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融入成果导向教育的策略

时间:2022-10-09 11:29:02

高中地理教学融入成果导向教育的策略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就是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适应社会发展以及终生发展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等。以上述学习成果作为导向的重要理念,同时也是当前教育领域中重要教育理念,就此本文将浅析成果导向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高中地理;地理教学

为更好地迎合新课程要求,提高教学质量、重视人才培养,就需要对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应用成果导向教育能够为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教学理念和改革方式,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本文就成果导向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内涵

成果导向教育要求学校和教师明确学习成果,与多元化、个性化学习要求共同配合,以此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完成自我挑战,然后再对成果进行反馈,以此对原有课程设计和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对成果导向教育的内容进行解析,能看出其核心要素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人人都能够获取成功,简单来说就是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来获取成功,基于成功学习的基础上能够促进更为成功的学习和发展。第二,提出个性化学习评定模式,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通过采取个性化的方式来进行等级评定,适时开展学习评定,通过评定来获取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便于教师及时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第三,提出精熟的价值理念,在进行实际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以学生可以精熟所学知识作为基本前提,不需要对学生基础进行区别,只要为所有学生提供合适、充足的学习机会,学生都会获取相应的学习成果。第四,提出绩效责任,要求学校比学生更注重对学习成效进行负责,并对此制订具体的评价和改进依据。第五,提出能力本位,简单来讲就是教育应为学生提供可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适应能力,学校所做出的教育目标中,应将具体培养的核心能力列出来,并明确各项核心能力的要求,并对应具体课程。

二、成果导向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一)解析成果实现需求,设定教学目标

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下,明确学习成果是整个教育的首要工作,针对高中地理学科,确定学生经过对该门学科学习后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及目标,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和计划奠定坚实基础。在当前大力实行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全面贯彻针对地理教育提出各项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切实将国家、社会对该门学科教学提出的各项要求体现出来。与此同时,新课标中迎合现代化教育发展、反映当代学生发展需要所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内容,也是定义高中地理学习成果的一项重要教学纲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实践活动中,需要将所学地理理论知识作为重要载体,另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也是当前学生终生学习需要具备的能力。基于此,明确高中地理学习成果需要综合核心素养、理论知识、综合能力等共同构成。在设定地理课堂学习成果时,应该根据教材要求以及课程成果要求来确定。从本质上来讲,学习成果的目的在于描述当前学生在进行预期学习时的各项学习行为,无需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操作,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可根据学习成果和当前的学习内容及方法,制订具有操作实施性的教学目标,以此作为引导帮助学生达成地理这门学科的相关学习成果。例如,在进行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貌》一课的教学时,根据学习成果和教材内容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确定学习成果。第一,加强学生对地理区域的认知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思维和人地协调价值观等;第二,学习形成喀斯特地貌的重要条件以及当前我国境内主要地貌;第三,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合作探究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结合上述预期学习成果制订教学目标,具体如下。第一,借助中国地图作为教学工具,以西南地区为例描述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第二,分析该地区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具体条件;第三,以小组的形式,组内成员共同合作借助卫星地图等工具,从中识别喀斯特地貌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特征等;第四,阅读有关喀斯特地貌的资料信息,探索有关地貌与人类活动存在的关联性,从中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

(二)根据教学目标,制订教学实施计划

基于上述对学习成果的定义基础上,还要结合所学知识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以此为学生获取学习成果起到推动作用。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应结合本节课所讲的知识,选择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媒体,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以此构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标准和评价体系。同时,基于成果导向开展教学活动,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教学目标的引导,对教学组织实施计划进行设计,使教学计划能与教学目标相适应,能为教学成果的实现服务。在实际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正向实施之前所设计的教学计划,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获取预期学习成果。例如,在进行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貌》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可采取多媒体演示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合作探究等作为教学方法,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可将其与板书两者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对于评价体系这部分的设计,可根据新课标中针对高中地理学科提出的核心素养教育要求进行相应的划分,以此构建一套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将本次教学所学知识的预期学习成果以及目标展示给学生,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与获取学习成果两者的关联性,在课堂中教师不要局限在之前所设计教学计划框架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来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保证学生达成学习成果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评价地理学习成果,改革教学活动

按照成果导向的指引对高中地理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客观的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当前地理教学的优缺点,利用评价结果促进地理教学的全面改革和系统创新,展现成果导向的价值,促进地理教学的科学发展。首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进行实际学习成果评价的过程中,应始终将客观性、科学性以及发展性作为评价中的基本原则。简单来讲,就是始终按照实事求是的评价态度,科学应用成果评价方法对高中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成果开展评价活动,在实际评价中,一方面要注重学生所获取学习成果情况;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情况。例如,在对《地貌》这堂课进行学习成果评价时,要想保证最终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不得以学习时间、试错次数等作为评价学习成果的指标,同时教师也不能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次错误就给予否定评价结果,应从整体上分析学生所获取的学习成果进行相对客观的教学评价。其次,利用成果改革教学活动。在整个成果导向教育中,利用学习成果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在完成本节课地理课程教学学习后,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向教师或者其他同学请教学习不足或者存疑的部分,完善自身的学习成果,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学习中;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后,还应该对教学过程和评价结果进行回顾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旨在通过反思能够在下一次教学中进行优化调整,对于教学中学生针对所学知识所提的共性问题,教师可在地理课堂中回答学生的疑问,对于一些比较个性的问题,教师可采取课后辅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例如,完成高中地理《地貌》一课的教学后,如果课后学生对所学知识还存在一些疑问之处,可向地理教师请教,也可与其他同学之间对疑问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分析,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取相应的学习成果,会从中意识到地貌是地球不断演化所形成的结果,人类在参与各项活动时,会依托其所处地貌形态分布情况来进行。如果学生想更加深入地了解有关地貌的知识,可在课外活动中采取自主学习等方式来进行学习。教师在完成教学后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在反思过程中找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可在下堂课中进行答疑,寻求更为科学合理教学模式为学生获取学习成果提供有力支持。

三、开展成果导向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高中地理教师在应用成果导向教育开展实际教学活动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成果导向教育内涵和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掌握和了解,这对成果导向教学的实施成效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可通过参与相关教育培训、讲座等进行学习成果导向教育,从中深切了解成果导向教育的概念,为教师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提供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由此可见,要想从根本上保证成果导向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效果,其根本就在于转变教师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在进行学习成果定义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根据学习成果制订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这对于学生而言整个学习过程没有意义。在获取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要求教师根据教学需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灵活提问的机会。基于此,能够明显看出,成果导向教育对于教师专业方面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还要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因此教师不仅仅需要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充实自己,学校也应为教师提供提升其教学能力的进修机会。

(二)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学生个体之间不论是在学习风格上还是在学习能力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特征,因此没有百分百适合所有学生采用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所讲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因教材知识以及教学时间在其中的约束性,也就无法保证每堂课都能做到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采取侧重的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进行《地貌》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正式开展教学前要求学生完成教师所提出的学习任务,学生可通过网络、图书等多种方式来进行,然后再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做汇报,以此起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作用。

(三)发挥学习成果的作用

在获取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应从思想上深切意识到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获取相应的学习成果,而不是以往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主体,而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到引导、协助的作用,最终帮助学生获取学习成果。例如,在进行《地貌》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卫星地图等一些现代化技术进行相应的学习后,应将课堂主体转移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应用卫星地图分析喀斯特地貌等相关信息和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可根据各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而不是整节课都由教师传授知识,也不能因获取学习成果,而将上述合作、实践等学习过程流于表面形式。

(四)反思教学评价结果

对于学习成果的使用阶段,要求教师全面反思整个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评价结果,以此在下次教学时能够改进不足之处,不断优化成果导向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发展,以及满足当前时代社会背景下的需要。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时代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作为教育系统中各项教育要素也应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教师也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同时这也是切实将成果导向教育的优势充分发挥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关键所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来看,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初始探究阶段,但通过成果导向教育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证明,这种教育理念能够为推动高中地理学科的深化改革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本文通过对成果导向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旨在能够为相关教学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陆梦婷,赵清,韩林.成果导向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地理教学,2022(7):27—31.

[2]姜洪进.新课程教育下高中地理的课堂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0):12.

[3]李锦.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优化高中地理教学开展[J].新课程,2021(6):187.

[4]许树辉,李玉钧,陈炎林.新课标高中人文地理概念解析的思维导向——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为例[J].地理教育,2020(9):4—7.

[5]叶妮.核心素养导向下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以区域知识方面内容教学为例[J].语文课内外,2020(7):243.

作者:刘特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