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中医药事业建设意见

时间:2022-04-18 11:32:00

市政府中医药事业建设意见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目标任务

根据我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基本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中医药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体制和机制,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强化中医药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使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整体水平跻身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

二、深化中医药事业改革

(一)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落实《省中医药资源配置标准》,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中西医协调发展,加强市(区)、镇、村医疗一体化建设,积极引导中医药人力、技术资源向农村和社区流动。

(二)推进中医办医体制改革。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中医办医体制。政府集中力量办好代表区域中医药发展水平的中医医疗机构。积极吸引社会资金,促进民营和个体中医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三)加快中医药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推行全员聘用制、任期制等新的用人办法,实行竞争上岗。打破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

(四)积极开展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促进中医药走进社区,服务社区群众。落实《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医药服务与管理标准》,加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特别是全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

三、加强中医药机构建设

一要强化中医药机构基础设施建设。5年内,市级中医医院应达到三级甲等标准,县(市)级中医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二要强化中医药机构内涵建设。中医医疗机构在做好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要积极开展特需服务,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中医药服务需求。

三要走中医集团化发展的新路子。鼓励名牌中医医疗机构跨地区发展中医集团,集团成员各单位之间实行人才、技术、设备、中药制剂等资源共享,实现中医药资源的低成本扩张。

四、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一)大力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中医医疗机构要积极与中医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多学科协作攻关。

(二)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在全市形成专业覆盖齐全、分布合理、中医特色明显、技术优势互补、规模效益突出、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医药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群体。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力争有3个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在全省中医药领域居领先地位。

(三)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提高中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急诊抢救能力;综合医院要强化中医科,提高诊疗水平。鼓励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和中医人员学习西医。

(四)扩大中医药对外合作与交流。发挥我市区域经济和地域优势,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我市中医药的国际影响,推动我市中医药走向世界。

五、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要面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培养全科中医。各级还要重视加强中医药管理人才和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速中医药队伍知识更新。积极参加全省中青年优秀临床人才培养工作,用5年时间,在全市培养1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50名县级中医药专科学术骨干。

(二)开展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继承工作。培养一批中医理论扎实、临床技术精湛、医德医风高尚的新一代中医药名家。市人事局、卫生局根据我市实际,制定我市师承工作措施,并抓好落实。

(三)开展在岗乡村医生中医药学历教育。用5年时间,采取远程教育、成人教育和学校教育等形式,使300名在岗乡村医生完成中医药学历教育。

六、切实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

(一)落实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中各项中医药任务。按照《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的要求,明确农村中医药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将初级卫生保健有关中医药统计指标纳入常规统计和调查,及时、准确地反映实施情况。

(二)完善农村中医药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县级中医医院、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设施配置标准以及村卫生室中医药业务建设标准。中心卫生室至少要有1名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乡村中医药人员应积极利用当地中医药资源,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降低医疗成本,让广大农民受益。

(三)大力开展“市中医特色卫生院”建设。巩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地级)创建成果,加快镇卫生院中医工作步伐,5年内,力争15个镇卫生院达到“市中医特色卫生院”建设标准。

(四)大力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积极组织筛选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适合本地区农村使用的中医药技术和方法,有计划地向乡村医生进行推广,在重点抓好50项适宜技术的基础上,争取每年推出一批适宜的新技术。

(五)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作用。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适当提高使用中医药治病的报销比例。要把符合条件的农村中医医疗机构作为合作医疗的定点服务机构,把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服务内容纳入合作医疗支付项目。荣成市要认真做好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发挥作用部级试点县工作。

七、强化中医药监督管理

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打破中医药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界限,逐步实行中医药工作的全行业管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中医药条例》赋予的各项职责,强化中医药执法监督职能和队伍建设。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杜绝非法中医医疗广告宣传。

八、完善发展中医药的优惠政策

按照建立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合理安排中医专项经费,重点支持中医药人才培养、学科(专科)建设、科技攻关等建设项目。对中医机构业务用房建设,要继续在土地、收费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严禁以各种名义向中医药机构摊派。充分考虑中医药的特点,合理制定针灸、推拿、中医整骨等传统项目的收费标准,提高政府部门确定的名中医药专家诊疗费标准,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遵循中医药的发展规律,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中医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科研立项、成果奖励、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等中医药评审或鉴定方面实行同行评议。

九、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把中医药事业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为中医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研究1次中医药工作。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发展中医药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各级计划、财政、人事、科技、教育、建设、物价、工商、税务、药品监督、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各司其职,主动关心和支持发展中医药,共同做好中医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