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改革工作意见

时间:2022-02-06 09:38:00

建筑业改革工作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市政府各委局、各直属机构:

建筑业是我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加快建筑业发展对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建筑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一化三基”、富民强市战略,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深化行业改革,提高队伍素质为主线,围绕“政府推动、政策驱动、市场带动”的发展思路,加快培育壮大建筑支柱产业,着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不断提升我市建筑业经营管理水平、科技进步水平、节能降耗水平和行业管理水平,促进我市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

2、目标任务。到2015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其中外拓产值10亿元以上,实现增加值40亿元,占全市GDP的5%以上;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人左右,创建筑劳务收入10亿元左右。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由目前的4家发展到10家以上,一级企业由目前的2家增长到5家以上,建筑劳务企业发展到20家以上;初步达到施工领域拓宽,专业结构齐全,规模企业比重明显增加,多元经营结构初具规模,建筑市场更加规范,市场竞争力有新的突破;实现科技进步水平、节能降耗水平、建设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普遍提高,施工安全状况明显好转,行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二、鼓励建筑业企业调整经营结构

3、全面提升企业资质等级。鼓励和扶持建筑业龙头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升资质等级、增项专业类别、扩大承包范围,以达到做大做强的目标,为全市建筑业企业发展真正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4、积极发展劳务分包企业。利用现有工程项目,积极培训农民工,使之成为具备一定资格的劳动技术工人。引导建筑劳务技工自觉组成互助体,成立自己的劳务承包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应当简化技术工人资格认证和劳务作业资质申办程序,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5、积极鼓励企业转型。按照建筑业市场需求的客观要求,切实改变我市建筑业企业格局,鼓励人员和资金不足的三级总承包企业向专业承包方向转型。鼓励建筑业企业在原有资质基础上增项专业承包资质,以拓宽业务范围,增强企业竞争力。

6、努力拉长产业链条。鼓励和支持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鼓励建筑业企业与建筑材料生产企业或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按照国家下达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参与新型墙体材料的联合研发和推广应用等工作,延长建筑业产业链。

7、加快培育生产要素市场。重点发展建材供应市场、设备租赁市场和人才、劳务、技术与资金市场,形成专业化、市场化的生产协作体系。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和系列化、标准化的建筑构配件,完善生产供应体系,提高使用率。

三、加快建筑业企业改制步伐

8、推进建筑业企业改革。集体建筑业企业改制享受国有工业企业改制的各项优惠政策;针对集体建筑业企业改制成本难筹措、身份难置换等问题,各地财政应给予大力支持;逐步减持或退出国有资本,鼓励集体建筑企业在界定产权的基础上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

9、推进建筑业企业产权多元化。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外资尤其是战略性投资,加快推进产权交易,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鼓励企业经营管理者按照法定程序,通过购股、配股、奖股等方式,实现股权收购并控股,允许主要经营者持大股,鼓励法人和自然人认购企业股份。

1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制建筑业企业要依照《公司法》规定,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完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聘任制度,深化企业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四、开发建筑业人才资源

11、全面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建筑业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人才。职工教育经费可在企业工资总额2.5%的范围内按实在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鼓励企业接纳专业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引进高层次人才(含国家一级建造师),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享受政府人才引进的一切优惠政策。国营企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事业单位除外)的在职工程技术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到民营建筑业企业兼职并获取报酬。

12、积极实施“阳光培训工程”。鼓励建筑业企业通过创办农民工学校等形式,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大力提高农民工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积极鼓励培育建筑行业技工培训机构,帮助有条件的社会机构和建筑业企业创建建筑行业技能鉴定机构。将建筑行业农民工培训纳入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农民工培训的总计划,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到2015年,所有建筑工地作业人员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

五、提高建筑业企业竞争能力

13、引导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引导和促进建筑业企业形成以制度创新为先导、成本管理为核心、技术进步为动力的经营管理机制。建筑业企业要建设以经营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诚实守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提高制度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要根据自身管理机制、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和技术能力,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工法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消耗标准,实行有效的动态管理,提高水平,降低成本。

14、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建筑业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把质量安全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大力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加大质量和安全投入,完善企业内部质量、安全和教育培训等制度,深入开展施工现场安全质量达标活动,减少一般事故,杜绝重大特大事故。

15、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建立以企业为主的建筑业技术开发机制,增加科技投入,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做好淘汰实心粘土砖工作,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改造提升建筑业。建筑业企业要从工程结算收入中提取1-2%作为企业技术进步发展基金。企业通过新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应按照《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研发人员。

16、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巩固现有外埠市场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建筑业企业拓展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市场,积极参与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我市驻外各办事机构要主动与建筑业企业联系,帮助建筑业企业积极拓展外埠市场。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建筑业企业外拓实际需要,简化服务程序,完善服务措施。

六、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

17、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制度,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资质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市场清出力度。严禁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建设;切实防止和遏制拖欠工程款。加强监管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引导行业规范自律。

18、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建筑业企业发展,对诚实守信、还贷能力强的建筑业企业,应适当增加授信力度,解决其合理的信贷资金要求。要积极探索工程担保市场的培育和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中介机构通过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组建专业担保公司,为本地中小建筑业企业拓展市场、承接业务开辟融资渠道。

19、改善税费征管环境。税务部门要加强对建筑业企业纳税政策的指导和服务,促进建筑业企业依法诚信纳税,从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规范税收征管行为。对符合减免税条件的企业应按相关优惠政策给予支持。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收费行为,严禁向建筑业企业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禁止各种摊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20、加强劳保统筹工作。加强在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建筑行业劳保统筹管理政策的研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养老保险费筹集管理政策,使劳保基金的归集、管理、拨付和使用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积极推进建筑业从业人员参保,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意识和水平,严禁减免劳保基金,切实防止劳保基金流失、拖欠,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1、切实维护建筑业从业人员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企业雇用农民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最低工日价制度,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农民工工资稳定增长。切实落实工程项目农民工工伤保险、养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等政策。

22、强化建筑业监管职能。各县区政府、管理区要进一步明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建筑市场准入、招标投标管理、施工许可、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方面的职责,在全市形成职能职责完整统一的建筑工程监管体系。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应切实履行工程报建方面的手续,严禁出现工程项目监管“盲区”、“特区”,切实提高我市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切实加强村镇规模建房的监督管理,在乡镇机构中,综合设置相应机构,赋予相应职责,解决工作经费,确保村镇规模建房的质量和安全。

七、加强建筑业行业管理

23、推行企业资质动态考核工作。按照《湖南省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动态考核暂行办法》要求,每年抽查考核我市范围5%以上的建筑施工企业,对企业相关证照、人员配备、制度建设、市场行为、经营状况等内容进行量化考核。对动态考核不合格的企业根据其情形依法作出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的处罚,以实现建筑业企业优胜劣汰。

24、加强招标投标监管。强化招投标管理,严肃查处违法招标、围标、串标、哄抬报价和恶意压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项目投标资格审查,招标人对建筑业企业参与项目投标进行资格审查,应严格审查条件和审查程序,认真核对相关专(执)业人员和安全质量等关键岗位人员,国有投资项目投标时必须要求法定代表人到场。

25、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完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严格实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制,严格市场准入清出制度。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建立健全再监管机制,严肃查处工程项目监管不到位现象。市、县(区、管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其监督机构应将建筑业企业施工项目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情况纳入日常重点监督检查范围,并加大对施工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在岗、履职情况的检查力度,确保相关人员配备到位、履职到位。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队伍建设,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造价监管人员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切实保护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生产。

26、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工程造价管理和计价政策规定,加强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计价行为监管,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建筑业企业要加强自律,有效遏制相互压质压价恶性竞争的经营行为。建设单位要足额计取工程造价,任何单位和个人严禁减免劳保基金、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等合法费用,确保建筑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