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供养服务发展实施意见

时间:2022-12-29 09:50:00

五保供养服务发展实施意见

促进农村五保供养事业的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为规范全市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建设、管理和服务。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56号)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37号)及省、市有关规定。现就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规范入院申请、审批和备案程序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安排专人负责记录五保对象的口头申请,1申请:五保对象本人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请。提出口头申请时。并在向五保对象宣读后确认其意愿。

统筹安排入住。审批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0个工作日。2审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五保对象申请和本地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供养能力。

应于10个工作日内向县级民政部门备案。3备案: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出同意安排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的申请后。

二、签订供养服务协议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签订供养服务协议,五保对象入住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时。委托其为五保对象提供供养服务。协议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五保对象本人、五保对象住所地村(居)委会共同签订,约定相关责任和义务。

集中供养服务协议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五保对象本人申请。其中属口头申请的应有口头申请记录及23名知情人的证明。

2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村(居)委会、直系近亲属的姓名(名称)和地址;

3服务内容、供养标准和零用钱发放数额;

4协议签订人的责任和义务;

5协议变更、解除与终止的条件;

按集中供养服务协议处理。6五保对象个人财产(含动产和不动产)清单及处分办法。要尊重五保对象合法使用、处分个人财产的自由。禁止将是否把财产交给集体或国家作为能否进入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前提条件。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需要代管的财产和死亡后遗产。

三、制定服务规范

主要包括: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服务规范。

一)膳食服务规范

做到清洁、卫生;每周有食谱,1五保对象的饮食按照食品卫生要求操作。荤素、干稀搭配合理,注重膳食营养;

保证开水供应;2一日三餐适时开饭。

制作软食、流质及特殊饮食,3根据五保对象特殊需求或不同饮食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

二)护理服务规范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供养服务对象提供特殊护理,1对五保对象实行分级、分类护理。对能自理的供养服务对象实行常规护理。对重病号实行昼夜值班服务,为行走不便的供养服务对象配备拐杖、轮椅等辅助器具;

2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

3保护女性五保对象和残障五保对象的人身权益不受侵犯;

4提倡和促进五保对象自我服务、相互扶助。

三)医疗、康复服务规范

提高处置各种突发性疾病和其他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1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与当地专门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协作关系。

2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配有常规器械设备和常见病药物。设医务室或诊所的医务人员应具有执业证书;

定期体检,3及时了解五保对象的健康状况。建立五保对象病历档案;

开展健身锻炼和康复活动;4定期组织五保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自我护理知识的学习。

5做好休养区和院内公共场所的消毒灭菌工作;

6对患病者及时检查、合理用药、妥善治疗;

以既不影响他人又尊重病患五保对象为原则进行隔离治疗。7对患有传染病的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四)心理疏导服务规范

1开展各种有益于五保对象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活动;

2组织、引导五保对象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公益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

3调解五保对象之间矛盾和纠纷;

联系工、青、妇、团等组织和志愿者建立帮扶制度。4适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个案化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

四、规范服务人员结构和聘用方式

按照管理服务人员与能够自理的服务对象比例不低于110管理服务人员与不能自理服务对象比例不低于13比例配备。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服务人员主要由院长、会计、出纳员、卫生员、护理员、炊事员、保管员等组成。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根据供养服务人数。

其他工作人员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聘用。部分管理服务人员可从身体健康、素质良好的集中供养五保对象中选举产生。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负责人由主办机关聘任。

并报县级民政部门备案。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或者其主办机关应当保障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或者其主办机关应当与工作人员订立聘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并为其办理相应的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

五、设立院务管理委员会

由供养服务对象代表和管理服务人员代表组成,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设院务管理委员会。供养服务对象代表必须达到二分之一以上。其主要职责是

1监督本机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2监督本机构财务收支和管理情况;

3监督院长和工作人员的工作;

4调解五保对象之间的矛盾纠纷;

5组织协调五保对象开展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6其他院务管理职责。

六、制定各项服务制度

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服务制度。应包括:

一)民主管理制度

1院民大会和院务管理委员会制度;

2服务对象和服务人员互相评议制度;

3院民互助制度;

4院务定期公开、公布、公示制度。

二)服务人员管理制度

1考勤制度;

2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制度;

3岗位责任制度;

4考核奖惩制度;

5廉政建设和效能建设制度;

三)财务管理制度

1公用资产和个人资产登记制度;

2一支笔审批和重大财务支出院务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制度;

3物品采购制度;

4负责人离任审计和财务人员离职移交制度;

5财务定期公开、公布和公示制度。

四)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知识学习、安全应急预案演练制度;

2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查房制度;

3外出人员和来访人员登记制度;

4易燃、易爆、易腐、剧毒等危险品专库存放和专人保管制度;

5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

6安全管理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

7五保对象矛盾调解和心理疏导制度。

五)卫生保洁制度

1卫生区责任包干制度;

2公共区消毒灭菌制度;

3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六)护理服务制度

1五保对象个人健康档案制度;

2定期体检制度;

3分级、分类护理制度;

4日常保健制度。

七)食堂管理制度

1膳食委员会制度;

2炊具和公共物品专人负责保管制度;

3荤、素食品24小时留样备查制度;

4食谱公布制度。

八)生产经营制度

1生产经营收入使用制度;

2生产经营收入记账制度;

3鼓励劳动制度。

九)其他

1文明院民评比及奖惩制度;

2文体活动制度;

3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制度。

七、加强资金管理

经审核后从财政预算中安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每年从本级福利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数量,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建设资金和管理资金应当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程序申报。用于支持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和维护。

主要包括工作人员工资、办公经费、设备设施购置维护经费和水电燃料费等。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资金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公布的集中供养标准,管理资金是指维持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正常运转必需支出的各项费用。纳入财政专项保障,并按时拨付到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将集中供养资金全部用于为五保对象提供供养服务,不得挪作他用。集中供养五保对象应纳入新农合医疗保险范围,参合费用和报销范围以外的费用由医疗救助资金解决。

八、规范行政行为

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私分、挪用、截留农村五保供养款物的

2私分、挪用农副业生产经营收入的

3辱骂、殴打、虐待农村五保对象的

4盗窃、侵占农村五保对象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财产的

5其他违反本意见的行为。

农村五保对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停止集中供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扰乱正常生活秩序的1违反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规定。

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2打架、斗殴。

3损毁、盗窃、侵占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或者其他农村五保对象财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