合作联盟。以产业链为纽带,依托国家和地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构成多层次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动建立产业集群创新联盟,引导技术、人才和资金等资源向创新平台集聚,大力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科技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加速转化。

(二十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建设。大力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加大对民营及中小企业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民营及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鼓励民营及中小企业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通过科技创新与开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提高产品质量。

八、提升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十六)加强管理创新。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创新和履行社会责任“3·10”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用3年时间在全区培育和树立10个示范中小企业,以点带面,引导企业加强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机制和管理文化创新,切实搞好企业战略管理、精细化管理、节能降耗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和文化建设、品牌建设,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二十七)提高经营管理者队伍素质。深入实施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小企业培训机构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开展政策法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客户服务等培训,完成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专项培训、成长型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培训和骨干企业经营者的高端培训。

(二十八)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深入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提升活动和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与信息化紧密融合,引导中小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业务流程,提高研发、管理、制造、营销和服务水平。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开发和搭建行业应用平台,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软硬件工具、项目外包、工业设计等社会化服务。

(二十九)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大力发展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引导和推动民营及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采取财政补助、降低展费标准等方式,支持民营及中小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展销活动,支持举办依托重点产业集群的专业性品牌展会,支持建立各类民营及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展示中心。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民营及中小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发资源,收购技术和品牌,带动产品和服务出口,抢占国际市场。积极帮助民营及中小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和反倾销诉讼,鼓励支持民营及中小企业“抱团”应对国际贸易纠纷。

九、提升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水平

(三十)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按照“提质增效、提速增量”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机关行政行为,全面清理并进一步减少、合并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推进政务公开,改进审批方式和服务态度,推行“一站式”审批、限时办理,加快实现集中审批和并联审批,为民营及中小企业设立、生产经营等提供便捷服务。

(三十一)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统筹规划,完善服务网络和设施,积极发展各级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加快培育专家志愿服务队伍和专业化服务队伍,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融资担保、信息咨询、技术创新、创业辅导五大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财政补助机制,支持服务机构开展信息咨询、质量检测、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人员培训等服务。

(三十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非营利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促进产业升级与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社会服务资源开放共享与统筹规划重点推动相结合,加快建立面向广大民营及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参与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认定活动,积极争创省级、部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三十三)强化行业协会(商会)服务职能。鼓励、支持民营及中小企业建立自律自治的行业协会(商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反映企业诉求、维护企业权益、应对贸易纠纷、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等方面的作用。

十、加强对民营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十四)加强组织领导。把推动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作为全区经济工作重点,不断完善区委统一领导、政府规划调控、部门全力支持、社会积极参与、企业自主发展的工作体制和推进机制。区推进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继续发挥好统筹规划、组织领导、政策协调、考核调度职能,认真研究制定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民营及中小企业进行指导和服务,既要注重全面落实已有的各项政策措施,又要注重从实际出发,抓紧制订完善更加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措施,形成发展合力。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工作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督促发展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三十五)加强运行监测。统计部门和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工作部门要加强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统计工作,进一步改进统计方法,完善统计指标,强化基层基础工作,逐步建立协调有序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和市场监测、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合理引导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

(三十六)加强考核督导。建立全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工作激励机制,把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考核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定期进行考核通报。

(三十七)加强舆论引导。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发展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宣传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在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民营及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成功、劳动关系和谐、管理模式先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