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局上半年工作汇报(市)

时间:2022-05-19 06:09:00

质监局上半年工作汇报(市)

政府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分解表第二-2项,关于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我局加大了培育发展名牌产品力度,引导和推动我市企业全力冲击中国名牌,进一步扩大苏州的中国名牌产品覆盖面。根据名牌产品评选条件,推荐申报了中国名牌企业32家。申报省质量奖17家,其中制造业类10家,农业类1家,服务业类6家;组织97家企业104产品申报国家免检,其中新增82家企业,86个产品。

分解表二-2项,持续深入开展创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活动。在五市二区均全部通过验收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市质量兴市工作台帐和质量兴市专题片的拍摄工作,撰写了全市质量兴市工作自评报告,已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和江苏省质监局,做好了大市迎接省级验收的各项准备,我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争创工作基本完成。同时,今年我局在巩固两年创建成果同时坚持把质量工作纳入到政府考核体系。年初召开质量工作会议,与各市区政府签名质量工作目标责任状;在全市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了成立了全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我市质量工作的指导。

分解表二-4项,鼓励支持企业培育品牌,争创名牌,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一是加快建立和申请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步伐。上半年共申报了32项分标委和工作组;关注正在公示的技术委员会(物流仓储设备、振动仪器设备、酚醛塑料),做好企业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申报了2项国家标准项目。二是推进优势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启动《针炙针》国际标准的制定,提交国标委和世针联国际标准草案;协助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制定“网络制造环境下数据交换”国际标准提案。三是加速标准化在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推进。全市申报了3项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3项高新技术标准化试点项目和2项自主创新标准化试点项目,目前省局批准了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昆山协孚人革制品集团有限公司的人造革)和高新技术标准化试点(常熟东南塑料公司氨基模塑料)各一项。苏州高新区部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四是继续抓好服务标准和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工作。上半年向省局申报了3项服务标准和6项服务标准化试点立项,11家试点企业,有5家企业通过了省级3A、4A级确认,累计通过确认18家。

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行动计划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分解表17项,新增部级品牌10-15个,省级名牌和著名商标共80只。我局加大了培育发展名牌产品力度,引导和推动我市企业全力冲击中国名牌,进一步扩大苏州的中国名牌产品覆盖面。根据名牌产品评选条件,推荐申报了中国名牌企业32家。

分解表29项,继续抓好食品市场、农资市场、建材市场专项整治。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了“28大类食品无证查处专项行动”,出动1145人次,检查28大类食品生产销售单位超过1000家,立案查处相关案件12起,主要涉及无证生产白酒和违规使用“QS”标识,责令8家生产销售单位进行整改;开展了针对农资产品执法打假,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场所244家,发放宣传资料超过2000份,查获假劣农资超过6吨,立案查处2起;开展了建设工程使用的钢材水泥专项以及食用油市场整顿、砼砌块(砖)行业专项行动等,目前正在进行中。

三、本单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围绕上级部门以及我局年初制定下发的工作目标任务,全市质监系统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标准化工作:上半年备案企业产品标准395项,全市共有工业企业39700家,产品数75156个,标覆率达98%;全市新增采标产品134项,累计采标产品达3995项;向省局申报38项省级农业地方标准,21项市级地方标准项目;累计承担农业国家标准制定项目10项,江苏省农业地方标准项目48项,制定苏州市级农业地方标准149项;积极推进服务标准化工作,对去年的5项试点和6项标准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征集并申报了3项省级服务地方标准和6项服务标准化试点立项。上半年征集并申报了32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项目,目前苏州承担了78项国家标准项目,有2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个分技术委员会、4个工作组落户苏州,另有3个正在公示阶段。

——计量工作:上半年全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受检率均达到95%以上,市局完成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约40815台件,完成各类计量仪器检/校约16余万台件;上半年全市对261家企业进行了计量管理体系的确认,其中合格确认218家,保证确认43家。

——质量监督工作:按照统计年度,上半年国家、省、市三级共抽样检查我市产品1625批,经检验合格1572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96.74%,同比提高2.26个百分点;产品质量指数99.4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5。上半年国家、省、市三级共抽样检查我市食品301批次,实物质量合格279批次,合格率92.69%。其中,抽检获证食品157批次,实物质量合格153批次,合格率97.45%。

——质量管理与认证工作:根据名牌产品评选条件,推荐申报了中国名牌企业32家。全市共组织250家企业贯彻ISO9000和ISO14000族标准,159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70张。

——两码一卡工作:1-6月份办理代码证书一万一千套,办理IC卡六百六十多张,按时办结率达到百分之百,完成五万多分电子档案上传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1-6月份全市共检验特种设备32832台,对1354家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现场监察,发出监察指令书335份,排查、治理隐患单位1935家,处理特种设备非法制造案件4起,非法安装案件1311起,非法使用案件868起,处理非法生产事故隐患起数为近5年以来最多。

——执法、打假工作:1-6月份,两级稽查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0608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场所7616家,发出稽查建议书以及责令整改通知书542份,受理投诉举报385起(办结345起),立案查处案件444起,货值金额15万元或销售额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件88起,移送司法机关案件5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商)品标值超过4756.8万元,取缔制假售假窝点12个。

第三部分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紧扣“发展”第一要义,在促进苏州又好又快发展上有新作为

一是围绕支持地方产业升级,深入推进名牌带动战略。认真制订、实施名牌培育计划,尤其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和服务业名牌的培育力度。加大对上争取,对下推动,抓住国家实施百千万名牌企业质量提升工程的机遇,推动培育我市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加强对名牌企业的管理、服务和指导,发挥名牌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名牌产品集群。今年确保争创中国名牌6-8个;培育30个江苏重点名牌产品;认定150个市名牌产品。市级以上名牌产品全年销售额、利税总额、出口创汇增幅分别高于全市工业经济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要充分发挥质监工作在支持地方产业做优做强方面的作用,针对产业状况,大力推进国家免检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省“双信”产品的培育工作,大力开展优质产品、优质食品生产基地和食品安全示范乡镇、示范园区创建活动,努力提升苏州的产品声誉和地区形象。

二是围绕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谋划对已立项的项目和已开展工作的技术委员会加大支持力度。联合市经贸委、科技局做好企业自主创新及有关科技成果的调查摸底工作,引导企业从创新之初即开始建立标准化运作理念,一旦条件成熟,及时组织申报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以优势技术领域和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对技术研发能力强、有可能制定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以及承担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的企业进行发掘和培育,指导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积极指导苏州高新区作好部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区域项目,培育一批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技术标准化试点企业,构建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体系和标准体系。按照国家局的部署,切实做好制订针灸针国际标准的有关指导和协调工作,加强对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汇报、沟通,共同推进国际标准制订项目。

三是围绕建设质量先进城市群,提升质量兴市活动内涵。进一步调动企业、公众参与质量、分享质量的积极性,不断加大质量宏观指导推动力度,围绕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竞争力不断增强、工程质量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五方面要求,推动全市质量品牌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和体制机制竞争力的增强,推动产业层次、国际竞争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推动发展与环境、富民之间的统筹,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苏州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把苏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质量先进城市群。下半年,要加强跟踪检查和考核奖惩,狠抓工作落实,精心准备迎评,确保全市整体高分通过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验收。

(二)贯彻“以人为本”核心要求,在保安全促和谐上有新作为

一是在确保生产领域食品安全上下功夫。强化供奥运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认真落实工作规范,严格执行驻厂监管工作流程,严格抓好全过程封闭生产和批批检验、留样各个环节工作。持续巩固专项整治工作成果,突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整治、监管,突出食品监管五个链条的完善巩固,突出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12个百分百的动态跟踪。提高食品企业出厂检验水平,出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验室评定及考核制度,加强对企业实验室人员的培训,规范实验室管理。严格后处理工作,对监督抽查不合格的生产企业,严格督促企业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复查合格方准恢复生产。建立健全企业质量档案和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对质量信用低劣的企业予以惩诫,对质量信用高的企业进行扶持和表彰。

二是在维护特种设备运行安全上下功夫。着力开展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对上半年申报有突出安全隐患的企业,通过联系确认,联合检验机构、当地安全办,开展隐患整治工作。借助基层安全监管机构力量,组织开展小锅炉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望亭地区无证液压升降平台集中整治,摸清情况,督促整改,对限期不改造、不拆除的,加大查处力度。进一步落实管理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信息化建设,督促各检验机构提高工作质量。继续开展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的宣传活动,做好电梯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宣传工作。

三是在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上下功夫。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和食品安全四级监管网络,确保市、县(区)、乡镇、村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工作机制落实。认真抓好监察员、协管员、监管员、企业管理员四支队伍,加强人员培训工作,确保指挥有力、行动迅速、信息畅通、各司其职。要善于调动基层监管力量来抓特种设备和食品安全,要积极将监管责任明确到基层、明确到个人。要着力规范巡查工作,建立相应制度,减少巡查安排的随意性,确保巡查任务的完成率。对巡查工作完成数量、完成质量严格考核、强化督查。要确保动态监管有效运行,完善动态监管模式,加强监管软件系统建设,保障数据更新及时有效,对企业巡查情况、整改情况、违法情况等信息,要及时录入动态监管软件,对问题严重的企业、整改不落实的企业,要实施预警干预。

四是在提升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上下功夫。要加大力度推进全市重点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做好标准复审、监督抽查、建立档案以及推进认证工作,在取缔产品制假制劣窝点上全力以赴,在关停无证生产加工企业上全力以赴,在规范生产加工行为上全力以赴,确保高质量完成集中整治任务。要将国家总局确定的涉及我市的重点整治区域(家具:相城;装饰材料:吴江;油漆涂料:苏州;汽车配件:苏州;服装:常熟)作为整治工作重点,明确整治目标,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任务,强化责任,建立区域监管长效工作机制。要突出抓部级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创建工作,按照“整治改进一批、扶持培植一批”的要求,全力推进上述重点整治区域以及产业集聚地争创部级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各市、区局必须确定一至两个争创项目,通过采取扎扎实实的整治措施,使其质量水平达到部级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的要求,积极向国家局推荐申报。要根据上级要求,提前启动下一阶段专项整治行动,做好絮用纤维制品、装饰材料、人造板等后5类重点产品专项整治行动。根据灾后重建的迫切需要,对钢材、水泥、电线电缆等新3类产品,实施集中专项整治。要在做好十类重点产品集中整治的同时,组织对家装、建材等合格率较低的产品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全市整体质量水平稳步提高。要加快建立执法打假长效监管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操行性强、职责明确、奖罚分明的责任考核、评价方法,深入落实打假工作责任制,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非法生产经营活动,深入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

五是在营造民生计量诚信环境上下功夫。加强计量执法监督,强化商品计量监管,为广大消费者创造良好购物计量环境。深入开展“诚信计量进市场、健康计量进医院、光明计量进镜店、服务计量进社区乡镇”的“四个走进”主题活动,确保今年活动覆盖面达40%。进一步做好强检计量器具的建档工作,确保完成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用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的建档工作。贯彻实施江苏省强制性地方标准《餐饮计量规范》,推进餐饮行业计量合格确认工作。全面加强市场计量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本辖区集贸市场的计量监管工作的日常检查,督促各市场主办者做好市场的计量管理工作,落实经营者的计量责任,按照“四统一”的要求,积极推行农贸市场计量器具的集中统一管理,严厉打击短斤少两的欺诈行为。

(三)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在推进节能减排上有新作为

按照省定目标,今年我市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很重。我们要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结构、技术、管理“三管齐下”,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一是推进能源计量工作。继续组织强制性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宣贯,加大对能源计量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力度。大力开展计量节能服务工程,对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加强技术指导,帮助全市433家年耗5000吨标煤用能单位加强对能源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达到《用能单位能源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的要求,建立健全计量管理体系,通过计量合格确认以上的计量管理体系确认,提高原材料、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继续开展能源计量管理创优活动,推广先进的能源计量工作模式和经验。开展水、店、煤、气使用大户计量仪器专项检查,保证计量准确。

二是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加大节能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原材料和能源,促进循环再生使用。推进苏州高新区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全面推开。加大源头把关力度。严把标准备案关,对企业制定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能耗产品标准不予受理备案,对企业标准中涉及原材料、能源、资源消耗的指标要降低指数。

三是强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严格限制高能耗、工艺装备落后的产品申报生产许可证,引导企业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工艺和装备。推行3C认证和产品能效标识管理,扩大节能产品认证范围,积极推广应用能效标识,加大实施能效标识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避免虚假宣传。

(四)掌握“统筹兼顾”根本方法,在形成工作特色上有新作为

一是统筹全市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占领检验检测制高点、打造优势技术服务平台,既是质监系统服务地方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自身发展后劲的迫切需要,必须统筹全系统资源,合理布局,科学定位,避免技术机构重复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集中力量在建设一批省级、部级质检(计量)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上实施跨越式发展。要加强调查研究,充分把握好地方产业特色的发展方向,打造一批部级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要紧密结合地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实际,确立错位发展的思维定位,编制好一批能充分体现苏州产业特色、具有一定水平的项目计划,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要切实加强系统内部联合协作,推动全系统检验检测资源共享,将地缘优势与项目优势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全系统的资源优势、形成合力,提升服务能力、增强竞争能力。要扎实推进技术把关关口前移,针对地方产业分布格局,大力推动技术机构进园区、进镇村,因地制宜设立工作机构,将检测关口前移,帮助企业把好原材料关,为检测能力不足的企业推出生产全程质量监控服务,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统筹利用质监业务资源。新时期质监系统承担的使命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面对日益增多的监管对象和监管内容,必须采取前瞻性措施,从业务条线分头作战的模式向共享资源、联合作战的模式转变。开发质监业务工作平台,整合标准、计量、认证认可等基础工作档案,有效嵌入质量监督、食品监管、特种设备监管、稽查打假等动态监管纪录,及时跟踪各级名牌企业、国家免检企业运行状况,支撑质量状况分析、质量预警和质量信用记录功能。各处室要认真梳理工作内容,筛选有效数据字段,全面排查摸底,形成工作档案,不允许出现影响全局的短板现象。全面落实监管措施,借鉴特种设备从设计到报废的全过程监管经验,把监管职责范围内的所有企业、所有产品、所有环节都纳入质量安全监管范围。

三是统筹推进重点工作。正确处理一般工作与重点工作的关系,坚持一般工作认真抓,重点工作着力抓,形成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善于从全局的角度来谋划重点、利用全系统的资源来推进重点,确保取得实在成效。加强对奥运安全保障工作的统筹,倾全系统之力狠抓供奥食品、涉奥食品安全,确保奥运期间苏州食品与特种设备安全,强化全系统维护稳定工作。加强对四川灾区重建对口支援工作的统筹,积极承担上级安排的任务,着力加强抗震救灾用品的质量监管,开辟绿色通道,坚持特事特办,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救灾物资和灾后重建物资质量安全。加强对重点产品集中整治工作的统筹,确保质量、标准化、监督、稽查各条线衔接运转流畅、配合密切。加强对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的统筹,借助名牌评选、免检申报、认证认可、食品申证等业务工作的开展,加大向企业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企业入网率和赋码上市率。加强对缺陷产品召回体系、应急管理体系、质量诚信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统筹,确保工作到边到位。加强对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统筹,将服务标准化推进工作与服务名牌培育工作有机结合。加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统筹,在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品牌化上出实招,在建立覆盖农村基层的执法打假责任制上出实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