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卫生工作要点

时间:2022-07-24 02:51:22

妇幼卫生工作要点

我县2014年妇幼卫生工作以全面落实医改任务为主线,以目标任务为导向,以项目工作为抓手,以加强对基层业务指导和管理为工作重心,按照省政府制定下发的《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4年全市妇幼保健工作要点的通知》的要求,着力改善妇幼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提高我县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推进我县妇幼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工作目标

(一)健康指标。

1、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内;

2、以镇为单位孕产妇可避免死亡为0;

3、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内。

(二)工作及服务指标。

1、孕产妇早孕建册率≥95%;

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8%;

3、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95%;

4、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

5、产后及新生儿家庭访视率≥95%;

6、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95%;

7、高危体弱儿管理率>98%;

8、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率>95%;

9、待孕妇女叶酸补服率>95%;

10、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85%;

11、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0%;

12、新生儿听力筛查率≥70%;

13、妇女常见病应检率>80%;

14、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50%。

二、工作要点

(一)加强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管理。

全力做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降消”项目等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稳步推进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妇幼卫生项目。加强妇幼卫生管理核心队伍建设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促使各级人员明确职责,各尽其责,提高项目执行力。

(二)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质量。

1、开展“妇幼健康年”活动。以纪念《母婴保健法》颁布20周年为契机,开展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创建活动,打造群众满意的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开展妇幼健康服务技能竞赛活动,组织妇幼健康巡诊、巡讲,积极参与“服务百姓健康行动”相关活动,宣传优生优育和母婴健康知识。拓展业务范围,提升围产期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三大体系的服务能力,继续开展“母亲健康快车”活动,满足妇女儿童健康管理的需求,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2、强化产科质量管理,推进助产机构产科标准化建设。贯彻落实《省产科建设基本标准》、《省产科工作制度》、《关于加强产科安全十项规定》和市卫生局《关于加强产科管理的若干规定》,认真开展产科建设达标活动。完善产科服务质量监督评估制度,建立重点工作项目通报制度。实行产科重点问题的跟踪督导,规范产科服务,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

3、加强危重孕产妇管理、完善危重孕产妇、新生儿转诊救治网络建设,提高救治能力。健全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转诊各项核心制度,建立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危重症的首诊负责、区域会诊、区域急救协作制度,完善追踪随访制度以及死亡评审制度,明确转诊工作规范和流程,畅通急救绿色通道,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和疾病损伤。启动孕产妇危重症评审工作,及时发现并尽早干预,不断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和产科医疗救治能力,降低孕产妇危重症发生率。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能力。

继续加强妇幼保健人员“三基”训练,拓展方式,创新方法,通过临床进修、老师带教和岗位练兵等形式,多措并举提高技能和管理水平。坚持分级培训制度,扎实做好镇卫生院每月一次的培训工作,整合培训内容,突出重点,注重效果。继续开展“降消”项目临床进修,加强急危重症孕产妇和儿童救治能力的培训,大力开展新生儿复苏培训,努力降低剖官产率。加强基层妇女儿童常见病诊治、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我县产儿科综合服务能力。

(四)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

严格落实国家卫生部、教育部第76号令《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市、县卫生局关于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

(五)加强出生缺陷的综合防控,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方案》和《市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加强对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的管理,进一步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筛查机构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加强出生缺陷、不良妊娠的早期干预,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发生,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六)加强母婴保健服务市场监管,着力做好基础性工作。

严格落实中、省、市、县关于《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加强人员培训,做好新版出生医学证明使用管理工作,严格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监督管理,积极推进《出生医学证明》信息化建设工作。坚持开展母婴保健服务市场督导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进一步净化母婴保健服务市场。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县、镇、村工作职责和任务。镇卫生院要认真履行公共卫生项目工作主体责任,精心组织,措施有力,以项目工作为切入点,带动村卫生室规范开展目标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县医院要积极发挥“孕产妇急救中心”综合作用,切实做好危重孕产妇和儿童的救治;县妇幼保健院要认真履行技术指导中心及项目办职能,根据项目指标和技术要求,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实施动态化管理。县乡村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各司其职,互相协作,上下联动,共同促进,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规范开展工作,确保服务质量。

为目标人群提供全程、有效、便捷、规范的保健服务。要根据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和项目实施方案,优化工作流程,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对于延续项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对于调整较大的项目,要做好与既往工作的衔接和扩展,做好试点乡镇新生儿免费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和听力筛查工作,要加强各项目间的协调和整合,统筹资源开展工作。要抓住重点,改进弱点,突破难点,确保各个项目工作规范开展,做到不缺项、不漏项,真实可靠,努力实现工作质量好、群众满意度高的目标。

(三)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

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乡村保健人员与孕产妇和儿童联动机制,紧抓关键环节,提高高危孕产妇和儿童管理率。推行临床医疗与预防保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孕、产期一条龙,产、儿科一条龙,医疗、保健一条龙的“三条龙”服务体系,为保障母婴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建立分娩医院与保健机构的信息交换制度,实现临床与保健无缝衔接。坚持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认真做好项目监测和年报质控工作,加强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各单位要定期与同级民政、公安等有关部门交流信息,确保各项妇幼信息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

(四)继续开展示范镇创建活动,推动公共卫生服务良性发展。

继续开展公共卫生示范镇创建活动,巩固先进,提升中间,整改后进,以示范镇为样板,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推动镇卫生院共同进步。今年计划创建单位要周密安排、对照标准、因地制宜、措施具体的夯实创建任务,要在项目管理、服务内容、服务模式、绩效考核等方面有所创新,按期达标并通过检查验收。其它卫生院要早计划、早动手、有目的、有重点的做好各项工作,力争提前完成创建任务。

(五)开展健康教育,加大社会宣传。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使广大城乡居民掌握预防保健知识,知晓国家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服务内容、目的意义,提高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营造家庭知晓、人人参与、社会支持的良好氛围。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主动宣传妇幼保健知识,充分利用送医下乡、巡回医疗、上门服务的时机,积极开展健教指导、卫生咨询、保健服务,努力形成珍爱生命,从我做起的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城乡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六)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绩效考评。

切实落实妇幼保健及项目工作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细化考核标准,提升工作效率。各单位要各司其职,根据年度目标任务和项目要求,做好跟踪落实和监督管理。县项目办要开展好妇幼工作的业务指导,加大项目工作的监管力度,实行月督导、季考评、半年检查、年底总评制度。镇卫生院要开展经常性自我评估和整改,对村级的督导检查要有力度、有深度、有效果。各级项目管理单位要做好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工作,确保项目经费按劳分配、专款专用,确保全县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