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苜蓿草现状及发展措施

时间:2022-09-14 10:47:37

种植苜蓿草现状及发展措施

摘要:扎囊县是山南市农牧业发展较好的县区之一,畜牧业是扎囊县经济的优势支柱产业,但是扎囊县的畜牧业主要依赖天然草原放牧,具有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草畜矛盾突出,季节不平衡问题严重,而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所下降。尤其近十年之前,天然草场超载、荒化程度逐步增加,致使我县乃至全区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带来严重威胁,草畜矛盾逐步突出,草场“三化”日渐严重。有效保护扎囊县草原生态平衡等方面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扎囊县;苜蓿草;种植;生产;发展

可饲用苜蓿草是家畜最主要的饲料来源,是扎囊县广大饲养户深受喜爱的饲草料之一,也是草食家畜植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具有保护环境、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天然草场等作用[1]。扎囊县从2009年开始相继实施了“紫花苜蓿”为品种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工程人工种草建设项目,累计完成种植苜蓿草40.4km2,经过近几年努力实施种植苜蓿草,当地畜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扎囊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也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就浅谈扎囊县种植苜蓿草现状与发展生产措施谈几点体会和建议。

1自然资源现状

扎囊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冈底斯山脉南侧、位于东经90°03'~90°38'、北纬28°27'~29°34'之间,平均海拔3620m,东于乃东县毗邻,西于贡嘎县接壤,南有浪卡子、措美、琼结环绕,北有达孜、墨竹贡嘎县和拉萨市城关区相连,南北长75km、东西宽43km,总面积2173km2。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业并举的农业生产大县,全县总面积2173km2,耕地面积62.8km2,森林面积918.27km2,森林覆盖率38.28%。扎囊县属高原温凉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风气温回升慢,夏季温暖,年平均气温8.25℃,最热月(六月)平均气温15.85℃,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5℃。全年≥0℃、积温为3098℃,≥10℃、积温2287.9℃,无霜期138d左右,日照充足,幅射强,年日照时数为3092.3h,年降水量419.7mm,多集中在7月~8月;蒸发量为2599.0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6.7倍,全年风向频率以西北风为主,其次为北风,年均风速2.9m/s,大风主要集中在2月~4月,最大风速3.45m/s~4.15m/s,全年大风日数46d~73d,多者高达110d。土壤类型主要有: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草原土、亚高山草原土、潮土、新积土、风砂土、石质土和粗骨土。一般土质较质地较适中,耕性和适种性较好,腐殖质含量高,但由于气温低,冻土期较长,土壤有机质难于分解,故土壤中的有效养分较低[2]。植被按中国植被区划属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植被类型主要有灌丛、草原和草甸。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马铃薯等。据上述综合分析,充足的水、光、热资源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具备了苜蓿草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但是由于部分土地机质含量较低,属重沙土,常有洪涝灾害发生,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等逐年增多,需要采取部分区域中低产田改造等多种综合措施[3]。

2苜蓿草种植情况

扎囊县自2009年以来累计实施苜蓿草种植40.4km2,累计投资4967.9万元,均为国家扶持投资。其中:“十一五”末期和“十二五”期间累计种植苜蓿草20km2,累计投资1667.9万元;“十三五”期间实施苜蓿草种植面积达20.4km2,累计投资3300万元。2009年至今累计种植40.4km2苜蓿草中主要包括集中连片苜蓿草基地和农户房前屋后种植苜蓿草地,其中: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20.13km2、农户房前屋后种植面积达20.27km2。

3苜蓿草种植意义

3.1提供丰富的优质苜蓿草

据十多年调查结果表明,扎囊县种植苜蓿草平均鲜草产量900kg/667m2,管理较好的产量可达1500kg/667m2,与天然草地产草量相比,大大的提高了牧草产量,为畜牧业提供丰富优质的饲草饲料,有效的解决了养殖饲草供给不足及短缺问题,既缓解了天然草原的压力,又提高饲养牲畜质量和抗灾能力。见表1。

3.2防风固沙,增强土壤肥力

大面积的实施苜蓿草种植,可以有效降低风对土壤的侵蚀,其原理是苜蓿草的茎叶可以增加阻力和摩擦力,分散风的方向,降低风力,减少沙尘的形成,从而固定了土壤[4]。苜蓿草枝叶的掉落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物含量,而这些有机物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之后,能够与土壤结合形成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空气含量和改善土壤肥力。据多年种植苜蓿草的实践证明,一块土地连续种植3年苜蓿,含氮量增加,土地蓄水量也能够大幅度提升,而草灌结合更能够发挥出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结果的效果。

3.3改善环境、净化空气

一般由于苜蓿草植物叶面积大,达到了净化空气的能力,具有吸收和滞留空气中污染物质和尘埃的作用。而植物在生长时,能截取太阳能,通过叶绿素,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向空气中释放大量氧气[5]。多年生苜蓿草具有抗二氧化硫污染的能力,草地还可以降低风速、增加湿润空气停留时间、吸附尘埃、分解有毒气体、减缓噪音污染等作用。

3.4推动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据近几年的趋势表明实施苜蓿草种植建设作为草地畜牧业的基础产业,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粮、经、饲比例合理化,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可以有效调节饲草供应季节性不均衡现象,将有效推动扎囊县畜牧业向规模化、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促进扎囊县畜牧业经济更好发展,使广大农牧民畜牧业经济收入明显增加、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

4苜蓿草种植的实效

4.1实施紫花苜蓿种植项目

资源开发与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对改善环境有利,通过种植大面积紫花苜蓿,有助于退化草地的自然恢复,有效控制了辖区内水土流失、涵养水资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草地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功能[6]。同时通过种草养畜相结合,大力开展牲畜改良以及短期育肥技术,对控制牲畜总量,不断提高生产性能,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品质,缓解草畜矛盾,实现维持高产、持续发展的畜牧业生产体系和生态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4.2种植紫花苜蓿后可生产的饲草料

有效缓解全县天然草地的载畜压力。种植苜蓿草后可增加饲鲜草产量,平均产1000kg/667m2,总产量达到6060万kg,直接产出效益达到4848余万元(2009年以来累计),同时提高了当地牲畜冬季抗灾能力,消减了因饲草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种植苜蓿草后实现了草地可持续利用,可有效保护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4.3通过种植苜蓿草已进一步转变当地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观念

对广泛存在靠天养畜、只索取不投入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得到极大改观,从而有利于广大农民摆脱贫困,可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宽增收渠道,同时还从环境、就业、经济等各方面营造区域发展有利条件,生态环境以及农民生存环境恶化问题得到逐年改善,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局势的稳定。

5存在问题及发展措施

5.1种植意义认识不足,有待加强管理措施

虽然我县大部门农牧民群众对苜蓿草种植养畜有了一定认识并深受喜爱,但部分群众受传统思想影响,仍然缺乏种草养畜意识,苜蓿草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低。有些农户认为苜蓿草种植以后中期只管灌溉一次、最后能收成高产草的想法,由于群众的苜蓿草种植技术及文化水平程度不同等原因,对苜蓿草地块选择、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不同,直接影响苜蓿产草量和草质[7]。因此,农业主管部门应采取专技人员下村入田技术指导方式,提高群众对苜蓿草种植田间管理的水平。

5.2加强广泛宣传力度,转变群众思想观念

通过采取种草理论知识宣传和实践取得效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周边饲草基地种草成功案例宣传和邀请专技人员在现场指导讲解的有效途径,广泛宣传苜蓿草在我县推广发展、养畜增收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让广大农民逐渐提高种植苜蓿草养畜增收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让群众彻底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约束,让群众种草养畜生产模式稳步推向科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模式。

5.3增加科技投入力度,完善推广服务体系

苜蓿草种植推广技术具备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大力实施苜蓿草为主的人工种草项目,所需经费应国家投资为主,地方配套资金为辅,争取多方资金筹措,逐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派基层专项科研人才,壮大科研队伍,改善科研条件,完善苜蓿草为主人工种草类科研推广体系。

5.4不断探索创新思路,不断推广种植面积

一是选派部分带头人赴区内外参观学习苜蓿草种植产业技术;二是积极申报苜蓿草为主的人工种草项目,采取集中连片为主、房前屋后为辅建设,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三是加大政府对苜蓿草种植技术培训扶持力度;四是加强指引各村居及广大农牧民种植苜蓿草的积极性,不断加大苜蓿草推广种植面积。

6结束语

传统的靠天养方式不能解决草畜矛盾问题,遇到灾害天气时天然草场无法承担饲草供应及应急养畜任务,因此饲草供应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给广大农牧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扎囊县加强工作主动,创新工作方式,以上级关于加快苜蓿草饲草基地建设的有关政策为导向,充分利用农区弃耕地、房前屋后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和推广苜蓿草种植,减轻天然草地的载畜压力,改善生态环境。

作者:边旦益西 单位:西藏扎囊县农牧服务中心