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局作风建设工作要点3篇

时间:2022-05-29 10:04:48

城建局作风建设工作要点3篇

第一篇

2014年,全局作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九个一律”规定,以服务跨越发展为中心,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教育实践为手段,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进一步通过“零障碍”工程促进服务提质、执行提效、形象提升,为实现全局争先创优工作目标提供保障。

一、加强主题教育,紧扣工作实际,强化作风建设

1、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三个阶段,重点学习中央、省、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以及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切实改进作风,解决突出问题。引导和促进全局工作人员以过硬作风、良好形象赢得群众信任,养成崇尚法治、敬畏民意、规范用权、守正勤廉的良好作风。

2、加强完善作风制度建设和纪律约束。以学习政治理论、专业知识为重点,建立完善学习教育制度,增强全局工作人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以作风和效能建设为重点,修订完善决策议事、干部管理、经费开支、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等各类制度规定,促进作风建设的规范化、长效化。加强全局工作人员行为纪律约束,严格正风肃纪,教育引导全体人员时刻自我警醒、自我约束、自我克制。

二、以“零障碍”服务为核心,践行岗位责任制,扎实推进作风建设

3、牢固树立“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的理念,提高服务意识。继续推行阳光服务、微笑服务、规范服务、高效服务、廉洁服务。落实市作风办“起立迎送”服务规范,要求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问有答声。办件过程中做到:需要表格一次给清,咨询事项一次说清,要件齐备一次办清。及时修订不方便办事的制度,不断清除服务中的障碍。

4、按照“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式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服务监督自动化”要求,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全程协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同岗AB角等各项服务制度,对服务质量即时评价反馈,定期召开评议活动,以多种形式听取意见,改正问题。

5、完善协办流程。以提高办事效能为目标,以解决企业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为重点,打造协办中心覆盖范围齐全、要素配置科学、服务功能强大、运行机制优良的窗口形象。继续深化业务处室集中办公,各处室要把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派驻协办中心,坚持好培训、考评讲评制度。使全体工作人员始终保持最好的精神面貌,始终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工作时间无迟到,无早退,保持100%的在位率。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业务更改及时培训,做到业务熟悉无犹豫,无死角,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保证视频监控系统与局和市作风办监控平台联接畅通,实现对协办服务和办事现场的双重实时监控,确保工作人员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6、按要求推进网上办事全覆盖,继续坚持好“一站式”办结,实行“一表受理、一网运作、一次办结,一个窗口审批”。做到事先告知细致全面,询问事项耐心讲解,事情办理一处集中,让群众在一个窗口就能把该办的事情办好,能办的事办完。审查、简精一批办理事项,再造办事流程,最大限度把方便让给服务对象。设立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绿色通道窗口,同时在办事大厅和单位网站公示办事流程和服务承诺。

7、实施廉政实事工程。完善政风行风热线媒体联动机制,积极参与“声屏网报”四位一体的政风行风热线媒体联动,强化门户网站、领导电子信箱等咨询服务功能。

8、着力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约法三章”,落实作风建设“九个一律”规定,开展“四季清廉”行动。公平配置和集约使用办公用房。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范并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切实抓好“三公”经费、会议经费等预算管理,继续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

三、强化督查问责机制,保障政令畅通,确保作风建设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9、不断完善督查机制。严肃工作纪律,切实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完善以常规督查、专项督查、随机督查相结合的督查机制。每季度着重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常规督查;围绕“三重一大”中心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确保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加强对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监督。对群众投诉的问题,加大明查暗访力度,进行随机督查,本着改进提高为主、查办惩处为辅的原则,促进存在问题的整改。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严格检查执行作风建设各项规定,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市民满意度。

10、强化责任追究及处理结果运用。加大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问责力度,对群众投诉举报查实的,或在全市造成恶劣影响的,依据相关纪律严肃处理,该通报的通报,该曝光的曝光,处理结果将作为单位、科室年度考核和工作人员年度考核、轮岗、任用的重要依据。以反面典型为素材开展警示教育,促使全局工作人员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第二篇

2014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全国及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加快“两个率先”,建设美好统揽全局,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为重点,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全面落实“八项工程”,重点突破“三重一大”,加快构建和谐美好、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不断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实现城乡建设事业更加惠民、更加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2014年城乡建设工作主要目标:(1)各项重点工程完成节点计划。(2)启动约1000万M2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工作,定销房建设完成省下达任务(新开工2万套,基本竣工1.2万套)。(3)完成4000个自然村环境整治,打造40个市级重点村庄。(4)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5)省级示范区、政府投资项目和甲类公建全面实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6)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市区古彭杯优质工程率6%以上,省扬子杯优质工程数量12项以上,杜绝重大质量事故。(7)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伤亡人数严格控制在省、市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以内,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程度有进一步提升。(8)严格依法行政,强化行政监督,力争依法行政优秀单位。(9)信访维稳、零障碍服务、勤政廉政、勤俭节约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10)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切实解决“四风问题”。

(一)坚持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1.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全面加快“大”概念的城市化进程,抓好八大类258项城建重点工程的实施,突出抓好新城区、潘安湖景区、吕梁风景区等重点区域项目,外环路、和平路东延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小学、公园绿地、邻里中心等功能性民生项目的实施。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推动城市功能形象实现新提升。围绕十八届省运会的召开,加快建设奥体中心,同步推进昆仑大道、汉源大道、迎宾大道、环大龙湖“四条轴线”建设,确保以一流环境、一流形象迎接省运会在徐召开。

2.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按照相对集中、整体推进的原则,认真梳理重点改造区域和项目,科学合理安排全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的实施顺序,按照项目轻重缓急,循序渐进推进,切实提高项目的整体效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市区(含、)年内实施约1000万平方米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启动建设800万平方米安置房,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定销房建设任务。(分

3.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村庄环境整治进度,力争2014年完成全市80%村庄整治任务,其中要全面完成,、要完成95%以上,其余县市要完成75%以上。按照黄河故道沿线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力争完成沿线700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并加快建立健全以村庄保洁和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为核心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实现“即整即管”。在工作推进中,要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保持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村庄传统风貌,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要充分发挥村庄环境整治成果的延伸效应,将物质环境改善同乡村经济活力增加、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有机结合。加快12个重点中心镇建设整治任务,提升一批工业商贸强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生态宜居城镇的建设水平,吸引更多产业、人口和公共服务向小城镇集聚,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村发展。

(二)坚持转型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扶持和培育一批建筑产业现代化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快形成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与应用的产业链。以建筑产业现代化为抓手,一方面推动建筑品质提高,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更加舒适的成品住宅;另一方面,推动全市建筑业由传统粗放向集成创新、形态单一向结构优化、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消耗能源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引导建筑业调整产业结构,构建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比例合理的建筑业结构体系。加强二级以上大企业、特别是龙头骨干企业的培育。为建筑企业升级、做优、做强、做大提供服务,进一步提升我市建筑业总量和总体实力。加强外埠市场开拓,增进我市建筑企业与苏南、苏中地区优势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市企业大中型工程施工能力,扩大优势企业知名度。进一步推进银企、校企合作,逐步解决我市建筑企业的资金和人才瓶颈,促进全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

2.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加强绿色建筑推进力度,出台全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在政府投资项目、大型公共建筑、保障房建设和各类省级示范区的新建项目中率先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深入开展绿色建筑示范区创建和示范项目申报工作,加强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完善从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绿色建筑监管制度。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甲类公共建筑全面实施65%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严格执行省修订的标准。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公共建筑节能的运行监管,大力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完成市建筑能耗监管数据中心和30个试点的建设,完成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耗公示。抓好抗震防灾规划的实施,加强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抓好初步设计阶段抗震专项审查,把好抗震设防质量关。

(三)坚持规范发展,提升行业监管水平

1.落实“两场联动”,推动市场有序发展。深度整合建筑市场信用信息资源,对企业、建筑师、项目管理人员的业绩加大查核力度,实行网上核验制度,加强建筑市场信用量化考评,并与招投标评标联动。建立、完善建筑市场数字化服务监管平台,积极构建综合移动执法系统,形成多部门配合,社会企业参与的建设工程项目流程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加大外地进徐企业的管理力度,制定《市外地进徐施工企业管理办法》。加强全市建筑市场综合检查,形成常态化市场检查机制。加强主干道外立面监管,重点抓好3条省级示范路装修项目的全程跟踪管理。

2.完善监督手段,规范招投标行为。认真贯彻国务院《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省住建厅《关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贯彻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意见》和《关于严厉打击建设工程围标串标和转包违法分包行为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严厉打击规避招标、串通投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认真开展电子化招投标工作,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监管和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交易中心服务水平,建立评委履责情况监管平台,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管理。加强项目分析数据库的应用,快速、准确分析研究投标数据,确保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3.强化过程监管,严控工程质量。实行优质工程全过程创建,研究制定工程创优管理办法,对申报省、市优质工程金奖的项目,实行预申报制度,强化目标过程管理。集中开展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加大新建住宅工程,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监管力度,加强施工现场协调服务和巡查,强化对施工质量和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行为监管,督促各方责任主体和检测机构落实质量责任和措施。加大质量通病治理力度,重点治理渗漏、裂缝以及节能保温等影响使用功能的质量常见问题,减少住宅工程投诉率。加强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监管,积极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先进经验,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强对监理企业的动态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工程建设监理费管理办法,严格监理业务委托合同登记手续,开展监理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加大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加强对工程检测机构的动态监管,做好对检测机构的飞行检查和通报,将检查结果与信用等级评定挂钩。加大预拌混凝土行业监管力度,在市区混凝土企业率先推行“混凝土质量追踪和动态监管系统”。

4.规范开发企业行为,引导市场健康发展。严格房地产开发资质管理,对达不到资质等级要求的,依法降低资质等级或注销资质,对违法违规行为突出,或因企业原因引发重大投诉、上访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依法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诚信档案,开展企业信用评价等级评定,推行信用等级明示制度,加强市场执法、信访投诉、综合考核、项目监管与信用评价的联动,完善房地产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长效机制,弘扬“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兴业”的行业风气。

5.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确保施工和燃气供应安全。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制度,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提高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完善“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和发证管理,严把安全许可环节,加大持证上岗检查力度和无证上岗处罚力度。继续加大安全监督执法力度,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有效手段和基础性工作,认真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挂牌督办、责任追究等规定,推动隐患排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深入推进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工作,督促施工企业提高文明工地创建水平,继续推进绿色施工,引导建筑施工向绿色、低碳、节能、高效方向发展。强化燃气供应安全监管,创新监管手段,对市区燃气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施远程监控。

(四)坚持和谐发展,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1.坚持公开透明操作,有序推进房屋征收。严把政策补偿标准,实行依法征收,确保征收政策执行上的公平公正;加大阳光操作力度,坚持做到征收政策公开、办事程序公开、补偿标准公开和补偿结果公开,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房屋征收风险预警防控能力。结合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和三环路沿线整治等重点工程,强化重点区域房屋征收的组织管理,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2.全面推进简政放权,依法履行工作职能。在原有基础上,根据已下放权限的执行落实情况和高新区、泉山开发区的发展水平,待条件成熟后,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将适宜下放的权限,有步骤、分批次地予以下放。要精心制定方案、统筹有序推进,确保做到有序对接、各项工作正常平稳运转。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和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严格依法行政,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执法协作,与国土、规划、城管、公安等部门实现情况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联动机制,真正做到分责协作,齐抓共管,形成管理合力。

3.落实信访工作制度,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将“四项排查”作为维稳的一项基础工作长期抓好抓实,通过“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着力解决事关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信访专务员制度,及时妥善地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做到矛盾不积累、不上交、不激化、不推向社会。局领导每月接访、下访分别不少于1次,特殊情况每年不得少于20次。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做到指挥统一、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加强信访队伍建设,把责任心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信访专务员的岗位,切实提高信访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4.健全清欠工作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完善清欠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工“一卡通”实名制用工管理、工资定期支付、工资支付责任落实、施工企业劳动考勤及联动处置和信誉评价考核等制度,加强对农民工工资发放的管理,最大限度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和恶意讨薪行为的发生。继续做好农民工投诉的接访、处理工作,完善工作程序,提高处理效率,做好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隐患排查工作,尽量避免农民工进京赴省集访。

5.全面深化“零障碍”工程,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大力度简政放权、优化政务环境。集中清理现有行政审批事项,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推进网上办事全覆盖,努力打造办事审批事项最少、办事程序最简、办理时限最短、办事成本最低的一流政务环境。更大力度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梳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工程实施的针对性。认真查找服务理念、工作流程、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逐项整改、综合施策。认真总结“零障碍”工程好做法、好经验,把行之有效做法上升为制度。健全完善服务工作制度、考评制度和监督制度,形成“服务前有标准、服务中有监督、服务后有评价、服务过错失误有追究”的全程制约机制。

(五)坚持务实发展,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1.开展群众路线教育,聚焦工作作风转变。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以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为突破口,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认真落实活动方案,把活动总要求作为重要遵循,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把整风精神作为重要保障,着力在真查真改上下功夫;把领导带头作为重要方法,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把开门搞活动作为重要途径,有序组织群众参与;把制度建设作为重要措施,健全完善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之风,大力营造“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浓厚氛围,保持敢于争先的锐气、自我加压的勇气、团结拼搏的士气、跨越发展的豪气,促进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按照建设学习型机关的要求,主动向实践学,向书本学,提高干部的基本功和实际工作能力。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局党委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努力提高干部执行力,大力推进重点工作落实,确保政令畅通,步调一致。动员干部在工作中比干劲,亮责任、比作为,亮承诺、比贡献。在机关干部中大力倡导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倡导恪尽职守、勇于负责的敬业精神,立说立行、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团结合作、默契配合的团队精神,谦虚谨慎、心怀敬畏的慎独精神,奋发有为、把握关键、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

3.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围绕“三重一大”中心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创新方式,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深化治本抓源头,进一步完善防治腐败制度体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责任,对不正之风严惩重罚;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对违法违纪行为实行零容忍;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对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监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严格检查执行作风建设各项规定,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市民满意度;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善监督、能创新、懂经济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第三篇

一、坚持城乡统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是全力推进城建重点工程。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持续提升我市城市现代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抓好8大类255项城建重点工程的实施,完成投资576.7亿元。突出加快、融入主城区步伐,推动城市组团发展,彰显生态文明,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建设好城市生态环、生态圈、生态片区和生态廊道。加快公园绿地建设,重点抓好云龙湖5A级景区创建、泉山森林公园敞园、云龙山敞园二期、汉文化景区敞园等生态文明工程,让居民步行10分钟左右即可进入公园绿地健身休闲。强力推进潘安湖和云龙湖“两湖”集中开发,故黄河二次开发,全面优化市区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和城市品质,努力提高城乡生产、生活、生态水平。

二是大力实施新型城镇体系建设。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要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互补、集约发展。实施“1+3个100万”工程,促进各县(市)每年出让1000亩建设用地,每年征收100万M2土地、建设100万M2安置房、销售100万M2商品房,加快建成宜居宜业的中等城市。开展中心镇创建,完善乡镇分类考核机制,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农业强镇、商贸旅游名镇。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三是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完成黄河故道沿线、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城镇主要出入口2100余个村庄的整治,打造60个市级重点村庄,创建25个省级“三星级康居乡村”,高标准完成吕梁风景区范围内的村庄整治。准确把握整治重点和分类整治要求,确保整治村庄环境普遍改善,规划布点村庄公共服务水平同步提升。抓好长效管理,严格落实长效管理机制,认真开展“回头看”工作,积极巩固整治成果。将国家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与村庄环境整治有机结合,探索改善困难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与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相结合的路径。

四是着力推进各项代建工程。按照年度计划和各项目节点要求,围绕老项目的收尾及新项目开工,重点抓好列入“三重一大”的15项代建工程,完善前期手续及方案报批,工程招标及开工等工作,做到责任到人、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方法创新、确保工期。落实项目岗位责任,加大推行力度,更好地完成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建设要求。各项代建工程要坚持以“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保廉洁”为指导思想,以“安全零事故,争创优质奖”为目标,规范管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全面完成任务。

二、坚持以人为本,零距离解决民生问题

一是积极稳妥推进房屋征收。围绕实施320万M2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任务,又好又快推进房屋征收工作。主动深入一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认真开展风险评估,扎实做好房屋征收信息公开工作,加强拆除单位管理,强化工地扬尘控制,确保各项拆迁工作有序推进、按期完成。积极查处房屋征收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被征收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妥善化解纠纷矛盾。进一步完善房屋征收工作人员培训和信用档案制度。

二是突出抓好安置房建设。新开工棚改安置房总量不低于1万套,竣工量要超过1.2万套。加强质量、安全、施工环境等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尝试组建棚改工程质量义务监督员队伍,实行全天候监督,为打造优质精品工程奠定坚实基础。把安置房配套设施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做到配套设施建设与安置房工程本身同步规划、同期建设、同时交付使用,确保已竣工安置房能及时及早投入使用。

三是大力提高工程质量。落实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和省《质量监督实施细则》,加快推进监验分离。深入开展分户验收,确保住户通知率100%,积极推广聘请业主代表参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切实提高住宅工程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实行优质工程全过程创建,强化目标过程管理。加大质量通病治理力度,确保主要使用功能和环境质量,减少住宅工程投诉率。加强进场建筑材料及工程实体质量监管,重点整治伪劣建筑材料,杜绝不合格原材料入场。加强对监理企业的动态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监理企业依法、诚信、规范经营,规范现场监理秩序,提高工程监理质量。加强对检测机构和预拌混凝土及管桩企业的监管,通过信用等级考核,增强行业自我约束能力。加快工程造价计价标准修编,加强造价咨询市场监管,不断提高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是稳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危房改造工作,根据房屋现状采取重建和修缮加固的方式,力争帮助9000户以上的农村困难群众解决基本住房安全问题。要抓好统筹协调,优先安排纳入村庄环境整治名录内的村庄农户危房改造,将危房改造与村庄环境整治等建设有机衔接,提高政策效应和资金使用效益。

五是妥善解决突出信访问题。认真落实局维稳工作实施意见,将稳定风险排查作为一项基础工作长期抓好抓实,通过“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着力解决事关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信访专务员制度,及时妥善地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做到矛盾不积累、不上交、不激化、不推向社会。局领导每月接访、下访分别不少于1次,特殊情况每年不得少于20次。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做到指挥统一、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加强信访队伍建设,把责任心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信访专务员的岗位,切实提高信访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六是切实做好清欠维权工作。落实清欠工作长效机制,认真排查拖欠隐患,变被动清欠为主动防欠,竭力遏制恶性拖欠事件发生,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做好投诉接访、处理,完善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控制到市集访,避免农民工进京赴省集访,确保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的稳定。

七是持续推进零障碍工程。消除临时观念,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创新方式,加大力度,确保长效、持久、深入推进。在服务窗口开展“服务零门槛,质量零差错,群众零操心,行为零投诉,结果零争议”竞赛活动,积极创建“零障碍”工程“金牌服务岗”,构建方便群众办事的“零障碍”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优化审批流程,集中办事项目,完善监督评议、动态管理、责任追究措施,通过刚性制度和严格问责有效约束和推动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创新创优。

八是创新管理提高综治水平。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健全紧急事项报告程序,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突发事件。加大对“平安工地”、“平安拆迁”、“平安机关”工作的指导力度,抓出亮点,抓出成效,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

三、坚持多措并举,全面提高行业监管水平

一是加快推动建筑业发展转型升级。全市建筑业发展要尽快由量的扩张转移到做优做强上来,做好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构建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比例合理的建筑业结构体系。积极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经营特色明显的专业企业以及县乡建筑业发展。加强二级以上大企业、特别是龙头骨干企业的培育,为建筑企业升级、做大、做强、做优搞好服务,进一步提我市建筑业总量和总体实力。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建筑业发展的意见,抓好各项奖励措施的兑现。加强与苏南、苏中地区优势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大中型工程施工能力,提高优势企业在省外市场的知名度。2013年,建筑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实现总产值增长18%以上,增长速度要超过全省平均速度2个百分点以上。通过建筑业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建筑业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贡献率,农民从建筑业获得的收入比重保持在25%以上。

二是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各项政策,努力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调控,突出抓好企业管理、项目监管、市场监管,大力推进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建设。新开工保障房必须建成成品房,并按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规范开发企业经营行为,严格资质和信用评价管理,健全联动机制,引导开发企业诚信经营。积极做好8个示范项目的后期完善工作,努力实现创建“优秀住宅示范工程”零的突破。

三是全面加强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完善“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联动管理机制,健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实现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信用管理全面覆盖。建立和完善《市建筑市场检查实施细则》、《市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进一步加强现场检查,加大对建设单位、承包人和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将市场行为与市场准入、企业晋级、评先评优和招投标挂钩,严惩市场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外地进徐企业的管理,制定《市外地进徐施工企业管理办法》。网上核验企业、建筑师、项目管理人员业绩,凡未入“建筑市场企业信用库”的信息,在招投标时一律不予采信。

四是大力提高招投标监管水平。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严厉打击规避招标、串通投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认真开展电子化招投标工作,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监管和服务效率。做好“在徐投标企业信息库”的动态维护,营造公开、透明、诚信的交易环境。加强现场督导,努力提高县(市)、区交易中心的建设水平,不断满足招标投标各方主体对交易中心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的新要求。加强招标机构资格管理,依法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动态监管,严肃查处挂靠出让资格、泄密、弄虚作假、串通投标等违法行为。

五是深入推进建筑节能科研设计和抗震设防管理。严格落实建筑节能六项监管措施,加强薄弱地区监控,建筑节能工作要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绿色建筑和节能示范项目、可再生能源应用、节能公示、节能意识和教育培训、建筑能效测评、专项监督和验收、分项分类计量装置、“两书一合同”建筑节能相关内容的落实。推进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工作。推动各县(市)、区争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切实提高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和新建保障房全面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加强建设科技工作,做好各类科技项目管理。加强勘察设计市场和施工图审查监管,定期开展集中检查行动。抓好抗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把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质量关。

六是强化施工安全监管。完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一步理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追究,进一步加大工程安全监管力度,督促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安全责任的落实。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安全生产动态监管。深化安全专项整治,督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和实施,积极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强化重点环节监管,实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构建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监控预警体系。全面推动绿色施工管理和建筑工地生产标准化建设,责成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扬尘污染防治责任书》,有效防治工地扬尘,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七是规范燃气供热市场秩序。加强燃气项目建设管理,坚决打击未批先建,未验先营等违法行为。严格规范机动车加气站建设,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布局和批办机动车加气站的立项、建设。强化燃气行业安全和服务标准落实,积极指导、监督燃气企业提高安全、服务和内控水平。依托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加强燃气、供热管网安全管理,实现即时互动,督促企业及时抢修抢险,杜绝燃气供热安全事故发生。

四、践行十八大精神,着力推进党风廉政、行业作风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抓好十八大精神的宣教工作,认真学习十八大工作报告原文和新党章,深刻领会十八大的精神实质,做到准确、全面、形成声势,突出主题,导向正确,基调鲜明。不拘一格创新学习方式,推动学习活动扎实开展,努力提升学习效果。把贯彻十八大精神与城乡建设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紧抓有限时间,想办法、议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断提升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化水平。加强学习型机关创建,党组中心组年度理论学习12次以上,人均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或调研文章两篇以上,努力提高学习实效。

二是坚持不懈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要求,坚持简化接待,深入基层察实情、解难题,推进“三解三促”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杜绝走过场和形式主义。切实改进文风会风,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少发文、发短文,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减少纸质文件,提高办文、办会、办事效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优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督查督办,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使“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敢担当”成为全局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鲜明特质。

三是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法行政,重点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执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积极预防化解行政争议,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法扩大政务公开,做好政府信息工作,推进领导干部“晒权力”活动,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处罚案件审查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及时校勘、完善行政权力库,做好动态维护,保持权力库与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密切吻合。依法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配合做好市政府114号令后评估报告审核工作。积极推行阳光政务,做到各类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审批操作规范,确保办件质量优良率达到80%以上。

四是加强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引入培养专业人才,为其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舞台,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发展环境,使其有用武之地,专心谋事,为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选拔任用干部,严格德、能、勤、绩、廉全方位考量,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五是牢固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创建节约型机关,厉行勤俭节约,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坚决制止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急需的地方、用在改善民生最迫切的事情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围绕房地产开发、房屋征收、工程建设管理、企业资质和执业资格审批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落实防控措施,规范权力运行,促使领导干部“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习惯在法制的轨道上用权”,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十个方面腐败问题,不断开创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推进“三重一大”、建设美好提供有力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