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局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01 02:47:00

农机局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报告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调研,我对加快农机合作社建设、提升农机服务组织化水平有以下思考:

近年来随着全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群众对发展现代农业和使用现代农业机械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自20*年国家实行农机补贴以来,在补贴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全区农民购买、使用农机具的热情逐年高涨,五年间全区使用国家和本市农机补贴资金1643万元,年均递增23.5%,20*年6月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首批100个农机化示范区之一。今年全区使用国家和本市农机补贴资金620万元。五年的农机购置补贴,共补贴农机具2553台套,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了全区农机化装备水平。目前全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860台,与之配套的农机具4290台套,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1*.3万千瓦,百亩耕地拥有机械动力达到77.6千瓦。如何把这些机械有序地组织好、利用好,使其更有组织、更快捷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对此我们和区农机局一起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这种民间服务组织整合农机资源、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

一、农机服务组织及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目前全区农机服务组织大致分两个形式:

一是以户为主体的服务组织:①一般农机户:是*指拥有1-2台拖拉机及相应配套的农机具,农机固定资产在15万元以下,能够在满足自有农田作业需求的基础上,为周围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他们大多以提供单项作业服务为主,目前全区有一般农机户99*个,这些农机户拥有的农机是占全区总量的78.2%。②农机大户:是从一般农机户发展起来的专门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经营个体,他们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通过购买多种农业机械,雇佣专业技术人员,专门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耕、耙、播、收、运输等农机作业服务,其农机固定资产在15万元以上,目前我区共有这样的农机大户125户,这些农机大户拥有的农机具占全区总量的15.6%。

二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全区目前共有7个,分为两种类型:①农机户入股合营型:这类合作社以农机大户为主,吸纳多个农机专业户以劳力、技术、资金和农业机械等入股而形成。他们是学兵农机专业合作社、维春农机专业合作社、远拓农机专业合作社、孝联农机专业合作社、凤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如大良镇学兵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农机大户唐学兵为龙头,联合周边四个村的农机户,以农机具入股组建的股份制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农机固定资产达到232万元,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4台,联合收割机10台,秸秆还田机15台,播种机10台,旋耕机12台,激光平地机1台,“三夏”、“三秋”雇佣15名机手进行作业,年作业面积可达到2万亩以上,主要为周边乡镇提供粮食生产一条龙作业服务,年纯收入28万元。②村户联合型,是由村委会牵头,依托村集体原有服务队,将全体村民组织起来成立的股份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其中村集体以农机具、资金、房产等入股,村民以土地或自有农机具入股而形成。这种形式发挥了集体与个人两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区域化种植的实现,同时通过为村民在耕、种、收等几个主要环节上提供服务,增强了集体服务功能,改善了干群关系。如石各庄镇敖南村的德民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统一管理,将全村326户农民吸收为社员,实现了全村4000多亩土地作物品种的机械化作业统一管理。

这些农机服务组织活跃于田间地头,形成了农户生产经营离不开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服务既得到了农户的认可,又是新技术的使用者、传播者,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一是缓解了劳动力转移后的农业生产后顾之忧。随着全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和城区二三产业转移,这就对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新问题。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的开展扩大了我区农民使用农业机械进行作业的范围,使他们能够用较少的费用、时间和精力打理所承包的土地,有效解决了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矛盾。

二是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夏玉米免耕覆盖精量播种技术、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激光平地技术等,使先进农业技术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玉米收获机从无到有,近两年迅速增加,目前玉米收获机保有量155台,玉米机收水平达到25%,夏玉米免耕覆盖精量播种57.2万亩,机械化水平达95%,全区保护性耕作面积达25万亩,占粮耕地面积的40%。

三是扩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带动了农机流通和销售、农机维修和配件供应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农机户也取得较好的经济收入。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农机服务组织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区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发展,但总体来看,还处于软低层次,滞后了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其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在全区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中,个体经营的农机户较多,处于一种松散自发的状态,且多数农机具严重老化,难以按照农机化作业标准完成服务,这就造成了在作业过程中,作业质量参差不齐,农业的标准化生产难以实现。

二是作业服务领域有限。目前由于经营规模偏小,全区农机作业服务的领域仍局限在粮食作业的机械化生产上,缺乏向其他农作物生产上的扩展。根据20*年的抽样调查,100个农机户中,均为小麦和玉米的机耕、机播、机收等生产环节的服务,缺少向产后加工环节的延伸,而且大多数农机户只能开展单项作业服务。

三是运营管理水平还不高。由于我区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队伍中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真正懂经营,有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且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力度不足,因此,导致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组织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较低,经营效益难以提高。

三、几点建议

提升全区农机化服务的组织水平,是农民的需求,是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而提升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从体制上、机制上改变农业服务小而散服务能力不高的关键是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年7月国家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我们要依法推动和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加快发展。

1、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纳入到全区新农村建设内容中,各级领导要重视,乡镇政府有人抓,职能部门加强指导。

2、要切实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一是区财政要配套资金,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其购买和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装备水平,特别是要在农民亟需的设施农业机械方面,提高补贴比例。二是有关部门要开展农民购机小额贷款、贴息等业务,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三是要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用地上给予支持。

3、要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定各项作业标准,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依标作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