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经贸局年度工业工作要点

时间:2022-05-22 04:01:00

区经贸局年度工业工作要点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老工业区振兴的关键之年。为认真扎实地做好全区工业工作,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内涵式发展,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特制订《年全区工业工作要点》。

年全区工业工作指导思想:以中央和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立区不动摇,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以实施工业调整提升工程为重点,着力抓好五大特色产业基地、着力建立完善工业发展五个支撑平台,着力抓好五十家重点企业,全力打造生态特色工业城市,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年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增长25%、30%、28%;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5%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全面完成“十一五”任务目标。

一、加强调度协调,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1、加强运行监测和预警预测。继续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测,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动态。坚持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制度,继续抓好对50家重点优势企业、高耗能企业、亏损企业和30项重点项目的跟踪管理,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时提出工作措施和政策建议,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2、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把开拓市场和产品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细化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引导企业坚持国际、国内市场两手抓,组织我区企业参加全国、全省、全市重要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强工商联合、工农结合、工工联合、工建联合。建立与外贸部门的联合会商机制,引导企业拓宽外贸渠道,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扩大企业外贸出口。

3、努力为企业提供资金保障。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交流和协调配合,通过组织银企洽谈会、项目对接会等方式,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项目和企业,为项目找资金,为资金找项目。进一步加快企业信用评估及担保、再担保体系建设,明确办理抵质押登记的部门、收费标准及办理时限,解决企业融资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宣传金融信贷政策,开展企业融资培训,帮助企业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足、用活、用好各种融资方式和信贷产品。

4、抓好煤电运的综合协调。加强电力运行监测、调度,认真组织好电力迎峰度夏(冬)各项工作及重大节日、大型社会活动的电力保障工作。围绕电力设施保护、变电站、配电室管理等重点工作,认真行使电力管理职能,切实保障电力工业安全运行。加强对煤炭、原油、天燃气、资金等重要生产要素市场供求情况的调度,搞好分析预测,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深入实施工业调整提升工程,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1、着力推进工业布局调整。按照区委、区政府制定的“一核二区三片”的城乡产业布局和新区工业区、老城工业区年工业发展规划,加快科技、耐火材料、减速机等企业向“两区”搬迁步伐,通过搬迁改造实现生产规模、研发能力、工艺装备水平、企业管理的全面提升。加快新区工业区发展,重点是8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完善道路、供排水、电力、燃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汪溪湖配套服务区建设,全力打造工业发展的集聚区、招商引资的示范区,经济增长的亮点区。

2、着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汽车船舶配套产业为重点,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突出抓好金晶集团太阳能导电膜玻璃、华成集团风力发电增速器、博泵科技核装备及船用泵、海洲粉末冶金、工陶新材料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尽快形成产业竞争力。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抓住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机遇用先进适用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装备,加快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深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力争用两年时间,全区50家重点企业及50%以上规模企业主要生产工艺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20家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着力抓好五大特色基地建设。在集中力量抓好机电、新材料、陶琉三大产业的基础上,立足我区优势和特色,按照“高端化、集群化、生态化、特色化”的发展要求,着力建设五大特色产业基地。节能环保机电装备制造业基地。依托省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的品牌优势,积极引导电机、减速机、泵业、建材机械等主导产品,在节能环保上作文章,不断加强产品技术创新,建成国内领先、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节能环保机电装备产业示范基地。先进泵业制造基地。充分发挥“中国泵业名城”、“优质泵业基地”的品牌优势,依托集团等骨干企业,加强产业配套协作、资源整合,建设世界先进泵类生产制造基地。优质汽车配件基地。突出抓好汽车部件、集团汽车底盘部件和汽车板簧生产基地建设,整合产业资源、拉长产业链条,全力打造产品种类全、产业聚集度高、国内一流的汽车配件生产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功能玻璃、钛白粉、粉末冶金、窑炉新材料为主导,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放大优势,淘汰落后产能,打造世界一流的窑炉材料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基地、功能玻璃基地和粉末冶金基地。陶琉文化产业基地。重点在挖掘文化内涵上做文章,加强产品换代与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工艺水平,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华陶琉文化城。

4、着力建立完善工业发展五个支撑平台。坚持抓服务、搞协调、优环境、促发展,全力打造工业发展的要素支撑。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到年力争10家企业建立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0家企业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建立技术服务平台。围绕泵业、微电机、减速机、耐火材料、陶琉等优势主导产业,以政府为主导,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行业性服务平台,实现大型仪器设备、检测检验等共建共享,推进产业链整体创新。力争用2-3年的时间,五个产业基地都分别建立2-3家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融资平台。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着力完善机制、扩大规模、规范运作,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有计划、有重点扶持发展一批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创业投资公司,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建立物流平台。立足我区产业优势,规划建设2-3个具有区位优势和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基地,整合优化运输资源,完善物流业发展环境,为企业提供专业物流服务,降低运输仓储成本。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完善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功能,着力打造“短平快”、“一站式”的服务模式,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政策、人才、环境等方面服务和支持。

5、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化手段推进的技术创新机制和创新体系。把市场机制融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打破传统的开发模式,积极探索更加有利于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起技术创新与企业效益、个人收入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强化车间、班组等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整合社会资源,深化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强与国际知名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技术合作与交流,提高合作创新能力。引导企业树立战略眼光,大力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加快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借智借脑借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深入实施技术标准和品牌化战略,提升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的能力,积极争创省长质量奖,争创全国优质泵类产品生产基地和省级优质耐火材料、汽车配件、日用陶瓷生产基地,新增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2个以上,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5个以上。

6、着力推进节能减排。突出结构、工程和技术节能减排,严格执行能评、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监管,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关闭“土小”企业,扎实推进淘汰高耗能变压器、锅炉和电机系统改造等三大节能改造工程。突出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完成万杰热电厂脱硫、宏源焦化厂除尘等项目建设。抓住泰青威天然气贯通我区的难得机遇,优化我区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启动二氧化碳减排工作,力争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0%。加大土地整理、储备交易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积极引导企业节约集约用地,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

三、集中全力抓投入上项目,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1、着力抓好项目实施。今年全区确定工业建设项目146项,计划总投资107.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7.64亿元;项目全部竣工达产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284.03亿元,新增利税39.92亿元。其中,确定首批技术改造项目89项,计划总投资58.9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03亿元;项目全部竣工达产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16.76亿元,新增利税21.17亿元。建立项目档案,实施定期调度,各有关部门要进行联网跟踪,形成合力,及时发现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帮助协调解决,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争取早投产、早见效。对国家和省市财政支持的项目,督促帮助企业完善安全、节能、环保、核准备案等手续,保证资金专款专用,经得起检查。

2、着力抓好项目储备。按照省市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方向和重点,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实施“市场驱动创新战略”。围绕市场,聚焦客户需求,围绕产业链和发展产业集群选项目,围绕新产品开发、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等凝练项目,及时调整充实项目资源库,保持项目建设的持续拉动。加强对国家、省市产业政策措施的研究、解读,提前做好项目用地审批、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审核(备案)等前期工作,力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省市投资计划。

3、着力抓好工业招商引资。坚持数量与质量、外资与内资、引资与引智“三并重”,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在产业招商、大企业招商、园区招商、资源招商等方面做文章,发挥龙头项目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重大工业招商项目统筹协调机制,引导招商工作按照产业政策、工业布局规划开展。

四、突出重点,做大做强优势企业

1、进一步推进重点企业发展。集中优质资源和生产要素,扶持10家龙头、20家骨干、20家成长型企业加快发展。力争到年,培育销售收入30-50亿元或税收过亿元的企业15家,销售收入10-30亿元或税收过5000万元的企业15家,销售收入2-10亿元或税收过1000万元的企业20家。鼓励扶持企业上市融资,加快企业规范化改造,力争到年有3-5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形成梯次推进的格局。

2、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协作配套,不断延伸产业链,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培育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继续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服务、担保、公共服务“三大体系”建设,加强对优势中小企业和重点产业链中配套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提高中小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3、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制定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方面的意见建议,引导广大企业练内功、挖潜力、增效益。组织参加全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和优秀应用成果评选活动,总结推广部分企业加强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企业实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和管理文化创新。培育诚信企业,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整合各部门企业信用资源,提升信用管理水平。

4、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采取分行业、分层次的分类培训方式,注重长期研修、短期培训、高层论坛、主题研讨、拓展训练、外出考察等多形式的结合,努力提高培训工作的时效性,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组织开展“企业家座谈会”、“银企联谊会”,组织企业家参加“才智论坛”、“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等活动,搭建企业家展示形象、联络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大力宣传企业家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