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实施企业成长项目意见

时间:2022-03-27 05:45:00

全市实施企业成长项目意见

为引导、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关于实施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的通知》(政发[]20号)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精神,现就在全市实施企业成长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㈠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企业成长保障体系,形成有利于企业成长的环境和机制。抓好人才培训和创业辅导等基地建设,启动民间资本,推动全民创业,迅速催生一批小企业;优化投资环境,广泛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优势企业;着力缓解企业发展中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瓶颈制约和矛盾,壮大一批中小企业;指导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素质,发展一批大中型企业。逐步实现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企业的不断成长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㈡工作目标。紧紧围绕东风创普、润发纺织、华松化工、回天油脂等一批发展潜力大、企业机制活、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和辣椒碱、饲用浓缩蛋白、饼粕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大扶持、服务力度,初步形成布局结构相对合理、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骨干企业群体。力争到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15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经济总量达到100亿元以上,争取达到130亿元。其中:东风创普、华松化工2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江山重工、回天油脂等4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变压器、新飞翔等9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吉港水泥、润发纺织等27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大进公司、联谊化工等43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年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的54家,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的82家。

二、主要措施

㈠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市“四大家”领导每人每年培植1家新企业,力争培植1家规模以上企业;市直经济部门每年各培植3-5家新企业,培植2-3家规模以上企业;各乡(镇、办)每年各培植4家以上新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幅达到20%以上。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各类企业培育计划,制定落实工作措施,促使其尽快成长。对各地各部门培植企业成长工作,市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督办检查。对当年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公开通报;两年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实行黄牌警告;连续三年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实行诫勉。对完成目标任务前10名的单位或个人,市政府予以1-5万元的奖励;贡献特别突出的,按照组织程序予以破格重用。

㈡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市政府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成长工程的项目建设、技术创新、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推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等。市经济局、发改局、科技局、技术监督局等部门要帮助成长型企业向国家、省、市相关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市经济局、人行每年组织各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举办1-2次银企协作会议,认真分析研究中小企业申贷项目,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信贷和担保支持,扩大放贷规模,提高放贷效率。金融机构要重点支持科技成长型、协作配套型、资源深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型、“专精特新”型等六类中小企业发展。对拟进规模的企业、入选全省1000家成长型企业和列入全省“三个三工程”的企业,优先提供资金支持。

㈢自主创新,增强实力。

1、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企业建立的技术中心被认定为部级、省级技术中心的,分别从市科技三项经费中一次性补助3万元、2万元。对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进口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可按有关规定减免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力争到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都有技术带头人,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技术创新体系;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个以上。

2、深入开展产学研联合交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机制。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申报的项目,经有关部门认定后给予重点支持。对突破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显著的重大产学研项目,根据项目的资金投入给予一定比例的贷款贴息和资助。鼓励企业在产学研成果转化后,连续3-5年从新增年净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科技人员和项目带头人。

3、大力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产品提质升级、更新换代,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优先扶持。对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例达到35%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当年企业新增税收地方留成超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部分按50%奖励给企业。到年,成长型企业的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在25%以上。

4、认真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把“抓产品、创品牌”作为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瞄准国际标准,努力培育一批省级名牌产品,打造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

5、扎实做好企业技术改造。每年由市发改局、经济局选择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技改投资项目确定为市级重点项目,加强跟踪管理和协调服务。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市及市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投产后,三年内企业新增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企业用于技术改造;对国家、省、市重点技改项目,优先解决建设用地。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成长型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年递增20%以上,成长型企业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

6、努力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引导企业加强劳动、资金、安全和质量管理,加强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和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导企业推进“6S”管理,促进企业提高素质,塑造良好形象。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企业快速成长的保障机制。积极推进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步伐。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㈣依托园区,集群发展。建设工业园区,加快产业集聚是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发展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市经济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城东工业示范区、光化中小企业创业区、江山机械汽车加工区、城南精细化工区、仙人渡工业开发区、洪山嘴建材工业区六大板块。要继续完善六大板块的产业布局、功能分区、用地规划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和管理体制。要充分利用园区的资源优势,做好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培育中小企业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内配套率;鼓励关联企业或配套企业向龙头企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群。配合新农村建设,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农工贸一体化企业。要加强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研究,引导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带动一批配套项目。

㈤招商引资,开拓市场。科学调度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外贸发展资金和招商引资专项资金,鼓励成长型企业赴境外和沿海发达地区广泛招商,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和运行质量。有计划地组织入选的成长型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展销活动,鼓励成长型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设立成长型企业展览展销补贴资金,对成长型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展销活动进行适当补贴。组织国际贸易方面的专家,对企业进行进出口业务和国际贸易实务培训,提高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㈥转变职能,搭建平台。按照省、市有关要求,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以及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人才培训、技术支持、法律服务、信用评价、信息咨询、协会商会等8大专业服务平台。

1、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建立和运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综合协调机构,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提高素质,不断增强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做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

2、加快融资担保平台建设。按照“政府扶持、财政监管、社会参与、金融协作、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多元化筹措担保资金,在全市形成以政府出资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为补充的担保体系。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鼓励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能力,放大担保倍数,创出“担保品牌”。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投资担保机构为成长型企业提供投资担保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3、推进信用评价体系建设。选择一批企业作为信用制度建设试点,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积极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信用管理制度。引导企业经营者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依法督促企业建帐立帐,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提升企业信用等级,不断完善企业信用制度,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4、切实抓好创业辅导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促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从创业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完善和创新服务内容。鼓励各类服务机构多渠道征集、开发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信息库”和“创业者信息档案库”,及时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帮助创业者掌握基本创业技巧,指导编制创业方案,助其成功创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要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建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意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共同建设创业基地。

5、强化人才培训工作。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建立企业人才培训网络,强化对企业各类人员的培训,逐步建立政府扶持、企校联合、产学结合的人才培训机制。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者、业务骨干、技术工人的培训力度,采取政府资助和企业自费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部分企业员工赴高等院校、沿海发达地区进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学习,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要逐步建立企业人才成长机制,鼓励企业大力引进、奖励技术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

6、尽快制定和完善技术支持、法律服务、信用服务、信息咨询等平台的建设方案,积极做好前期基础性工作,待条件成熟后,积极推进。

三、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全市企业成长工程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包德斌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黄久强同志任副组长,市经济局、发改局、商务局、统计局、工商局、科技局、财政局、质监局、国税局、地税局、人行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济局,负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交流工作进展情况,总结经验,研究解决企业成长工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市经济局负责制定全市企业成长工程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做好经济形势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工作,及时掌握和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动态;提出扶持措施并协调各方落实;建立成长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和项目库,确定和推荐重点扶持项目,协调金融、电力等相关部门给予支持;负责筛选成长型中小企业,并组织申报;负责向上争取中小企业各项扶持政策;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体系,完善功能,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组织年度考核评比。

市发改局负责全市企业成长工程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加强对成长工程企业产业发展方向的指导;编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企业向上争取技术改造、能源、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市商务局负责成长型企业招商引资工作;指导成长型企业进出口经营管理;引导进出口企业推进进出口贸易标准化体系建设;负责组织成长型企业争取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有关外贸发展基金项目;贯彻执行国家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战略,引导企业到境外投资发展。

市科技局负责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工作;负责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申报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负责组织企业向上争取各项扶持政策;“十二五”期间,选择3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市财政局负责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安排,负责筹集市中小企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会同市经济局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会同市科技局安排扶持成长型企业的科技专项资金,会同各相关部门安排其他项目资金,支持成长型企业发展;加强对成长型企业财务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有关财税扶持政策的落实。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全市企业成长工程中企业质量计量标准化工作,引导企业开展系列标准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引导企业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组织企业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市统计局负责建立企业统计考核制度,会同市经济局筛选成长型企业,考核评价全市实施企业成长工程情况;加强对成长型企业统计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积极开展统计调查和统计业务培训。

市人行要根据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特点,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建立符合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特点的信用评级、业务流程、风险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和内部控制等制度;引导各金融机构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创新金融产品,简化贷款手续,强化金融服务。

市工商局负责全市企业登记管理工作,落实上级关于成长型企业登记和年检的优惠政策;依法对商标进行监督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查处商标侵权行为,组织企业申报驰名和著名商标工作;依法对各类市场经营秩序实施规范管理和监督。

市国税局、地税局负责企业发展中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引导企业做好税收筹划工作。

实施企业成长工程是推进“工业立市”战略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的要求,结合实际,层层分解任务指标,确保工作落实。部门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在资源配置上,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组织上予以重点倾斜,切实帮助成长型企业解决经营发展中的实际困难。要加强调查研究,解剖典型企业成长案例,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指导企业克服成长中的瓶颈问题,推进企业成长工程取得实效,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