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处工作总结

时间:2022-01-14 11:30:00

财务处工作总结

一、*年工作总结

(一)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为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全省教育经费投入迈上了新台阶,总量预计达到260亿元,比上年221亿元增长17.6%。二是中央专项补助大幅增加。*年,中央专项补助我省教育经费达到21.1亿元,比上年8.7亿元增长1.4倍。三是省本级教育经费持续增加。按照“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的要求,省本级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达到7.9亿元,比上年7.2亿元增长10%;按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省本级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达到7276万元,比上年5600万元增长30%。。

(二)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从*年春季学期起,我省全面深化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中央支持下,各级财政共安排20.89亿元(中央财政9.96亿元,省财政8.16亿元,市、县财政2.77亿元),为570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为13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为33.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提高了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完善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了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为使全体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省在全国率先将“两免一补”和补助公用经费范围扩大到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同步实行了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并妥善解决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入学问题,省、市两级财政按8:2比例共安排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1.84亿元。我省的改革工作得到全国人大盛华仁副委员长、国务院陈至立国务委员的高度评价。同时,我省的改革工作深受百姓拥护和称颂,被人民群众赞誉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三)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全面完成省政府规定的目标任务。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年组织实施“民生工程”,“济困助学,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是8个重点之一,总资金超过17亿元。我厅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全面完成了“民生工程”教育目标任务:一是为57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560万名的102%。二是为13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125万名的109%。三是为33.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23万名的147%。四是资助了7.28万名公办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6.25万名的116%。五是资助了15643名考入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15643名的100%。六是资助了中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0.97万名,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5.9万名的525%。七是为30917名大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3万人的103%。

“民生工程”得民心,通过实施民生工程,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据省民调中心民众调查显示,*年群众对教育满意度达到了85.3%的优秀程度,创历年来最好水平。

(四)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困体系,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年,我厅进一步健全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困体系,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的全覆盖,全省约640万名在校大、中、小学生得到各类资助,约占全省公办学校在校学生的80%,确保了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建立了“两免一补”制度,*年,我省安排资金13.31亿元,为57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二是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建立了助学金制度,*年,我省安排资金3.1亿元,资助中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在校学生30.97万名,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尽快走上就业岗位。三是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建立了“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政府助学金”制度,*年,我省安排资金5828万元,按每生每年800元标准,资助学生7.28万名。还建立了“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制度,安排资金7817.5万元,按每人一次性5000元标准,资助我省当年考取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6万名。四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了“奖、贷、助、补、减”等一系列资助政策体系。全省为3.1万名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安排国家奖学金0.11亿元,奖励特别优秀大学生1364名;安排国家励志奖学金0.57亿元,资助品学兼优大学生2.31万名;安排国家助学金1.67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16.75万名。安排临时性生活补助0.16亿元,补助大学、高职、中职、技校学生78.9万人,减轻了猪肉价格上涨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

(五)实施教育专项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办学条件。

一是实施“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省财政安排3亿元,县财政配套2亿元,共5亿元,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共添置了课桌椅330万单人套,维修课桌椅68万套;添置了讲台10万张,维修讲台2100张;新建了厕所3726所,改建厕所450所;建设了新饮水设施3914个,改造旧饮水设施520个。

二是实施“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通过因地制宜建设沼气综合利用系统方式,改造农村中小学厕所,一揽子解决农村中小学旱厕卫生、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师生热饭难、做饭难等问题,从而彻底改善农村学校的卫生和生活条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中央安排我省工程资金2500万元,集中建设了300所项目学校。

三是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2004-*年中央安排我省2亿元,集中建设416所寄宿制学校。*年8月底,416所项目学校全部竣工,完成投资2.26亿元,竣工校舍面积49.5万平方米,41.9万农村中小学生和25.1万农村寄宿学生搬进了安全、明亮、整洁、卫生的教室和宿舍学习和生活。

四是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2010年,中央将安排我省5.5亿元,组织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推动我省50个项目县512所农村薄弱初中加强学生生活设施建设,改善食宿条件,提高农村初中巩固率和寄宿率。*年,中央安排下达年度资金5146万元,建设了47所项目学校。

五是健全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新机制。*年新机制实际安排下达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3.23亿元,其中中央1.53亿元,省、市、县1.7亿元,维修、改造了中小学危房100万平方米。我厅还接受邵逸夫先生、台塑集团、中国石化等社会各界教育赠款5500万元,建设项目学校130余所。

在教育专项工程以及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新机制的保障下,我省中小学校舍安全保持了持续稳定的良好态势,从2001年以来,我省中小学连续7年实现了“校舍安全年”,没有发生因校舍危房倒塌造成师生伤亡的事故。

(六)加强高校招生计划宏观管理,推进高等教育院校设置工作。

*年,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的精神,切实加强了招生计划宏观管理,*年普通高校实际招生22.73万人,完成招生计划22.68万人的100.22%,比2006年实际招生数21.96万人仅增长3.51%。

*年高等院校设置工作取得好成绩。一是三所学院升格更名为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东华理工学院更名为东华理工大学、井冈山学院更名为井冈山大学,提升了我省高校的办学品牌和水平;二是省部共建工作扎实推进。完成了省政府与国防科工委共建南昌航空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省政府与教育部重点支持井冈山大学建设等重大协议签署工作。三是开展了4所民办专修学院申报设置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复核工作,并向省政府重新申报设置3所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七)积极化解高校债务,防范高校财务风险。

近年来,我省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也面临高校建设债务压力和高校短期贷款财务风险等突出问题。全省公办高校银行贷款和工程欠款总额达到129.27亿元,校均负债2.87亿元,同时,高校短期贷款比重较大,财务风险凸现。为化解高校债务,维护高校稳定,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化解高校债务的工作: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年省政府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立工作小组集中精力抓”的工作机制,吴新雄省长、孙刚副省长主持召开了6次化解高校债务的专题会议,明确了化解高校债务的重大政策和具体措施,同时,采取“一校一策”的办法,逐校化解高校债务。二是增加高校投入。*年省财政厅新增1.08亿元,将全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拨款提高200元/年,同时,省财政厅安排15亿元,专项用于解决高校债务中的临时贷款和工程欠款,缓解了高校债务风险。三是积极推进土地置换和资源整合工作。目前我省公办高校计划实行老校区置换高校达10所,置换面积1221.81亩,预计可获得土地出让资金22.5亿元。同时,对不具备老校区置换条件的高校,鼓励通过寻求战略合作伙伴、举办独立学院、举办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科技开发和服务以及利用闲置资源等方式,整合各类资源,盘活现有资产,扩大收入来源。四是积极争取利用国家开发银行中长期政策性贷款,对高校短期商业性贷款进行置换,在贷款期限上实行“短改长”。五是加强高校管理,增收节支,勤俭办学,建设节约型学校。

(八)加强学校和机关财务管理,确保经费使用的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

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继续推进教育财务核算中心建设,全省超过80个县(市、区)成立了教育财务核算中心,同时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试行了预算编制制度,规范了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二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配合省财政厅分别印发了《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省教育厅财务工作考核评比暂行办法》,督促各高校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高校财务工作管理,规范财务行为,防范财务风险,增强勤俭办学意识,建设节约型学校,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分别印发了《关于加强厅机关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江西省省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和《关于省直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开支标准及有关经费管理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厅机关财务行为,加强了差旅费、会议费和公务接待费管理,保证了机关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和任务完成。

尽管取得了以上成绩,但也清醒认识到,我们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与教育事业发展仍不相适应。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不高,在当前全省各级各类教育呈现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投入不足仍是制约我省教育发展的“瓶颈”。二是学校财务管理亟需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中小学预算制度没有完全建立,铺张浪费现象在一些高校和地方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使有限的经费不能真正用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三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一些农村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场地、器械、附属设施无法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初中大班额现象严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影响。四是教育债务负担严重。我省高校债务约130亿元,普通高中债务约15亿元,“普九”债务约24亿元,对全省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2008年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深化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08年,对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同时参照公办补助标准,对民办义务教育中小学生个人进行补助;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小学达到500元,初中达到750元;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达到300元、初中达到500元;提高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单价标准,每平方米由300元提高到400元;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2008年新增安排1亿元,对边远地区教师发放特殊津贴,鼓励教师到条件艰苦的山区、库区、湖区等边远地区教学,并增加县(市、区)中小学教师津贴补贴专项补助3亿元,总量达到6亿元,帮助各地落实教师工资、津贴与公务员同标准、同时发放的政策。积极推进“普九”债务化解工作,2008年省财政新增2亿元,连同中央补助共7亿元,利用两年时间,实行“以奖代补”方式,基本化解“普九”债务。

(二)继续组织实施“民生工程”。一是为560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并对约20万名民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参照公办补助标准,对学生个人进行补助。二是为560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三是为34.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四是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万名。五是资助中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0万名。六是资助考入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6万名。七是完善普通高校国家奖学金制度,奖励特别优秀的大学生1364名。八是完善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制度,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2.3万名。九是完善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15.6万名。

(三)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坚持“奖贷助补减相结合,大中小学校全覆盖”原则,实现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各类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全覆盖。积极探索民办教育的助困政策,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认真做好利用国家公益金资助县镇和农村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机制、措施,推动各级政府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教育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确保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捐资教育,扩大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性教育需求,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五)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完善教育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教育经费使用全过程的监督、审计,切实提高教育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推行“阳光财务”,增强教育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认真研究并采取措施解决学校建设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防范学校财务风险。坚持勤俭办学,推进节约型学校建设。加强学校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

(六)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认真实施教育专项工程,完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全年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100万平方米,继续保持中小学校舍安全稳定。

(七)认真做好高校化解债务和土地置换工作。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消除和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确保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八)认真做好招生计划管理和院校设置工作。2008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增长幅度控制在5%左右。围绕加强高校内涵建设,积极推进院校设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