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杜绝财经领域腐败现象讲话

时间:2022-09-29 09:10:00

预防和杜绝财经领域腐败现象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从财政角度谈一下如何加强单位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推动政府系统的廉政建设。

一、各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近年来,政府各部门和单位认真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加强单位财务管理,规范财政财务收支行为,自觉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财政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等制度规定,能够很好地遵守《会计法》、《预算法》等法规,财务管理基本上规范,但我们在具体的财政管理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在非税收入收缴方面。有的单位存在转移非税收入现象,利用开办具有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将应由本单位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移到新设的部门收取,并在其中乱支乱用,宁可多交税也要逃避财政监督。有的单位存在白条收款现象,培训费、捐赠款不纳入财务统一核算,形成“小金库”和账外账,或将暂收款、抵押金等以“个人折”存放,“公款私存”,并坐收坐支,白条抵库。有的单位存在非税收入上缴迟缓现象,滞留财政资金,利用滞留资金坐收坐支。此外,在农民建房办证中有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现象,部分中小学仍存在乱收费行为。

2、在单位财务支出方面。一是有的单位存在费用超标问题,单位汽车修理和用油费用过高,外地修理费数额过大,招待费支出大大超过了规定的支出额度。二是有的单位差旅费、通讯补助标准过高,实行费用包干的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支出没有标准。三是有的单位票据使用不规范,如招待费用开地税通用发票,办公用品开复印机维修中心收据,附件或收入票据不全等。还有的票据上单位名称有误,有的报销单填写不全,有的印鉴不全,有的有领导签字,无经手人签字。

3、在专项支出资金使用管理方面。一是有的单位存在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现象,用于单位弥补经费不足或其它开支。二是有的单位专项资金不实行单独核算,专项经费与经常性经费混合使用,形成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专项结余无法正确体现。

4、在政府采购方面。一是虽然近几年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就采购的范围和规模而言,还远远不够,部分部门和单位的大宗采购项目没有纳入政府采购范畴。二是有的单位对政府采购还存在抵触情绪,该实行政府采购的不实行,或化整为零,大批商品分批购买,逃避政府采购,规避财政监管。

二、规范部门收支行为

各单位的资金,从收入到支出进行全过程监管,严格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进行规范。

1、规范收入管理,强化非税收入征管

非税财政收入是我国政府财政收入重要形式和必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结构复杂、立法层次较低、征收主体多样等特点,管理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就地方财政收入管理情况来看,税收征管相对于非税财政收入而言,规范得多,因此非税收入成为当前规范财经管理秩序的重点和难点。结合的实际来看,非税收入一般包括:预算内非税财政收入,主要有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如各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出售、出租、转让等取得的收入、政府通路冠名权、广告权、政府举办的广播电视、机构占用国家无线频率取得的广告收入等)、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排污费等专项收入。预算外非税财政收入主要是根据收费审批权限,由国家和各级有关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制度外收入主要包括政府各部门的集资,经营服务纯收入,国有资产变价、租赁、抵押收入、主管部门向所属单位收取的管理费等。

我县非税财政收入管理的总体思想为:以地方公共财政建设为主线,以非税收入实现“三权归位”(即它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调控权归政府、管理权属于财政)为目标,以编制综合财政预算为核心,以非税财政收入“收缴分离”为依托,彻底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主要分四个层面对非税收入进行监管。

第一个层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所有非税财政收入都实行收支脱钩,应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要做到“取之合法、规模适当、收缴分离、纳入预算”,凡中央和省明确规定的收费要按率足额征收,已经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要坚决停止征收,防止乱收、滥罚及坐收坐支。从支出角度来看,实行收支脱钩,根据需要统筹安排。

第二个层面,实现征缴方式程序化、规范化。非税收入征管实行票款分离和罚缴分离,各执收单位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但有的单位部门存在两分离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甚至滞留资金,造成开票和交款不同行。

第三个层面,为进一步完善票款分离和罚缴分离工作,制定实施《待决算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各单位预收款、暂扣款、保证金、押金、课本费、服装费等待决算资金管理,由县收费管理局实行“专户核算,统一管理”。确实属于退付当事人的由收费局统一退付,属于财政性资金的非税收入由收费局统一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避免部门和单位利用往来资金形成“小金库”。

第四个层面,收费罚没票据实行季度审验制度,季度末对各单位所用收费、罚没票据进行审验,审验中将与各单位的实际上缴收入数相核对;收款票据实行月末审核制度,同时与各单位待决算资金上缴数核对;实行源头上控制,坚持以票管收,以票控罚,规范收费行为,制止乱收费、滥罚款,同时做到票款同行,防止资金滞留在部门和单位。

通过以上四个层面管理,实行集中支付单位收取的资金,应全部缴入收费局。由收费局将非税收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实现了所有的收入进一个“笼子”。通过票据源头和资金征缴两方面进行双重控制,遏制以往因非税财政收入管理失控而引发的铺张浪费及违法违纪行为。

2、规范支出管理,健全支出监控机制

一是集中支付卡住乱花钱。建立集中支付制度,是预算管理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说预算编制改革是解决钱的花向问题,那么集中支付改革解决的是花钱的方式问题。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是一种国际通行做法,要求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于财政国库单一账户(我县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体制改革已适应了这一做法)所有财政支出必须由财政国库(或集中支付中心)直接支付给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这能够使财政部门有计划调度资金,保障重点支出需要,减少了拨款环节,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确立了办事与花钱分离的制度,卡住了财务管理随意性的问题。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工作上升到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

我县对纳入集中支付的单位实行集中支付,部门核算,所有结算性资金纳入支付中心统一管理,取消了各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集中支付中心设立了统一的银行账户,各单位财政性资金统一在该账户下设立分类账户,集中管理,支出全部通过该账户进行核算。

集中支付中心拨款,内部实行会计与出纳、报销与稽核双分离制度,稽核员稽核、支付中心主任签字、出纳付款,会计记账。每一笔开支,在单位要经过“经手人—单位领导—报账员”三关,在集中支付中心要经过“稽核员—支付中心主任—会计”三关。支付中心按照财务制度审核和拨款,凡支出内容与预算不符者,不予支付;对预算单位每一笔支出的核销严格按规定审核,凡不符合开支政策、票据不规范的不予支付。集中支付中心成立两年来,拒付不合理资金506万元,这也从一方面说明,各单位在支出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支付中存在索取的票据不规范,费用超标,支出不合理,正常经费支出占用专款问题。

集中支付虽然强化了预算的监督和资金使用的控制,各单位合理的支出同样能得到保障,单位对资金管理仍负有重要职责。部门和单位不能认为,最终有财政把关,出了问题,财政兜底。支付中心审核批准支付业务,在资金拨付与使用上出现问题,部门应该承担第一责任,各部门和单位要对开支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负主要责任。

二是推进政府采购,加强对政府采购项目的监管。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必然选择,政府采购的公平透明,竞争原则是与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就是充分认识和利用国家作为财政资金“分配者”这一优势地位,使财政作为一个很大“消费者”进入市场,充分享受“上帝”的待遇,实现物有所值,达到节约资金、防止腐败的目标,可以说政府采购是政府与市场在支出管理领域最佳结合的重要体现,它将政府公共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以法定的方式方法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因而在公共财政管理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我县较早推行政府采购的原因。

自我县政府采购工作开展以来,对办公用品、公务用车、汽车的定点加油、集中供热和农业开发工程进行了政府采购,实行政府采购总金额为万元,节约资金万元。先后制定了《县政府采购工作规程》、《县政府采购供应商市场准入管理办法》,规范了政府采购程序和采购范围。各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和县政府的规定,严格执行大宗商品和进入河北省政府采购目录的商品,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严禁采取各种办法(如以整化零、可以采取一批次集中采购,还要分批次购买),逃避政府采购和规避财政监管的行为。

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采购规模和范围,探索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实行采购资金集中支付,建立政府采购结果公布制度,采购信息公告制度和统计分析制度,提高政府采购活动的透明度,以利于社会各界监督。同时,加大对政府采购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执行政府采购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是从严管理财政专项支出。专项支出是政府投资性支出中具有专门用途的部分,是预算安排和支出管理的重点及难点,过去在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着支出不够规范、监督管理缺位、资金使用效率偏低等问题。对此经过认真分析原因,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强化了专项支出管理,实施了项目管理办法,对各部门、各单位安排的财政专项资金,从安排到项目完工投入使用,进行全程管理监督和考核。

(1)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年我县成立了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负责对政府性投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由各类财政性资金全额投资、部分投资、或由财政部门融资的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并对其概、预、决(结)算进行审核,县政府相继下发了《县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投资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严格控制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问题的通知》。在此基础上,本着从源头入手全过程监控的宗旨,从四个方面对政府性投资项目进行评审管理,包括①项目开始前,进行论证分析,为政府投资决策提供依据:②项目开工之前,编制或审查标底,出具项目工程政府最高限价,从源头上合理客观控制工程造价;③项目施工期内,分阶段进行评审,作为工程拨付依据并参与大宗建材的选型定价,确保不超出概预算,维护采购的合规性;④工程竣工结算时,在标底不变的情况下,对产生的变更项目进行审核。截止年底,累计审核政府性投资项目工程项,涉及项目资金万元,审减节约资金万元,综合审减率%。通过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评价跟踪反馈,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全过程、全方位的投资评审工作格局。

但这些也是仅相对于财政本级预算安排的工程支出的监管,下一步,将扩大投资评审覆盖面,把部门和单位的专项工程支出纳入评审范围,置于财政评审的监督之下,未经评审的,财政将不予拨付资金。

(2)专项资金封闭运行,主要是专项资金完善报账制管理办法,重点加强对专项资金运行的监督管理,确保其按照批准用途专款专用,防止项目单位提前套取资金或因疏于管理出现浪费、挪用等行为。一方面对国债资金,政府重点支出资金使用与财务监管,实行财政部门与项目单位“共开账户、同留印鉴、资金封闭运行”的报账制管理模式,也就是说,项目单位的专户资金收支,必须由项目单位与财政共同签章才能办理,建立资金支出核准登记制度,每个项目分别设立了台账,对每笔资金审核支出项目单位均报送凭证复印件备查。同时对项目单位实行专人负责制。另一方面对农业开发资金、扶贫资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资金进一步完善报账制管理,设立资金专户,实行封闭运行。要求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提供充足的报账凭据。规定了严格的报账程序,明确了不予报账的具体情况,界定了财政部门项目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为规范和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夯实了基础。

3、规范部门和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一是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和重大经济业务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按照《预算法》、《会计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会计监督。二是单位全部财务收支都要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机关各科室不得单独设帐、独立核算。一切收入都要纳入单位财务管理,不得搞“帐外帐”,私设“小金库”。三是加强对部门和单位财务人员的管理,执行严格会计职业准入制度,单位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法定的任职资格和条件,没有会计证的人员必须从财务岗位上退出。执行严格会计人员注册登记制度、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会计年检制度,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四是财务岗位必须实行严格的内部牵制制度。会计岗位职责必须明确,职务必须独立,会计、出纳必须分离,印章和支票等必须分设分管。五是重大财务事项要集体决策,并有严密的审核、批准和执行程序。

通过强化非税收入管理、集中支付政策的执行、政府采购和专项支出的规范,各部门和单位从收入到支出的安排,从预算内到预算外资金,从票证到开支的合理合法,从购买服务到购买产品,单位所有的收支活动,花钱上的一举一动,都在财政监督之内,财政性资金出现在什么地方、哪个环节,财政监督就相应出现在这个地方、这个环节,就是要做到监督跟着资金走。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对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屡查屡犯的,要加重处罚,公开曝光,直至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在预防和杜绝财经领域的腐败的作用,为促进我县的经济发展,聚好财、理好财,推动全县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