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机关党总支工作要点3篇

时间:2022-03-26 10:20:01

科技局机关党总支工作要点3篇

第一篇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化思想理论建设

1、加强党的理论学习。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新《党章》的学习。通过学习领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习采取中心组理论学习、专题调研、上党课、学习研讨、知识竞赛等多种学习形式,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2、继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标准,积极开展落实“书记讲党课”、“机关大讲堂”、“推荐经典书目”、“经典天天读”等促学活动,构建合理的学习内容,坚持制度,强化督查,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推动党员干部树立自觉学习意识、端正学习态度,不断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向深入,切实提高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能力水平。

二、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夯实组织建设基础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开展“五好、五带头”活动为抓手,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为标准,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党支部创建活动为重点,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解决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完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体制机制,促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七一”前夕,局机关党总支将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认真做好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评比和表彰工作。

4、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教育活动,以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观念体现在工作岗位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加深广大党员干部对“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新跨越、进十强”总体要求的认识,增强“科技人”的使命感。

5、推进党建工作创新。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是机关党建工作的两大任务。今年机关党组织要围绕党建工作“两大任务”,积极探索如何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落实党建责任制、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等方面创新活动载体、推陈出新,努力形成党建工作创特色、树品牌的新局面。各党支部要按照党建责任目标考核要求,就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入的理论研讨,并至少推出2篇党建研究论文成果。

6、继续深化《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贯彻落实。今年将继续强化《条例》学习,做好《条例》学习培训工作,把贯彻执行《条例》作为强化组织建设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好,切实让广大党员熟悉《条例》,党务干部正确运用《条例》,为扎实推进创先争优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夯实思想和理论基础。

7、做好党员发展工作。重视党员“后备军”建设,加大力度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制定好党员发展计划,按照《党章》要求,严格发展标准和程序,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认真做好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

三、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促进机关作风建设

8、廉政文化教育。深入开展“保先”教育,营造廉政文化氛围,重点学习《廉政准则》,努力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质量,不断扩大廉政文化的影响。培养党员干部崇廉尚廉的人格,教育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树立良好的廉洁形象。

9、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落实反腐倡廉任务,重点抓好廉政风险点的防范工作。继续利用网络、板报、专题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工作有要求、行为有规范、考核有标准、处理有依据,进一步促进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廉洁从业,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强化党内监督工作同时,用制度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贯彻落实。积极开展市级“创建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建设,在我局获得市直单位“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抬高标杆,向实现市级“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建设目标作出努力。

10、推进党内民主与监督。各党支部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行党内监督制度,不断拓宽党内民主渠道,扩大党员对党内和单位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注重完善和落实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制度,建立党务登记和落实台帐制度,实行党务公开,转变工作作风转变,努力打造务实、高效、清廉的基层党组织。

四、加强群团工作的指导,建设和谐机关

落实党群共建要求,重视开展群团工作,积极发挥群团作用。一是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决贯彻落实《市科技局党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细则》,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拓宽与群众联系渠道,以定期召开座谈会和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听取群众呼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帮助广大职工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二是开展群众性的文明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文明礼仪教育等文明创建活动,营造文明氛围。三是活跃机关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参加上级机关及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发起的各项活动,更好地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扩大党建工作影响力,推进和谐机关建设。

第二篇

2014年科技创新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围绕“培育创新型产业、发展创新型经济”主线,突出“产业增长源、平台载体、企业主体、体制改革”四个重点,以爆发性增长源为重点,形成产业发展新增量,以创新小巨人为主体,培育自主创新生力军,以创新平台载体为依托,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形成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新支撑。

全力推进“8521”科技行动。未来三年内,培育语音技术及新兴文化、量子通信及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光伏及新能源、生物技术等八大爆发性增长源,大幅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重点争取新建大科学工程、新站区争取建成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技术创新工程院5个高端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中科智城,大幅提升区域创新服务能力;培育2000户行业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大幅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打造人才特区,引进和培育100名领军人才和1000名高端人才,大幅提升高端创新人才集聚能力。

主要目标:力争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20%,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100家,培育“创新小巨人”企业100家,新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检测中心等研发机构100家,孵化初创型科技企业100家,转化科技成果100项。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爆发性增长源

一是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围绕集成电路、智能制造、量子通信等产业,梳理八大爆发性增长源项目,分类推进,量身打造扶持政策,推进重大科技项目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调度。积极争取国家科技专项支持。积极申报建设国家公共安全产业集群。以承办2014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年会为契机,加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二是推进科技示范应用。力争推广“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总量突破8000辆。推广“十城万盏”LED路灯2万盏。推进滨湖政务信息网量子通信应用示范,智能语音产品在通讯、教育、公安、广电系统的应用。适时启动建设量子通信产业园、语音产业园、38所民品产业园。加快推进部级动漫产业基地、科技文化融合示范基地。三是促进农业和民生科技创新。发展生物产业,组建生物育种战略联盟,加强“繁育推一体化”科技攻关,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农业信息化示范建设,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业循环经济工程等,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计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强化“美好乡村”科技支撑;强化民生科技支撑,发展生态环保产业,重点推进巢湖蓝藻治理、餐厨废弃物处理等;发展健康产业,重点推进生物医药和转化医学;建设智慧城市,争取国家科技部“智慧城市”试点示范。

(二)抓企业创新能力

一是培育创新小巨人。制定出台《市创新小巨人实施方案》,继续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培育,注重分类引导,形成产业梯队,培育100户爆发性增长创新小巨人。二是加强企业创新研发平台建设。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深化合作关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设立研发机构,全年新增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检测中心等100家,争取20家进入国家和省级。实施100项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加速推进集成电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生物、农业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三是推进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继续培育50户以上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加大对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支持力度,鼓励专利应用和产业化。新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80个、高新技术产品100个。四是加快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业苗圃建设。支持各产业园区建设专业孵化器,实施科技型小微企业培育计划,完善从“创业苗圃-孵化-培育壮大”企业成长链支撑服务,新组建孵化器1-2家。全年入驻企业200家,毕业企业100家以上。

(三)抓创新平台载体

一是建设高端研发平台。积极推进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建设,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协助做好筹划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加快推进选址签约工作。帮助组建一批研发中心,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做好国家未来网大科学工程、中科院产业变革技术工程院规划建设等相关服务工作。加快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帮助研究院与企业、风投等对接,联合共建一批联合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引进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新选聘一批企业导师,新招录700名工程研究生,共建研发机构力争达到30个。二是推进示范区“一中心三基地”功能建设。完善工作机制、细化服务流程,积极引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进中部技术产权交易所建设,发挥成果展示中心、创新服务中心、科技创业苗圃服务功能,全年培育创业团队孵化50户苗圃企业。建设完善集成电路检测、电信云计算等一批公共服务中心。强化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网、“科技路路通”创新服务站等作用。三是继续推进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建设。强化目标考核,采取激励措施,推进实体化运作,强化企业合作共建,构建“先研院-十大研究院-企业研究院”平台载体体系,研发转化科技成果100项、孵化高科技企业5-10家。四是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推进中科智城规划建设,加速高新区国家创新示范核心区建设,支持新站区申报部级和省级高新区,推进各开发区、工业园区创新型园区建设。五是办好中国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及机器人、智能汽车大赛等。

(四)抓科技金融结合

一是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畅通科技企业融资服务渠道,启动建设科技企业征信系统。二是开展科技保险。鼓励企业投保关键研发设备险、专利险、小额贷款保证险和出口信用险等,自主创新资金对实际保费支出给予补贴。三是争取高新区列入“新三板扩容试点”。力争发行科技型企业集合信托计划、企业债券等,推动科技企业在各类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四是成立科技金融合作试点支行。积极引进浦发硅谷银行在设立分支机构。探索与银行联动建立贷款风险池,开展初创投资,建立科技企业信用制度。引导金融资金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科技计划。五是加强引导创业风险投资。发展产业背景专业投资基金,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向初创期科技中小企业投资。继续扩大股权质押、专利权质押、基金宝等金融创新产品规模。

(五)抓创新政策激励

一是抓好股权激励试点。扩大股权激励政策效应,辅导培训70家企业,完成试点20家以上,探索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激励机制。二是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强化创新人才基地、载体建设,新建10家院士、博士后工作站,集聚高端人才100人以上。积极做好等高端创业人才服务工作。三是进一步修订完善自主创新政策措施。继续加强政策设计和研究,积极探索有偿回收、滚动使用等资金支持方式,建立财政资金吸引全社会力量支持创新的政策机制。四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意见。五是强化知识产权政策。谋划制定《专利促进条例》,促进专利应用和管理,强化专利保护执法和维权援助。六是强化政策落实。继续抓好国家创新政策的落实,加大国家研发人员“五险一金”列入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8%税前扣除、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经费间接费用列支等新政策宣贯力度。

(六)抓科技体制改革

一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统计体系,加强跟踪考核,适时评估各项改革创新实施成效。二是继续推进职能转变。加快科技管理体制及科技资金使用等改革。强化政策研究和战略引导,下放事务性职能到科创中心,强化目标导向和绩效评估考核,按照“常年受理、集中办理、窗口兑现”的原则进行服务。三是优化对企业的跟踪服务。完善科技企业库、科技项目库和专家库,提升数据指标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加强科技指标的分析和应用。四是强化对县区科技工作组织协调和考核。把高新技术培育、发明专利授权、研发投入等主要指标作为目标考核硬指标。

第三篇

(一)推进产业创新发展。一是围绕芯片设计、超导、机器人等15个重点领域,开展深入调研,凝练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确立下一步先导产业发展目标和路径,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二是加快推进科技示范应用,全年分别在私人、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新能源轿车3000辆和2000辆以上,加快“十城万盏”、“金太阳”等示范工程应用。三是力争实施100项攻关研发项目,支持现有的科技攻关项目,形成一批优势技术和重大研发成果,建立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库,加强自主创新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调度。四是推进高新区国家创新型园区建设,支持各开发区、工业园区申报省级高新区,促进转型升级。加快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部级动漫产业基地、科技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一是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开展市级高企、创新型企业培育,新增知识产权企业培育,分类引导和培育企业,形成梯队,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100户以上。二是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一批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3-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一批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大力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平台,尤其是要针对我市汽车、家电、新能源等产业,以及集成电路、生物技术、科技文化等新兴产业,全年新增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检测中心等100家,开发500项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三是实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建设工程,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水平,注重提升专利质量、专利转化运用和企业专利保护,完成知识产权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培育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50家,强化专利技术产业化。四是加快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强化管理考核,新增1-2家专业技术孵化器,加强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扶持,重点扶持掌握核心技术、处于快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完善从创业孵化到发展壮大整个过程的服务功能,扩大在孵企业户数,全年毕业企业100家。

(三)完善成果转化体系。一是加快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物质科学技术中心建设步伐,推进体制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系,争取申获国家和省支持。引导高校院所与企业成果转化对接,围绕产业需求推进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新型产学研实体。推进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建设,强化组织运行机制,完善运行管理考核机制。鼓励高校院所进一步开放共享各类科技资源,鼓励更多企业使用资源,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创新链上下游的对接和整合,打通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的瓶颈。二是完善示范区“一中心三基地”功能建设,争取下半年对外开展服务,发挥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网、“科技路路通”创新服务站等作用,同时要积极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引进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积极筹建中部技术产权交易所,全面建成成果展示中心、创新服务中心、科技创业苗圃,支持高新区开展国家首批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三是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科技咨询等高技术服务业,建立科技中介机构协会,建设和完善“科技路路通”服务站,大力推进研发设计、咨询评估等机构建设,力争引进和培育各类中介服务机构50家以上。

(四)开展政策创新先行。一是细化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操作流程,出台配套实施方案,组建专家咨询组,帮助试点单位明晰产权、规范财务,重点推进中电科38所、循环院等科研院所改制,加快推进企业试点工作,全年试点30家以上。二是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引进,新建一批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全年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人100以上。三是强化与中关村的合作交流,拓展政策激励效应,推进重大科技专项经费管理改革试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试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等。四是完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继续加强政策设计和研究,积极探索有偿回收、滚动使用等资金支持方式。五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推进职能转变、科技管理体制及科技资金使用等改革。强化政策研究和战略引导,下放事务性职能到中介机构,强化目标导向和绩效评估考核。

(五)推进科技金融结合。一是探索偿还性资助、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金融资金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科技计划。鼓励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加大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推进科技企业上市融资。二是加强培育创业风险投资,探索初创型企业风险补偿基金,引导风险投资进入初创型企业,扩大股权质押、专利权质押、基金宝等金融创新产品规模。三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科技保险服务,建立自主创新首台产品风险分散机制,组织开展银行、风投、企业多方对接等金融专项活动。

(六)科技支撑农业和民生。一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建设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基地,推进环巢湖农业综合技术攻关。二是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继续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大院等专项行动,支持高校院所承担农技推广项目。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重点开展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与农超对接科技示范行动。三是积极推进民生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科技水平;推动蓝藻应急处理、综合治理和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实施。

(七)创新科技工作机制。一是修订《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加强跟踪考核,适时评估各项改革创新实施成效。二是建立自主创新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科技企业库、科技项目库和专家库,提升数据指标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加强统计指标的分析和应用,加强对企业的跟踪服务。三是加强对县区科技工作组织协调和考核,强化联动和综合推进体系建设。四是完善科技奖励工作机制。修订完善相关办法及实施细则,进一步提高奖励项目的质量。五是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品牌宣传,突出对自主创新典型经验、政策措施宣传,营造全社会创新发展良好氛围。六是主动把握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新机遇,积极争取上级国家科技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