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邓小平的群众路线思想

时间:2022-08-14 09:14:00

浅析邓小平的群众路线思想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与累积,又是现存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而文化反过来又能给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说,文化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性,文化也具有了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所无法比拟的感召力与生命力。

[关键词]先进文化科学发展观邓小平文化观

邓小平文化观,是指邓小平关于文化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文化观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先期属于思想的范畴,后来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历史时期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社会进步的灵魂。先进文化总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构建中国先进文化,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辉煌和鼎盛时期。邓小平同志在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上有着时代性和历史性的贡献。邓小平的文化观,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动力问题。高扬先进文化旗帜,建设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毋容置疑,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上,邓小平有着伟大贡献,并将载入我国文化史册。

一、邓小平文化观对构建中国先进文化有着时代性和历史性的贡献

第一,从国际背景分析。7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敏锐的目光观察世界,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时代特征和世界形势新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了新的判断。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又发生巨大变化,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局部地区冲突和战争接连不断,但是从总体上看,国际局势的基本走向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基于这一科学分析判断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我们党和邓小平顺应着时代潮流,领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使中国走向富强,在国际社会中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中国的前进与发展,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都带有时代性和历史性的定位意义。

第二,从国内背景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后,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在政治上坚持“左”的指导思想,以“阶级斗争为纲”,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在经济上沿袭“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虽然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人民付出的劳动同他们的收获极不相称,特别是“”时期把国民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给文化带来了几乎是毁灭性的破坏。在国家处于危急的关头,我们党领导人民一举粉碎“”,从而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国家、挽救了党,也结束了我国历史上的一场文化大浩劫。然而一系列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和国家命运等等的重大问题摆在党和国家面前。面对这些复杂问题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展了在各条战线上的拨乱反正工作,并开始把人们的思想从长期“左”的错误束缚中解放出来。在1978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党的思想路线重新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轨道,并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此我国真正实现当代文化范式的根本转变。这一根本转变标志着中国先进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邓小平文化观关于构建中国先进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文化观的核心。

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有着自身独特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他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遵循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一般规律,如继承性、开放性、借鉴性。他曾多次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脱离世界。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必须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对于外来文化,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也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对于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文化垃圾,决不能盲目地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另一方面,邓小平同志认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又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然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他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始终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抓住了这一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有了正确方向。同时,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必然带来人们精神生活的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个体的发展被置于广阔而多变的社会空间中,不但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而且生活内容更加丰富,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对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现形式也应丰富多样、生动活泼,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二,两手抓、两手都硬是邓小平文化观的方针。

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的论述包含很多思想内容。但邓小平同志强调次数最多的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两手抓,两个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这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的重要思想。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同志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文化观,深刻地反映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共生互进、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其实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就多次批评实际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强调“两只手都要硬”。1986年1月,他就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了又有什么意义呢?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地影响整个经济领域,继续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他曾严肃指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建设”。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不仅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发展文化的基本方针。

三,发展科教是邓小平文化观的重点。

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的“生产力也包括科学”的论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论。此后,他又多次强调:要重视科学,最终只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的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中也包含科学,在某种意义上,科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力,科学技术虽然只能渗透到实体因素中并加入生产过程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但它在生产系统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生产工具的改造、劳动对象的发现和改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都有积极的影响。一个国家要富强起来靠的是什么?邓小平认为靠的就是科技和教育。在他看来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因此,在科技方面,“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战略目标,且一定要打赢。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在国家局势和他本人处境十分艰难的时候,他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邓小平同志所指的抓科学,一方面是加速科技进步,依靠科技力量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他所指的抓教育,一方面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知识文化水平;另一方面是通过各类各级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从总体上说,我国人口平均文化程度是偏低的,这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缺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邓小平同志曾在1985年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出发点和目标都应该是社会主体——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素质要能适应并推进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发展科教的文化观,就是从根本上适应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邓小平文化观的重心放在发展科教上:一方面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教育发达、科学昌盛、文化繁荣既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的问题。三步走战略的其中一步是:到21世纪中叶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以,要教育公民成为“四有”公民。通过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项根本任务。

三、邓小平文化观对构建中国先进文化的现实战略意义

一,邓小平文化观奠定了培养接班人、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是靠一代人就可以完成的,是需要几代人继承、发展,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百年大业。邓小平从战略高度上出发,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明确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邓小平紧紧抓住要把当代青年培养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这个主旨,特别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他认为,未来无论是哪个层次、行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应该具有德才兼备,都应该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并愿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奉献才智的人,对他们一定要打好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引导青年从实际出发去思考国家的发展问题,弄清“中国现在干的究竟是什么事情”,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全局观,“要把是非讲清楚,要把利害讲清楚。是非是涉及我国根本利益的是非,利害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能不能达到本世纪目标和下个世纪目标的重大利害。这才是对青年的爱护,对青年的真诚引导”。

二,邓小平文化观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有力保证。

近二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们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把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规定为“三个必须”,即: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也是邓小平所始终坚持的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党全部工作的中心。邓小平曾尖锐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本质体现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德育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德育工作必须支持改革开放,为适应改革开放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新时期保证德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育只有紧密围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开展工作,才能保证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三,邓小平文化观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邓小平文化观是根据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把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即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通过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20世纪现代化进程已证实,现代化虽发源发展于西方,但现代化并不等于西化,中国的现代化要有中国特色,要根据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来规划中国的现代化步骤和设计中国的现代化内容,而非盲目地“拿来”。他指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改革开放必须从各国自己的条件出发,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过去我们中国照搬别人的,吃了很大苦头,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邓小平强调立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只有这样,才能振奋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在对待外来压力上,邓小平从不屈服,从“不信”邪,“至于说我们穷呀弱呀,我们历来不回避,但在非常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敢于正视现实,用弱小的力量去面对强大的力量。中国尽管穷和弱,但需要中国自己做的事情,中国是敢于面对现实的”。

总之,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扬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