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中长期规划

时间:2022-07-15 10:32:00

党员教育中长期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实现中卫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力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精神,结合全市党员队伍建设的实际,现就2006年-2010年全市党员教育工作作出如下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主题,突出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这个重点,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落实教育责任,确保教育效果,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党性强、能力优、本领高的党员队伍,为顺利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党员教育的基本内容

党员教育的基本内容有: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教育;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任务、国情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纪律和反腐倡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教育。

(二)党员教育的总体目标

通过教育培训,使95%的机关、事业单位党员能够按时完成党组织下达的任务,85%以上的农村中青年党员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产业发展中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95%以上的企业党员能够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具体来讲,党员教育要达到以下3个方面的目标:

1、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党性观念、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拒腐防变;严守党的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2、增强党员工作本领。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和自主创业、带领群众创业的能力。

3、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成为自觉学习的模范,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勇于创新、创造一流业绩的模范,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模范。

三、主要措施

(一)突出重点,精心制定符合实际的党员教育内容

1、突出政治理论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深入学习《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落实到党员教育培训内容中。

2、加强政策法规教育。要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党和国家重大工作部署进行,要注重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党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强化业务知识和技能教育。坚持实际、实用的原则,不断丰富和完善党员业务知识和技能教育内容体系。业务知识教育培训重点以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知识为主要内容,技能教育要围绕中卫实施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旅游特色化“四大”发展战略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

4、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八荣八耻”贯穿到党员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和荣辱观念,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遵从家庭美德,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改进方法,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的工作效果

1、抓好学习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和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的集中学习。引导党员利用业余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认真搞好自学。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和知识竞赛、交流学习成果、评选表彰学习标兵等方式,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每周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不少于1次,每年累积不少于12天,党员每人每年作学习笔记不少于2万字,撰写心得体会文章4篇以上,党员受教育面要达到100%;农村、社区、企业党组织平均每月组织党员集体学习不少于1次,每年累积不少于6天,有书写能力的党员每年作学习笔记不少于1万字,撰写心得体会文章2篇以上,党员每年受教育面达到85%以上。

2、加强社会实践锻炼。组织党员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开展各类“创先争优”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党员“评星定格”、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城乡党支部“手拉手”结对帮扶、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双争双创”和党员承诺服务等活动,为党员服务群众、加强党性锻炼搭建平台。同时,通过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下派机关干部到农村基层挂职等方式,有计划地组织年轻党员到基层锻炼,到艰苦地区、艰苦岗位锻炼。

3、严格组织生活。认真执行“”制度,强化党员的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各基层党支部要结合党员冬季轮训和每年一次的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党员“评星定格”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通过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严格处置不合格党员,达到教育党员、纯洁党员队伍的目的。

4、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从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党员。通过关心党员的生产生活情况,组织慰问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尽可能地帮助党员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组织党员开展经常性谈心活动,沟通思想,相互启发教育。经常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及时解决思想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融合资源,夯实党员教育工作的基础

1、加强党员教育队伍建设。进一步选好配齐市、县党校工作人员和基层党务工作者,充分发挥他们在党员教育中的骨干作用。按照素质较高、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的要求,建立由党校教师、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先进模范人物等组成的党员教育师资队伍,有计划地组织他们深入基层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市委党校每3年要对基层党委书记轮训一次;各县党校每3年要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党支部书记轮训一次。

2、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建设。要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编写的党员教育基本教材、专业知识读本和相关学习参考资料等统编教材作为党员学习教育的基本教材,同时紧贴实际编写具有中卫特色的培训教材以及其他适合不同教育培训对象特点的教材,大力开发案例教材、情景模拟教材、音像教材和多媒体教材,努力体现教育培训内容和教材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3、加强教育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县、镇(乡)、村四级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以市、县级党校为依托,充分利用各类培训机构、科技示范基地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建立党员教育基地。镇(乡)培训分校要逐步建成独立的远程教育网,有条件的村培训站可依托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建立远程教育接收站,不具备条件的村要配齐电化教育设备,保证农村党员教育培训需要。同时,要加强农村、企业、街道社区、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员活动场地建设,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阵地保证。

4、妥善解决教育经费。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党员教育经费。每年将党员教育经费列入市、县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本单位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予以保障。要积极拓宽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来源渠道,鼓励社会组织、企业资助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党员教育经费要向农村、街道社区和其他有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

四、组织领导

1、明确工作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党员教育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市、县党委对党员教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要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工作;各基层党委对党员教育工作负有指导责任,要负责做好对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工作的指导、督查工作;各基层党支部对开展党员教育工作负有直接责任,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执行落实上级党组织安排部署、具体计划,积极配合上级党组织的检查指导。

2、建立组织机构。市、县党委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纪检、宣传部门和党校等为成员单位的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联系会议,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了解掌握党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研究制定、组织实施党员教育的工作计划、政策措施,对党员教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进行经验交流。市、县组织部门负责做好联系会议的牵头工作,抓好各项工作机制的组织落实和党员教材的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党员教育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纪检机关负责抓好党的纪律和反腐倡廉教育;宣传部门负责理论教育、路线方针教育和形势教育的计划制定、组织辅导、教材编审及宣传先进典型等工作;市、县党校要与其他有关部门协作,负责做好师资力量培训和有关教材编写工作。

3、加强督查考核。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学习计划、中心组学习、学习考勤、读书笔记检查、学习情况通报、学习效果考评、集中轮训等制度,并对党员学习记录、教案、总结、发言记录、心得体会、研讨文章以及党员和领导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学习鉴定、成绩及奖罚情况等进行整理归档,分级建立档案。要经常对党员教育的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严格考核。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集体教育活动的党员,要给予严肃批评;长期不改的,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同时,要加强督促检查。对党员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党组织给予表彰,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党组织给予批评并限期整改。要总结和宣传党员教育的成功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健康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